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夜喜雨作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春雨 《春夜喜雨》 爱民情怀 和谐
在我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春雨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抒情载体。有的诗人会因春雨伤花而怜花惜春――“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枝上三分落,园中二寸深。”(白居易《惜落花》);有的诗人因春雨绵绵而抒发离别相思之苦――“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也有诗人借雨抒发心中愁闷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而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对春雨描写,却是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喜悦之情。
一.“及时雨”映射出农耕文化
作为生命之源的春雨,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农民进行耕田、播种等农事必须要依春雨来的早晚、多少而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风调雨顺成为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共同的期待。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气象灾害无法像今天那样用仪器技术精准测量出来,只能向他心中的“神灵”祈祷,保佑庄稼能像往年一样丰收,春旱求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琴瑟击鼓,以御天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b我士女。”《诗经》中这段文字记载就是先秦时期人们祈求上天降雨的庄重场面。[1]此后,北宋时期苏轼在《喜雨亭记》中描绘出人们因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甚至把建筑名定为喜雨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出春雨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春夜喜雨》是作者在历经“安史之乱”以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生活第三个年头写下的。当时的杜甫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亲自躬耕于田地之间,农耕的生活拉近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也使诗人有机会亲身体会农民耕作之苦。对于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春种、秋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而其中春雨又成为关键因素――决定着他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之种”是否能够在秋天获得丰收。诗人深知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在完成播种后,与其他农民一样期望有一场绵绵春雨为干涸土地带来滋润,让希望的种子得以萌发。当这场春雨如约而至地到来时,不仅缓解了人们迫切等待春雨的心情,更重要是缓解了春旱,滋润了禾苗成长。所以,诗人才称这场雨为“及时雨”、“好雨”。首联中“知时节”,好像一下子就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好像似乎很通灵性一样,知道人类农作活动需要它,所以一入春便发生了。诗人赋予雨于主观意识与精神,使雨从“无知”变为“有知”,进而丰富了这场春雨“好”的内涵。表面上说是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实则是暗含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怀,这时的杜甫与其说他是一个诗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使他的诗歌作品总是多少都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影子。农耕文明为古代优秀诗歌发展的提供了成长土壤,而在文人诗歌创作中也不乏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印记,《春夜喜雨》正是折射射出是古代诗人对农民的怜悯之心。
二.“细柔雨”尽显和谐之美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和”的思想和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和”是理想社会状态的重要特征。我国春秋时期的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主张里都包含有“和”文化因素,如儒家强调“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在这里儒家强调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应该崇尚自然,依据客观规律从事劳动生产活动。[2]简而言之,所谓的“和”,就是适度原则,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小出生在“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里,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的“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不仅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而且杜甫也把这种思想带到了诗歌创作中。《春夜喜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具体体现在:
首先,诗歌内蕴上调突出人与自然的统一。颔联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点明了春雨发生的时间、对春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最重要的是这里体现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潜入夜”不仅表明春雨选择在晚上悄无声息来到身边,使得人们能够在甜美的睡梦中去消除白天耕作的疲劳。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春雨选择在白天来临,那么就会耽误农民进行农事的进程,而且也会使加重农民劳动的负担。所以在杜甫笔下春雨是一个通人性的精灵,能够“主动协助”人类进行耕种。对句中的“细无声”,一个“细”字就点明春雨适量,常言道:“雨露滋润禾苗壮”,正是这场“恰到好处”的春雨才能起到滋润万物效果――它像是一个天然的花洒,滋养着每一株嫩绿的禾苗。作者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春雨这种默默奉献、不张扬、节度适中原则都与传统的“和”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诗歌创作手法上也能寻觅到“和”文化的烙印。一是杜甫运用美学“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对诗作进行整体构思。诗的首联先是实写了春夜在晚上来临,滋润着万物,而诗的尾联则虚写次日锦官城内姹紫嫣红景象,“花重”不仅表明花朵经过一夜雨水滋养重量略微增加,而且也进一步表现出雨后花朵开的更加艳丽,使雨后的锦官城呈现花团锦簇的景象。作者用春雨夜至这一实写来带动次日锦官城里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诗人这种以实带虚,虚实结合创作手法,将春雨润万物的景象与春雨带给作者和广大农民久旱盼雨的喜悦之情全都统一在一个画面里,体现了儒家和谐统一的思想。二是诗的意象也遵循了对立统一的原则。“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由于下雨缘故,所以就造成天空乌云密布,笼罩在田间小路上,周围一片漆黑,唯有渔船上点点灯火在隐隐闪烁。作者将隐约朦胧的“野径”、“云”这两个意象与模糊闪烁的船灯进行对比,用似星点的船灯之“明”来反衬春夜之雨的“黑”,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不仅体现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也使锦官城内春雨之夜更加形象化。三是作者把视觉角度与厅局额角度相结合来进行诗歌创作,使诗从表现技巧上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增强诗歌美感。例如诗的颔联通过“潜入夜”“润无声”的听觉角度来描绘春夜之雨温润如酥的特征以及它“无意”滋润万物作用。紧接着诗的颈联又从视觉角度转而刻画春雨之夜――用江边孤灯来衬托雨夜之漆黑,从而点出这场春雨能够下到明天早上,对万物的滋润也就更“彻底”。诗人将这两句与前两句从听觉上来写,进而为我们构造了一幅生动完整的春夜雨景图。
杜甫将儒家所提倡和谐统一的思想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理念是符合古代诗人创作诗歌普遍遵循的规律,主张诗歌“发于情,止于礼”,追求中庸,提倡“温柔敦厚”,“不偏激,不狂躁”,[3]这正是中华民族祥和、宽厚、不张扬的优秀品质在古代文学中的沉淀。这种追求“和谐统一”的创作理念不仅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中国文学史上涌现出一批优秀文人以及经典代表作。
这首诗虽题为《春夜喜雨》,但诗的通篇却没有一个“喜”字,也找不出任何与心情愉悦有关的词语。实际上,作者是将这种“喜”贯穿到整首诗创作中去。诗的首联先写正在诗人翘首以待能够来一场春雨滋润万物时,春雨应节气而至,于是诗人便称这场雨为“好雨”。接着在诗的颔联里,诗人在夜里听出春雨淅淅沥沥地下,它既为干扰人们正常作息,又起到滋润禾苗的作用,有着爱民情怀的杜甫自然在夜里“喜”得睡不着觉,在诗的颈联中,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出雨意正浓,“润万物”的效果也就会更好,最后诗人通过想象次日清晨锦官城内一片万紫千红的迷人景象,心中的愉悦之情就溢于言表。总之,诗人的喜悦之情是与人民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也是诗人会称这场雨为“好雨”的缘故,也应是《春夜喜雨》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28
[2]漆思.中国哲学的“和”思维特质与和谐发展理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05(06)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译文
论文摘要:诗歌鉴赏题应注意标题、作者、注释,还要关注诗眼并注意表达的条理性。
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的能力层级为最高级。在此,我不想涉及本考点的其他题型,单就诗歌鉴赏中综合表述题型的解答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综合表述题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这是一种开放性的鉴赏题型,也是体现高考题型创新的又一块“实验田”,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近几年全国和分省命题中这一题型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明显存在着一些失误。一是对诗歌的分析、评价失之准确,或分析字句,或分析修辞,或简要概括内容等;二是分析时逻辑不明,表述时思路不清。学生作答时,往往把内容和形式搅在一起,时而内容,时而手法,时而形象,角度不一,逻辑不清,缺乏条理,仿佛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全堆在那里,让评卷老师自己去挑得分点;三是分析、评价牵强附会,在理解诗词内容、情感、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时,或脱离诗词背景作无端的想象或无据的推理归纳;或在评论某一点时总喜欢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心情及遭遇来问答,答案牵强生硬。
针对上述问题,这些年来,我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中归纳了以下几点答题技巧:
一、注意标题、作者和所给注释
有些标题本身就具有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和《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释,是鉴赏答题时最值得注意的内容,高考试题,字斟句酌,多余的话是不会给的。虽然是短短的几字注释,却有可能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提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要考虑那是否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要考虑那是否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要考虑是否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也说不定。所以,一定要研读注释,从中捕捉答题信息。例如,辛弃疾《摸鱼儿》(上海市2001年高考题)中“长门事”这一典故的注释,就是暗示自己受别人谄毁,不受重用。“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警告当权的主和派不要得意忘形,说他们的结果也将是悲惨的。
二、关注“题眼”“诗眼”“词眼”
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虽然在诗中没有露面,但“喜”意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诗眼、词眼是诗词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闻君何所知?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在这首诗中“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它不仅交代友人归隐的原因,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个字的诗眼就成了我们理解题旨的钥匙。
三、必须注意表达的条理性、简明性
如果题干中没有告诉你分析角度,则按“写了什么(主要对象),怎么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样的思路来回答,若给了分析角度,则按题目要求去答。由于是综合表述,答案并不是越长越好,应该准确完美、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如果是四分值的题,拟分两点或四点去答,并用序号清楚地标明。
另外,综合表述题的术语运用,分析深度和规范书写也是要注意的,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关键词:备考 杜甫 诗歌 思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97-01
初中阶段学生学过的杜甫诗有《望岳》《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旅夜抒怀》等,小学学过的最为印象深刻、意境悠远的有《江畔独步寻花》和《春夜喜雨》。这些诗词篇目虽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诗歌的历史背景与内容中探究到杜甫的思想境界。
1 于历史背景中挖掘情感
杜甫早期为官,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他的《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来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春望》《哀江头》等诗。其中《春望》在中学课本中,以“感时伤怀”衬国破家亡之景,最令人深思。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此间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写到了极致。
2 品内容领悟思想境界
新课标对诗词教学提出了如下建议:“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甫的作品展示了他的生活场景,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上剖析杜甫的生活现状,体会他处于不同境地时的心情。
2.1 壮游世间的雄心壮志
三十岁以前的杜甫,在《壮游》一诗中写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他登昨泰山,《望岳》一诗中尽显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抱负。那巍峨的高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让杜甫生出不畏困难、俯视一切、勇攀绝顶的雄心和气概,那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更时时扣击着人激情澎湃的心灵。
2.2 漂泊异乡的片刻轻松
《江畔独步寻花》展现诗人漫步江边,悠闲自适的心情。品读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轻松漫步的于江边的惬意,而“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当时杜甫与农民一起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雨来临,滋润农田,作者由春夜雨景,想到万物萌发,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抒发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于漂泊中偶过几年悠闲的日子,杜甫满足于自然风光赠予他的舒畅,得意于耕作收获的充实。自这两首典型的诗中我们可以穿透历史的风烟,与杜甫一起欢畅,一起感悟人生。
2.3 政治失意的犀利笔锋
唐玄宗时,由于宰相李林甫从中作梗,杜甫几次未受重用。政治上的失意使杜甫的眼光关心个人命运而转向整个社会。他看到了国家为“开边”而给百姓带来的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以《兵车行》一诗控诉朝廷“开边”政策给百姓带来的学生灾难,以“三吏、三别”来昭示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亟需国家实施有力的措施以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日渐犀利的笔锋里,力陈黑暗的社会现实:百姓不能安然入睡,夜深了还担心“有吏夜捉人”,被捉去的兵丁面临“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的命运,更有甚者,有的人一去不还,落得“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悲惨结局。
2.4 寥落前程里仍忧国忧民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在他面对自己赖以栖身的茅屋,看见无情的秋风“卷我屋上三重茅”,看到南村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自己“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在秋夜黯然面对床头如麻不断的细雨。尽管境遇如此凄凉,杜甫此时想到的却不是自己,仍抱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社会理想,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忧国忧民的胸襟!这种在自己寥寂的日子里,在自己身难保的境遇中,仍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怎不令人生出敬意?
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诗史”因此而得名。杜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来的文学风格迥然不同。但无论怎样的诗句,我们在中考备考时,仍要以杜甫生活的背景为基础,立足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杜甫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这位用心去抒写情怀的诗人,让他诗歌的思想境界以更开阔的意境展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 顾农.杜甫文艺思想的核心[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
[2] 庄海志.读杜甫的《月夜》[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8):91.
雨作为描写对象进入文学领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打开唐宋诗词,到处听得到雨声,看得到雨景。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唐宋咏雨之作,更多的是从绘画的角度去观赏雨的美感。那些诗词作者往往选取一组镜头,营造出一种意境,创造出如画的效果,凸显自己的个性色彩。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苏轼《浣溪沙》中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温庭筠《更漏子》中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他们不约而同地都用雨来衬托自己的寂寞孤独之感。
我最喜欢的咏雨之作当属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全词抒写风雨花落的怅怨,但写法上却颇为独特。那么多春天盛开的名花都匆匆的凋谢了,是因为凄风苦雨的摧残、蹂躏,这自然使人联想到人世间的许多风雨花残之事。全词表现了作者对一些美好的事物遭到风雨暴力摧残而零落的哀痛心情。而那朝雨晚风既是自然物象,又是政治上的风雨,这样的描绘确乎有非同一般的感人力量。
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的洒落,也一声声的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然而同样是雨在不同的诗词中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苏轼《浣溪沙》中有:“软草平沙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而在众多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的,细细的下,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从诗中迸出。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秦观《好事近》中的“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翁卷的《乡村四月》中写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等。这些诗词均写的清新可爱,给人以舒爽清澈的。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