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赏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第1篇

李商隐(约812~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诗歌成就很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

品味・解读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这是余光中先生在宝岛台湾写下的《听听那冷雨》,这冷雨不仅弥漫于长江的上下游,也濡染了唐诗宋词的文风墨雨。听听那冷雨,不仅是在聆听自然雨声,也是在回味古典文化的气息和余韵。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两千多年前《诗经》中的句子,一位戍边战士征战归来的路上,迎接他的是冷雨飞雪,青青杨柳已化为昨日的温馨梦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是南唐李煜一晌贪欢被囚后听潺潺雨声的寂寥与惨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从少年、壮年到老年,雨声的变化也代表了其心路历程,从闲逸转为悲凉,直到经历人生风雨后的无奈和彻悟。

重温古典诗词中“冷雨”这个意象,我们能从中听到绵绵不绝的“雨”声,“冷雨”的质地与情调不仅触动了游子戍卒的内心深处,也叩击着隐士谪官、宫女怨妇的心房。唐代诗人李商隐对于“雨”情有独钟,笔下的“雨”多达七十多处,这些状态各异的“雨”表现着晚唐社会与自然的多样元素,也饱含作者丰富的生命体验。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大部分诗歌颇有“现代派”风格,意象繁密,画面跳跃性强,多用象征手法,诗意多解亦难解,一千多年前写的数首《无题》诗,又有些朦胧诗的影子,让后人字斟句酌左右思量。不论有解无解,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这样的诗歌尽管有些“玄”,但妙不可言!这首《夜雨寄北》就是一封家信,给妻子的几句悄悄话,明白如话,明朗清新。一首一读就懂的家书,为何却引得每一个读者反复揣摩、仔细品味呢?

首先是画面与诗意留下的“空白”之美。读每一句诗都需要我们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还要将每一句描述的画面连接起来,这样才能在心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景。四句诗描绘了四幅画面:询问归期未定,巴山夜雨秋池,共剪西窗红烛,却话巴山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一个“涨”字交代了归期未定的原因,也暗示了下文的期待重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照应了当下之境。画面的转换也透露出诗人的情感走向,从归期未定的孤独寂寥,到遥望重逢的温馨喜悦,聚散离合之间,爱意情分不减。

这首诗耐读还在于其“回环往复”之美。有诗评家曾用“水精如意玉连环”形容此诗风格。“巴山夜雨”这个意象重复出现,构成了时空的交错。

第一次出现“巴山夜雨”,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当下的时空位置:时间是秋天雨夜,地点在巴山(蜀地)。晚唐时的蜀地尚属于蛮荒之地,偏僻遥远,音信难传,一夜秋雨涨满秋池,归途渺茫,佳期难料,唯有听滴答雨声相伴到天明。

第二次出现“巴山夜雨”,时空已穿越至未来:时间为将来,地点在长安。事件却多了“共剪西窗烛”,摇曳的烛光映着久别重逢的两个人的身影,无限温馨,格外珍惜。此时不免忆起当年远在巴山两地相思的情景,于是再话巴山夜雨。当下与未来,现实与梦境,前后承接,互相映衬,凄清与和煦、黯然与神往、寂寞与慰藉交织其间。

《红楼梦》第四十回写了一段故事。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李商隐)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枯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此句出自李商隐的这首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崔雍和崔衮,是崔戎的两个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崔衮和李商隐也是情深义重。诗人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两位朋友,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园亭里竹林环绕,经过一场秋雨的洗刷,景物焕然一新,环境十分惬意。和崔雍、崔衮兄弟分别已经多日,思念之心远隔千山万水,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时已深秋,天空中的阴霾迟迟不肯散去,霜竟然也来得迟了。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

这首诗写秋亭夜雨,“相思”二字寄托思念之情。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末句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之感,从而让诗人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蕴涵其中的心境值得仔细思量。

在李商隐的笔下,雨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但都透着些许凉意。如《微雨》:“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夜凉”“灯冷”,皆冷雨之故也。“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端居》)雨中月中的青苔红树,营造了迷蒙飘远的氛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风雨》)风雨中的黄叶与青楼中的管弦形成对比,冰冷的人间风雨催生了诗人凄凉、愤郁的心境。

寒来暑往,冷雨不断,何时我们能够停下匆匆的脚步,伴一壶清茶,携一卷诗册,听听那冷雨?

名家・名作

《夜雨寄北》赏析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料。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霍松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

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备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

2014年3月,《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具体到语文学科,专家讨论稿中拟定其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包括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包括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包括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包括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其中不管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还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都需要批判分析的能力。而批判性阅读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被动吸收的阅读只能培养出“人形鹤踏”和“两脚书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个人见解,“思辨缺席”,不是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思考力和批判力的公民。基于此,笔者倡导批判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实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1910年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首次提出批判性思维概念。亚历克・费舍尔和迈克尔・斯克里芬他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观察、交流、信息、论证的有技巧的和主动的阐释和评价” [1]。国内外学者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批判性思维体现了把一切置于理性范畴内加以检省和评判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通过理解、质疑、逻辑地考察论据和论证的合理性从而决定应当相信什么或不信什么的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不圃于传统思维定势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为此,平时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批判性阅读则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发展途径和实施媒介。

二、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虽然新课程一直主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阅读课堂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多数情况下是被教师牵着走,为了课堂的顺利进展,很多教师死扣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扼杀每一个“节外生枝”的机会,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走,没有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导致课堂缺乏生机,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切知识都来自疑问”。笔者希望通过批判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质疑文本,养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因为质疑是认识变得主动、思考走向深入、思维趋于严谨的重要前提,是锻炼表达、凝练思想、碰撞观点、提升认识的重要途径。学会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2]如何质疑,质疑什么,下面就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借“题”发挥

标题就好比文章的题眼,从标题中不仅能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大致框架,还能获得更多文本隐含的信息,如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因此,在处理阅读文本时,教师应当巧于借题发挥,利用标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如在教学《听听那冷雨》时,围绕标题设置问题:“听听那冷雨”中的“那”能否换成“这”?请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议论纷纷,有如下见解:1、因为本文创作于1974年的台湾,这时他已经离开大陆25年了,站在此岸此时,追忆彼岸彼时,自然要用“那”。该生结合了创作的背景来解读。2、“那”指远隔海峡的那片遥远古老的大陆,既有地域的遥远,又含时间的遥远。“这”字无法涵盖双层含义。该生从地域角度去解读。3、认为文本是在回忆一个人一生的记忆,是经历漫长的漂泊后的生命体验。该生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从时间的角度去解读。4、认为文本还包含对大陆故土的怀念,对古老文化执着的热爱,茫然无望的惆怅。该生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去解读。虽是一字之差,但是这个“那”字却将余光中先生一生的情愫修养都融了进去。通过更换标题,带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并积极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

又如在教学《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时,让学生重新设计标题。有人认为文本主要围绕琼珊,由绝望到重新产生希望,因此取名为《琼珊》;有人认为是因为贝尔曼这位老艺术家冒者生命危险画了最后一片叶子,才拯救了琼珊的生命,他才是文本的主要人物,所以取名为《贝尔曼》;有人认为贝尔曼还不足以体现他的伟大,所以取名为《伟大的艺术家》,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有人认为用《最后一片叶子》既能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又有象征意义,同时又能体现贝尔曼的伟大无私。……然后让他们与原标题进行对比赏析。对标题的重设必然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取的基础上的。通过引导学生更换标题、对比赏析标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领会与把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审美与创造素养。

恰当地对文本标题进行解读与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与结构,让学生参与标题的解读能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性阅读的激情和欲望,并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借他山之石评人

圆形人物的性格比较丰满、复杂、立体感强。这种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个性格层次,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一个独立自足、气象万千的“世界”。介于人物的这种复杂性,笔者引进他人的评价进行对比赏析。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赞美蔺相如 “名重太山,其处智勇”。但是南开大学教授徐江先生写道:蔺相如似乎的确也不辱使命,但是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是一种十分令人后怕的事情,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你怎么看?这样截然不同的评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课堂上,学生分成了两派,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各执一辞。在辩论中,学生慢慢认识到,都在某一点上道出了蔺相如的人格特质和历史价值。以批判性思维的眼光看,他们可能都有其合理之处。只不过他们各自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更多的是站在自我实现的角度,“完璧归赵”之后他受到赵王的信任和提拔;而徐江先生的贬低,则更多的站在国家和集团利益的角度,认为蔺相如的行为是一种冒险,倘若真的激怒了秦王,不仅赵有灭亡之虞,赵王也会因此而背上因小失大、丧志的千古骂名。

面对不同的甚至尖锐对立的态度和观点,我们不能和稀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理。批判性思维的一个追求,就是尽可能吸纳各方合理的地方,在事实、逻辑和情理的相互驳难中,形成一个相对公正和合理的理解。此时,我们可以追问,为什么蔺相如那么冒失,却能侥幸脱身,而且“完璧归赵”了呢?恐怕真正的冒失鬼是做不到的吧?显然,蔺相如敢那样大胆走钢丝,就是瞅准了秦王的这点心思。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战略眼光。这样的理解,也纠正了徐江先生的某些偏颇。原来蔺相如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个有智谋、有情义、有原则的人。

在赏析人物方面,教师可以引进名家评析进行对比赏析,在争辩中,双方合理质疑,理性求证,既养成思辩的能力,又包容异端,达成共识,有利提升语言运用素养、思维提升素养、审美鉴赏素养。

(三)解读多元主题

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谓“文章为合事而著,歌诗为合时而作”。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3)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颠覆了一元解读方式对师生思想的禁锢。但是,也不能走极端,为了多元解读而割裂文本内在的有机联系,断章取义。

如:小组合作探究《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主旨。有人说是消极逃避和反抗,有人说是对独立人格的坚持,有人说是基于江南情结的思乡主题,有人说是渴望伦理范畴上的自由,有人说是强调了个体的欲望。各种解读如花绽放,各组同学都能找出相关的文本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思维慢慢扩散,由政治角度到文化背景。但是最后一组同学强调文中用女性美如“刚出浴的美人”来比喻荷塘月色就隐含了作者的内心,莲花或者采莲就是对美人、爱情以及男欢女爱的隐喻。这组同学的解读立刻引来他组同学的反驳,认为莲花意象在传统文化中不仅象征着美人、爱情,还象征高洁人格、佛心佛性、祥瑞等等,更何况采莲意象也只不过是在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中出现,因此,不能据此就判断是个体欲望说。这组观点明显是割裂文本本身,也是对历史文化选择性的断章取义,不利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

这类主题型问题的设置,既要求学生整和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倾听中学会对同伴的观点适时提出自己的异议,增强批判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打造批判式阅读课堂,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擅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一系列可操作性较强的新教育手段,使学生在思维方面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批判性,敢于对那些不自觉的假设和理所当然的定论说不,使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发展成创新能力极强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令团.横看成岭侧成峰――文本多元解读的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2006,(5)

[2]徐 飞.会质疑 有理由 讲逻辑* ―――略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5)

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开放阅读教学多媒体素材

开放性阅读教学要求营造开放性的氛围,顾及学生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给学生开放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质疑的空间后,还需要尝试激发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意境的兴趣,进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适时适度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调动各种智力因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借助音频素材营造氛围

电教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曾听过一堂这样的课,高中语文选修读本《听听那冷雨》的赏析课,上课之前布置充分预习的作业,将作者余光中的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发给学生充分阅读讨论。那是一个飘着小雨的仲秋,天气有点凉,教室里,学生热烈地讨论着,余光中其人其诗其文无不透着那浓浓的乡愁。在同学们深深地被诗人浓浓的乡愁感染时,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配乐的原文朗诵,同学们的感悟更深了。彼时的课堂外雨声滴答,听着婉转的音乐,听着动情的朗诵,听着一滴滴雨敲打秋叶的滴答声,很多学生眼眶湿润了。高一学生大多初次过上寄宿的生活,想家时会哭会烦,此时他们感悟到的是那种失去之后的珍惜,故乡是母亲,母亲是故乡,那一刻,无需太多的语言,也不用去理论论证三维目标的整合,一切尽在不言中。

2.借助视频素材丰富文字内容,拓展想象空间。

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启迪,使其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我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做了这样的设计,上课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广泛收集材料,上课伊始我剪辑两段视频分别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08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两段视频放映完毕学生仔细阅读原文之后展开讨论。在场的学生纷纷对演员的服装、样貌、背景布置、家具的陈设、乃至演员的动作表情台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全体同学分组进行创作,写出创作设想,单独安排一节课相互评价讨论。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必说几句话,可是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内容等早已深深印入学生脑海。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研讨、主动创新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既满足了兴趣、情感等的需求,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不过不滥,回避多媒体使用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逐步普及,许多教师上课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各学校管理人员,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也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现在形成了一种“言课必言多媒体课件”的现象。

1.过多过滥使用,阻碍交流互动。

教育专家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那么教师就应该把握好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在讲台上忙着摆弄多媒体课件,既不深入讲解,又没重难点的板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有些本末倒置了。

2.一味拿来,不加选择,不辨瑕瑜。

很多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多媒体课件,照搬照抄,不注重自己修正和个性化,其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无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能充实学生的学识。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无法完全跟着自己的思路和风格走,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现方式和技巧运用更难融于课堂教学中,搞不好会手忙脚乱,弄巧成拙,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3.哗众取宠抑或粗糙简陋以致南辕北辙。

相关期刊更多

建材与装修情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特区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

东方电影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