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一英语课本

初一英语课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一英语课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一英语课本

初一英语课本范文第1篇

1. 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所谓“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将具体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领悟词汇的内涵。同时,教师可以将实物带到课堂上,用直观形象的实物加以演示,教师应尽量用英语讲解,将实物和英语词汇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水果类单词时,教师可以将apple、orange、peach等水果带到课堂上,并用英语读出单词,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如果有的实物无法带入课堂,或者在教学比较抽象的单词时,如:sandwich、dangerous等,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情、嘴型等方式创设真实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如表达心情的词汇:happy,sad,angry等,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加以呈现,让学生直观体会词汇含义;还有一些其他单词,如:excited,push,pat等,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2. 做到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兴趣

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基础能力的不同决定了教育方式的不同,如果盲目地追求教学效果的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势必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我们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和教育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找到一个能够尽情发挥自己才能,促进自身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例如,某些学生在单词记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那可以多让学生参与单词记忆游戏,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善于口语表达或对口语表达比较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多给这部分学生布置口语练习的任务和口语表达的机会;而有些学生热衷于阅读,那么我们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阅读训练。这样一来,让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再思考目标的完成,由小目标逐渐到大目标,逐步实现英语水平的提高。

3. 引导总结归纳,及时巩固掌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引出相关知识要点,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excited和exciting的用法”这一知识点上产生纠结,于是教师可以将知识拓展到“puzzled和puzzling”、“interested和interesting”、“bored和boring”等词的用法上,促使学生通过反复体会来理解和掌握单词的用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做好后续工作,比如:帮助学生总结思维弱点;整理和归纳同种类型的错误;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通过反复回顾自己的错误和失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要求学生尽量运用英语进行沟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4. 完善教学评价,保护学生兴趣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教学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措施,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提出有效评价。虽然探究的结果非常重要,但是探究的过程也不容忽视,在实施评价时,应采用开放式评价原则,不能仅仅用“对”和“错”进行判断,尤其在探究讨论过程中,要允许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教学设计背道而驰,也要给予正确的点拨,不能一味打压,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例如,教师可以委婉地告诉学生:“Would you lik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it?”、“How do you find this answer?”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保持学生持久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一英语课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英美文学;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87-02

“英语阅读”和“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前者属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所划分的英语专业三大板块课程中的“专业技能”课程,一般开设于低年级阶段,重在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训练学生的基本阅读技能;而后者则属于《大纲》所划分的“专业知识”课程,通常开设于高年级阶段,是在学生经过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之后,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所设置的课程,其目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大纲》)

而这两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形式化。前者由于授课方式、教材选定、测试评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往往教学效果不佳;而后者则在“学以致用”“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逐渐被冷落、边缘化。为扭转这两门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两门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本论文试图探索出一条取此家之长补彼家之短,实现阅读课与文学课一体化教学的道路。

一、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在英语专业本科生阅读课程的教学教师往往以基本阅读技能训练为导向,教师常常是知识的唯一输出者,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中过分注重语言点等细节的讲授,把阅读课上成了小型“精读课”。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基本的交际能力有一定作用,却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人文素质的提高,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也存在严重缺陷,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与课程开设的目的相脱离。

(二)教学题材缺乏人文积淀,课后练习拘泥于技能训练

目前市面上的英语阅读教材从选材上看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方方面面,满足了《大纲》对于“培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人才的要求,但文学作品方面的选材依然较少。且教材中的课后练多倚重阅读技能训练,没有体现对学生语言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目的。

(三)考试评估方法单一

当前英语专业阅读课的考试评估方法往往以测试为主,题型固定,主要考查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掌握,常常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地判定了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忽略了学生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多,课时量有限

英美文学作品星罗棋布、卷帙浩繁,文学课的教材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而文学课的课时却非常有限。文学课内容多和课时少之间的矛盾一直未受到重视和得到解决,教师常常在教学内容的详略和主次选择中困窘为难。结果往往是走马观花,既做不到从宏观上俯瞰英美文学经典的全貌,也无法做到对作品进行细品和深究。

(二)教学方法单一守旧

英美文学课大多还固守传统的文学史加选读的教学模式,文学史则以教师讲授为主。作品选读的教学中教师把多数时间用在字词和篇章解读上,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度品鉴和文学、文化解读,学生在学习过程很难构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这也就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建设滞后

英美文学教材版本众多,多数是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者为中心的经典著作的节选和片段的罗列,很少有涉及古今中外评论家对于作品的解读,导致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字词、篇章和情节的表面。此外,厚古薄今也是文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当代作家的不重视使得众多文学教材落后于时代,也落后于学生的兴趣。

三、英语阅读课程与英美文学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由于中小学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外语教育的重视,本科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已普遍提升,鉴于此,许多教育专家提出建议,在英语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减少英语技能课课时,增加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的课时,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这事实上为阅读课和文学课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土壤。

(一)用文学作品作为阅读课素材

在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适中、难易得当、内容生动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课素材,一方面可以改善阅读材料的单一性,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英美优秀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的瑰宝和精髓,接触原汁原味的英美原著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也为高年级阶段的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品鉴类课程打下感性基础。此外,英美优秀文学作品中风雅卓绝的文字,妙笔生辉的刻画,力透纸背的论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将阅读技巧融入文学作品的阅读

有了低年级阶段的感性基础和阅读兴趣,到了高年级阶段的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师同样可以用阅读技巧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赏析。对于篇章大意的理解,整体风格主旨的把握,词义句意的推断等,都可以运用相应的阅读技巧来实现。还可以以读促写,指导学生在阅读后对文学作品进行效仿、改写,撰写概要、读后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相结合

文学作品的学习要建立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而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学作品。语言教学为文学教学提供语言基础、学习策略和技巧。文学教学为语言教学提供素材和审美导向。英美文学经典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流芳于世的文化瑰宝,语言丰美,用词精到,作为教学素材可以增加语言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人文性,能使课堂增色,提升教学成效,对于改善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的语言技能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论

英语阅读和英美文学课程共同承担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这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丰富的素材。两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语言学习、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完知识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沉淀。这一模式符合《大纲》对于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反映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晓杰.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动机实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6.

[2]贾东佳.英美文学与英语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2,10.

初一英语课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翻译报告;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8-012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3.032

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之一,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它不仅肩负着传播中国社会文明,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还要扮演开拓者的角色,引进西方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文化、智慧思想,开启民智,丰富、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专业交流领域及国际经济舞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沟通使命。

为响应国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号召,作为西南地区独立学院之一的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目前正处于教育模式的转型阶段。而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和运用者,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借助英语这一交流工具达到交流目的。外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翻译技能处于最高阶段,也就是说翻译技能是检验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在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新增了“翻译实践+翻译报告”这一撰写方式,以此检验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1 . 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翻译报告是用学术语言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叙述和总结。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尝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以下是笔者在学生翻译报告撰写及毕业答辩期间收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改进措施,希望能给以后的翻译报告撰写者、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借鉴或参考。

1 . 1 选材及翻译方式单一化

本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152人,其中选择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共109人,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109人中,约20%的毕业生选择“汉译英”翻译方式,80%的学生选择“英译汉”翻译方式,而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选择的翻译材料都以文学作品为主。

由此可见,毕业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为主,基本和学校转型期的转型理念相吻合;而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方式正好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汉英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的运用,对汉英文化差异的洞悉不透彻等特点;以非文学翻译材料为主的现象也暗示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及翻译实践较少涉猎非文学翻译领域,以非文学材料为主的翻译能力比较弱,这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相悖,也与目前人才市场需求脱轨。

1 . 2“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还是“Reflections”?

笔者在答辩过程中发现,部分指导教师或学生(以下也可称作“学生译者”或“翻译报告撰写者”)认为“翻译报告”应使用“reflections”一词。翻译报告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客观描述译者的整个翻译活动过程,包括源文的选取、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或技巧处理具体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等。对此,笔者查阅了以下词典: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Reflection is careful thought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expression of an idea)arising from thought, memory or consideration.”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port”的解释为:“a written document describing the findings of some individual or group.”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port”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account of sth. heard, seen, done or studied etc.”

从以上两大权威词典分别对“reflection”和“report”的解释不难看出,前者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思考而后者关注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叙述。此外,由黄国文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中所提供的范本(P112)也用了“report”一词。故笔者认为,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较恰当,在翻译报告中,“reflections”只是“report”的一部分,即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思考、总结部分。

初一英语课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各外贸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需求远高于对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上都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0中国大学就业蓝皮书》的报告,在2010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最多的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列第三,达到了0.93万人。同时,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度的数据统计,2010届毕业生在本科离校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为53%,而本科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为62%。说明培养广大外贸型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国贸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满足加入WTO后外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还是套用研究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普遍是重知识传授而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选取不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通常包括通知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其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为3∶1。只占25%的实践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需要。而对于教材的选择,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选取的是研究型的规划教材,或是有部分实训的应用系列教材,没有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或编写配套教材,最终影响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3.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国贸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从事过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有些专业课老师虽然长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但由于课程和科研任务较重,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因此他们专业课程的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不能满足当代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基本条件不足,实训体系的真实性不强,难以达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有部分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相一致,而使得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

二、“工学结合”是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的特征是:能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因此,国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培养能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受到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具有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适应新形势下外贸行业系列岗位群工作及相关贸易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而“工学结合”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开始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三年后,也就是在1906年,美国也出现了称之为“合作教育”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法国的“学徒培训”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中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等主要文件中,“工学结合”才首次成为职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世界合作教育学会给出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增长的知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一解释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针对应用型国贸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笔者拟把应用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如下:(1)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迅速成为各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社会考试,取得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货运员等资格证书。(2)毕业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为能适应在企业外贸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企业涉外采购、销售部门工作;能适应在涉外企业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物流配送等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三资”企业采购销售部门等从事外贸工作等。(3)毕业生毕业后具有自我生存、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学校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逐步取得国际贸易相关技术职称,逐步成为各类涉外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品牌经理、高级主管等。

因此国贸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分三项要求,以体现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目前,绝大多数经济类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争相当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国的外贸业务的企业中,对基本业务操作人才的需求很大,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单证员和业务员除了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能拥有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课程体系结构:(1)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为满足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即要有来自校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一线从业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又有来自校外外贸企业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核心课程应根据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一批适合学校实际教学的立体化课程教材,同时利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契机,整合各网络资源,建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打造功能强大的资源信息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教学地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和网络课堂,还应包括实训室、商品模拟交易会、校园文化超市、外贸业务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素材则应包括电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实训手册、真实业务档案等。对于已和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的校外外贸实习基地,则要利用学校专业化的优势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以使得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双赢。(2)设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采用“能力分块项目实训、虚拟任务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设计要求,通过真实岗位群能力分析,先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专业再整合课程内容,设计虚拟任务综合模拟操作项目,继而开展顶岗实习等真实情景式实践操作。从而由低到高逐级递进,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阶段进行,从而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特点。

通过上述两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缩短理论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和缩短毕业生进入外贸岗位的时间的效果,从而实现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按照“工学交替”的思想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进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期间包括政治文化课、通识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第二阶段采用专业课和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三学年将国贸专业课按其所包含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操作能力进行分块,相对应地进行项目专项实训,并将课堂搬进合作的校外企业当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四学年,则通过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和顶岗实习来组织教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到企业中去进行为期6个月的工作学习,在这期间,学生要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学校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严格的实习过程跟踪,同时聘请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兼任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按一般员工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并发给学生相应的薪资报酬。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工学结合”的教学必须以做为载体,在做中教,在教中做,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专业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式的情境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身处一个真实的业务情境中,设计出贸易流程中的真实角色,由学生扮演,亲身感受,增加对业务情景的感受力。还可运用视频教学,将报关、报检、货运、做单等现场中的情境穿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实训环节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模拟教学软件,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各种类型的比赛,比如国贸案例大赛、商品归类大赛、经营模拟沙盘大赛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校内外同专业的学生相互进行交流,提升学习的激情,增强学习效果。

(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顺利的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好,就必须全面提高老师的“双师”素质。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必需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具体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措施如下:(1)通过培训与考证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2)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3)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来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4)选派在职的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挂职顶岗。这样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效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了解国际贸易的前沿动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把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提升教学水平。(5)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6)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并且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他们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为“双师型”教师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创造条件,以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光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4):15-17.

[2]温晓琼.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践与探索,2010,(1):149-150.

初一英语课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35-03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各外贸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需求远高于对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上都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0中国大学就业蓝皮书》的报告,在2010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最多的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列第三,达到了0.93万人。同时,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度的数据统计,2010届毕业生在本科离校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为53%,而本科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为62%。说明培养广大外贸型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国贸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满足加入WTO后外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还是套用研究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普遍是重知识传授而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选取不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通常包括通知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其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为3∶1。只占25%的实践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需要。而对于教材的选择,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选取的是研究型的规划教材,或是有部分实训的应用系列教材,没有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或编写配套教材,最终影响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3.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国贸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从事过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有些专业课老师虽然长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但由于课程和科研任务较重,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因此他们专业课程的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不能满足当代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基本条件不足,实训体系的真实性不强,难以达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有部分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相一致,而使得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

二、“工学结合”是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的特征是:能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因此,国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培养能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受到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具有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适应新形势下外贸行业系列岗位群工作及相关贸易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而“工学结合”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开始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三年后,也就是在1906年,美国也出现了称之为“合作教育”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法国的“学徒培训”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中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等主要文件中,“工学结合”才首次成为职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世界合作教育学会给出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增长的知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一解释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针对应用型国贸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笔者拟把应用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如下:(1)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迅速成为各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社会考试,取得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货运员等资格证书。(2)毕业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为能适应在企业外贸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企业涉外采购、销售部门工作;能适应在涉外企业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物流配送等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三资”企业采购销售部门等从事外贸工作等。(3)毕业生毕业后具有自我生存、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学校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逐步取得国际贸易相关技术职称,逐步成为各类涉外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品牌经理、高级主管等。

因此国贸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分三项要求,以体现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目前,绝大多数经济类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争相当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国的外贸业务的企业中,对基本业务操作人才的需求很大,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单证员和业务员除了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能拥有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课程体系结构:(1)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为满足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即要有来自校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一线从业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又有来自校外外贸企业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核心课程应根据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一批适合学校实际教学的立体化课程教材,同时利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契机,整合各网络资源,建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打造功能强大的资源信息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教学地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和网络课堂,还应包括实训室、商品模拟交易会、校园文化超市、外贸业务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素材则应包括电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实训手册、真实业务档案等。对于已和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的校外外贸实习基地,则要利用学校专业化的优势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以使得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双赢。(2)设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采用“能力分块项目实训、虚拟任务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设计要求,通过真实岗位群能力分析,先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专业再整合课程内容,设计虚拟任务综合模拟操作项目,继而开展顶岗实习等真实情景式实践操作。从而由低到高逐级递进,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阶段进行,从而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特点。

通过上述两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缩短理论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和缩短毕业生进入外贸岗位的时间的效果,从而实现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按照“工学交替”的思想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进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期间包括政治文化课、通识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第二阶段采用专业课和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三学年将国贸专业课按其所包含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操作能力进行分块,相对应地进行项目专项实训,并将课堂搬进合作的校外企业当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四学年,则通过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和顶岗实习来组织教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到企业中去进行为期6个月的工作学习,在这期间,学生要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学校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严格的实习过程跟踪,同时聘请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兼任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按一般员工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并发给学生相应的薪资报酬。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工学结合”的教学必须以做为载体,在做中教,在教中做,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专业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式的情境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身处一个真实的业务情境中,设计出贸易流程中的真实角色,由学生扮演,亲身感受,增加对业务情景的感受力。还可运用视频教学,将报关、报检、货运、做单等现场中的情境穿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实训环节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模拟教学软件,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各种类型的比赛,比如国贸案例大赛、商品归类大赛、经营模拟沙盘大赛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校内外同专业的学生相互进行交流,提升学习的激情,增强学习效果。

(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顺利的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好,就必须全面提高老师的“双师”素质。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必需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具体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措施如下:(1)通过培训与考证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2)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3)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来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4)选派在职的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挂职顶岗。这样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效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了解国际贸易的前沿动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把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提升教学水平。(5)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6)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并且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他们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为“双师型”教师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创造条件,以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光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4):15-17.

[2]温晓琼.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践与探索,2010,(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