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天祥的作品

文天祥的作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天祥的作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天祥的作品

文天祥的作品范文第1篇

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却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岳飞、辛弃疾、陆游,还有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文天祥

师:请结合注释和投影了解一下文天祥。

(投影)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

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有《文山先生全集》。

补题理解诗意――

师:一代名臣,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这首诗里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呢?请同学们诵读全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补个题目。

(生读诗,思考)

生:我觉得应该补上人名和时间,可是时间不清楚。我就补――(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补充:我知道,书注中有,是祥兴元年(1278)。

师:好,一位同学抓住叙事的要素补题,一位同学预习很细心。请继续。

生:(文天祥)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感受“叹零丁”,你说说你的依据。

生:颈联有诗为证:“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说文天祥在被俘之后押经零丁洋时感叹自己孤苦伶仃。

生:(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结合诗句说说看。

生:“干戈寥落四周星”。兵器稀少,兵力薄弱,与元军苦苦抗战四年,最终兵败被俘。

师:“寥落”书注解释为“稀少”。你们能说说带有“寥若”的词语吗?

(生思考,查词典)

生:查到了!“寥若星辰”,意思是稀少得就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师:同学们,抗元的人就像早上的星星一样稀少,可叹!南宋朝廷一直就有主战派和主降派在抗争,此次兵败,元军统帅张弘范威逼利诱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可赞!

生:老师我可以在同学们的基础上补:(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有感作诗)。

师:“有感作诗”好!还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生:惶恐!他在惶恐滩头心情恐慌。

师:对啊,惶恐滩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十分险恶。

生:以死明志,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都有一死,只留下一颗炽热的丹心光照史册。

师:那你们读读题目,看有什么不妥呢?

(生读)

生:我发现“叹零丁”与“有感”有矛盾。“有感”包含“叹零丁”感受,但诗中还有其他情感。

师:你很敏锐!好,我们再齐读补好的诗题――《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板书)。

师小结:同学们着重抓住文天祥起兵抗元的个人经历和兵败被俘后的感叹,以及他表明的宁死不屈的决心补题。有思考,有创意。

探讨英雄形象

我们一起来激情朗读我们合作创作的题目――《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师生激情诵读诗歌)

师:现在你在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文天祥呢?

生:我读到了一个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面对生死,无所畏惧。

生:我读到了一个饱经风霜、身世坎坷、又有一颗赤胆忠心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可是为了反对侵略,保家卫国,他走上了战场。我在资料上查到,他听到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他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招募起了3万壮士,组成义军进行抗元。

师:你预习真的很认真。很会搜集资料,并学有所用,令人佩服。继续――

生:我读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留下了很多诗文。他还带兵抗元,指挥战斗。

师:诗中提到他自己读的什么书?

生:一部儒家经典。

师:儒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生: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孟子》。

师:孔子和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生:孟子有“舍生取义”之说。孟子倡导“仁”。

师:对,在孔子提出“杀身成仁”的基础上,孟子也提倡“舍生取义”。核心是两个字:“仁”和“义”。好,继续。

生:我读到了一个爱国的文天祥。祖国山河破碎如风中柳絮,飘忽不定,个人身世如雨中被打的浮萍,漂泊无依。但是他依然毫不屈服,慷慨就义。

师:好。你从颔联中读到了当时的南宋朝廷危在旦夕、文天祥自己家破人亡。国破家亡之际,他的最终抉择凸显了他的爱国情怀。颔联描写得多形象啊,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把国家命运比作风中柳絮,自己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十分悲惨。

师:唐代薛涛有咏《柳絮》诗句: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柳絮,无情之物啊。而浮萍呢?“漂泊浮萍本无根。”无根之物啊。

师:同学们,你们读出了一个英雄的文天祥,他就像神一样光照史册。可是,他还是人啊,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情感他有没有呢?

生:有,他也惶恐,他也感叹孤苦伶仃。

生:他巧用地名,将地名与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巧妙结合,对仗非常工整。

师:很棒!这一联已经成为经典。诗人回首当初兵败江西,从惶恐滩撤离,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非常险恶,再看今日被俘,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自己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真是无限悲苦。诗人将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感受交错在一起,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你们能读出这种悲愤吗?

生:“说惶恐”和“叹零丁”要重读。

师:请你读一下。

生朗读情感饱满,重读部分语速缓慢而拉长。

师引导同学们动情共读颈联与尾联。

探究英雄缘起

师:好!我们通过探讨和朗读感受到了英雄身上也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他惶恐!他也感叹!同学们,这就是人的本性。他是人而不是神!可是正是因为他是人,他却做出了宁死不屈的壮举,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思考,摇头)

师投影: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

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诵两遍。

生举手:我发现文天祥深受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影响,他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生:他以天下事为己任,不能救国家和百姓于危亡之中,他深感屈辱,曾经想用自杀来表明心志。

生:他对国家充满感情,就义之前还面向南宋朝廷百拜,心中只有国家,他不愧为民族英雄!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理解文天祥吟诵的千古名句了吗?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就让英雄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请记住这是文天祥用生命谱写的赞歌!请齐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是我个人最满意的:自创问题。第一:探究英雄文天祥;第二:探究英雄人性的一面;第三:探究英雄性格形成的缘由。即从“英雄――普通人――英雄”,三步探究,追寻英雄缘起,了解儒家文化对文天祥的影响,进一步体会文天祥的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爱国豪情。

文天祥的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李渔 人格 诗文 诗文批评

明末清初的李渔一生虽未曾做官,但他在文学上的建树颇为丰富,且身体力行,历来为人所称道。李渔认为,真正的学士文人应是集道学与风流为一体:“我看世上有才有德之人,判然分作两种:崇尚风流者,力排道学;宗依道学者,酷诋风流。据我看来,名教之中不无乐地,闲情之内也尽有天机,毕竟要使道学、风流合焉药一,方才算得个学士文人。”李渔既认同道学,又肯定人的欲望,对两者共同的认同形成了李渔独特的文化道德。李渔诗文批评中的道德立场,是指李渔的诗文批评不是就文章而论文章的虚文,而是基于自己所憧憬的人世间伦理道德之理想及其作品所张扬的多方面的行为品德的。

李渔是立足于自身道德观来谈诗论文的,因此他论诗文推崇人格气节,道德与文章并重。如他为天台叶先生写作《今又园诗集序》,将赞扬叶先生“始终奉母”、孝心“已附于王阳孝子之列,可传于后”与“诗之清真高迈,掩印古今”相提并论,借人品衬托诗品。

李渔往往从他人诗文中来解读作者的人品。文如其人,李渔非常看重作家的人品,强调文品与人品并重,但是遇到文品与人品不符的情况,又能客观分析,而不以文废人,也不因人废言,表现出了极其公正的态度。他在《与古灯和尚》评论其诗云:“及读佳诗,不胜叹服。有韵士之风,无禅和子气习。颂其诗而知其人,盖逃乎墨而仍不失为儒者也。”颂其诗而知其人,李渔通过诵读古灯和尚的诗文判断其道德与性情,说他是逃乎墨而仍不失为儒者,可见李渔论诗文很注重人品,同时也能做到不因人废言,客观公允。在《覆蓓草》序中李渔对石庵的人品推崇甚重,称赞他“事亲孝,事兄悌,其为友也信”,然而对其诗文之评价却力陈得失,使其优劣立现,更见其客观公允:“勇于作而懈于收,往往散漫于邺架之外”。

同时,李渔主张人品先于才情。他说:“夫人德之未修,其才不足论矣;德至而才不及焉,犹菽栗备而艰于水火,布帛具而拙于缝纫,其寒不得衣、饥不得食,与无布帛、菽栗等耳。家服诗书,人敦礼乐,以准今酌古之才,运其根心发性之才,事业文章,合而为一。”李渔关于“德”、“才”、“学”三者间的关系的见解很是独到:“德之未修,才不足论。”他认为好的德行是事业文章之根本,从而为有志于学而德成的士君子指明了一条通途:发挥个人本性,使事业文章能合而为一。

由上可知,李渔评诗论文立足于道德,人品先于文品,德重于才,因此他对有气节的文学家,表现气节的诗文极为关注。但李渔心中的节士有两类:一类是以文天祥等为代表的死国保节的爱国志士;另一类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淡泊闲适的隐士。李渔对这二者都心向往之。

李渔对被后人称为诗史的杜甫推崇备至,受杜诗影响,李渔也创作了许多离乱诗。李渔对杜甫用诗歌记录离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气节十分欣赏。李渔也曾表示希望自己成为杜甫那样有气节的人:“请为杜拾遗,再补十之二。”

李渔对保节死国的文天祥十分赏识,文天祥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令李渔颇为感叹:“犹觉(文天祥)忠纯而义至,以其身死之难,由于心死之不易也。”对其《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更是推崇备至,无处不流露出对其命运和气节的景仰和叹惋,于此,李渔对忠臣义士文天祥的欣赏之情昭然若揭。

李渔对这种爱国英雄的凛凛气节颇为赞赏,从李渔所作祭文悼念康熙年间耿精忠之乱的“靖难死节”之士陈大来和范觐公二位先生可见一斑。这两篇祭文字字句句,如鹃泣血,反复感慨二先生的忠义慷慨气节。余霁岩评曰:“笠翁树帜文坛三十余载,人但以风流才子目之,不读此文,乌知其为大贤人、真义士哉!”

一方面,李渔提倡忠贞爱国的英雄气节;另一方面,他也提倡淡泊名利的隐士情怀。对陶渊明、王摩诘以及严子陵的寄情,彰显了李渔士人气节中的隐士情怀。李渔认为“凡读古人之书,论前人之事者,盖当略其迹而缘其心”,也就是说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不应看表面而应看到本质。其文《论杨雄、陶潜出处》中,李渔大赞“五柳先生之贤”,认为陶渊明“解绶归田一事”的原因并不是如众人所说的“有激而然”,而是“出其素志”,“五斗折腰之说”也不过是“一时寄托之言耳”。其诗《陶、白二公祠》中,李渔将陶渊明和唐代白居易同列,称赞陶渊明刚劲独立、洁身自好的人格,认为陶渊明处于易代之际,表面上退隐,而心系天下;表面上超脱潇洒,而心存忠愤。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无数人的梦幻之境,李渔也心向往之,其诗歌《桃花源图》曰:“不识此何地,常于纸上逢。桃花来水上,鸡犬在云中。”表达了李渔对桃花源的神往和求之不得的感慨。

在李渔看来,身处浊世而不染,洁身自好,仍然是有气节的高士。李渔文集中多次谈及严子陵“辞厚禄”,对其满怀敬佩之情。其词《多丽·过子陵钓台》李渔坦承自己“钓虚名”,与严子陵“相去远”,原因是“君名何重我何轻”。这种思想倾向跟李渔的正统思想和儒士身份相符合,因为儒家讲的是“学而优则仕”,这也是李渔强调人品与文品对应、理学与文学交融观点的原因。

参考文献

文天祥的作品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74-01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或深情款款,或悲壮崇高,或闲适淡泊……在教学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受文中跳动的情感脉搏,真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移情教学法”是目前初中语文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和解读,认真感悟和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体悟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也受到感染的教学方式。移情教学法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堂的开端。优秀的导入语往往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上,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移情教学法”要求教师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合理设计。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此,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执教《背影》(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课堂导入。如可以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父亲》,让学生在音乐中回想父爱的种种细节;之后,用平缓、温情的语言来讲述写作背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营造教学氛围;最后,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通过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课堂导入方式,教师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文本中所描写的情境之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如在执教《苏州园林》(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这一节课时,笔者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苏州园林这一景点,难以体会苏州园林“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为此,笔者利用网络或者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用图片、视频为学生展现苏州园林的美丽,让学生看到苏州园林假山、建筑、花草树木、池沼的样子,体会文中“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等描述,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仿佛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感悟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的美,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

三、反复朗读课文,促进情感迁移

语文教学的开展离不开阅读,而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就是朗读,朗读是帮助学生感知作者思想情感的有效方式。教师应发挥朗读这一手段,把朗读作为一种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朗读功底与有效的朗读技巧,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在朗读的时候避免平铺直叙,融入自我的感情,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朗读的方式有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等。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国家的忧思,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齐读,反复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重点朗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一句,感受这句诗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感受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和希望。

四、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推动情感升华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过去时代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联系现实,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执教《过零丁洋》(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到: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比较狭隘的爱国主义,与现代提倡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对此,教师可以把文天祥的爱国热情与学生对日本的态度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古代文天祥保卫汉族的情感是所处时代的爱国主义热情,与今天国人抵制日货的爱国热情是一致的。然而,在国与国之间竞争上升为科技与人才较量的今天,真正的爱国不应该只是像文天祥那样视死如归,而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提高综合国力上。所以,对于日本先进的东西,我们应采取学习的态度。这样进行教学,能推动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升华,成功实现移情。

文天祥的作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读写教学;创新思维;探究;逻辑;综合;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改革,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不应把传递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应把培养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新科技改革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基于以上理解,我在读写教学中贯彻思维培养的意识,让学生在获得新的认知经验外,还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研究命题,激发探究思维

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采用命题式编排结构,每单元从多角度阐述一个命题。以教材第三册“号角,为你长鸣”单元为例,用“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芒”“殉道者之歌”三个层面阐述之。我将“烈士的抉择”中《指南录后序》和“底层的光芒”中《品质》和《老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探究过程,着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第一步,阅读《指南录后序》,分析文天祥的形象,得出“爱国英雄”的结论。绘制逃亡路线图,体会其“传奇性”。第二步,剖析心理,归纳为“求死―避死―赴死―壮死”。第三步,结合作者生平和有关作品,体会文天祥在国难前舍生取义的精神。第四步,以“文天祥的传奇”为题写作,交流认识。第五步,以“焰火的人生”为题,评价文天祥的人生价值,强化“舍生取义”的内涵。第六步,比较《品质》和《老王》,理解普通人坚守价值的意义。第七步,结合社会现实,思考“舍生取义”的现实意义。

此设计抓住“舍生取义”的命题,通过阅读、概括、分析、写作的活动,进行人物命运的探究学习。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人及己,完成了对命题的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评价“探究式”教学说:“在这样的脑力劳动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完善的应用这种知识的志向。”

二、多维比较,促进逻辑思维

比较阅读是读写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我采用多维度比较,从时间轴(纵向)和命运轴(横向)来深入探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角,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史记选修》阅读基本采用这种方式。首先,纵向比较,以《管仲列传》为例。体会“管鲍之交”“君臣之义”,分析管仲的施政纲领,归纳出“信任”和“才华”是其成功的关键,这是古。再品味司马迁的结语和世人的评价,了解作者悲剧的心理,这是今。最后,结合古今探讨“信任危机”的内涵,思考现当代人的生活状况。这种探究有利于学生看到古今社会的变化,把握人物命运的规律。其次,横向比较,以《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为例。首先,分析两人在性格、政治才干、施政纲领、人事关系等方面的异同。其次,结合二人成败,归纳成功需要的因素,以史为鉴。再次,结合后人评价,思考历史评判的标准。最后,思考历代人物评价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取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后,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多维比较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看到,同一段材料因古人今人的不同看法,可以产生多种观点;同一则材料因不同的角度对比,可以品味出更深的内涵。多维比较阅读,既充分挖掘文本素材,又激发论证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自主锻炼逻辑思维。

三、由点及面,重视综合思维

叶圣陶说:“要想让学生得到金钥匙,就要靠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习是发现和掌握规律的过程。由点及面,网状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小说阅读中,点面结合、文题结合和读写结合是培养思维的有效手段。以《祝福》为例,首先,学习小说的相关知识,分析《祝福》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归纳主题。其次,结合高考“小说阅读”的复习,归纳小说的鉴赏技巧,研究高考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思路。最后,学生从情节结构、人物分析、语言鉴赏以及主题探究四个角度自主命题,并解题。

这种三结合的活动,既鉴赏了课文,也归纳了小说阅读的规律,更熟悉了高考命题、解题思路。学生经过这些活动,很快达成知识能力的迁移,运用到阅读与写作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构造,创建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在向学生学习过程转化。”“规律性”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实践性品格。

四、读写转换,促进实践思维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创新思维不仅强调写作的自主性,更强调把写作还原成一种需要,要求学生把对外物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文字。读写转换,是培养创新思维写作的重要实践。

同素材多观点写作。同一素材由于阅读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多角度运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适用于“宽容”“信任”“责任”“团结”等观点。我的设计,在于尝试冷门题目。如“角度”,论证:廉颇重视个人荣辱,不忍位于蔺相如之左,而蔺则重视国家利益,顾全大局原谅廉颇。因此,角度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分。又如,“你听,多美”,分析蔺相如著名独白“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归纳其高风亮节和宽宏胸怀,说明正是此种高尚人格才能唤醒廉老将军的爱国之心,此等佳话,你听,多美!

读诗论世写作。阅读鉴赏诗词,知人论世写作,结合《唐诗宋词选修》进行。诗歌转换散文写作,强化翻译。技巧鉴赏写作,强化分析。人物品评写作,提倡知人论世。“宋词风流”写作,固化学习感悟。

读写转换,“读”的是历史人物的风流才韵,“写”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灵的契合。活动满足学生抒感的需要,展示了学生的才情,丰富了心灵世界,提升了思维境界。“对教学而言,师生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读写转换很好地营造这种情景与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思维。

“发现和提携人才,从来就是教师职业的最高使命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立足培养创新思维,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探索创新教育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文天祥的作品范文第5篇

语文教材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其中含有作者的智慧、人生经验和情感。并且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而确定的,大多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成为典范及精品。同时在语文教学大纲当中也明确指出,所选的课文内容应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此,教师可从语文教材当中进行情感的挖掘。这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理解课文当中表现出的真、美和善,将课文当中的情感因素找出,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进行感受,并置身于作品所展现出的情景当中。同时,为更好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师应将作品中的客观世界转换为自身的主观感受,将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和语言,生动的展现作者的情感,缩短学生与教材及时空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在进行《最后一课》的相关教学时,文章体现出较强的画面感,教师可采用生动的语言及课文中的配图展现各个人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让学生逐步的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其中,该课文主要体现的是爱国情感。教师应对写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国家对于个人的深刻含义,产生共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2.在中学语文中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贯穿有各种意境。而意境体验往往又是激感的较好方法。为此,教师可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将情感氛围的因素调动。教师可结合实物演示,或是通过挂图、音乐渲染、朗读、挂图,以及现代电教方法和多媒体等各方面的应用,进行各类情境的创设,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尤其是通过播放录像和录音等,能够促进教学的形象性,让学生能够调动各个感官,并融入到情境当中,感受作品人物及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进行诗歌《,你在哪里》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详细的介绍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之后为学生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学生通过低沉压抑的声调,以及令人动容的画面,能够产生怀念、悲痛和敬仰的情感。然后教师应借助其意境,为学生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境视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将学生对的哀悼情感发挥到极致,并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达到教学的目标。

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介绍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培养学生的情感

大多作者在写文章时均怀有较深的情感,怀有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感,并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教师应将作者的情感转换成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激发出效仿的欲望。在具体的教学中,可在课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是通过网络完成相应资料的查找,对作者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进行了解,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处时代当中,对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进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看其是否需要进行作品背景的介绍。且部分文章应对其时代背景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进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对当时南宋所处的境地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面对岌岌可危宋朝的焦虑情感。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天祥将所有家当捐给国家做军费,并组织军队奋勇杀敌的爱国情怀。进而向学生灌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化文章主题,教师还可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让学生讨论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方式。但对于部分文章,教师应对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的介绍。如《涉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屈原两次被流放的事件,以及不与奸臣同流合污、保持高尚品质等,尤其应突出其被流放的原因为被奸臣陷害,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仰及同情之情,以及对昏君及奸臣的憎恶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在中学语文中融入名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材当中的名词名句大多为作者情感表达的极致,从中能够分辨出喜恶与爱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让学生进行名句的摘录,并看其准确性及完备性,通过学生的深入了解,激发其情感。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中蕴含的深远意义进行探讨,学生能够被作者以国家的富裕及发展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教师可借助该文章对近年来的爱国人物进行介绍,如孔繁森,让学生知道爱国不分年代、不分方式,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均具有自己的爱国方式。通过对名句的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并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语文教学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