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情感的日志

关于情感的日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情感的日志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人网,大学生,使用需求

一、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我们发现,随着大学生人群使用人人社交网络热情的高涨,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与SNS(社交网站)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研究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大学生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现状与其心理需求相联系(齐宁,2011),探究用户网络社交的深度与广度,另一些研究从网站的视角出发,研究高效网络环境的变化和网站的组织与发展(蒋广学,2011),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大学生使用需求和需求满足情况的研究却相当缺乏。大学生作为主要网络社交人群,应成为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只有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寻找其未能满足或没有很好满足的需求,才能真正促进网站设计优化和发展,优化用户体验。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我们以北京林业大学在校生为例,调查大学生对社交网站--人人网的使用状况,探究其使用需求,并进行需求满意度分析。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最希望满足哪些需求;2.人人网各个功能的设计和使用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主要满足了哪些需求;3.大学生使用人人网还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此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样本的选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笔者所处地理位置,我们选择北京林业大学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在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学生密集区域有针对性的发放问卷。从调查样本所涉及的年龄、性别、所在年级来看,调查样本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能够满足我们的调查需求,通过对样本的分析能够推断出学生对人人网站的使用状况和需求满足度。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人人网各功能使用情况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在人人网上最经常使用的功能是日志、状态、相册功能,其中调查对象在人人网浏览日志、视频的比例占到87.9%,分别有76.1%和73.2%的大学生会在人人网上了解同学近况、状态,照片、玩游戏、留言互动的比例分别占到15.3%、13.7%和31.7%。可见,被调查者在网上活动主要有三方面:浏览日志、视频,了解同学近况和状态。日志功能最经常使用,但多为浏览日志,发表日志的只是少部分,表明大部分同学愿意在人人网上获得有用信息并了解身边朋友近况。

2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站的需求分析

如表2.1所示,我们将大学生在人人网上的需求分为10类:包括习惯需要、展示自我、情感诉求、信息、巩固感情、了解动态、获得认同、归属感、放松娱乐、求知欲望。统计结果显示,在所有的需求中,求知欲望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其次是习惯需要,展示自我、情感诉求、了解动态、巩固感情为主要的需求,信息、获得认同、放松娱乐的需求较弱。分析可见大学生希望在人人网上获得信息、学到知识,同时希望通过人人网获得交际方面的提升,包括与朋友进行情感沟通、巩固感情、了解朋友的信息。

3人人网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分析

我们侧重于从功能的角度考察人人网对大学生需求的满足,从问卷调查分析中我们得出,日志主要满足了大学生了解动态信息、获得知识的需求,状态主要满足了展示自我、情感诉求、巩固感情等需求,相册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巩固感情、了解动态、归属感、放松娱乐等需求。从各个需求的满足情况来看,展示自我、情感诉求、了解动态、放松娱乐等都通过多方面的功能能够得到较大的满足,但是学生最希望满足的需求中,求知欲望、巩固感情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满足。

从以上分析中总结出大学生使用人人网以满足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扩大交际网络

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功能找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或是想要关注的人和事情,通过 "加为好友"功能产生互动,从而建立人际关系,扩大交际网络;人人网不仅满足了结识新朋友的愿望,由于人人网有身份信息的认证,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寻找到老同学。

(2) 获取多维度的信息

在人人网上,用户不需要进入某个特定的话题或专栏分享来获取信息资源,所有的信息资源均可以在新鲜事页面上呈现。同时,这些信息资源的范围种类不受每个用户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规模大小所限制,确定信息资源范围的是该用户的所有好友的数量及这些好友分享,传播的信息。

(3) 构建自我形象与群体身份认同

大学生在人人网可以通过上传照片和写日志来记录生活、展示自我、增加人气,满足每个大学生内心希望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同的心里,人人网的页面设计简单时尚,为传播信息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同时使用人人网建构自我,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群体身份得到认同,从中得到了社会归属感。

(4) 宣泄情感,放松娱乐

大学生通过信息的进行情感的诉求与交流,通过各种游戏以及其他应用达到放松娱乐的目的。

4人人网存在的不足

人人网在满足大学生以上需求的同时,还有一些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通过人人网构建的人际关系在现实中发挥的效用不高

通过调查,大部分大学生在人人网上认识的"陌生"好友仅仅限于在网上交流、相互分享信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联系,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在交流真正为现实中的好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人人网构建的人际关系还是持有较低信任度的态度,他们并不能将这种在虚拟社会的人际关系转移到现实生活中,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2)人人网对于满足大学生获取其他有用信息方面的需求不够

目前大学生通过人人网获取的信息主要是身边的新鲜事以及一些娱乐休闲方面的资讯,而对于其他诸如就业、考证、专题学习方面的信息很少,部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齐宁.大学生使用SNS网站的心理需求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151-160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博客;浏览器/服务器;;SQL Server 2008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7964-0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也得到了广泛普及,2011年初,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从网络中得到信息,更愿意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将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展现出来,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传统的WEB1.0时代,无论是论坛、社区还是个人网站,都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却始终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直到进入WEB2.0时代,一种全新的网站运营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它不仅满足了网民的这种需求,而且为广告业务拓展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它就是——网络博客。

Blog(博客)缩写自WEB LOG,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型的个人互联网出版工具,博客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用文字、图片等素材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博客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它在传播人类智慧、思想意识,以及个人的情感状况等方面有着具大的推进作用。它不仅秉承了个人网站的自由精神,更加融入了激发创造的新模式,因此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博客也是一种新文化现象的象征,它的出现和繁荣,真正展现了网络的知识价值,标志着互联网发展步入更高的阶段。

目前博客技术已经取得的成果主要是两大方面:⑴日志与评论发表的文字功能⑵具有图像管理的相册功能等等,但是只有不断的更新博客的相关技术,才能适应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该文研究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追求博客新技术的基础上而展开的。

1 需求分析

博客是一种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而实现的“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1]。从媒体价值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作者、内容和读者三大层次,实现了“源代码的开放”。并同时在道德规范、运作机制和经济规律等层次,将逐步完成体制层面的真正开放,使未来媒体世界完成从大教堂模式到集市模式的根本转变。

因此博客特性如下:

时间性:每个帖子的发表日期会自动显示,同时会根据帖子的更新来自动排列顺序。这是Blog区别于普通网页之处,带有传统日记的特点 。

自主性:Blog与BBS不同,主要表现在管理权限上。普通BBS只要通过注册,取得相关权限,即可自由发言,而Blog适用的范围是个人或者固定的团体。管理权限的唯一性保证了它的自主性。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Blog上发表个人观点,无怪乎有人将它称为“自媒体”。

公开性:具有网络媒体的共性,即固定的网址,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地址阅 读上面的文章,具有公开性,类似成了一本公开的记事本。

互动性:在Blog上,如何进行互动交流?也是最流行的方式便是采用留言。其形式多样,可以个别留言,也可以统一互动。在Blog上我们会经常看到不同的链接,这就是网络上知名的Link功能。只要用鼠标一点击就可以跳到和主题相关的其他信息页上。这种互动性是建立在不对主体作者进行干预的基础上展开进行的。

1.1 基本功能

第一部分是前台用户模块。该模块包括一下几个功能:

用户注册,普通上网用户访问博客网站后可以点击注册按钮,填写相应注册资料进行注册,注册后才拥有自己的博客页面。

用户登录,已注册用户点击登录按钮,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方可登录。

编辑个人资料,用户登录后可以进行编辑个人资料的操作,包括修改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登录安全信息以及个人头像。

日志编辑功能,用户登录后可以发表日志和对已发表日志进行编辑和删除的操作。

相册管理功能,通过登录可以具有新建和删除相关权限,针对每个相册可以上传、删除添加注释。

添加好友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好友功能,将其他博客用户添加为自己的好友,在好友栏中可以查看已填加的好友,同事具有删除好友的功能。

回复管理功能,用户登录后可以对其他用户的日志和相册发表评论的操作,同时也可以回复其他用户对自己的评论以及删除评论的操作。

第二部分是后台管理用户模块,包括以下几个功能:

管理员的添加与删除功能,其权限只有超级管理员具备。

管理博客用户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违规博客用户进行删除账户的操作

资源管理功能,管理员对用户上传的照片、日志、回复具有监督权力,对于含有不良信息的资源,可以进行删除操作。

1.2业务功能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简称TFD), 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接来表示某个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2]。

网络博客管理系统由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组成。前台即客户端,客户进入首页,在首页用户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即可登录网站成为博客用户。博客用户可以进行资料管理、日志管理、相册管理、回复管理和好友管理。

后台管理部分,管理员在登录页面选中管理员单选框并在输入框输入账户密码登录后台。后台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员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

2 设计分析

2.1 设计思想

通过对网络博客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整个系统功能设计为前台与后台两大模块。前台包括服务用户注册、资料、相册、日志、回复、好友的管理。后台主要由管理员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组成。

通过以上各模块分工界面的定位,可以清晰实现对:用户、个人资料、相册、日志、博客回复内容、好友、系统权限以及其他资源的管理,满足实际生产对系统功能的要求。

通过对前后台分工的明确界定,可以在非常时期关闭前台部分。即可以在保障后台正常管理整个博客系统的同时屏蔽与互联网的连接,进一步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防卫能力。

2.2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用技术进行开发,开发过程中主要用到以下几种工具: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工程管理、代码编写及调试;SQL Server 2008——建立系统的后台数据库;Microsoft visio 2010——系统设计;PhotoshopCS5——图片处理。

2.2.3 系统配置要求

硬件环境:

服务器端: 推荐配置为512M内存,CPU为Intel Pentium Ⅳ 1700MHZ,硬盘容量为80G的微机。

通信网络: Internet网

软件环境:

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 Windows NT/2003 Server/XP/7

数据库: SQL Server 2008

Web服务器:Internet 信息服务5.1或以上版本

Microsoft .NET 框架:.NET Framework 2.0

客户端: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XP/7

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 6.0或以上版本

推荐分辨率:1024*768或以上

2.2.4 B/S结构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与改进的结构。它具有如下特点:⑴简化民系统客户端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运营总成本。⑵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多方位、多层次对数据库访问和操作,通过服务器对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进行有效保护。B/S架构模式在当今最流行的跨平台语言JAVA中,显得更加便捷与高效。

3 实现方法

3.1数据库操作设计

在本系统中,对数据库的操作封装在DBclass公共类中,通过调用DBclass类对象的方法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实现:装载数据库驱动程序; 通过建立数据库连接;访问数据库,执行SQL语句;断开数据库连接。

3.2用户主界面设计

用户主界面,是用户登录网站后的第一印象,必须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审美观点。它也是用户了解网站功能的重要窗口,用户进入个人主页后应该能很清楚的看到网站包含哪些内容,这样用户才能直观地了解这个网站并轻易上手使用。

在本系统中,为了保持风格一致,采用了母版页技术,以蓝色为主色调,力求界面清新大方。通过导航条,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博客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点击相应的链接按钮,可以跳转到各个功能页面进行操作。

左侧边栏显示用户的个性头像、日历及有最新回复的日志主题,点击可以查看所有回复。主体部分显示博客用户发表的日志的基本信息及内容摘要,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发表人用户名查看该用户的所有完整日志,也可以查看关于此篇日志的所有回复或参与回复。

3.3 总体结构

系统总体主要分为六大功能设计,分别为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相册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回复管理模块、好友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

从功能上将系统分为前台用户和后台信息管理两方面,按照流程对网络博客管理系统的进行详细设计。

4 结束语

本系统不仅基本实现了传统网络博客系统应有的各项功能,而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从界面到系统设计都是本着方便用户的管理操作,同时兼顾管理员的管理。具有:系统界面协调度高、系统权限设计合理好、系统异常应急强、及可移置性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第3篇

我坚持的 都值得坚持吗

我所相信的 就是真的吗

如果我敢追求 我就敢拥有吗

爱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什么东西?青春的我们就敢这样么,它已经不再陌生了,说真的,我不相信爱情这东西,拥有它有能怎样,一时的一时,爱情是有保质期的,当我们厌倦它的时候有迈向另一段情感,我们又有什么呢?甚至有些是为了钱才靠近你的,爱情能相信么?那虚伪的东西,是我们太单纯了,可是单纯并没有悲哀,我们对爱的好奇换来了一段又一段伤害的情感,这真的值得我们相信么?想到一些歌词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之前的经历,就会想到这首歌曾拥有多少回忆,或许吧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平台 爱的教育 QQ

随着网络的日新月异的普及,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本子、一支笔、一张嘴走天下,要想走进学生的心里,就需要接受他们的方式,而网络就是一个与他们交流的平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近半年的学生工作中,我通过QQ聊天、邮件及网络日志等各种形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大的感触就是要用春风化雨般的热情和爱为学生营造教育的春天。

一、QQ邮箱诉衷情

“谢谢您,杨老师,……以后我会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多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改正自身的一些不足,您不必担心我,我会好起来的,再次谢谢您的回信。”打开00邮箱,看到这封来信,我欣慰地笑了。这样的来信在信箱里还有很多。这也是我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普及化。尤其是学生个性的各异,在和学生交往中我感到很多学生还没有勇气和信心与老师面对面交谈,喜欢用书信的方式和老师交流。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此在工作中和学生通过QQ邮件交流是一个好办法。

当学生对某件事想不通时,当他们有什么想法时都会发邮件给我。给学生作了讲座,学生会写信反馈对讲座的建议和想法;一些非班委也会对班级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向我介绍班级的情况,以便我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节假日,大家会发来QQ贺卡,表达对我的祝福……一封封恳切的来信,一封封热情的回信,加深了我和学生的感情,也搭建了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二、QQ聊天传心声

在众多网络聊天软件中,学生最常用的是OO聊天,所以作为老师,一个希望走进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我一接手班级就将自己的QQ号向全班公布,并要求加入各班的QQ群,让群主将我设为管理员。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通过QQ群及时班级通知,在公告里写些激励的话语鼓舞学生,另一方面也有权限可以随时在QQ共享中上传我认为比较好的文章、资料和全班同学共享,让他们能及时阅读到和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料。

学生之所以喜欢QQ聊天这种方式,也许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面对面那种约束和紧张感,而且自己的任何不安或表情都不易被觉察,所以,如果是初次交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互相了解的机会。曾有个开始不愿说出姓名的学生这样和我聊道:“老师,我是个外表看上去多么开心快乐的人,但我都是装的,我实在太累,我的压力好大,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耐心地倾听了他为什么要装得那么开心和快乐的原因后,我和他慢慢交谈起来,通过给他讲我身边的故事,向他介绍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不快乐的事,最主要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它,并传授自我放松的方法后,这个学生慢慢地向我敞开心扉,自我剖析了为什么他要装得开心快乐,甚至到了最后告诉了我他的名字。并开玩笑说以后可以观察他能否走出这种带着面具生活的日子,他要洒脱一点对待生活中的点滴,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希望我能继续陪他谈心,不过下次就可以从网上走到我的办公室来,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QQ群中,经常也能看到学生之间对某事、对某人的看法,大多数时候我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静静地关注着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识他们的心理状态,因为我知道此时不能过多干预他们,要让他们尽情宣泄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但如果发现他们有些极端或偏激的想法时,我会适时进行解释和制止,及时纠正他们的一些看法,如果遇到非常偏激的学生,会采用私聊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曾有个学生对学校一些政策不满,发表过激言论,于是我单独和他交流,向他介绍学校各项政策,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政策,听了我的介绍后。学生也表示能够理解学校的决定,只是刚开始知道心里不是很舒服,但也慢慢想明白了,并对老师对他的关注表示感谢。

三、QQ日志写真情

我一直有写QQ日志的习惯,喜欢通过这种平实而真切的方式记叙自己的生活,但随着和学生交流的增多,我的QQ学生好友也渐渐增加,有很多学生喜欢进入我的QQ空间看日志,就这样,我再次找到另一个和他们交流的方式。

我开始通过日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事的看法,对某本好书的推荐,某部好电影的介绍,一方面是写出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写给我的学生。很多学生通过看我的日志,给我留言:“老师,你生活得很阳光,我们应该向你学习。”“老师,这本《大学新生》我一定要看,只可惜现在才知道。”“老师,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把班级工作建设好。”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回复,将我的想法和他们继续交流。在日志中,我把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没有过不去的坎,每个人都有困难和烦恼,主要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让学生总能看到阳光的老师,这样也能指引他们快乐地生活。我还会经常进入到学生的空间去看看,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苦楚。在看到一个学生在空间中感叹“我的世界很灰暗”时,我在空间里给他留言,让他明白自己不是被遗忘的角落,有老师、有很多朋友都在关注他,让他看到生活的希望。有的学生在看到我对他们空间的留言后,感叹道:“虽然我们交流不多,但我真的发现您很懂我,谢谢!”“我喜欢老师的只要开心快乐就好的心态,我会努力调试自己的心态。”“老师,您不是一个人在桂林,您有我们和您一起拼搏,您不孤单。”这些温情的话语,让人感动,我为这群懂事可爱的孩子而欣慰,也为自己的工作付出感到值得。

四、QQ公告表心意

公告作为一个向全班同学通知事情的窗口,简洁明了是其要求,而且字数有限,但公告又是最醒目、最能吸引眼球的地方,因此我充分利用公告将学校的通知、逢年过节为大家的祝福话语及班级宣言等都表达出来。让大家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五、QQ共事长见识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民族志工作;人性伦理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052-02

在西太平洋群岛上的生活着一群进行库拉交易的土著人,马林诺夫斯基赋予了他们“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这一称号。他们好像是这片广阔海洋的天然点缀一般,其行为举止带有这一片天地的独特气质,又同时为这片天地增添了许多民族志特点,亟待众多的民族志学者去探索发现。如果马林诺夫斯基只是作为一个单纯的描述者创作这本书,只是描述他所观察到的土著人的生活,库拉的整个过程,没有方法论层面的提升,没有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那么,他带给人们的最大感触也许更多的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原始数据资料的积累,他的学术意义不是由自己而是通过他人的使用所体现出来的。但马林诺夫斯基将观察描述与研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个人类学的新时代。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对民族志学者而言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有效的田野工作的奥秘所在,这一方法被作者归纳为三条:首先,学者理所当然必须怀有科学的目标,明了现代民族志的价值与准则;其次,他应该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主要是指完全生活在土著人当中而无须白人介入;最后,他得使用一些特殊方法来搜集、处理和核实他的证据。而关键的方法论论述也是围绕着以上三方面展开的。首先从进入田野的实际工作步骤入手,作者认为和土著“保持接触”的机制对于一名民族志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适当条件,这里第一次明确了田野工作的具体操作,想要真正地得到反映研究对象的资料,不再只是简单进行一些短暂的采访或是观察,而应该真正使自己处于所要的调查的社区中。土著人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陌生的,甚至其文化与自身生长的社会文化很可能存在着严重冲突,但是无论如何必须置身其中,先是从地理距离上就要使自身无法顺利地回到白人社区,不得不开始与土著人共同生活。一旦做到这一点研究者就为自己的未来研究调查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在此之上采用积极的研究方法,即调查研究需要预拟问题,这里与“先入之见”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个有着严谨研究态度的民族志学者,要要求自己价值中立,但这不代表研究者在深入田野之前毫无准备,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研究者带到田野的问题越多,根据事实铸造理论和运用理论看待事实的习惯就越强,其装备就越精良。可以说,先入之见在任何学科中都是有害的,但是预拟问题却是科学思考者的主要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