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学第一课观看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今天我和家人亦如往年一样,在9月1日的时候观看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这一季主要聚焦在了我们中国从建国至今的_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_”为主题,分为“梦想、探索、奋斗、未来”四个篇章,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展现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启发青少年的创造梦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建国的_年间,我们的祖国真的成长了很多。以前曾听爷爷说过,在他们还年轻的那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最贫穷的一段历史,那时候的他们粮食只有地里的各种野菜,有时候野菜没了,只能吃树皮和树叶。每当爷爷说起那段往事,眼眶总是红的。
到了今天,爷爷再说起那段往事时总是会说:“那时候的我真的没想到,我能过上现在这一种好日子,每天的饭桌上,都有好几个菜。过春节的时候,不是杀鸡就是宰猪,穿的衣服也是又暖又好看,住的房子都是小洋楼,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带给我们的啊,孩子,你一定要爱党爱国啊,跟着党和国家走,是绝对不会吃亏的。”
这_年间,不单是我们家的生活不一样了,我的家乡变化更是巨大的。从一个水泄不通的小山坳变成了现在交通便利、楼房林立的优美小山村,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这_年来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是国家创造了今天的我们,国家在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而我也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富强,家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即使时光荏苒,带走我的年少面貌,活泼精力,但也带不走我爱祖国的这一颗心,我将会永远与你伴,至死不渝。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盼望着,盼望着,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在9月1日这一天,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老师也组织我们在教室观看,此时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很早之前就有听过这档节目,只是没有真正的看过,现在终于可以达到愿望了。
今年的主题是“_”,我的内心是十分澎湃的,这在以前的学习是从未有过的。开学第一课对小学生人生成长道路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也懂得了人生无限的可能性。而这次节目让我更加坚定学习目标,改变以往的慵懒态度,从此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少年。
观看完节目以后,老师给大家提了几个问题,来检查我们是否有认真学习。当老师提问的时候,每个人都踊跃的参与回答,而我也不甘示弱,也勇敢的举起来手。大家的回答结果自然是令老师满意的,我也被老师表扬了一番,心里甜滋滋的!
开学第一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的意义却永远的印在我心里。未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骄不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可以为祖国献上自己的力量,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时光匆匆,这个暑假已经离我们而去,开学了,既紧张又激动。同学们,开学之际,大家别忘了观看《开学第一课》。可以说每一年观看完《开学第一课》,总会被节目中的一个个励志故事片段所感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不例外。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_”,观看完这个节目的时候,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让我们一起致敬逆行者!
在开学这个特别的时间点播出《开学第一课》,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希望让同学们通过节目的片段感悟人生,更加确定自己学习的决心。因为在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巨浪,就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在新的学期里,大家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奋力前进,积累更多的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给祖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祖国锦上添花的重任。新学期的到来,意味着大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大家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不轻易说放弃,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我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因为它陪伴了我很多年,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每一次都学到不少新的知识,所以,每一年九月一日我都非常期待,总会早早吃完晚饭,守在电视面前等着它开始。
尤其是今年非常特殊,因为疫情的影响,所有人都只能待在家里,学习如何防疫,同时看到了很多抗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让我感觉春节并不孤单,更多的是感动。因此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勤快洗手,出门戴口罩,以及不能聚众聊天等等,这都是我从开学第一课中学到东西。
一首失传了77年的抗战歌曲重获新声。师生们有幸见证了这首老歌新曲的首发。“我有恨,在九月秋;我有泪,向腹中流……”,这首歌是由东北中山中学国文老师、“清华诗人”郝泠若先生撰写歌词,在当年广为传唱。沈阳独立音乐人、新民族音乐创作人韩萧寒先生看完歌词被感动,为这首歌重新谱曲并演唱。“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也成了这首歌的首发地。韩萧寒因事未能到现场,他通过视频说:“为这首歌谱曲并演唱是我给当年的学生和老师致敬,是向当年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致敬。”看着不到五分钟的MV短片,一张张流亡师生的老照片闪过,再听着韩萧寒那略带沧桑的嗓音,一些人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出来,其中记者自己也是。“第一课”也在这首歌中落下帷幕。
课后作业:我们需要家国情怀
“世界只有两种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增无减,终生不变:一个是爱家,另一个就是爱国。希望同学们能从这堂课中感悟抗战期间爷爷奶奶们的家国情怀,也思考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国情怀。”
虹桥中学开讲——
学生惊诧:下大雨我们都停课,而他们……
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皇姑区虹桥中学早早在宣传栏中贴上了刊有“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系列报道的报纸,引来学生围观。“没想到,打仗了,学校还要继续上课;没想到,学生还要流亡到那么远的地方。看这些战争年代的读书故事,我们感觉就是震惊!不可思议!”在橙黄色的报纸前,同学们议论纷纷。而读到《重庆那一天,如噩梦般存在》时,有同学的眼睛湿润了。
“有时候我们上课,听到火车的声音,都无法安心听课。而那些流亡学生一边躲避炮火,一边步行赶路奔赴好远的地方上学,我感觉到他们求学的心思是多么强烈,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珍惜让我们汗颜!”
遇到战争,学校还正常运转吗?学生们还正常上课吗?播放《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纪录片前,记者在八年十七班做了个小调查。回答如下:“下大雨,学校都要停课,打仗了学校肯定不会上课了。”“万一同学们受伤怎么办?家长也不会同意的。”“我有个头痛脑热,我妈妈都会把我接回家,遇到战争怎么会有人去上课呢?”
短片开始播放,学生们的表情凝重起来,有惊恐,也有诧异。“真没想到,学校可以在那么艰苦条件下上课,我们看着都害怕。我懂了,学生只有通过知识来报国,才能改变国家命运。你看东北中山中学那么多学生最后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他们成了国家的栋梁。”学生宋津桥说。
“我太喜欢短片中‘有了学生,就保留了民族元气’、‘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几句话了。一个社会总要有点精神,一个群体总需要一些榜样。我要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吕英哲说。
珠江五校:
看完纪录片,起立鼓掌
9月1日上午,皇姑区珠江五校学生们观看《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后,还在课堂上阅读了沈阳日报相关报道。
珠江五校六年九班刘子豪说:“姥爷说,日本鬼子侵占中国修‘围子’,设‘部落’,把群众赶进‘人圈’,老百姓过着牛马一样的奴隶生活。为了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这些学生到南方去求学,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佩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六年九班响起《松花江上》歌声。
“我以前觉得是为自己学习,看了这个纪录片后我明白读书救国的道理。”李启祥同学说。同学们上了特别难忘的第一课。
近20分钟的纪录片播完后,同学们起立鼓掌。
“开学第一课,我们要学生们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引导学生培养出健康、乐观、勇敢、坚强的人格,将来学生们要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珠江五校校长佟宁芳介绍,该校将在全校开展了解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的教育活动。
二经二校:
有这样一所中学?真没想到
开学前一天,二经二校就将刊登“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系列报道的报纸张贴到校园宣传栏。“东北还有这样一所中学?真没想到。”宣传栏吸引了不少老师和学生家长。
9月1日,该校组织学生观看了《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纪录片,并围绕“流亡抗战”在学生中开展征文、写观后感活动,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六五中学:
“流亡抗战”是活动主题
走进一六五中学,操场上,几名解放军战士正在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军训。
校长金至涛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军训已经成为该校开展国防教育、抗战教育的一部分。今年该校又多了一项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沈阳日报、沈阳网和市教育局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并围绕这个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将其当成新学期开学的主要活动。
九年一班学生杨济同说,当年东北中山中学的学生流亡途中不忘抗争,不忘学习,千余名学生参加了拯救民族危亡的“一二·九”运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写了浓重的一笔。今天的学生应该向他们学习。谈到“家国情怀”,九年三班学生童尧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像爱家一样爱国。每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建设我们可爱的国家。
70年前“第一课”
谁见过大衣当黑板?他们见过……
这堂课的主讲人是沈阳日报记者周贤忠。他受几位参与流亡抗战的东北中山中学老校友委托,讲述70年前的“开学第一课”.
我们共走访了8个城市,采访到平均年龄达88岁的近40位校友,其中有四位校友提到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开学第一课”.
南京板桥:上课时日本飞机来了
93岁的赵德本讲了在南京板桥的“开学第一课”.他是1937年从南京考入东北中山中学的。他入学上的第一课就是听老师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老师说,秦灭楚,楚国虽只剩项羽等少数人家,但他仍带着大家不畏,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暴秦。我们也一样,总有一天我们打败日寇、打回东北老家去……正讲着呢,日本飞机来了,但大家谁都没有动,老师坚持讲,同学继续听。为听故事不躲警报,那时的师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抗战到底、读书报国”的决心。
广西怀远:黑板在老师的大衣上
82岁的穆杰校友讲了在广西怀远的“开学第一课”.穆杰是当时国文老师乌荫棠的儿子,怀远复课时,他最小的弟弟不幸夭折。乌老师忍着巨大悲痛,告别家人回校上课。这就是东北中山中学可敬的老师,无论正经历怎样的苦难,都永远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让穆杰印象最深的要属生物老师王虚中。当时在怀远,复课条件非常艰苦,上课没有黑板,学生问:“还上课吗?”他说:“上!”随后他用粉笔在自己的大衣上画图示,说:“黑板就在我的胸前!”
四川静宁寺:“第一课”是追悼会
93岁的白晶泉在沈阳金秋医院病房里讲述了在四川静宁寺的“第一课”.1939年5月3日下午,学校在重庆储奇门码头集合准备前往静宁寺,在等船的时候,遭遇日本飞机轰炸,五名师生不幸罹难。学校到静宁寺后上的“第一课”就是开追悼会。郝泠若老师还专门写了挽歌:你们安息吧,在荒原上,星寒兮月冷兮风雨兮凄凉!抗战的旗帜正在高张,报仇的单子让我们来承担。老校友白晶泉说,这场追悼会后来变成了声讨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抗战到底,收复失地!呐喊声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语文新大纲指出:“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于一体,以其图像直观,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写作心理状态。
1.制作精美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在指导学生写“雨”的作文时,我先用电脑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萧瑟、冬雪飘逸等不同景象,展示雨中的山村、城市、动物、植物,各种人事活动的场景;然后展示课件中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诗词佳句,让学生诵读赏析。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看着唯美的图画,品赏着经典的诗句,学生的创作激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笔下,我看到了雨中美丽的风景,听到了雨的诉说,感受到了雨中细腻的情思……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有物可写,达到“我要写”的写作心理状态。
2.利用网络提供的“新鲜”素材,营造写作氛围
父爱是含蓄深沉、不易理解的,往往被我们忽略。去年春晚晚会上,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最催人泪下的歌。筷子兄弟的《父亲》,引发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父亲对我们独特的爱。在作文课上,我播放MTV、视频图画,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对亲情的体会。于是,学生泛舟记忆的长河,追寻成长岁月里的那些感动的瞬间,将至爱至善的亲情展现了出来。在他们的笔下,我看到了骑在父亲肩头上放风筝的快乐、拐弯处含蓄的父爱、手术前父亲深情地拥抱等真挚而细腻的抒写。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前必须对生活进行全面而仔细的观察,从而积累写作素材。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信息技术下,我们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制作网页(http://prodac03655.isitestar.cn/),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网页共设置了六个板块:美文鉴赏、教苑天地、学生风采、互动论坛、写作点津、素材图库。
2.建立班级QQ群,让学生上传文章,关注群动态,参与各项活动。
3.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粘贴自己读到的精华作品。
4.学会写博客,每周抽时间欣赏同学的博文,并认真的回复。
5.将积累的素材按类收藏:名言警句、生动事例、文学人物、精美语段、写法点拨、哲理反思等。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互动评价
叶圣陶当年对传统作文评改感叹道:“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改变传统作文评价中诸多弊端,实现师生的互动?
首先,我改变以往细读精批的批改方法,采用浏览式大体了解全班习作情况。从是否切题、语句流畅程度、感情渗透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在初步阅读学生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写作情况及本次作文要求,制定出评改标准和具体方案。再次,选取习作中的典型案例,借助投影仪展示,根据评改标准和方法,师生参与互动评价。最后,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习作的评改任务。每组选出优秀评改,电脑展示,师生共同欣赏点拨。
对于在电脑上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完后将其设为共享文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阅读,都可以跟帖评论。这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互动评价,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巧用信息技术,改过去老师埋头苦批为师生共同批改,这样,批改作文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巧用信息技术,传递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动力及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每年九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其主题总是引人注目,从关注“安全”讲述“中国梦”,到注解“幸福”聚焦“身边之美”。围绕这些立意深刻的主题上好第一课,是我每年作文课的必修内容。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树立了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欣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楷模”颁奖词。聆听模范们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用自己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执着信念、无悔付出,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通过观看,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进而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小学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参与。如:二年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一课中,如果教师单纯地讲水在我们生活中有多么多么重要,语言将是苍白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有限的,学生的感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对“离不开水”难以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事先从网络搜集整理一些西南地区干旱情景的图片,配上适当的音乐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一个思考题: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的思维被影像激发了,纷纷举手发言。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继续追问:我们小学生可以怎样做更大地保护水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环保、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出示相关的节约用水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欣赏。这样,把抽象的“离不开水”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讲得具体形象,学生不但明白了水的重要性,而且懂得了怎样做才是保护水资源。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
小学的思品课堂教学时间为四十分钟,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能保证教学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恰当运用这种手段,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理解能力。如:在教学五年级品德课《走进民族大家庭》时,学生对于“文中介绍了哪些民族资料,这些民族有哪些风俗习惯”是难以凭空想象的。我在上思品课前,先布置学生周末回家或利用上信息技术课的机会查阅、搜集了我国有关民族风情等资料。上课时,我设计了其中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民族风情资料。当大屏幕上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图片、配合悠扬乐曲的民族风俗表演视频生动鲜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只需根据画面偶尔稍加点评即可。我不用手捧资料口干舌燥地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学生不必呆坐在座位上傻听傻想。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我播放一首歌曲《爱我中华》,在铿锵有力、节奏欢快的歌声中,我总结:“同学们,我们中华历史悠久,我们中华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一个大家庭,我们团结友爱,中华必将强大!”学生们情绪盎然,不约而同唱起了歌曲。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思品教学,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形成思品教育合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并延展到校园和社会,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发校本视频资源
如: 我校专门开发了校本课程《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仪容仪表规范》,根据教材内容摄制成视频,配好背景音乐及解说词,利用校园网络通过VOD视频点播系统在思品课及班队会播放。最后,按行为规范要求训练学生们自身的行为。我们把思品课教育融进孩子的生活世界,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身边事抓起、平常事抓起。音像结合的视频教育方式改变单调的文字或语言说教方式,显得更直观、形象,让学生看得见、学得像、可体验、能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了行为记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加大自我教育力度
我校通过因特网收集各种德育资源,下载并上传到数据处理制作中心,分类别进行加工制作存储,生成实用的德育资料,内容有:《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身边的礼仪》图片资料等。各班级利用校园网络及教室电教平台定时组织学生观看学习,促使他们更快地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发挥网络载体作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培养了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好习惯。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拓展品德课堂,增加知识密度,可以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
一、营造氛围,真诚沟通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是为开展心理辅导专门设置的一种课程。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的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极力创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和教师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主要应做好的几项工作有:
1.教师要倾情投入
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并掌握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等。当教师进入活动中时,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学生,并在活动中坚持这一原则,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境,倾情参与活动。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丰富,感性认知强,即使教师思想情绪上有轻微变化,也会波及学生的心理,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自信伴我成功》一课时,我满含真情讲述了自己少年时由缺乏自信变得充满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懂得人是因为自信而美丽,因为自信而成功的道理。教师真情的故事使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
心理活动课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内心交流的良好场所,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心、诉真情,体会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在教学四年级第一课《独一无二的我》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课,学生们对活动的目的及内容不明确,个个正襟危坐,发言也是三思而虑,不愿轻易敞开自己的心扉,不能充分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优点轰炸”,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他人的优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只要你能大胆说出来,你就是最棒的!”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他们渐渐地对心理鼓励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地和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二、贴近实际,形式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活动课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确定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促使活动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
学习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他们才能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辅导效果才会水到渠成。
心理健康活动中,参与者的身心应是处于放松状态的,由于是自主参与,积极性高涨,其思维也最活跃。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创造游戏内容、形式、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如《心语架心桥》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以此撕纸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沟通”,阐述沟通是传递者过滤接受者反馈的环回过程,指出单向沟通存在的不足,并强调双向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2.活动形式多样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我尽量融入故事、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如我在上《我是情绪的小主人》一课时,我就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首先让学生表演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的等情景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的情绪体验,再讨论解决的办法;然后通过让学生听音乐观看舞蹈《爱是love》,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随音乐跳舞,将手中一颗用纸折叠成的红色的“爱心”在同学中传递,歌声停止,爱心在哪位同学手中,哪位同学就站起来,说出一件自己烦恼的事,其他的同学想办法或唱歌,或跳舞,或讲笑话让他开心,爱心继续在同学们的手中传递,最后我出示图文并茂的格言字画寄语学生,赠“笑脸”给学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所收获,使心理辅导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重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1.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如何让心理辅导课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呢?”活动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进行《自信伴我成功》心理活动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说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经历,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让学生临场三秒钟给自己增强自信心,阅读名人档案,让学生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通过大胆猜想五秒钟可以拍几个巴掌的猜想到实践的活动,让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感悟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充满自信,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2.延伸课外,实际运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活动课,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并不仅仅满足活动课上学生的心理需求,它应该贯穿学生的始终,让学生所感悟到知识内涵应延伸课外,指导行为。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强,对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铭刻在心,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上反映出来。在辅导《自信伴我成功》这一活动课中,同学们能够将学习和生活中学到的朗读、讲故事、魔术、唱歌的各种技能在课堂中展现,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在活动课后,学校和班级举行了多次活动,报名参加的学生们踊跃多了,同学们纷纷对我说,老师,我现在不论做什么事都有自信了,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积极了,没有怕失败的心理负担了。可见,学生们能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感悟、体会来指导鞭策自己的行为,达到了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