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徒生童话集

安徒生童话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徒生童话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徒生童话集

安徒生童话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作品 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主题

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童话大师,其在一生中,共创作发表了168篇童话作品。关于安徒生童话作品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以往大多是从语言风格、人道主义思想及社会批判性等角度来研究,较少涉及其宗教思想在童话中的渗透和影响,而他本人的基督教信仰,以及其作品的基督教主题往往为人们所忽略。

一、安徒生的基督教信仰

安徒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首先,他是在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创作其童话的,这种文艺充满基督教精神,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其次,安徒生从小就受到宗教思想的熏陶。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鞋匠家庭,其父母笃信上帝,宗教氛围很浓,父母信仰的耳濡目染使安徒生从小就将上帝当做自己灵魂的庇护和拯救者。他奉行宗教仪式,14岁时进入慈善学校学习,功课之一就是宗教,因而宗教意识与信仰在他的创作中自然而然地有所渗透。安徒生对上帝的信仰极为虔诚,他有一个著名的祈祷:“上帝,请让我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你!”曾有一件他童年的逸事,那时还是穷苦人的孩子的安徒生到别人家的地拾麦穗,被一个性格暴躁的管家追打,当棍子要落下来时他大叫:“你敢当着上帝的面打我吗?”结果那个管家不仅没有打他,反而奖励了他。这件小事给安徒生的成长和人生观造成了重要影响。安徒生一生曲折坎坷,经常受到别人的排挤、攻击。正是宗教精神支持着安徒生,这不仅表现在安徒生的生活之中,而且影响到他的童话创作。安徒生在在自传《我的一生》中就深刻表达了对上帝的情感和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自传中他还回忆了自己在14岁受坚信礼时的一段给他留下永难泯灭的经历,并创作出了《红鞋》。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安徒生都会祷告祈求上帝给他勇气和依靠,因为他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祝福的人,也深信在任何苦难的背后,都会产生美好的结果,这种信念,使得这位敏感、内向的诗人,对人生之未来、世界之明天,都充满了信心和盼望。

二、安徒生作品的基督教主题

安徒生认为,上帝就像一位深爱着人类的父亲一样,在每个人心里都种下了善良的种子。正是源于对上帝的热爱、眷念、感恩和坚定的信念,基督教文化深植于安徒生的心灵深处,给其生活和创作带来极大影响,成为其精神支柱和创作动力。在安徒生的童话中,赞美诗、主祷文等基督教特有的词汇有着惊人的重复率,个别作品甚至直接摘录圣经诗句,具有强烈的基督教意识与气息,表达了安徒生的宗教情怀和宗教理解。研读安徒生童话,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基督教文化完全融入他的童话故事中,上帝的力量战胜了邪恶,真善美战胜了假恶丑,人性的光辉改变了贪婪自私的行为,真诚与博慰了凄凉寂寞的心灵。

1.博爱主题

基督教教义的本质就是和睦、博爱和慈悲。人们应该彼此相爱,要爱人如爱自己。基督教最原始的蕴含即“爱和奉献”,再也没有比耶稣为拯救人类在十字架上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爱更伟大。这种基督的牺牲精神深深地烙刻在安徒生的精神世界里,并体现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博爱思想也是其本质和灵魂:爱他人胜于爱自己,为他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既要爱亲人、爱朋友、爱素不相识的人,更要爱敌人。在其作品中,主人公大多是忘我地,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感情,即使是无所回报,也无怨无悔。例如《坚定的锡兵》:锡兵爱上“小小的舞蹈家”,自己被扔进火炉里去,仍望着那位心上人,眼睛一忽儿也没有离开她,对她的爱是那么的忠诚,最后锡兵化成一颗小小的锡心,表达了他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改初衷的伟大爱情;《野天鹅》中柔弱的艾丽莎为了救助哥哥,忍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日夜不停地编织着披甲,忍受着被当成巫婆烧死的惩罚;《海的女儿》中美丽的人鱼公主为了追求不灭的灵魂和伟大的爱情,忍受难耐的痛苦,成全了所爱的人,放弃了自己三百年的生命,平静而勇敢地面对变成泡沫消失的命运;《拇指姑娘》中娇小的拇指姑娘不仅勇于追求光明,而且乐于助人,细心照顾素不相识、生命垂危的燕子;《白雪皇后》中小小的格尔达穿越白雪皇后的寒冷宫墙,为了把具有邪恶力量的玻璃碎片从小伙伴加伊身上取出来,用温柔和爱融化加伊冰冻的胸膛,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使小加伊得救;《犹太女子》中的骑士以宽恕和慈悲对待曾经羞辱和折磨他的土耳其人,等等。童话中的这些人物把基督教教义所蕴涵的“仁慈、平等、博爱、奉献”发扬光大,尽管他们柔弱,甚至渺小,但身上蕴涵着强大的力量和信念,这就是爱的力量和对上帝的信念。他们遵守着上帝的教诲,心中充满着爱与宽恕,即使受到了恶毒和不公正的对待,也能够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用自己的博爱之心去感化那充满邪恶的心灵。对于这些善良、纯真、有着博爱胸怀的主人公们,安徒生设定了美好的结局:柔弱的艾丽莎在最后一分钟使哥哥们穿上了她织好的披甲,恢复了人形;美丽的人鱼公主通过善良的行为创造了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拇指姑娘的善行得到了回报,小燕子引领她来到了光明和温暖的国度。安徒生知道,他的读者是儿童,儿童是最富于幻想,也是最善良、最纯真和最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们看到那些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后流下的怜惜和同情的眼泪,这是人类善良天性的体现,也是基督教文化所倡导和积极建构的博爱思想的基石。安徒生之所以塑造了一个个具有纯洁心灵的使徒形象,是因为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上帝的使者。

2.原罪―忏悔―救赎主题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人天生就有罪,罪与生命同时诞生。如果人类忽视了人生来就有罪的事实,而放纵自己追求各种欲望,他们必将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从而受到更大的惩罚。因此,人类需要忏悔与救赎。由于原罪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命运,是人性中无法克服的弱点,单纯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拯救自己,因而需要信仰上帝来拯救。“有浓厚的基督教意识的作家在宣扬宗教思想时往往把人物置于原罪―忏悔―救赎的发展格局中”。安徒生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栖身的十九世纪,是牺牲与救赎的世纪。他的童话因此不免带有忏悔与救赎的思想,其中蕴涵的深层次的人性美及探询灵魂生命的语境往往能让人久久回味。惩恶扬善和劝人皈依上帝是《圣经》故事的一个基本主题,也是安徒生童话着力阐释的一项主要内容。所以,安徒生在把基督教的“仁慈、博爱、奉献”等思想融入童话世界中时,并没忘记把基督教的原罪意识与灵魂的忏悔和救赎思想传达给孩子。《踩着面包走的女孩》中的英格儿因为怕弄脏鞋子和衣服而在面包上行走;《沼泽王的女儿》中的赫尔珈白天是美女而内心却非常残暴,夜晚是青蛙却又温柔慈善;《红鞋》中那个可爱美丽的小姑娘不能抑制自己想穿红鞋子的欲望,忘记了唱圣诗和念祷告;《安妮・莉斯贝》中的母亲贪慕虚荣到贵族家当乳母而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等等。通过这些人物,安徒生给孩子们讲述了人性中无法克服的缺点:自私、虚荣、骄奢、贪婪、邪恶、残忍等。这就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原罪,只有得到灵魂的救赎才能拥有孩子般的纯洁,从而接近上帝,进入天堂。于是,故事中的人物因为违背了上帝的神圣教诲而受到惩罚:踩着面包走的英格儿因为自己的傲慢和虚荣而陷入沼泽,与冰冷丑陋的癞蛤蟆、火蛇、苍蝇为伍;《恶毒的王子》中的王子被钻进耳朵里的小蚊虫弄得最后发了疯;《红鞋》中小姑娘未能逃脱严厉的惩罚,那双红鞋控制着她的腿,双脚不停跳着舞,好像整个人被控制住似的,没有办法停下来,只好让刽子手把穿着红鞋的脚砍掉。思索安徒生之所以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发出如此严厉的责难,就是要让孩子们正视人性中罪恶的意念和丑恶的行径,自省自戒,远离邪恶,实现灵魂的救赎。安徒生对人性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他在确定人类“原罪”本质的同时,也将人性的复杂多样性展示给读者,有罪性和恶性,也有善性和神性,这与基督教对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当人们对上帝充满了信念,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时,正义就可以战胜邪恶,善良战胜残暴,仁爱消除恶性。在《野天鹅》中,巫婆的魔法之所以不能在艾丽莎身上起作用,是因为艾丽莎太善良纯真,本可以把艾丽莎变笨、变丑的三只癞蛤蟆,在她的额头和胸口上躺下后却变成了三朵美丽的花。凭着对上帝的坚定信念,《沼泽王的女儿》中的赫尔珈脱落了难看丑陋的青蛙形,落入沼泽中的英格儿也脱离沼泽回到了人间。同时,安徒生还强调自救在救赎中的作用,《踩着面包走的女孩》中的英格儿克服了虚荣和傲慢,在悔恨中得到了宽恕,变成了一只鸟儿,心中只有怜悯和慈悲,在寒冷的冬天里把不多的食物分给饥饿的鸟儿,她的灵魂也从沉沦中得到了超升;《安妮・莉斯贝》中抛弃自己亲生孩子的母亲通过忏悔,灵魂得到了宽恕,最终升到另一个境界中去;《红鞋》中的小姑娘面对困境,寻求上帝帮助,直到她断绝了欲望,净化了思想,要刽子手砍掉她穿着舞鞋的脚时,才停下脚步,不受舞鞋控制,最终得到“宽恕”,获得身心的解脱。通过这些作品,安徒生希望孩子们在基督教光芒的照耀下,克服人性的弱点,使灵魂得到救赎,进入上帝的国度。

三、结语

安徒生童话作品中强烈的基督教倾向,正是安徒生本人虔诚的、宗教情感倾向在其童话作品中的映射与体现。宗教是他理想追求与人生梦幻的交织,是他情感的流露和宣泄,也是他思想的集中体现。安徒生的童话生动活泼,充满着烂漫童趣,在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他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可以说,安徒生成功地通过基督教文化,去慰藉、唤醒和照亮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们,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与同情、善良与真诚、平等与正义的大同世界,告诉他们:人的灵魂“永远是神圣、幸福、善良和不灭的”。

参考文献:

[1]安徒生著.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莫运平.基督教与西方文学典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2):73-77.

安徒生童话集范文第2篇

到4月2日,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就整整200岁了。

这几天,河海大学退休在家的俞子凡教授忽然发现,已经懂事的小外孙开始和自己探讨起200岁的安徒生的私人问题了。

“外公,安徒生长得漂亮吗?”

“不,安徒生即使在年轻的时候,都属于长得‘难看’的那种,他为此很自卑,就像他笔下那只自卑的丑小鸭。”

“外公,安徒生谈过恋爱吗?”

“不,他没有谈过恋爱,只是在心里爱过。”

“像他这么可爱的人为什么不恋爱呢?”

“因为他爱他心爱的人,也爱所有的人,最终,他把他的爱给了全世界所有读他作品的读者。”

俞教授一生钟爱安徒生。小时候他读安徒生,工作后他翻阅安徒生。现在他退休了,每晚睡觉前,总要给小外孙读上一段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让小外孙睡着了,却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5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15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25岁的青年品味安徒生,45、55岁的人回味安徒生,这大概就是安徒生永恒的魅力。

安徒生的“中国情结”

2005年,围绕着安徒生诞生200周年,中国文化部、丹麦驻华大使馆、安徒生基金会将共同举行“安徒生和中国”的周年庆活动,其中包括举办现代视觉艺术展、儿童绘画比赛、演出童话音乐剧和出版最新版《安徒生童话全集》等30余项活动。

2004年2月27日,“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2005”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启动仪式,开任命了7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人使”,分别是:著名翻译家林桦、艺术家王文章、演员章金莱、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歌唱家宋祖英、音乐家孙岩和运动员姚明。

早在1912年的时候,长了翅膀的安徒生童话就飞进了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叶君健最早把安徒生童话从丹麦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直到目前,这仍然是最权威的版本。

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工作的王智量教授年轻时曾经翻译过安徒生的《野天鹅》。

他告诉《望东方周刊》,少年时代安徒生十分向往中国,希望有朝一日能到这东方古国旅游,他的这一夙愿始终没有实现。他只好拿起了他彩色的童话笔,一往情深地把夜莺写成了中国来的使者。

1955年,也就是在安徒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的童话故事集。

如今,共有三种不同中文版本的童话集和数以万计的精选集,单行手册和卡通版本在中国出版发行。

据统计,中国学者在1949年以后撰写的安徒生研究论文达150余篇,主要集中在“”以后。安徒生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直到今天,安徒生童话依旧是亿万中国孩子精神家园的一笔宝贵财富。

浪漫无处不在

“安徒生无处不在,即使没有安徒生,浪漫在丹麦也无所不在。”读着安徒牛童话长大的戴君大学毕业那年去了一个童话的国度,他留学的城市就是安徒生的老家丹麦的奥斯登,所有的朋友都说他去了一个浪漫的国家。

戴君说,其实“安徒生”这个名宁在丹麦很平常,很多男性都叫这个名字,但因为有了写童话的安徒生,丹麦就不一样了。

奥斯登是个小城,城里有安徒生纪念博物馆、安徒生故居,在安徒生博物馆中收藏着百余种安徒生童话译本。

每年,世界各地的游客涌向丹麦,只为了看一看半个多世纪伫立在哥本哈根港口边的那座小人鱼雕像。尽管雕像历尽岁月,风霜和冰雪冲刷过小人鱼的每一寸肌肤,但她仍是全世界人心目中一个永恒的梦。

无论什么时候去丹麦,丹麦人都会自豪地告诉你,他们中间出了个安徒生――那个鞋匠的儿子,世界上哪个国家不知道他的名字,哪个孩子不爱读他的故事?

刚去丹麦时,戴君就听说过安徒生出生的故事――据说安徒生诞生在一张用棺材改制的木床上,一出世就大哭不止,父亲微笑着坐在一旁,向他朗读丹麦大作家霍尔堡的幽默小品,问他“到底想不想安静地听下去?”

200年了,在奥斯登,在纽约,在北京,读安徒生却是孩子晚上睡觉前,很多妈妈的必修课。

浪漫是丹麦人的天性,丹麦人喜欢艺术,那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基金会资助文化艺术项目。2005年,许多基金会的资金将用于安徒生200周年的纪念。丹麦专门成立了“安徒生秘书处”,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安徒生200周年纪念活动。

在丹麦乃至世外范围内,人们对于安徒生的研究兴趣包括他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作家。自1991年起,安徒生国际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安徒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自1992年起,已经分别在丹麦、英国、德国、美国、波兰、保加利亚、芬兰、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举办过。

200年了,安徒生仍然无处不在。

成人看的童话

“小鸭子很自卑,看到别的兄弟姐妹们抬不起头来,但最后,他勇敢地克服了自卑,他飞起来了,成为一只美丽的小天鹅。”俞子凡说,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记得母亲刮着他的鼻子,叫他“丑小鸭’的情景。他为此永远感谢母亲,那个小学毕业、在当地被称为“才女”的母亲。

俞子凡至今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给他说安徒生童话的情景。那是抗战中,他们一家从南方颠沛流离来到上海,做教书匠的父亲把很多书都丢了,母亲却保留了一本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

在他念完大学出来做事的第一天,母亲对他惟一的一句叮咛是:做事要凭良心,要善良、要厚道。人都是要死的,凭良心做事,死的时候才能安心。

厚道的“小人鱼”虽然化成“海上的泡沫”,但善良让她具有了“不灭的灵魂”,这不就是做人吗?

后来,俞子凡进过干校,插秧、养猪、拾猪粪,还给猪接过生。他说,干校里,所有的书都不准带,他却没有失去希望。在寒冷的冬夜里,他守着刚刚出生的小猪崽,划上一根火柴,想像着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白白嫩嫩的小猪崽在他身边欢叫,这不就是童话吗?

“”之后,俞子凡站上讲台,他给学生讲的第一课是“丑小鸭”的故事。他告诉他们,人的智力有差别,环境有差别,境遇也有差别,但只要努力,“丑小鸭”总能变成美丽的“天鹅”。

托尔斯泰看完全部的安徒生童话,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孤独”。俞子凡说,那种“孤独”,他现在也能体会到了。

安徒生童话集范文第3篇

我喜欢读所有的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故事书、科幻书和科普书。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中外精选童话集》……我都看过,每当我读的投入时,我就像进入了那个世界,仿佛变成了故事里的主人公。这些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一边又一遍的阅读,而每一次阅读我都有不同的感受。

就拿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吧。初次阅读我觉它很平凡就是大年夜里一个小女孩卖火柴结果被冻死、饿死的故事。后来,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又一次打开了它。我觉得它并不是他那么简单。股故事里三次出现“大年夜”这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合家团聚的。小女孩闻着烤鹅的香味,望着为温和的灯光,她多么希望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呀!确因为没有卖出火柴而不敢回家,在大年夜里被冻死、饿死的故事。小女孩生前是多么向往美好的生活啊,而她却死了。美好的欢迎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我更痛恨当时那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个故事足足令我感动、伤心了好几天。

科幻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哈利波特》了。它让我知道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我喜欢科普类书,它能让我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向一位沉默的老师告诉我许多知识,比如: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式胡夫金字塔等。

安徒生童话集范文第4篇

我记得,从我刚认识字开始,妈妈就为我买了很多本书,有学习方面的,有科学类的,有益智类的,有文学类的,有笑话类的,有彩图版的……但我都没好好的、认真的看完过一本书。

自从三年级开始,我读了杨红樱写的《五三班的坏小子》,讲的是一群“坏小子”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故事精彩有趣,幽默中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于是我爱上了看书。

早上,我趁爸爸妈妈还没起床,就坐了起来,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中午,妈妈叫我吃午饭,我却当作没听见,继续看着书,直到爸爸出马时,我只能放下书。吃完了饭,我就拿起了书,继续看。晚上,等爸爸妈妈准备睡觉了,我就偷偷地拿出了藏在枕头底下的书,打开手电筒偷偷摸摸地看了起来。

安徒生童话集范文第5篇

小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童年》这本世界名著之一。这是一本有字有画的书,我很快就被它吸引了,里面的文字和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图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后来,每天我睡觉前,妈妈都给我念《安徒生童话集》里面动听的故事。她每次讲的时候,我都以为书里面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彩色图画,可是我把那本书翻了半天,却只看到一行行的文字。难道文字也那么好看吗?满腹疑问的我连读带猜,把那本书快速的看完了。呀!原来书里有这么多吸引人的东西呢!读了这本书,我有开始寻找另外一本书。

有了书,我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有趣多了,我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读的津津有味。从这些书中,我知道了世界上有很高很高的山,有大海和冰川,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就这样,书籍向我打开了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架起了通往广阔社会的桥梁。没读完一本书,我总是又惊喜又激动。读完一本,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读书已变成了我最大的爱好。书本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壮丽徇烂的图画,给我描述了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我所有的空余时间,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渐渐地,我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了

现在,我一天也离不开书了,似呼一日不读书,这天就虚度了。我深知升入初中之后,看课外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我的书包将一天比一天沉。那时,我可能不得不缩短与课外书这可爱的小伙伴相处的时间了。因此,我要争分夺秒,珍惜与书相处的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