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一样的精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个问题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于是我鼓励学生来共同探究。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学生甲:《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面上写妻子的愿望,“双照”泪痕才干,什么时候才可以一家人团聚看月,共享天伦之乐呢?杜甫的泪借妻子的眼而流,流出的不仅是渴望家人团聚的泪,更多的是为国家早日结束战乱、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生活而流的泪。
学生乙:为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而流泪,在《又呈吴郎》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人劝告吴郎让一个贫苦无依的寡妇安心打枣以活命,忍不住“泪盈巾”,泪中饱含的是诗人对贫苦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学生丙:《哀江头》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对百姓造成的灾难。“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人生总是有感情的,而大自然是无情的,江水自流,江花自开,它们不管人世的沧海桑田,亘古如此,未有终极。以无情衬有情,诗人触景伤情,眼泪夺眶而出,表达忧时伤乱的爱国情怀。
学生丁: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表现,也有对蒙难君王的哀悼,这是李唐王朝衰败的悲歌,可谓句句伤心,字字血泪。
学生戊:《蜀相》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泪流尽了为国为民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的悲哀,又包含了多少诗人不能拯时救世而潦倒一生的遗憾啊!
学生庚:要说忧国忧民的情怀,《登岳阳楼》这诗表达更感人至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四处漂泊,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禁不住涕泪从横。老泪纵横,不为自己为苍生,不为境遇为国家,映照出杜甫何等宽广的胸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盲人射手”——林东贤
双眼视力仅有0.1度,也能射箭?在常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韩国射手林东贤却用一箭十环回答了一切。林东贤出生于1986年,是韩国著名的“弓箭手”,17岁时视力开始下降。虽然当初拿起弓箭并非个人爱好,射箭却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曾尝试戴着眼镜拉弓,却总是“感觉不舒服”。在模糊的视线里,他不断尝试,一步步地接近靶心。视力上的缺陷,并没有让林东贤放弃梦想,反而让他坚定意志,加大训练的强度。他以惊人的毅力投入练习,每个动作重复上万次。这样一来,只要能区分清箭靶的颜色区域,能否看清楚靶心对他而言没有多大影响。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还未举行前,林东贤就以699环(72箭)的总成绩刷新自己保持的男子个人射箭世界纪录,成为伦敦奥运会上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之前,他已是雅典奥运会最年轻的射箭团体金牌得主。在北京奥运会上,他和队友蝉联冠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射箭之王”。
素材解读: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竞技场上夺冠的工具。对于射箭选手来说,如果连靶子都看不清,又怎能命中靶心呢?然而,林东贤做到了,他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向世人呈现了最灿烂的笑容。在荣誉的背后,是汗水,是坚持,是努力,是拼搏……林东贤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戴眼镜,不做手术,而是用心在射!
适用话题:努力拼搏、坚定信念、奥运梦想、永远不言弃
“标枪美女”——弗朗哥
前不久,一组“标枪美女”的图片在微博上流传,图片的主角是有着伦敦奥运“第一美女”称号的巴拉圭标枪运动员莱琳·弗朗哥。弗朗哥除了运动员的身份,还是2006年环球小姐选美巴拉圭赛区的第二名,以及世界比基尼小姐大赛的参赛佳丽。
在光鲜外表的背后,这位大美女为了“奥运梦”所承受的心酸却鲜为人知。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由于比赛成绩不佳,巴拉圭政府不再愿意为她提供参加比赛的费用,这让弗朗哥几乎没有了经济来源。事业上受挫,让弗朗哥感到万般痛苦,然而她没有放弃。后来,弗朗哥被经纪公司相中,在模特界通过走秀和拍照来挣钱,借以实现自己的“奥运梦”。2006年,弗朗哥还参加了环球比基尼小姐大赛,并当选年度环球小姐。出色的表现让她在模特事业上越来越有名气,但这并没有让她忘记最初的梦想。她将自己赚来的钱都用在训练上,并不惜花重金前往意大利向著名教练迪莫尔菲塔求教。正是这种渴望在奥运赛场上证明自己的坚持,才让我们在本届奥运会标枪赛场上再一次看到她的倩影。
素材解读:在奥运之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经历了无数的曲折才有可能摘得桂冠。弗朗哥就是经历者之一,她为了奥运梦,参加选美大赛来赚钱,再不惜重金请教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在美丽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把自己最美的倩影留在赛场,留给观众,留给世界……
适用话题:梦想的力量、美丽下的坚韧、坚持不懈、追求成功
“独臂女神”——帕蒂卡
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无法完成的事情,由此被誉为乒乓球界的“维纳斯”。
早在北京奥运会上,这位“独臂女神”就被大家所熟知,当时她代表波兰出战女团,成为既参加奥运会又参加残奥会的首个乒乓球运动员。虽然首轮就遭淘汰,但帕蒂卡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的观众。今年,23岁的帕蒂卡又一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除了代表波兰队参加奥运团体赛,还站在女单的赛场上。虽然帕蒂卡没有闯进16强,但她已经很满足了。她看中的不是结果,而是参与的过程。
7岁时,帕蒂卡开始练习乒乓球,并在乒坛上创造多个奇迹。她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获得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精神,也感动着世人。
素材解读:这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姑娘,也是一个不言放弃的运动员。虽然身体残缺,精神却很饱满,目标也很明确,她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演绎了一个传奇。她虽然与冠军无缘,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展现了一种精神与力量。其实,残缺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颗完整的坚定的心,就能战胜一切!
适用话题:残缺之美、执著向前、追求成功、坚定信念
“体操妈妈”——丘索维金娜
1975年6月,丘索维金娜生于乌兹别克斯坦,16岁时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银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退役,并和乌兹别克斯坦摔跤选手巴克德尔结婚。三年后,他们的儿子阿什利出生。然而,美满的生活在2002年被打破,儿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丘索维金娜做运动员时积累下的奖金根本无力承担儿子巨额的治疗费。尴尬的处境让这个家庭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丈夫在家照看儿子,27岁的妻子复出参赛。为了让儿子获得更好的治疗,她改了德国籍,开始代表德国征战。2008年,她参加北京奥运会,获得跳马银牌。
今年,她再一次站在伦敦赛场上,成为体操历史上唯一一个参加过5届奥运会的运动员。虽然这一次只获得第五名,令人欣慰的是,她儿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她也成了乌兹别克斯坦体操队的教练,正如她所说:“我的普通生活终于要开始了。”
素材解读:“为了支付儿子治病的高额费用,我必须努力工作。”这是一位奥运母亲的心声,也是让丘索维金娜征战赛场的强大动力。丘索维金娜不仅在赛场上绽放辉煌,也让自己的家温暖无比。在本届奥运会上,37岁的丘索维金娜虽然没拿到奖牌,这丝毫不影响她对奥运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适用话题:母爱的力量、奥运精神、老将风采、坚持到底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兴趣能激发求知的欲望,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促进思维的活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积极从事学习活动,保持学习的持久,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小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天性喜欢玩、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呆板的形式,从枯燥走向有趣,让学生愿意做,同时从中体验快乐。
(1)情境式作业。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的知识后可以设计一道以“我的一天”为情境的填空题,将枯燥的“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早上7(),我从床上起来,用了5()时间很快穿好衣服、洗好脸,吃了大约200()的米饭。背起2()重的书包,飞快地向500()以外的学校跑去。放学后,我一回到家,马上拿出15()长的铅笔和1()厚的作业本做起了作业。晚上6()动画片开始了,看了大约30()。吃完晚饭后,复习了1( )功课,就上床睡觉了。
(2)绘画式作业。绘画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我们可以结合图形的特征等教学内容特点,适当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来巩固应用所学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学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轴对称图形”等课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在体验数学的趣味中巩固知识。
(3)游戏式作业。游戏式作业就是将所学知识的巩固寓含于游戏训练中,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式作业活动,可以提高他们作业的积极性,获取积极的学习情感,领悟生活数学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布置赛一赛游戏作业,也可以编排口诀操。教完“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一猜游戏作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后、学生与家长之间在家里比一比、赛一赛,享受过程,巩固知识。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
实践性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在不断的探索实践活动中发展能力。
(1)研究式作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的这种好胜好强心理,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过程的同时,享受成功,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完“长方形的特征”后,可以布置学生借鉴长方形特征的研究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并且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以便集体交流。
(2)调查式作业。调查式作业,是指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调查,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记录、分析、整理调查素材,从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训练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悟数学的生命活力。
例如,在学完“统计”后,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一下家庭生活中电费、水费、家庭收入支出等情况,制成统计表(图)。又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可以让学生调查收集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百分数,然后在课堂教学上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讨论。调查式的实践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归生活,经历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3)操作式作业。操作实践活动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创设具体的学习环境,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领悟。比如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后,利用学生爱玩的特性,通过撕纸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轴对称图形,再引导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折一折,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感知对称的特征,从而揭示轴对称图形概念以及本质特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既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每个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要花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分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1)超市式作业。成就动机是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联系的愉快经验,当情境能引起这些愉快经验时,就能激发人的成就动机欲望。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为此,精心设计布置“超市式”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享受成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
如学习了“时、分、秒”后,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来设计作业。一类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为目的的基本题如:小明每分钟做9道数学题,8分钟做了多少道?一类以强化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的的综合题如:小明从家到学校要用20分钟,7:40到校,他最晚在什么时候要从家出发?一类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为目的的拓展题如:小明从教学楼一楼走到二楼要用8秒,小明的教室在三楼要用多少秒?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去做,不作硬性要求,让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多选式作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作业的设计要照顾弱势群体,我们可以设计些具有不同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后,可提供给学生某商店的价格表,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相关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再如我们可以提供游乐场项目价格表让学生说说小明10元钱有几种不同的玩法?哪种玩法玩的项目多?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把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的开放性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又能促使学生灵活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求异及创新能力。开放性作业完成时间的不统一、完成形式的不统一和完成结果的不统一也是尊重学生个性,体现学生差异的具体表现。同时,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能促使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1)编题式作业。习题一般情况下都是教材编好或者教师设计好让学生完成,学生也以习以为常。如果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试着让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自己编题、自己解答、自我评价,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让学生多彩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这样的作业形式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习题练习也更投入、更主动。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布置的作业是结合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自编几道分数应用题并解答。第二天在反馈时我惊奇地发现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分数应用题三种基本数量关系已熟练掌握。学生有个性,学生也需要形式多样充满个性的的数学作业,它能给学生带来创造发现之余的成功喜悦,消除题海战术的恐慌厌倦,激发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2)探究式作业。有序扎实的探究活动,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们也要根据学习内容适当设计一些探究式作业,将探究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走出数学这个小课堂,置身于生活大课堂中,通过用课堂上学到的探究方法来解决探究性作业,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究全过程,提高自身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可以布置一道探究性作业: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哪种平面图形的面积最大?请你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平面图形,算算它的面积哪个最大?学生通过围一围、算一算、比一比等探究活动很容易得出结论: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进而理解了生活中许多物体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圆形物体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多维发展。
一、思想基础:树立一种全局意识
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始终绕不开高考,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但一些学校的教学却由此而陷入了两种“误区”:一是过份注重最后阶段的重锤敲击,轻视高一、高二年级教学中的基础培养,过分依赖高三强化之一役,把高考理解为“高三的高考”;二是把本应各具个性的三个年级的教学置于高考的“恐怖阴影”之中,以高考“捆绑”课堂,教师动不动就在课堂上亮出高考试题,班级时不时要在教学要求上向高考看齐……在此种环境下,“教学”等同于“教考”,课堂教学便失去了其本来应有的味道和魅力。
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告诉我们,高考最终检测的是通过整个高中阶段的系统性学习和训练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高考的成功需要依赖于三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年高考三年抓”,倡导教师把高考的意识和高考的要求“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进程中,而不是在课堂上不断地“叫喊”高考,以高考的紧张和难度来“要挟”学生。首先,通过制定《学科教学三年规划及其基本要求》,对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进行生本化和系统化的整合,必要时甚至可以将高一的部分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到高二完成,一切围绕生情和学情,拒绝被所谓的统一进度拖着跑,不人为地制造“夹生饭”。其次,通过试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构建一种有利于三个年级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高一年级抓牢兴趣和基础,高二年级着力防止学科分化,高三年级重在科学取舍、分层施教。
只有立足于“一年高考三年抓”这种全局视野,我们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和“精彩”的思考和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思想基础和方向指引。
二、磨合过程:汇聚多方面的智慧
在探索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同题异构”的形式加以推动。有学科组内的,有校内学科间的,还有本校新锐教师与特邀省内一线名师同台献技的,他们围绕同一个课题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展现不一样的教学个性。刚开始,有不少老师只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公开课活动,而我认为:这种形式不是简单的比拼输赢,更多的是感受不一样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教师的参与不应是单兵作战,更多的应是展示一个团队的教学智慧和力量;不仅是单纯的活动组织,更重要的是学会去粗取精,扬长补短。因此,我们要求老师更应重视后续的环节,例如留下上课的视频资料反复推敲,请执教者或学科团队交流教学构思和实践过程,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再备课、再设计等等,通过观察、反思、交流甚至交锋,汇聚各方面的教学理解和智慧,共同打造精彩的课堂。
客观地讲,绝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有精彩点,甚至有精彩的片段,但整节精彩的课却不多,大部分展示的是教师个人的精彩,真正的精彩课堂离我们既很近也很远。笔者认为,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共性的“模糊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教学定位与教学起点上的模糊。定位不等于起点,定位是目标,是终点,而起点是切入口,是路径,教师只可以降低起点但不能降低定位。二是在用力与用心上的模糊。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调动、感受和体验,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死盯硬磨”,很多时候教师的辛勤付出并不一定能收获理想的结果。三是在早抓与狠抓上的模糊。教学的效果应来自于循序渐进的积淀、迁移和攀升,而不只是短期的强化和重复。四是在学案、教案、课件与作业功能上的模糊。课堂教学过程应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的过程,目的在于构建知识体系、训练思维能力、引领价值导向,学案、教案、课件与作业只是其中为了实现目标、发挥各自作用的具体教学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来代替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打造精彩高效的课堂,必须抓准教与学的基本立足点,即在方向上依据课程标准,在基础上依托教材,在辅助工具上选择手段,过基础关是根本,寻增长点是关键。
笔者认为,精彩的课堂必须凸显三个关键词:简约、智慧、实效。首先,简约的课堂需要老师“站得高”,通过研究和学习,对课程标准、相关教材、生情学情、重点难点成竹在胸,使学生能够把书读“薄”,又能够把书读“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就近下“篙”;能够紧扣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新旧结合点、课堂生成点,对症下药;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留后患。其次,智慧的课堂需要老师“抓得准”,不是学生跟着教师走,而是教师“顺”着学生走,能够通过预设、收集、发现、点拨和生成,抓住学困点、碰撞点和兴奋点,让课堂真正成为互助、合作、探究的园地,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使老师教得有意思。第三,实效的课堂需要教师“落得实”,不仅目标意识强,目的性更要强;不仅定位要准确,起点更要正确;不仅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节约意识;不仅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更要及时;不仅作业要适量,布置更要适切。当然,要真正达成“简约、智慧、实效”的课堂,绝非一日之功,它最终比拼的是教师的实力、功力和魅力。
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教学活动不应急切地直奔答案、考试和分数,不应把课堂当成‘高铁’。”精彩的课堂应当保留追求真理的美妙的过程,应当呈现思维碰撞的火花,让师生均能学有所得、教有所获。
三、找准抓手:构建三种基本的课型
虽说“教无定法”,但在同类事物当中存在着共性是必然的。通过对大量课堂教学实例的分析和评价,我们认识到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课型模式很有推广价值,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成熟教学流程,能更有效地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主动探究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因此,我们把构建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这三种基本的课型作为追求精彩课堂的实施抓手。
新授课是最常见的课型。这种课型本应是最多变、最出彩的,但实际上我们发现新授课课堂较多的还是由教师把持和支配着,学生接受的大多是经教师咀嚼或加工过的知识和观点,学生难以获得独立面对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难以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学习乐趣,难以逐步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贯通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以“自学导案”为基础的新授课教学模式,主要流程包括“自读教材完成自学导案(或+讨论交流)――重点质疑(或+例题分析)――总结训练”。这里的“自学导案”主要是针对教学实践中课前预习的形式化倾向和相对薄弱的学情基础而提出来的。有时候,与其课前预习无法有效落实或检测,不如让“导案”带着学生自读教材,用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链”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以此为整个课堂教学营造氛围、埋下伏笔。这样不仅有利于克服教师“一言堂”的诟病,而且能够尽力让学生逐步进入课堂角色,主动熟悉教材并思考问题,最终实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目标。
复习课是最需要提升的课型。如果说新授课的教学像“栽活一棵树”,那么复习课的教学就好似“育好一片林”,它需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再认识,理清关系,形成网络。但是复习课常常会出现“满堂讲”“满堂练”“满堂扯”的倾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以“前置作业”为抓手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主要流程包括“前置作业――知识建构――题例点拨――总结拓展”。这里“前置作业”的思路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旨在突出学生问题暴露的准确性,提高教师复习的针对性。因为复习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与其很粗疏地呈现知识体系,还不如让学生先通过预设的练习,唤醒知识的积淀,明晓方法的缺失,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而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前置作业的批改和分析,还能更好地把握复习重点,瞄准薄弱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讲评课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课型。如果问哪一种课最好上,最不需要花大力气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也许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试卷讲评课。其实,这正暴露了讲评课教学的随意性,它最大的弊端在于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的培养,费时而且低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突破训练”为核心的讲评课教学模式,主要流程包括“错误统计――重点讲评或分类讲解――突破训练”。我们认为,讲评课的目的不仅在于澄清正误、诊断纠错,更重要的是点拨思路、突破难点、提升思维,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延伸,对新知学习做好有益的铺垫,因此有人认为“讲评课是复习课中的复习课”。其中的“突破训练”绝不只是普通的作业布置环节,关键体现在“突破”上,是对本课重点讲评过程中“错因分析”“通式通法”和“变式训练”等环节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质量检验,从而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标,追求“从讲一道题到掌握一类题,从夯实一个知识点到联系整个知识网”的境界。
“生本”是我们追求精彩课堂的核心理念,但生本的前提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科学的发挥。在教学方式异彩纷呈的今天,构建并推行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课型模式,绝不是否定教学常态,更不是遏制创新意识,而是试图聚集团队的智慧,借鉴相对成熟的经验,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飞跃。
王舒燕最近颇为烦恼,就因为她无法实现对儿子岑林的承诺。
早在开学初的时候,她跟读五年级的儿子约定:如果你考入年级前五名,妈妈就满足你任何一个要求。——现在儿子真的进入了前五,做家长的本该高兴才是,可没想到岑林居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暑假带我出国旅游一次!
岑林的理由很充分:出国游能丰富阅历、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扩大视野。
这些理儿做母亲的当然知道,问题是王舒燕跟老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供儿子上这所私立学校已经相当吃力了,哪里还有闲钱带他周游列国?
这回岑林却固执得很,他说:如果今年暑假再不能出国旅游,下学期我就要转学!
转学?王舒燕疑惑了。从这个词眼里,她捕捉到儿子提出这个要求肯定另有隐情,便耐心地跟他聊了起来,最后总算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原来,岑林班上每年暑假都有许多同学随父母去海外旅游或者参加游学,回来后形成一个“小圈子”,孩子们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互相“晒”自己的出国见闻,而将其他没有出国经历的同学排挤在外。每每看到人家眉飞色舞的样子,岑林既羡慕又失落,故而向母亲提出了这么个要求。
王舒燕跟老公商量这件事,男人很不赞成,说:跟团出国游,都是走马观花的,哪能真给孩子带来多少见识呀!
王舒燕知道老公是心疼钱,可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她一咬牙,说:去!
是的,再穷不能穷孩子,她可不希望儿子在外面被人歧视。况且,自己对孩子还有过承诺,怎么能轻易食言呢?
保证让你有面子
考虑到去其他国家路途遥远、花费不少,王舒燕紧锣密鼓地办签证,准备带儿子去韩国一趟。谁知儿子一听是去韩国,顿时不高兴了,说:切,去韩国呀,才几千块钱,我们班同学小学一年级就去过了。
不去拉倒!还以为你真是想出去学点什么,原来是虚荣心作怪,想跟人家攀比呀!老公顿时火了,冲儿子发起脾气来。
岑林也不示弱,说:我妈答应满足我任何一个愿望的,大人说话不可以不算数!
王舒燕谁也说服不了,无奈之下赶紧打电话给儿子的班主任,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老师说:我也注意到攀比风在班里盛行了,开学的时候会组织主题班会开展教育的。你问我是否要满足孩子的要求,那就看家长的经济能力了。显然,带孩子出国游历一下,肯定有好处的。孩子们回来后相互交换出国旅行的见闻、分享出游经历本身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家长自己的心态要端正,还要注意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能出去的别让孩子借此做炫耀资本,不能出去的也别觉得低人一等。要让孩子们知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他们完全可以从不同渠道了解多元文化,比如说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报纸杂志等。
对,足不出户,也可领略海外风情。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一语惊醒梦中人,王舒燕恍然大悟。
挂了电话后,王舒燕将老师的话告诉儿子,又提出跟他进行“微旅行”的计划,最后说:儿子,只要你听妈妈的,我保证让你在同学们跟前倍儿有面子!
岑林将信将疑,但既然连老师都说了,他不得不服从妈妈的安排。
王舒燕给儿子买回好多旅游杂志,跟他一起翻看,了解各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她还给儿子买来一些光碟,让他更直观地欣赏到每一个名胜风景如诗如画的美丽。
流连在文字和图片的世界里,岑林的内心越来越丰富了。他说:妈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能随便出国,还要将祖国建设得比外国更漂亮!
王舒燕发现,城市的大型超市以及公园里,偶尔会出现一些购物和休闲的外国人。只要有空,她就会带儿子上那儿去。尽管她的英语水平很低,可为了给儿子树立榜样,她总是磕磕碰碰地主动跟老外搭讪,帮他们导购或拍拍照什么的。岑林在她的引导下,也变得越来越大胆。孩子的语言能力天生就强,说话能力提升得非常快,一个暑假下来,跟老外对起话来越来越轻松自然了,甚至还喜欢配上西式欧式的肢体语言,让人见了忍俊不禁。
晒见闻,儿子完胜
又到9月初开学的时候了,岑林犹犹豫豫地怕去上学,王舒燕鼓励他说:去吧,同学们聊啥咱聊啥!
值得欣慰的是,儿子放学回来时,王舒燕看到的果然是一张得意而开心的笑脸。
岑林自豪地说:妈妈,你的儿子完胜了!我跟同学们比赛说英语,没一个比得上我!他们有的去过西班牙,我便跟他们说西班牙是“橄榄王国”,橄榄林漫山遍野,连绵不断,说“西班牙斗牛”的起源和“西班牙斗鸡”的奇特,说西班牙人的生活与礼节;他们有的去了泰国旅游,我便跟他们说泰国传统食品、金碧辉煌的佛寺、闻名世界的四方佛、妖娆多姿的热带风光;他们跟我说起夏威夷,我能说出这是一个群岛,包括132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其中8个岛屿有人居住,6个岛屿可供旅游。一年到头,艳阳高照的气候,茂密的雨林,散发着清新湿润的空气,告诉他们夏威夷其实以东方人居多,日本人、韩国人、华人、菲律宾人……嘿嘿,他们可佩服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