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作品的价值

影视作品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影视作品的价值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家用计算机 多媒体处理 软件应用

使用计算机对视频进行处理通常称为非线性编辑,指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光盘等记录设备上这一系列完整的工艺过程。现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以及与模拟视频信号的高度兼容,并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领域。目前基于PC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有Adobe Premiere等。

1 系统组成

1.1硬件组成

在系统中需要使用的硬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心处理设备:专用计算机

视频素材形成设备:影视专业摄像机

图像素材形成设备:数码照相机

音频形成设备:录音机等

专用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等

1.2软件组成

操作系统:Windows

音频处理软件:CakeWalk

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综合处理软件:Photo2VCD,Nero,我形我素等

2 功能分析

家庭电影视频制作主要有4个过程:采集、合成、增加特殊效果和输出在Premiere中可以把各种不同的素材片断组接、编辑、处理并最后生成一个AVI或MOV格式文件。

1、确定视频剧本和准备素材数据文件。

2、启动Premiere系统,打开剪辑(Clip)子窗口进行素材的浏览和定义,用项目(Project)窗口记录素材和以后的编辑操作。

3、将素材逐一排列在构造窗口的轨道上。如果需要在两段素材间加切换或过渡特技,此时要将两个素材分别放置在视像的不同的A或B轨道:对静止图像要设置持续时间。

4、定义切换特技效果和参数。

5、利用剪辑(Clip)菜单中提供的滤波器对视像序列进行特技处理。

6、利用标题(Title)窗口和标题菜单生成标题文件,该文件数据包括文字和几何图形。

7、为视像配音,将声音素材片段置于建造窗口的声音轨道道上,调整效果和同步位置。

8、预演,修改和调整。

9、保存项目文件,防止意外丢失已有的操作状态。

10、视频(Make Movie)。首先进行编译参量设置,而后进入编译。生成AVI或MOV文件。

2.1硬件功能

目前使用的家用计算机均具有较大的内存和较快的CPU,安装有声卡等多媒体硬件,配置稍高一些的家用计算机还具有图形3D卡等。需要说明的是,在笔记本计算机上有一个视频接口-1394口,而这种接口在台式计算机上不是标准配置,需要再单独安装一台1394卡。1394接口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接收摄像机的视频输入信号,目前市场上的数码摄像机及视频处理软件均支持这种接口的工作。

DV摄像机的主要功能是捕获视频图像,其生产厂商、型号、样式很多,所具备的主要功能也接近:照相机主要完成静态图像的获取,数码照相机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入到计算机,普通照相机的图像需要使用扫描仪才可以输入计算机:录音机完成音频素材的采集,在形成音频素材时可以使用传统录音机,也可有计算机声卡上连接麦克风,进行音频输入:扫描仪的主要功能是将图片、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为下一步使用做好准备。

2.2软件功能

Windows:是系统软件,为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提供全面支持:

CakeWalk:是一个用于编辑、制作音频文件的软件。使用该软件,可以制作单声部或多声部音乐,可以在制作的音乐中使用多种音色。该软件可用于制作MLDI格式的音乐。用户可以方便的制作出规范的MLDI文件:

Premiere:是一种将视频和音频制作合为一体的非线性音视频编辑软件,可以完成音视频编辑合成、字幕创作、片头制作、MTV制作等功能:

PhotoShop:是一种平面设计软件,它具有强大的绘图、校正图片及图像创作功能。该软件主要完成对由照相机形成的图片的编辑加工工作,如进行修复、特效处理等:

Photo2VCD:可以把图片连同配音制作形成VCD文件(MPG格式),这种文件可以由刻录软件处理形成VCD或DVD片,在家庭VCD机或DVD机中播放使用:

Nero:一种刻录软件,使用该软件可以在刻录机上形成VCD或DVD盘片:

我行我素:一种视频输入、处理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1394接口,从DV录像机上获取图像信息:

3 系统构成

基于上述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家用计算机多媒体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

4 使用流程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第2篇

笔者曾经在多家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作过管理顾问,对家电行业的变革历史、变革趋势、面临的问题有比较直观的了解。本文聚焦于营销组织模式的变革,就目前家电行业出现的多产品运作的整合趋势作初步的背景原因、挑战、解决思路作出分析和思考。

一、家电行业多产品运作趋势的背景原因

跑马圈地年代的过去,整合时代和超竞争时代的来临,营销体系从点效率向系统效率的转变,从跑马圈地要市场效率的时代向整合协同要管理效率的时代转变。

跑马圈地的时代,市场的机会空间很大,市场上驰骋的都是占地为王的枭雄,企业的管理就是简单的给地盘,给任务、不关注实现的手段,只关注结果,而且是分兵作战,卖彩电的有自己的队伍,卖空调的也有自己的队伍,在某种意义上是靠“人海战术”,是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在市场空间潜力巨大、竞争对手无法抗衡的前提下,市场的效率得到充分的释放。

笔者服务过的某大型家电企业的小家电群就是这样的运作模式,通过产品事业部进行事业的不断扩大,每个事业部只运作2-3个产品,事业部之间没有横向联系,都有各自的队伍在同一区域开展业务,在争夺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的同时,在经销商资金资源、终端陈列资源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内部竞争。

现在随着整个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当市场空间逐步变小,竞争环境日益恶劣时真正进入了微利时代,单兵作战把队伍铺上去,销量并没有真正的增加,反而企业出现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市场空间的争夺利益小于内部竞争导致的不规模和不协同后,人力资源、经销商资源、终端资源的相互割裂就造成极度消耗与浪费。此时,市场效率的营销模式必须向管理效率的营销模式重心转移。原因在于以单一产品运作研产销的模式在销售增量上已经没有优势,而且人员队伍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增加已经超过了市场和竞争增量的前提下,必须依靠整体的运作,特别是营销体系的整合运作,从队伍的整合到经销商资源的整合一直到终端资源整合要效率。

二、家电行业多产品运作面临的挑战

1. 转型的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系统思考

从单兵运作的市场效率型企业组织模式转变成多产品运作的组织模式,企业往往是从人员成本、通路成本费用上升,利润下降的角度出发,简单的理解为“精兵简政”对整合面临的问题缺乏系统的思考,导致多产品运作后由于准备不足导致的组织体系运作混乱,内部的协同不但没有产生,反而是导致原有的单兵作战能力受到了抑制,人员积极性、公平感减弱,骨干员工离职现象频繁出现,在销售和利润体现上还不如单兵作战时期的简单相加。整合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企业的合并,所以我们需要对面临的问题首先做系统的思考。

2. 多产品整合运作面临的组织问题包括:

1.) 首先是协同运作的组织管理理念惊人的缺失

中国的文化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以往的单兵作战的营销组织模式是符合这种文化习性,管理是简单的,只需要人盯人的感性管理。但是面对多产品运作的复合组织模式就显得无所适从,原来的优势就转变成新模式运作的劣势。

笔者曾服务过的一家著名小家电集团在转型过程就面临这样的情况,以前的产品事业部是基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放权体系,整体的小家电共用一个企业品牌,同时也是产品的品牌。局外人看似乎是一个企业整体,似乎应该很有管理体系,其实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都是单独运作,而且管理上是简单的基于个人能力信任感的人脉化感性管理,只是由于集团层面整体的品牌运作得力,给外界一种整体上很有管理秩序错觉。家电企业是接受培训较多的行业,但是以往接受的培训,营销人员吸收的比较多的是策略体系上基于个人的市场操盘能力,而缺乏整体运作的组织管理理念和方法技能,整合之后中层到基层营销管理者协同管理概念缺失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2.) 其次是营销队伍的转型问题

面对多产品协同运作后,整合的营销团队怎么来形成,如何来形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营销团队,如何使得原有营销人员从猎手向整体运作所需的职业化选手转型,如何使营销人员从一匹匹独狼变成协作的狼群,真正提升整体的竞争能力,这也是整合之后营销在队伍建设上所面临的的困惑,这些困惑包括区域经理江湖老大习性的难以改造,以及营销队伍状态难以从单兵作战到整体协同的转化。

在笔者服务过的那家小家电集团,过去做市场,开发出某一项产品,只要以分山头的做法设置产品事业部,以独立的队伍把人铺上去,机会牵引人才,机会造就企业,不惜内部对经销商和终端资源的恶性竞争,用非常规的市场运作方式打开外部的市场空间,抵消内部的消耗,对企业整体而言,市场是不断扩大、利润不断增长。而组织的内部管理是简单的基于人的管理,给你一段时间,一定资源,完成销售目标极大的激励,然后看结果,不行就换人。这样的结果是企业营销的各层级都是单兵作战的个体集合,没有协同,笔者刚进入该企业时候,对严重缺乏制度化管理的情况深有体会。

从整体的市场环境看,在超竞争状态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由于利益关系被动转型,原先的人力资源素质特点往往变成了转型的瓶颈。

首先,多产品运作在组织机构的管理岗位设置必然是“精兵简政”,管理的岗位减少了,特别是多个单品区域分公司合并成区域市场一个多产品运作的分公司,区域经理的岗位减少了,原先的人员的角色转化就出现了困难,不能继续担任区域经理的人往往是离职,对企业来说,多年的培养成本就是不少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真正所需要的有协同管理理念和能力的,能整合运作多产品的职业化的营销人才又严重缺乏,整合之后能担任区域经理的人选往往是销售额做的较大的原有区域经理,并不是具有这样协同能力的营销管理人才。

其次,过去单兵作战时代,一个区域平台人员较少,业务模式简单,在转变成多产品协作运作的营销模式后这就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基层的营销人员以往操作一个产品转变成操作两个以上产品,在能力上是否支撑,在资源分配上是否协调等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原先完全以感性和兄弟情节为纽带关系在面临组织整合后,在需要建立理性规则下,单兵作战到整体协同在文化、思维习惯上、行为方式上原有的业务队伍都面临转型的挑战。

3.) 总部支持和管理职能发育问题

以往的单兵运作,企业的中间环节与高端专业管理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发育,过度的扁平化使得企业中层职业能力与高端专业管理能力无法发育。多产品运作不是简单的队伍合并减少成本问题,涉及的是伴随营销模式的转变,整体的业务模式的转化,总部的支持职能和统一管理和必要的控制职能都必须发育。由于市场前端的经销商资源、终端资源的整合,带来的应该是在市场策略、广告支持、促销支持等各种支持和管理职能的整合功能发育,这些都需要在组织结构和形态上得到落实以及配置专业的营销策划和管理型人才。

笔者曾经咨询的小家电集团在以往的单兵作战时代,集团总部往往只具备整体企业品牌的推广功能,而且也只是在广告形态上的策划功能,对整体的地面促销缺乏资源共享的规划,同时对经销商和终端资源的管理一方面缺少系统信息的支持,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而且有过一线营销经验的市场策划人员。

同时,由于基于IT的信息系统缺失,整合之后缺失的整体管理状态,多产品之间的协作关系没有有效进行管理导致丧失了对市场的整体控制能力,使得企业整体运作多产品的营销专业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偏弱。

总部支持和管理职能发育不全,关键还在于企业普遍认识上还缺乏战略眼光,认为这些功能的发育还是成本而非投资。

三、家电行业多产品运作的操作思路

1. 思想上对整合的之后组织变革的系统理解

从单品运作到多产品协同运作,营销模式是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转向精兵简政与资源集约型,战略的实施路径的改变对组织方方面面的影响,要树立“整合需要协同效益,协同需要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理念。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家电企业转向多产品协同运作,要求企业从分兵作战的“人海战术”转向整体协作的“精兵简政”,从营销的散兵游勇转向营销的团队建设,从单一掠夺资源、无节制的资源投入与损耗转向资源集约与整合。“精兵”,就是要致力于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员工的能力建设,提高员工的人均效率;“简政”就是本着“谁接近市场谁拥有权利,谁配置资源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基于市场与客户进行授权赋能,进行营销模式转型后的组织建设。团队建设,就是要使营销人员从“独自外出的猎手”变成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群狼”,致力于提高营销团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与整体业绩。所谓资源的整合与集约,就是要从单一掠夺资源、无节制的资源投入转向提高资源的有效性,对营销资源进行有效的多产品协作运作管理,要真正把营销资源上升到经营管理的层面,经营营销,包括经营客户资源、经营人才资源、经营信息与品牌资源等。

2. 从经销商、终端资源的跑马圈地、内部争夺客户资源到终端资源多产品的精细化组合管理

过去企业对市场的占领与扩张是一种粗放式、跑马圈地式的,同一个区域市场,经销商、终端资源在企业内部各自运作的队伍中存在严重的内部恶性竞争。转变营销模式后,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一支携多产品运作的队伍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在于对经销商资源、终端资源进行精细化的组合管理,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抓住核心客户;在于经销商、终端资源管理要做到精细化、模板化、标准化,对经销商、终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要对潜在客户进行培育管理;对经销商、终端资源各种资源实现有效配置、有效整合与结构优化。

3. 组织上发育高端专业整合营销管理能力,对整体营销管理和专业支持、管理职能的重视

整合后企业的营销组织变革的核心,而是要通过组织运行机制的创新,通过发育总部高度的市场策划、培训和管控协调能力,解决市场前端普遍的多产品运作的资源使用矛盾和管理协作矛盾,强化组织对市场的有效规划与控制,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而不是以往简单的扁平化人脉管理;通过发育高端职业管理能力,使各层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承担起营销责任,提高营销执行力。例如总部的市场部是整合之后需要重点发育的职能部门,通过市场部的单产品策略分析,多产品策略资源整合使用方案等一系列的策略方案指导区域市场的操作。同时市场部又是整合产品运作的市场信息分析者,根据动态的市场环境及时在战术上对各区域市场进行指导。

4. 考核机制设置上的引导,达成市场集中运作和分产品专业规划的有机结合

管理上有至理名言“你想要什么就考核什么”,整合之后新的营销模式要形成牵引机制,即告诉营销人员企业的整合运作的目标在什么地方,企业对营销人员转变能力的期望是什么;激励机制,即如何通过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结合使得营销人才把舵产品运作的协作关系结合在一起;在组织的考核机制上就需要把整合之后的业务操作要求和转业职能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层层分解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同时在绩效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上形成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以笔者曾经咨询的一家大型家电企业而言,转变成多产品运作的营销组织模式后,总部依然设置分产品的产品本部,负责单品的政策研究和市场策略的制定。区域市场分公司的组织上,同样派出产品经理,在产品经理和分公司总经理之间的关系处理是:总经理对全产品业绩承担完全责任,拥有整体运作,特别是网络运作的资源,而且对单品有最低任务要求,对直线的业务队伍承担管理责任,具有直接考核权,产品经理具有单品的资源使用分配权,通过单品指标设定具有间接考核权,就是说,单品考核由产品经理根据单品的考核期间阶段性运作目标提交给总经理,总经理对多产品运作指标进行平衡,加入整体的管理要求,形成对下级多产品运作的业务员统一的考核指标,日常的管理就针对考核指标各施其职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第3篇

1理想信念教育

在影视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名人名家的成长史。成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坚定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不怕失败的精神共同构成的合力所造就的。人生要有理想,有理想才会有向前冲的动力、不畏挫折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干劲。

2爱国主义教育

成长于温室中的年青一代,多数人未曾经受过风霜,不曾懂得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影视作品恰能为我们展现英烈如何誓死保家卫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祖国曾遭遇的灾难,更加清晰地认识祖国的内忧外患,“青年学生只有对可爱的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着学和肉的了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祖国深厚的感情”。[3]

3集体主义教育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总在诠释着“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意义,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人心齐,泰山移”。在其潜移默化的集体主义教育中,利于克服个人主义思想,更好地践履一切言行都要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一个人的荣辱直接关乎集体的形象,而集体亦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4自我教育

现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思想上积极进取,要有创新意识,并且能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影视作品在现实生活的传播中促进着青少年及大众的自我教育能力,更加深入地汲取各方优秀文化,充实精神世界和完善自身修养,其在促进自我教育的同时,将受众的生活经历与影视作品所展示的正能量相契合,使之对自己再认识,再教育。

5审美教育

“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审美鉴赏的施教中,内化、融合了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积淀。良好的影视氛围……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形成高品位的综合文化素质。”[4]在影视作品的传递过程中对真、善、美的认知,帮助我们分辨美与丑的区别在哪里,正直与邪恶的区别又是什么,我们应当借助影视作品的魅力来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

6正确价值观的教育

在影视作品中时常会表现学校教育的情节,“教育歧视是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教育歧视不仅体现着个人道德水平,同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影响”。[5]尤其会对青年人的不成熟的世界观形成错误的认知。影视作品在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时,尤其是对尊重、平等等观念上的引导显得十分突出,通过正能量的传播,使人更加充满自信。

7端正历史观的教育

“中外影视作品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其中有一些作品与中小学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的课文相吻合……真实地描绘了历史事件。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国的历史。”[6]在这些影视作品中能真切地体会近代中国受西方侵略的真实历史,摆正我们的历史观,使我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荣辱,正确对待是非,同时对德育教育也起着积极作用。

8勤劳节俭的教育

“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相对宽裕的物质条件,使青年学生淡化了传统的勤俭务实美德。”[7]影视作品将朴实、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进行很好地演绎,让我们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不忘本。中国有句古话“成由节俭败由奢”,这句话不仅说明了勤俭关乎到事业的成败,也关乎国家的兴亡。

9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职业竞争意识越来越强,青少年能够正确面对职业竞争,与影视作品的影响密不可分。”[8]在今天就业形势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有些人对工作嫌脏怕累,担不起责任又自以为是,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有些人站在工作岗位上,对待工作态度不认真,自己的工作任务总是拖拖拉拉,影响自己的工作质量。实现正确选择职业和就业的引导是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

10移风易俗的教育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第4篇

一、 影视作品推动非经典文学作品的快速发展

我国文学作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发展期间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国内电影制片人在创作电影过程中通常会结合已有的文学作品或者是以文学作品作为素材展开创作,这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一种全新形式。当前来说,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由优秀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同时,国外许多经典电影也多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源泉。[1]对国内影视作品市场和影视作品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得知,国内许多制片人在创作影视作品时通常会在文学作品中选取创作主题和素材,尤其是当代小说更是引发狂热的影视改编热潮,相对于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来说,电影制片人更加热衷于当代文学作品。此外,在电影市场中,大部分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当代影响力甚小的以小说为体裁的文学作品,这种现象在国内影视作品中也非常普遍。譬如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该部影片在语言应用和人物塑造以及时代背景刻画等方面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之作,上映多年后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在创作过程中亦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该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李碧华,实际上该部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前并没有受到大量读者的热爱,而在电影上映后该部小说便受到了大陆读者的热切追捧。[2]此外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改编自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甚至部分原著作品并没有广为人知,而少部分文学作品更是依托于影视作品才受到观众的重视。也就是说许多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都是借助于影视作品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许多观众还没有观看电影之前对于原著作品的作者和小说内容并不是特别了解,在观看影视作品后才会有兴趣去阅读原著作品,部分小说作品是在影视作品的推动下才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

就我国电影创作来说,大部分是改编自非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迅速发展,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 改编经典文学作品应注重保留原著艺术价值

(一)影视作品可以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创作题材

相对于非经典文学作品来说,经典文学作品更能促进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的发展,能够给予影视作品创作更多的创作素材。我国获得成功的影视作品大多数是以非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但是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极大促进着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甚至是经典文学的发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典文学的影响势必会长久永存,而影视创作在改编经典文学作品过程中不但能够传扬经典文学作品,而且经典文学作品还能够推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并能招徕更多的观众。在电影发展中经典文学作品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时不仅要对非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造,还可以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以促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双赢。

(二)应充分遵循原著思想内涵以及艺术价值

我国影视作品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相对较少,并且改编的经典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质量都相对较低,这不仅是因为改编者在改编过程中没有给予“经典”足够的重视,导致改编游离于原著的“经典”之外,从而导致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普遍质量较低。[3]部分改编者认为只有以原著作品作家的视觉上来看待作品,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才是尊重原著和原著作者,其实不然,尊重原著作品和原著作者指的是在改编过程中保留着原著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始终保留着原著作品中的精华内容,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内容,从而对原著作品进行视觉化改造。文学作品体裁和影视作品体裁有着较大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和模式,不仅会损害原著作品,而且还会使得影视作品丧失独特的艺术特色。正如语言翻译,直译是无法表现出原著的价值和精髓,而意译则更能表现出原著思想内涵。

三、 分析文学改编成电影对当代文学产生的各种影响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母体,而文学精神与品格则是衡量影视作品的主要标准。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髓部分和思想内涵,影视作品则能够大力传播原著作品中的文学精神。

现阶段,国内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多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而改造的,结合我国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热潮的发展历程可以得知,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结合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著作的同名小说《祝福》进行改编的,此后影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逐渐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素材和创作源泉,并推进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美国著名理论家普洛斯东论证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大多数都能够获得很大成就,在获得金像奖十部影片中便已经有五部是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同时那些影响力深远的经典文学巨作也相继被影视创作者加以改造。知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广泛被影视作品用作改编素材,改编次数高达13次,而著名文学家普希金和莎士比亚等所创作的作品更是被不少影视制作者搬上荧幕。现阶段来说国内稍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都相继被改编成为电影,制片人也充分结合文学作品的精髓展开全新创作。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发挥出影视作品的舞台艺术特色对文学作品进行改造。

四、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意义

伴随着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影视市场发展需求和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在创作电影时可以采用娱乐化叙事方式来展开创作并满足快节奏时代的基本需求,娱乐主要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不会产生影响并且能够释放自身情感的方式。当今忙碌而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渴望通过娱乐来释放出自身的压力和情感,并能够在这种娱乐消遣中获得享受的。[4]消费语境的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促使着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更倾向于娱乐性,而电影创作也逐渐由原来的政治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娱乐性叙事。

(一)娱乐化

在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里,我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娱乐性的特色。而部分叙事文艺的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情感基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唐伯虎点秋香》,这两部本来是属于戏曲作品,但是电影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变换了作品中的基调,并将其主题换为爱情主题,而原著中原本儒雅的人物形象也被改编成为武林高手,影视作品改编得荒诞。影视作品《三毛从军记》是改编自漫画电影《三毛流浪记》,并充分体现出“三毛”的人物形象特征。影视作品是站在孩子角度上来对战争进行刻画,而电影中冲锋杀敌与战场阵亡等都是由三毛演化而形成的,从娱乐中获得战争的另外一种感受。

(二)流行化和感性化

在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应当要充分结合消费时代大众市场的普遍需求,应要使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充满着娱乐化的特点,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内容创作得更加诙谐和娱乐,从而创作出创新且符合大众要求的影视作品。当前社会正处于消费社会,其中消费社会具有娱乐化、流行化以及感性化等特征,能够促使影视作品生产出更多符合现展要求的作品。通过喜剧化的方式来阐述历史,从而满足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周晓文所创作的《秦颂》,向世人呈现了娱乐化的历史,极大满足着时展的基本要求。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我国经典文学巨作《史记》作为题材,而实际上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重新构造了历史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并增添了许多描写,比如高渐离和栋阳公主在影视作品中奇妙的生死关系并不是原著作品中所有的。影视作品营造着离奇事件和古朴氛围都是对历史进行娱乐化与传奇化的处理。同时还有陈凯歌所创作的《荆轲刺秦王》和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都改编自文学巨作《史记》,对历史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进行了娱乐化处理,使得影视作品更具备观赏性。陈凯歌和张艺谋两人在制作影视作品过程中都是以电影导演视觉来看待文学作品,并在不违背原著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来进行虚构性的创作,并想通过虚构的影视作品来表达自身对于历史发展的观点,不仅让影视作品保留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全新创新,这不得不说在电影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当前来说以历史主题为创作思路而展开的虚构故事不仅为社会观众提供了娱乐看点,戏说历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是时代社会人们的娱乐品。

(三)平民化

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非常贴近社会民众生活,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成为当前社会普通大众所热衷的消遣娱乐产品。而他所制作的影视作品中也大部分都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譬如《夜宴》则是对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改编。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都是使用喜剧方式和策略展开电影创作,并始终将电影类型定位于喜剧作品。在1997冯小刚制作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该部作品是其在大陆地区所创作的第一部贺岁电影,该部贺岁电影在上映后票房便一直高居影院榜首,在1999年他所创作的《不见不散》和2000年所创作的《没完没了》都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中,导演冯小刚在创造贺岁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影响相对较大。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语言和行为在王朔的描述下显得尤其生动和和迷人。王朔在细致观察生活上对冯小刚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也促使着他所创作的贺岁片都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冯小刚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常在夸张故事中添加包袱,这使得电影故事情节更具有游戏性和娱乐性。在其创作的贺岁影片中普通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也能获得成就,这满足着当前社会普通民众的心理,普通民众也渴望获得成功,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会普通民众找到了情感寄托,因此其所制作的电影受到了广泛民众的大力支持。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和创作思路,但是因榈缬昂臀难Я秸咴谝帐跣问胶鸵帐醣局噬嫌凶藕艽蟮牟煌,因此想要使影视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就需要改变文学作品创作形式,并以影视作品舞台艺术特点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这样才能够保持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各自的艺术魅力。同时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充分保留着文学作品内在思想精髓和艺术价值,并对其故事内容进行全新创作,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不仅能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还能够大力宣传文学作品,两者相辅相成,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庄君孙媛.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兼谈文学改编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品牌(下半月),2014(8):76-78.

[2]刘琼.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影像阐释与叙事艺术[J].学术探索,2013(11):99-102.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影视作品;方言;普通话;对立统一

巩俐在《秋菊打官司》中,拖着陕西腔喊着“俄要告你”;《有话好好说》中的“安红,我(俄)想你”;《手机》中张国立的“做人要厚道”;《武林外传》中各个人物的各色方言,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方言在影视剧中的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在影视作品中,方言和普通话是怎样的对立和统一,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从普及普通话的社会背景来看

作为全民共同语的普通话,担负着全国各族人民交际的重任。“请讲普通话”已经成为各大院校、各级单位及各类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标语。国家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不同的方言区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既是当前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是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电视媒体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途径,每天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占去电视节目一大部分的影视作品,更是担负着推广普通话的重任。

目前,方言影视剧已经异军突起,并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方言影视剧的数量还远远不能与普通话影视剧相抗衡,但它们却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影视剧中方言的使用,看上去与影视剧推广普通话的作用相违背,似乎应该加以制止。然而,我国众多的汉语方言也是我们的财富。各地方言都承担着各个地区的交际工具的任务,并同时成为各地不同文化的载体。方言,有其厚重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人民群众对方言有深厚的家乡情结,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地方的戏曲、曲艺这些艺术形式中,方言至今仍然广泛地运用,并保持着活跃的生命力。普通话与方言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普通话离不开方言,要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精髓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全民交际服务。影视剧中使用方言不应该被制止,而是需要去管理。合理的使用方言,不仅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还会为普通话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从喜剧效果的表达来看

把广泛的现实生活容纳到影视作品中去,表现现实中的人和事,更容易使人感到现实、亲切,这样就拉近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那些表现改革开放中的矛盾与冲突的影视作品,表现反腐倡廉、弘扬正气、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影视作品,以及那些表现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人伦道德的影视作品,都大大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除了故事情节之外,语言也是一部影视作品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情感的重要法宝,而方言更是首选。方言是一种重要的喜剧要素,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用方言构造的生活更真实,更容易贴近观众的情感。无论是用普通话的发音说方言,还是直接用方言配音,无一例外都非常贴近生活,透着浓浓的现实感和亲切感。对于喜剧性的影视作品来说,方言那贴近生活的特性,更易突出剧情的喜剧色彩。用方言在电视屏幕上搞笑,或者搞个冷幽默,都会是影视作品中的闪亮点。

这样看来,在表达喜剧效果方面普通话似乎无法与方言相比,似乎可以尽情地用更多方言去增强喜剧效果。但事实却不然。要看到,方言发光的时刻,大都是在普通话的背景衬托下实现的。而且,方言对白想要在全国不同方言区内都发光,就不得不向普通话靠拢,或者借助普通话的词汇、语法,或者借助普通话的语音。方言与普通话相辅相成,统一在富有内涵的喜剧情节当中。

三、从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来看

罗常培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方言已经成为影视对话语言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影视剧人物语言中使用方言,也正是利用独特地域色彩的方言来传达文化的信息,从而服务于作品的主题。这也是影视剧人物语言中普通话不及方言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