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工贸易技术

加工贸易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工贸易技术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1篇

在现实经济中,技术创新国往往是具有雄厚基础和力量的发达国家,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缺乏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技术,这些技术仅靠其自身的力量又很难得到满足。对于他们来说,持续的技术进步主要不是通过科研投资或人力资本积累来实现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和发展中国家的“干中学”来实现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变化中虽处于不利地位,但却可以通过模仿(转让)取得在中、低技术密集商品上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它学习和模仿先行国的过程,除了制度、政策、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外,直接作用于产品生产的主要是技术的学习,这是后进国获得产品生产的技术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掌握了技术,并模仿先行国应用于生产活动后,常常能够提高原有技术的竞争力和工艺水平,从而促使效益增长,其结果像后进国自己进行了技术创新活动一样。

由于出口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其投资主体大多是先进技术的携带者等特点,它为我国提供了一个从其它国家引进技术和学习的渠道,具有明显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或者说发展加工贸易本身就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我们减少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技术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阶梯上步步攀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 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入了技术

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为载体的,而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又是加工贸易。因此,可以说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与加工贸易的发展相伴而行的。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也首先是通过作为其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所表现出来的。加工贸易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l),而FDl活动经济外在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技术的“溢出效应”。这种与加工贸易相联系的“溢出效应”明显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品的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中隐含了技术进步的因素,是技术和知识的载体。20多年来,外资在中国投资从事加工贸易时,投入了大量的机器和设备。这些机器设备即使不是最先进的,也往往高于我国原有设备的平均技术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母公司先进水平的占2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47%。日本经济学家小泽辉智(Ozawa,1971)和小岛清(Kojima,1975)在对日本60年代向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并转让成熟技术进行分析时认为,传统的成熟技术容易被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吸收,并发挥有利于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此外,通过掌握运用进口机器设备生产的技能,企业和操作者积累和获得了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巧,提高了技能和能力,为技术的升级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是与国内现有的机器设备相比,当进口的资本品包含了更高的技术含量时,其不仅可以产生贸易利益,而且还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效率,这些又从深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为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发挥了作用。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本品的进口是一个国家迅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效途径。联合国《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曾作出如下论述外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是,它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提高要素生产率,改变产品结构特别是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国外分支机构进行研究与开发。

三是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转移也是技术扩散的一个重要内容。同其他技术知识相比,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技能的掌握更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因为外资企业在管理运作方面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竞争市场上的示范作用所体现出来的,而绝非有意识地传授。合作方可以通过与外方共同的商务活动,了解到外方产品策划、市场营销、资金运作、市场开拓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经营管理知识,而这些是我们通过其他途径难以获得的技术知识。

(二)加工贸易通过进出口商品的流动传播了技术

随着作为技术载体的商品跨越国界的流动,技术也穿越国界而转移,促进贸易国的技术进步。加工贸易商品的技术扩散,就是指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加工为成品复出口的交易过程,间接地带来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这是所谓贸易的“技术外溢”和“边干边学”效应,是贸易作为技术学习的一种重要渠道。对于产品在国际间技术转移的这种作用,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早就有所论述。

从进口的角度讲,由于加工贸易的特殊性质,其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或零部件需要从国际市场直接进口。其中许多是目前我们无法生产或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特别是一些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型的产品。随着这种我们“尚不能为”的产品大量进口,带进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概念,以及如何擎握他们的技术援助。这样,技术便隐含在商品中以进口的方式流入本国。企业可以模仿进口的新产品或产品的工艺流程,改进产品性能,促进本国产品的多样化。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进口产品的“逆向设计”,学习国外产品的工艺设计,了解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发展动态,节约研发费用,促进技术进步。

从出口的角度看,由于我们的出口商品直接面对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的客户,如加工或组装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则会遭到对方的拒收或无法在国际市场销售。这就迫使企业严格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生产和操作、甚至改进技术。这样通过加工贸易产品的进进出出,形成了国际先进技术的信息流,在这种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中,先进技术和工艺自然地得到扩散。我国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是加工贸易示范作用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三)加工贸易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扩散了技术

任何一个企业或产业部门的生产都必须消耗原材料、能源等物资,任何一个企业或部门都不可能自己生产其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要素,而必须依靠其他部门的供给。我们称这种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关联或联系(Linkage)。这种关联表现为前向关联(forward

linkage)和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两个方面。后向联系是指一个产业或企业同向它提供投八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联系,如钢铁工业的后向联系是采矿业等。前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或企业同购买其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钢铁工业的前向联系是机械制造、汽车等工业。无论是前向联系还是后向联系,只要是其中的某一个部门的技术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其他部门,有时会迫使其原来的技术体系进行改造。比如航空技术的发展,要求提供高强度、耐热、耐腐蚀、质轻的结构材料,为适应其需要,钢铁工业必须创造新技术或新工艺,冶炼出高强度、耐热、耐腐蚀性能好、质量轻的合金钢等。

这种“关联效应”带来了行业间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劳尔(1980)曾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关联效应进行过研究,认为其会产生如下5种效应:帮助未来的供应商建立生产性设施;为改善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或促进其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帮助或信息服务;提供或帮助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提供组织管理上培训和帮助:通过发掘新客户帮助供应商从事多样化经营。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市场分销技术也大有可能成为溢出的潜在来源。加工贸易也正是通过这种对产业关联形成的技术溢出效应扩散了技术,引起对其他一系列产业的需求,从而带动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结构发生变化。

(四)加工贸易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本流动转移了技术

加工贸易技术扩散的第四条途径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或者说是因为加工贸易企业的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其在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水平均高于当地企业,其员工通过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了解和熟悉了产品工艺、操作技巧和国际市场对该类产品的技术标准,掌握了该产品的大量信息,在“干中学”可积累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一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和技术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加工贸易企业必然要重视对员工的全面培训。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611家加工贸易企业的调查,85.4%的企业提供了国内培训,21.3%的企业仅提供了国外培训,只有8.9%的加工贸易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任何培训。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2篇

进料加工是出口企业用外汇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后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而来料加工时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元器件及技术设备,出口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将成品出口并收取加工费的一种贸易方式。根据有关税收规定,进料加工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生产企业增值税执行“免、抵、退”税办法,即出口货物在产品的销售环节免税,内、外销货物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与销项税额抵扣,不足抵扣的按规定申报办理退税;其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外贸企业增值税执行“免、退”税办法,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其收购出品的应税消费品退还消费税。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所耗用国内原料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转入生产成本,其国内配套的原材料已征税款也不予退税。

二、比较分析

(一)征、退税率之差的大小

按照税法规定,出口货物FOB价换算为人民币的外销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积要记入主营业务成本,在外销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征、退税率之差越大,出口企业所要承担的税负越高。例如,某生产型出口企业A为国外客商B加工一批货物,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换算为人民币为200万元,加工后复出口的货物换算为人民币的总价格为3500万元(单证收齐)。假设货物全部出口无内销发生,其加工所耗用国内购进的料件及其他费用进项税额为7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3%,试分析出口企业选择进料还是来料加工孰为合适。

1.采用来料加工方式

根据来料加工免税政策,3500万元的出口货物免税,70万元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自行负担,其应纳税额为70万元。

2.采用进料加工方式

3500万元的出口货物执行“免、抵、退”税政策,进口料件2000万元所计算的免税税额不予办理退税,应在计算的“免、抵、退”税额中抵减。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退税率差-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退税率差:(3500-2000)*(17%-13%)=60(万元)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0-(70-60)=-10(万元)当期面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价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3500-2000)*13%=195(万元)由于留抵税额10万元小于“免、抵、退”税195万元,则退税10万元,免抵税额为195-10=185(万元)。如果考虑免抵税额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以下简称税费)。那么,其税费额为185*(7%+3%)=18.5(万元)从以上假设的条件看,采用进料共方式出口企业能得到10万元的增值税退税,其应纳税额为零,即使缴纳了18.5万元的税费,其税负也小于夹料加工缴纳的70万元税款。

再假设,出口退税率出现下调,由原退税率13%下调5%,采用进料加工方式,那么: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500-2000)*(17%-5%)=180(万元)当期应纳税额=0-(70-180)=11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500-2000)*5%=75(万元)由于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则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75(万元),其缴纳税费为75*(7%+3%)=7.5(万元)采用来料加工比采用进料加工少缴税47.5(110+7.5-70)万元。

(二)进口料件占比的多少

出口货物所耗用进口料件与国内耗料之间所占比例大小与加工贸易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在进料加工方式下,国内耗料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影响税额的计算。延用上例,假设A企业加工出口的货物国内耗料站的比重较大,国外进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将国内耗料等费用的进项税额由70万元调增为90万元,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由2000万元调减为1500万元,则情况又有所改变: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500-1500)*(17%-13%)=80(万元)当期应纳税额=0-(90-80)=-1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500-1500)*13%=260(万元)由于留抵税10万元小于“免、抵、退”税260万元,则退税10万元,免抵税额为260-10=250(万元),其缴纳税费为250*(7%+3%)=25万元。如在来料加工方式下,应纳税额为70万元,大于进料加工缴纳的25万元税费。相反,如果A企业加工出口的货物国内耗料占的比重较小,其国内耗料等费用的进项税额由70万元调减为10万元,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由2000万元调增为3000万元,则: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500-2000)*(17%-13%)=20(万元)当期应纳税额=0-(10-20)=1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500-2000)*13%=65(万元)由于当期应缴纳税额大于零,则免抵退税=免抵税额=65(万元),其缴纳的税费为65*(7%+3%)=6.5(万元)。如在来料加工方式下,应纳税额为10万元,小于进料加工的10+6.5=16.5(万元)。

(三)出口货物价格的高低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竞争战略 防御 进攻 农业产业安全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主要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讲,WTO自由贸易体制可以使本国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但在实践上,市场份额的增加依靠贸易伙伴的同类产品之间竞争实现,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取决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构成。

加入WTO以后,中国具有相对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屡屡因遭到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从竞争战略的角度分析,发达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要凭借其在农产品有毒有害成分检验检测技术方面的先进性而掌握了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判断标准的话语权,对中国利用低成本优势创造的高水平价格竞争力进行竞争,从而有效地抵消了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

本文认为,标准贸易壁垒竞争战略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防御性战略,即通过采取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和增加检测项目等方法来控制本国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以保护本国农产品销售和本国农业产业安全免受进口农产品竞争的不利影响;其次是进攻性战略,即通过谋求以本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标准对农产品出口国的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际控制,最后实现对农产品出口国的农业产业进行控制的目的。发达国家近年来已经实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从防御性战略过度到进攻性战略的转变。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使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获利能力被严重削弱

中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其中,贸易顺差自2000年的55.7亿美元下降至2003年的25亿美元;2004年首次出现逆差,贸易逆差自2004年的46.4亿美元逆差上升至2008年1月~5月的75.7亿美元。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与中国农产品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直接关系。据统计,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累计达到1000项以上,有90%的农业和食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有关资料表明,对中国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最多的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到95%以上。因此,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标准贸易壁垒是使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盈利能力被严重削弱的主要原因。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从防御性战略向进攻性战略的转变进程分析

1.发达国家对与中国农产品进口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竞争战略具有长期准备的明显迹象

在加入WTO以前,一些传统上一直进口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发达国家,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压缩中国出口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倾向就已现端倪。

1993年,欧盟以中国茶叶农药残留超过限量标准为由,增加检测项目,大幅度提高标准,使中国茶叶出口持续下降。1997年,欧盟又以中国海洋环境不断恶化为由,决定不再进口中国贝类产品,造成中国直接出口损失2750亿元。1997年12月,日本重新颁布大米标准,规定对进口大米必须检测91项安全、卫生指标,造成中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数量严重下滑。 1999年9月,美国规定必须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物采取严厉的检验,要求所有纯木材都经过指定工艺流程处理,涉及到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大约100万个集装箱,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2000年欧盟提高茶叶的农药残余限量标准,禁用的农药品种从过去的29种增加到62种,部分农药标准提高100倍以上,当年即造成中国茶叶出口大幅度下降。

2.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农产品标准贸易壁垒的防御,对本国农产品市场进行高水平保护

在中国加入WTO最初几年,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采取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大幅度提高特定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以及增加检测项目,通过有选择地减少特定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来达到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目的。如2002年欧盟提高蜂产品中氯霉素、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量的限量标准,美国和日本也采取了相同措施,从而使当年中国蜂产品出口下降近50%。2004年,日本以中国进口的鸭肉中检出禽流感病毒为由,禁止从中国进口禽肉及其制品,已经达到日本港口但尚未通关的相关产品全部运回,使得全国上千家肉禽企业遭受巨额损失。2005年8月,欧盟启动新的进口茶叶农残检验标准,其中硫丹的残留限量从30毫克/公斤提高到0.01毫克/公斤,比原来标准提高了3000倍。

自2006年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对所有进口农产品及食品制定和实施全面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和增加检测项目的新的法规制度,即通过建立高水平、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市场进入门槛来全面压缩进口农产品的市场进入机会。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是发达国家相互间参照各国检验检疫标准和方法制定的,因此这种新标准本身意味着对发达国家的优惠和对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苛刻。典型的事例是日本自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的农业化学品几乎涉及到中国对日出口的全部食品和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所设定的新标准与此前执行的旧标准相比提高很多,如对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264种食品和农产品中设立53862个限量标准,分别是过去全部规定的3倍、1.4倍和5.6倍。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和食品的残留限量标准比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标准要超出上百倍。根据“肯定列表”制度,中国每种输日农产品平均检测项目达到200项,不少大宗农产品在日本港口每批检测费用比过去增加了近20倍,在中国港口出检的检测费用比过去增加了10倍。“肯定列表”制度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使中国大部分主要经营对日出口农产品的涉农企业的利润普遍下降20%~30%左右,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肯定列表”制度的最大受害国。

此外,自2007年3月1日起,欧盟开始实施关于食品污染物最高限量的新法规(EC1881/2006号条例),对各类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新法规事实上要求对绝大部分的欧盟各种进口食品都要实施全面严格的检验检疫,从而使出口国的食品生产成本和技术成本相应增加,显著地提高了进口农产品的市场进入门槛。例如在2007年,欧盟进口的中国苹果要经过360项药残项目检测,其检测费用增加之巨可想而知。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迅速从限制特定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的应急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战略过度到全面限制所有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的永久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战略,从而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竞争战略对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的防御发挥到最高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对进口农产品实施可控制的市场准入的目的。

3.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标准贸易壁垒由防御战略转变为进攻战略,谋求控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

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即从过去的防御性战略发展到进攻性战略。传统的标准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出口国生产经营链条终端针对出口农产品本身实施市场准入机会限制性措施,现在的标准贸易壁垒发展到将本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标准要求延伸到对出口国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和生产过程本身的要求上,并根据一系列所谓的国际标准认证体系逐步实施对出口国农产品生产者和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

2003年,美国农业部决定建立“家畜追溯体系”;2005年,美国又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原产地标签”制度,欧盟同年也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可追溯标签制度”。上述关于农产品原产地的标签制度实际上对生产者可能形成有力控制,它通过将终端销售市场的准入要求和原产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实际上是将进口国的单方面的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标准要求加诸于出口国生产者,要求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进口国的要求进行生产,这样一来不但显著地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使得事实上出口国的生产行为置于进口国的监管之下,其实质是使外国标准代替本国标准,最终使得本国失去自主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方面的主导权。

此外,欧盟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食品卫生法规体系,其内容除了进一步强调对食品生产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和食品生产的可追溯性以外,突出特征是将食品生产过程中动物福利水平纳入到食品的质量安全性标准和要求进口国政府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性方面负有更大责任。美国在2007年试行对进口产品的SA8000认证标准体系,其特征是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劳工利益保障水平都纳入到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标准。上述要求实际上是一方面谋求通过对食品出口国政府施加压力而加强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性标准对出口国生产者的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动物福利、劳工利益等道德标准而在出口国设置了更高的生产者准入门槛,实际上是以本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性标准为依据来谋求实施对出口国农业产业的全面控制。很显然,这种反映发达国家根本利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了威胁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安全的地步。

四、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标准贸易壁垒竞争战略的科学内涵,始终保持维护国家农业产业安全的警觉和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并坚持本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标准的自主性发展方向,防范外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标准对本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提高国家对农产品的检疫检测技术水平

对农产品的精密检验检疫技术及其技术装备技术是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当大力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以尽快全面增加和更新自主研发的农产品检疫检测设备,培训足够专业技术人员,以提高对农产品的检疫检测水平。

4.建立全面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合理、科学的生产方式

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和价格竞争力共同构成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缺少足够质量水平保证的价格水平即使再低也不能形成竞争优势,而产品质量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因此必须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注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水平,这种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是创造真正的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5.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降低质量管理成本

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是提高农产品总体质量安全性水平和有效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全体,而实现中国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期应当尽快制定较为全面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标准,加大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尽力将国家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水平的标准要求和农业生产过程衔接起来。

6.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长抓不懈

农业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条件,也是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重要保证。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的投资属于受WTO规则保护的“绿箱政策”,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绿箱政策”的有利规定,重点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进行环境治理,近期治理重点应当是减轻土壤污染,以逐步降低农产品的有害物质残留。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企业执行食品安全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农业质量标准,2007(3)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 政策 发展

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但是,我国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高,产业竞争优势仍处于低端。今后,我们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安排,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加工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1、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我国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但是,加工贸易自身结构性问题逐渐显现。总体而言,加工环节主要仍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等领域,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品牌等环节上,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国内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目前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因此,中国的加工贸易仅仅占有整条产业链利润总和的10%左右,充当着“世界的工厂”。这种对外贸易对中国的土地、能源、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以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都是毁灭性的。

1.2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

加工贸易存在地区差异,东西部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2006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6%。2O07年上半年,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3%,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仅占2.7%。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也难形成东中西地区之间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

1.3本土企业参与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80%以上,龙头企业的投资带动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内资企业融入比较困难,本土企业参与度较低。2O07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37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占全国加工贸易的84.2%。大多数国有和民营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不熟悉加工贸易方式,利用加工贸易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

2、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在“量”上扩张迅速,但是在“质”和效益方面却提高缓慢。“贫困化增长一双刃剑效应”的出现.让人们对加工贸易的质疑越来越多,怎么办?遏制加工贸易发展显然不行,而放任加工贸易粗放型增长也行不通。正确的做法只能是适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加贸易可持续发展。

2.1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价值链的地位。“微笑曲线”形象地描述了不同生产环节的附加价值,但是各国企业在微笑曲线上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我国企业应利用跨国公司正将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向外转移的机会,密切国际的科技合作,在以加工贸易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的同时。不断地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尽快从简单的贴牌生产(OEM)向原创设计制造(ODM)和原创品牌制造(OBM)转型,不断走向产业链的高端。

2.2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挤出市场。因此。政府应努力营造适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环境。一方面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向我国转移,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起点增高;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或其他优惠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使它们中的大多数能走上弓I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新路子。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

2.3培育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加工贸易群体

使加工贸易在我国“落地生根”。一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因其与国内产业关联度低而被称为“无根工业”、“飞地工业”,遭到多方面批评。要想早日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创造一切条件。使内资企业配套能力大大提升,使加工贸易产业链在国内“上伸下延”。具体地讲,就是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优惠贷款、补贴和各项信息服务。从而推动内资企业的配套产业发展;多鼓励外资做跟随性投资。从而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问;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对原材料和中问投资品的生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基本实现加工贸易所需原材料及中间投资品的本地化,增强对国内关联产业的辐射力度,真正培育出一个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加工贸易群体。

3、总结

综上所述,对加工贸易必须要有一个战略安排,既不能因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取消它,也不能任由它“满山放羊”式的发展,而应该按照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提出的《调整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的规定,对污染度、能耗度由高到低和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由低到高的不同的加工贸易产品。分别实行“禁止生产、限制生产、取消出口退税、降低出口退税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不同政策约束,以确保我国加工贸易不断的转型升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祥林.加工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同时成为我国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经营战略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整合,以建立并深化新的竞争优势活动。这种调整的直接结果是导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价值链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跨国公司开始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下游的各个产业全面进入中国。这为我国加工贸易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以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直接投资,加工贸易成为其投资方式的首选。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及管理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存在规模大质量低,大部分仍处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环节等弊端。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提高加工贸易增值含量的重要性。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势。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展加工贸易以来,加工贸易获得了“爆炸式”增长。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总量逐年上升,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302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10536亿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降至9093.20亿美元,但是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反比2008年略有增加(见表1)。加工贸易出口以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逐步调整,机器及设备、电气及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却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而中西部地区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速度上看都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加工贸易的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并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使我国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鉴于此,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1.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

加工贸易活动以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开始,早期以国内企业为主。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年才达到28.8%,90年代后,外商来华投资迅速增加,1994年超过一半,达到56.1%。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主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进入90年代,大量台商来大陆投资,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己有近400家在华投资建厂。2008年,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到8906.1亿美元,增长了7.1%。比起2008年内资企业的出口,增速要高出1.4个百分点。而同时,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国有企业额度为969亿美元,由上年的增长18%逆转为下降1.2%;私有企业的这一数额为4773亿美元,增长21.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加工贸易还是主要在外资的主导下进行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如表2所示,2000-2009年间,在华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均在70%以上。可以说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做出的贡献。

2.进料加工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经营模式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1980年我国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占当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9.8%。1989年进料加工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3.1%。随后,随着外商在华投资日益增加,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所以进料加工迅速发展并取代了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到2009年,进料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上升为81.36%,而来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下降到18.63%,进料加工贸易已远远超过了来料加工贸易,成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

3.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

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992年以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增加,加工贸易的产业特点发生变化,技术水平和分工档次逐步得到提高,加工贸易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如表4,2000年以来,在三大产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相对比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逐步下降。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为5325.9亿美元,增长10.6%,增速回落12.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78.9%,所占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此外,加工贸易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59.2亿美元,增长6.1%,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另外,加工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发展极为迅速,所占比重连年提高,在这之中,还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力军。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加工贸易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工薪技术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增长来源。这也进一步的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档次在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4.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虽然已经遍及全国,但是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这5个沿海省份。这5个东南沿海省份加工贸易共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80%以上,其中广东的加工贸易占全国的1/2。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有关。此外,这些省市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首先享受到了某些特殊待遇,这些特殊待遇对这些省市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南沿海土地资源紧缺,劳动成本上升,目前这种状况正在悄悄的变化。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不发达地区转移。2007年上半年,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3%。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为2.7%,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改变了中西部加工贸易比重五年保持2.2%不变的格局。山西、陕西、江西等中西部省份加工贸易出口增幅达到68%~25%。

三、我国现阶段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外贸依存度过高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2007年以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很大部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其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国由于外贸依存度过高,受国际经济波动较为明显,比较难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状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加工的产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竞争力,这就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从2008年开始已经有所好转,如图1所示,2008年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曲线出现拐点并呈现下降趋势。

2.加工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加剧

从表5中可以看到,我国的连续多年的对外贸易顺差除了个别年份外,主要是由加工贸易产生的。我国从1994年开始连续16年出现贸易顺差,在2004年以前顺差都在500亿美元以内,从2005年起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07年贸易顺差达到2618.26亿美元,2008年为2981.31亿美元,2009年虽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受阻,但贸易顺差仍有1960.70亿美元,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巨额的贸易顺差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中国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我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形成首先源于我国与欧美国家以及东亚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得益于我国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的承接,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要从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中间产品等,在国内组装后仍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从而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转嫁给我国,这形成了我国对欧美国家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形成了我国对韩国等国家的贸易逆差。其次,由于对原产地认定的分歧,对香港地区转口贸易的统计差异进一步夸大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的出口,仍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则相反,在加工贸易过程中,我国只是从事其中的加工环节,贸易顺差并不代表在贸易中获得了相应的贸易利益。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贸易不平衡状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实际情况。第三,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量通过内部贸易和转移定价,进口外国料件,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贸易顺差,助推了贸易摩擦的发展。贸易不平衡使得我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一些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目前,由加工贸易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

3.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我国加工贸易重心虽然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如表6所示,2000~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虽然总体趋势上有所增长,但是相对于加工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增长显得微小而缓慢。2007-2009年虽然增值率较高,但由于没有分别产品来考虑进口和出口,因此根据上表公式计算出来的增值率有时并不准确,事实上,这2007年和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实际增值率分为46.5%和53.7%,增值仍然不理想。而加工贸易增值率的缓慢增长又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的大量外流。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所从事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产业链条中只承接对零部件的简单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因而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另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占80%以上。加工贸易为外资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其可以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加工贸易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商获取。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我国加工企业只能获得占出口总额7%~9%的工缴费,其余大量增值部分都被外商获得。

4.“飞地效应”明显

“飞地效应”是指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活动既不使用东道国国内原材料,也不存在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仅仅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和低廉的要素成本。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大都仍处在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环节,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售前和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企业和少数相关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难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更严重的是,加工贸易大量进口我国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的原材料,使得原本开工不足的国内原材料企业境况更加恶化,一方面加工贸易“大进大出”声势浩大;另一方面,国产原材料无人问津,企业濒临倒闭。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优势还是体现在最终的产品总量上,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原材料和零部件过分的依赖进口,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飞地效应”明显。五、处在价值链低端环节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产品内分工环境中,决定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国际产业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参与了哪些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在当前国际分工的金字塔结构中,中国可以说仍然处于底部,中国的富裕资源只有劳动力,最为稀缺的是技术,而且耕地、石油、天然气、资本等也都是相当紧缺的资源。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比较劣势。这种贸易格局不仅使中国在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摩擦。摆脱底部依赖,向上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加工贸易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表面上近年来中国也在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但中国没有像韩国和日本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虽然在出口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表现为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比例的不断增长,但是我国主要还是在劳动密集型环节和低附加值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仍然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

5.加工贸易内外部结构失衡

(1)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削弱了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能力。我国加工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其在总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天津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列居全国前五位;中西部地区20个省、市、自治区的加工贸易比重为2.21%。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加工贸易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生活费用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被削弱。此外,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将中西部地区有限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吸走,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耗能的中间原料的生产领域,加工贸易在沿海和内地之间也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这对于进一步挖掘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平衡地区发展、形成合理产业阶梯,在未来均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部结构过于集中

我国的加工贸易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2005年加工贸易对美国、中国香、欧盟、日本四大市场共出口3303亿美元,占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的79.9%。其中美国出口1061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25.8%;对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出口分达到928亿美元、700亿美元和614亿美元,三者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4.1%。同期加工贸易自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东盟进口额达到2894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42.4%。可见,我国加工贸易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依存度较大,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

6.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问题

(1)早期加工贸易准入门槛过低,后遗症逐步显现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要吸引外资来中国投资,国家对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相应放低。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早期一些不合理的加工贸易项目弊端逐渐暴露,如高能耗、低环保等问题。商务部《2005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统计,2005年一季度我国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如生铁及镜铁出口增长10.8倍、钢坯及粗锻件增长9.7倍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口高耗能产品就相当于出口能源。鉴于此,2007年12月2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了2007年110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共计589个10位海关编码商品。该目录主要涉及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食品、饮料、矿产品、化学产品、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制品、铝制品。还有一些含濒危动植物成分的制品也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如皮革制品、动物毛及其织物、鞋靴类、首饰制品、眼镜、钟表、杂项制品;铁矿石、生铁、废钢、钢坯、钢锭、稀土原矿、磷矿石等。可以认为从全国范围内抬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2)当前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区域、不限企业、不限商品的宽松保税政策。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这种宽松政策并没有给监管造成太大的压力。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宽松政策中蕴藏的企业信誉风险就暴露出来。部分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利用加工贸易保税且无贸易管制的便利绕开我国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管制,逃避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这一格局加大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难度。另外,由于国家税务机关与海关之间实行分头管理,两部门之间难免出现一些脱节现象,税务部门难以对加工贸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并且走私者利用加工贸易的名义,偷漏税款,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同时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极度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格局。此外,加工贸易走私还容易造成社会腐败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告,将人民币交易价格从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升值2.6%。从此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截止到2010年3月,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至1美元兑换6.825-6.826元人民币之间。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上升预期是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的直接原因。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中国加工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加工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并以此作为考核企业与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官员都以出口创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使贸易发展方向出现偏差。由于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更强,销售渠道畅通,所以通过加工贸易我国产生了大额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大量外汇盈余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贸易部门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与国内的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因为中国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并且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贸易部门与其它经济部门联系不紧密,所以积累起来的大量外汇盈余不能被其它部门所利用,这就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也正说明了中国整体经济的落后性。如果贸易部门对其它部门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应足以吸纳掉这些外汇盈余。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对国内其它经济部门缺乏关联带动效应,积累的外汇盈余不能被国内其它经济部门所利用,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原因。

2.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其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当人民币升值时,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劳动力价格下降,从而外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口量增加。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必然会使出口企业由于成本提高而减少出口,减少就业。当我国技术有所进步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具备竞争优势时,应当是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在我国没有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势必对出口不利,可能会使加工贸易部门萎缩。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增加就业压力,外汇收入也可能减少。

加工贸易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所以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出口变得困难,但由于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下降,可能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价格上升的压力。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影响也是不同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由于价格对其产品的需求影响较大,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使其出口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并不敏感,所以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对产品需求影响较小,反而升值会使其创汇能力提高。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解决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型升级,可以消耗大量外汇去购买先进技术设备,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反过来又会促进其进一步升级。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产业升级过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使其产品竞争力提高,从而使该国货币存在一个真实的升值压力,进而将国内一些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所以中国大力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五、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1.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出口贸易已经占据了GDP的4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贸易深受影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的出口型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7.2%,比2007年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为1105.2亿美元,同比下降4.8%,比2007年回落27.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比2007年回落8个百分点。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而且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月度数据同比下降更是明显,这说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对加工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工贸易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中国整体贸易水平,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增长也就会受到很大冲击。而加工贸易转内销也是增长乏力,其中成品转内销继续萎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新订单大幅下降,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双出现萎缩,这不但加大了我国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难度,还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撤资风险。以上情况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确实带来巨大冲击。作为出口增长中最为迅速的环节,加工贸易的下滑将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深陷衰退,短期内难以逆转,需求进一步下降,订单减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

2.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加工贸易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在这次危机面前深受影响,但也给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变幻莫测。首先,随着危机影响的加深,美欧等国将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疲软,消费萎缩,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最后,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订单进一步减少,中国将遭遇更频繁的贸易壁垒。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中国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已经暴露出了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此外,一些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引资政策等)制定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和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抑制了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

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所增长,但主要是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和技术。由于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一方面使得国内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很难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或少数外资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本土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影响了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这表现在国内企业对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欠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