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向和风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合唱风格题材体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民族个性、语言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的合唱风格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其实形成合唱风格的因素并非仅此,一些音乐题材、体裁,甚至看似与合唱风格不相关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研究,进而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合唱的风格。
二、不同题材、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题材的内容与体裁的形式对合唱作品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1.题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题材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单一题材的风格也具有单一性,但许多作品却存在着题材交错的特殊性。比如:爱情题材的缠绵成分当然多于战争题材,但并非爱情中就没有抗争,战争中就没有柔情。这种题材交错的特殊性起初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合唱中的借用,使合唱风格具有了多重性特征。分析这一特殊手段,有利于把握其影响合唱风格的诸多因素。
在把握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方面,对只会指挥的综合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拥有军旅生活的指挥,自然对战争题材的作品认识相对深刻,风格把握相对准确;而在爱情上曾有波折甚至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经历者,自然对爱情或生命题材的把握上,可能相对略胜一筹。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风格把握与生活阅历并非一定成正比,一个指挥如何在不同题材面前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是他感受各类题材所涉及到的生活体验及遐想能力的体现,所以,指挥横向知识的间接获得和拓宽,是这种体验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对生活不同侧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获得、总结和深层感悟的能力,是指挥在把握不同题材和风格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2.体裁的影响
体裁是音乐的形式表现,体裁的特征表现在它存在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存在的本身一旦融入合唱艺术时,就成为合唱风格上的表现之一。作曲家在创作中采取某种体裁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带有该种体裁的特征,因此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以步伐节奏为创作基础的进行曲体裁,其特征表现在强调重拍、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偶数拍、三段体(中段较抒情)居多等。而这些固有的体裁特征,已成为进行曲的先期风格,作曲家在遵循这些风格的同时,再去表现后期的个性风格(民族风格、区域风格、创造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体裁也并非风格完全一致,就进行曲而言,按其性质、内容又可分为军队战斗类和仪式典礼类(婚庆、检阅、葬礼等)。因此,在把握进行曲体裁的风格的大前提下,还应注意同一体裁下内容和个性的区别。至于舞曲体裁的合唱作品,首先要具备可舞性的风格,无论是典雅稳重、文质彬彬的小步舞曲,还是欢快、华丽而活泼的“华尔兹”,舞感的把握是表现风格特征的关键;另外,根据民间秧歌、阿细跳月、东北二人转和安塞腰鼓等素材而改编创作的舞曲体裁的合唱,热情、奔放、粗犷的风格极富民间个性,在认识了解该地区舞曲风格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区别作曲家的创造个性。体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是同为舒缓的小夜曲、船歌和摇篮曲体裁,也有小夜曲的委婉悠扬、船歌随波悠闲摇摆和摇篮曲女性呵护般的细腻等风格上的不同。
体裁的特征有时就是风格的直接反映,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首先应是尊重体裁特征,其次才是自身风格个性的展示。所以,指挥在合理地认识同一体裁的不同方面与情绪相近的不同体裁时,首先应把握体裁的个性特征在合唱中的反映。
三、不同自然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1.合唱作品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自远古到今天,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人类在领略了自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无穷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征服着自然,改造着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唱艺术的风格当然也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微生物界,面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和秘密、现象和本质、规律和变异、现在和将来,音乐家们在作品中描绘着不同的地表风格、高原海洋,不同的名城风光、气象风云;合唱中反映自然环境风格的作品不乏其例,形形的湖、绵延起伏的山、各种各样的海、源远流长的河、星罗棋布的岛以及缥缈离奇的自然奇观、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光;小到显微镜下细菌精灵的舞蹈,大到宇宙空间的天体运行,近到歌唱眼前每时每刻的生活,远到远古广袤的土地和无际的海洋、未来遐想的宇宙、天体的运行,可谓举不胜举。这种合唱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本身反映是生活于其间的民众或作曲家自觉的创作,作品中自然环境超出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赋予它人为的升华意义,使人性本身所寄予的感情有所宣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合唱艺术形成和造就区域风格的根本之一。
2.自然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从世界生态气候区分图上得知世界各地的日照量、降雨量的不同分布。以亚洲为例,除西伯利亚的次寒带之外,大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主的温带区,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区和以中亚、西亚、印度等地为主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各地的合唱风格产生影响,热带地区的合唱形式较少与不适宜过多群聚有关;另外,在音阶上一般温带的东亚地区使用五声音阶,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印度和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1]。除特殊例外,这种普遍性说明生态气候与音乐上的对应是肯定的,而运用不同音阶进行合唱演绎,其风格的不同也就不言而喻。世界各地自然山川、地理环境气象万千,风土人情、世俗趣貌互不相同。各地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常带有某种浓郁的地域文化倾向和特征。就我国而言,广阔无垠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有着各自不同的合唱风格。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造就了牧民歌手们深吸一口气,向着远方引吭高歌的歌唱方法。风格与方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辩证统一,要想在合唱中准确地表现蒙古族长调悠长宽广的气质,仅仅靠技法上的轮流呼吸、循环呼吸还不够,必须要有顺乎这一风格的发声方法才行,而这种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湖南高腔是农民在田间山野劳作的山歌,除独唱、对唱外,合唱大多是领唱式合唱;自然环境使它拥有嘹亮、激越、豪爽的气质,领唱的一呼激起合唱的百应,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野趣盎然,具有音区高、乐句长、节奏自由、音程跳动大、声腔旋法多变、真假声大幅度的转换等鲜明的地方风格。再比如:一般南方的民歌合唱旋律委婉似水、音符密集与水乡清秀、迂徐绵邈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方的合唱旋律悠长、上下大跳音型多与地理的沟壑起伏、山峦叠嶂、辽阔高原有关。“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2]另外,即使同一民族,在赖以生存的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合唱风格存在。甚至生态气候、地理特征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演唱风格的不同。这种不同风格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唱审美趣旨,这是人们不自觉地在一定社会与地理生活环境中熏陶产生的审美爱好和倾向所决定的。当然,自然环境予以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合唱领域,适宜竹子生长的湿润环境竹制乐器就特别多,而干燥地区的乐器多以木片拼凑而成;畜牧业发达地区用牲畜肠子制琴弦、皮革作鼓面和琴面,而商品流通、工业发达地区则使用金属或尼龙琴弦以及用金属制作的乐器。
四、不同社会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自然体现和反映在合唱风格上。换一角度而言,合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对其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形成的心理气质、情感特征,在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中被保存和延承下来[3],并直接反映于集体的合唱艺术中。于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多种社会关联上。
1.合唱风格的形成与不同的生产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依赖于集体协作性的劳动者在合唱的整体感应上优先于个体者,而以个体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往往较自由、个性强。在爱斯基摩人中,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者为主的音乐,节奏较规律、句法分明、适宜合唱;而以捕猎北美驯鹿的个体劳动为主的音乐,不具统一性、节奏较自由、即兴成分多。可见生产方式对合唱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民族的集体劳动形式的不同使合唱的风格也产生相应的变化,集体狩猎的劳动节奏感强、音乐具有一定爆发力,集体采集、播种、收割、运输的劳动与操作的动作有关,当然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2.合唱的风格依据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
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紧密相关,往往是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势力经过与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合唱发展的良好契机,专业创作、指挥和合唱工作者是以伴随着商业经济而发展的消费生活和音乐文化普及为社会环境的。这一个体在大众音乐领域的出现必须适宜相应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而言,合唱作品客观或主观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这种依据社会环境后反馈于社会的力量具有典型的时代感,也是合唱艺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固有风格特征。
3.合唱的风格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有关
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合唱反馈于社会中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
在社会功能上,不同的合唱风格具有着不同的感染力,而风格的多样性使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定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风格、我国学堂乐歌与时期的合唱风格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而各自内在风格的区别又是在东、西方大风格不同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不同风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日本人在总结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时,其中的团队精神建立,认为与当初遍及全国的合唱团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科学家积极参与合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工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美国科学家发现航天技术一度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与此有关时,对合唱顿时刮目相看。合唱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通力合作,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屡见不鲜;而合唱艺术中丰富的色彩、纵横交织多变的手法赋予人多方位的想象,于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的想象拓宽了高科技的创造视野。合唱风格塑造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参与或欣赏中展开了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并非原始思维对具体形象图画般的表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挣脱物质束缚通向自由的人类高级思维之一的活动。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合唱的发展之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合唱风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学科多,有时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也有相近类似的风格特征,这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移、交通的改善等因素有关。而有些仅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咫尺之遥却因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语言影响使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当今有些合唱风格的表现过于器乐化,如:某些难度较大的变化音、较快速度下的复杂节奏、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大跳音经等等。以人声表现的合唱风格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合唱的非器乐化决定了它感情表现上的直接性和易使听众共鸣的特性。“合唱正是由于不存在纯机械的完美性,而只存在那些人性化的和不可预卜的因素,才使表演更具鼓舞性和令人信服。”[4]
在一定的范畴内笔者通过上述七个方面进行的粗浅拙论和探索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影响合唱风格的因素当然还不止这些,恭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
[2]王骥德著.曲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58
1 质量风险的应对与处理
对于高速公路项目而言,技术质量风险主要是指操作人员的技能不足以及施工方法和技术不当两方面造成的。因此,针对这一风险,A企业需要从人员管理以及施工技术两方面加以控制。
(1)人员管理
高速公路项目的质量不仅与技术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海域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项目管理者,为了使项目各层形成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机制,要保证管理者具备六大技能:沟通能力、规划与统筹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培训能力,同时,适当的对管理者进行授权,让项目管理人员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项目的良好运营提供条件。对于项目技术人员,较高的学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他们的工作成果将直接影响项目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薪酬体系应当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还需要依据他们的技术能力如职称、执业资格证书等级为标准评定薪酬,采取技术能力和项目绩效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
(2)施工技术
在目前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常常见到一些创新的施工工艺在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中得到试用。但是还依然有一些施工工艺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项目存在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在项目合同中,为了要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就需要明确规定技术标准,并监督项目实施组织严格执行。
2 材料类风险的应对与处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材料成本。对于消灭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保证高速公路项目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强化对设备材料的管理,对于保证项目工作的质量,并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1)材料的采购风险管理
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首先就需要对设备材料的采购合同进行风险管理。对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全过程的审计,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所有环节进行审计与监督。与此同时,对材料进行采购风险管理,需要按照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等四个标准,逐一进行审核;还要做好合同鉴定审核,对采购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及信息反馈进行审核。
(2)设备材料在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
设备材料在施工现场,也是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的。材料到场必须履行交货验收手续,验收人员必须以到货资料为依据进行验收,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材料的质量进行详细的验收,以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并通过对设备进行良好的保管与保养工组,降低因材料质量引起的高速公路项目风险。
关键词:合唱风格题材体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民族个性、语言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的合唱风格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其实形成合唱风格的因素并非仅此,一些音乐题材、体裁,甚至看似与合唱风格不相关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研究,进而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合唱的风格。
二、不同题材、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题材的内容与体裁的形式对合唱作品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1.题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题材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单一题材的风格也具有单一性,但许多作品却存在着题材交错的特殊性。比如:爱情题材的缠绵成分当然多于战争题材,但并非爱情中就没有抗争,战争中就没有柔情。这种题材交错的特殊性起初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合唱中的借用,使合唱风格具有了多重性特征。分析这一特殊手段,有利于把握其影响合唱风格的诸多因素。
在把握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方面,对只会指挥的综合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拥有军旅生活的指挥,自然对战争题材的作品认识相对深刻,风格把握相对准确;而在爱情上曾有波折甚至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经历者,自然对爱情或生命题材的把握上,可能相对略胜一筹。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风格把握与生活阅历并非一定成正比,一个指挥如何在不同题材面前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是他感受各类题材所涉及到的生活体验及遐想能力的体现,所以,指挥横向知识的间接获得和拓宽,是这种体验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对生活不同侧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获得、总结和深层感悟的能力,是指挥在把握不同题材和风格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2.体裁的影响
体裁是音乐的形式表现,体裁的特征表现在它存在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存在的本身一旦融入合唱艺术时,就成为合唱风格上的表现之一。作曲家在创作中采取某种体裁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带有该种体裁的特征,因此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以步伐节奏为创作基础的进行曲体裁,其特征表现在强调重拍、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偶数拍、三段体(中段较抒情)居多等。而这些固有的体裁特征,已成为进行曲的先期风格,作曲家在遵循这些风格的同时,再去表现后期的个性风格(民族风格、区域风格、创造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体裁也并非风格完全一致,就进行曲而言,按其性质、内容又可分为军队战斗类和仪式典礼类(婚庆、检阅、葬礼等)。因此,在把握进行曲体裁的风格的大前提下,还应注意同一体裁下内容和个性的区别。至于舞曲体裁的合唱作品,首先要具备可舞性的风格,无论是典雅稳重、文质彬彬的小步舞曲,还是欢快、华丽而活泼的“华尔兹”,舞感的把握是表现风格特征的关键;另外,根据民间秧歌、阿细跳月、东北二人转和安塞腰鼓等素材而改编创作的舞曲体裁的合唱,热情、奔放、粗犷的风格极富民间个性,在认识了解该地区舞曲风格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区别作曲家的创造个性。体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是同为舒缓的小夜曲、船歌和摇篮曲体裁,也有小夜曲的委婉悠扬、船歌随波悠闲摇摆和摇篮曲女性呵护般的细腻等风格上的不同。
体裁的特征有时就是风格的直接反映,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首先应是尊重体裁特征,其次才是自身风格个性的展示。所以,指挥在合理地认识同一体裁的不同方面与情绪相近的不同体裁时,首先应把握体裁的个性特征在合唱中的反映。
三、不同自然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1.合唱作品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自远古到今天,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人类在领略了自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无穷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征服着自然,改造着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唱艺术的风格当然也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微生物界,面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和秘密、现象和本质、规律和变异、现在和将来,音乐家们在作品中描绘着不同的地表风格、高原海洋,不同的名城风光、气象风云;合唱中反映自然环境风格的作品不乏其例,形形的湖、绵延起伏的山、各种各样的海、源远流长的河、星罗棋布的岛以及缥缈离奇的自然奇观、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光;小到显微镜下细菌精灵的舞蹈,大到宇宙空间的天体运行,近到歌唱眼前每时每刻的生活,远到远古广袤的土地和无际的海洋、未来遐想的宇宙、天体的运行,可谓举不胜举。这种合唱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本身反映是生活于其间的民众或作曲家自觉的创作,作品中自然环境超出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赋予它人为的升华意义,使人性本身所寄予的感情有所宣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合唱艺术形成和造就区域风格的根本之一。
2.自然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从世界生态气候区分图上得知世界各地的日照量、降雨量的不同分布。以亚洲为例,除西伯利亚的次寒带之外,大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主的温带区,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区和以中亚、西亚、印度等地为主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各地的合唱风格产生影响,热带地区的合唱形式较少与不适宜过多群聚有关;另外,在音阶上一般温带的东亚地区使用五声音阶,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印度和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1]。除特殊例外,这种普遍性说明生态气候与音乐上的对应是肯定的,而运用不同音阶进行合唱演绎,其风格的不同也就不言而喻。世界各地自然山川、地理环境气象万千,风土人情、世俗趣貌互不相同。各地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常带有某种浓郁的地域文化倾向和特征。就我国而言,广阔无垠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有着各自不同的合唱风格。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造就了牧民歌手们深吸一口气,向着远方引吭高歌的歌唱方法。风格与方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辩证统一,要想在合唱中准确地表现蒙古族长调悠长宽广的气质,仅仅靠技法上的轮流呼吸、循环呼吸还不够,必须要有顺乎这一风格的发声方法才行,而这种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湖南高腔是农民在田间山野劳作的山歌,除独唱、对唱外,合唱大多是领唱式合唱;自然环境使它拥有嘹亮、激越、豪爽的气质,领唱的一呼激起合唱的百应,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野趣盎然,具有音区高、乐句长、节奏自由、音程跳动大、声腔旋法多变、真假声大幅度的转换等鲜明的地方风格。再比如:一般南方的民歌合唱旋律委婉似水、音符密集与水乡清秀、迂徐绵邈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方的合唱旋律悠长、上下大跳音型多与地理的沟壑起伏、山峦叠嶂、辽阔高原有关。“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2]另外,即使同一民族,在赖以生存的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合唱风格存在。甚至生态气候、地理特征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演唱风格的不同。这种不同风格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唱审美趣旨,这是人们不自觉地在一定社会与地理生活环境中熏陶产生的审美爱好和倾向所决定的。当然,自然环境予以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合唱领域,适宜竹子生长的湿润环境竹制乐器就特别多,而干燥地区的乐器多以木片拼凑而成;畜牧业发达地区用牲畜肠子制琴弦、皮革作鼓面和琴面,而商品流通、工业发达地区则使用金属或尼龙琴弦以及用金属制作的乐器。
四、不同社会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自然体现和反映在合唱风格上。换一角度而言,合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对其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形成的心理气质、情感特征,在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中被保存和延承下来[3],并直接反映于集体的合唱艺术中。于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多种社会关联上。
1.合唱风格的形成与不同的生产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依赖于集体协作性的劳动者在合唱的整体感应上优先于个体者,而以个体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往往较自由、个性强。在爱斯基摩人中,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者为主的音乐,节奏较规律、句法分明、适宜合唱;而以捕猎北美驯鹿的个体劳动为主的音乐,不具统一性、节奏较自由、即兴成分多。可见生产方式对合唱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民族的集体劳动形式的不同使合唱的风格也产生相应的变化,集体狩猎的劳动节奏感强、音乐具有一定爆发力,集体采集、播种、收割、运输的劳动与操作的动作有关,当然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2.合唱的风格依据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
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紧密相关,往往是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势力经过与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合唱发展的良好契机,专业创作、指挥和合唱工作者是以伴随着商业经济而发展的消费生活和音乐文化普及为社会环境的。这一个体在大众音乐领域的出现必须适宜相应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而言,合唱作品客观或主观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这种依据社会环境后反馈于社会的力量具有典型的时代感,也是合唱艺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固有风格特征。
3.合唱的风格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有关
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合唱反馈于社会中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
在社会功能上,不同的合唱风格具有着不同的感染力,而风格的多样性使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定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风格、我国学堂乐歌与时期的合唱风格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而各自内在风格的区别又是在东、西方大风格不同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不同风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日本人在总结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时,其中的团队精神建立,认为与当初遍及全国的合唱团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科学家积极参与合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工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美国科学家发现航天技术一度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与此有关时,对合唱顿时刮目相看。合唱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通力合作,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屡见不鲜;而合唱艺术中丰富的色彩、纵横交织多变的手法赋予人多方位的想象,于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的想象拓宽了高科技的创造视野。合唱风格塑造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参与或欣赏中展开了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并非原始思维对具体形象图画般的表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挣脱物质束缚通向自由的人类高级思维之一的活动。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合唱的发展之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合唱风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学科多,有时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也有相近类似的风格特征,这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移、交通的改善等因素有关。而有些仅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咫尺之遥却因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语言影响使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当今有些合唱风格的表现过于器乐化,如:某些难度较大的变化音、较快速度下的复杂节奏、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大跳音经等等。以人声表现的合唱风格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合唱的非器乐化决定了它感情表现上的直接性和易使听众共鸣的特性。“合唱正是由于不存在纯机械的完美性,而只存在那些人性化的和不可预卜的因素,才使表演更具鼓舞性和令人信服。”[4]
在一定的范畴内笔者通过上述七个方面进行的粗浅拙论和探索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影响合唱风格的因素当然还不止这些,恭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
[2]王骥德著.曲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58
关键词:单立柱广告牌;风振系数计算;风荷载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billboard structure calculation related standard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tianjin tanggu area billboard engineering exampl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wind load calculation process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applicability, focusing on billboards single pillar structure design wind load calculation steps. And wind pressure value analysis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of wind load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standard of influence.
Keywords: single pillar billboard; The wind of the vibration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The wind load factors comparat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O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大型广告牌属永久性建筑,其位置一般处在公共场所,因此,在满足广告效果的前提下,其结构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本文仅探讨结构设计中风荷载计算,及其对广告牌结构计算的作用影响。
2广告牌风荷载计算分析
本文以天津塘沽地区某广告牌工程实例介绍结构计算中,计算±0.000截面处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作用,计算简图见图一(单位mm)。广告牌面板尺寸为18mx6m,广告牌位置为天津塘沽。
计算风荷载作用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面板上承受的风荷载,第二部分为立柱上承受的风荷载。应用计算公式如下
……7.7.7-1(1)
……7.4.2(1)
广告牌风荷载计算结果对比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本文分别对比不同计算结果。
面板和立柱计算结果对比见表一:
表一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首先,计算中主要区别在于脉动影响系数取值原则不同,作者在计算面板脉动影响系数时按照迎风面宽度较大,应考虑宽度方向风压空间相关性的情况考虑,然而,在计算立柱时则按照结构迎风面宽度远小于其高度的情况,应用两种准则。但是,虽然应用两种准则,但是由于阵型系数以及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值亦不同,最终计算结果中面板和立柱的风振系数基本一致,。其次,将面板和立柱分别考虑,体形系数及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不同造成了最终风荷载标准值的差别。
风荷载取值不同计算结果对比:(n=10), (n=50),据规范表D.4(1)
面板18mx6m,高度均为18m高双面广告牌,自振周期0.544s,风荷载计算结果对比见表二:
表二
高度均为18m高双面广告牌,基本风压比值0.55/0.4=1.38,然而计算结果风荷载标准值比值均为1.47/1.05=0.8/0.5=1.4,此值大于1.38,且增大。
B.面板18mx6m,高度均为24m高双面高广告牌,自振周期0.71s,风荷载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基本风压比值0.55/0.4=1.38,然而计算结果风荷载标准值比值为:面板1.61/1.15=1.4,立柱=0.97/0.69=1.41,比值均大于1.38,且增大和。
C.面板18mx6m,高度均为24m高三面广告牌,自振周期1.068s,风荷载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高度均为24m高三面广告牌,,基本风压比值0.55/0.4=1.38,然而计算结果风荷载标准值比值为:面板1.7/1.21=1.4,立柱=1.03/0.73=1.41,比值均大于1.38,且增大和。
4 结论
以上计算三种广告牌,分别为18m高双面广告牌,24m高双面广告牌和24m高三面广告牌,基本风压取值不同。基本风压比值0.55/0.4=1.38,然而计算结果风荷载标准值比值约为1.4,虽然广告牌存在高度不同,自振周期不同,广告牌形式不同等因素,但是不同风压下计算的风荷载标准值比值相对稳定,均约为1.4倍,大于基本风压比值1.38,且相对基本风压取值倍数增大1%~2%,说明ξ脉动增大系数随着风压的增大而增长,βz亦增大。
本计算结果中风荷载标准值比值相对稳定,均为1.4,但是由于只做了三组对比,故是否具有共性还有待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年版)
关键词:外部因素;审计风险;影响;对策
1 理解审计风险的涵义,使外在因素内在化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时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通过理解审计风险的涵义,有利于审计人员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这也方便了后期做好控制审计风险工作。不过在实际的审计行业中,就算是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是准确的,但是一旦使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那么他们不会去追究问题出现哪里,只是希望能够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相应的补偿。这种现象对于审计行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从本质上看,审计是一种“购买风险”行为。一旦审计人员“出售”的“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就可能面临被诉讼的风险。审计风险涵义的扩大,使审计风险的决定不仅仅取决于审计客户与审计人员的会计和审计行为,审计关系的第三方(报告使用者)和外部环境各因素将转化为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直接对审计总风险产生影响。
2 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2.1 传统财务报表的缺陷加大了审计风险
2.1.1 确认与计量原则使财务报表偏离了企业真实价值
过去的财务报表往往习惯于通过历史成本来反映一个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使用者通过这个财务报表能够更加了解这个企业的真实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把自己展示给其他人,往往在财务报表上并不体现负债情况,同时企业有些资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计量。传统的财务报表还存在一个弊端,就是不能把企业的知识性财产和人力资源具体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这也就无法真实地体现出企业的收益情况。
过去的财务报表只是针对企业的硬资产进行计量和确认,使用者需要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相应的决策。也可以说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是为决策服务的,一旦资产信息和决策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那么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发生改变,这就导致审计目标和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的目标出现背离。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不仅仅希望能够从财务报表中看出企业过去一年或几年的财务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财务报表对未来的企业发展有一个适当的评估,并制定发展政策,尽量减少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一旦财务报表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这种需求,那么就会出现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营运情况,那么风险会相应地增加。
2.1.2 财务报告滞后引起审计风险
财务报告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及时性,但是当前的财务报告却很难实现及时性,也就是不能第一时间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情况,这对于企业决策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也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是在财务报告制作完成之后进行的,所以财务报告的滞后必然导致审计工作的滞后,使得审计数据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进而影响到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影响到审计人员对数据的准确判断。企业的决策都是建立在最新的数据信息基础上,所以滞后的信息必然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当前的审计报告也只是对过去历史的陈述,已经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如果使用者不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只是根据审计报告进行决策,一旦出现决策失误,那么必然会认为是会计人员工作出现了失误,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
2.2 经营失败带来的审计风险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当前外部竞争日趋激烈,难免会有一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失败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连累到审计人员,而目前很多的会计人员并没有深刻理解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之间的关系和差别。审计界经常强调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实际情况是一旦出现经营失败,报表使用人往往会认为是审计失败导致的,这就给审计人员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审计工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审计过程也十分繁琐,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很难判断审计人员的工作是否严谨,司法方面也很难判断审计方和被审计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3 审计人员的对策
由于影响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外部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很难适应变化如此之快的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控制工作往往很难落实。审计领域根据现代审计要求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做好审计风险控制工作,减少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影响的不确定性。
3.1 增加审计程序,降低内在风险
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着经营风险,作为审计人员在了解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审计风险时应该制定该阶段的审计计划,帮助被审计单位及时了解自身的情况。在审计风险中,被审计单位的行为和固有风险以及控制风险有直接关系,会计事务所应该选择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根据相关的审计程序,使出现审计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2 关注期后事项的发生,注重期后事项的审计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巧号――期后事项》规定:“在审计报告日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认期后事项是否发生。”“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实施审计程序或进行专门程序以发现审计报告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期后事项,但应对其知悉的期后事项予以关注,并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期后事项的审计不仅是对期末余额审计的辅证据,而且是对审计一报告滞后性的修正,使报告使用者了解资产负债日后企业经营的重大变更事项,并对报表公布日财务状况作大致的确定。但为了减少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考虑在成本费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关注报告发生日的所有期后事项,并对企业该期间的经营状况作适当判断,对影响企业发展趋势的重大事项在审计报告中作必要披露。
3.3 在报表附注中提供稳定、真实而综合的风险信息
在审计人员制作报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张关于企业风险披露的报表,通过上面的数据就能够了解到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这样企业就能够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企业损失。此外,通过提供真实的风险信息,还能够使报表使用者参与到风险收益判断,这也能够减少审计人员所承担的诉讼风险。
审计人员还应该在审计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并对外部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同时关注企业内部各种资产类型的情况,特别是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企业的真实情况。作为审计人员应该在审计工作中坚持谨慎的态度,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审计要求开展工作,运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尽量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机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当前审计风险的相关内容以及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审计人员的相关对策。审计工作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被审计单位及时了解自身发展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并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做好审计风险控制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龙平,陈建明.独立审计准则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