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代替英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现代文阅读题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整体阅读,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思路、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技巧、表现手法,而后仔细琢磨文章的字、词、句,体味其中的含义,揣摩作者的观点,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观点用“圈画、勾、点”法做上标记,观点就水落石出了,抓住这些观点,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其次,审题要仔细,如有些题目要求从整体上概括,有些要求从内容上理解,还有些则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也有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看清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切不可没完全读懂题就做题,或者边阅读边做题,这样往往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如简答题:
(1)普希金“独有的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
(2)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学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有普希金一人”。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这篇文章写了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并且谈到东西方文学的区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普希金做画是在诗情之下激发出来的,是诗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托尔斯泰认为普希金“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依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理解可以回答第二问。总体说来,作者要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成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是很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现在阅读题上,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即借鉴和创新。准确的讲,借鉴就是借助原文语句来答题,这也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方法;创新就是答题中利用文本的信息来概括并融入自己对文本理解来答题。
1.借鉴性回答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能准确对有用信息加以准确提炼是很重要的。信息既包括文段内容信息,也包括文体信息。提炼文段内容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都在原文中,看你会找不会找。但不是整句照搬,要灵活机智,在题目的上下寻找:中心句一般来说可以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之中去找;抓住重点词语加以连缀、概括;涉及主题要纵观全文,从每一段提炼一个中心句来概括,从而正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完成答题。
提炼文体信息,要求学生细心区分文体信息。在阅读训练时,同学们要注意区分文体。如记叙文中人物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安排;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比如同是分析语言特点,记叙文侧重于分析细节描写、叠词运用、修辞手法等;议论文侧重于词语的意思、语言表达的严密;说明文侧重于表现语言的准确等。再比如,同是排比修辞,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表达强烈的感彩,在议论文中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议论的力度,文体不同,答法就不一样。
又例如;《乡土情节》中第一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要解答这道题,我们必须从局部出发,确定答案所在区域,再提取信息,进行答题。而在原文中,此题的答案就能从第四段找到。第四段中有这样四句话:“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可能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考生只需将这些句子整合,抽取,答案就非常明白了。
2.创新性回答
阅读题中有些探究类问题,这类题型是以考察鉴赏评价能力为主的,对文中提到的某个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不能只满足文段的原话,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调用文外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来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或简要分析,这类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试题的回答中去。
再比如: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并对他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接受你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这道题的回答侧重从文本艺术表现与思想内容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答题时必须受文本内容的限制,但又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三、螳螂捕蚕,黄雀在后
现代文阅读比较难,不好把握,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方法,即在每一次解题暂告结束后,回顾一下自己解题的步骤过程。想一下自己在答题中的心路历程,有何经验教训等等。这些都是反映多元认知水平的重要指标,学会答题回顾的策略,培养回顾答题学习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多元认知水平,有利于掌有效的答题策略,有利于领悟文本的精髓,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产品替代缺货供应链
在供应链的随机库存理论的研究中,存在一个对供应链的上下游的的利润都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即缺货问题。绝大多数销售商在决定其某种产品的订货量时,仅仅根据对该种产品的预测需求量来决定其订货量,这样往往会发生缺货,缺货就可能导致产品的替代。根据销售商发生缺货后销售商和顾客的不同心理,可以把产品替代问题分为销售商驱动下的单项替代、同一销售商内的顾客驱动下的双向替代、不同销售商间的顾客驱动下的双向替代。其中不同销售商间的顾客驱动下的双向替代又可根据销售商是否销售同样的产品来加以区分。
一、 销售商驱动下的单向替代
单向(即向下)替代的产品(如汽油、集成电路等)在质量或功能等方面可分成几个等级,高档的产品可以替代低档的产品,但是低档的产品不能替代高档的产品。这类产品在计算机制造业非常普遍,如容量高、功能强的存储器芯片替代低容量、功能弱的存储器芯片等。通常销售商如果持有几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当低档次的产品发生缺货时,销售商有两种选择:延迟或回绝顾客订单而忍受缺货成本;或者用库存中更高档次的产品来替代,以便按时满足顾客的订单需求。
一般档次高其成本也高,因此销售商驱动下的理想的单向替代水平取决于高价值的产品与低价值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如果二者之间的价差很小,销售商还可以收到一定的利润,否则就会降低销售商的利润。特别是当顾客对高低档产品的需求确定后,在扣除库存成本后的高档产品的单位残差值低于低档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与单位缺货损失费用之和的情况下,如果低档产品出现缺货而高档产品尚有库存时,销售商应该用剩余的高档产品去满足顾客对低档产品的需求。理想的单向替代水平也取决于两种产品之间的需求相关性。如果两种产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强相关,那么产品替代的价值就不大;当两种产品需求量之间的相关性下降时,产品替代的收益也会增加。
从这种产品替代形式中,可看出当销售商愿意用高档的产品代替低档的产品进行销售时,销售商将会减少低档产品的缺货损失及高档产品的库存成本,销售商的损失将减少甚至盈利。当同一供应商供应销售商高低档产品时,销售商驱动下的单向替代将有利于供应商;而当不同的供应商供应高低档产品时,销售商的这种销售方式将有利于高档产品的供应商而不利于低档产品的供应商。
二、同一销售商内的顾客驱动下的双向替代
销售商通常同时储存多种功能相近以致能相互替代的不同品牌的产品。面对销售商供应的多种商品,当顾客所偏好的产品发生缺货时,顾客可能主动转向其他的替代产品,因此每种产品都能以一定的比率替代其他产品。据调查发现: 消费者在面临缺货时, 只有12%~ 18% 的消费者放弃当次的购买行为而不再去选择其他替代产品;大多数消费者将转而选择其他性能十分相近的不同品牌的产品。因此每种产品的需求由两部分组成:首选需求和次选需求。首选需求是由那些原本就偏好此产品的顾客的需求组成;次选需求是由那些由于所偏好的产品缺货而选择以此产品作为替代的顾客的需求组成。
销售商在决定各种商品的订货量时将会考虑它们彼此的替代率,各种商品的替代率越高时,销售商的期望利润将越高。 Chopra and Meindl研究了销售商内部的多种产品间的替代问题后得出结论:需求的不确定性越高,销售商获得的收益就越大;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弱,销售商从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多。重视顾客驱动的产品替代并对替代品进行联合管理,有利于供应链减少安全库存及减少库存成本,同时还能获得较高的产品服务水平。
然而储存多种替代产品对销售商存在以下的不利之处:储备大量的相似替代产品为销售商预测每种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工作提出了挑战;订货成本增加,且量少类多不能发挥库存管理的规模效应;选择替代产品的决定权在于客户,销售商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客户的需求发生改变将导致产品积压。同时可看到,销售商储存多种替代产品使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利润减少。
三、不同销售商间的顾客驱动下的双向替代
在某一销售商处当顾客所偏好的产品发生缺货而顾客又不愿意购买销售商所供应的替代产品,顾客将可能转向供应同样商标产品的其他销售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通常是由顾客对这种商标的偏好度及顾客转向其他销售商的成本决定。这种情形通常是一个供应商供应多个零售商,每个销售商将会有缺货损失,但是供应商损失减少的。面对顾客的这种对商标的偏好特点,供应同一产品的销售商将会彼此竞争博弈,他们的订货量是博弈的那什均衡,但并非是整个供应链的最优解,因此更好的订货策略是供应商和销售商共同合作采取一定的契约以降低彼此库存持有成本及延迟订货惩罚成本。
在某一销售商处当顾客所偏好的产品发生缺货而又没有替代产品时,顾客就可能转向其他的销售商购买不同商标的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这是销售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的销售商间的替代问题,实际上这是两条供应链间的竞争问题。这种情形下,当销售商发生缺货时,顾客如果选择其他销售商的不同品牌的产品作为替代,那么发生缺货的销售商及其供应商都将遭受缺货损失,因此面对供应链间的竞争,链上的成员只有彼此合作提高供货能力及服务水平才能加强供应链的竞争。
综上所述,根据销售商和顾客面对缺货的不同心理,产品替代问题可以分为以上三个类型,不同类型的产品替代中销售商和顾客的行为对供应链上下游有着显著影响。未来对这些影响的进一步分析将有助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更好地合作及制定有效的契约,使双方减少成本并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吴军:《供应链环境下可替代产品库存管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3.
[2]Rajaram K, Tang C S. The impact of product substitution on retail merchandising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1, 135:582-601.
一、常德市信贷投放快速增长
1―4月,常德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92.3亿元,同比多投放32.5亿元,其中,分别发放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54.3亿元、25.8亿元和12.3亿元,同比分别多投放13.3亿元、13.2和6.1亿元。分机构看,4家国有商业银行同比多发放贷款25.2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别同比多发放贷款5.6亿元和1.7亿元 (见表1)。
从信贷结构看,短期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农,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垄断行业。1―4月,常德市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家涉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短期贷款43.6亿元,占全部短期贷款发放额的80.3%,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而中长期贷款的发放主体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1―4月,常德市国有商业银行共发放中长期贷款20.7亿元,同比多发放11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多放额的83.3%。据对常德市1-4月份单笔金额500万元(含)以上新放贷款情况统计,金融机构投向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基础设施行业和电力、燃气等垄断行业贷款17.8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发放额的69%。而且,贷款多投向有政府支撑的大型项目,1-4月份,全市金融机构发放大型 项目贷款14亿元,占中长期贷款累放额的54.3%。
二、应密切关注信贷高增长下的贷款集中问题
1.关注贷款额度集中问题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全国19家主要银行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约60%。按市场通常的标准,大客户贷款保持在40%左右对银行来说比较适宜,若超过50%,即意味着贷款进入风险区,大客户贷款占比高达60%意味着目前银行业存在贷款集中度风险过高。据我们对4月末常德市各金融机构最大十户贷款情况统计,目前,全市最大十户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5.2%,其中最高的中行占比达到了49.2%;全市最大单户贷款余额占最大十户贷款余额的20.7%,其中最高的工行占比达到37.6%,信贷集中现象较为突出(见表2)。监管部门规定各银行单一客户贷款不能超出全部贷款余额的10%,最大十户贷款不能超出全部贷款余额的50%,常德市部分金融机构已经接近、甚至超出了监管要求的上限。
2.关注贷款行业集中问题
今年以来,常德市贷款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信贷资金大量投向交通运输业、电力、制造业等优势行业和政府投资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保增长的项目。据对常德市1-4月份单笔金额500万元(含)以上新放贷款情况统计,金融机构投向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基础设施行业和电力、燃气等垄断行业贷款17.8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发放额的69%。而且,贷款多投向有政府支撑的大型项目,1-4月份,全市金融机构发放大型项目贷款14亿元,占中长期贷款累放额的54.3%。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行业前景不明朗,银行选择有政府信用担保的项目无可厚非,然而信贷资金毕竟是有限的,信贷投向行业过于集中对涉农产业和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的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在贷款急剧扩张的情况下,流向“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仍不多。据统计,1-4月份,全市金融机构共为870户中小企业累计授信498笔,发放贷款33.1亿元,仅占全部贷款发放额的35.8%。
3.关注财政担保贷款集中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拉动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大量信贷资金投向“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项目,财政担保贷款集中问题较为突出。据调查,截至4月末,以常德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为融资主体的城建贷款余额41.8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1.5%。2008年下半年以来,常德市金融机构共为3家融资主体发放财政担保贷款10.88亿元,其中,仅建行1家金融机构就为经建投、城建投和非税收入管理局发放贷款4.8亿元,占其全部贷款新增额的63.2%。农业发展银行在建行1月份为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发放柳叶湖退田还湖项目贷款8000万元以后,又在3月份为经建投的下属子公司“常德市金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发放柳叶湖退田还湖项目贷款1.14亿元,同一项目以不同的融资主体进行多头融资的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
三、政策建议
我们认为,贷款快速增长是暂时的特定现象,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4月份开始常德市信贷增速已开始放缓,随着政府主导投资的后续大项目减少、银行对信贷投放节奏的控制,信贷持续高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为避免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防范贷款集中度风险,平衡信贷增长与风险管理
宽松宏观调控政策下,政府大规模投资催生了很多大的项目,大多数又急需配套的信贷资金支持。一方面,银行机构不能盲从,放松对项目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的评估和论证,对一些并不成熟的项目,认为只要有政府担保、只要项目够大就草率审批发放贷款,而应该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择优扶持”,选好项目、选准项目,防范为单方面追求信贷高增长,造成贷款集中度风险和资源错配。另一方面,政府要为民营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包括完善抵质押登记制度、创新担保方式和扩大担保规模、优化和推介使用征信系统,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培育优质项目资源,开辟信贷增长新路径,帮助银行在信贷增长与风险管理间寻求平衡点。
2.合理评估地方政府负债能力,加强贷后资金管理
一是对主要依托财政收入为还款来源的信贷项目,银行要合理评估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防止财政担保贷款额度超过地方财政的负担能力。二是银行机构间要建立政府财政担保项目贷款的信息共享机制,做好前期项目跟踪调查,可大力发展银团贷款,大家共同进退,杜绝发生同一项目的多头融资、超规模融资。三是要加强贷后资金管理,监测实际提款使用进度,严防财政担保贷款挪作他用或滞留银行账户,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3.拉动民间资本跟进,提高银行信贷资金效能
论文摘 要:古代文学是一门传统课程,本文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探究, 分析了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误区: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以期对古代文学教学有所裨益。
古代文学课程是所有综合性及师范类大学的一门传统课程, 是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基础课。近几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如今,仅仅运用板书和教师口授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把古代文学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将古代文学知识与传统的音乐、书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将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当作一种享受,同时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具备了以往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它也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任何真理走向极端就会变成谬误,在这种手段的具体操作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误区,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比如在理论上显得超前和乐观,把多媒体技术会带来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同时片面地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等等。本文试就如下几个问题做些探讨。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手段仍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承认传统教学手段仍然具有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同教学方法一样,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不可用,也不能用。比如经常见到有的教师将教案内容原原本本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用课件替代黑板,学生拼命记笔记,但也赶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而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把课件变成了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搬家”,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浪费。过多地使用这种方式,也会造成“审美疲劳”,使学生出现厌学症。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也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绝对不如板书。还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于是他们为了哗众取宠以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竟做得花里胡哨。更有甚者,竟故弄玄虚,给课堂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这都是没有把握好尺度、过于极端的表现。由此可见,把课件作为教案的翻版或完全替代黑板的教学,弊大于利,应慎之又慎。
二、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而备受青睐,是不是课件教学过程中就要无限制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呢?显然不能。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重视了这个问题呢?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都能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何况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如果稍不注意,就更容易发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发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信息量堆积过多过大、画面切换得太快的现象,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学生难以消化吸收,违背了信息量适度这一条教学原则,过犹不及,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还有些课件教学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违反多样性的教学规律,上课时只顾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单方面地一味播放、讲解,而无暇顾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结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无法进行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又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和质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后更需要教师的激情、学术修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应该站在讲台前面,面向学生,有表情、有手势、抑扬顿挫、即兴发挥,和学生要有交流,对学生的表现和表情要有所反应,要让学生感到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否则,学生完全可以自学。也就是说,有了好的工具,还要有好的使用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还 去生硬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有的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即使与学生近在咫尺,却非得通过BBS对话方式才可以交流,认为这才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反而人为地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经常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网络上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创建了公共学习邮箱、讨论区、把学习资料挂到网上后,有些教师随之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可见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过分夸大课件的作用,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其畅.物理课件制作的误区[J].教育信息技术,2003,(3).
[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12-230.
[3]刘继征.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6).
不注意审题
有些考生不管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都把诗歌内容翻译一遍,然后把自己理解的诗歌手法全写上去。写了很多,却不是出题人所要的答案,当然得不到理想的分数。犯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审题,不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盈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他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第二联和第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很多考生一看这两联诗。认为是写景的。想当然地就写上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之类的话语。这两句是写景。但题目问的是“怎样表现‘伟观”’。即这两联是怎样写出景物“宏伟壮美”这一特点的,其实考的是写景的手法。
参考答案第二联:上句抓住“万井人烟”,从空间上实写都城繁华热闹的景象:下句抓住“千年王气”,从时间上虚写历史的深远。时空交错,虚实结合。
第三联:上句选取西湖、古塔、寒屿等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下句借远江、归舟、夕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动静结合,画面开阔辽远。
是个情感把握不准确
中国古代诗人往往以诗寄情。因此,中国古代诗歌绝大多数以抒情为目的。这样,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就成了鉴赏古代诗歌的第一步。古代诗歌鉴赏题的第一题也往往围绕这一点来出。
但是,很多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往往不是立足文本。根据试题所给信息进行具体分析。而是主观臆断:看见诗歌色调明丽。就认为表达的情感是宁静闲适:看见描写白发,就认为表达的情感是抑郁不得志。看见作者是杜甫,就认为表达的情感是愁苦;看见作者是辛弃疾。就认为表达的情感是爱国……其实。诗歌色调明丽也可能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辛弃疾也可以写充满闲适生活情调的诗歌。
情感可以说是古代诗歌的灵魂。考生如果对古代诗歌的情感把握错误。就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飑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飑:形容风声。
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很多考生从“秋风”这个意象。以及“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想当然地认为此诗抒发的是年华已逝、壮志难酬之情。其实,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并不是这样。
参考答案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抒发了诗人不服老,还想为国立功的昂扬斗志和积极进取的豪情。
答题不规范
很多考生没有掌握好古代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模式,以致虽然理解了内容,掌握了表达技巧,但是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例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
这是一道炼字题。一些考生没有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模式。只答出“又”字传达了作者无奈悲伤的感情。其实,炼字题的答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又”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
现将古代诗歌鉴赏常见试题的答题模式分类归纳如下。
分析意境型: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能蜃既返靥逑志拔锾氐愫颓榈鞯牧礁鏊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而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