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师研修发展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专业素质 挑战 要素 建议
一、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组成,这三方面素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相互区别。其中教师道德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教学能力是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核心,教育科研能力是探索体育本质及规律的重要环节。
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面临的挑战
1.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过去把学生当作容器,以教师为中心,完全以传授知识为主,或者完全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观点。都是“我要求你如何”,站在教师角度去安排教学,没有很好解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与全面性等问题。
2.教师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完善。选项教学增设很多新的运动项目,部分项目是教师从没接触过的,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提高、完善和内化。
3.教师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教育体制。职前教育是基础,在职教育是提高。改进在职“研修体制”,改变传统的教师研修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偏差,在职研修要增加教师参与课程实践、课程开发的机会,加强教师课程与教学研修课程。
三、影响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要素
1.内部因素是体育教师自身的因素。(1)体育教师的自我认识,首先没有认清教学行为对社会的意义。其次,学习任务对社会的发展是否有积极意义。(2)体育教师的信念、价值观。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是指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对教学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3)体育教师的态度,首先,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的态度对教师专业有很大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光荣感,树立敬业爱岗的积极态度。其次取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喜爱还是憎恶、讨厌、厌烦和教师是否对学校、家庭、社会负责。身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上课愉快,给学生启发。(4)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教师是不是满足现状,不断更新,补充自己的知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2.外部因素社会管理层,机制体制对体育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各级教育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对体育教师要求都有点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做法,影响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管理层应结合学校实际对体育教师设定合理的目标。体育教师个体生存环境较为自闭,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强。就教师个体生存方式而言,其从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内心需求和生命体验都被轻易地放逐,整天处在规范而又狭隘、重复的生活中。在这种缺乏活力的生活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难以激发。
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在职教育中总体设计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合理重组,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取得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培训学习,通过去专业学校进行进修理论培训,或者结合学校的实际,由相关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并且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打破学科定向,提高素质,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2.促使体育教师队伍向“科研型”转变。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结合校本教研,促使教师队伍向科研型转变,学校要制定体育教师发展规划,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通过积极参加学校中的各项教科研活动,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公开课,说课,撰写论文,进行课题研究等,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逐步向科研型转变。并且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向前发展,构建校本,共同研究体育,把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科研型、互动提高型的教学核心。
3.重视体育教师的心理疏导。随着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工作超负荷,地位得不到重视等因素,导致体育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到体育新课程改革,影响体育课的教学。体育教师的心里疏导主要通过学校领导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不断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在工作中给予正确的评价。
五、结语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教育;现状;小学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小学阶段对人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长身体,学做人,学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以及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时期,同学也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小学阶段应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和、知识的增进、道德之养成。小学体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体育教育能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小学教育各个科目相互融合,为我国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针对小学体育教育,笔者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小学体育教育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一)师资匮乏
小学中各个科目的教师都不足,有些学校一个教学教很多的科目,体育教师的数量更为不足,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正常进行.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由学校随意指派教师来担任,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学生体育课无非就是自由活动,没有接触体育技能,学生只是放体育课为自由活动课。还有部分学校将体育课改为文化课,学生没有接触到体育课,以上种种都是由于体育教师匮乏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必须保证师资力量才能保证体育教育顺利进行[1]。
(二)基础建设落后
学校的运动场地不的合格率非常低,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就算是有体育器材的学校,器材数量也明显不足,且坏的多能用的少。在小学学校中还有近1/4的学校只有一片凸凹不平的空旷操场,篮球、单双杠、跳绳等运动器材基本没有。
(三)政策得不到落实
在小学学校中,无论县市级或省级乃至国家级体育相关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大部分政策无法落实到学校,分配的体育器材也一部分被截留[2]。体育教学改革,就连最为基本的教改理念都很难下达到基层教师那里,体育教师几乎没有业务培训,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等政策就更难得到实施。
二、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完善制度,加强督导,保障城乡孩子接受体育教育的权益
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处于劣势地位,它的完成与否直接受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对体育重视程度影响,特别是在农村,随意占用、取代体育课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城乡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通过各种政策法规来规范体育教学行为,切实保障城乡小学接受体育教育的权益[3]。《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依据,但距现在已有近二十年,与现在学校体育的要求不适宜,如体育教学课时数、体育场地器材、体育师资配备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使学校体育工作无法可依,对违反《条例》的处罚力度不大等,修订《条例》迫在眉睫。同时,应加大有关体育教育政策的宣传和督导力度,使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来认识体育,重视体育,加强体育,杜绝占用体育课的情况出现。
(二)加大投资,扶持弱势,保证城乡小学体育硬件资源配置
体育硬件资源配置问题上城乡小学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小学场地小,而农村小学器材不足,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政府应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加大对体育硬件资源的投入,制定新的标准,并实施到城乡小学体育教育中去。
农村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属于弱势群体,城市家庭学生经济能力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体育器材,而农村家庭往往不能为学生提供体育器材,如何针对农村小学的特点,在政策上、经费上予以支持,使他们与城市学生一样享有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
(三)师资流动,促进城乡教育人力资源均衡分布
城乡小学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职称评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相对落后,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想在城市工作[4]。缩小城乡小学师资力量的差距的对策主要有:制定出一套农村小学师资工资待遇、生活条件、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一些优秀的师范生到农村小学来就业;建立一套城乡小学体育师资轮流交换上课的制度,如教师进行定期流动、城乡学校教师对流或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薄弱学校和优势学校手拉手或结对子、共享优质教师资源等;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如城区的一些小学设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研修工作站,让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到这来进行研修等,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要拉开城乡小学体育教学的差距,让小学体育教育得到一个同步的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从去解决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措施,才能让小学体育教育顺着健康的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宏伟,不同体育思想影响下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探讨[J].教育与社会,2010(2)
[2]吴义.海南省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研,2006(4):81
一、记录教学点点滴滴,促进教学反思
孟子曰:“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意思是说: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心理学的原理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人们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时,就会较高层次地提升自己的行为水准,就会较好地实现行为的目标性。为此,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记录”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记录?如何反思?博客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它是一种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将自己在教学生活中的感悟、心得、创作、实录、课件等内容记录下来的方式。教师们在博客中进行记录与书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他们既可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又可思考如何进行教,还可思考“进化式”地总结与探讨教育教学发展的进程,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人内隐知识的显性化。
同时,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化的平台管理系统,这个平台可以与知识管理实现最大程度的整合。如我们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帮助教师们有效地整理教学中的经验、教学心得、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经验,进而实现有效传播,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共享和交流。
二、搭建教交流平台,增加共享契机
博客,与传统的反思手段(如心得笔记)有着巨大的不同,那就是它可以实现最大范围的交流与共享,如博客的创设人所言:博客就是一个“自由表达、开放宽容、个性张扬、专业精神”的平台。当博客进入教师的世界,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对业务问题思考的自由度与深度。目前,各地小学体育教学研修活动开展得良莠不齐,尽管部分学校按部就班地开展了一些教研、科研活动,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思考的时间,个性的不同,主张的差异等众多因素,导致教研活动很难顺利进行。博客则由于它具有无比的开放性,从而可以让教师以“无比充裕”的时间得以思考,可以让教师自由寻找可“支配”的资源,可以让教师的主张得以“无所顾忌”的张扬,可以让教师找到“数不胜数”的共鸣……
某次体育教学研讨,“如何看待‘放羊式教学’?”由于资源的限制,教师在研讨过程中,表现得“人浮于事”。事后,我让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在博客中。没想到,结果却出乎意料,很多人都认真地总结自己的见解,不仅从“放羊式”的源头进行探讨,还细致入微地分析教学实质和教学策略。
三、构建远程会诊系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现代交通缩短了人们的距离,网络技术则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从而让地球变得很小,让人们变得很近。目前,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研讨已然兴起,一线教师既可以通过网络与国内外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直接对话,又可以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博客的开启,不仅让教师有了被“会诊”的可能,还可让教师实现“诊断别人”的可能。
利用博客功能,实现教育的诊断。目前在农村,体育教育呈现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农村教师接触的教学理论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教师业务的动态管理相对缺少,以至于农村的体育教育教学相对薄弱。现在通过博客等网络系统,可以让专家学者“来到家门口”,也可以让“自家的问题”曝光于世,从而帮助教师的实现专业成长。
一、基于教师――加强培训,注重引领。努力锻造师资队伍
1.学习全国先进经验。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分期分批组织教研员、校长、骨干教师赴全国各地参加教育教学专题会议和优质课观摩,邀请上海市建平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廖飞、浙江仙居教研室主任张志伟等20余名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来合阳指导工作。五年来,全县共有五千余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2.组建专家引领团队。要做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研修团队作引领。近年来,我们组建了教师工作室、“古莘教育讲师团”、国培培训团队三支县级专家引领团队。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二、基于学校――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1.以做实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制定了《合阳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各学校做实做细课题研究工作。《办法》从课题的申报流程、立项原则、经费使用、课题管理、成果鉴定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各分管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全县课题根据学段学科特点,确定教研员全程指导,确保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业务支持。各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组建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研网络,真正让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努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成果扎实推广,教研员和学校积极搭建平台,摸索出了“举行成果推广研讨会――组织课例研修活动――畅谈实践心得――丰富研修成果”的课题推广模式。
2.以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全县高效课堂的打造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高中学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四步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形成了以城关中学“读讲议练”翻转课堂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学学段在全县推行“预学一交流―拓展”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局各职能股室群策群力,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服务。教研室先后开展了能手“高效课堂”示范课、课题研讨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引导教师立足课堂,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执教水平,对高效课堂的实施进行了精心的业务指导。
三、基于学区――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致力拓宽研修渠道
为了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缩小校际差距,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能和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全县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我县先后尝试了联片研修、“校际联盟、协作研修”等方式。2014年10月,县教育局在总结经验、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在全县四个学段推行大学区研修工作,全县共成立十一个学区。各学区以城乡联盟、对口帮扶、协作研修为抓手,按照“优质带动、合作共享、提升内涵、共强共进、捆绑考核、集约发展”的实施要求,有效探索,主动作为,先后开展了教师风采“四个一”、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汉字听写大赛、科技制作展、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精品课观摩研修等活动,培训跟岗教师三百余人次。
经过不懈努力,各大学区工作亮点纷呈:高中学段狠抓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初中学段三大学区推行了骨干教师校际交流跟岗实践锻炼活动;小学学段四大学区组织优秀教师实施了“跨校滚动授课”模式;学前学段三大学区每月召开一次学区联席会暨观摩活动。
各校在认真学习、总结完善的基础上,也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德育模式,如城关中学的“读写养德”修身教育,第三中学的“习惯立德”养成教育,城关小学的“仪式育德”信念教育,城关三小的“课间寓德”游戏教育,城关二小的“技能强德”艺术教育等。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积极自主的学习意识。
2.以需求和爱好为支撑,加大课程的自主选择。
3.以特色校本课程为依托,创新教学内容。
(二)打造特色教师队伍
我校体育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和独具特色的教师团队,经过不断的积累、交流、学习和校本研修,有着较强的体育课程执行力,在区市教学研究领域,有着独到的体育教学经验和先进理念。体育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分别能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跳绳、瑜伽、棋类、武术和毽球等项目的教学课,供学生进行自愿选择。
(三)完善特色课程体系
1.整合体育与健康学科国家课程,根据学校现状及学生的需求、兴趣与爱好,形成体育与健康学科特色校本课程。
2.除田径和体育健康专题(2学分)作为每名学生必修项目之外,学校在征求学生的意愿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跳绳、瑜伽、棋类、游泳(正在筹划)、武术、毽球(9学分)。
3.从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学地点在操场、多功能厅、体育馆、舞蹈教室、瑜伽教室。每个学生完成18学时获得1学分。每节课40分钟,实行走班上课。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过程中,既要教授为学生身心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要注意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课后做好反思记录,根据每名学生情况,实施个性指导,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5.社团课程。成立学生体育社团,以体育与健康学科专用教室作为社团活动场地,进行体育社团活动。
二、实施步骤
(一)教学设施
2013年,完成体育馆改造,进行多功能厅、舞蹈教室的复建,增建乒乓球台,完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筹建学生社团活动场地。
(二)特色课程
2013年上学期,完成特色校本教程开发,形成特色校本教案并具体实施。特色社团初步形成;2014年形成完整的体育学科特色课程体系和社团活动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保障:六个固定
固定时间:学科特色实施和社团活动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固定地点:每项运动项目都有固定的实施场地。固定负责人:每项活动既有学校负责人,也有学生负责人。固定检查反馈:实施过程中,每天检查,每周反馈。固定任务: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内容,按计划,定任务,保证学有内容,动有收获。固定学期总结: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每学期既有文字总结,也要有课程活动实践总结。
(二)发展保障
1.安排校内专业教师作为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及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保证每个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2.聘请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体育与健康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特色校本课程研发和社团活动,为特色学科发展和提高、学生健康人生规划,提供专业支撑。
(三)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