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牧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5年畜牧业形势
关于2015 年的畜牧业形势,马有祥用“在平稳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这样一句话进行了概括。
在平稳中调整主要体现在:畜产品市场较为平稳,畜产品的供应有保障,价格波动大体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各种产品基本都处在赢利状态;质量安全平稳,各种产品的抽检合格率都很高;草原生态较为平稳,草原生态逐步好转。同时,畜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规模结构的调整稳步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提高,2015 年,大约有500 万养殖散户退出养殖业, 全国养猪户减少到4000 万户以下。
在调整中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素质提高;产能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产业化发展较为迅速,生猪、肉鸡过剩的产能去化成效明显,生产效率和畜禽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出栏体重、每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的头数均有提高。2015 年生猪的出栏体重达到118 公斤,较去年增加0.5 公斤,全国猪肉产量增加35 万吨。能繁母猪平均提供的出栏仔猪为14.96 头。育肥猪的平均整群死亡率为1.23%,是历史上最低的数据。
关键词:现代化和可持续
马有祥表示,“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畜牧业同样如此。而且畜牧业要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前列,率先实现现代化,任务很艰巨!回顾历史,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之前的时期,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增产”;第二个阶段是2001 年~2015 年,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产量与质量并重”,在重视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质量的重视。展望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现代化和可持续”。
但是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代畜牧业与农民的关系渐行渐远,资本进入的多了,规模场多了,散户少了,这是发展的大趋势。需要强调的是,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中,不会落下农民,不会对农民存在“挤出”效应。相反,这是促进农民进一步致富增收的必由之路。二是当前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与种植业渐行渐远,规模场常年产生大量的粪污,种植业需要的肥料却有季节性限制,想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道路,需要通过新的组织形式和经济联系让农牧重新结合起来。
4个关注点
马有祥指出,“十三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关注点有以下四个:
一是需求增长放缓的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减速使得需求增长放缓,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肉蛋奶等畜产品的消费量减少,虽然“二孩”政策放开能增加一部分消费需求,但总体来说不容乐观。
二是环境约束的问题。目前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畜牧业对环境问题的负面影响较大,COD 排放量占全社会的45%,氮氧化物占25%,因此,这一问题亟须解决。
三是国际竞争的问题。一方面,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目前我们的畜产品竞争力还不高,比如价格等。
四是生态效率的问题。目前,我国畜牧业整体的饲养水平、管理水平较低。比如,我国的生猪生产,一头能繁母猪仅能提供仔猪十几头,而欧美等国家,一头母猪能提供二十几头甚至三十头。
10项重点工作
马有祥介绍说,“十三五”期间,畜牧业的重点工作包括以下10项:
第一,积极推动粮改饲工作。调整实现“粮―经―饲”或“粮―经―饲―草”产业结构。力争“十三五”期间粮改饲工作覆盖全国500个县,实现2500万亩的饲用玉米种植。同时,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行动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解决牛吃草的问题。
第二,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粪污共计38亿吨。“十三五”期间计划将粪污作成产业,将粪污利用率由目前的不到50%提高到70%以上,更多的支持和采取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
第三,秸秆饲料化利用。目前,我国8 亿吨秸秆中有2.2 亿吨实现了饲料化利用。“十三五”期间力争将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比例由目前的27.5%提高到34%以上。
第四,规模化养殖。这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目前,在整个畜牧行业中,蛋鸡、肉鸡的规模养殖比例最高。2015 年,整个畜牧业的规模化率为39.6%,“十三五”期间要突破50%,力争实现6500家规模养殖场的目标。
第五,培育畜禽良种。尽管我国现有1.3万家良种场,但良种进口量仍然很大。同时,由于投资大、风险高,企业对于育种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目前我国良种科研生产水平不高,商业化程度低、缺乏良好的育种机制、育种基础性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畜禽良种的发展。“十三五”期间要加强联合育种。
第六,奶业发展问题。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养好牛、种好草、抓好奶”。首先,通过奶牛的良种化实现高产目标。其次,通过振兴奶业苜蓿行动计划,扩大奶牛饲料产量。再其次,加强运输、监管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第七,发展饲料工业。目前,我国饲料占粮食消费的40%,产量接近2 亿吨,饲料产业集聚度提升。“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饲料质量关,加强技术创新以及新型饲料研发。
第八,草原生态问题。“十三五”期间草原生态补奖将继续实施,经费投入增加,5 年内补偿资金预计投入共800亿元~900亿元,并将河北省张家口市及承德市纳入补奖体系中。同时,不断推进草原生态立法工作,如红线制度,审计制度,政策的实施等。
【关键词】畜牧业;健康养殖;现代畜牧业;质量安全;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饲养的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规模养殖成为畜牧业转型期发展的主要方式。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占73.2%,年出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户)占79.64%,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户)占86.67%,存栏5头以上奶牛的养殖场(户)占61.92%,出栏10头以上肉牛的养殖场(户)占23.3%,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占48.21%,其生产能力已超过全国畜牧业的半壁江山。随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鼓励政策和项目的实施,社会资本的大量注入将继续助推规模养殖的发展。面对快速发展的规模化养殖,如不树立健康养殖的理念,推行标准化将会带来生物安全、生产效益、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探索健康养殖对促进我国畜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健康养殖的理解
1.1 对健康养殖概念的理解
健康养殖就是树立“以人为本”、“以畜禽为本”的理念,根据畜禽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组织畜牧生产,在首先满足人类的需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畜禽健康舒适地繁殖、生长发育和生产,达到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大化、生态环境保护最大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1.2 对健康养殖内涵的理解
健康养殖的核心,是在畜牧生产全过程中要紧密围绕人类与畜禽健康和环境保护来组织生产,主要包括养殖场(小区)的选址、规划布局、环境评估、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控制、劳动保护、投入品质量控制、生产环境控制、疾病预防控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节能减排、生产效率、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内容。健康养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畜禽疾病防控,更不是单纯的畜禽疾病治疗。归纳起来,其主要包括从业者劳保与待遇、畜禽基本福利与保健、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内容。
2 当前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1 主要问题
2.1.1 规划布局不到位
据2010年调查,从养殖场选址防疫要求看,选址同时满足离村庄、养殖场区、生活水源、交通主干线500m以上的场区仅1028个,仅占全省规模养殖场的21.2%;场区有整体规划布局的有3238个,占66.8%;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有2059个,占42.4%;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有隔离设施的有3321个,占68.5%;有消毒池的有1945个,占40.1%;生产区净、污道分开的有1553个,占32.0%;有独立兽医室的有1347个,占27.8%。整体规划符合NY/T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的不足10%。
2.1.2 动物福利不到位
动物的福利主要体现在饮食、生活环境、行动自由、医疗保健和无应激生活几个方面。在饮食方面,有些场区饲草饲料储备不足,致使畜禽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很多场虽能提供足够草料,但因原料存在质量问题或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而不能满足各类畜禽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有些场区不注意水质卫生和水温,不注意调节自动饮水器压力等,致使畜禽饮水不足或引水不卫生。在生活环境方面,由于选址规划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实施设备和管理不当等,畜禽圈舍存在饲养密度过大、阴暗潮湿、空气污浊等问题,致使畜禽没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行动自由方面,对某些畜种和类群采取限位栏或拴系饲养,且不提供必要的运动,甚至将几头公畜放在一个栏内,导致发生撕咬争斗的想象,造成互相伤害。在保健方面上,有些场区依然重治疗、轻预防、轻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过度使用消毒剂强制消毒、有病乱投医和滥用药,致使牲畜久治不愈,忽视动物保健。据了解,由于忽视奶牛、肢体的保健,我国奶牛利用年限比发达国家少了2年左右。在无应激生活方面,有些场区位于铁路、工厂等附近,深受噪音污染。有些场区饲养犬类,有些场区允许生人随便出入圈舍或频繁更换饲料等,这些常常引起畜禽应激。
2.1.3 投入品生产和使用控管不严
在投入品的生产上,商品饲料生产总体检查结果较好,但仍有部分产品不合格。据农业部办公室通报,2012年共抽样各类商品饲料6616批次,不合格的有284批次。在饲料抽检中,铅、镉、铬、沙门氏菌、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时有超标,另外还检测出2批次隐形孔雀石绿、1批次赛庚啶、2批次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超标。许多自己用预混料或浓缩料加工饲料的规模养殖场,一般只重视配方,而忽视原料质量,生产的饲料基本不送检化验,而且自产自用的这部分养殖场的饲料问题较多,抽检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此外,一些兽药生产企业不按兽药典和标准生产,超范围添加抗生素和生产假冒伪劣兽药。据今年1月27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2012年11月份,山东等13个省抽样确认有216批假兽药。另据今年1月13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山东省日照市在2012年畜牧综合执法中立案查处兽药饲料案件81起,收缴假劣兽药饲料1500kg、原粉200kg、违禁药物100kg。在投入品使用上,很多场(户)对畜禽饮用水没有化验,在饲料应用上使用未经处理的霉变玉米现象也较为普遍。陕西正大奶牛服务中心对关中一些牛场饲料进行化验,发现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毒素和呕吐毒素等超标。有些养殖场(户)依然使用高铜、高锌和有机砷添加剂等;在兽药使用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有些场区甚至应用违禁药品,并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据今年3月14日《华商报》报道,一个中美合作研究团队对北京、福建和浙江3个养猪场的粪便、粪便堆肥和附近使用堆肥的农田土壤进行样本测试,检测出149种耐药基因,证实了抗生素的种类和数量上的严重滥用。
2.1.4 畜禽疾病时有发生
不健康的养殖必然导致畜禽疾病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的死亡率甚至超过正常病死率。据2010年2月5日“渭滨农业信息网”题为《关于我区生猪发病死亡情况的调查》报道,通过对全区6个乡镇、14个村、77户养殖场(户)的调查发现,该区存栏生猪6585头,发病率为12.5%,死亡率为11.4%。石鼓镇某庄生猪发病死亡现象尤为严重,27户存栏1589头,发病率达19%,死亡率达14.22%。据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2011年调查,某猪场当年3、4、5、6月份分别生产仔猪512、594、386和414头,因病死亡头数分别为289、217、129和157头,当月死亡率高达56.4%、36.5%、33.4%和38%,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媒体报道,浙江省嘉兴市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出现猪大量死亡的现象,仅养猪大村竹林村今年1~2月份就死亡了2万头。上海市动物疫控制中心4次采集了死猪的内脏样品共20套,其中,13份检出猪圆环病毒阳性。浙江方面也对36份死猪病样进行检测,检出16份圆环病毒阳性,7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
2.1.5 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
从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到苏丹红生产红心鸭蛋事件,从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从广东问题猪肉事件到山东速成鸡事件等等,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年年都有发生。据新京报报道,2011年7月,福建省对涉及6个集收、运、制、销“一条龙”的制贩病死猪肉犯罪网络进行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缴获病死猪肉及其制品132t。据2013年2月10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广东佛山问题猪肉案牵出非法产业链,宋某和李某收购病死猪3500kg加工成腊肉等,更甚者是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的湖南省益阳市高新区动物防疫站站长李某介绍屠户收购病死猪从中牟利的案件,像这样性质恶劣的事件常见报道。无公害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众消费品牌,但陕西省获得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场(户)累计仅有266个,认证规模和产量都不足5%。
2.1.6 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畜禽存栏数量的增加使得圈舍产生了大量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基本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吸收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去,产生的大量粪污也只有少部分得到无害化处理。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和6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和25%、占农业源的95%和79%。另据调查,陕西省2009年规模养殖场的粪便直接使用或销售的场区有2073个,占全省规模场区的42.7%;污水直接排放的场区有2808个,占全省规模场区的57.9%。近年来,有关养殖场(户)抛尸河流和垃圾场的事件时有报道,特别是今年黄浦江漂猪事件数量之大、危害之重,令人发指。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截至3月20日,黄浦江水域共打捞死猪10395头,嘉兴打捞5528头。无独有偶,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河流又打捞上千只死鸭。
2.2 规模养殖出现问题的原因
2.2.1 思想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惯性思维的影响,面对快速发展的规模化养殖,在行政管理、技术推广和生产组织等方面难免存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滞后;在政策扶持和工作考核上,依然偏重于养殖数量规模;在行业管理上,没有及时将规模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在用人观念上,认为养殖就是农民干的脏、累、苦活,有人干就行;在技术研究应用上,侧重于传统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轻视环境控制和环境保护;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真正树立“以畜为本”的观念,重病轻养,重治轻防,忽视畜禽基本福利;在产品生产上,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和安全。
2.2.2 技术力量极其薄弱
近年来,规模养殖场的快速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彰显,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据今年2月24日《中国畜牧兽医报》头版头条的《畜牧养殖业面临人才匮乏困境》报道,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转行,真正从事畜牧兽医行业者不足10%。另据调查,陕西省养殖场的场主为农民的占66.4%,工商业者或返乡农民工占19.1%,只有极少数是专业人士。全省规模养殖场有从业人员32285人,其中畜牧兽医的专业人员有3413人,仅占全省专业人员的10.6%;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249人,所占比例仅为10.1%。
2.2.3 管理和技术推广与生产脱节
行政管理在政策制定、项目论证评审和验收等环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业务部门在围绕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地提供科技支撑方面也发挥得不够,导致有些企业只偏重于项目资金而忽视项目技术含量。
3 健康养殖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畜牧快速转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若基本福利得不到保障,畜禽就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就不能充分发挥正常的生产性能,这必然导致企业自身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的降低;养殖场选址和规划设计不到位不仅会给养殖场自身疾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隐患,也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还会给周边居民带来环境污染;不合格投入品的使用导致畜禽产生耐药性,致使疾病防控难度加大;药物残留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养殖场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甚至给不法之徒造成可乘之机;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给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影响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和社会安定。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七成民众不敢购买国产奶粉,大量内地居民涌入香港、澳门抢购奶粉,致使新西兰等国外企业奶粉大量涌入,导致我国奶业一蹶不振。
现代畜牧业应是健康舒适、高效节能、优质安全、生态环保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新型畜牧业。健康养殖的理念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如出一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健康养殖解决畜牧产业大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严格动物疾病防控,为动物提供舒适生活环境,还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无论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类现代生活需求,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4 实现健康养殖的主要措施
健康养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行政管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和生产等方方面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要解决健康养殖的问题,就要从行政管理、技术支撑和企业生产这3个层面入手,统筹兼顾,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4.1 发挥行政职能,强化执法管理
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执法和管理。一是落实养殖场备案制度,将规模养殖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农业部下发的《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农牧发(2001)1号文件,对养殖场(小区)建立备案制度,将规模养殖场(小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对其生产场所、生产工艺、配套实施、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动物防疫条件、环境保护实施等进行审查,落实备案制度,对审查合格的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对审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勒令关并停转;二是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畜牧兽医行业的业务单位和生产企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涉及的畜牧兽医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鉴定考核,要求持证上岗;三是加大生产企业质量监管。建立兽药、饲料和养殖企业检查员队伍,赋予检查员一定的职能职权,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实行检查员包抓制度,加强对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组织各类经常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四是大力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农贸市场、超市的畜产品实行先检测后入市的准入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鼓励养殖企业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五是做好定点屠宰管理接管工作,加大对定点屠宰的监管,坚决取缔和惩处黑作坊私屠乱宰,斩断病死畜禽非法加工畜产品的利益链;六是建立病死畜禽公益性无害化处理机制。按照“行政规划、财政补贴、事业监督、企业运营”的思路建立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站,对辖区养殖场(户)病死畜禽进行统一规范的无害化处理;七是围绕健康养殖下达科研、推广和生产项目。
4.2 加强科研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应各尽其能,围绕健康养殖加强科研、培训和推广,为畜牧生产实现健康养殖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涉农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围绕健康养殖做好教学和培训。农业大专院校应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增加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参加企业生产管理,提高其动手能力,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职业学校、农广校和事业单位要借鉴德国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教育经验,要面向生产重点做好技能教育和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守诚信、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二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应围绕健康养殖、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加大研发力度,多推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针对畜禽养殖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研究开发降解减排的生物添加剂和有毒有害气体降解与吸收的工艺技术;针对药物残留,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的兽用药物;针对动物福利和减少疾病,研究开发新型圈舍设计方案、环境控制系统;针对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研究开发经济实用的新型实施设备;针对粪污、病死畜禽污染,研究更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加工技术;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等。三是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单位要按照健康养殖的要求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先进设备和生产模式,要及时获取科技信息,掌握畜牧科技前沿动态、最新科技成果和行业管理法规政策,深入养殖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生产情况,为养殖企业提供法规政策和技术咨询。将先进的规模养殖场规划设计、现代设施装备、环境控制、发酵床养殖、粪污处理等单项技术和工艺进行熟化、提炼、集成和组装配套,完善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方式方法,并将其总结成经验模式进行示范推广。此外,还可引导具有第三方认证和检测职能的事业单位积极介入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认证工作。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庆阳市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1-2]。畜牧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水平体现人民生活殷实状况。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级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近几年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处在现代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和农户分散养殖并存的阶段,畜牧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对庆阳市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资金、技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1发展现状
1.1特点
1.1.1养殖数量稳步扩大
近几年,庆阳市畜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庆阳市畜牧业生产力在2008年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从2009年以来,肉蛋奶产量、畜禽存栏量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特别是2013年,肉绒羊饲养量比2008年增加了将近100万只,6a饲养量增加了52.62%。2013年,庆阳市全市肉牛饲养量62.20万头,肉绒羊饲养量287.50万只,生猪饲养量93.30万头,肉蛋奶总产量10.20万吨[3],鸡540万只[4],种畜禽生产企业30家[5]。同时,在政策扶持下,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环县、庆城县、华池县、镇原县、宁县被列为甘肃省牛羊大县。
1.1.2规模养殖步伐加快
全市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规模户分别达到804个、6.8万户,规模养殖比重由2006年的39%提高到46%。其中肉绒羊规模饲养量达到78.40万只,占全市的31.0%;肉牛规模饲养量达8.75万头,占14.0%;生猪规模饲养量达85.00万头,占87.8%。同时,一大批畜禽品种好、养殖规模大、经营效益高、品牌意识强的畜禽规模养殖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宁州肉羊”、“东紫”牌早胜牛、“天兆种猪”、“解玉花羊绒”、“中有”牌鸡产品、“嘉仕”牌豆奶粉和液态奶、“古象奶粉”等诸多品牌,有4家养殖场被评为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4家养殖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场[6]。
1.1.3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畜禽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现有从事草畜产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草畜产品加工企业20个,其中肉类加工企业6个、草产品加工企业5个、乳品加工企业5个、绒毛等其它加工企业4个;活畜交易市场91个;创建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640个[7]。主要体现在下两方面,一是投资经营模式多元化。国家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庆阳市关于肉牛、肉羊等畜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纷纷返乡兴业,建办规模养殖场,畜牧产业融资规模逐步扩大。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4种类型。①集中经营。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成员共同投资建设,如环县甘牧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示范园是由各生产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如以西峰区鄢旗坳为代表的循环农业示范区。②独自经营。如环县世强牧业公司,由个人投资兴办,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完成肉绒羊养殖、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建设。如宁县甘肃陇牛乳业有限公司,是由个人投资兴办的一家集饲草销售、奶牛养殖、鲜奶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生产酸奶饮品5万t,养殖奶牛500头。③股份经营。如镇原县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由董事长张华等几个股东投资兴建的集饲料加工、孵化养殖、屠宰加工、有机肥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肉鸡养殖企业。④技术合作经营。如庆城县甘肃天兆猪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加拿大的养猪公司Hylife合资建立的专业从事种猪繁育、销售和服务的现代养猪(育种)中外合资企业,引进866头优质种猪资源,同时买断了FAST在中国的种猪基因改良技术和成果,确保种猪主要性能与北美同步改良。二是养殖标准化。为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庆阳市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广泛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和创建内容,引导广大养殖场户积极参与。对养殖场生活办公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等进行合理布局,对畜禽养殖圈舍、水电路设施、消毒防疫设施、粪污处理设施、饲料间配套设施、畜禽养殖档案以及各类技术规范、规章制度等软硬件设施进行一系列的标准化建设,大部分养殖场实现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全面保障了“菜篮子”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1.4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广科学饲养措施,畜禽养殖综合效益明显提高。2013年,全市畜牧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较2006年增长65%。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为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畜牧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1.2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1.2.1养殖大户经营模式
养殖大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一般养鸡规模1000~2000只,养猪50~60头,养牛20~30头,既具备散户饲养的灵活性又有集约化饲养的规模性与专业性,是“家庭农场的雏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如环县养殖大户朱晓峰,2013年通过双联惠农贷款30万元建立了标准化的羊舍,年出栏肉羊1000余只,年毛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1.2.2肉羊养殖的“30+1”模式
庆阳市坚持标准化发展方向,创新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宁县为代表的“30+1”模式(户养30只母羊+1只公羊,村30个农户+1个龙头场户),如宁县宁州肉用种羊场、甘肃大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县良平肉用种羊扩繁场,现已发展规模养羊户超过3100余户,走出了“小群体、大规模”和“公司+农户”的路子。
1.2.3“合作社+农户”模式
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舍饲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秸秆饲料化、粪污无害化的“六化”标准和“统一养殖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青贮饲草、统一销售服务”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规模养殖,形成“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如环县六合碧专业养殖合作社吸纳社员75户,合作社开展良种繁育,生产优质二元杂交羊,为全县养殖户提供良种肉羊和饲草料,提高了养殖饲养科技含量。庆城驿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省级示范社,不但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还把一个个单打独斗面对市场的农民“捆成捆”,帮助他们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和发家致富的能力。
1.2.4“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共同体,由企业和养殖户共承担市场风险,延长了畜牧产品的价值链条,有益于畜牧业收益水平的提高[8]。以镇原中盛为代表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肉鸡全产业链,建成标准化种鸡场6个、鸡苗孵化中心1个、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90个、有机肥加工厂1个,饲料加工厂1个,实现了肉鸡全产业链经营,延长了产业链。不但促进了畜牧业从传统的放养型向依靠科技、兼顾规模和效益的现代化型转变,而且有效克服了过去散养模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防疫困难、销售不畅等各种弊端,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模版和持久动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庆阳市畜牧业在转型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但从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系统发展的角度衡量,还存在以下问题。
2.1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足
由于受金融体制和融资政策的限制,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比较困难。养殖企业融资主要靠农行、信用社的贷款。庆阳的畜牧产业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抵押物少,又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且养殖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正常周转所需流动资金数量大,致使资金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贷款难。主要表现为银行贷款难度大(商业银行贷款一般要求房产、土地等不动产作为抵押,而许多中小型养殖企业是租赁经营,房产、土地、设备等有效固定资产不足,造成贷款难度大)、手续繁杂、审查周期长(据养殖户普遍反映,贷款落实到位一般在3~6个月);二是贷款期限短。一般贴息贷款在1~2a,不能满足畜禽生产周期需要;三是贷款资金量小,各种惠农贷款一般是2万~10万,而养殖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正常周转所需流动资金量较大,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四是融资渠道窄。商业银行贷款难度大,其他私募基金贷款管理不规范且利率高,养殖效益绝大部分用以支付贷款利息,严重影响养殖企业的积极性;五是金融秩序混乱。银行乱收费、乱放款,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高息揽存、高息放贷,产业资本大量流向民间信贷,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
2.2缺乏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和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
目前,庆阳市活畜销售主要靠小商小贩的贩运,销售过程中中转环节过多,互相压价、层层剥皮现象严重,一个萝卜几头切,致使养殖效益低下。同时,外地商贩入场入户收购对防疫也造成很大压力。另外,尽管庆阳市有肉类加工企业6个,但加工能力小,年屠宰加工肉牛能力仅1万头、肉羊10万只、猪30万头、肉鸡3600万只,冷藏库容5000t,绝大多数牛羊以活畜形式调往外地,产品附加值低,影响养殖业的效益。
2.3养殖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庆阳地区从事畜牧养殖业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是回乡创业人员,二是从事传统养殖且具有一定经验的养殖带头人,三是大学生创业人员。前两类人学历层次比较低,专业知识极为匮乏,而刚从学校毕业的创业者没有在养殖第一线的从业经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营风险对养殖户造成了最大的威胁,畜禽乱用药、超量用药、盲目治疗等现象没有彻底杜绝,致使养殖效益低,畜产品安全存在隐患[9]。
2.4良种体系不健全
庆阳市有供种能力的种畜禽场少,良种供应大部分靠外引,成本高,效益差。现有的70多个冻配点,能正常开展冻配改良工作的不到1/3,大部分黄牛冻配点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影响着品种改良工作。肉羊、绒山羊良种自繁能力不足,供种能力不够,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范围非常低,限制了良种公羊的改良潜能,严重制约着肉羊、绒山羊的良种化进程。
2.5缺乏信息平台
养殖业缺乏信息平台,从业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科学养殖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等[10]。特别是一些养殖户只顾养,不看市场需求,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致使出现宰杀母畜的现象,畜产品价格常出现周期性波动,养殖业风险加大。
2.6养殖小区重建轻管
近年来,政府、企业、农村种养殖大户,技术能人、农民经纪人利用技术、资金和营销网络等优势,创建了多种形式的养殖小区和合作社。但许多养殖场仓促上马,以套取政府财政补贴为目的,项目没有得到科学规划,造成许多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社存在“空壳化”现象。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和农户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养殖圈舍建设上,等圈舍建好以后,缺乏流动资金,无力购买畜禽和饲草料,致使一些养殖场户的圈舍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3发展建议
按照“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示范点和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国家良种补贴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甘肃省财政现代畜牧业发展资金等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着眼于实现布局区域化、园区特色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循环高效化,壮大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强化畜牧业科技创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和保护,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努力将庆阳市建成省级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样板。
3.1多渠道整合资金支持
畜牧业发展资金是发展现代畜牧业重要保障。应利用省上草食畜牧业专项资金,按照政府引导、大户牵头、银行支持、农户参与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发展。
3.1.1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多元投资
一是要强化信贷保险支持,大力开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以畜牧养殖场(活畜、居民房屋等)为抵押的信贷业务,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加大对畜牧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二是积极引导相关保险企业开展畜牧业(特别是肉牛肉羊生产)保险试点(或以财政资金支持养殖保险),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畜牧产业,促进多元投融资机制的形成。四是政府搭建平台,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专门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解决养殖场户临时性周转资金困难的问题。五是实行先建后补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养殖场户进行补贴或奖励。
3.1.2全面审计养殖专项资金
对养殖专项资金进行全面审计,严格审查资金安全,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下级向上级虚报现象,或者上下串通、部门单位间串通虚报数量骗取、套取补贴资金;是否存在保险公司骗取保险补助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其次,要进一步落实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补贴政策需要平稳持续,母畜补贴、棚圈建设补贴、青贮池建设补贴以及机械补贴要根据各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水平而各有侧重。各种政策性补贴不仅仅要为养殖户带来实惠,更要对畜牧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发展予以有力支持。
3.1.3利用财政资金对牛羊猪产业实行
“四补一贴”应对牛羊猪良繁体系建设、标准化养殖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养殖户种草和秸秆青贮、氨化进行补助。对投入养殖的企业贷款进行贴息,贴息由省、市、县和养殖户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贴息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3.2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贷款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多样化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出一批畜产品品牌,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确实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要求,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三是加快配套产业建设,扶持企业或合作社建立畜禽专业交易市场(调运中心)、畜禽产品屠宰、仓储等设施,发展生鲜畜禽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实现收购、加工、包装、冷藏、批发、零售网络,促进养殖业全产业链的发展。
3.3实施畜牧业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开展院地、院企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良种、饲养管理、饲草料种植加工、畜产品加工、副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把科研、试验、示范、推广、服务融为一体,推动养殖业实现产业化发展。
3.4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拓宽产业发展平台
一是以农业信息网、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为平台,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手机短信信息网络平台。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畜禽产业运行的监测预警,组建畜禽产业信息服务中心,实时提供国内外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等多层次、多领域的信息服务。三是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组建养殖协会、屠宰协会、经纪人协会。四是重点围绕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治,形成上下贯通、部门衔接、跟踪问效的科学服务网络。
3.5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确保畜产品安全
饲草料是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一是大力种植紫花苜蓿,在全市大面积退耕种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台塬地、庄前屋后空地种植紫花苜蓿,每个草食畜规模养殖场都要配套紫花苜蓿种植基地。二是充分利用全市20万hm2全膜玉米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按照1只羊青贮0.5t、1头牛青贮2.5t饲草的标准推广玉米秸秆青贮。三是抓好一年生牧草种植,推广“秸秆-养畜-沼气-有机肥-特色优势产业”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青贮银行、青贮合作社、代贮、揉丝打捆”等秸秆加工利用模式,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村能源(沼气)的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同时要强化畜禽疫病防控。按照“完善市级、加强县级、建设乡级”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防疫队伍建设,完善技术人员对本辖区内较大规模养殖场分片包干、定场定人负责制度,做好防疫监督、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重点做好畜禽重大疫病和常见病、多发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强制免疫、消毒灭源、检疫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强化对活畜及产品上市、流通环节的监管,防止外来疫情传入,实现“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和“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淑珍,杨发荣,吴建平.甘肃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4,35(12):82-85.
[2]张登辉.甘肃省畜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对策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08(3):75-77.
[3]白鹏飞.庆阳市畜牧业发展现状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5):27-28.
[4]马龙.庆阳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分析与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3):30-31.
[5]张晟,贺怀刚.甘肃省庆阳市快速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J].甘肃畜牧兽医,2015,45(6):9.
[6]昔红艳.庆阳市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4,44(8):14-16.
[7]何明渊,高宪儒.庆阳市畜牧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3,43(9):8-9.
[8]徐振飞,张武宏,刘雨田,等.庆阳市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6):78-80.
[9]张秀珍,杨植,杨德智.庆阳市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1,7(3):17-20.
关键词:推广机制;现代化畜牧业;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7
1 我国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作为畜牧业基础和保障机构――畜牧业推广部门在畜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及普及工作开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畜牧业发展,我国畜牧业正由过去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畜牧业方向转变,技术服务方式更加先进,服务内容也更为丰富,部分地区建立了现代化畜牧基地,成为了国家畜牧示范基地。但是受到不同地区条件不同的限制,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因此在畜牧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不仅会受到来自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也会受到上级推广机构管理的限制,在双重管理体制作用下,使得畜牧推广机构在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受阻,特别是机构内部职能无法完全发挥。例如在几年前,部分地区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进行了融合;取消了象征畜牧技术人员编制;将畜牧业机构职能转嫁给社会。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对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部分地区体系出现严重断链情况。
1.2 畜牧业服务方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基本要求
目前畜牧业生产方式较以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过去,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分散养殖为主,而现阶段,随着新技术等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畜牧业正朝向规模化、小区养殖方向发展,因此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应用对象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服务方式由过去单一的生产技术服务转为了更加丰富的规范化指导规模养殖,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进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甚至部分地区建立了畜牧业经济组织机构,保障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畜牧业经济建立和发展。从分析可知,传统畜牧业服务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畜牧业发展形势。
2 加强畜牧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
2.1 完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体制建设
作为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县乡畜牧兽医基层队伍建设对保障技术推广机制作用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做好基层队伍建设,从而保证畜牧业生产一线的完成,为后续畜牧业新技术推广、培训等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各地方畜牧管理部门也应当将畜牧业发展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中去,切实发挥自身在现代化畜牧业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坚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础地位,创新改革力度,构建畜牧新品种及技术引进示范单位,还应当加强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做好市场价格统计和数据信息等工作。个地方县级畜牧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站,已建立兽医站的应当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创新改革,解决农民畜牧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将畜牧业发展摆在工作的第1位。
2.2 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创新畜牧业服务方式
加大对畜牧业信息服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力度。各地区在进行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搭建省市县乡村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结合自身区域的具体情况同龙头企业、畜牧养殖基地等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水平;以农业部统计信息监测方案为基础,通过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升信息统计水平,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分工合作,完善畜牧I信息统计监测体系。例如地区升级畜牧部门应当对上报的畜牧业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地区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以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和内容。下级部门在进行统计数据资料上报过程中,应当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结合畜牧业发展情况设定监测统计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化工作方式,保证整个统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2.3 提高队伍能力建设
利用在职教育、脱产学习以及短期培训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队伍能力建设。在招聘过程中,应当加大对其专业素质的考核力度,解决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需求,引进专门的人才,提升整个队伍能力水平;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为人才构建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的环境,例如建立专业畜牧业技术队伍考核制度,调动畜牧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为现代化畜牧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3 结论
畜牧业作为我国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保证民生、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部分地区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技术推广及应用范围还比较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技术推广体系,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新农村建设;发展措施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大力发展畜牧业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畜牧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一方面可以拉动粮食、饲料等种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粮食消费转化,实现粮食增值,平衡粮食供求关系;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畜牧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因此,发展畜牧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地方品种资源消失、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资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给畜牧业地健康发展带来了潜在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其运行质量和效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增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紧迫性
1.1 农户饲养畜禽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畜牧业生产中,农民分户小规模饲养和粗放经营等仍是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农户饲养畜禽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这不仅影响了畜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提高,而且养殖环境差、管理水平低、畜禽发病率高。因此,发展现代畜牧业,需要各级政府从政策上和经济调控上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实行科学养殖,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1.2 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有所重视,但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防控工作时紧时松的问题。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的根本性保障措施。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确保认识到位、投入到位和工作到位。
1.3 畜牧业科技推广进程缓慢
由于农户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我国畜牧业科技推广进程缓慢,先进的科技成果难以得到转化;加上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不健全和不配套,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1.4 对优良品种资源的保护未得到高度重视
在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中,对畜禽优良品种资源的保护未得到高度重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处于濒危境况。如“云南白鹅”虽已被列为全国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但近年来保护不力,已有退化变质的迹象。因此,国家应就畜禽品种资源得保护建立一系列法规制度,重视优良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
1.5 使用违禁药物添加剂
一些地方的畜禽饲养者受利益驱使,出现了使用违禁药物添加剂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更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与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6 环境污染
发展畜牧业,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集中的地区,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措施,切实抓好环境污染治理。
2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要求
2.1 现代畜牧业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牧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渐进过程,要加快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充分满足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
2.2 现代畜牧业是技术密集型、工程化程度高的畜牧业
要建立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企业,使用优良畜禽品种,采用先进的饲养、兽医、加工技术以及排污治污技术设备,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手段,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2.3 现代畜牧业是优质、高产、高效和安全的畜牧业
畜禽养殖企业生产的畜禽及其产品必须优质、高产,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取得高效益。同时,必须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既要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更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营养水平。
2.4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
在畜牧业发展中,各个环节都要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3 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的战略措施
3.1 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确保农村生产快速发展
建设和改造一批畜产品加工企,制定和落实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与农户连接机制创新上给予重点扶持指导,尽快培育出一批带动能力强、带动机制好、带动农户多的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引导龙头企业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向跨地区、跨行业、跨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建立起“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养加销一条龙和商工牧一体化的龙形生产经营体系。
3.2 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合理布局区域发展目标
总体上突出地域特色发展优势,重点抓好奶牛、肉牛羊、生猪和肉鸡等产业。要大力发展肉牛生产,积极发展奶牛业,加快发展乳品加工;保持羊的适度发展规模,加快肉用羊品种改良,稳定山羊数量,大力发展优质肉羊生产;加强生猪品种改良,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加快发展优质肉鸡生产。依据自然条件,结合当地特色,突出规模效益,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户,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区域性畜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