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职称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地位与权益: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分析 本年度将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讨 人社部: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贵在落实?? 聚焦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之我鉴 人社部:推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云南省全面启动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在云南省职称改革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及改革的相关研究综述 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变迁及思考 “专业对口”的困惑与中小学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制度改革 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为山里娃带来新期望28安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炉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推荐量化积分方案 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之我见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之怪现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央职改领导小组.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的通知[EB/OL] .(1986-05-19)[2014-6-1]. .
[8] 程启学,高玉峰,么丹彦.关注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02):12-13.
[9] 人社部:明年推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J].基础教育论坛,2014(01):61.
[10] 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需任教农村一年[EB/OL].(2012-12-13)[2014-6-4].http://.cn/index/content/2012-12/13/content_
4052603.htm?node=20908.
[11]亚当斯公平理论[EB/OL].(2014-05-19)[2014-6-4].http:///view/3771941.htm?fr=aladdin.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最新版全文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79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指对通过参加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岗位竞争推荐,拟聘任到相应职务等级人选的品德、知识和专业水平是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综合评价,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实行同行专家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正高级教师由省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审,评审结果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其他等级教师职称评审按《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由相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
第六条 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必须符合《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标准条件和要求。
第七条 中小学教师申报评审职称,须个人提出申请,按要求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并如实提供相关申报评审材料,申报材料具体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鼓励中小学教师向基层流动。经所在学校(单位)和拟聘学校(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中小学教师可跨校申报、竞聘。
第九条 学校(单位)根据岗位空缺数量和工作需要,按一定比例差额确定参加竞争推荐人选,并组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未被聘用的和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符合岗位条件且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均可参加竞争推荐。通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可由学校(单位)直接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须通过职称评审后再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第十条 学校(单位)成立以同行专家和一线教师为主的推荐委员会(一般不少于7人),对参加竞争推荐人员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意见。
第十一条 学校(单位)根据推荐委员会的推荐意见,结合参加竞争推荐人员任现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按拟聘岗位数量或分配的推荐数额,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
第十二条 申报人所在学校(单位)对通过推荐拟参加评审的人选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对,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及时送呈报部门。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经用人单位审查确认后,按下列规定呈报相应评审委员会,并出具委托评审函。
(一)三级教师、二级教师申报材料,县(市、区)以下所属学校(单位)的,由其主管部门呈报;市属学校(单位),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呈报。
(二)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申报材料,县(市、区)以下所属学校(单位)的,由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呈报;市属学校(单位)的,由主管部门呈报。
(三)正高级教师申报材料,由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呈报。
第十四条 呈报部门应对评审材料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按照申报评审材料的要求及时呈报到相应评审权限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根据有关要求受理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制定评审工作方案,经评审委员会授权组建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评审前应组织专人(须有一定数量的同行专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核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予受理。
第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审委员会评审制度。根据评审的需要分别组建和调整正高级、高级、中级、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及评委库。其中高级、中级、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及评委库组成按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由省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组建。
第十七条 各评审委员会应结合实际,采取科学、有效方式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八条 评审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简要汇报准备工作情况;
(二)学科评议组成员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分组审阅评审材料,集体评议讨论,提出初步评议意见;
(三)专业(学科)评议组或评委会委员向评审委员会汇报评议情况;
(四)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审议,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第十九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在评审工作结束后15日内将评审结果按职称管理权限上报相应审批部门审批。
第二十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写出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对评审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按要求整理好有关评审材料,及时报送核准。
第二十一条 对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实行公示制度。审批部门对评委会评审结果进行逐一审核,并通过网络等有效形式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第二十二条 对公示无异议的,或公示有异议经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由相应审批部门核准公布。评审未通过的人员,当年度不再重新召开评审会议对其进行复议,也不得再改报其他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二十三条 对经核准公布,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颁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存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四条 改革期间暂不实行破格申报评审。其他未尽事项,按照《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皖人发〔20xx〕80号)、《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皖人发〔20xx〕81号)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可参照本办法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职称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是教学成绩的认同和个人荣誉的象征。职称不仅作为一种荣誉而存在,还直接与物质利益挂钩,高职称在很多评优选先等活动中都享有优先权。每到职称评定季,老师们无一例外地都会集中全力精心准备。
以往,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疲于托关系、发论文,脱离教育教学实际,评审以上级部门定名额、看材料为主,难以评出真实水平,人为、暗箱操作空间大,导致很多人“职称上去了,教学水平却下来了”,为人所诟病。现行的职称评价标准已成制造学术毒瘤的病灶,侵害的不仅仅是教师权益,更败坏了社会风气。尤其是随着职称评审乱象日渐增多,但查处概率和受惩罚的成本却比较低,一些人在职称评定中的“腐败风险意识”淡薄,易步入腐败“合理化”的误区。
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让广大教师真正享受到改革红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1270万名中小学教师送上了一份“大礼包”。顺应基层教师的呼声,此番修订评价标准,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可谓是切中时弊。倘若这些措施能落地生根,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人为”因素过重等乱象,让职称评审与能力、贡献匹配起来,让基层一线教师闹心的职称评聘可休矣,这将带动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然而,在新旧教师职称制度交替时期,好的制度能否发挥实效,依然让人担心。破除职称评审乱象,不仅难在如何建立起科学、公正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更难在破除普遍而顽固的陋习。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笔者认为,破解职称评审乱象,非但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制止不正之风的蔓延,更要强化制度的执行,真正使好的制度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另外,要杜绝职称评定领域的不正之风,不能囿于职称评定自身的变革,还需辅以整个社会的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的革新,重塑教育界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最终还教育界以清净。
1.1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整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基本都来源于药学专业的药物化学大纲和内容。其教材主要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为主线[8],介绍各种药物的发现、性质、制备、质量控制、作用机制、药动学及功能主治,多侧重于药剂师和临床药师方向的培养。根据药物化学侧重于研究设计、发现新药及“制药工程专业侧重于药物制备、合成和工业大生产为主”的要求,笔者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整合:(1)适当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基础内容的教学;(2)适当增加了合理药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面的内容教学;(3)将药物化学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及笔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4)增加了药物合成制备相关内容的教学;(5)对药物构效关系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删减。
1.2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增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训练项目
在传统教学中,药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实验课经常被作为两门课程进行讲授,将其人为割裂开来。而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课中思考理论知识。例如,在合成盐酸普鲁卡因的第二步中,用对硝基苯甲酸与β-二乙氧基乙醇酯化制得硝基卡因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采用二甲苯(共沸脱水)作溶剂;第三步中,硝基卡因还原制得普鲁卡因中,铁(Fe)和氯化氢(HCl)的作用是什么,并注意与第四步中HCl的作用进行比较。又如,合成利多卡因的最后一步中,采用丙酮与HCl生成盐时,为什么使用丙酮作溶剂等。这些问题都要请学生联系理论知识思考,并给学生讲解清楚。这些教学细节一方面弥补了因实验教学学时少、教师不能一一讲到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我院还开设了药学综合实验,即以某一药物为主线,将其相关的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剂学实验和药理学实验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学生进行实验综合训练。例如,在针对氟哌酸的综合实验课中,学生首先以邻二氯苯为原料,合成氟哌酸原料药(药物化学实验),然后将其做成片剂和胶囊(药剂学实验),再对制剂进行分析(药物分析实验)和药效学实验(药理学实验)。学生通过综合实验,体验了从化学原料到产品的整个过程,培养了其综合实验能力。在现行的药物化学实验中,学生仅按实验教材或实验讲义进行“按方抓药”式的操作,无法进行深层次思考,缺乏创新性的训练。为此,笔者将自己的部分科研课题转化为创新性实验项目,对拔尖学生开设创新性实验单独教学,并选择部分拔尖学生作为教师的科研助手,进行文献查阅、综述撰写、路线设计及化学合成等初步的科研素质训练,因材施教,以达到多层次培养的效果。
1.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开阔视野和思路
药物化学课程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内容抽象复杂,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此,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1)要求学生课外学习《理论药物化学》《有机制备药物化学》等书籍,巩固药物化学理论知识;(2)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精选《中国药学杂志》《药学学报》上的一些文章,供学生阅读,开阔其思路;(3)结合专业英语学习,有选择地选取国外J.Med.Chem、Bioorg.Med.Chem.、Eur.J.Med.Chem.等著名杂志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前沿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1.4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欲望一直是药物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和着力点。在药物化学教学中,除了深入地将一些难懂的药物化学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外,笔者还特别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努力:(1)在绪论课教学中介绍当今药物研发的热点,如抗肿瘤药物、抗艾滋病药物、抗感染药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在章节教学中,通过讲述该章节中典型药物相关的故事背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药物发现过程,加深印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创新性思维。例如,亚历山大•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的故事就可以教育学生科学研究不要放过偶然性;屠呦呦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启发,发现了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从而实现青蒿素研究的重大突破。这些事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一些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其科学素养。(3)每个章节讲解完之后都向学生介绍相关药物的最新进展,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
1.5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填鸭式”“满堂灌”“读课件”等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笔者进行了一些改革,在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形、分子式及立体结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了“讲述式”“案例式”“讨论式”“问题式”“情景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9],尝试进行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实行“一课一法、多课一法、多法融合、注重效果”,使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1.6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正确反映教与学的效果。在考试内容上,传统的考试内容大多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笔者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则主要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重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在考核方法上,单一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此,笔者采用了结构化成绩的考评方式。结构化成绩包括主卷成绩、平时成绩和副卷成绩:主卷成绩是针对课堂教学的考核,以期末考试为准,采用闭卷的形式,满分100分,占学业成绩的40%;平时成绩是针对课外训练的考核,主要由作业、小考和小论文成绩构成,占学业成绩的30%;副卷成绩则针对实践教学,主要由考勤、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技能测试成绩构成,占学业成绩的30%。
2结果
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和知识拓展完善了制药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对教法和学法的改进提高了教学效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而评价体系的改进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发展。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大大提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学习状态,并在理论学习和实验中开始初步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012年,我院制药工程专业有6名学生获批6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我院制药工程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生,2010年首届毕业考上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寥寥无几。从2010年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后,近3年来,我院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升入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及其他一些“985”和“211”高校攻读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这表明我院的药物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3结语
【关键词】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教学成果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一门实用的技术基础课,是衡量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尺度,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已不适应现代技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变教学思想,更新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尤为重要。
一、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尽合理
工程制图主要包括:画法几何、投影制图、专业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内容。画法几何与投影制图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往往学时分配较多,而专业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有较强的适用性,但由于受学时限制,往往教学投入不足,影响了学生绘制和阅读专业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2.教学方法有待改革
制图课程的学时逐渐减少,为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考试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闭卷考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往往很难客观的反应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1.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调整“画法几何、投影制图”的部分内容和深度,精减点、线、面投影作图,压缩“截交线,相贯线”,删除投影变换 ;加强三面投影图、形体表达方法和专业图的教学内容。教学中以基本形体的三视图为切入点,重点以基本形体组合体形体表达专业图为主线。培养绘制与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2)调整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的比例。计算机绘图正在逐步取代手工画图,我院从09级土木、交通专业进行试点,利用20-24学时进行AutoCAD 教学,2011级增加4学时,2012级增加到30-32学时,在精讲常用命令的前提下,重点绘制各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图纸。在教学中,把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手工绘图能力,又能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精讲多练,培养独立作图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满堂灌,课下不会做作业,相互抄袭,及格率下降。应采用少讲、精讲,给学生留出提问、答疑、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制图教学是形象思维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静态的图形通过动态直观的反应在画面上,帮助建立空间概念,使接受得快、理解得深。
(3)联系工程实际、组织现场教学。教学中,可先阅读工程图纸,看不懂的结构就近现场参观建筑物。现场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读图难的问题,改变了简单抄图的弊端,学生受益大,图面质量相对提高。
3.考试方式的改革
(1)闭卷考试:闭卷考试适合于画法几何及投影制图部分,常常安排在制图课的第一学期,考试时间为2小时,内容以点、线、面、体、截交、相贯、组合体、形体表达为主要内容,题型以作图题为主,选择、填空、改错题为辅,重点考核学生的投影理论和基本绘图和读图能力。
(2)开卷考试:开卷考试适用于专业图内容,一般安排在第二期。考试时间为4学时,内容是用绘图工具绘制专业图,教师指定多幅图样,学生随机抽取现场绘图。通过绘图实践测试,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际绘图和看图能力。
(3)计算机绘图课上机测试: 考核方式为上机绘图,时间为4学时,考核内容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试题采用分题式,即一页一题,多页组合的方式,使每套试题都有差异,杜绝上机考试中严重拷贝现象,更能测试学生的真实水平,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
三、教学改革成果
教学改革历经3年,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更强,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克服了以往教学中理论教学偏重于实践教学的弊端。经过几年测试的成绩分析,不及格率由08级的30-40%降低到11级的10-15%,学生的绘图能力明显提高,有近80%的学生能独立的绘制与阅读本专业施工图纸,20-30%的学生绘图速度快、图面质量好、读图能力强。
工程制图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在学生的后续课和今后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图学也必将引入更多的新技术,教学内容和方法将不断更新,作为图学工作者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