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品生产企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构成
质量成本是药品生产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表现,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预防成本。指预防不合格药品而产生的费用,是质量成本控制的先导内容。预防成本的构成较为多样,比如,药品企业为加强质量管理,在制定质量方针、计划中所产生的成本;又如药品企业针对员工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而产生的成本等。第二、检验成本。药品的产品鉴定是生产中的重要程序,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开支。鉴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辅料的检验成本;药品中间体的检验成本;药品生产完成后的验收成本;此外,鉴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属于鉴定成本的范围。第三、损失成本。损失成本由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内部损失成本指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损失成本,比如产品在出厂前发生质量问题,难以向市场销售而导致的损失;又如产品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费用等。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销售后,因故障而产生的成本,比如因医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使用的患者生命财产损失的赔偿费用等。
二、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1.强化药品生产质量
质量作为产品的生命,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药品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对象的特殊性,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药品任何环节的瑕疵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随着药品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全面质量管理日益成为药品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内容,而质量成本管理正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本管理活动,其在成本管理中不仅从财务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将质量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中心,质量控制在前,成本控制在后,成本控制围绕质量控制开展,能够强化药品的生产质量。
2.压缩企业成本开支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国,药企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少药物更是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就以7ACA为例,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在产品质量以及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就成为产品争夺市场的利器。对此,质量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成本管理围绕质量控制开展成本管理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开支,在优化企业经费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策略
1.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质量成本作为成本构成的重要内容,强化质量成本管理,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药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主要的任务便是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此,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完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当前,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空白点,导致管理效果长期得不到提升,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质量成本管理机构,从质量管理部门以及成本管理部门选派专业化的人士,全面负责质量成本管理的任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其次,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出发,紧扣质量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剔除管理中重复、冗余的环节,提高质量成本的管理效率。最后,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中,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制度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制度的周密性、细致性以及可执行性三个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
2.明确成本管理责任
权责不明确是当前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对此,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控制与成本压缩的角度出发,明确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推行岗位责任制。要点如下:第一、明确管理机构的责任。如前所言,构建高效统一的管理机构是质量成本管理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管理机构需要肩负起质量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深入到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流程、各项环节,以明确的管理责任书作为管理机构工作开展的参考依据。第二、推行岗位责任制。质量成本管理的范围比较宽泛,凡是质量控制中的成本支出,均属于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因此,药品企业需要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以及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将管理任务进行分解,以岗位为中心分解管理任务,确保定岗定责,有效克服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人浮于事的现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第三、严格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是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充分发挥岗位责任制度作用与价值的有效形式。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的指标,根据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开展绩效考核活动,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晋升等关联起来,激励员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责任。
3.适度提高预防成本
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的构成较为复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而从成本支出的实际范围而言,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形式。此点前文已经言及。质量成本的构成要素共同形成了质量总成本,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就成为总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适度地提高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提高看似会增加总成本,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关联性,预防成本的增高会导致其他成本的下降,最为典型的便是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等。预防成本属于前期投入成本,以预防医药产品质量为目标,预防成本的提高可以增强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尽管前期的投入会增加,但后期质量成本会出现显著下降的态势,且质量成本的控制实践表明,在特定范围内,增加预防成本会导致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的显著下降,同时,二者下降的幅度要高于预防成本的增加幅度,从而实现总成本的降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防成本占比越高越好,药品生产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质量成本管理构成的特点以及管理活动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为适宜的成本要素构成比,以此作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出发点、立足点。
四、结语
成本控制是企业确保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而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质量成本控制则是成本控制的中心内容。药品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远高于一般企业,质量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相对也更高。药品生产企业要强化质量成本的管控,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定军.立华制药药品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2]白洁.对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3):306.
[3]宫平.质量成本管理在制药企业的应用[J].科技市场经济,2016,(3):54.
[4]陆新颖.医药企业在TQM基础上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方式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16-117.
>>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经营企业中的应用 试析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企业GSP实施中的作用 论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企业中的作用 药品生产企业预防措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实施简述 药品生产企业渠道管理中对博弈的应用 拟企业化生产实训在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氯胺酮复合小剂量度冷丁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质量回顾分析在药品生产中的意义及应用 浅谈药品现场质量监控员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重点监控的关键点 制药企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QbD理念在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探讨企业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措施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图像矢量量化码书设计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质量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药品GMP指南・质量管理体系[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9.
[5] 杨依晗, 赵燕君, 高惠君. 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质量量度的简介及启示[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6, 35(4): 260-263.
【关键词】药品生产企业;药包材;问题;思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74-02
药品包装材料主要为生产企业所生产的药物与医疗机构生产的药物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与容器,也统称为药包材。药包材所发挥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使用有利于药品有效保存的药包材能够防止药品污染、潮湿,利于人们健康,但是使用不利于药品保存的或者与药品相互反应的、有毒的、查质量的药包材将会对药品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的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1 常见的药包材材料
1.1 玻璃材料
玻璃材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药包材材料,利用玻璃材料来装药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阻隔性能良好、不容易受大气影响,透明性能好,安全便宜、经济实惠,还可回收再利用,被用于装粉针剂、注射剂、口服液等药品。现今我国广泛被应用到的玻璃材质主要分为3种,即Ⅰ型、Ⅱ型、Ⅲ型。Ⅰ型玻璃药包材属于硼硅玻璃。Ⅱ型玻璃药包材属于仅供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容器。Ⅲ型玻璃药包材属于低硼硅玻璃,通常情况下,低硼硅玻璃在装药时较容易出现性能不合格、脱片、冻干炸裂等不良现象。
1.2 橡胶材料
橡胶材料主要是用来制作药品包装容器的塞、垫片与垫圈,橡胶材料主要包括两种,即天然橡胶与丁基橡胶两大类,药用瓶塞具有较强的洁净度与低抽提性,以防止药品受污染。
1.3 塑料材料
塑料材料的性能优点为:材料质地轻、美观大方、易于运输,在整个输液过程里无需补充空气,能够有效的防止空气污染药物。但是塑料材料来装药,其密封与耐热性能都没有玻璃材料好,且塑料材料的造价成本偏高,但是塑料药包材在生产时也有自己的优点,即熟料材料在生产时没有玻璃材料程序繁杂,提升了其劳动生产率,易于运输。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种药包材材料之外,常用的药包材材料还包括金属、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在我国,用于盛装药品的软包装材料主要为聚氯乙烯。
2 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药包材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效注册证药包材
2.1.1 药包材过期
在使用药包材时,绝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进口注册均是由国内的公司操办,部分非专业的公司在审阅和核对方面工作落实不到位,根本未注意到注册证有无到期,很多药品生产企业容易使用到已过期的药包材。
2.1.2 再注册被拒
部分药包材生产企业,再在注册时,改变产品原有配方的配方和工艺。此种状况下,受理单位就会拒绝该企业的再注册。但因为展开药物相容性实验的时间较长,且不符合“复函”的实际情况,药品生产企业在不了解情况的背景下,购买了未注册的药包材,出现的后果较严重。
2.2 药包材自身质量问题
2.2.1 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膜、袋
质检部在样品检查时常常会发现部分药包材样本中的正已烷不挥发物项目不达标的现象,而正已烷不挥发与药包材的材质有紧密关系,包药材的厚度不达标,其药用膜、袋的阻隔性能较差,包药材的厚度与材质二者之间的指标就会导致生产企业无法正确拿捏。顾此失彼。
2.2.2部分进口的丁基胶塞
这些进口的丁基胶囊即便属于同一厂家生产,其配方也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是在注册时仅仅选用一种配方产品,这种配方产品的参数可能与其他配方的参数不一样,药品生产单位在使用药包材时,容易选择到与自己企业药品不匹配的药包材。
3 对药品生产企业科学使用药包材的几点建议
3.1 规范药包材供应商管理
一方面,药包材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企业的名誉。所以,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药包材供应商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定期对生产和销售出去的药包材使用情况进行回访,不断创新,确保药包材的质量过关。另一方面,在正确选择供应商时还应该在事先检索搜寻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数据库信息,已能够选择到质量较好,得到了国家认可的有注册证的药包材生产厂家。
3.2 强化购入药包材的验收管理,加大产品检测力度
药品生产企业在购买药包材时,还应该让药包材生产商家提品的样本检查报告书,来降低购买到不良产品的几率。药品生产企业在购买时应仔细检查,了解产品的外包装有无破损,产品的外观尺寸有无达标等,同时还可以检测玻璃瓶的内表面耐水性等,部分专业技术较强的地方可请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保药品质量。
3.3 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善后处理工作
针对部分质量检测时不合格的产品,药品生产企业一经发现,应立即停用。倘若药品商标上印有企业的标志,还应将此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对于部分可回收采利用的药包材,药包材生产商可与相关机构联系,得到他们的同意之后,方可回收再利用。
3.4 做好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试验工作
药品生产企业在选择药包材前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试验工作,确保药包材与药品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不会改变药品性状,不会影响药品药效,对人体的健康无害、药品中的防腐剂会不会被药包材吸附等,做好相关试验工作后才可放心选择需要使用的药包材。
总之,对于药包材生产企业来讲,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点建议外,还应该积极的做好注册登记工作,倘若注册证过期,应该第一时间重新注册,让药品生产企业放心使用,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吉琅,廖晴,吴恋,吕维,杨茗,范成杰,万丽.GC-MS法同时测定塑料类药包材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J].中药与临床,2013(2) .
[2] 梁伊琳,谢新艺,吕鹏举.浅析药包材阻隔性能的检测[J].塑料包装,2013(2) .
关键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人们对于药品生产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与研究思路,同时对于企业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标准也提出了新策略,使得药品生产企业在制药工作中对于药品质量的提高也迈上了新台阶,从而降低了药品质量风险,避免了药品质量隐患的发生,从而为群众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放心药品。
一、企业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重要性
作为生产现场质量监控,其重要性在于以抽查的方式发现系统及偶然差错及误差,起到眼镜的作用,例如,无菌药品生产前,系统及生产线验证的均为关键操作设备及环境,不可能兼顾全部,而正常生产时,由于循环往复的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会日益降低,生产现场由于人员限制,车间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质量隐患的存在,现场质量控制人员作为第三方,会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的存在,并及时予以纠正及上报,已及时进行整改。
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是药品质量保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工作中重心是在日常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确保产品的质量,即人们常说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以及有效期内的稳定性。
二、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药品市场上屡禁不止的不合格药品的出现,便暴露出了我们在药品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着的不足,笔者经过多方面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方面体现在对药品的材料以及包装管理的不规范操作,由于很多药品生产厂家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的程序去检测,这就给药品的生产留下了很大的隐患;第二方面则是药品的生产管理比较混乱,由于很多厂家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对药品生产周期的合理的把控,而且,这些企业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真正做到严格按照GMP方面的相关要求去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出现质量不过关现象的出现;另外,由于药品行业的特殊情况,出厂合格的药品可能受到储存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引起矛盾。
毋庸置疑,药品的生产质量不仅关乎到企业的生存,而且也关系到国民的健康。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却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行业制度不完善、药品生产厂家管理水平低以及药品生产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低等多方面现象的存在。行业制度的不健全往往会给很多不法分子留下很多的可乘之机,其中尤其以一些投机倒把的商人利用这种制度上存在的漏洞进行不合格药品的倒卖为主;企业管理水平的局限也造成了药品从研发、生产到出厂检验的环节缺陷或是生产过程中的混乱无序;从业人员医药知识的不完备也造成药品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而流入市面的潜在威胁,因此,应从以上一方面入手,加强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力度,并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下列几项措施来作为药品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二、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解决建议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国内市场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工作环节分工不明确,权责不能分清,由于管理上的失误而造成员工工作绩效上的懈怠,从而降低了药品的生产质量。另外,有些企业管理思路比较清晰,但执行力较差,导致企业管理成为空话,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也随之下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匮乏的管理对象的管理力度。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把好质量关,在药品的配置、生产和出厂阶段设立严格的检验工序,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生产操作章程,并且完善监督机制,对于发现的问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找出原因,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2、注重人员培训,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FDA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分为3个层次,包括新人的培训、日常培训和优化培训。新人培训:新进入监管人员监督技巧的获得必须经历很强的针对性培训,要求具备丰富经验的监管官员带教至少一年的时间。日常培训:保证提供不间断的专业教育和核心能力的培训,以维持监管人员的工作水平。优化培训:通过设立奖学金的方式,鼓励、资助优秀雇员进修和提高。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借鉴美国FDA对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经验,对各级药品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充分履行各自监管职责。
3、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对生产现场、环境、物料、生产设备、工艺参数、人员操作等进行监控。要求生产设备处于已清洁状态并在清洁有效期内,设备是在确认或校验有效期内的正常状态,以确保生产条件始终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称量、配料、投料均应有独立复核人复核,物料标签及时填写、粘贴,能正确指示物料信息,数量正确。如物料领料时,车间生产主管根据批生产指令,通知车间材料员向库房领取检验合格的原料、辅料。车间材料员逐一对库房来料进行核对,无误后接收物料,并将物料制操作人。配制操作前,操作人员根据产品工艺卡和批生产指令逐一核对原辅料名称、批号、检验报告,检查原辅料外观质量,并计算、复核投料量,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再对其进行复核。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生产现场要检查房间、设备等状态标识应与操作间正在进行操作的产品是否一致,批记录内容与现场内容是否一致。生产操作过程、参数控制是否符合工艺规程,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批记录及岗位操作规范程序的要求,生产人员是否及时正确填写批记录及其他记录,填写符合要求。物料、中间产品进出暂存间流程要求正确,交接手续齐全,领发料数量正确,应双人复核;物料标签及状态应标识齐全、正确,摆放整齐有序。
4、严格执行GMP
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目的在于消除采购、生产、发运销售全过程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污染和混淆,向市场提供符合标准、符合用户要求的药品,自1999年8月1日起正式实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目前药品生产行业的主要规范,应该得到各个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但行业内部部分中小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注意完全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造成了药品的质量问题,因此,在加强药品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各大企业均应严格按照GMP的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安全规范,并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与GMP良好结合。
结束语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者对药品将会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的质量水平将更加均稳定、更加安全有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我们期盼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能严格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证药品质量,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药品生产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S].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
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长18%以上;实缴税金突破11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从业人员保持在260万人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明显加快;抵御风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主导产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的作用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工作要点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落实,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创业杯”竞赛活动。完善考核方式方法,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
二是继续增强职业技能,搞好农村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围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重点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11年全省完成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任务1万人以上,并且进一步完善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职业技能鉴定站基础工作。
三是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企业间技术合作、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新机制。由单一开拓传统市场,向开拓新兴市场转变,全面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在对外发展上,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参加在美国和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食品博览会,开拓欧美新兴市场,增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协作能力。在对内合作上,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民营资本向北流动的新情况,积极构建南资北移通道,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引资、招贤引智,促进交流合作。
四是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切实解决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已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的基础上,支持惠民农业担保公司全面开展融资担保工作,积极向银信部门争取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配合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搞好企业融资和上市的培训工作,提高我省农村二、三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水平。
五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部举办的适用技术推广与对接活动,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我省9个专业分中心的指导下,进一步抓好企业自主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百户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支撑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农产品加工业工作要点
一是积极协调扶持政策,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协调,争取尽早出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建设监测预警体系,搞好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制订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预警网络体系、指标体系和数据交换体系,组织监测分析、专题研究和定期汇总,编制年度报告,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为进一步发挥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和示范作用,提高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按照《全省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打造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和知名度。
四是启动玉米烘干和贮藏项目,抓好玉米等农产品产后储藏和加工。针对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的现状,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要求,将在我省实施玉米烘干和储藏项目,研究总结玉米产后保管措施,控制和减少玉米等农产品的损失。项目成果将在全国推广,目前有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2011年下半年将在部分地方实施。
五是强化协作配合,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建设。以工作体系化和体系网络化为目标,建立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协调合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同市(州)、县(市、区)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职责明确、上下互动、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休闲旅游农业工作要点
一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从规划入手,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我省实际和区域特点,依托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五条具有北方特色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2011年规划建设1~2条精品线路。
二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评选推荐工作。按照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部分县(市、区)参加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今年发展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1~2个。
三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工作。按照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农业分会的要求,搞好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评定工作。同时按照《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办法》开展全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星级评选工作,全力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十二五”期间将评定100户三星级以上休闲旅游农业示范企业。今年根据“评定办法”评选20户左右三星级以上企业。
四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的培训工作。我省休闲旅游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2011年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和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农业分会将举办1~2期休闲旅游农业专题培训班,请有关专家对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部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岗位技能培训,推进休闲旅游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