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尊老爱幼的格言

尊老爱幼的格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尊老爱幼的格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尊老爱幼的格言

尊老爱幼的格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式 家风家教 继承 发展

一、家风家教的形成

中华民族的家风家教,从记载文字就可以追溯的。战乱纷争导致权力更迭甚至改造朝换代。当一个诸侯或皇帝权利坐稳之后,就教育子嗣许多治国理政的道理,并将其刻在宗祠或写入家谱,防止后人忘记,久而久之就变成祖训家训。于是举国上下开始效仿,上至王亲国戚,名门望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用此方式祭奠祖先,传承家风,以便光宗耀祖。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礼与仁思想,孟子的仁政学说贯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时至今日他们的一些思想就变成许多家庭祖训家风了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代家庭也有自己的家风家教,概括起来就是五常八德,即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义信爱和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血缘关系的民族,家庭伦理和家风问题历来受到社会和思想家们的重视,中国伦理史上的大量祖规、祖训、家教、家范以及治家格言都从不同方面反映着家庭伦理和家风的内容。家风家教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并没有家风家教之说,有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不断被传颂、吸收、发扬,经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变成了不同家庭的家风家教了。

二、 家风家教的内容

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的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所以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格、风气和风尚。家教就是家庭教育,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包括言语的的教育,也包括行为举动的影响教育。家风家教里包含的东西很多如:文化、修养、气质、品格、智慧、道德等。从古代的祖训祖规和优良传统美德,到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可以认识到和谐、文明 、健康、积极向上的家风都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内容。

1.尊老爱幼

尊老和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所重视的道德风尚,中国古代《礼记》写到“九十者,天子育有所闻,则就其室,以珍从等”。天子况且如此,何呼平民。尊老爱幼强调对老人的尊敬同时也强调爱幼,正确关心爱护和教育子女,反对溺爱。

2.孝敬父母

中国的思想家们认为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还会爱别人吗。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要孝敬父母时,不但要赡养,而且要尊敬;不但要养体,还要养心。只有有孝敬父母心,才能有爱社会爱国家的心。

3.勤俭持家

一个家庭能不能保持兴旺发达,勤俭持家是关键。而勤俭就是勤劳俭朴,勤勤恳恳,热爱劳动,不铺张浪费,不挥霍奢侈。《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中说到“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勤与俭”。

4.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根本,也是家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生活的基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没有诚信,则无和谐可言,诚信同样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实守信的家风教育,不但对社会公德起积极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5.勤奋好学

励志勉学、诗礼传家,是每一个家风家教中的重要要求。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说的是古代孟轲的母亲为了其子的学习多次搬家,割断织机。而今勤奋好学也应成为每个人的信念,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思想道德文化。

三、家风家教继承与发展

尊老爱幼的格言范文第2篇

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军歌……没错,这里便是高一新生们军训营地。这里的气氛庄严,教官们个个神情专注,他们正在认真地给新生们上开学以来的第一堂课:军人般的钢铁意志。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上课应在教室里进行,我却说不一定,那要看学习的内容。现在在这里正上着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它正在磨砺着新生,培养他们的顽强拼搏与坚强忍耐的品格。

说到军训,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件苦差事,认为这个太苦,那个太累。其实不然,军训是我们迈向人生成功大门的又一个必经阶段。要想成功,就必须先跨越它。要跨过这个障碍,就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拥有铁人精神。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自己的孩子是块宝,哪能禁得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这样的娇惯和宠爱不仅会滋长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在新的时代,应该让孩子摆脱束缚,放飞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也要沐浴阳光,我们更需要风雨的洗礼,洗去身上的懒散与依赖,照亮我们的双眼,去展望美好未来!

尊老爱幼的格言范文第3篇

从沁水县城出发驱车西行至25公里的地方,突然峰回路转,一处被绿山碧水簇拥着的明清城堡式庄园建筑悄然跃入眼帘。它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建,起势作“凤凰展翅”,四周峰峦叠嶂、松柏苍翠、日光云影,漫山遍野的果林绽放着姹紫嫣红的花。环视周围,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加上在田野上耕作的村民,宛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就是柳氏民居。

匠心独具的建筑风格

柳氏民居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历时六百余年。是一处兼容建造工艺,雕刻艺术,历代名人书法、古训为一体的文人府宅。平面设计为“万”字形皇家图案,整体布局为“福禄双全”,原占地98亩,一进十三院,空间结构及表现形式更严格地遵循封建等级礼制、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各种活动功能关系,在平面布局中安排的井然有序。在建筑风格上,还异常巧妙地把宫廷建筑工艺运用到民间。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都反映出了柳氏后裔力求传承河东柳氏百世书香的家风和先祖柳宗元的文化思想,柳氏后人世代居住在这个清静幽雅、富有文化气氛的乐园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精美绝伦的三雕工艺

在柳氏民居,俯首便是精美绝伦的木雕、石雕、砖雕,遍布于每一道门楣、窗棂、梁枋和裙板。木雕图案样式非常多,仅窗花图案就有40多种,故事木雕板块百余方。从图案分类上看,有人物、动物、花草、器物、故事等。石雕有上千块之多,且图案无一雷同者。

柳氏民居的木雕、石雕、砖雕承载了古老中国的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寓意明暗相兼,体现着功名利禄和忠孝之道,寄托着柳氏主人的理想和感情,既有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又有借古训、格言、人物对柳氏后人的激励。

稀世罕见的名人真迹

走进柳氏民居,你会发现一种奇特的历史轨迹,名人书法、字画、题刻达40多处。南宋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文征明、方元焕等均在此留下真迹;还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圣人十哲图》,取材孔子向十大弟子讲述尧舜故事的场面,尤其在北方极为罕见,堪称“国宝”。此外,柳氏民居还有楹联家训、匾额、墓志铭等碑碣百余通,皇赐制碑八通,壁画26块,无愧为一个艺术宝库!

规范严谨的人生礼俗

自古以来这里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是一个相对闭塞、独立的区域,千百年不变的淳朴民风,也因此得以完好地保留了下来。随处可见家训、格律、箴言、警句。从尊老爱幼到忠孝廉恕,从主仆格律到九族祖训,无所不包。柳氏族人迄今为第43代后裔,他们时至今日还传承着柳氏家庭的人生礼俗,包括授官、封增、生人、行冠、迎娶、嫁女、丧葬,以及四时祭祀、俗节献食等,并且有一整套程序。

置身于柳氏民居的怀抱中,在领略水光山色、民俗风情的同时,我们更能感受古人的博大与超脱,让心灵得以放松,灵魂得以升华。这里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百科全书,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更是一个精神的“世外桃源”!

沁水线路

公交:到达沁水县汽车站有开往柳氏民居的班车。

尊老爱幼的格言范文第4篇

一个人真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会作为一份成年礼不知不觉地落在你背上。它是一个使你不得不时时呵护的孩子,而他回报你的,往往只是灵魂和肉体上的痛苦。这样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给予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问挪威大使:“您是第一次到长城吗?”大使说:“我已经去过很多次了,每到星期天我都会自己开车去。长城两边的山崖上游人丢了许多垃圾,我和夫人一起去捡垃圾。”听完这则故事后,你可能会不解,按照某些中国人的逻辑,挪威大使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这不是你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你何必要自己开车、自己买门票去长城捡垃圾呢?再说了,长城又不是你自己家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要替它操心呢?大使却说:“上帝只给了我们一个地球,我们要珍惜地球的每一寸土地。”

20世纪初有一位美国的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他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被抢,导致他破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当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跑了。许多人承受住了,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灵,懂得带着一颗责任之心成长,让人生发出璀璨的金子般的光辉。

(指导教师赵新民)

主题点评

说到责任,我认为应当把它解释成是一种勇于承担、义无返顾的态度和精神。“位卑不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志士仁人对国家命运的责任心;四川地震中,因保护学生而牺牲自己的谭千秋老师,这是出自一种忠于本职岗位的责任感;丛飞资助一百多个贫困学生读书,比尔盖茨“裸捐”财富投身慈善事业,是出自一种关爱他人的社会道德责任;而我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就体现了一种人伦道德责任感。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负责任,教师不认真教书,员工不爱岗敬业,公务员不为人民服务,经商的不讲诚信,当官的只顾中饱私囊,人人都偏离职守,置责任于脑后,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还能够生存下去吗?

本文阐述了勇于承担责任,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文章主题揭示了责任对于一个人的特殊意义。

选材点评

为了证明论点,本文先引英国王子查尔斯的话,对“责任”一词作了解释,再用喻证法、正反论证和例证法论证。如,把责任比作一个使人不得不时时呵护的孩子;外国大使在长城捡垃圾和中国人不理解的态度对比;弗兰克还债等事例,揭示出勇于承担责任给人带来的收获,彰显主题。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先摆事实,后讲道理的思路架构成文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开头部分,从一句格言入笔,引出关于“责任”的话题。

中间部分,列举了挪威大使自己开车、自己买门票去长城捡垃圾的事,以及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弗兰克因为银行被抢劫遭致破产,因主动承担了还债的责任而过了39年艰苦贫困的生活。有力地凸显了责任给人带来的人格魅力。

结尾部分,以极富哲理性的语言提出希望,愿每个人都怀揣一颗责任之心上路。

微瑕指正

文章若能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深入地展开就更好了。如说说当代国人的责任意识如何,说说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的责任意识如何,这样文章就更丰满了,论证就更有说服力了,也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语言点评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思辨色彩,如“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概括性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另外文章还运用了比喻、对比、反问的表现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尊老爱幼的格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国学经典 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

一、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

(一)认真学习国学名句——知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在国学课上或者课前,我们总能够听到学生朗读经典的声音。经典的国学内容包含了人生哲学、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是我国无数圣贤智慧的结晶。学校开设《小学生必备古诗》和《弟子规》这些与国学有关的课程能帮助孩子们在诵读这些与礼仪相关的国学经典时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国学内容时要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和学习这些国学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二)认真了解国学故事——明辨

在对孩子们教授经典的国学内容时,不应该只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对国学经典烂熟于口的时候,逐渐懂得国学经典中的内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所学的国学经典内容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让学生真正了解名著;可以把国学经典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列举生活中的礼仪故事,在故事中认识对与错,强化对国学经典文化中礼仪的理解。如《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讲述的是儒家文化首倡的“孝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也提到“孝行”。很多孩子们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主动找这些经典中的典故故事,开始主动观察身边的很多礼仪现象,这不但有利于孩子们深入了解国学名句,还能帮助孩子分析判断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二、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榜样示范法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育子孙后代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为人处世等方面基本品德修养的教育宝典。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古圣先贤的文明礼仪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教育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要行鞠躬礼,老师要给孩子们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向老师鞠躬问好,老师也要用相同的方式回应他们。在平常生活中,孩子们向老师问好,特别是早上和中午都会看到戴着红领巾值日的学生不断地向老师问好,礼貌仪态都很规范。笔者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都会点头和他们打招呼。在上学途中,老师见到孩子们也要主动地和她们打招呼。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来接孩子的家长,笔者都会热情地向家长问好。老师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要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生活中的学习榜样不仅有老师,还有其他同学,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渴望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笔者针对孩子们的向上心理和喜欢表扬的特点,因势利导,树立正面形象,从正面进行教育,让榜样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孩子们的文明礼仪行为。

(二)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指的是用一些常规手段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左右摇摆、交头接耳的学生,下课后,笔者先找他们谈话,讲与文明礼仪有关的道理和重要性。再比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喜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久而久之班上的有些同学也跟着效仿。我就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既不卫生,又不文明,极易传染疾病,不仅污染生活环境,而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梁启超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这些有益身心的圣贤格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养成好的礼仪习惯,提高讲文明和懂礼仪的自觉性。

(三)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示范活动、重要节日、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学习文明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1.教师节活动

教师节不但是教师的节日,还是学生对老师表示感恩的日子。在教师节这个节日里提醒我们所有人,如果没有老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希望我们国家更加重视老师这个职业,也希望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不要把对老师的感恩只停留在教师节这一天。如在教师节教学生朗读“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尊师则不论其贵贱富矣”这样关爱老师、尊重教育的名句,可提醒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尊崇。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尊重老师并不是体现在给老师买礼品、送礼物等方面,好好学习,认真思考,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老师最希望得到的报答。

2.重阳节活动

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给孩子树立尊老爱幼的观念,引导孩子尊敬、爱护、帮助老人,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重阳节时我们举办了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朗诵会,全体学生诵读《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主要目的是教育孩子在家或者外出待人接物举止时都要讲究文明,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做出详细规范,让孩子们认真背诵国学经典,认真听读尊敬老人的故事,认真去做尊老承诺。

三、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成效

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觉行为上,为促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的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要认真细致、扎实反复、坚持不懈地抓,树立正面的身边的榜样,让榜样去带动和影响他们。老师应对学生认真观察,对有礼貌表现的学生及时做出认可,对精神面貌好和文明风气强的学生给予及时评价。一段时间后,良好的班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班在2011—2012年度获晋江市“先进班集体”;在2012—2013年度获泉州市“先进班集体”;中队活动《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荣获“福建省中小学优质主题班队会活动”三等奖。

同时,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如征文比赛、故事剧片断表演、故事经典语句解读、践行国学礼仪表演、国学经典品行吟唱团等。汪福庆、何闽等同学荣获第五届“海西”杯暨第十五届“海峡冰心”杯“学习雷锋争当先锋”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小学高年级组二、三等奖。王涛、何闽等同学荣获“泉州市第四届少儿电视艺术节校园剧”比赛三等奖。张云鹏、黄隽萱等同学荣获“新闻花苑杯”2011年晋江小记者文化艺术节之少儿现场涂鸦大赛(少儿组)、晋江市中小学《建设幸福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演讲(讲故事)比赛、晋江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共15人次。张云鹏、陈芳、朱娜等同学荣获池店镇开展的“辉煌六十年”、“小小主持人”、“校园歌手”、“讲故事”的各项比赛一、二、三等奖(20人次)。郝啊健、刘嘉敏等同学荣获池店镇“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