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短篇散文

经典短篇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短篇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短篇散文

经典短篇散文范文第1篇

吵闹是人间,沉寂亦是人间出自《人间草木》。《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人间草木》是2009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40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一九四零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来源:文章屋网 )

经典短篇散文范文第2篇

一、激发热情,拉近距离

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之前,教师应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到名著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其能“亲其人而信其书”,知道名著是能给他们启迪和帮助的,自然会激发兴趣,主动阅读经典。

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做的是让同学们明白阅读对他们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我为学生印发过谢冕先生的《富有的是精神》《读书人是幸福人》等文章,也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由名著改变的电影戏剧、百家讲坛等视频,我们还随时开展一些读书会等活动。例如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活动,在作家诞辰日举办他的作品介绍会。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等各种活动,让学生们的思想进行碰撞和交流,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二、分类引导,品读经典

学校图书馆应对学生全面开放,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教师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确保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

我们可以把名著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类介绍给同学们。

小说是同学们较为喜欢的体裁,在调查中我发现有63%的同学最喜欢读小说。中短篇的小说如《边城》《老人与海》,我安排在读书课、自习课上来读;长篇小说如《复活》《堂吉诃德》,我多安排学生在假期读,并且制定计划,让学生在高一课余时间读完《三国演义》,在高二课余时间读完《红楼梦》,并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

此外,我还把当代的优秀小说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推荐给学生,这些作品也深受学生们欢迎。我们还曾举办了河南作家的专题交流会,引领学生们认识了我们河南作家姚雪垠、二月河、周大新、刘震云、李佩甫、阎连科、刘庆邦、王奎山等,让同学们认识到文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诗歌也是受同学们欢迎的文学体裁,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22%的同学表示最喜欢诗歌。通过与同学们座谈得知,同学们最重视诗歌,因为古诗的默写、赏析是试卷中必考的内容。古代诗歌的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的重点。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讲解分析诗歌,还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大声诵读、自由背诵,并且我校还开发了校本课程《新诗经》,为学生补充了大量经典诗歌。

对于新诗的学习,学生在刚进入高中时就能接触到徐志摩、戴望舒的诗歌,但我认为重点还是安排在高二年级较好,因为在高二年级,学生们将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本中接触许多经典现代诗歌。我们可为学生们播放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的视频。一首首名篇佳作,经过主持人们的深情演绎,再次闪现出熠熠光辉,感动了学生们纯真的心灵。我们还可给学生们讲解一些诗歌朗诵的技巧,包括声音基调的把握,节奏的安排等等。那段时间,我们班里掀起了读诗的热潮。当然我们还应趁热打铁,在班里开展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诵读。我发现:泰戈尔、普希金、郭沫若等早已进入同学们的视野,汪国真、席慕蓉、海子、舒婷、余光中则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诗人,许多经典的现代诗歌同学们也熟读成诵。我还鼓励同学们自己尝试创作诗歌,那些较好的作品还曾发表在我们的校报《矿砂报》上。

散文是不太受高中生欢迎的文学体裁,因为大多数同学表示散文没有什么情节,不太吸引人。调查中,只有11%的同学喜欢散文。我为同学们推荐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梁衡的一系列人物传记式散文、张晓风温情脉脉的散文,同学们渐渐被散文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思、缠绵的温情、优美的文笔所打动。在此基础上,我又为同学们介绍了朱自清、汪曾祺、林清玄、龙应台、迟子建、毕淑敏等不同风格的散文家及其作品。当然,同学们之间也互相介绍彼此喜欢的作家,鲁迅、韩寒、巴金、冰心、丰子恺等都受到不同同学的喜爱。

三、注重积累,以读促写

在引导学生们阅读名著时,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只注意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在肯定和鼓励的同时,我们也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语言和构思,让学生们在读书时做好笔记,摘抄优美段落,积累写作素材,学习构思技巧。

记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既能写下自己的感悟,也能摘抄一些好的句子段落。可有些同学是有惰性的,因此教师要定期检查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以便更好地督促同学们进行阅读。我们可以分阶段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可以开展手抄报活动,可以举办“读书伴我成长”的征文比赛,还可以以“名著中的经典语句”“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为内容举办演讲活动。这些都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可以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对解决写作的材料积累、构思、立意是非常有益的,所以阅读名著对写作教学的促进是势在必行的。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经典短篇散文范文第3篇

  最新《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最新《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徐志摩散文经典》,对他的印象才从最初的浪漫诗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又热情高涨的、率真诚实的文学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点便是浓郁,人们总以为将纷繁的世界写简单是本事,殊不知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个平平常常的场景写得繁采到极致也是一种本事。徐志摩便是那种能把别人无话可说之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洒洒,花雨缤纷,但更难得的是这些奇艳瑰丽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个"真'字。正如梁实秋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没有教训和演讲的气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谈话,毫不矜持地掏出内心的真话。

  这本书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飞》,读后让我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 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艳丽纷繁。这也正如周作人等所说: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与他的新诗一起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其实,情感的真挚,态度的亲和,题材的宽广,表达的无拘无束。艳丽纷繁,像诗一样“浓得化不开“,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显着特色。无论是长篇,如《巴黎的鳞爪》和《秋》;还是短篇,如《丑西湖》,莫不如此。至于《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想飞》……等篇,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了……

  徐志摩散文选本众多,这本散文经典是最新的一种,较好的展现了徐志摩各个时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读后确实让人感到:徐志摩以他的文字照亮了社会、照亮了中国文学。

  最新《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读了这首诗,我特地查了字典,偶然,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的词。虽然诗只有十行,但是仍然让我回味无穷。其中似乎包含了他的一生,他与张幼仪的结合是偶然,与林徽因的恋情是偶然,和陆小曼的风波也是偶然;他学习金融是偶然,倾心康桥是偶然,最后,飞机失事更是偶然。

经典短篇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模块安排 能力训练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此观点不仅适用于生物进化领域,而且适用于其他领域。任何事物当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时就会或“毁灭”或“进化”,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那么,中职语文教学究竟该如何改革呢?面对纷繁芜杂的改革模式,笔者认为中职语文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需要及语文课本身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学改革应以模块教学为主(即以一类文体的教学为一个模块),以补充材料为辅。所谓的模块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如比较阅读法、评价性阅读、口语表达法、应用文写作、实用文写作等,而补充材料主要是提供能提高学生模块教学综合能力和水平的实践范例和扩展阅读材料。因此,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两点。

一、教学模块的安排

(一)提升应用文写作的地位

应用文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与日常生活、学习结合得十分紧密。从全球范围来看,应用文的写作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心内容作息化、使用范围国际化、表达语言“双语化”、书写技术现代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打好学生应用文的写作基础。

应用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应用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乏味性。因此,应努力增强趣味性,根据不同的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实际搜集、学习、探究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当增加经典散文的含量

人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思想再深刻,如果没有恰当的语言表达,那么思想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所以语言积累不可少。而通过对一些经典散文的学习正好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赏析经典散文的过程,就是从中汲取养料的过程,就是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过程。因此,当代中专生有必要学习一些经典散文。如赏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深深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而对荷塘的描写又蕴含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赞美,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人格。

(三)加强口语训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总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普通话,掌握一定的口语艺术,将会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影响正常的感情交流。我国有一句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口语训练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当代中专生在掌握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同时,必须能言善辩,具备出众的口才。中专生迈出校门的第一步是应聘,人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第一印象正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来的。良好的口才、端庄的仪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口语训练形成的。所以,当代中专生必须通过演讲、辩论、应聘等口语训练,培养出众的口才。

(四)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

当代著名诗人罗洛在《路漫漫其修远》一文中这样说:“我们现在讲话、写文章,用的都是现代汉语。要学好现代汉语,应该多读一些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为了使我们的词汇更丰富,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化,在语文教学中应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的作品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我国工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五)留出自选空间

所谓“自选空间”,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影响完成原定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给教师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学校开设课程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空间”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上适当增加地方知识,或讲解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根据教学实际、学生需要和专业要求适当增加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如旅游专业学生的语文课教学中可增加一些导游方面的科技文,电脑美术专业的语文课教学中则可增加一些美术方面的科技文。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可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的能力,还可增加语文教材的科技含量,从而把语文课教学真正统一到为专业课服务的方向上来。

二、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重,模块教学内容与相应的能力训练课相结合。

中职学生不仅应该积累较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他们上职中的目标方向来看,更应该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模块的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设计相应的能力训练活动课,如在某一模块结束后,可以观看相关的录像,或阅读有关的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或进行实际参观访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理解水平。如在讲解完介绍和应聘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在班级或班际之间开展模拟应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就业前的面试做好准备。又如在教学完演讲方面知识后,可先安排班内的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然后在全校举行演讲大赛。类似这样训练活动的开展才真正体现了能力本位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现代文学习结束后,可开展基础知识竞赛等,通过此类活动既可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又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不再是课堂结束就结束,它将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在校阅读扩展到终身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校学习生涯也是有限的。让我们真正从实际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给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语),既然不可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的语文知识,那就让我们保留一段热肠,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继续提高的愿望寄托在今后,留给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与规范管理全书.陈至昂.吉林摄影出版社.

经典短篇散文范文第5篇

第一,本书对中国当代杂文六十年的发展史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序言《当代杂文六十年》中对中国当代杂文的发展历程做了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并针对衡量杂文优劣的标准、杂文前后各三十年的发展特点、杂文的美学特征、杂文的分类、杂文成为经典的依据等提出了较为成熟和中肯的判断。这是编者厚积薄发的结果,这对读者阅读《二百家》的杂文起到了引领作用。阅读这部书,读者就会对中国六十年的杂文史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并能集中品读六十年的杂文精品。这是十分难得的。

第二,本书体现了兼容并包的风格。在本书中,常规杂文约占五分之二,非常规杂文占五分之一,荒诞杂文占五分之一。这部书不仅是杂文简史,而且是杂文作者写作的参考范例。这种兼容并包的原则可以鼓励不同风格的作者进行写作。这无疑是十分值得赞赏和支持的。拙作《办公室主任》、《检查工作的学问》有幸被编入本书中,这是我撰写的二百余篇机关人物杂文中的代表作。我撰写的杂文,不少作品发表在《短篇小说》、《小说林》、《短小说》、《小小说》等杂志。我建议,本书序言中提到的“非常规杂文脱胎于散文和随笔”,可否改为“非常规杂文脱胎于小说、散文、随笔等”。

第三,本书选编的作品坚持了杂文的高质量标准。每位作者选编一至五篇作品不等。看得出,编者对每位作者的作品都进行了仔细认真地掂量,应该说,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劳作。因为,每位作者都有大量作品,每位作者的创作风格都不相同,每一位作者及其作品的影响范围也不一样。没有对杂文全局上的准确把握,没有深厚的鉴赏水平,是难以高标准地完成这项工作的。我们感触至深的作家和作品几乎均能从本书中找到。当然,任何选本都不免有遗珠之憾,本书也有补充的余地。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总体价值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