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错别字的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曾经有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星期天,我和爸爸到书店去卖书。”在这里,一字之差,“买”和“卖”的关系给搞颠倒了。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时常碰上。如把“意志”写成“毅志”;“不可开交”写成“不可开跤”;“惭愧”写成“渐愧”;“秘密”写成“密秘”;“恼怒”写成“脑怒”;“呐喊”写成“呐口感”;“吃饭”写成“口气”……可以说,在学生的笔下,错别字花样百出,不胜枚举。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错别字频频出现呢?
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社会原因的思索,我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表面原因和内在因素,归纳出如下几种。
一
从学生自身来看,主观重视不够,认为多一划、少一划无关紧要;错一字、别一词无伤大雅。平常即使碰到一些音、形、义不太明白的字词,也不肯动手查辞典。到用时,就只好靠印象大致蒙一个,是否用得对就漠不关心了。我曾经在两个实验班上过课,让我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拿辞典。问他们碰到不会的生字词怎么办,竟众口一词:“问老师。”好问固然是好事,然如本来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的困难,也求教于老师,耽误老师时间事小,更浪费了宝贵的自我提高的机会,这是最划不来的。而且也会养成懒惰的习性,形成恶性循环。
学生错的字词往往是一些常用的。如“己”与“已”,“末”与“未”等字形差别较小的字,如果马马虎虎,不仔细区分,就很容易写错。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识记有些字,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巳”满“已”半“己”不出。但是即便如此,也仍有一些学生依旧写错。这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加以指导和督促。虽说内因是决定因素,但对于各方面都处于变化和整合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我们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每遇他们屡犯同样的错误时,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帮助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少走太多的弯路。
二
一些家长和老师,尤其是老师,不重视“身教”。
尽管国家教育部对教师的素质有许多硬性规定,这些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水平,但实际情况是既有对各科教师的不同标准,又有为应付几个“证件”而做的突击提高。所以,一些教师在准确使用汉字上也亟待提高。要注意的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汉字,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情,更是所有教师的职责。我们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说法:这个字不会,去问一问语文老师。或者有老师如此训斥学生:你们语文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这么简单的字竟然写错。单靠语文教师的影响,在任何学科都需要汉语教学的前提下,想彻底改善汉字的使用情况谈何容易。
三
社会原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周围环境不规范用字的“普及率”是极高的,而学生所受的影响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在大街上随便走走,只要稍加注意,就能见到不少国家教委已明令禁止的简化字和港台地区尚在使用的繁体字。无论在一般的酒馆饭店,还是大型的企事业单位,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如“美容美”、“商会馆”、“家俱城”。.这些字由于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还有一定的美观和装饰作用,因此我们往往忽略其负面影响。而对于汉字本就掌握得并不纯熟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辨别能力比较弱,容易把这些司空见惯的字作为正确的来理解。这种影响看起来不很集中,但鉴于它有着较强的隐蔽性,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也是长远的。对于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尤其是文化教育的有关单位,特别是大众传媒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依靠有利的宣传条件,广泛地发动群众,一起来净化用字环境,推动汉字的健康传播。
四
电视、计算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文字工作者都知道,每个字的具体用法及含义,只有组成词、形成句子后,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增加阅读量,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进一步摸索出字在语言中的使用规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认知字的方法。而看电视往往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使得书的魅力大大降低,因此也给中小学生准确地认识并使用汉字造成一定的障碍。
五
除了上述种种原因以外,汉字本身繁杂多变的特性,以及使用过程中不规范,在客观上也给学生认识汉字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汉字在结构上同许多国家由字母组合成的单词有较大的区别,极小的变化就会产生一个新字。如:“大”上加一横就成了“天”,而“天”上一出头就又成了“犬”;“大”的下面加一点即为“太”,右上方加一点就成了“犬”;“土”与“士”只是两横长短不一样;“人”和“入”的区别也是很细微的。
研究报告姓名: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寻找错别字、词,病句,不规范字体,用错的0标点
资料来源:广告牌问题的提出:希望人们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调查、分析与研究:
我和调查小组的成员们到公园里大街上调查广告牌。经过调查街上的一些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有个性和赶时尚潮流,就把广告牌上的字乱改写或用谐音字词乱改成语等。
一些店面广告牌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依恋”写成了“衣恋”,“时尚”写成了“时裳”,“真功夫”写成了“蒸功夫”或“针功夫”,“娱乐圈”写成了“鱼乐圈”.......这些错误在街上已经是屡见不鲜!
据我们的调查和采访得知,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们,完全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所以才不管什么字体规不规范呀,用错字没有。还有就是店主故意写错,自作聪明地把偏旁去掉或用错。改进措施:
1.店主应该在做广告牌的时候,想想每个字的音、形、意,再相比较,就应该会发现字与字之间的意思不同,就不会乱用了。
2.店主该考虑滥用错别字对下一代儿童的教育和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了。感受:
现在的人们这样疯狂地奔时尚,赶潮流,就连祖先留给我们的字也不要了,亏那么多的老外还兴致勃勃地学中国的“方块字”,但中国人自己都不好好学习,可惜呀。
2.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20XX年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
五、调查时问:......................
六、调查结果: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如图1的“鲜鸡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杨老师的话】
写调查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它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并一定要有实践为前提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华紫薇同学能从“街头错别字”入手,切口小,调查却很有意义。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几个要素完整有条理,一目了然,思路清晰,尤其是通过图片展示,有力地说明了错别字的常见和危害,新颖而有效。
不过杨老师还有两个建议:
一、从调查的内容与范围来看,小作者显然将这次调点放在“街头错别字”上,如果对照题目——《关于汉字错别字的调查报告》,那调查的广度就不够了。所以,建议将题目改成《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就确切了。
二、如果调查的结果中能先以数据形式总体汇报这次调查结果,再以图片形式展示街头错别字,会更有说服力,增强调查的深度和可信度,对吗?
3.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调查人:***
调查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 馄炖 ,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 安装 写成了 按装 ,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 批发零售方便代 ,我看之后直想笑, 代 和 袋 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 黄甫路第三分店 ,上面却意外写着 黄埔路第三分店 ,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 店招工一名 ,差点把我大牙笑掉, 本 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 大浪淘沙 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 大浪淘纱国际连锁 ,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
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4.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一、调查时间:****年**月**日上午
20XX年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各类报告二、调查地点:**路
三、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四、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五、调查人:***
六、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乱用错别字的现象真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某热水器专卖店门头上写着 随心所浴 ;服装店门前写着 衣衣不舍 ;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餐馆叫 开心食刻 ;理发店门头上写着 今日说发 ;药店里的广告更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刻不容缓,被他们说成了 咳不容缓 。
我觉得:虽然浴和欲、衣和依、时和食、法和发、刻和咳是同音,但意思完全不同,用错了说不定就会闹出一个大笑话,让人笑掉大牙,可是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谋取私利,还是在写的时候故意滥用,这样给我们小孩子带来很多误解和麻烦。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
二、调查地点:中原路
三、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四、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五、调查人:xx
六、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乱用错别字的现象真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某热水器专卖店门头上写着随心所浴服装店门前写着衣衣不舍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餐馆叫开心食刻理发店门头上写着今日说发药店里的广告更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刻不容缓,被他们说成了咳不容缓。
我觉得:虽然浴和欲、衣和依、时和食、法和发、刻和咳是同音,但意思完全不同,用错了说不定就会闹出一个大笑话,让人笑掉大牙,可是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谋取私利,还是在写的时候故意滥用,这样给我们小孩子带来很多误解和麻烦。
调查后,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某些商家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大家,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加强对错别字危害性的认识,正确使用汉字,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调查目的:原先,我就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错别字,正好借此机会,来调查错别字发生的规律。
二、调查时间:20xx年x月25、26日
三、调查对象:街边、作业中等。
四、调查方法:实地走访、翻阅作业等。
五、调查内容:
(一)情况分析
1、的地得分不清
这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我的《克雷洛夫寓言》中写道:那根骨头不偏不倚的卡在了狼的喉咙里。你瞧,书上都会打印错,那么,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一些同学也经常将这三个字混淆。
2、形近字
如,我作业本上写的,币变成了巾,啄木鸟的啄少了一点,而追逐的逐却奇迹般地多了一点
3、谐音字
这很多见哦,我拿我小时候的作文本上例子来说吧。倾盆大雨写成了清盆大与,老师在旁标注道真是个错别字大王啊。看完后,我不禁哈哈大笑。
4、形近又音近
如辩、辫、辨。辩是争辩的意思,所以是言字在中间;辫是辫子的意思,所以中间是绞丝旁;辨是分辨的意思,所以里面既不是言字旁,也不是绞丝旁,而是一点一撇。
5、既形近,又音近,还意近
如漂和飘,就是既形近,又音近,还意近的一组。漂有三点水,所以要在水里漂而飘的偏旁是风,所以必须在空气里飘。
(二)解决方法
1、采用口诀助记
可采用背熟口诀的办法掌握的、地、得用法: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2、认真仔细书写
在写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特别是要防止写成形近字、谐音字等。
3、真正理解意思
对于形近、音近、意近等字词,要真正理解意思,注重从词义的掌握上来加以区分。
4、坚持反复练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平时要多查字典勤翻书,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够熟练掌握了。
六、总结
汉字,是中华之魂,它见证了中华五千年之演变,同中华之历史一同兴衰,书写了中华之情、之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汉字书写练习逐步减少,以致人们经常写错别字,有的还利用错别字来做广告。让我们行动起来,规范使用汉字,努力避免错别字出现,为维护汉字之美作出贡献。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三
调查人:***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一是因字形相似而误写。两个字笔画相似,是很容易相混的。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骛的“骛”;针砭时弊的“砭”和不加褒贬的“贬”;“柝”比“析”多一点,“折”比“拆”少一点,“己已巳”“戊戌戍”这些字差别都非常细微,稍不小心就会张冠李戴写成别字。
二是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写。汉字字数多而音节少。40000多个汉字,基本音节才411个,造成了大量的同音词,有的读音多达六十多个同义词,如bi这个读音。只有“能”“给”极少数几个汉字没有同音词。两个字读音相同,学生作文时一不留心就写了读音相同的别字。如貌合神离的“合”很容易被写成“和”;食不果腹的“果”很容易被写成“裹”;挑肥拣瘦与捡破烂,拣捡同音易混。
三是因字义相近而误写。有些词语中的某个词素意思跟另外一个词的意思相近,不假思索,容易弄混。山清水秀的“清”稍不留心就写成了青山绿水的“青”;震耳欲聋的“震”也很容易写成振聋发聩的“振”;原因是“清”和“青”,“震”和“振”它们的意思很相近。
四是因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误写。两个字不但读音相同,意思也差别不大,很容易相互用混。金榜题名的“题”很容易写成“提”,蜂拥而上的“拥”很容易写成“涌”;销声匿迹的“销”很容易写成“消”;因为这些词它们不仅字音相同,而且字义区别也不大。
五是同音词造成的误写。一个双音节词语往往和一个四字成语中某两个音节是同音词,结果造成混用。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如直接,直截了当,风声,谈笑风生,陈规,墨守成规;剧增,与日俱增,直言,仗义执言,变换,风云变幻;生色,声色俱厉;不齿,不耻下问;桃园,世外桃源;是非,文过饰非;代劳,以逸待劳;修养,休养生息;灌注,全神贯注。
以上从五个方面是学生写别字的客观原因。再加上学生主观上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原因,致使写错别字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这些易错字的教学,注意探究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方法。
1. 充分认识写错别字的危害 语言和文字的作用是为了记载和交流信息,若出现错别字则容易导致信息表达不清楚,使他人理解错误. 例如(1)如果药名写错可能导致病人死亡;(2)如果医院把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名字写错那岂不是造成张冠李戴开错刀了?再如1980年,乌鲁木齐市某挂面厂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了一套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了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重达10吨的塑料包装袋。由于把“乌鲁木齐”误写成“鸟鲁木齐”,这样这批塑料袋1986年3月才运到乌鲁木齐,就这样,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了一堆废品。
2. 利用汉字规律帮助识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比较字形。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子写错。如:学会了“放”,再写“游”总把右边写成“放”, 学会了“东”,再写“炼”总把右边写成“东”,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对巩固程度不够的新知识起了干扰作用,因此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强调对字形的差异,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比较分析时,正误两个字切忌不要同时出现,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记忆混淆。
(2)了解字义。有一些学生常常用错字是因为不了解字义,同音字互相代替。如: “再”和“在”、“望”和“忘”、 “记”和“计”.掌握这些字,就必须让学生把字义弄清楚。
(3)形义结合。教师把形近字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创设语言环境灵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义、字形的牢固联系,从而使学生把字迹记准确,用正确。如许多学生“辛”和“幸”分不清,可用这样的口诀: “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用来帮助学生区分,这口诀就是根据“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来编的。
3. 利用口诀、歌词帮助识记难字和容易混淆的字 口诀、儿歌、字谜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一些比较顽固的错别字很适合。如学生对“未”和“末”混淆时,可根据字义编出儿歌: “未来遥远,上短下长, 末日到了, 上长下短.”在学习 “碧”字时,根据部件就编出一句字谜: “王大娘和白姑娘并肩坐在石头上”,学生对这样的方法感兴趣,学得快,记得牢。
4. 建立错别字档案医院 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自己检查,自己修改错别字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我要求学生个人建立一个“错别字档案”,就是把平时容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个小本子里,要写出自己写错、用错的字错在何处,找到病因后再订正、组词、解释。如“早”读zǎo, “旱”读hàn, “早”下边是“十”, “旱” 下边是“干”。旱,旱灾,陆地上缺少水.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另外,对记录下来的字,定期进行矫正训练,要求学生之间互测互评.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写错别字的出现率将会大降低。
一、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
课件演示时,其鲜活的画面、迷人的音响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如“赢”字部件多,学生容易写错,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让“赢”字中的各个部件一一有序地以各种方式、各种颜色出现,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既清楚了书写的顺序,也记住了字形。有些字,学生容易出现多笔少笔的现象,这同样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纠正。如“武”字,学生经常加撇,课件中首先出现了正确的“武”字,然后再加上黑色的一撇,这时下面立刻出现了一个红叉,并出现提示音:“我不需要这把刀(这一撇)。”学生看后就很少再给“武”字多加一撇了。再如,学生经常把“旬”里的“日”写成“曰”,课件也可通过演示把“曰”拉成“日”的过程,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
二、指导学生理解汉字组成所蕴含的深意
我们知道,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够经受得住时代的考验,最终成为唯一的一种写意文字是有其一定的生命力与创新性的。我们在教授学生认识汉字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结合汉字的意义这一策略,就会给学生枯燥的生字课堂带来诸多的幽默,活跃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心灵,还提升了我们的课堂效率。譬如,我在讲授“福”的时候,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对于幸福的理解很简单,他们没有要求有房有车有存款,没有要求电脑手机高科技,他们以为,有衣服穿,一人一口田就知足了。如果加上“幸”的话,也好解释,那就是一块土地,有钱花便足矣。一堂课上,学生因为我的这个解释而学习劲头十足,有效盘活了整个课堂。类似的例子很多,如“奉献”,如果有人专门把“献”字里面的“钱”拿掉,那么就成为了名利之徒,不能称之为“奉献”。又如“家”,在古代人眼里,拥有一头猪就能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等等。
三、培养学生细心检查作业和试卷的习惯
让学生把自己作业中的错别字抄写到纠错本上,然后对这些错别字进行分类,哪些是根本就不会写的,哪些是笔下之误的,哪些是一贯出错的,哪些是偶尔出错的。对于经常出错和根本就不会写的字,我要求学生重点纠错。具体做法是要求他们制作错字卡片,卡片上除了写上原字和错字之外,我还让他们分别给这两个字组词,尽量多的组词,而且一定要标上拼音。卡片要经常带着,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眼。如此反复,慢慢地,这些错别字出现在学生作业中的频率就越来越少了。对于偶尔出错的一些字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写完之后要再检查一遍,检查的方法就是读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由于不能出声地读,但只要时间允许,也要尽量一字一句地看,而不是一目十行地浏览。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养成细心检查作业和试卷的好习惯了。
四、教给学生一些辨析形近字的方法
一些形近字“长”得非常相像,简直就像是我们人类中的双胞胎,一眼看去是区分不出来的,如“未”和“末”,“日”和“曰”。还有一些字虽然没有双胞胎那么相像,可要一下子区分也不是那么容易,如“啜”和“缀”,等等。为了学生在区分错别字时可以少走弯路,我就教给学生一些“笨”方法,如辨析“未”和“末”时,我告诉学生,“未”来的路越走越长,所以“未”字的两横是上短下长,而“末”路肯定是越走越短,那么“末”字的两横就是上长下短了。有时我也教给学生一些“巧”方法,如辨析“啜”和“缀”时,我们先找出两个字的区别在于部首,“啜”有两个义项:①饮和吃,②哭泣时抽噎的样子。两个义项都和嘴巴有关,当然应该是“口”旁了。而“缀”的三个义项分别是缝、连接和装饰,都和丝线有关,用绞丝旁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这样运用形声字的音符和义符来区分形近字的方法是比较简便易行的。
五、教师要着重抓好字词教学
“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误人子弟的,要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首先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自己不读错字、不写错字,二是认真备课,抓好每一课的字词教学。具体做法:
(1) 抓好课前预习,首先细读课文,发不准音的字,就请教字典,确准在本课中的读音,对音、形、义容易混淆的字也让学生查字典仔细分辨,学生也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