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笑的眼睛

微笑的眼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笑的眼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笑的眼睛

微笑的眼睛范文第1篇

鲸直起身子说:“我真饿呀。”小鱼低声问:“高贵而仁慈的鲸,你尝过人的滋味吗?”

“没有,”鲸回答说,“那滋味到底如何?”

“好吃极了,”小鱼说,“只是有点枝枝杈杈的。”

“那就去给我弄些人来吃!”鲸说着用尾巴把海水搅得泡沫四溅。

小鱼说:“你一次吃一个人就足够了。如果你游到北纬五十度、西经四十度(这一点真是不可思议),你将会在大海之中的一只救生筏上发现一个乘船遇难的水手,那水手穿着一条蓝色的帆布裤子,有一根吊带(亲爱的小朋友,请你千万别忘了这根吊带)和一把大折刀,此外便一无所有,不过我得清楚地告诉你,那水手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于是,鲸便以最快的速度向北纬五十度、西经四十度的地方游去。它果然看见大海之中的一只救生筏上有一个水手,这水手果然只穿着一条蓝色的帆布裤子,另外有一根吊带(亲爱的少年朋友,你必须特别记住这根吊带)和一把大折刀。鲸发现那个水手的脚伸在水里。(他实际上是按他妈妈的教诲在用脚划水行进,要不然他决不会把脚伸进水里,因为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鲸张开了它的大嘴,它张呀,张呀,张得连嘴唇都差点碰到它的尾巴了。接着,它一口吞下了那个水手,连同水手乘坐的救生筏,还有他穿着的那条蓝色的裤子,还有那根吊带(记住这根吊带)和那把大折刀――它把这一切都一股脑儿吞进它那热乎乎、黑洞洞的肚子里面。然后它咂了咂嘴巴,直起身子转了三圈。

但是,当那位足智多谋的人发现他真的被吞进了鲸那热乎乎、黑洞洞的肚子里后,他马上就开始在里边蹦呀、跳呀、碰呀、撞呀、腾呀、跃呀、敲呀、砸呀、咬呀、叮呀、刺呀、戳呀、捶呀、顶呀、滚呀、爬呀、吵呀、闹呀,总之是手舞足蹈、拳打脚踢,弄得鲸难受死了。(少年朋友们还记得那根吊带吗?)

于是,鲸对那条小鱼说:“这个人真是枝枝杈杈的,他弄得我直想打嗝呕吐。我该怎么办呢?”

“那就叫他出来吧。”小鱼说。

鲸只好对自己肚子里边那个水手说:“出来吧,规矩点,我现在直想打嗝。”

“不,不!”水手在它肚里说,“我不能就这样出来。你先送我到我家乡的海边,送我到英格兰的白崖下面,到那时我再考虑出来的问题。”说完他更加猛烈地拳打脚踢。

“你最好送他回家吧,”那条小鱼在一旁说,“我早就警告过你,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于是,鲸强忍着打嗝,飞快地划动它的鳍肢和尾巴。它游呀、游呀、游呀,最后终于看见了那个水手家乡的海岸,看见了英格兰的白崖,鲸把前身一下冲上海滩,张开大嘴说:“出来吧,从这儿可以去文契斯特、阿夏洛特、南夏、基恩,还可以去弗契堡的车站。”当它刚说到“弗契”两个字时。那个水手走出了它的嘴巴。但那水手的足智多谋真是名副其实,当鲸在海中游动的时候,他早已用他那把大折刀把救生筏劈成了一个方格栅栏,并用他那根吊带把栅栏扎得牢牢的(现在,少年朋友们该明白我叫你们记住这根吊带的原因了吧)。他把这个栅栏拉进鲸鱼的咽喉,让它紧紧地卡在那里!然后他反复地唱着两句歌,我现在唱给你们听:

我用这道大栅栏,

治好你的嘴巴馋。

因为那个水手也是个爱唱歌的爱尔兰人。最后,他走上了铺满圆卵石的海滩,回到了家里,回到了他妈妈的身边。他后来结了婚,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那条鲸也游回了大海,但从那以后,那道栅栏就卡在它的咽喉里,它吞也吞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从此它只能吃一些很小很小的鱼虾。这就是鲸今天不会吞吃人,决不会吞吃小男孩、小姑娘的原因。

微笑的眼睛范文第2篇

因为有前者的成功案例,也有越来越多的微小企业加入到微博这个大平台中来。但是,很多企业只是把企业微博开通后就随便发发内容或者置之不理了,长期下来不见效果就私下抱怨说这是大品牌玩的游戏。

有没有想过,微小企业虽然没有大企业的资源和名声,但是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微博传递价值信息和建立用户关系。

下面是小编总结的一些经验:

1.微博运营切勿操之过急

如果你开通企业微博只是想着怎么利用它去做广告推广你的品牌,或者利用它销售你的产品,那么你的微博粉丝肯定会越来越少。甚至,你不会拥有粉丝(僵尸粉除外,有钱的话你要多少都是可以的)。对于小企业小品牌而言,粉丝关注你只是希望得到价值信息。因为粉丝对品牌的认知度还不够大,盲目推广产品只会适得其反。频繁的广告和产品信息不但不能获取粉丝,还会可能让粉丝产生品牌排斥感。

虽然我们都知道开启企业微博就希望能利用这个平台为品牌或者产品做点什么,但是这些东西都不能操之过急。微博运营需要一步一步地来,逐渐和粉丝建立关系,才能把粉丝最终转换成客户。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慢慢累积粉丝,当粉丝达到一定基数和忠诚度后可以利用一些小型的品牌活动让粉丝逐渐接触你的产品。如果你的产品够好,粉丝忠诚度够强,还会怕没人买你的东西吗?

2.切勿利用微博私信或者评论机械地发送发硬广

此时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尝试过利用微博私信或者评论机械地发送一些产品信息给用户?如果有,那么请别再做这种傻事了。想想看,如果是你收到这种信息,你自己会怎么做?确定不会第一时间晦气地小骂几句该死的僵尸粉,然后删除信息或者直接向管理员举报?如果你只能通过这种手段去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或者销售产品,对不起,微博不适合你。

微博营销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做口碑营销,对于好的产品粉丝们不会吝啬去和朋友分享。而对于坏的产品,粉丝们也不会吝啬去和朋友分享。所以品牌信息的传递在粉丝的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发了一次垃圾信息粉丝可能就会永远记住你,以后你也别再希望他们会购买你的产品了。

3.微博上活跃多一些

别害怕在微博上发表言论或者去参与别人的互动,你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能造成危机公关的程度。刚开始经营企业微博的时候,你去评论别人的微博或者参加别人发起的群活动还不一定会有人和你互动呢。所以你可以经常就一些热门的话题发表一些特别的看法,或者经常去评论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微博,以此来增加企业微博的曝光量。微群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对于一些比较活跃的微群,可以一些干货或者有趣的信息和群友们分享。

虽然活跃一点是没错,但是也需要注意你的企业形象。在这里你可以先给企业构建一个微博形象,但是不能以个人的立场去代表企业的利益,否则将会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和损失。对于一些比较敏感或者代表某一方立场的言论,还是要慎重考虑是否适合发表。

4.听听粉丝们的想法

企业微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粉丝数,而你希望搞个大一点的活动全面推广一下你的产品,但是又不知道效果会如何,粉丝的接受程度会如何?这时候你就可以适当选取一些忠实的粉丝,然后询问一下他们的想法。例如什么样的活动他们会参加,什么样的奖品他们能接受,什么时段他们会出现和你互动等等一些简单的问题。别怕粉丝们不理会你或者会打扰到他们,粉丝也希望能体验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批量发送私信的方式把问题罗列好发给粉丝,然后坐在电脑前面期待他们的回复。那样的话,发了100封可能连一封回复都收不到。争取空出些时间来,挑选一些时常互动的粉丝,通过几个简单的对话来了解他们的需求。我就尝试过和粉丝们直接对话询问他们的对我们企业微博的期望,大多数都会期待你能分享一些不同而有趣的东西。

5.把企业微博告诉所有人

微博的出现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了,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微博的信息。商家们把微博地址贴在店铺门口,让顾客关注并和他们互动;企业主们把微博地址布置在办公室周围的墙上,提醒员工闲暇时可以到企业微博上评论转发一下;甚至连现在的年轻男孩见到漂亮的女孩后都是首先索要微博地址(要微博比要电话简单多了),通过长久的互动建立关系后再要电话的。想想看微博是不是已经把你包围了,你也仿佛离不开它了?

微笑的眼睛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消费者行为;感知娱乐

[DOI]10.13939/ki.zgsc.2015.46.100

1 引 言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在千差万别的消费者行为中,仍然有着某种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许多学者对消费者行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模式的表达方式,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全球性网络,作为迈向信息社会的两个重要标志,两者分别对应着对大量信息资源的有效访问和随处漫游的个人通信。随着移动手机和智能化移动终端的实现,已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移动通信的方式,同时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期望能够更加灵活地、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通信和接入到Internet,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各类在线资源,随时随地享受各种信息服务。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随着移动通信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单纯的语音交流和简单的数据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项增值业务层出不穷;同时传统移动语音业务的单一化带来了竞争的同质化,导致用户平均贡献度以及离网率不断提高。鉴于此,如何在客户需求多样化、市场细分化背景下,通过对现有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行为的研究,为运营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网络消费者行为特征

2.1 网上消费者群体特征

根据CNNIC的调查结果,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体现出以下群体特征。

第一,数量特征。截至2014年12月,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37亿人,使用率为30%。这一规模比2009年年底增加了4313万,年增长率高达45.9%。网络购物渗透率约为26%。预计2016年网民规模将持续扩大,网购人数不断增多(详见图1)。

图1 2007―2014年网民数量和网购网民数量

第二,性别特征。从网购用户的性别结构看,网购群体中女性显优,占比高于男性。在当今这个网络普及化的年代,女性和男性拥有几乎同样的网络资源,网民的男女比例为53∶47。但是,由于网络购物的时尚性、便捷性和娱乐性与女性的购物习惯相结合,女性热衷购物的习惯在线上延伸,女性网民也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活跃人群。不仅如此,女性在网络购物用户中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2010年女性占网购网民的比例为50.8%,略高于男性。到2014年,这一比例提升到61.5%,明显高于男性。如图2所示。

第三,年龄特征。从网购用户的年龄构成看,网购群体较一般网民更偏年轻化。18~30岁的网民是网购的主力,占网购用户总数的81.7%。其中,18~24岁的网购用户占比还在提升,年增幅达15.4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和40岁以上网民群体网购使用相对较少。前者由于经济独立性较差,可支配收入较少,网购实力不强;后者网络购物的生理和心理屏障较多,网络购物动力较弱。但是,与2013年相比,2014年18岁以下购物网民比例出现小幅上升,增长了0.2个百分点。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相比,未成年网民进行网络购物的可能性更大。如图3所示。

图2 2010年、2014年网民及网购网民的性别结构

图3 网民及网购网民的年龄结构

第四,支付力特征。从网购用户的收入分布看,我国网购用户中收入在1000~3000元的人群较多,并且在网购用户中的占比在逐步增大。目前,这一群体已经占到了网购用户总数的54.7%。其中,收入在1001~2000元的网民是网购用户中最多的群体,达到29.8%。其次是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网民,占比为24.9%。见图4。

图4 网购网民的收入结构

第五,教育程度。从网购用户的学历结构看,网购用户整体学历偏高,但有逐步向低学历渗透的趋势。与普通网民相比,网购用户中高学历群体占比较高,大学本科学历的占到73.8%,初中以下的只有4.4%。从变化趋势看,大专学历用户已经取代大学本科学历用户成为网购用户的主体,网购用户的学历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低学历网购用户的比例逐步提高。其中,初中、高中以及大专学历网购用户占比分别上升了0.8、12.3和13.4个百分点。网购用户向低学历渗透,表明我国网络购物门槛开始降低,从少数人使用的另类方式向大众服务转变。见图5。

图5 网购用户的学历结构

2.2 网上消费者的共性特征

第一,消费者购买的主动性较强。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购物就是人们享受科技时代新生活的一个突出表现。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会很主动地借助网络技术条件去浏览、查询甚至搜索某些商家、产品、市场的一些广告和消费信息,而这些信息也会去指导网络购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或者作为网络购物行为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对于满意的产品,网络消费者会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通信技术,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商家取得联系,并产生购买行为,甚至通过网络支付手段,实现足不出户,买遍全球商品的新时代消费体验。

第二,消费者购买的选择性较强。互联网是知识的海洋,是信息的海洋,同时也是商品经济的海洋。经过最近十年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在网上销售的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已极为丰富,加之网络系统的强大信息功能,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有了巨大的选择余地和范围,网上销售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所以网络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从而满足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第三,消费者更追求购物的乐趣。对于消费者而言,网上购物不仅仅是满足实际的购物需求,还可以通过网上购买的过程得到大量信息或娱乐情报,结识新的朋友,节省了体力,也节约了时间。灵活的支付方式和快捷的送货上门服务,让消费者体验到传统购物方式无法具备的乐趣。此外,网上购物是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也是互联网时代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广大年轻的消费者朋友而言,追求舒适、时尚的生活方式,追捧新奇、时髦的消费产品永远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因此,大多数网络购物消费者从心理上认同并且接受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也有兴趣尝试这种新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消费者十分重视商品新的款式、格调和社会流行趋势,追求时尚和新颖的产品,体验新的购物方式给自己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并且由此炫耀自己的行为。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第一,经济风险:也称财务风险,是指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整个过程中引起货币损失的可能性。经济风险的产生可能与移动互联网业务本身有关,比如某手机电视节目异常耗费流量或者本身为收费电视节目,但并未标识清楚;某网页异常耗费流量,而没有告之用户等。另外经济风险也可能与交易环节有关,比如手机购物时的付费风险;手机炒股时的交易风险等,这些都将会使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产生感知风险。

第二,功能风险:也称绩效风险,是指移动互联网业务实际使用与用户预期不符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功能风险主要与业务的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有关。一方面,服务提供商通过吸引人的标题或者截图来骗取用户点击观看,导致用户对所观看的内容期望过高(如手机阅读);另一方面,内容提供商提供的素材质量不高,这些都将产生较高的功能风险。

第三,时间风险:是指个人因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而损失时间的可能性。时间风险与机会成本有关,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比如网站为了获得点击量而对消费者进行恶意引导,或者网站的界面设计混乱从而使得消费者花费大量时间浏览无用信息。另外用户在链接、切换、使用业务的时候都会浪费一定的时间。

第四,心理风险:指由于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而使用户失去对个人信息控制的可能性和因他们的使用行为而遭受精神压力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心理风险主要与隐私风险相关,在移动互联网上传递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网络黑客或运营商滥用、盗用、非法使用或传播。消费者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习惯,如时间、频率、类型都可能被泄露。同时使用移动互联网行为可能导致消费者出现不满、自责、郁闷、失落、焦虑、不平衡等心理状态。

第五,社会风险:指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行为不被其他社会成员接受或认同的可能性。比如在某些网站发表的内容或在社交网站结识的某些网友不被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认可,从而使自己可能感到难堪,或者使自己的威信、地位、形象受到不利影响。

3.2 消费者的感知娱乐

感知娱乐性是指个人在参与某项活动时感觉到好玩的程度,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相比,感知娱乐性是使用者的一种内部动机,属于内部因素的表现形式。当使用者认为某项技术有趣、好玩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态度,比如高兴、兴奋、满足等,进而间接地影响使用的行为意向。

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感知娱乐指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感到有趣并产生内在享受的程度。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好奇性和愉悦性。好奇性是指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所引发用户的好奇性,鼓励用户进一步探索和使用。愉悦性是指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快乐,而不是因为获得其他的额外报酬。

3.3 消费者的绩效期望

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使用的努力期望认知会对使用意愿有影响。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比较简单,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使用移动互联网,从而对移动互联网产生积极的使用意愿。如果操作比较复杂,消费者在几次操作中都无法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他们会觉得移动互联网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对移动互联网产生抵触情绪,必且会拒绝进一步使用移动互联网。

3.4 消费者的使用意愿

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意愿和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促成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消费者愿意使用移动互联网是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有力基础,从产生意愿到产生行为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利的因素会直接促成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反之,即便用户有使用意愿,也会因为条件所限而无法使用。

4 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行为建议

4.1 重视网络建设,提高网络

用户感知服务质量是影响其持续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网络,尤其双向高速网络是移动多媒体应用及高带宽应用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外运营商非常重视移动网络的持续升级。目前,国外的 WCDMA 网络大部分都已经升级到 HSUPA,最高可提供 21.6Mbps 的下行速率和 5.76Mbps 的上行速率;而运营商如Verizon、KDDI、SKT等均已经把网络升级到 EV-DO Rev.A。网络速度的提升使其可以承载一系列基于高带宽和高速率的移动多媒体应用和下载服务,并进一步带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4.2 解决业务和终端融合问题,提高用户体验价值

用户的感知价值是其体验移动互联网业务后的一个整体感知,要想使用户有高的感知价值,就要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不仅需要网络速率和稳定性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终端在功能和业务方面的推动,良好的用户体验更是离不开业务与终端的融合。国外 3G 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做得比较好的运营商,无不从终端入手,以定制终端来配合其业务的推广,而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更是对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黄 3 设计开发了价格便宜、简单易用的新的移动终端,集社交网络、E-mail 与短信功能于一体,如和黄 3 的 Skype 手机、INQ1Facebook 社交手机等,方便好用的手机终端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了保障。

4.3 制定合理的资费标准

在网络基础具备、终端功能强大、内容/应用较为丰富的情况下,资费便成为刺激或阻碍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国际主流运营商来说,网络、终端、内容/应用方面的支持与储备都已经具备,因此,他们为了进一步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纷纷推出以流量包月为主的资费套餐。如和黄 3 推出两档移动互联网资费:2.5 英镑/月包 10M 流量,5 英镑/月包1GB 流量。Vodafone 的资费套餐更为灵活一些,不仅有包月套餐,而且有按天收费的套餐:5 英镑/月包 500M 流量,20 英镑/月包 5GB 流量,50 便士/天包 25M 流量。从国外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资费来看,资费方式非常灵活,不仅有包月套餐,而且有按天收费的套餐;不仅有分业务的流量套餐,而且有分终端的流量套餐。灵活多样的资费方式适应了不同用户的需要,如不同使用程度的用户、不同使用特点的用户等。因此,运营商在制定资费策略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量、收之间的关系,在资费调整与流量上升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4.4 有效管理顾客期望,提高顾客满意度

依据期望确认理论,用户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受到体验差距的影响,而体验差距是用户使用前期望与使用后绩效感知对比的结果。因此要使用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感知价值,在提高绩效感知的同时,离不开对用户期望的有效管理。这就要求运营商在宣传移动互联网业务时给消费者准确可靠的信息,否则用户在业务体验时会有偏高的期望值,进而会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

5 总 结

以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为背景所进行的消费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消费需求行为环境、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只有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网上消费行为过程,才能更好地促进网络消费的发展。网络营销的基础在于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研究和消费需求的发掘,然而网络营销在国内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打折的促销活动,忽视了消费者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网络购物的方式与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购物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其购物平台的虚拟性,使得消费者在网上进行商品实物感知了解、商品的试用方面存在天然的缺陷,与商家的交流难以充分交互,并且缺乏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满意度不高,导致消费者最终放弃网上购物。因此网商应该深入研究消费者在网站浏览过程中,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将网络行为与消费行为以及购物过程结合起来,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此外,研究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行为,还可以为政府和消费者参与网上消费提出一定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尤利平.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民营快递物流企业绩效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技术,2014(3).

[2] 周学军,杨勇.基于SEM的休闲避暑地游客满意度及忠诚度关系研究――以重庆市黄水镇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2).

[3] 赵洁,刘真.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

[4] 陈双双,徐金虎.大学生网购风险认知现状与应对策略――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30).

[5] 夏学平,韦婷.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浅析[J].当代经济,2013(20).

[6] 陈渊博,苗智博,陈扬.大学生网购消费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大学生的调查[J].当代经济,2013(16).

[7] 陈治,王曦Z.大学生网购冲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4).

[8] 胡祖光,周昊.网络交易成本对消费者网购意愿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6).

[9] 金荣荣,黎广泉.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2).

微笑的眼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电影营销;体验经济;品牌传播;营销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174-0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早已从过去的产品竞争进入了品牌竞争阶段。同时我们的消费形态已由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发展到了“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时代是一个企业注重服务、以商品作为一种素材为消费者制造回忆和感受的新时代。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已经很难实现当代企业品牌传播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要求,于是企业开始探寻全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能够将企业固有的品牌文化与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他们希望获得的体验,以实现产品或品牌的营销和推广。微电影的出现恰恰迎合了新形势下品牌传播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一、体验经济时代品牌传播的三大趋势

(一)传统广告影响日渐衰弱

由于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而互联网作为新媒介又可以提供无穷多的交流渠道,媒体分化使单个广告频道的消费者认知份额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媒体的过度饱和又使消费者应接不暇,难以负荷每天成百上千条广告信息。媒体预算和消费者注意力碎片化使得广告的本质淹没在日趋迅猛的媒介变革之中。另一方面,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消费者也开始对说教式的广告方式感到厌倦和怀疑,所有这些因素使得传统广告在吸引消费者以及对产品、服务和品牌做出令人信服的宣传方面日渐式微。体验经济时代下的品牌传播需要的是“有效沟通”而非过去的“广而告之”,需要与消费者进行更感性更人性化的互动。

(二)消费者权利日益增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今的消费者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取悦了。他们开始渐渐分化,不再对以往的强势品牌俯首称臣。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商家听到他们的声音,消费者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决定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在询问和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而不是过分相信广告。互联网的发展则为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直接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探寻一种新的营销方法以鼓励大家去谈论产品和品牌,将消费者引入品牌营销活动中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三)体验与娱乐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谓“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形成的一种体验[1]。如今,通过各种娱乐方式获得有趣的体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人希望能在繁忙的工作与繁重的生活压力之外寻找乐趣,在现代性固有的焦虑与压力下,人们对娱乐的需求会变得更为迫切。于是许多品牌都在尝试打破单调的单向交流方式,通过提供各种娱乐体验来给消费者以惊喜,并使他们成为品牌的拥趸,使消费者不知不觉走近商家及品牌。

于是,为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和受众需求,近年来国内企业开始纷纷尝试有新意的事件营销来为产品或品牌增添价值;如今,微电影的流行恰好为体验经济时代企业转变营销思维模式、应对媒介生态变革、创新与拓展营销手段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微电影营销的涵义

(一)微电影营销的概念

2010年微电影概念提出之始,人们一度以“微时间、微投资、微周期”对其加以界定;后来随着微电影的投资逐步升级,概念则演变为“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下或短时下观看的影视作品”[2]。新浪将微电影的特征概括为:内容精致、制作精良、投放准确、渠道精细[3]。然而麦肯国际副总裁莫康孙则从商业价值将微电影定义为电影植入式广告“逆向思维”的产物,认为两者都是在娱乐的掩映下以直面对话的姿态连接观者并竭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试图说服消费者的过程[4]。

笔者认为,与网络上常见的草根制作视频短片相比,微电影明显具有更强的商业属性,因此抛开其艺术性不谈,可以从品牌传播角度对微电影加以定义:微电影是以纯粹娱乐的手段营造出电影的氛围,用电影的拍摄技法、画面质量、镜头语言、宣传模式为观众提供一种电影观赏体验,让大家不仅主动点击去看,还喜欢看,更乐于传播分享,乐于作为日常生活的谈资津津乐道,最后甚至发展成为媒介事件。因为它可以同时满足企业品牌传播和观众娱乐休闲两方面的需求,所以完全可以作为体验经济时代创新营销工具的一种类型,同传统的电视广告、电影电视剧植入广告一样,成为日益丰富的营销组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微电影营销的属性

1.由观众拥有主导权的内容营销

微电影营销再一次宣告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在互联网这个观众具有充分自的环境下,广告的强制性已经不复存在,若想吸引观众,内容上必须出彩,这一点决定了微电影是否具有传播力。只有创造出让观众愿意自发通过社交网络传播的微电影,才能有效达到品牌传播目的。同时由于观看微电影的体验完全是自愿获得的,所以观众从微电影中得到信息远比从传统广告中获取更加主动和投入,也更愿意主动分享传播。

2.以故事为载体传达品牌理念的情感营销

与传统广告生硬直白地推销产品或服务不同,微电影大多是在传达产品信息与品牌理念的前提下讲述完整的故事。这些故事通常表现的是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与情感,描绘当代年轻人的梦想等,将感性诉求运用到极致,触动人们真情实感,创造出温柔、欢乐、渴望或激情的情感体验,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与品牌的共鸣。微电影的故事性使得观众乐于观看进而自发自愿的转载和传播,有效实现品牌的传播。通过观看微电影,让作品与消费者互动进而产生深刻记忆与独特体验,是其区别于传统电视广告的关键所在。

3.以病毒营销机制创造品牌传奇的社会化营销

病毒营销是以六度空间理论为基础的互联网营销方式,利用便捷的“口碑传播”,使信息像病毒一样高效、迅速传播,这种自发进行的、几乎为零成本的营销方式。微博营销手段的出现正是对病毒式传播的精准应用。作为互联网与广告行业碰撞的产物,微电影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化媒体意义,它的传播机制与微博相类似,是介乎于代表大众言论的微博与商业影视作品之间的一种新媒体社会化营销手段,以其或娱乐休闲或刺激新奇的故事情节满足了网络受众的需求,并且借助当前视频分享网站一键转载的便捷性、微博的链式传播以及SNS网站的庞大社群关系,触动网络受众的“分享”神经,达到微电影的病毒式传播效果。

4.以媒体整合运作提升商业价值的事件营销

微电影营销在强调创意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即时互动特点,以好创意为核心,搭配视频、图文等多种线上线下互动形式,再通过多渠道覆盖展开品牌推广活动,以媒体投放组合的方式体现渠道价值。包括通过微电影的预告片预热、前期宣传片、拍摄花絮片、代言明星访谈、首映礼上的明星站台造势、配合微电影阶段性的多媒体(电视剪辑版、网络完整版、电台广播版、休闲场所版)同期播放、平面媒体海报宣传、以及互联网的互动话题社会化推广等。总之对品牌而言,一支微电影的意义比从前一支电视广告要大得多。品牌只要通过媒体整合运作就能将整个微电影营销过程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娱乐事件,进而引发其它媒体的自发自愿争相报道。

综上所述,从整个营销层面来看,微电影是以内容营销为主导、以情感营销为策略,以事件营销为目标、通过社会化营销机制进行品牌整合传播的“营销综合体”,它迎合了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环境与受众需求,丰富了现代营销理念的内涵,拓展了新媒体生态下品牌营销推广的新思维、新模式。“微电影、大营销”的创意新思维和营销新趋势已然在发。

三、对微电影营销的建议与展望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和营销人员开始关注微电影。从以往来看,比较成功的微电影基本都由专业的电影团队担纲,专业制作、明星演员、巨额投入。比如2010年三星手机联合新浪微博邀请香港导演彭浩翔担任监制的系列微电影《四夜奇谭》,就请到周迅、余文乐、张静初等一线明星参演,全部用传统、常规的电影操作模式来操作,总共花费了600万制作成本。结果首部《指甲刀人魔》在网络播出后,第一天的点播量就超过2000万次,四部短片总共取得2.1亿的惊人点击量[5]。然而,也不是所有高投入的微电影都能成功。受众喜好、故事创意、品牌契合度、整合营销策略,任一环的脱节都可能造成投资的失败。比如2009年旁氏斥巨资邀请国际团队创作的微电影《三颗心的战争》,虽然影片具备相当高的制作水准,爱情主题凄美动人、情节设计跌宕起伏、女主角还特邀加拿大名模担纲,但是由于在影片中过分直白地介绍产品功效,且“七天美白,赢回真爱”的主题除夸大功效之外,还使情感诉求变了味道,结果旁氏不仅巨额投资打了水漂,还落得虚假广告的负面口碑。为避免一切努力到头来又变成令人生厌的广告,微电影营销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内容创意与品牌信息巧妙结合才是双赢

随着文化素养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日益泛滥的信息轰炸,人们对文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微电影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眼球,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创意毫无疑问是核心竞争力。

然而,光有好的创意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主题创意、情节设计与品牌信息的巧妙结合才是双赢。在众多已经推出的微电影中,很多故事虽然情节感人或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但并没有很好地传达产品和品牌信息,观众常常记住了情节却忽略了应当作为主体的产品或品牌,这正是微电影创意的难度所在。要想准确传达品牌信息,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产生触动,最终引发购买行为,就要努力使微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元素都与品牌内涵相符、为之服务。这需要创意人员对产品信息和品牌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从以往的成功案例中,我们注意到,那些通过微电影营销手段有效实现了良好品牌推广的广告主,借助微电影传递的往往是企业理念或品牌口号,而这些理念或口号多数都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价值观,如乐观、创新、博爱、奉献等等,围绕这样的品牌精神主题而非具体产品进行的创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开“广告味”。所以问题关键就是,如何拿捏好微电影的艺术呈现与品牌推广之间的“度”。

(二)寻找情感共鸣,故事打动人心才最重要

作为体验经济时代最为热门的品牌传播方式,微电影营销更应关注人的情感和心理,透过品牌的特征,运用人性化的营销策略来“感化”消费者。虽然是以“微电影”之名行营销之实,但只要故事打动人心,大多数观众还是愿意将其视为一次“心灵体验”。因此微电影营销应重点开发产品和品牌的心理和情感属性。只有让消费者感觉自己成为了主角,尽情体验剧情,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品牌特色和品牌优势。从品牌传播上看,边讲故事边“润物细无声”地透露品牌信息,不失为中规中矩的常规手法,而“理念植入、情感征服”则是另一种境界,可以推动了品牌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与目标受众产生情感的充分共鸣。另一方面,在强调个性的消费环境下,微电影营销还需要迎合一些“特殊”和“个性化”的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比如和路雪可爱多推出的微电影《这一刻,爱吧!》,准确定位于大学生群体,以校园为背景,讲述了几个不同风格的校园爱情故事,全片充满青春气息,处处闪现青年流行文化的叛逆元素,宣扬的则是“真爱至上”的传统恋爱观。此剧由青春偶像陈柏霖主演,一经推出便在大学生群体引发强烈共鸣,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微电影创意还需要关注与消费主流成长背景相契合的情感诉求。

(三)重视互动,满足受众的参与体验才最关键

在体验经济时代,要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关注,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全新的品牌体验,以消除消费者对品牌的距离感。对于品牌主来说,微电影最大的利益点就是让观众更主动地参与到微电影营销过程中,向观众展示一种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在品牌精神层面与观众感性对话,从而让观众喜欢上这个品牌。为此,微电影应尝试营造出一种可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有趣的、惊喜不断的、值得回忆的品牌故事体验,通过剧情互动、观影评价、转发链接等观众参与环节促进消费者与品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消费者了解、发掘品牌内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担当一定的角色,这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就能建立起彼此沟通和联系的桥梁。需要注意的是,微电影是新媒体的产物,其目标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因此微电影在故事创意、情感诉求以及整合营销方面要紧跟该群体的需求点,打造个性化营销。同时,伴随着网络亚文化的逐渐繁盛,品牌也可能从亚文化目标群体中得到意外收获,因为这些群体往往反映了社会时尚、音乐、娱乐、创意和态度方面的发展趋势。

四、结 语

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谁能够率先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发展,微电影营销逐渐“强大”起来,企业和营销人员看到了它的实力和潜力,认识到它和品牌推广之间的重要关系,纷纷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应用和拓展微电影营销模式以实现品牌的最佳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今天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情感和心理满足,追求品牌美誉度,使得品牌的建设与推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相信在未来几年,微电影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运用将掀起新一轮的现代营销学热门话题,微电影营销的运作形式将越来越多元和灵活,互动性与参与体验将越来越强,对其概念和属性的界定,以及与品牌推广之间的关系探讨也会呈现更加准确和专业的势态。

参考文献:

(美)B・约瑟夫・派恩二世,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孙长胜.微电影营销[J].公关营销,2011(12).

艾勇.微电影:传统广告新脉动[J].国际品牌观察,2012(2).

微笑的眼睛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职校教研组 存在问题 成因 重建路径

一、职校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职业学校教研组建设存在下列问题,阻碍了其教研功能的实现:一是功能定位不强。表现在教研活动还主要是针对文本进行研究,较少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个教学目标考虑问题,它往往偏离教育教学研究方向,有渐渐沦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传达机构的倾向,向着行政职能部门的歧路发展,也就是转向事务性,而偏离研究性;二是规范程度不够。表现在常被其他活动挤占时间,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以及教研活动的内容缺乏连续性等;三是教研效果不明显。表现为教研组在引领和组织教师挖掘教材、研究学生、评议课堂、探讨教法学法等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没有因教研组的存在而有所改进和提高;四是职教特点不突出。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上与普通中学相近。凡此种种问题,阻碍了教研组的健康发展,不利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

二、问题成因分析

职校教研组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职校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降低甚至消解了教师教研活动的热情。目前,职校的招生竞争激烈,为了招收到足够的学生,有些学校甚至实行“无门槛入学”,尤其是有些中等职校,招收的基本是初中毕业生中的“无学习动力、无学习目标、无学习兴趣、无学习热情”的“四无”学生,学生的某些学科水平存在大面积的“塌陷区”,有些学生存在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上的问题,提高其学科成绩十分困难,导致教师教研活动的热情下降。其次,职校面向社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这种中高级技术人才合格与否的判定主要是看学生能否通过学校和教师组织的理论、实践和实训的考试,这些考试成绩能否合格主要由学校和任课教师决定,教师没有升学压力,导致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教研活动意义不大。再次,学校对教研组的激励机制没起到应有作用。学校对教研组活动的支持机制不灵活,往往只简单地从组内教师听课情况、学业成绩、学生评教等几个方面打分,根据分数高低来评判教研组的优劣,未能对有单项优势的教研组进行激励。比如,中等职校的一些以男生为主的专业,学生对于英语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抵触心理,英语教学较难展开,英语教师转而专注于部分学优生的兴趣小组建设和教育理论研究,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但是综合评价后,得分很低,挫伤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导致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职校教研组的重建路径

1.加强课堂研究,奠基教研组工作。

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脱离课堂教学的研究无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朱永新认为中国教育科研的问题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为科研而科研”,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改变教育”。[1]“为了改变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应扎根于课堂,立足于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发现、分析、评判、推理,并为之寻求解决之道。

2.借鉴他人理念,完善教研组工作。

关起门来搞发展不可能搞好教研组的建设,因此学校必须为教研组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资源便利,使更多的教师获得走出去的机会,去外校外地观摩考察,和其他同行、专家接触,感知其他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教研理念,近距离观察他人的有效做法,使得教研组建设多些“杂交优势”,少些“近亲繁殖”,不仅有利于教研组的建设和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视野的开拓,并带来教师职业生活的丰富性。

另外,学校也要为教研组的活动精心营造一个“活动之家”。“研”无定所会大大打击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学校要为教研组提供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同时也需要可操作制度的保障,为教研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通过定点定时的教研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和行为,实施教研制度下的有效管理,吸引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教育科研和教学上来,形成良好的局面。

3.健全奖励机制,激活教研组工作。

应该发挥学校激励机制的作用,以促进职校教研组的建设。在建立健全学校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偏重于精神。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观点,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需要)等精神方面的需要处于需要层次的高端,[2]因此,单纯的物质激励有时收效并不明显,反而是精神激励能达到更恒久的效果。二是改进教研组的工作评价机制。教研组的建设各有特色,它可以是专业理论研究,可以是学生管理研究,也可以是课题研究、课程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等等。学校不仅要表彰总体表现较好的“全能冠军”,而且要关注某一方面工作突出的“单项冠军”;不仅重视教研组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而且要重视其成员在教研组的带动下获得的发展。

4.变化组织形式,改进教研组工作。

过去都是以任教相同或相近学科为依据组建教研组,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学科、教材、教学目标高度统一,这种组织形式比较合适,但是却不完全符合职校培养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虽然也强调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但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技能人才,学生为面向社会做最后的准备,职业教育相当于技术人才的总成车间,职校的教研活动必须体现和围绕这一特点进行,这就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聚在一起进行全盘性的研究探讨,因此,由就业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不同学科教师组织在一起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教研活动,打破学科的“藩篱”,更有利于教师进行人才培养的全盘考虑。

四、结语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且要求“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3]改进和优化职业学校教研组的工作,是职业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是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