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范文第1篇

千多名学生上学自己带桌椅,这一条新闻给我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看着一个个稚嫩的肩膀,从小就要扛着沉重的桌椅;看着一双双小脚从凹凸不平的山路间留下自己的脚印。想到这一幕,我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假如我是麻城的小学生,只能带着家里沉重的茶几当桌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翻越一一座座陡峭的山坡,踏着一条条崎岖的山路。而且时时刻刻背负着沉重的桌椅,我会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自己的一时疏忽而摔跤。

假如我是麻城的小学生,那天还下着倾盘大雨,自己利用身上仅存的一点力气,利用自己已经伤痕累累的肩膀,扛起那沉重的课桌,步伐艰难的移动着,就连自己摔跤了也会把它当成是家常便饭,擦干眼泪,对自己说声“无所谓”。

假如我是麻城的小学生,我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因为只有知识丰富,才能让祖国繁荣富强,就算在偏僻的地方,我也不会因为自微而自卑。反而我会因为这样艰苦的求学环境燃起我求知的欲望。我渴望学习,我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假如我真的是麻城的小学生,我会变得更加坚强起来,遇到困难了对着天空大喊:无所谓!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范文第2篇

一、引导学生“说”真话

小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难说真话,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观察能力有限,生活积累太少,即使非常好的材料在眼前他们也常都置若罔闻,到了作文题目一出,就只能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了。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为了让学生有真话想说,我往往在出题后引导学生围绕文题“说文”。比如《寒假趣事》,不少学生看了题目,觉得短短20天寒假,也就是吃吃玩玩,哪有什么趣事可言。于是,有学生就编出了“大年三十为孤寡老人送寒衣”、“正月初一走访低保户”这样的好事,根本无趣可言。整个寒假真的过得那么平淡无奇、毫无乐趣吗?我在黑板上出了这样几道题让学生先小组后全班讨论:1.寒假中你做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事?2.所有事情中,你认为哪些事你感到好笑逗人?3.比较这些趣事,选出你觉得特别有趣的。4.说出这些特别趣事的开头、经过和结尾。四道题目渐进有序,筛选了学生的寒假生活,相信只要是说了真话的学生,肯定会有事可写。

小学生作文另外一个问题是无话可说。课堂上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作文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会——写。有次,我出了《爱我的妈妈》这道题时就是这样。其实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写,但也确实有少数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我开始引导学生“说”。我问大家:昨天跟今天,妈妈跟你说话了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学生说,妈妈要我多穿点衣服;有说,妈妈叫我多吃点,别在学校挨饿;有说,妈妈吩咐我上课不要开小差;有说,妈妈叫我字要写好点等等。我又问:妈妈这两天为你做了些什么?学生都纷纷说,做饭啊,洗衣啊,钉扣子啊,去买了铅笔啊等等。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有的学生甚至为刚才说了“不会写”而不好意思地笑了。

吕叔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小学生觉得作文有困难时,教师需要冷静以对,切记不可发火。引导学生“说”,发散他们的思维、启迪生活的灵感、说出内心的真话,这就为“绿色作文”打下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悟”真情

如果说上一个小标题重点在“说”,那么,这个小标题的重点就在引导学生去“悟”了。小学生并不缺少生活,他们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如果他们能感悟到生活有那么多流淌的关爱,那么多温暖的包围,作文就自然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了,所以,引导学生感悟真情,享受真爱,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绿色作文”的关键节点。有次作文题为:唠叨的妈妈。大部分学生在习作中写出了一个唠叨的讨人嫌的妈妈。不用说,大家并没有从唠叨中“读出”妈妈真挚的爱来。我在作文评讲《唠叨里的真情》时引导他们:1.妈妈平时都对你唠叨了哪些话?请把你最熟悉又最“讨厌”的话写出至少五条来。2.妈妈的唠叨话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一般是吃、穿、行、学习)?3.你看到过妈妈对其他孩子这么唠叨过吗?为什么偏偏对你翻来覆去说个没完没了呢?这样的探讨过后,大家就会从唠叨中悟出妈妈的爱来。当有学生说没什么可写,我就会变着法子引导。你今天早上是自己来的吗?有学生说,不是,妈妈送我来的,有说是爷爷送来的,有说是奶奶送来的。我又问:为什么要送你们呢?你们自己有脚不会走路?送你们上学了以后他们还得回去干活。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大家都能领悟到,哦,原来大人送我们上学是怕路上车多,不安全,体现了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

引导学生“悟”真情,不仅在作文课上,在阅读课上也可以,只要是涉及真情这一主题的,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穿插一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温馨、处处有爱。

三、引导学生“写”真事

我认为,引导学生“说”真话、“悟”真情都是学生作文前应做的功课,是铺垫。只有“悟”到了真情的学生,才会有习作的“活水”,才有可能在习作中表现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见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见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的佳作来。引导学生写真事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有条理地去表现这些真真切切的生活素材,即梳理材料。梳理材料我常常采用“两步走”:第一步,说。这里的“说”主要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怎么开头,怎样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如何,都要梳理得整整齐齐,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写提纲。为了避免习作时丢三落四,我建议学生将梳理清晰的素材写成提纲,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中间插件什么事情,都在提纲上写个明明白白,这样写起来就能一气呵成,不会产生那种写了一半搁笔再思考的情况。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写起来就会思路顺畅。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确实很有哲理。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范文第3篇

这样的场面在大部分作文课上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我们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所面临的一大教学困惑之一。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身边的,有真实体验的事、物和人视而不见?为什么不会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鲜活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呢?而要挖空心思,写出那些空洞而乏味的文章?这种种原因——少不了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

一、教会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最进我在网上看到几部美国学生的作文课实录,很受启发。有一堂作文课,老师的要求大意是“让学生选择一份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采访正在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然后写出一份报告。”十二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都遵照要求去做了。一周后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通过影片,我发现这种作文注重丰富的生活材料,他们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走出校门调查访问,甚至同学间可以协作完成。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学生是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的,而且会把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了写作的目的。

二、教会学生学会追寻自己所爱的人和事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最崇拜的人。小学生也一样。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视野不是很开阔,一般他们崇拜的就是他们身边的长辈。比如:爸爸,妈妈等等。这样一来,我们要培养学生写人的能力,就布置题为《我的爸爸》等。这样的作文课学生也不会眼望天花板而无从下手。

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社会是沟通的,与生活是融入的,追求真实和实用。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乐趣和表达欲望。不会为作文而作文,为老师而作文。也不会出现胡编、造假。我想我们很有必要教会学生这种作文的真实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强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

三、作文教学“读”占鳌头,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读中模仿。正如常人云:“读了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迎。”

学生只有在广读诗书,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知识,在写作上才能游刃有余,表达自入。在那些优秀作文里崭露头角的小作者们,哪一个的阅读量不比其他的人多?比如:年轻作家韩寒,郭敬敏等。他们不但读课本,还读课外书。韩寒还读过《现代汉语词典》因此,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教他们拟写读书计划,做好读书笔记,把那些好的句子引用到文章里面来。这样的文章就不会空洞而乏味了。

四、作文教学“听”不可缺少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问题:或言之无物、或言之无序。究其原因,学生的反映是作文难,怕作文,作文的内容套路过多,自己的认识见解过少。随着新课改大潮的掀起,作文教学也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锋芒四射,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一、 培养创作兴趣,发掘创新潜能

长期的语文实践,我深知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抓好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一)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必须设法创造一个境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动不已,从而产生一种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我精心安排了许多活动,学生亲自参与,有了真情实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论可发。

(二)讲究方法,发展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有其不稳定性,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往往容易转移。作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巧妙的方法,保持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一直引起我注意的问题,对命题作文,郑板桥曾说过“作诗非难,题为难。”意思是说作诗不难,难的是给诗拟一个好题目。

(三)树立信心,强化兴趣

根据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我用化难为易,避虚就实的方法。比如第一次作文课,我不讲写作概念,而是让学生照我的范文试写“介绍我的妈妈”。课上我具体指导,分散难点,降低教学难度;课下,我个别辅导,反复修改,保证第一次作文字顺句通。当自己的作文受到家长的称赞时,学生就从第一次成功中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四)多多鼓励,保持兴趣

对学生的作文求全责备,无疑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表达欲望,鼓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助燃器,对学生一次的热情鼓励,胜过一百次严厉的训斥。

二、结合生活实践,加强创作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通过多样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向生活要素材,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生活是作文之本,多姿多彩的生活应该是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积极的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对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1、观察生活: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周围新鲜的人、事、物层出不穷。要指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眼、耳、鼻、口、手去看、去听、去闻、去感觉,让他们获得亲身感受,增强直接体验。

2、感悟生活: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展现个性。只要用心想像,用情感悟,生活就会色彩斑斓,习作的内容也会鲜活而具有个性。

3、创造生活:如今小学生的生活极为单调,“家庭――学校――家庭”仅保持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写作的源泉岂不是枯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

(二)发挥想像,自主作文的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常采用的以下几种方法:

1、多角度想象: 想象对每个人来说不是固定的,划一的,这是因为人们各自的认知基础、智力活动以及情绪爱好有差异。因此,习作不能是一个思路,一个标准答案。我们要注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甚至异想天开。

2、激情畅想: 如今的小学生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遐想。教师可为学生创造氛围,鼓励他们畅想未来,畅想“二十年后的我”。

3、奇思妙想:奇思妙想带有更多的随意性,它更能充分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

三、创新评改方式,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是教师独自面对一大叠的作文本逐字逐句批改,苦苦润色,耗时费力,又不能及时反馈,有时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创新思想在作文批改中十分重要。我认为作文评价的方法更要创新。

(一)让学生自己批改

学生自我评价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自我品尝,使用得当有助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教学环节。

(二)让学生互相批改

学生互相批改对于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形成勤奋向上的学风,有明显的作用。

(三)让家长参与评改

家长对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很有兴趣,并且要求也很高,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教师有重点的评改

作文的评改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期待的反映,教师积极而热情的期待将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努力向上获得成功。

总之,我们要打破“以教师命题为中心,以解题为主线,学生为写作而写作”的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范文第5篇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生活狭窄所致;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学生间接经验的指导。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 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为此,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捅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1、游艺活动创设情境。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合着字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进生活的活动。如参观名胜古迹、田园风光、工业园区,访问市场商厦、旧城新村、科技台站,进行歌咏比赛、智力竞赛、田径运动会,举行升旗仪式、演讲会、颁奖会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区劳动、新闻调查、人物专访等。

3、表演活动体验情境。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素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如上海浦东师范附小贾校长在全国情境作文教学研讨课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据词造句,据句构段,据段扩篇。在处理据段扩篇这一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情节,登台表演。表演者和欣赏者都入情入境,体察细微,表演者的创造性反映出文章的新颖性,表演者的多样性反映出情节内容的丰富性。

二、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三八”节写《我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觉深情地唱《烛光里的妈妈》等曲子,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流演于笔端,笔下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丰满、感人。

三、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