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刀电影

钢刀电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钢刀电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钢刀电影

钢刀电影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道家哲学;冯小刚;喜剧电影

一、道家思想与冯小刚喜剧电影

道家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个思想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最典型的主张是出世哲学,教人懂得如何顺自然而为,如何无为而无不为,如何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挫折或不幸的时候,道家思想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老子讲: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即是我们常说的福祸相依。林语堂先生认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的,而他们的生活理想则都是道家的。视域是一种问题意识。当下的中国社会,生态、事态、心态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更成为不可避免的矛盾。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从对这些问题观照的角度,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考。

冯小刚是中国著名导演,其作品大都脍炙人口,其喜剧电影背后存在着一种思维方式的巧合,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思维方式。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没完没了》《大腕》,再到《手机》《天下无贼》,每一部给人的感觉都充斥着浓厚的道家情怀。当然每一部影片所反映的事件不同,其所对应的道家具体思想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从道家思想的角度入手,去分析一下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分析这种巧合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另有某种深层次的原因。

二、道家视域下的冯小刚喜剧电影分析

《甲方乙方》描写了钱康等四人,开办了一项“好梦一日游”的业务,帮助消费者过一把好梦成真的瘾。业务引来了一大批突发奇想的顾客,而在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四个人从好玩开心甚至胡闹中,逐渐投入了自己的真诚。《不见不散》则以两个在洛杉矶打拼的青年刘元和李清为主线。两个移民美国的北京人邂逅于异地他乡,一次又一次地相逢又不得不一次一次地分手,最终两人克服了命运的捉弄,结为一对棒打不散的冤家,一起回到了祖国。

如果抛开影片中的感情部分,两部电影都反映了当时国人的一种心态――得陇望蜀,急功近利。《甲方乙方》中的梦想,是现在没有而希望拥有,而当拥有以后才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某些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分裂。矛盾的思维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其对现有的生活产生了厌倦。对安逸生活的厌倦促使其去追求刺激,这才催生了“好梦一日游”的业务。纵观这些突发奇想的顾客,都是在追求刺激的过程中碰了钉子,才幡然悔悟。懂得珍惜什么,珍惜现在你所拥有的一切。老子说:“知足者富。”何谓“知足”,笔者认为“知”即知道,明白,懂得;“足”即满足,进而珍惜。了解你的现在,衡量你自身的价值和你已经得到的一切。这是你目前最宝贵的财富。也许你的生活很平淡,也许你的生活很简朴,但恰恰是这种平淡和简朴是你最应该珍惜的。很多东西只有当它失去了,你才会发现它的宝贵。《不见不散》中的刘元和李清都是怀揣急功近利发财梦来到美国的。刘元来得早,经历得也多,早就明白了那所谓的美国梦不过是虚无缥缈的,而李清依然固执地追求自己的美国梦。最终两人还是共同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急功近利是一种心态,根源于欲望的膨胀。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灾祸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危险是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才能永远感到满足。作为一个正常人,有欲望是正常的。如何去满足我们的正当欲望,克制不正当的欲望,是我们能否生活幸福的关键。很多有钱人的幸福指数比不上一个农村最普通的农民。为什么?因为后者的不合理欲望很少,对生活很满足,很容易快乐,前者则相反。我们当然反对不加区分的“存天理,灭人欲”,人的合理欲望应该得到满足,但也应该控制自己。庄子提倡心不随物转,保持心虚静的本真状态。使自己的心做到“虚”“静”“明”,即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

《没完没了》讲述了一个很平凡的故事。韩冬给旅行社老板阮大伟开了很长时间包车,但阮拖欠包车费98万元一直不肯给。韩冬遂将阮的女友小芸骗回家中,以此要挟阮。阮根本不信韩冬敢“绑架”小芸,仍赖着不给钱。小芸看到阮对自己如此不重视非常生气,答应配合韩冬向阮讨债,两人想出一系列鬼点子折腾阮。后来小芸得知韩冬急于要钱是为了躺在医院的植物人姐姐,被他的真诚和亲情所打动,爱上了韩冬。《大腕》描写了一位国际电影大导演泰勒在对艺术细腻的追求中在中国一倒不起,死亡只是时间问题。尤优带着侠义和对泰勒朋友式的责任感而接办了他的喜剧丧礼,并找来王小柱帮忙。王小柱及社会上的功利主义者却利用喜剧丧礼玩起了炒作和商业广告的把戏。最后泰勒病情好转,一切真正成了“喜剧丧礼”,所有人、所有事最后在疯人院结束。

这两部电影都透露出了对拜金主义的强烈讽刺。《没完没了》中的阮大伟,为了钱最终失去了女友;而《大腕》中的王小柱开始时为了挣钱不择手段,最后却因为钱进了疯人院。电影中反映的类似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层出不穷。当下国人的价值评价体系无非两种,即官本位和钱本位。很多人不择手段地当官,真的当上官之后又不择手段地捞钱。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最难的考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考公务员?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只是一个方面。底层的公务员薪水并不高甚至于微薄,而他们手中的权力则是大多数国人看重的。利用官的权力去谋求灰色收入才是公务员职位吃香的真正原因,当然这也是很多考生不可告人的私心。所以这官本位和钱本位原本就是一样的,当前的国人用来衡量他人的尺度即如此,所谓车、房、稳定的工作都可归结于一个“钱”字。《没完没了》的故事在现实中完全可能发生,《大腕》也无非是把一些企业无孔不入唯利是图的心理和行为夸大了一点而已。在如何对待钱的问题上,道家的著作中并没有正面阐述过,但是从道家的理想社会模式可以看出他们的朴素均和财富观。老子提倡财富以“小国寡民”的状态均和分布,透出老子的财富观:注重群体型财富,讲究财富的社会均和;在财富构成中,不回避财物殷实的需求,但更重视心灵的自由与安逸。庄子的寓言“曹商使秦”则反映了庄子对财物的追求仅限于满足生存需要,超出生存需要的范畴皆视为奢侈的观点。由此道家的财富观可认为是轻财物重心灵,以满足生存需要为财物尺度,主张寡欲知足而寻求内心的丰富。这种主张对抑制当下盛行的拜金主义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如果我们都明白对财富的追求要适度而行适可而止的话,社会的很多矛盾,如贫富差距、环境静污染、资源浪费等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缓解。此亦不以人道逆天道,而以人道顺天道,继以人道合天道。和谐社会,当有和谐的财富观。

《手机》反映了一个现代社会的男人的婚外恋的生活过程,期间存着隐私的手机给他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并导致他失去了原有的一切。《天下无贼》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两个贼王薄和王丽被一个叫傻根儿的民工的单纯和善良所感动,暗中保护傻根儿随身携带的6万元钱,并与其他几伙贼展开了激烈的暗战。最终,傻根儿的钱保住了,王薄却为此失去了性命。

在这两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冯小刚在对人性进行考量。何谓人性?人性即人心。人心善,则人性善。《手机》中的严守一,做的工作非常冠冕堂皇,但私下做的事情确是大多见不得人的勾当。此时,他的心在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考量。考量的结果是他经常受到内心的谴责郁郁不可终日,总怕手机里的秘密被发现,这就是人性不善的后果。汉初的《淮南子》说:“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得。”人类的善就是按照本性生活,个人本性的气质就是他的德性或完善 ,人们应当由本身的缘故而寻求它,而不应一意向外,因为完善正是存在于每个人德性之中。严守一的心已经告诉了他其行为的正确与否,但他却为一时之快而悖心行事,终日生活在煎熬里也不足为怪了。再看看《天下无贼》中的王薄,他的死是这部影片的升华,更是其人性的升华。其人性中原始的纯真与善良被傻根儿所打动,最终主动选择了为善去恶的道路。道家对人性都抱有坚定的信心,认为善行是人本性的流露,没有特定的目的。王薄曾经是贼,甚至当时也是贼。但贼也是有心的,也是有人性的。人性中那永不会泯灭的良知决定了他的行动。我们为王薄的死而感动,正是感动于其人性的回归。

三、冯小刚喜剧电影中道家思想的根源与启示

冯小刚的喜剧电影都透露出了一种道家的思想视域。也许这不是冯小刚的本意,但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原因何在?冯小刚对世态人心的艺术展现,引导我们反思现状,使我们自觉产生了对道家朴素自然的思想和境界的追思。细想,当今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追求的目标与以前没有什么变化,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得到双重满足。然而事实上大多数人只能追求到物质生活的满足,而精神生活则是空虚甚至错乱的。从根本上讲,这与我们长期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思路有直接的关系。工具理性只能使人生存,而只有价值理性才能使人生活。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性。依心而行,为人类的行动;逆心而行,为动物的本能,如食欲、。

我们通常只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但却忘记了知识不等于智慧,更不等于幸福。追求人的幸福才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目标。知识是有限的工具理性,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它绝不等同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在古代,我们过分看重价值理性,忽略工具理性的作用。只讲“道”而不讲“器”。到了近代,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对工具理性的追求充斥着整个人类世界。在知识的诱惑下,极度自负的人类把工具理性等同于价值理性,甚至认为科技可以解决世界上的一切问题。对工具理性的崇拜导致人性的扭曲,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便是对工具理性崇拜过度膨胀的结果。诚然,工具理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可最终却没有带来幸福。物质的富足并没有必然地导致精神的满足,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压力要远远大于古人。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应该如何面对?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而从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中寻找答案,或许不失为以一种有益的探索。

钢刀电影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民间;想象;消费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在中国电影业纷迭起落的浪潮中,冯小刚无疑扮演了一个成功者的角色(至少在票房上是无可争议的),在国产电影于电影院线一片惨淡的1998年元旦,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以1 100万元的收益在北京刷新了国产影片的票房纪录,并获得当年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奖,第21届《大众电影》百花最佳故事片奖。①自此大获全胜于京城后,一再推出贺岁片《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等,票房收入一直飘红,甚至超过了当年某些好莱坞进口大片,这样的成绩让所有业内外人士称奇,也掀起了中国内地贺岁片热潮,冯小刚电影“票房神话”的解读由此进入了学界研究视阈。

自1997年冯小刚连续3年成功推出《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3部贺岁片以来便引领了中国贺岁片热潮,学界最初关注的是在他推出第4部贺岁片《一声叹息》之后,陈鹂在《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上发表《游戏•生存――冯小刚贺岁片的喜剧特色及文化特征》一文,自此贺岁片成为冯小刚电影的代名词,学界研究焦点也主要集中于冯氏贺岁片,各类研究虽说不上热浪迭起,却也一直不乏其人,相关论文不仅出现在文学权威学术刊物,亦见诸于有关商业学术期刊,虽然论文数量不胜枚举,但据其研究视角而言,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内部研究(冯氏电影文本研究),外部研究(冯氏电影文本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功能研究(冯氏电影文本于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

(一)冯氏电影文本研究

面对冯氏电影的票房神话,许多学者从电影文本叙事艺术特点的视角切入进行解读,研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个文本即就某一部影片的叙事艺术进行解读,另一种是分析冯氏系列电影风格,这两种解读方式看似形式各异,然而其主要视角都大致集中于影片的主题、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区别只在于所选文本的多寡,单文本研究主要探究影片的叙事特性,而多文本研究主要聚焦于系列影片所共有的叙事特性,不管何种方式其实质仍都属于文本内部研究。

1蔽谋局魈夥治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可分为发轫期作品和全盛期作品两部分,②发轫期作品主要包括《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全盛期作品包括《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以及《非诚勿扰》。这两个时期冯小刚电影在人物选择、喜剧风格、电影语言以及对秩序的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尽管如此,从整体来看影片虽各有风味,但仍然存在着不少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就是他的贺岁片诞生以来的都市平民情怀与平民娱乐精神。这一点不妨暂且称为冯小刚的平民主义,就是一种以都市平民的安于现状、自我平衡的生活为基本的人生态度。”“张艺谋的《红高粱》是在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用土匪形象来模拟知识分子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建构了当时知识分子所向往的生命乌托邦;而冯氏贺岁片却不一样,打造了想象的平民游乐园。”③从冯小刚第一次以导演身份涉足影视界开拍《永失我爱》开始,其影片主题就鲜少离开都市,“繁华中孕育着危机,魅力里潜藏着凶险。正是二者之间构成的内在的张力,使冯小刚电影里的都市风情,具有富于变化的奔流不息的动感,构成人物活动的天然舞台,使芸芸众生的故事得以顺利地进行和发展,为影片叙事的精彩生动提供了保障。”④电影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具有反英雄的特征,观众似乎十分容易在他们身上找自己的影子,似曾相识却又截然不同,这些从事不同职业的小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不受时间约束和体制约束的自由人,他们无需朝九晚五按时报到上班,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对于饱受各种工作体制被规约的观众来说这是人生的最高理想,都市中理想小人物的平民生活描绘是冯小刚电影不变的主题。正如冯小刚本人常用的一句口头禅:电影就是“为人民服务”所说的一样,他能准确地把握电影观众的期待和心态,镜头始终聚集于普通民众的生活,描述凡人被生活悬置的梦想和欲望,大款的吃苦梦、明星的凡人梦、普通人的公主王子梦。冯小刚在电影创作屡遭封杀的事业低谷之后终于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都市平民集体娱乐道路。

2蔽谋拘鹗路治

故事是电影永久的表述方式,冯小刚电影亦不例外,开端、发展、、结局,完整而平凡的叙事结构,却勾勒出扣人心弦的奇观故事,冯氏电影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他的叙事策略,反向性的游戏情境设置将儿童游戏移用到成人世界,使成人故事流露出孩子似的目标、愿望和恐惧,从而使观众在心理而不仅只是在视觉上达到一个惊奇的效果。冯小刚这样解释他的叙事方式:“我们往往使用的一个手段是反向的思维。是把一个东西给颠倒过来看……一个人对这个事该哭你就让他哭,你的想象力也就这样……一旦你用笑的方式来处理,效果便大不一样。”⑤然而其“情节推进张弛有致、详略得当,场景转换和景别变化扣合情境氛围和视像风格。”“也因细节写实与故事奇观的交错,冯氏喜剧影片规定情境的假定性便与具体细节的写实性共存并融,叙事也在虚实真假相生的情境里因两种互逆因素的既冲突又协调的动态和谐而富有魅力,并以此确立了冯氏喜剧迥异于人的卓然的创作个性。”⑥

游戏情境与故事奇观的营造是冯氏电影让观众在惊奇、笑声中认同影像并产生的基础,而普通中国市民的凡人梦想是激发观众情感认同的心理根源,冯氏电影在叙事情节上采用了游戏化的反向思维方式,而其叙事语境却是不折不扣的东方文化建构,影片中迷漫着无处不在的东方“乐生”文化特性――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平民理想追求;浓郁的传统东方道德理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历代传奇叙事模式常用的大团圆结局;这些不仅仅是创作者自觉不自觉中思想情感的折射,也实实在在地打动了东方文化语境中成长的中国电影观众。因而“冯氏贺岁片体现出国产类型片的成型特征:团叙仪式是最鲜明的本土特征,小品式喜剧、平民主人公、京味调侃及其扩展属上述仪式效果的生成途径,二元耦合模式和想象的和谐社群呈现隐秘的深层目标,时尚的泉眼着眼于社会效果。”⑦

3蔽谋居镅苑治

语言是喜剧电影中最富有喜剧表现力的元素,富于想象力的语言对于电影人物的塑造,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冯氏贺岁片中的对白简单别致,令人忍俊不禁,不同于香港电影中周星驰无厘头的搞怪搞笑。自编剧开始涉足影视界的冯小刚以机智、幽默、调侃的语言给观众带来无穷的乐趣,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商品化大潮最终也开始吞没传统中国缓慢的生活进程,商品逻辑瓦解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体系,相互联系的血缘宗法社会结构模式也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中分崩离析,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倍感孤独、焦虑和彷徨,他们渴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希望宣泄一下心中的郁闷,此时幽默、调侃的语言就会给他们带来一阵阵爽心的愉悦,冯小刚的电影语言正是契合了观众这种审美心理,他经常把庄严的政治语汇用于琐屑的日常场景,在语言和语境极不协调的陌生化中形成幽默感,正是这种调侃,既满足了观众的政治无意识,也带来一种挣脱语言规范而获得解放的。“冯氏贫嘴并不呵佛骂祖,不触体制之痛,但却能洞察人心的痒处,挠之刺之,颇能宣泄现实的戾气。他的喜剧总是针对社会时尚中的种种奇情怪状加以冷嘲热讽,调侃戏弄,几乎每一部作品中的贫嘴台词都能流行一时。”⑧

(二)冯氏电影文本与商业文化研究

冯氏电影的外部研究主要集中于影片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焦点集中于影片中商业与艺术二者关系的处理。

贺岁片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运作的影片,但冯小刚却并非纯粹商业电影导演,他对有内涵的艺术片始终也不能完全忘情,冯氏电影在艺术品格定位上无疑介于纯艺术片和纯娱乐片之间,他将两者的构成元素进行整合,打造了有冯氏特色的大众电影品牌,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中,将商业性与主流价值、艺术性融合在一起,以一系列高票房的影片,为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美学。冯小刚电影为中国主流电影的发展,为中国电影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现实性与娱乐性、类型成规与类型更新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⑨

作为一个因贺岁片而成名的导演,冯小刚的电影创作注定是一种社会文本,他的剧本和拍摄要考虑制片人、社会期待和娱乐等元素,因此冯小刚电影整体上因其浓厚的商业色彩而显得艺术品性相对缺失,但在貌似凌乱的纷杂故事背后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即对家庭、社会和爱情的拯救,他的电影基本是这样一种模式:王朔式的语言幽默,最热点的社会现象以及道德反省。因此,他在努力营造票房惊梦的同时也对影片的思想性有所注重,正像他本人所说的:贺岁片“在具有娱乐性的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除了让大家感到有非常可笑的地方外,还有就是让你笑过之后,有一些可以思考的东西”。⑩因此,冯小刚并不甘于做一个对社会唯命是从的导演,在制作商业片的同时也不乏现实关注与讽喻的维度和取向,他经常会在影片中穿插强烈的道德说教和社会反省的个人思想,这种对社会的救赎和警世责任感有时候让人感觉比张艺谋、陈凯歌更强烈,像是一个直接通过电影干预社会的卫道士,不遗余力地通过娱乐和市民社会的故事揭示社会的道德困境。尽管冯小刚的电影也存在许多问题,但“作为一位从来不赔钱的电影导演,冯小刚电影的单片票房屡次击败进口好莱坞商业大片,在风云变幻的电影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公信度。现在,冯小刚已经成为一个在心理上能够唤起观众电影热情的导演,一个在商业上可以信赖的导演,一个在市场上具有一定文化品牌效应的导演”。B11

(三)冯氏电影于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

中国电影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以乡土中国为依托,以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为宗旨,同时标举电影的民族化审美风格和史诗气势,为中国电影带来了一次阶段性的成功与繁荣。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处于众声喧哗的大转折时期,各种事物纷繁庞杂,随着大众文化空间的日益扩张,大众对娱乐片的渴求也日益高涨,但面对人们娱乐的需求,中国电影人反应迟钝,老是抱住“主旋律”和“国际大奖”不放,结果只能是“叫好”不“叫座”,好莱坞为西方人营造的银幕梦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中国观众所渴望的是贴近自身生活的娱乐片,冯氏贺岁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的。冯小刚敏锐地抓住了观众的娱乐心理,把现实的都市市民生活融化在导演想象力的熔炉里,通过幽默风趣的人物语言、浓厚的京味调侃、演员生活化的表演、戏剧化情节的设计和精彩的细节设置,演绎出了一个个欢乐而动人的喜剧故事。叙事主题方面不仅较全面地展示都市生活的变迁,更着重于对文化转型期和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普通人群生活轨迹的原生态呈现,表现了他们的情感状况、生存困境和现代文明疾患。

冯小刚对于电影有着自己的独特定位,他从王朔小说改编进入冯氏贺岁片,却能更顺应新的时代语境,迎合消费时代公众的需求,注入市民娱乐因子等新因素,逐渐摆脱了王朔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大众文化的表现意图。他以这一独特的电影观念、平民文化的艺术和市场定位、品牌效应的类型化制作手法成功地打造了具有品牌效应的冯氏贺岁片。“冯小刚对中国电影的一个突出而独特的贡献在于,凭借其‘冯氏贺岁片’系列建构起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B12面对新时代不断上升的新亚洲电影浪潮和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冲击,努力将一部分观众请回电影院,最低限度维持着苟延残喘的中国电影市场,这实际上是为中国电影的回升积聚最后的一丝力量,对身处电影全球化浪潮袭击中岌岌可危的中国电影业来说,冯氏电影10年来从不失败的叫座与叫好虽不足以力挽沉船于冰海狂澜,但至少已经积累了不少制作经验,恰似暗淡深沉的夜幕中一缕微弱的星光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视角选择

近几年来,随着冯小刚电影票房持久的火爆,学界研究虽然一改当初的沉默,并不讳言其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但被电影理论界主流所认可仍有距离,在以“代”际区分的传统电影理论史中,冯氏电影如同天外飞来之笔,既不能断为第五代,也不属于第六代,面对这样无处安放飘浮于历史天空的尴尬,理论界只好保持沉默。冯氏电影确然存在我们影评中一贯关注的“深度”缺失,以传统主流电影“高尚、严肃、深度”的艺术标准来衡量其价值,冯小刚电影确实不值一提,因为其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和对宏大、深度的解构,虽然在解构过程中依然挥之不去已然深入骨髓的习惯性深度思维,造成了影片结构的内在矛盾,但恰恰是其看似离奇虚幻的影片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众生世相,在平凡和琐碎中寄寓着这个时代深层的生存困境。相对于冯小刚在电影史理论研究认可中遭遇到的沉默,其影片解读研究要显得有生气得多,不仅有戴锦华先生在《百家讲坛》两期精彩的分析,亦有尹鸿教授、王一川教授的关注和肯定,陶冶博士以《刀刃上的舞者》为题展开了精彩的冯氏影片个案研究。但纵观学界研究集焦,虽然众多学人试图从不同维度去解读冯氏电影,然而,迄今为止,更多囿于电影文学的视角,或以具体文本为例侧重于影片叙事方式、艺术形式的解读,或研究电影文本中商业文化与艺术追求两者关系的处理,抑或是研究其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对于冯氏贺岁片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通常是只言片语一笔而过,以大众文化为维度对冯氏电影做更深层次的内涵分析亦属少见。当然,在许多论文中不同程度地提及了冯氏电影的都市化、平民化倾向,但是真正将之作为大众文化文本之一,由此透视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文化、日常生活巨大变迁的鲜为少见。而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西方现代思潮的传入,中国都市迅速崛起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图景,与民主、自由理念相伴而生的是人们对于日常世俗生活的追求和肯定,然而中国社会意义上的日常世俗生活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与基督教神性生活对立意义上的那种世俗生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民众无需确证人作为饮食男女的合理性,更多的是现代化进程中古老中国血缘宗法制家庭观念的解构和资本逻辑主宰下的个性自由合理性的建构,因此,这种日常生活常以都市为展开空间,并以对幸福生活和幸福意识的寻觅与拥有为旨归,对都市现代性进程和文化转型中的现代人日常生活变迁及生活欲望的讲述由此成为电影表现的当务之急,“冯小刚有对当下百姓生活和各阶层心理需求的独特洞察和特别感悟,这使他的影像语言最大限度地逼近了城市百姓,让广大观众对他描述的场景和状态心领神会,他的生命体验、创作灵性和表达智慧是与大众息息相通的。”B13他的电影集中展示了转型期现代都市普通人的生存方式,以影像诠释一种新型的现代大都市市民文化,在电影界形成独树一帜的现代都市大众电影,因而笔者试图以中国传统民间生活的崩溃与冯小刚电影中影像“民间”的兴起为研究视角,将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置于社会情境,并通过冯氏电影个案的解读透视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巨大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资本如何瓦解作为市井生活公共空间存在的真实“民间”,冯小刚又如何敏锐地感知到“离乡”后的人们在孤独中的“还乡”夙愿和欲望,以影像为媒介虚构一种高度仿真的“民间”生活,由此获得电影票房的成功,资本亦借此过程完成自己增值的宿命,二者合力将“民间”打造成商品时代畅销的符号消费品。

注释:

① 冯小刚工作室:《冯小刚生平与创作年表》,《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② 戴锦华2005年2月3日于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百家讲坛》解析《冯小刚走红之谜》时提出。

③ 王一川:《从大众戏谑到大众感奋――〈集结号〉与冯小刚和中国大陆电影的转型》,《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④ 吴涤非:《世俗之梦:“反英雄”、中庸哲学与“平民风格”――关于冯小刚的电影创作》,《电影创作》,2001年第3期。

⑤ 、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⑥ 峻冰:《类型美学观念的受众实践――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样式确证与叙述创新》,《当代文坛》,2002年第6期。

⑦ 王一川:《中国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以冯氏贺岁片为个案》,《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⑧ 王一川:《众说冯小刚》,《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之陈墨篇。

⑨ 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⑩ 张玲:《冯小刚说:观众不是上帝,是对手》,《电影》,2002年第4期。

B11 贾磊磊:《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B12 王一川:《众说冯小刚》,《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之王一川篇。

钢刀电影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液体渗透检验;不锈钢管道;焊缝;无损检验

0 引言

核电厂应用无损检验方法以确证其设备或系统的完整性与安全状况,无损检验是执行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对运行设备或系统作周期检查的最好办法。

核电厂役前和在役检查依据已批准的检查大纲,对有代表性的设备、部件进行包括目视、渗透、磁粉、泄漏、超声、射线和涡流等检验,其中液体渗透检验在核电厂无损检验中应用广泛并受到重视,因为液体渗透检验适用于检验受检表面上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微米级)的不连续性,而大多数设备、部件的失效是从表面损坏开始的。

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焊接性能良好,在核电厂中广泛使用,核电厂系统中有大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管道中有大量的对接焊缝、接管焊缝,管道与支承件之间的连接焊缝、防泄漏密封焊缝、异种金属焊缝等,焊缝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本文介绍了核电厂役前和在役检查时,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的液体渗透检验方法、检验工艺要点以及焊缝缺陷在返修处理时的液体渗透检验,并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缺陷案例进行了初步分析。

1 液体渗透检验的原理

受检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渗透液可以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除受检表面多余的渗透液,经干燥后,再在受检表面施涂显像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渗透液回渗到显像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1]。

2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的液体渗透检验

2.1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缺陷产生的原因

由于焊缝自身的力学、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焊缝设计、焊接质量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焊缝容易产生缺陷,并在随后的电厂运行过程中,在诸如应力、温度、辐照、氢吸附、腐蚀、振动和磨损等单一或组合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焊缝材料性能的变化,甚至造成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这些裂纹通常从表面开始产生,即首先在表面产生一个细微的开口性缺陷,然后再逐步扩展,最后产生破裂或断裂引起设备或部件失效。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2 检验方法的选择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中,产生的裂纹往往存在于受检区域的表面,由于表面裂纹方向的不确定性,裂纹开口宽度和深度的有限性,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的各向异性。导致常规射线和超声检验较难发现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表面的细微裂纹,而液体渗透检验对于该类缺陷的检验具有特有的优越性。

役前和在役检查时的液体渗透检验,通常选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因为溶剂去除型着色法的灵敏度高,可发现表面开口极窄(微米级)的不连续性,使用核工业级液体着色渗透探伤剂,可检出开口宽度为0.1μm的裂纹缺陷。另外,检验在现场进行,受检对象分布在核电厂不同区域,检查位置复杂多变,而该检验方法使用喷灌装探伤剂便于携带,不需暗室、电源和其它专用处理设备。

2.3 检验技术分析

液体渗透检验有已下技术特点:

(1)液体渗透检验对于表面开口缺陷的检验灵敏度高,检验效率高,过程控制性强,检验较小缺陷的一致性好,检验结果显示直观肉眼可见。

(2)液体渗透检验适用于检验材料表面上尺寸很小,宽度极窄,目视检验难以发现的缺陷。

(3)液体渗透检验不受工件形状和尺寸大小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检验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如:接管焊缝、支撑焊缝等,而这些受检焊缝恰恰是射线、超声检验的死角。

(4)由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非铁磁性,使磁粉检验受到了限制,而液体渗透检验可对不同材质的表面进行检验。

(5)根据统计结果,在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的役前和在役检查中,液体渗透检验发现的缺陷最多。

(6)液体渗透检验的局限性是该检验方法只适用于检验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不适用于检验多孔性材料,无法准确判定缺陷深度。

2.4 检验操作步骤及工艺要点

液体渗透检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液体渗透检验人员完成每一个工艺步骤的质量和他们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结果的正确判断与解释。资格、技能和操作经验是确保液体渗透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检验中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依赖于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培训并且应当责任化。

溶剂去除型着色法液体渗透检验的基本操作步骤:预处理及干燥、施加渗透液、去除多余渗透液及干燥、施加显像剂、观察、评定、记录、后处理。

检验工艺要点:(该处有引用文献的地方,建议标上)

(1)预处理及干燥

在受检表面粗糙度满足检验要求的情况下,去除受检表面妨碍渗透液渗入的物质,使受检表面清洁,并保证受检表面在施加渗透液之前是清洁、干燥的。

(2)施加渗透液

渗透液应覆盖整个受检表面,并在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对易产生细微裂纹的受检表面应增加渗透时间。

(3)去除多余渗透液及干燥

禁止用清洗剂直接清洗受检表面,防止渗透液去除不净或清洗过度,使检验灵敏度降低或造成漏检。

(4)显像

在受检表面去除多余渗透液并干燥后尽快施加显像剂,显像剂在使用前要充分摇晃均匀,并进行试喷,使显像剂在受检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避免显像剂薄膜过薄或过厚而影响检验灵敏度。为了有效的检出细微裂纹,显像时显像剂刚刚盖住受检表面的金属光泽为最佳。

(5)观察、评定、记录

在足够的光照度及规定的显像时间内进行观察、评定。

如显示痕迹大小不发生变化和检验细微裂纹时,应延长显像时间。选择适当的观察、评定时间特别重要,如果显像时间太短就进行观察、评定显示痕迹,容易引起漏检。如在某次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检验时,将某异种金属焊缝的渗透时间延长到60分钟,显像时间延长到65分钟,一条细微裂纹才显示出来。

如果显像时间过长才去观察、评定,显示痕迹因太放大而变模糊,分辨率降低,引起失真。如在某次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验时,某焊缝在显像20分钟时,观察到一处星状显示,该显示显像到60分钟时在观察就只能看到一团圆形显示。

另外对于穿透性缺陷,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没有显示。如在某次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验时,有一处显像剂总是不干,也没有渗透剂反渗。随后对这处焊缝进行了真空检漏,发现该处缺陷为穿透性缺陷。

(6)后处理陷

检验结束后将被检表面清理洗干净。

3 检验结果的分析及处理

下面以某次检验为例,介绍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的液体渗透检验结果分析及处理。

3.1 检验结果分析

在某次检验中,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进行液体渗透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一定数量的受检焊缝有表面裂纹。

根据液体渗透检验结果,对缺陷焊缝补充进行了覆膜金相检验、铁素体测量、逐层打磨液体渗透检验和超声波检验、射线检验等工作。

(1)对部分焊缝缺陷进行覆膜金相检验结果表明,缺陷具有沿柱状晶晶间开裂的特征,系典型热(微)裂纹。

(2)对全部的缺陷焊缝进行了δ-铁素体测量,发现缺陷焊缝与δ-铁素体含量关联度较大。

(3)抽取了一定数量的缺陷焊缝进行逐层打磨及液体渗透检验。打磨后液体渗透检验结果发现部分缺陷存在层间分布,在纵深(深度)方向上无规律性变化(缺陷显示位置、大小、形状、数量不断变化),缺陷形貌符合热(微)裂纹特征,详见图1所示。图1第一排、第二排为某一焊缝上打磨前的一处裂纹显示和该处裂纹被每次分别打磨0.5mm深后的裂纹显示。图1中第三排为另一焊缝上打磨前的一处裂纹显示和该处裂纹被打磨1mm深后的裂纹显示。

(4)对部分缺陷焊缝进行了优化后的射线检验,超声检验,均未发现缺陷。

图1 渗透检测缺陷显示图

3.2 检验结果处理

检验中发现的超标缺陷显示,视其严重程度的不同进行适当局部打磨、打磨补焊。如果超标缺陷显示经打磨后,在允许的打磨深度范围内缺陷显示消除,则不需要补焊;如果超标缺陷显示打磨深度超过允许的打磨深度范围,则需要补焊。

不需要补焊的返修,分别在打磨过程中和打磨完成后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需要补焊的返修,分别在打磨过程中、补焊前、补焊过程中、补焊完成后和补焊完成后的48小时后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对于打磨过程中和返修后的液体渗透检验工艺均参照上述工艺执行。

4 结束语

大量的现场检验结果表明,对表面开口缺陷的检验,在诸多无损检验方法中液体渗透检验方法具有显著的优点,尤其是对奥氏体不锈钢材质设备、部件、焊缝的表面开口缺陷检验,液体渗透检验方法是最好的检验方法之一,尽管一些新的、先进的电子仪器、检验方法得到了应用,并在无损检验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只能弥补液体渗透检验方法的不足之处,却不能取代液体渗透检验方法。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的表面细微裂纹,液体渗透检验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相对其它常用无损检验方法,其检验灵敏度更高。同时,为获得更加可靠的检验结果,则需要严格执行其特有的液体渗透检验工艺参数。

钢刀电影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旗镇刀客》禅宗 心性 真空妙有

《双旗镇刀客》充满了极大的艺术魅力,尤其在人物刀法境界的刻画方面独具特色。在一刀仙面前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哥,在决战时却突然战胜了强大的一刀仙。这不仅归因于电影诸多艺术手法的运用,且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影片加入了丰富的禅宗文化内涵。

孩哥自从杀了一刀仙的弟弟以后,与一刀仙的矛盾就此开始。孩哥的命运,一下子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关心。影片中的孩哥,在一刀仙面前,一直处于弱势。尤其是在电影最后。孩哥的弱势被渲染到了顶点。广袤的原野上。一刀仙一行七骑。迅捷有力的马蹄,践起股股沙土。带着浓烈的杀气,向双旗镇滚滚而来。孩哥孤身坐在旗杆下,面前的饭菜原封未动,蓬乱的头发,干裂的嘴唇,迷离的眼神,孩哥进入了一种麻木状态。瘸子替孩哥承担责任,被一刀仙杀死:铁匠替孩哥说情,惨死在一刀仙刀下:钉马掌的老人装疯嘲弄一刀仙,也成了一刀仙的刀下之鬼。一刀仙越过一具具尸体,带着满身的血腥气,一步步逼近了孩哥。孩哥踉踉跄跄从地上爬起来,紧张得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一步步逼近的一刀仙。

但,随着孩哥钢刀出鞘的铿然之声,双方钢刀撞击的声音响过之后。一直处于弱势的孩哥,杀死了强大的一刀仙!

影片出现这样的结局。观众不仅不觉突兀,反而从中得到了一种极大的艺术享受。这是因为,影片这种对孩哥刀法境界的表现方法,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有着丰富的禅宗文化内涵。

禅宗认为,人的心性,始终处于“空”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用”,即心性之体是空。心性之有是“用”,也即禅宗所说的“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真空妙有,空有不二”。傅大士在他的《心王铭》中把心性称作“心王”:“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观之无形,呼之有声。决定是有,不见其形。”“无形无相”是心性之体。“有大神力”是心性之用。牛头法融禅师在阐述心性的体用关系时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就是心性“空”与“有”的辩证关系,也即心性“体”与“用”的辩证关系。

电影前半部中的孩哥,心中没有放不下的事情,心性始终处于“空”的状态,所以其心性就能得到最好的“用”。孩哥自从到了双旗镇以后,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他白天放马,夜晚干活,空闲时打坐练气,即禅宗说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在禅宗来看,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修行。孩哥平时没有练习刀法,却是一种更高的刀法,是一种不着相的刀法。瘸子在刀法上有很高的造诣,但他劈肉却非常吃力。孩哥说:“让我试试”,孩哥先是两眼紧盯肉扇,两眼渐渐眯缝起来。心性进入了一种“空灵”状态。这时电影画面一阵模糊,观众只听得刀从鞘中锵然飞出,肉扇被孩哥轻松地劈为两半!刀法“出类拔萃”的二爷,更是躲不开孩哥致命的一击。这些时候,孩哥的心性。始终处于一种“空”的状态,这就是心性最好的“用”。

孩哥的刀法,本已跻身一流高手行列,观众可以从孩哥的打坐练气、轻松劈肉、杀死“二爷”以及瘸子对孩哥父亲刀法的高度赞扬中看得出来。但孩哥杀了一刀仙的弟弟之后,由于受外界强烈的干扰。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性被对一刀仙的恐惧所填满、所占据,不再处于“空”的状态,所以就不能很好的“用”。这些干扰首先是孩哥杀“二爷”时旁观者的压力:“一刀仙是好惹的吗?杀了他兄弟,这个畜生还不血洗了咱们双旗镇?!”其次是瘸子责备孩哥的话:“一刀仙是西北有名的刀手。二十多年,杀人从不用第二刀。你爹活着的话,兴许还能对付对付,可现在……”,言外之意,当今已没有人是一刀仙的对手。再次是双旗镇村民拦阻孩哥出逃的行动。孩哥为躲避一刀仙,欲带着好妹逃离双旗镇,村民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拦住孩哥不让他逃走。更为严重的是。孩哥所倚重的唯一外援沙里飞答应帮他,但却一直不敢露面。最后是为帮孩哥的三个无辜之人先后被一刀仙杀死。这时孩哥的心性,被对一刀仙的恐怖所占满,即牛头法融禅师所说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其心性没有达到“空”的状态,也就不会产生战胜一刀仙的信心和行动。

禅宗认为,要想达到空的境界。就要“净心”、“自净其意”,管住自己的妄念。怎样“自净其意”?即禅宗所说的“必须头头放下。”坏事放下,好事也要放下。“净心”到了一定的程度,心性就达到了一种“空”的境界。就达到了“雁过寒潭,风拂竹面。雁过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拂竹面,风过而竹不留声”、“物来则现,物去不留”的境界,就达到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就达到了禅宗“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的境界。达到了禅宗“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尝挂着一根丝:不动身心而日应万缘,端拱无为而妙用恒沙”的境界。

钢刀电影范文第5篇

望着幽黑的天花板,眼前不断变幻出两个姑娘年轻的面庞和滴血的屠刀。

我不断地问自己,面对冷森森的刀锋,我能否像潘星兰和杨大兰那样,咬紧牙关,忠于职守?尽管我是五尺须眉。尽管我的年龄几乎是两个姑娘的年龄之和。

几次铺开稿纸,都无法写出开头的文字。每当回忆起不同的人们所讲给我的一切,我的太阳穴便突突地跳,拿笔的手便瑟瑟发抖。

我几乎无力用笔复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两个姑娘用奔突喷涌的鲜血写就的。

1

1989年12月24日,还有一个星期。这一年度便告结束,80年代也将结束。

又停电了。虽然枝江县与葛洲坝是近邻,但停电在这里仍是家常便饭。借助微弱的煤油灯光,潘星兰将最后一张票据整理好,扎牢。桂花信用分社只有4个人。主任开会去了,信贷员孩子生病,值夜班的任务落在了潘星兰和杨大兰身上。

四周黑黑的,静静的。大兰已睡下,潘星兰习惯地将扎好的单据又检查了一遍,然后吹熄了灯。

一阵轻微的响声将潘星兰惊醒。她下意识地打亮手电看了一下手表,3点15分,这是12月25日凌晨时刻。她叫醒大兰。两人穿衣下床。杨大兰在前,潘星兰在后,她们走向房门。杨大兰拉开了门栓……

门“哐”地一声被撞开。两道手电光照在两个姑娘的脸上,两把锋利的钢刀架在姑娘的脖子上……

2

这一切似乎是发生在电影里、小说中。可那使双眼的视野中一切都成为金光一片的手电光,那钢刀架在脖子上的渗入骨髓的冰冷,又表明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当刀架在脖子上的一瞬间,两个姑娘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叫,潘星兰手中的手电也掉在了地上。她们面对的是两个手持利刃的蒙面歹徒。

“老实点,别出声。”一高一矮两个歹徒继续用刀逼住两个姑娘。

“你们要干什么?”小潘已经很快稳住了神。

“来借钱。”矮个子歹徒说。

“我们没钱。”

“这里有。”矮个子将手电的光柱射到保险柜上,“打开”

“我们没有钥匙,也不知道保险柜号码。”潘星兰说。潘星兰有生以来第一次毫不犹豫地说谎了。出于她是会计,又兼管储蓄工作,她不仅知道钥匙放在什么地方,知道保险柜的号码,而且知道保险柜中存有1.7万多元的现金和有价债券。

高个子用刀逼住两个姑娘,矮个子开始在屋中乱翻。终于他在床上找到了两串钥匙。矮个子拿着钥匙。在办公桌的锁上一把一把地试开。中间的抽屉被打开了,一叠钞票显露出来。矮个子转过头,盯着潘星兰。

“这是我嫂子拿来要我帮忙存的。”潘星兰脱口而出,她又说谎了。这是信用社准备第二天营业时使用的周转金。共1000余元。如果说这些钱是公款的话,歹徒使会认定保险柜中有更多的钱。多么沉着、机智的姑娘啊!

“私人的钱不要。”矮个子把钱扔进抽屉。“我们要那里的。”他用长长的尖刀指着保险柜说。

正在这时,墙外传来汽车马达声。“我们的人来了,你们跑不了啦。快放下刀去自首,还能减轻你们的罪行。”

两个歹徒慌了,用刀死住星兰和大兰。

“不许出声,出声就杀了你们。”高个子咬着牙说。

马达声远了,那是一辆过路车。小潘意识到她们将面临一个极其严酷的时刻,她悄悄地从床上拿起棉袄穿在身上,并不断地向大兰使眼色,天太黑,大兰看不见。

值班室靠近公路,歹徒们意识到这里太不安全,于是,用刀抵住两个姑娘,把她们挟持进了厨房。

3

厨房很大,也很僻静。几个小时前,歹徒们翻墙进入信用社,就在这里藏身。

“这里不会有人发现,喊也没用。说吧,保险柜的钥匙在什么地方?”,矮个子晃着手中的刀说,眼盯着杨大兰。

“这不关她的事,她是炊事员。”潘星兰说。这次,她说的是实话。

矮个子抓住潘星兰的衣领,刀尖在她的眼前晃了晃:“你蛮有骨气嘛。那好,你说,钥匙在哪儿?”

“不知道。”潘星兰说。

“你劝劝她,不然先拿你开刀。”高个子用刀抵住大兰的咽喉,大兰默默地,一声不吭。

“把她们隔开来问。”矮个子急忙用刀把潘星兰逼回值班室,高个子将杨大兰逼进柴屋。

值班室里,矮个子已变得焦躁不安,眼中放出幽幽的光。他和星兰的对话极简单:“‘钥匙呢?快说!”“我没有钥匙,我不知道放在哪里。”一来一去,这几句话说了十几分钟。

门开了,高个子闪了进来。他对矮个子说:“那个我已经处理了。”

天黑,什么也看不见,否则,星兰会看到高个子手中的钢刀上,正一滴滴往下淌血。那血鲜红鲜红的,是大兰的鲜血……

4

矮个子将星兰挟持回值班室时,高个子将大兰逼进柴屋。他把架在大兰脖子上的刀放了下来,用手电光照着大兰的脸。

“你要干什么?”大兰问。

“要钱,”

“我没有,也不知道钥匙在什么地方。”“这我知道。你可以去劝劝她,让她把钥匙交出来。”

大兰不说话,抬手将散乱在额前的头发向脑后梳理了一下。这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梳那一头秀发。那一头柔软乌黑、飘飘洒洒漫过双肩的秀发,将大兰衬托得秀丽无比。大兰的秀发,使人看到一股不可遏制的青春的活力,那活力像一簇奔窜的火苗,欢歌着,跳跃着。

大兰什么也不说,她静静地注视着对手,她在寻找着机会。

歹徒将手电光从大兰脸上移开,四处搜寻着。忽然,他发现地上有几个吃剩的藕节。上半夜,两个歹徒翻墙进入信用社时,就在这里潜伏。饿了,他们翻到几节鲜藕,又从瓦罐里挖出一些猪油,涂在藕上便大嚼了一顿。这几个藕节便是他们丢下的。

高个子弯下腰,准备把这几个藕节拾起来。大兰发现机会来了。她乘高个子弯腰的时候,用尽全力推了他一把,撒腿向门口跑跑去。

相关期刊更多

旅游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太原市系统工程开发研究所

青海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