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电子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我国目前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它的教学工作主要还是针对理论方面,实验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这就使得教学工作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大多数进行的时验证性的试验,它占到了实验内容的一半左右,而对于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涉及的不多。对于现代化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辅助的教学手段也没有很好的运用,更不用说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第二,电工电子技术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包括许多课程,比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集成电路基础等,但是这些知识点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大,非常零散孤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整个课程的连贯性不强,学生对其的理解也不是很好。第三,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的时候,自己的独立操作非常少,这造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差。所以,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教学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改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性的人才。
2提高我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2.1转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电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其它工艺的快速发展,如集成电路,都使得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工作必须要和当前的市场发展相适应,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学生应该利用计算机作为实验学习的辅助工具,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将计算机的仿真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像典型的EMB虚拟电子工作平台和Pspice电子仿真平台等等,这些先进的技术都可以进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为学生电路理论知识提供更好的验证,也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2调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只有调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才能使教学工作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才能从实际出发,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实验教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涉及很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性的实验教学、基础性的验证实验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以及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基础性的验证试验教学,这是我们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验证方式,它是基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对学生提出相关的设计要求,学生在这个要求之下进行项目的设计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从实验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仿真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台,同时还要利用电子仿真平台进行实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针对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可以进行彩灯、电子琴控制电路的实验,针对设计性的实验可以进行晶体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以及印制板电路的设计制作等以及进行声光控开关的创新性实验。
2.3大力推行开放式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广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并不是学生提前准备实验的内容,也不是将实验的场所打开、延长实验时间,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验任务,独自完成实验电路的设计作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的过程,最终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审查,要求实验内容要具有创新性、开放性,通过教学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学生能够得出启发和引导。推广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能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开动脑筋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也能够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实验的要求。这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结束语
一、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引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事情成功了一半”。课前引入是教学过程的其中一个环节,而且本人认为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厌学群体是学生中的主要群体,在教学中,我特别喜欢从这部分学生入手。在课余,我经常跟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在课前我尽量从学生(特别是厌学的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吸引他们听我的讲课,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电工基础》这门课从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但由于学生基础欠佳,学习中会感到困难,他们一遇到困难一般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电工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开始对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电学部分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畏难之处。如由直流电路的教学过程可以知道,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利用电路推导出的,在讲解全电路欧姆定律时,一般侧重于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电路的规律,至于内电路的性质以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在内电路中应用,学生则比较生疏,可以说是个小难点。外电路结构的某种变化会引起全电路的相应变化,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电路结构的变化对全电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却不甚了解,常误认为内、外电路的变化对全电路产生的影响相同,导致解题失误,在教学中选择典型例题,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因此开始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导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数据的读取、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故障的排除等三个方面。
1、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数据的读取。在使用仪器之前,须引导认识仪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或仪器说明,对照实物认识仪器的能力,并养成首先了解仪器的用途、结构、规格及使用注意事项,再动手做实验的习惯,要根据仪器的精度读取物理量的有效数字。
2、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培养学生做实验时,要先把有关的仪器、部件、设备组装起来并要求布局合理,要便于观察和操作;连接要正确、简单;实验前要检查,必要时进行预备性调节。
3、故障的排除。实验中故障排除,不单是一种操作能力,也体现了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各部件工作情况的了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操作能力,实验发生故障时,应根据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及各部件联结的特点分析出可能产生故障的因素,逐个检查,直到最后排除故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有计划、分阶段进行。
四、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不一样,我们要区别对待。学得快的学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让他们适当参与辅导,通过辅导别人也可让他们加深知识的理解。对学得慢的学生要耐心辅导,这部分学生通常是愿意学习,但理解能力不太好,即使老师讲过几遍的问题也有可以做不出来,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如果还责骂他们或表示不满的情趣的话,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更严重的还可能使他们由原来肯学变得不爱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耐心辅导,并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那些不肯学的学生,要尽量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引导他们向本专业一步一步学习,而且对他们的要求要适当降低,特别要注意对他们的表扬。即使是一点点的成绩,适当的表扬会使他们增添满足感。
五、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教师一方面可应用PowerPoint、Authoware、方正奥思等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学。譬如:在《电工基础》中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前,可先让学生上网查看“洪恩在线”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并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教师讲起课来就非常轻松。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应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容量明显加大,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六、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1)师资方面。据我了解,很多职校缺少专业的老师任教这门学科。因此,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不得不促使电子老师去完成电工老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2)学生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高等院校的一再扩招,使得目前中职教育资源不再是像上世纪末那么吃香,地方院校为继续发展,不能不降低录取分数。因此,学生入学水平相对以前较差,而且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与理论课互为一体。《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在中职院校里这门课地位比较低,而实验教学往往是制订在理论教学计划中,这使得电工电子实验课在一学期的授课中也就3~5次。有些学校的实验课大都是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来作为学生成绩的标准,往往是不注重过程而偏向于结果。这样,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要改善实验设备,弥补实验经费不足。中等职业学校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难以满足职校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国外,往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首先出现在学校中。就我校而言,实验设备已经至少有6年未更新,设备相对落后,有些内容根本无法开展。此外,中等职业学校得到政策支持的力度比较小,不过,也正在改善。
(3)中职教师兼职现象比较多。中职学校理论类教师占大多数,而真正能够做实验的一线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来说,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需要实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有的理论类老师自己都没有做实验,有的老师甚至连仪器都未必会使用,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也充当了一回“新手”的角色,这样学生又能学到多少知识呢?
三、探索《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方法
(1)在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①激发学生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兴趣。由于目前的招生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中职生的生源质量比较差。有部分学生是被逼进入中职学校,更有部分学生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来到了中职院校,学习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就是奢侈品。因此,在讲授电工电子的时候,既要兼顾大纲要求,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基础知识只能进行必要的强调而省去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中职学生好表现,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特点,去挖掘他们的内在的潜能。如我在讲授双联控制内容的时候,首先引入“楼上楼下电灯控制”这一现实生活中经常见的实例,借助生活实例,从而使抽象、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直观、生动。学生感觉所学的东西就在自己身边,不再觉得遥不可及,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双联电路,经过我的提示,学生也能在其中悟出一定的解决办法,而且学生的表现也是相当积极。②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内容涵盖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课程,由于课程理论性强,又需要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教学,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下载课件,制作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电路和电器的工作原理这一章节,需要教师用多媒体形式播放出来,形象生动,学生易于接受知识,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还需要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虽然热热闹闹,结果学生没有学到什么真正有用的知识。要知道,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只是载体,是辅助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2)《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基础相结合的学科。学生学习后,要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考核过程中,我们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个部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创新考核模式。不需要只懂理论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也不需要只懂得实践,不知道理论的不合格学生。在我们宜兴市,有许多现代电子企业,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企业中去,让学生在工厂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难题,为工厂的设备进行测试、改良,甚至发明新的设备。
平时,要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我校实验室资源有限,但是我们通过以前创业成功的校友,利用他们的公司,组织学生实习,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训。我们尝试利用小班化教育,利用团队教学,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小班化教育的效果比较好,团队教学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竞争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有效弥补我校实验资源短缺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需要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更新教育理念,把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去,让中职生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创业中具备必备的素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中职生的发展而发展,为了中职生的需要调整教育教学目标,让各种层次的中职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幸福感,让中职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封春年.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探究[J].学园,2012(10).
(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四方面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学生的培养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背景及今后职业能力的要求。然而当前“讲授式”仍然是很多高职院校各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他们毕业后不能很快胜任企业一线工作。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制约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办学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跟据我院对汽修行业市场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在汽车及其电子产品生产等岗位需要大量的汽车电子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及其零部件、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制造、装配、检验检测等工作。因此,我们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汽车电子技术人员,根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我们必须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通过设计典型项目重构,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项目化教学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为载体”“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更早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
1项目教学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对精神。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应用能力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致,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缩短了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要求,能够达到懂原理、会操作的目的。其次项目教学注重培养综合能力与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
2《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今我国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机电等多种技术高度融合的载体。现代汽车维修工艺的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和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面要广,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而原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很远,教材内容延续学科体系,知识量多,理论抽象,涉及汽车应用的知识甚少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
1)以职业岗位为目标,根据行业标准,后续课程的需求,我们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教学改革,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按企业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使课程对汽车机电维修专业更具针对性,课题组跟吉林一汽、奇瑞等企业的专家、维修人员一起共同开发了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式教材。教材内容以汽车典型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典型电气设备的分析检测为教学项目,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当前汽车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课程主要以必须掌握的电工电子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强化实验实训环节,能够形成一定的对汽车电气设备的运用能力,实现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
2)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序化教学内容。以五个典型的工作项目为引领,项目一汽车除霜器电路的测量;项目二交流发电机的检测;项目三汽车常用电器的检测;项目四汽车电机的测量;汽车信号的分析等。并根据项目内容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以每个工作任务为引领设置课程目标。从汽车最基本,最典型电路的识读原理的分析到汽车电控信号的传输,所涵盖的知识和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包含到递进,教学内容的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规律。坚持以基本电气元件及设备和典型电子电路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一个工作任务由五个基本模块构成:①任务描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情境。②任务目标:明确完成该任务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应达到的实践技能。③理论知识:将工作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展开实例。④任务实施:根据设计的工作任务,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⑤任务测评: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该工作任务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达到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资料查阅、信息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的提高。
2.2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为达到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育目标,我们实践了针对高职教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理论知识服务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先进理念,实施并创新了“项目式”的教学模式。课程以真实的汽车电路检测和汽车典型器件的检测与制作为项目为载体,通过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引领,按照企业人员的工作流程,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将基础知识和技能与实际任务的实施过程有机的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并获得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2.1教学场所的转变——由单一场所转变为多种场所
以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即先学理论后做实验,当学习理论时,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于深刻认识理论的实用价值;而进入实验阶段时,又由于理论掌握不牢固,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课程结构使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力的提高。课程教学主要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而实施项目教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是贯穿在现场或实践操作中,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可以是汽修实训车间、电工电子实训室、多媒体仿真实训室、图书馆、网络、通讯或其他信息渠道,还可以到修理厂寻求师傅的指导帮助。教学活动由单一课堂形式转变为多种形式,拓展了学习渠道和资源,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促使学生更早的了解走进汽车机电维修岗位。
2.2.2定期去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我院加强跟吉林一汽、奇瑞、通辽本地汽修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和交流,我院分别和吉林一汽、奇瑞等多家汽车及配件生产、销售、服务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定期将学生送往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顶岗见习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以实际的岗位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外实训基地设备先进、齐全,充分满足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体验企业文化、适应岗位锻炼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讲解一些汽车简单电路的识读、实车电气系统认知及简单故障诊断。在某些岗位,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操作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程度,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3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3.1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指导思想,通过选取汽车典型工作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走出校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必须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指导思想,通过选取汽车典型工作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先以创设工作任务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地位变为认识主体,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动手实践活动。
3.2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实践表明,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知识的感知,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件的优点是将难懂、抽象枯燥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的现象模拟展示出来;但课件对一些公式推导、解题过程、电路分析和设计过程等,不能清楚展现。因此,就需要通过板书讲解来进行补充,教师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和比较重点的知识写在黑板上,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给学生以较深刻的印象,实现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的有机结合。
3.3采用网络课程拓展了学习空间,满足网上教学需要,为学生预习、复习功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同时开发了部分电路和器件的动画。网上提供了教师的教学录象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还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教学要求高,合理运用这种媒体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信息量,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课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满足教学需要,“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已不能沿用传统的偏重理论的考核方式。根据“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以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考核时,注重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大幅度增加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考核内容及比重。将考核评价体系分成日常考核(占20%)、形成性考核(20%)、理论考核(占30%)和技能考核(占30%)和四个方面。
根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为职业教育做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信息文化基础课程;课程建设与实践
无线通信产业是技术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技术的变革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产业的基本面貌。要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的信息人才,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不断创新。电工电子和信息文化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人才培养有决定性影响。在新形式下,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就必须与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融合,通过对课程各个构成要素的改革,使课程能够贴近技术的演进与变革、贴近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为此,本文将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的充实与完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根据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开展本课程的建设,力求打破传统,为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为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求的信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师资队伍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课程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志。目前而言,承担课程的师资队伍发展主要遇到两个瓶颈问题。首先,高校教师与社会接触少,不能在一线体会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就无法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教授这门课程。其次,现行体制下,高校教师主要分为主事科研型与主事教学型。从课程教学的角度讲,两类老师各有优势,如何把主事科研老师对新技术的把握和理解与主事教学老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相结合,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品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两种应对方案:
建立师资队伍“再教育”计划:充分利用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科研机制。通过有步骤、分批次地将教师送往这些单位从事一段时间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项目,使教师能够从中把握无线通信产业的现状,了解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完整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可以把相关的新技术带到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A2011-18)资助课
建立科研促教学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从本课程的发展需要出发,选取与课程相关度较大的科研方向为重点融合对象,构建起定位准确、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形式,增强本课程教师和从事相关科研方的教师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与信息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相比其它较早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既要突出基础理论,也要结合现有技术的发展,突出与新技术的关联性。因此,本课程体系的要素要结合新技术的现状与趋势,调整授课重点,避免面面俱到而不落实处,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转贴于 教材重组与完善:本课程教学任务重,覆盖面广,包含了数/模电路、电路分析以及基础信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此,根据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加大教材重组与完善的力度,方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模拟电路被数字电路取代是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趋势,在教材建设中,对于模拟电路的教学可以重点关注基本原理和物理概念,不做复杂的理论推导,以优化课程各内容的比例。
课件优化与提升:对于本课程的课件,不仅要保障课程的生动性,更要结合这门课程所关联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特征,把新技术的本质内容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具体实现系统都可以拆解为具体的电子电路模块,课件优化时,就可以用分层结构,利用仿真模拟工具,从宏观到微观,逐步解析出实现系统的微观电子电路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的充实与完善
众所周知,电工电子与信息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较多,内容非常抽象,比较枯燥和晦涩。因此,教学方法的充实和完善非常重要,需要结合目前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相关产业的现状与趋势,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地讲解,让具体而抽象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便于学生理解。
结合案例教学: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都有具体的应用案例。教学中,可以把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纳入案例场景,通过案例讨论或者研讨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电路中的锁相环技术在各类无线通信系统中都有应用,但如何应用,共性和差异在哪里,都可以结合案例分析。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工科教育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或遇到问题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予以点拨和诱导,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其分析思维能力。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提出某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实现框架,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构建具体仿真平台,完成该技术的实现方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