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野外探险

野外探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野外探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野外探险

野外探险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汇制度;外汇风险;外贸企业

1我国的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的前提下,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告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即日从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05%。这次历史性的汇率制度改革,向银行和外贸企业传递了应充分重视汇率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手段防范汇率风险的信号。

为了适应新的汇率制度和银行、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银监会在近两年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放宽对资本兑换的管制,推动外汇交易市场建设,内容包括:改革交易的模式,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增加外汇的交易品种,先后在零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推出远期交易和掉期交易,提供避险工具;放松外汇业务限制,放宽市场准入资格;给银行更大的汇率定价权。到此,一个功能齐全、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框架基本形成,也奠定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市场基础。

2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现状

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按照改革要求实现了双向波动,综观近两年人民币走势,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开始反映出市场供求水平,波动幅度相比汇改前明显增强,人民币对几种主要货币亦呈现出“涨跌互现”的风险。

2.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风险

由于人民币现在还不是国际流通货币,中国外贸企业同主要贸易国和地区,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签订贸易合约时不得不按该贸易国、地区的货币作为合约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港元等都是主要交易结算货币,而我国企业更是习惯于将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首选,我国的外汇储备亦是以美元为主,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美元走势上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基本呈现“稳步攀升”的升值走势,从短期发展趋势看,结合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及银行间市场实际情况等方面考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若不出意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今年会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小幅升值、速度加快、弹性增大的走势。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人民币汇率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人民币在未来是否升值,我认为还是主要取决于国家调控的力度,而国家操纵的力度又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因此,在有管理浮动,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下,外贸企业不能凭主观意识对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妄下断言,而应不断适应人民币升值贬值的波动,掌握规避风险的能力,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健经营。

2.2人民币兑其它主要货币汇率风险

对应于人民币兑美元在小幅波动中单边升值的走势,汇改以来,人民币兑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欧元和日元呈现出有涨有跌的走势,但其波动曲线没有美元平滑,变动幅度明显大于美元,根据人民银行的5种货币最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相比于汇改前,人民币兑欧元贬值,对日元略有升值,对港币升值明显,对英镑则在波动中略有贬值。

以上状况说明,在现行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兑不同币种升贬的风险是不同的,外贸企业不应只局限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贬值,而应以更多的视角透视人民币汇率才能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3外汇风险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汇率的变动又会使企业的经营收益、税收状况和长远战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的因素。

3.1对内资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多年以来,我国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一直多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不但有国内提供的各项政策性优惠,还拥有信息、销售渠道、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外资企业中,从事加工贸易的要多于内资企业,在贸易方式上外资企业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小;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内部交易、转移定价等种种手段,来达到避税和转移风险头寸的目的,加之国外的外汇市场较国内发达,金融工具手段先进,外资企业的外汇理财经验要远比内资企业丰富。相比之下,我国内资企业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使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长期依赖薄利多销、恶性竞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利润率较低,产品价格缺乏承受风险的空间,因此,汇率稍有变动,就会对内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3.2对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影响

流通型外贸企业北京话俗称“国际倒爷”,是指不直接生产出口产品,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外贸企业,这类企业经营范围一般较宽,基本上除国家禁止和限制商品以外的所有商品都可以做,但这类企业没有属于自己专门的生产基地,出口的产品都是从别处收购或接国外订单后委托国内企业加工,进口的产品也不是由自己最终消费使用,在产业链中位于居中位置,占压资金较少,所进出口的商品均出于贸易目的,以赚取国内外中间差价,主要靠掌握国外销售渠道或国家分配的配额许可证生存。而生产型外贸企业出口、进口的商品均为自己生产加工和消费使用。随着越来越多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出现,流通型外贸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空间也越来越窄。据河北省商务厅调查,省内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3%-5%,有的外商出于货源稳妥的考虑,也愿意和生产型外贸企业达成交易。因此,生产型外贸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汇风险的影响要小。

3.3对单一出口或单一进口企业的影响要大于进出平衡的企业

这里面的道理在于单一出口或单一进口企业外汇风险的受险头寸较大,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相互抵消,而对进出大体平衡的企业来说,风险头寸较小,出口受损,进口能盈利,进口受损,出口能盈利。

参考文献

[1]刘明康.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2006,(22).

野外探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就业调查;高质量就业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全球的热点产业。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加上欧洲债务危机影响,2011年以来全球旅游业仍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半年国际旅游者达4.4亿人次,同比增长4.5%。而在国内,旅游业被放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中国旅游也正以强劲的势头向前迈进。上半年,我国累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 6627.12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出境旅游人数为约为3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1]由此可以看到,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但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相对比较匮乏,尤其是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这对旅游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于旅游外语类人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对就业现状进行探析,以期对高职高专旅游外语类学生更好地融入旅游行业,提高就业质量有更大的帮助。

一、对旅游英语专业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独立建制的旅游院校,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院校,被业界称誉为中国旅游院校的“黄埔军校”。在26年的办学历程中。为我国旅游业提供了大量的旅游从业人员。而其中的旅游英语专业与学校在1985年同时诞生,是全区高等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同类专业,也是自治区级优质专业。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比例,尤其是从1999年起连续六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签约率均超过90%,年度就业率达到100%。但近年来,旅游英语专业就业率有所下滑,从事旅游业的毕业生比率也在降低,学生择业的方向分流扩大。

根据以上图显示,2007年到2010年四年中一次性就业率为99.37%、96.6%、94.31%、90.4%,当年毕业时未就业人数逐年增加;选择从事旅行社和酒店等行业的旅游相关工作的学生从2007的58%下降到2009年的43%。其他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公司、学校、机关等单位。10%左右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降幅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却值得重视。而且近年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显示,已从事旅游业的毕业生到该年12月有超过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离开原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也说明了旅游行业人才流失比例较大。从以上的情况调查不难看出,如此紧缺人才的旅游行业中,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之后选择旅游相关行业作为职业的比例还不足一半。根据当前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高职高专在获得高就业率的同时,如何进行高质量就业?这是我们旅游英语专业当前最需要的探索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旅游英语专业高质量就业探索

什么是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就业可以理解为实现“满足生活,而且有乐趣的职业”。它有以下五大特征:1.就业面向好、专业对口;2.岗位定位“高技能”;3.劳动有保障、薪酬高;4.毕业生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5.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高。[2](P. 25-26) 而根据现状,目前离高质量就业还有很大差距。要进行高职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必须先明确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因素。虽然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学生方面主要是就业观念、职业素养等,学校方面主要是办学水平、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就业工作的有效性等。另外,社会经济形势、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社会对高职生的态度等,也对高职就业质量的好坏有较大影响。下面主要从学校方面,就如何进行高质量就业进行分析探索:

(一)做好高职学生学习生涯的求职服务

求职服务应该贯穿在高职的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具体包括了职业发展规划、辅导求职策略、辅导面试技巧、辅导简历写作、组织招聘会、招聘需求与薪资信息等。在麦可思公布的《201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高达 1/3的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提供的求职服务没有任何帮助。求职服务的有效性需要得到注意和改善。[3](P. 64-72)求职服务应该从“入学教育”时就开始。特别是职业规划教育,应在入学教育时,结合专业介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高职三年分阶段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将课程与求职服务融合一体。大一教育的重点是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大二重点是开展社会实践或实习,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用人需求,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大三的重点是进行就业辅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人职匹配”。专家讲座、毕业生回校报告等形式穿插其中。旅游英语专业根据学校安排,已从2009级学生开始将求职服务纳入了教学计划当中。

(二)创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的特色模式。作为旅游外语类专业可以通过国内外旅游企业合作办学,特别是国外连锁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提升旅游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成就感。结合区域发展和企业需要,实行“分段式”、“多学期”、“工学交替”等形式,校企合作育人,强化企业对教学计划、课程实施、顶岗实习的责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桂林旅专这几年建设起了校内、国内、境外三种实训实习基地,2010、2011年都尝试将学生在第三、四个学期向美国企业输送实习生,并且开拓了新加坡、美国、迪拜、澳门、老挝等境外英语专业就业市场。国际知名酒店、国际邮轮等企业也纷至沓来招聘毕业生。旅游英语专业应把握好学校这些平台,打造订单班和境外实习项目,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不断优化就业基地,逐步推行“顶岗实习与就业的结合”的制度,大力推进“外企定向订单式”培养,逐步实现校企合作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积极拓展创业的途径,以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

(三)加强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灵魂,也是高质量教学的关键。因此,建立一支具备较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显得尤为必要。专职教师应既懂英语又懂旅游,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行业从业经验。兼职教师应是长期工作在旅游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要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操作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及其对旅游行业前沿最新动态的了解与把握,在向学生教授一些操作技能性较强和实践经验较多的课程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习惯。[4](P. 68-69)经过几年的培养,目前旅英专业7名教师已经形成了100%的“双师型”梯队,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2011年旅英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团队,更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质量教育认证,标志着该专业教学水平到达了国际水准。但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还需要优秀的教学名师,这是团队未来的努力方向。

(四)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教学实践

旅游英语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学中做、做中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职业良好的职业素养。根据实际情况,旅游英语专业应增设形体训练、公共艺术课,培养学生的外在素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增加优势。而在实习实训环节,旅英专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在校内外资源进行相关培训。在校内,可以利用模拟导游实验室,对桂林乃至全国的著名旅游景点进行英汉讲解、文化内涵的挖掘;在校外,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提供了众多的实习实训基地,如桂林漓江风景区、象鼻山景区等旅游景区。专业老师可利用节假日带队进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缩短学生上岗适应时间,真正达到产学结合的优良效果。

(五)设立“双导师制”的就业培养模式

设立“双导师制”的就业培养模式是强化就业队伍,实行校企合作,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双导师制指一名学生有校内、校外两名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两位导师各司其职。校内导师在学校内主要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指导等;校外导师侧重学生在课堂外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在顶岗实习中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协调沟通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5] (P.75-77) “双导师制”构建了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学生的一系列载体,建立了学生实习、就业的长效互动机制。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到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企业进行“全真环境”下的实习,在校外企业家导师的系统指导下,充分感受实务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素质要素为一体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生通过校外企业家导师的长期系统指导和现场实景式实习,不仅可以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有更多机会得到企业家导师和企业的认同,并在企业家导师的推荐下和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双导师培养模式较好地达到了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的对接,毕业生达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2011年2季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EB/OL].res.省略/IndustryReport/2011-9-30/1193022263_2.shtml 2011-10-08.

[2]李佩禹,刘炳展.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 2011 , (12 ).

[3]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10 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 2010,(21).

野外探险范文第3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加入WTO必将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迅速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将在外币资金的取得、运用以及有效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财务部门作为为企业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办理各种外币存贷款、外汇借款、外币投资等业务时,将发生各种外币之间或外币与本币间的结算。当有关外汇汇率发生变动时,就会产生外汇损益,形成汇率风险。永利机刀制造公司是柳州市祥兴实业集团的下属公司,主要产品“永丰利”机刀为全国著名品牌,出口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外贸经营多,接触使用外汇情况多。因此,全面认识并了解外汇风险的基本类型以及在财务公司的表现形式,从而有效地加以管理和控制,是我公司财务部门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这在当今金融风暴迭起,外汇市场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形势下尤其重要。

一、外汇风险及其我国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外汇风险是指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为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有关金融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加人WTO后,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政策进行有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成为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汇率浮动所产生的风险会更频繁、更直接地影响企业的损益。国内有些中小制造企业还未对外汇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说是面对风险手足无措,大多数的外汇风险管理都局限于外汇利率的管理。而有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外汇风险却有自己的一套简单易行的管理办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商业来往日益频繁,国际贸易额剧增,外汇风险的管理也越夹越受到国内事业单位的关注,但是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财务、审计制度,都未对企业内部外汇风险管理给出明确规定。

二、外汇风险在财务方面的表现形式

(一)交易结算风险

交易结算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以外币计价进行各种交易时,从签订交易合同开始,到收到或支付货币为止的整个过程中,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对一般进出口中小制造企业,结算风险表现为签订合同到收回或支付货款之间汇率水平的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而对财务部门这一金融单位,结算风险主要表现在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活动中。当财务部门将一笔资金投资于某种外汇资产时,如果投资期间该种外汇汇率上升,则投资的本息收入亦会上升;反之,投资外汇实际本息收入则下降,使公司蒙受损失。当财务部门向外筹集外汇资金或借入资金时,如果借入货币汇率上升,则会增加筹资成本;反之,则可能降低筹资成本。如果借入货币与使用货币或借入货币与归还货币不相同,也会产生外汇结算风险。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不到的汇率波动,使得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收益发生变化的潜在风险。经济风险对于企业损益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企业成本、价格和销售情况的影响。经济风险不产生于公司核算,而来源于经济环境,从而直接彩响企业的对外投资、权益和经营成果。例如l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各国及日本、俄罗斯等国的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其影响几乎波及世界各国,使持有这些货币或拥有其资产的公司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风险

(三)转换风险

所谓转换风险又称为债权债务风险,它是指一个公司将其资产负债表上以外币计价的项目折算成本币时,因本币与外币的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益情况,如一家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济业务时,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债务项目。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就是其资产,而债务则是其负债,两者之差额称为外汇头寸。公司应该定期把其资产负债表上用外币计价的项目折算成本币,然后再得出该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情况,确定公司经营的盈亏或利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公司的外汇头寸用本币表示的数额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有可能使公司遭受损失。

(四)会计折算风险

会计折算风险指由于编制会计报表时的汇率与业务发生日的汇率产生变化,由此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的风险。

三、中小制造企业外汇风险控制措施

(一)领导挂帅,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财务部门领导要把外汇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关处室和单位(包括财务、采购和计划等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全面配合,掌握企业整体运行中外汇资金使用的第一手资料;对时间性的要求和可操作程度,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关键。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成本效益、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中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组合,构建企业整体发展的财务决策框架,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来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合理有效地对企业外汇风险进行管理。首先要成立外汇风险管理小组,由企业领导直接管理,部门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包括分析企业外汇结构和外汇风险所在,拟定外汇风险控制策略;其次是将外汇风险控制和降低风险作为企业财务部门业务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会计制度上来降低中小制造企业外汇风险

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在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中单列一项反映。由于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海外业务大部分分布在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国外的经营实体大部分都是国内母公司的组成部分,这就使企业的会计风险加大,造成企业各年度利润受汇兑损益的影响呈现较大波动,这种情况既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扭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在境外的财务报表应区别情况,分别以当地币或某一基础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给国内的外币报表应将记账本位币统一折算成美元,外币折算差额相应做递延处理或计入当期损益;国内在合并报表时,应按原折算方法将美元表述的境外单位财务报表折算成以人民币表述的财务报表,相应的外币折算差额按原处理方法分别作递延项目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企业进行外币折算风险分析时,可以避免由于会计准则应用不当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尽管外币业务的远期市场保值仍属一项外币交易,但其会计处理则因远期合同的性质与目的而有所不同。迄今为止,我国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尚未对该类外币业务制定相关的会计规范。国际通行的会计作法是将其分为外币交易远期市场保值、外币约定远期市场保值、外币投资远期市场保值等几类,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三)外汇期权法和掉期外汇买卖

所谓的外汇期权,就是期权合同的持有人通过交一定的保险费给期权合同的签署人,从而享有一种执行或放弃买卖外汇合同的选择权,同时,期权的卖方收取保险费,并且承担行使期权的义务。期权分为买入看涨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两种。对于国际承包商来讲,如果将来有应付外汇的业务,并且预测外汇将升值,就可以买入看涨期权,如果将来汇率超过执行价格,那么企业可以执行期权;反之,如果汇率低于执行价格,企业可以不执行期权。如果企业未来有外汇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买入看跌期权。如果未来的汇率超过期权的行使价格,则企业可以不执行期权,如果未来汇率低于行使价格,则企业可以行使期权。货币掉期是在某一个日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即期,同时又买回甲货币、卖出乙货币远期,实际上是即期货币和远期货币进行对调。此项业务的好处:一是可以降低筹集资金的成本,进行远期外汇买卖后,因故需要提前交割,或者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期交割,需要展期时,都可以通过续做外汇掉期买卖对原交易的交割时间进行调整;二是既有进口也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掉期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

(四)选择合适的具体汇率与币种

外汇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时所选择的具体汇率相关,是计量上的差异,是一种“账面风险”,它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但是这种风险也是由于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并且它与企业合并后股东权益大小直接相关,因而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外汇风险。在交易报价前,企业要根据国际外汇市场和国内外汇兑换比率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期报价货币的汇率走向,依据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和预期的利润锁定可以接受的换汇成本。当汇率波动有可能超过确定的换汇成本,导致成本上升、预期利润减少时,就要考虑采取相应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

野外探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中运营;服务外包;风险管理

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深化和服务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金融服务外包以其降低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商业银行的青睐和采用。但是,服务外包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成为竞争利器的同时,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市场失效、连续性断裂、信息泄露、外包失败等潜在风险,对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也构成一系列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对经营活动中的服务外包活动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成为金融服务外包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金融服务外包过程中不同的风险问题,从风险分类、识别、度量、控制、规避、治理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风险分类研究方面,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为主导的“联合论坛”出台的《金融服务外包》(2005)文件中分析了金融业务外包存在的10项风险,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标准。吴更仁(2007)将金融服务外包风险分为6个类别,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唐柳等(2009)进一步把《金融服务外包》中的10项风险归纳,将战略决策、财务、人力和管理风险归为内部风险,而系统、市场、技术和外包商风险归为外部风险,并进一步得出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是一种项目风险的结论。在风险识别研究方面,王瀛和赵鹏等(2008)认为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来源于机构本身、外包服务商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吴更仁(2007)提出识别风险因素的手段,并分析了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吴国新(2010)认为交易的双方在获得收益的同事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分别从服务提供商、客户和交易风险的视觉提出风险识别与规避的方法和相应的对策。在风险度量研究方面,唐柳等(2009)在分析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治理特性和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管理框架。唐柳等(2010)在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重要性度量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银行业服务外包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吴国新等(2010)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服务外包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28个变量,得出影响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主要8个因素的结论。在风险控制、规避、治理和监管研究方面,唐柳等(2009)认为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健经营,治理机制设计应兼顾外部和内部,更多地协调和关注利益相关者。曹淑艳(2009)以金融服务外包理论与国内外实践为切入点,对金融服务外包中的常见业务和风险进行分析,并对风险控制及监管进行了探讨。国内相关文献对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类型、成因、管控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没有针对某一具体类型的金融外包服务提出风险管理对策,本文将针对运营集中后的风险特点,提出在运营集中过程中实施金融服务外包常见的风险管理问题和对策,对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金融服务外包概述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其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或环节剥离出来,委托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2005年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金融服务外包》,将金融服务外包定义为“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从第三方来看,金融服务外包供应商不仅包括外部供应商,还包括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从外包的方式来看,金融服务外包不仅包括进行初始转移,还包括服务的再次转移,即所谓“分包”,由承接金融机构服务的直接供应商,将服务事务再外包给其他供应商;从外包内容来看,金融服务外包可分为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金融知识处理共三大类.商业银行集中运营外包服务属于金融业务流程外包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经过评估的部分核心业务流程委托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包括数据录入、业务审核、信息核查、呼叫查复等。

三、商业银行集中运营风险特点

(一)集中运营概述

商业银行运营业务主要包括柜面交易处理、财务会计核算、资金交易与清算、中间业务受理等,在银行业务开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服务支撑和保障作用。近十年来,“以客户为中心”和“流程银行”的创新思路不断冲击着国内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模式,在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研究成果和同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商业银行逐步从传统的分散运营模式向为集中运营模式发展。所谓商业银行集中运营,是将银行柜台或其他渠道受理的客户提交的指令或凭证,运用电子影像和网络传输等技术,把数据传送到后台进行流水线、集约化处理,并由系统自动完成数据校验、账务核算、资金清算等步骤,最后将结果信息反馈给客户的运营模式。

(二)集中运营风险特点

随着集中运营模式的建立和业务处理方式的调整,原有运营体系中的风险特点也随之转变,出现不同的变化和产生新的风险。一是总体风险趋于集中,业务集中处理后,原业务的风险点也随着处理层级上移而集中,同时,处理笔数大、交易金额大、涉及范围广等,也形成了多种风险的聚集区域;二是系统运行风险提升,电子化的处理流程对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系统功能、运行稳定、网络连通、系统间交换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系统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如果出现通讯异常、系统故障等无法及时修复的情况,对全行的业务正常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引起业务中断、引发资金风险;三是信息安全风险,后台集中处理的交易含有大量客户账号、印章、支票号码等信息和票据影像,如果未能对这些电子数据进行必要的保管、访问控制和销毁,极易造成客户重要信息泄露;四是业务连续性,业务集中处理后,一旦出现系统运行故障、外包公司单方毁约等因素导致业务中断,对全行员业务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客户资金损失、赔付等。

(三)集中运营主要的外包风险

结合运营模式转变后的风险特点,根据巴塞尔的《金融服务外包》的外包风险分类,可将集中运营各阶段的服务外包风险细化为六大类,具体风险分类、原因和发生阶段.决策阶段,是服务外包的第一步,极易产生外包责任风险和运营质量风险,对后续服务外包的实施造成影响,甚至由此引发签约、执行阶段的一系列风险。因此,在决策阶段,银行需要对自身业务进行合理评估,根据风险承担能力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可实行外包的业务范围。确定外包业务范围后,对市场的服务外包商经营能力、资信状况、服务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调研,据此制定相应的外包计划和方案。签约阶段,是银行和选定外商进行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的环节,易产生法律风险。因此,在签约阶段,银行应在合同中明确信息安全、质量控制、连续性管理、人事管理等责任条款、服务标准和赔付要求,同时,考虑到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银行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将相关契约也一并列入合同内,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对银行、外包商、客户造成损失,或增加沟通、诉讼成本。执行阶段,是服务外包的具体实施过程,外包商按照合同条款向银行提供服务,并进行项目管理。此阶段易产生数据安全、运营质量、准时交付、经验技能等风险。因此,在执行阶段,银行应对外包商制定考核方案,根据考核方案做好外包商的服务质量和交付时限控制,监控外包公司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质量控制等管理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同时,银行应做好外包成本的控制,避免对某一外包商进行专项投资,使银行、外包商在服务外包过程中达到“双赢”。结束阶段,是银行和外包商合作完成,外包商退出项目的阶段,易产生经营成本风险。如果银行对外包商过渡依赖,会造成银行无法摆脱与外包商的服务关系,外包商无法安全退出项目,迫使银行在接受不利的条款的情况下继续与其合作,甚至在后续服务外包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使银行成为被控制的一方。因此,银行在服务外包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留意市场其他外包商的情况,避免或减少对单一外包商的专项投资,做好外包商突然中断服务的应急预案,减少对单一外包商的依赖程度。

四、商业银行集中运营外包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行、建行、工行、农行、招行等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已基本实施后台集中运营,并在集中运营过程中引入外包商。运营服务外包业务的蓬勃发展,使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选择合适的外包商,将非核心业务剥离,提高自身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因此,运营服务外包是商业银行来经营转型的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器”,有利于银行将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投入到客户渠道拓展、新产品研发等核心业务中,但是,在成为“推进器”的同时,运营服务外包也可能给商业银行的运营带来连续性断裂、信息泄露、外包失败等潜在风险,对运营业务的风险管理也构成一系列的挑战。

(一)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商业银行在实施集中运营外包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没有制定相应的准入条件、质量管理、过程监控、安全检查、资料保管等风险控制制度,或有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但不完善,例如,服务标准不明确或不清晰、监控内容未涵盖外包商的服务内容等,而且,在实施集中运营外包时,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使银行无法全面掌控外包商的执行情况,出现客户信息泄露、高峰期无法满足业务需求、作业质量无法达到服务标准等情况,给银行带来风险。

(二)风险评价体系不健全

部分商业银行在实施集中运营外包时,没有建立外包风险评价体系,或建立的评价体系但评价标准不合理,或评价内容未能覆盖风险管理范围,例如,只对外包商的经营状况、财务能力进行评价,没有对其资信、服务状况进行评价;只对外包商进行评价,没有对业务外包合理性进行评价等,出现将不能外包的业务外包,或把业务外包给无承接能力的外包商处理等情况,从源头上给银行带来风险。

(三)风险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

部分商业银行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但是,没有落实制定要求或执行不到位,例如,实施运营集中外包前,需要对外包商和业务进行风险评价,但银行只对外包商进行评价,没有对业务外包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质量管理、过程监控,或执行不到位等,出现本可以通过落实制度要求和执行防范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仍然出现,风险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或流于形式。

五、商业银行集中运营外包风险管理的对策

外包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充分利用外包降低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下,将外包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务求降到最低,即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效益。因此,实施集中运营外包后,商业银行需从根本上转变风险管理观念,对原有和新增的风险进行重新识别、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

(一)提高外包风险识别能力

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同时,由于风险具有可变性,风险识别是一项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有利于商业银行正确、有效的开展后续风险管理工作。商业银行集中运营和原有分散式运营模式的风险特征不同,而且,在实施集中运营的过程中引入外包商,使得风险动因更为复杂多变,例如,一般情况下,人员稳定性对操作熟练程度有影响,而操作熟练程度对作业质量有影响。在原分散模式下,银行正式员工流失率较低,人员流动性对业务质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人员稳定性基本不构成风险。实施集中运营外包后,外包人员流失率远远高于行员,使得人员流动性的风险成为重要风险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作为发外包的商业银行应该树立正确的外包风险管理意识,根据集中运营的风险特性调险识别方式,通过对各种客观的资料和风险事故的记录来分析、归纳和整理,必要时进行专家访谈等,再利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面谈、访谈、流程图等科学方法,区分外包项目的不同阶段,找出明显或潜在的风险规律,做出定性或者定量评估,提高外包风险的识别能力。

(二)完善外包风险度量和评价体系

在对集中运营的外包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后,商业银行应结合业务外包的可行性、外包商的资质、服务后评价等方面内容,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并根据监管机构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商业银行制度或修订等内外部风险动因,适时调整评价系统指标内容和标准。风险评价体系可分为决策准入和监控预警两部分,决策准入主要是评估外包商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管理能力、企业规模等条件是否满足业务承接要求,合同内容和责任条款是否清晰明确,以及商业银行的业务是否可以外包等;监控预警主要是评估集中运营外包运行情况,监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动向和侯征,例如外包商的履约情况、作业质量、生熟手比例等指标,对指标的定量计算和监控变动情况,启动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对于风险评价体系内的各项内容,利用风险矩阵法、波尔达序值法、多因素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准确度量,以区分不同的风险等级,使商业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做出相应决策或有针对性的执行各种外包风险管理措施。

(三)落实外包风险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建立集中运营外包风险识别、度量、评价、预警、监控等管理体系后,让这些措施落实到位才是关键,制度执行不到位,风险管理工作将大打折扣或偏离原有效果。如何提高执行力,加强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从主观方面,商业银行运营条线须从意识入手,潜移默化,且持之以恒,通过培训、宣讲、场景演示等手段,提高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明确奖惩,建立良好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使员工“不敢为不作为”;从客观方面,通过一定的外部力量来监督执行情况,避免风险管理制度成为“纸上规章”,例如,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执行情况,现场检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等。只有落实到位,才能检验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才能据此对计量标准、风险评级、预警机制等进行调整,使机制运营外包风险管理更全面、更可行、更完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基本已实现外集中运营外包,中、小型银行也在快速发展,但外包风险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为了跟上改革步伐,将会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金融服务外包势必成为重要的“推进器”,服务外包范围也会不断扩大,特别是占用经营成本较大的运营业务。因此,通过分析集中运营的风险特征,探讨银行实施集中运营外包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外包风险管理问题,提出加强风险识别、完善评价体系和预警机制、严格落实管理制度等措施,对商业银行集中运营外包的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蔚蓝 单位:广州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闫海峰.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吴国新,郭峥嵘.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选择及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王玉辉.商业银行营运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特点及风险分析[J].金融经济,2014

[4]张娜,江畅,田剑.商业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金融在线,2012

[5]唐柳,李志铭,王军.银行业服务外包风险重要性度量的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

野外探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巨灾保险 法律制度 巨灾保险基金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巨灾频发且灾害后果严重的国家。建国以来,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一般在40万一4700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再加上其它损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一500亿元人民币,大灾年份损失更加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业巨灾发生机会多,成灾频率高,损失巨大。2008年初,中国发生了5O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农业遭遇了巨额经济损失。在灾害所波及的21个省区市中,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亿亩,绝收面积超过3000万亩。而此次灾后保险赔款近20亿元占比不到雪灾总损失的2%。农业巨灾风险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旦承保,当农业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会陷入破产的境地因此,研究和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关于农业巨灾风险保障的基本制度和管理经验,尽快建立而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

本文将以国外巨灾保险的运作机制为视角,从法制建设、承保主体、风险分担和政府责任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求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的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巨灾保险推行较为成功的国家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使整个保险制度能够依照具体的法律条款来建立实施。这为本国巨灾保险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以此来促进本国巨灾保险业的发展,比如《联邦洪水保险法》(1956)、《全国洪水保险法》(1968)、《洪水灾害防御法》(1973)、《洪水保险改革法》(1994)等。日本政府也颁布了与巨灾保险相关的法令,如《灾害对策基本法》、《地震保险法》等。196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后来为鼓励居民投保地震险,日本政府又颁布了《地震保险相关法律》、《有关地震保险法律施行令》等法令。欧盟成员国中,法国、挪威、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等国建立了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通过立法手段要求符合某类条件的投保人必须购买。法国于1982年7月颁布了《THE FRENCH NAT SYS—TEM),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障体系。为配合强制保险的实施,1980年,挪威议会立法建立挪威自然灾害基金,并规定所有购买火灾保险的投保人必须同时购买巨灾保险,保费收人纳入基金。土耳其政府也通过立法要求所有登记的城市住宅必须购买强制性地震保险,且强制性地震保险条款全国统一,并建立了国家巨灾准备金。

(二)承保主体呈现多样化、联合化的特征

巨灾保险的承保主体主要分为保险公司主导、政府主导以及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三种类型。英国巨灾保险仅由保险公司承保,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不承担承保责任。美国面对巨灾风险主要建立了政府主导推出巨灾保险计划和巨灾风险与资本市场相结合两种方式。日本则建立了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合作、民间经营与政府补贴相扶持的模式。新西兰的地震风险承保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这些机构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

(三)风险分担方式灵活多样

英国的巨灾保险由于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并且政府也不对巨灾保险提供再保险方面的支持,因此,英国的保险公司在提供巨灾保险时,均要求政府进行大量的防洪工程建设以及提供巨灾风险评估、灾害预警、气象研究资料等相关公共品,以使巨灾保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只有在政府履行了上述职责后,保险公司才提供巨灾保险。英国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的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于政府进行的防洪工程以及通过商业再保险公司分散巨灾保险风险。美国政府运用财政、税收、再保险和紧急贷款,特别是采用了农业巨灾证券化等手段来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其经营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均是NNPP的成员单位。挪威立法规定,所有购买火灾保险的投保人必须同时购买巨灾保险,保险收入纳入基金。基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保险公司间分散巨灾风险导致的损失;二是建立针对巨灾风险的再保险机制;三是在基金与成员单位间建立一个契约以应对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基金由隶属于政府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管理。

(四)政府参与模式灵活

各国政府对于本国巨灾保险市场主要采取三种参与模式:一是自愿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政府充当旁观者。在这样的巨灾保险市场上,巨灾保险保障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进行商业化运作和管理。二是强制模式。政府在这类运作模式中直接充当主导者,巨灾保险由政府直接提供,往往采取强制保险或与其他利益相挂钩的半强制的形式。三是综合模式。在此模式中,可由政府代表、商业保险公司和学术界代表共同组成一个巨灾保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负责巨灾保险的商业化运作,政府负责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寻找国际组织资金支持等。

三、对我国的借鉴

在充分吸收国外巨灾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以商业化运作为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政府政策支持为重要推动力的强制性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以下方面不容忽视:

(一)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切实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根据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市场需求、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以及巨灾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考虑宏观的经济实力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法律制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步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巨灾保险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