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诗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代诗歌;品味;诗意;意象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正因为如此,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引入了很多诗词,以期望学生认识到诗歌的魅力,感悟到文学的魅力。而现代诗歌引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作用不可估量:它能培养学生阅读诗歌乃至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它能够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反复诵读,注重现代诗歌的朗读训练和指导
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而朗诵同样也是学习现代诗歌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诗歌。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有一次听我校刘老师上《再别康桥》的公开课,在诵读这个板块中,刘老师在这堂课上先请某位学生示范朗读,而刘老师和其余学生则是裁判,共同评价学生的诵读情况。紧接着,第二位学生在第一位学生的基础上改进诵读,再由老师和学生评价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大家一起总结这首诗歌的诵读要求,达成共识,即朗读时的语速――舒缓,音调――低沉,节奏――轻柔。这既是对诵读提出的要求,其实在无形中又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基调。既然是舒缓与轻柔的朗诵,那诗歌内容必然是美丽柔和的;既然是要用低沉的音调来诵读,那诗歌中必然有些部分是能体现出诗人的某些情愫的。在评论与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并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对整首诗歌的意蕴有了一定的把握。
而后,刘老师又带领学生集体朗读,可能因为是公开课,学生隔入感情倒是十分迅速,从学生的集体诵读中,我听到了他们对徐志摩的理解,对康桥的理解。
二、感受意象,品味感悟现代诗歌的意境
意象即是诗歌的基本成分,一首诗也就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意象系统。从某种意识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作家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具体事物也就是意象。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以《乡愁》一诗为例。这首诗歌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组成。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来表达乡愁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这四个意象。接下来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这四个意象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也能很快发现:邮票和坟墓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船票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海峡表达了诗人对大陆的思念。而这些意象都代表着距离与离别,也都代表着思念。这样一来,这首现代诗的基本情感已经掌握了。
三、深入品味,进一步理解现代诗歌的情感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精深的,它用最少的问题,表达了丰富的感情。通过对诗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
依然以《乡愁》为例,前两个问题已经让学生把握了诗歌的基本情感,接着继续提问:课文中为何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是否重复多余?然后学生就在诗歌中寻找蛛丝马迹回答问题。通过深入品味,我们发现第一诗节中,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头”和“那头”只不过是生离;而第三诗节中,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外头”和“里头”却是死别和永别。所以这两个诗节有一个递进关系,第三诗节的感情要更加凄凉,更加深沉。最后再提问:作者重在表达哪一种乡愁?很明显,既然诗歌总体感情是递进的,那么诗人一定着重突出的是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表达的是渴望统一渴望回归的愿望。这样一来,诗歌深层次的情感也在深入品味中慢慢显现。
四、学以致用,将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感悟,体验并且学以致用,现代诗歌的学习同样如此。诗人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当然这种写作是带有模仿借鉴性质的。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可就例诗进行整段仿写。
比如,在学习《乡愁》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延续性的仿写,给出题目:而未来,乡愁是 , , 。由学生进行续写。最后可以与余光中的那句“而未来,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梁,你去这头,我来那头”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写法。
目前,市县乡换届已过大半,省级换届正在开展,新一届领导班子陆续产生。11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仲祖文的评论文章指出,换届要换好人,更要接好棒。新班子树立什么样的作风,展示什么样的形象,有什么样的作为。干部群众寄予厚望、拭目以待。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有新风新气、新容新貌,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接好事业棒,跑好接力赛,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评论提出。要以奋发有为的状态接好棒。五年任期。既是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宝贵机会,也是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
从10月中旬开始,辽宁、新疆、江西、山西、安徽、江苏、福建等十个省区的党代会陆续召开。乘“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地方党代会报告勾勒出了本地区未来5年到10年小康目标,同时,能否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能否抓住有利条件在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中抢占先机,特别是在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应对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对各省区来说任务更加艰巨。
1 瞄准战略制高点,率先实现现代化鼓舞人心
未来5-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目前召开的部分省区党代会看,“率先实现现代化”已成为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的一个制高点。围绕这一目标,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了跨越转型的新标准,整体而言,东部发达地区已瞄准中等发达国家,其他沿海地区喊出追赶东部发达地区的口号,而中部地区誓言要超越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则不甘落后积极进位赶超,由此开始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大发展大跨越的生动局面。
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省委书记,罗志军在题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定位高远、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目标,即: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目前已召开党代会省份中提出的最高目标,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省份。这个目标的一个基本背景,就是中央对江苏提出的“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制定的。数据显示,江苏省2010年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3的县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剩下的9年时间里,要把1/3的县建成小康社会,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而这个目标,江苏“跳起来够一够”就可以实现。正如罗志军在报告中所说的,“现在,江苏的第一个率先已经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第二个率先也一定会在江苏大地上成为美好现实。”围绕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这次党代会还对党代会报告的附件《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了讨论。该指标体系由四大类30项指标组成,其中有16项为国际通用指标、8项为国内可比指标、6项为江苏省自创指标。江苏省党代会代表普遍认为,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情省情实际,具有较强的公认性、前瞻性和导向性,是一个设置比较科学合理、工作导向鲜明具体的指标体系。对照这个指标体系,昆山市已宣布,2012年率先初步实现“中等发达”,同时还制定了《昆山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包括五大类30项34个指标,这也是全国县级城市中第一个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在江苏大踏步前进的同时,同处于沿海的辽宁、福建等更是奋勇争先。在题为《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振兴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而奋斗》报告中。省委书记王珉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16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再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这个目标的实现,意味着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全面振兴的基础上,向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从辽宁省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到2010年底,全省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达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超过60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而另一个沿海省份福建,则提出了三个“更加”的发展目标。省委书记在作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奋斗》的报告时提出,到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作为中部省份,虽然山西与沿海地区有差距,但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是拿出了“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魄力。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作题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报告时提出,要在奋力赶超中争先进位,到2016年有一批市县实现全面小康,全省总体实现程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于这个目标,袁纯清在报告中坦承,追赶型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的不二选择,山西要跳起来摘桃子,实现超常规发展,具体的发展节奏是每年追赶一个百分点!每年一个百分点。真可谓是落地有声、实事求是!
2 拓展发展新路径,转型发展“倒逼”规划体系
在勾画出宏伟的新蓝图后,通过什么样的规划体系确保实现既定目标,是地方党代会报告的必答题。江苏省的目标是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但最大的短板是苏北地区。面对这样的“倒逼”,该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对苏北地区实行“一市一策”,继续推进财政、产业、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而围绕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在报告中给“富庶”指出的路径是,扩大增量,特别提出要提高产业丰厚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此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这也是王珉到辽宁省履新后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提法,是从几何学和美学视角研究评价产业发展水平的新概念。其核心所在就是要在纵向拉长延展和丰富产业链,在横向密切产业关联拓宽集群配套,从而使产业发展更完整、更丰满、更均衡、更强壮。与这种现代产业体系的纵向延展相比,党委书记提出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是横向扩展,即建立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其实,这也是到内蒙古履新后反复强调的,基本路径是避免“一煤独大”的格局,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好在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上的优势,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何围绕国家区域战略谋篇布局,在地方党代会
报告中着墨最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全省范围内进行资源型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山西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拓展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重点是“五个转变”,即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实现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实现煤电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刚刚被国务院批复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河南,其党代会报告更是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足了文章,做透了解读。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富民强省,核心是“三化”协调,活力是解放思想,动力是改革开放,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实干实效。要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努力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发展格局,主要是增强郑州龙头作用和重心作用,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带动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安徽。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突出问题,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等“两难”问题,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六条新路”。即: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这是规划安徽未来五年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
3 抓住难点和问题,对症下药推进顶层设计
现代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是快节奏的格局,于是,高强度的工作之下,加上对生活的高水准向往,导致很多人睡眠出现问题。很多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当大喜大悲大累等诱因消除,失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但是,如果没有明确诱因,出现持续性失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似睡非睡、眼睛困得直流泪就是睡不着等,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居民睡眠健康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隐藏着庞大的亚健康失眠群体,其中以都市人群比例居多。
人体如果一两天睡眠不足,会对注意力和体力产生一定影响。如果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会引起感知方面变化,如视野变化、幻视、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功能和减退、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性格改变、生理功能退化,更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女性出现皮肤干燥、月经失调等问题。
有些人失眠后会陷入焦虑情绪,还没到晚上就开始害怕:今天不要又睡不着。越是紧张,越难以入眠,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改善睡眠的保健秘方
针对失眠,有关专家进行多年研究,研发出一个安神、改善睡眠的秘方,用酸枣仁600克,敲破枣核,取出枣仁炒熟,五味子500克置蒸笼内蒸透,取人参150克,麦冬150克、远志150克、茯苓3克置蒸笼内蒸透,集齐以上6味中药,一起暴晒30天后,打磨成粉,晚餐时舀一勺熬粥,或睡前一小时开水冲服,服用几天后上床就能入睡,坚持服用,养胃安神,养颜抗衰。
上述秘方由6味中药配伍而成,制作工序复杂。为让广大失眠患者更方便地解决失眠困扰,有关专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酸枣仁、五味子、人参、麦冬、远志等6味中药通过现代医药技术超浓缩、超提纯,经过21道工序精制而成,2005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命名为“民康胶囊”,批准功效为“改善睡眠”,一天只需一次,简单方便,一般服用几天后,就能感觉浑身松软,睡意浓浓,没有惊厥和似睡非睡感,醒后没有身体的困乏感,神清气爽,全身轻松,精力充沛,更重要的是没有药物依赖性。
为了让广大失眠患者用上货真价廉的好产品,现厂家正推出“周期套餐特惠活动”,或许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您的失眠困扰。每天前50名拨打热线咨询订购,还有超值大礼包免费送!
睡前小贴士
1.睡前泡泡脚
2.喝一杯热牛奶
1.以电视节目为表现形式――以湖南卫视《成人礼盛典》为例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内容的基本单位和信息载体。第一,电视节目是有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构成的一种内容传播,一种现代视听传播。作为电视节目来表现成人礼仪式,湖南卫视的《成人礼盛典》就开创了先河。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说,《成人礼盛典》运用了大量的舞美灯光的效果,使得舞台丰富又生动。为了电视节目的效果应用了大量的创新科技的产品,如:灯光的使用,舞台的变换,以及混音的处理,声话同步等等,这些创新科技的运用本身就能更好的达到想要的效果。对于电视节目来表达传统的仪式,这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使得大众更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到仪式中。第二,电视节目又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精神产品。因此,这种视听传播含有文化的符号意义。电视节目是最贴近大众,也是最深入大众生活的的娱乐活动之一。中国人喜欢在重要的节日或者重要的时间聚集在一起庆祝,释放自己的情绪,表达对节日的重视,于是电视节目就成了纪念这种节目或重大时刻的载体。作为最广泛传播的媒介,传播正能量或者正确思想的晚会就尤为重要。湖南卫视的《成人礼盛典》就是借助电视节目这种媒介传播传统仪式的重要,让大众把摒弃的传统仪式在拉回大众的生活中。大众也是第一次通过新颖的电视节目的形式,了解了传统的成人礼文化,让年轻人更好的通过电视节目知道了成人礼文化的存在,对于大众去了解去学习成人礼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成人礼不但是我们不能去摒弃不能不重视的传统礼仪,还是我们现在应该倡导年轻人以正面的积极地重视的角度参与其中。
《成人礼盛典》的成功,除了湖南卫视强大的品牌效应外,节目本身的策划也独具匠心,思想深刻、形式新颖,尤其是各类嘉宾的现身说法让在场的青年观众们在震撼中受到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十八岁的青年正处于憧憬、迷茫、困惑的人生阶段,需要得到恰当的鼓励和指导。通过“成人礼仪式”的传承,可以使孩子从中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可以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到灵魂上的洗礼。一个人从孩童到青年,再到成年,不同时期的责任也是不同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等到成人了却没有成人的基本素养。实行“成人礼仪式”后,可以让孩子在即将迈入成年社会时初期就能明白这些道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认知,比纯粹的理论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
2. 以学校举行成人礼仪式为表现形式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举办着形式各异的成人礼,但是最多举行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学校。但是经过笔者的调查,许多学校的成人礼仪式都是非常形式化,只是如蜻蜓点水般,轻轻带过。趋于形式化而无内涵,并不能让青年人深刻感受到成人礼的意义。
中学举行的成人礼仪式,首先是奏国歌,校长讲话,学校也是以传统冠礼的形式给学生们加冠,这里的加冠竟然是给学生带了博士帽。学校也并没有很系统的考究过加冠到底应该是带什么样的帽子。紧接着就宣读成人的誓言。这些简短的仪式就是给学生们进行了成人礼仪式,没有在父母的见证下,学生们自己内心也没有深刻的感受,所以这样的仪式只是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很多学校举办的成人礼仪式大多都是这些,学校都没有深层次的研究过传统成人礼仪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就算参加了这样的成人礼也没有感受。学校并没有像孩子们指出,当你参加了成人礼仪式之后意味着什么?成长的意义和代价又是什么?他们也根本不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出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的回报。
3.现代汉族成人礼表现形式的优劣势分析
电视节目作为表现形式来表现传统成人礼仪式的优势在于,电视首先是大众最为广泛使用的媒介工具,也是被大众最为认可最为接受的媒介。电视节目具有声画同步的效果,这种效果使得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极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现场栩栩如生的画面所产生的传播效果要比只听描述而进行想象的传播要好的多。电视独特的声画和文字立体信息传播优势,经过精心的策划运用字幕,音乐,特技,动画等模式,更能增强节目的可看性。采用多机位的拍摄捕捉细节,体现现场感和传播效果。相比蒙太奇式的编辑剪接,长镜头的使用也会让受众产生信任感。从内容上来说,成人礼仪式通过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可以更丰富更多元的展现。比如:可以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参与节目,那些具有个性,鲜明形象或突出特点的人物能够紧紧抓住大众的心。还可以挑选一些年龄合适的普通学生参与,他们往往没有在镜头面前表现自我的经验,所以让大众更能有真事感,就如自己身边的同学参与了一样,更能激发青年人的热情,这些都是电视节目能带来的效果。
我建议我们设立一门叫TOK(theory of knowledge)的课程,TOK是我女儿在德国学的一门课,叫“知识的理论”或者说“认识论”。知识是什么,知识应该怎样获取?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当我们一些人熟悉了工艺流程,或在车间里对设备了如指掌,或者在课题组对每一个课题都一清二楚时,是不是我们就为自己设置了许多的障碍:“真空度”就该这么高,“炸管”就应该有一定的比例,“退火”的方法就应该是这样的(上述是真空管厂一些关键技术难点术语)……我到了50岁才学会了一点: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可以改变的!谁也别讲这件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真空管从原材料到最终安装的破损率就是高于3%,说什么我也不相信没有提升的空间,为什么不能低于2%、1%甚至0.01%?一条自动生产线一个班就只能生产15000支,为什么不能是20000、22000支?
……
过去的那种“固定认知”就让它过去了,现在我们就要彻底改变这种固有认知的思维方式,我们每个人都要进步,不进步就是死亡,不进步今天这一天就相当于白过,要进步就要创新,旧的不去废除新的就不会来。我们说的创新术并不神秘,世间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万条,我们总要找到一个出发点A,从这个A地到达B地,它可能有三个方向可以走,每条路走到中间就走不通了。走不通其实是正常现象,要么怎么会有“路途坎坷”、“百折不挠”的词语呢?我们很多人犯的毛病就在于一遇到问题就放弃不做了,然后又试另一个,当另一个遇到困难时也像第一个一样放弃,最后搞得每个方向的每条路都是死路,都是绝路!其实不要从根源上断,不要完全放弃,不要因为遇到问题就倒退到原处从而否定整个方向,当它直着走不通时想着拐着弯是否就得走通,一个方向它有很多岔路,看上去山重水复疑无路,坚持多找几个方法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甚至走某条路达不到B地都是自己内心里下的结论,有没有遇水架桥逢山开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怎么就到达不了目的地呢?
我们知道《大象和绳子的故事》,有个印度人在集市上买了一个小象,用一根绳子把它拴在一个小铁镢子上,这个小象慢慢地长大,这个小铁镢子从来没变过,这个长大的小象完全可以拉断它走掉,但这个长大的象永远不会那么做,为什么?因为它在小时候尝试过,但它失败了,经验告诉它这个小铁镢子是拔不掉了。等它长大了它有十倍的力量去做时它也不会去尝试。想一想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了多少铁镢子?我们给自己的思想设置了多少思想的牢笼?
我们真空管全自动生产线现在换一个靶停产将近四天,“半天行不行”连想都不去想,真空管的应力破损问题解决的办法有几个?多少年来沿袭旧的认识没有突破,所有人就在已经设定的障碍前碰壁,造成所有人都无功而返,没有一个人想去试验想去突破。我们的主管们千万不能在思想、程序、标准上设置障碍,千万不能因为你是一个部门的主管、是有经验的“老人”而为后来的新人树一堵堵限制创新的“主管墙”、“老人墙”,实际上人们先是给自己设置障碍,然后再给其他人设置障碍。所以公司的主管们要有一个“管理雷区”: 谁也不能犯“扼杀思想罪”!千万不能误人子弟,把一些禁锢、老化的思想传给你的下属,更不能传给商学院的学生,否则你们就会培养出一帮蠢蛋来。我们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思想禁锢问题,我们公司的文化千万不能重复老套路,要给新人们灌输一种概念:谁能挑战权威,改写历史,谁就是公司真正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