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杨贵妃安禄山

杨贵妃安禄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杨贵妃安禄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杨贵妃安禄山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杨贵妃;身世;爱情;生死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46-03

从古到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被写成各种的版本。如唐代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宋代的《杨太真外传》,元代王伯成的《天宝轶事诸宫调》,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下简称),明代吴世美的《惊鸿记》以及洪的《长生殿》是较为人熟悉的。虽然各部作品对杨贵妃的描写有所不同,但是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杨贵妃有美若天仙,且擅舞蹈。如《梧桐雨》写道:“妾貌类嫦娥”来形容杨贵妃的美色,在戏曲中多次描写杨贵妃最擅霓裳羽衣之舞“腰鼓声干,罗袜弓弯,玉佩丁东响珊珊,即渐里舞云鬟。施呈你蜂腰细,燕体翻,作两袖香风拂散。”《长生殿》中用“姿容艳丽”来形容杨贵妃的美,并对杨的才华有进一步的描写。如杨梦里听一遍就能记住音节,“幽梦清宵度月华,听“霓裳羽衣”歌罢。醒来音节记无差,拟翻新谱消长夏”,杨写下来,传授给宫女,再让宫女传授给梨园弟子。对杨贵妃的整个舞蹈过程有详细的描写:

“【羽衣第二叠】【画眉序】罗绮合花光,一朵红云自空漾。【皂罗袍】看霓旌四绕,乱落天香。【醉太平】安详,徐开扇影露明妆。【白练序】浑一似天仙,月中飞降。(合)轻扬,彩袖张,向翡翠盘中显伎长。【应时明近】飘然来又往,宛迎风菡萏,【双赤子】翩翻叶上。举袂向空如欲去,乍回身侧度无方。(急舞介)【画眉儿】盘旋跌宕,花枝招展柳枝扬,凤影高骞鸾影翔。【拗芝麻】体态娇难状,天风吹起,众乐缤纷响。【小桃红】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象管音飘荡,【花药栏】恰合着羯鼓低昂。按新腔,度新腔,【怕春归】袅金裙,齐作留仙想。(生住鼓,丑携去介)【古轮台】舞住敛霞裳,(朝上拜介)重低颡,山呼万岁拜君王。”

《长生殿》详细地描写出杨贵妃跳舞的过程,表现了杨贵妃的多才多艺的,如此惟妙惟俏的描写在《梧桐雨》中是没有的。

虽然在《梧桐雨》和《长生殿》中对杨贵妃的貌美如花,擅长舞蹈的描写不一样,但是都离不开着对杨的容貌和舞蹈的认同。但是在《梧桐雨》和《长生殿》中,杨贵妃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截然不同,以下是对种种差异的分析。

一、关于杨玉环之身世

杨玉环这个人物历史上是存在的。史料记载“杨贵妃生于官宦家,父亲早逝,从小寄养于叔父家。先是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看中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后被唐玄宗看上,于是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白朴在《梧桐雨》中,遵循了历史的记载,在第一折中写道:“妾身杨氏,弘历人也。父亲杨玄瑛,为蜀州司户。开元二十二年,蒙恩选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乃主上圣节,妾身朝贺,升上见妾貌类嫦娥,令高力士传旨度为女道士,住内太真宫,此号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半后服用,宠幸殊堪。”《梧桐雨》对杨贵妃的身份背景的叙述和历史记载基本上是相同的。而洪在《长生殿》中写道:“奴家杨氏,弘历人也。父亲玄瑛。官为蜀中司户。早失怙恃,养在叔父之家。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性格温柔,姿容艳丽。慢揩罗袂,泪滴红冰;薄试霞绡,汗流香玉。荷蒙圣眷,拔自宫嫔。位列嫔妃,形同皇后。” “昨日见杨玉环,德行温和,丰姿秀丽。卜兹吉日,册为贵妃。”“臣妾寒门陋质,冲选掖庭。”“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取供内职,深惬朕意。”这些描述都与历史上记载的杨贵妃身份背景的叙述不同,显然是作者忽略了杨贵妃的身份背景。《梧桐雨》和《长生殿》不同的人物身份背景描述,为确立两部作品的不同的杨贵妃形象的做了重要铺垫。

《梧桐雨》没有回避杨贵妃曾当寿王妃这一段,遵循了历史,而《长生殿》对杨贵妃这段历史只字不提,美化了杨贵妃的经历。杨贵妃身份的描述对《梧桐雨》和《长生殿》中杨的性格爱情等有重要的影响。

二、杨贵妃的爱情

《梧桐雨》和《长生殿》都描写了李杨二人七月七夕长生殿盟誓这一佳话,但是两部作品对待李杨的爱情态度是不一样的。白朴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是讽刺的,洪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是赞美的。

《梧桐雨》中,杨贵妃是被“强行”进宫,皇上看上她,就算是皇上的儿媳妇也不得不对皇帝的命令服从。当妃子也许是很多女子的心愿,但是杨玉环与丈夫寿王伤心离别,唐玄宗比杨玉环大三十岁。一个大自己三十岁的老头子怎比年轻的寿王呢,更何况离别丈夫去侍奉公公,在感情上也受到伤害,对唐玄宗又何来真感情。深宫中的寂寞,导致安禄山的到来让杨贵妃的生活为之一亮。《梧桐雨》的开头就描写了杨贵妃和安禄山的私情。安禄山在被派遣做渔阳节度使云“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旦离去,怎放的下心”两人的私情被杨国忠得知,安禄山被派遣时,杨贵妃又怕又不舍“近日,边庭送一蕃将来,名安禄山。此人猾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圣人赐与妾为义子,出入宫掖。不期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怕的是私情败露,不舍的是安禄山要远去边关当节度使,一段情也许会从此终结。她和唐玄宗的七月七夕的盟誓看起来也可笑,“妾蒙主上恩宠无比,但恐春老花残,主上恩移宠衰,使妾有龙阳泣鱼之悲,班姬题扇之怨,奈何!”看起来对唐玄宗有着深爱,又担心他移情别恋而顿生伤感。杨贵妃确实担心失宠,因为她担负着整个杨氏家族的命运,一旦失宠,杨氏家族便毁于一旦,而且失宠就等于失去了奢华的物质生活,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的她更担心失去恩宠。她的话无非是想抓住唐玄宗的心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由此看来,杨贵妃是不幸福的。自己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还要虚伪地去讨好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样的生活何来幸福,何来美好的爱情。

而在《长生殿》中,杨贵妃是位美丽端庄,追求平等,爱情专一,始终不渝的女子。杨贵妃和安禄山是没有私情的,她与唐玄宗的爱情是真挚的,感人的。由于《长生殿》对杨贵妃曾为寿王妃只字不提,杨贵妃的身份纯洁了,李杨的爱情也纯洁化,杨贵妃追求纯洁的、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有了说服力。杨贵妃与唐玄宗定下七月七夕的盟誓,希望能够地久天长。她也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爱情,“万岁爷好生不快,今日竟不进西宫去了。娘娘在那里只是哭哩”“娇痴性天生忒厉害。前时逼得个梅娘娘,直迁置楼东无奈。如今这虢国夫人,是自家的妹子,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儿也难分爱。”杨贵妃逼走梅妃,唐玄宗生气并与虢国夫人发生关系也非像以往的作品一样是出自嫉妒之心,而是要捍卫自己的爱情。“我到那里,看他如何逞媚妍,如何卖机变,取次把君情鼓动,颠颠倒倒,暗中迷恋。”对唐玄宗秘密宠幸梅妃,杨贵妃的态度不是对唐玄宗失望,而是积极捍卫自己的爱情。表现的杨贵妃是勇敢的。她强烈追求纯洁的爱情,就算是马嵬驿被赐死,也没有责怪唐玄宗,还牵挂着他,“高力士,圣上春秋已高,我死之后,只有你是旧人,能体圣意,须索小心奉侍。再为我转奏圣上,今后休要念我了。”杨贵妃死后,对玄宗的爱情依然是“人鬼情未了”,“风前荡漾影难留,叹前路谁投。死生离别两悠悠,人不见,情未了,恨无休。”她怀念着往昔与玄宗的情,伤心悲痛这些情不能重现,心中念念不忘唐玄宗。她魂魄随风而飘,随心而飘,“我杨玉环鬼魂,自蒙土地给与路引,任我随风来往。且喜天不收,地不管,无拘无系,煞甚逍遥。只是再寻不到皇上跟前,重逢一面。”在不经意之时,回到了与玄宗温存之地“呀,原来就是西宫门首了。”可见杨贵妃对爱情的执着,即使生死也不能将其湮灭。正是因为情比金坚,感天动地,杨贵妃的爱情感动了天上的神仙,让她和玄宗在仙界相逢,永在一起,“玉帝敕谕唐皇李隆基、贵妃杨玉环;咨尔二人,本系元始孔升真人、蓬莱仙子。偶因小谴,暂住人间。今谪限已满,准天孙所奏,鉴尔情深,命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如敕奉行。”

从《梧桐雨》和《长生殿》中关于杨贵妃的爱情中可以比较出,《梧桐雨》中的杨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用情不专,放荡的女人,而《长生殿》中的杨是一个纯洁专情的女人。两部作品对杨贵妃的爱情方面的表现截然不同,正好塑造出杨贵妃两个相反的人物形象。

三、在生死与国家安危之间的抉择

马嵬兵变,是李杨爱情破灭的直接原因。无论是《梧桐雨》还是《长生殿》都有相似的情节,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缢死,李杨二人阴阳相隔,原来的甜蜜的生活不复存在。但在面对生与死之时,白朴和洪写出了迥然不同的杨贵妃形象。

在《梧桐雨》中,杨贵妃得知士兵兵变要求唐玄宗赐死自己,她首先想到的是不能死,求唐玄宗保住自己。“妾死不足惜,但主上之恩,不曾报得,数年恩爱,教妾怎生割舍?”杨贵妃表面说不舍与唐玄宗的“恩爱”,实质上是怕死,求助唐玄宗,希望他能念及昔日的情爱,救自己一命。但唐玄宗已经不能自保,“妃子,不济事了,六军心变,寡人自不能保”于是陈玄礼再次逼唐玄宗下命令“愿陛下早割恩正法”。杨贵妃慌了,用几乎威逼的语气道:“陛下,怎生救妾身一命?”但玄宗已无动于衷了,因为他已经无法自保了,被迫下旨赐死杨贵妃。杨贵妃此时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对玄宗只有怨恨,“陛下好下的也!” 从整个被赐死的过程来看,杨贵妃并没有想过国危当前,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死能激发士兵的战斗士气,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更没有为深受战争伤害的老百姓着想,她唯一想到就是自己的生命,足以看出她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性格。

而在《长生殿》中,得知自己将要被赐缢死,杨贵妃出于求生本能而哀求于玄宗,“陛下啊,事出非常堪惊诧。已痛兄遭戮,奈臣妾又受波查。是前生事已定,薄命应折罚。望吾皇急切抛奴罢,只一句伤心话……”在士兵的再三挟迫下,杨贵妃明白了玄宗的无奈和犹豫不决,便决定为爱献身,“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算将来无计解军哗,残生愿甘罢,残生愿甘罢!”此时的杨贵妃是不怕死的,她甘愿为玄宗舍弃生命,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牺牲的女子形象。

综上对比,《梧桐雨》和《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形象迥然不同,一个是放荡,自私自利,颇有心计,贪生怕死的形象;一个是纯洁,用情专一,勇于牺牲自己的形象。无论是哪个形象的杨贵妃,都在文学史上留下灿烂一笔。

参考文献:

[1]洪.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顾仓.元人杂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王季思.中国古代戏曲论集[C].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4]谭帆,杨坤.长生殿选评[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吕树坤.沉醉东风[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6]姜晓光.浅谈长生殿和梧桐雨的异同[J].文学研究,2011(02).

作者简介:

杨贵妃安禄山范文第2篇

虢国夫人,杨氏,唐蒲州永乐人,即今山西芮城县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即756年,安史之乱时在出逃中被迫自杀,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她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长成后嫁裴氏为妻,裴氏早亡,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分封她们三人为国夫人,分别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杨国忠,生年不详,逝于756年,本名钊,蒲州永乐人,即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即今陕西华阴市,唐朝宰相、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之甥,杨贵妃族兄,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来源:文章屋网 )

杨贵妃安禄山范文第3篇

1、关于红包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古时候在年节时,会使用红线将百枚铜钱串起,发给小孩,祝福对方长命百岁。且“岁”与“祟”谐音,是“邪物鬼怪”的意思,当小孩拿到“压岁钱”时,可用于贿赂鬼怪化凶为吉,平安度过来年,故叫做“压岁钱”。而铜钱和红线消失后,逐渐以纸币和红包袋取代,变成了“红包”。

2、再一个说法就是:唐朝宫廷中“掷钱为戏”的演变。《开元天宝遗事》曾提到: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而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到了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

(来源:文章屋网 )

杨贵妃安禄山范文第4篇

唐诗中的性描写可谓比比皆是。譬如盛唐的大诗人李白,一生风流倜傥、居无定所,每每花团锦簇、左拥右抱,又每每好用如椽巨笔不加掩饰地来表达。他曾在《对酒》一诗中记述了妓时的感受:“玳瑁宴中怀里醉,芙蓉帐里奈君何。”又曾在《寄远》诗中如此表达了对一位的怀念:“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虽都只有短短两句,而内容却暴露无遗。

再如晚唐的大诗人李商隐,曾在一山中修道,不小心爱上了一位女道士,后女道士怀孕,双双被赶下了山。李商隐满怀深情地写下了《碧城三首》以记,其二有云:“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麟狂舞拨湘弦。”虽也只有两句,却远比李白的诗句更为了。

如果说,李白的诗句还太过概括,李商隐的诗句又太过隐喻,那么,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唐文人元稹就显得毫无顾忌了。元稹是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其《会真诗》在当时可谓轰动一时。该诗叙写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情爱故事,诗中有云:“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鬓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诗中对张生和崔莺莺二人间的描写,就是今天看来,好像也该有些脸红呢。

杨贵妃安禄山范文第5篇

元散曲中这类作品不多,但曲中前因后果明晰,人物形象鲜明。孔文卿的【南吕•一枝花】《禄山谋反》中,作者为安禄山代言,写出了安禄山谋反的原因和谋反前后的心理变化。套曲中作者并没有对安禄山的身份、地位、长相等进行描写,而是从“情”字出发,直指他的内心世界,而后写他因相思而寝食难安。在这种情感的压抑下他爆发了,“拼了教匆匆形色催征雁,止不过拍拍离愁满战鞍,驱兵早晚到骊山”,而他驱兵的原因,是那“一点春心酿造的反”。所以说,这首套曲写出了安禄山因相思相念杨贵妃而造反的过程,而究其缘由是他的“多情”。

二、代女子言

在代言体散曲中,这种是最常见的。整理归纳总结,我们发现,代人言中最多的是代女性形象,抒发她们的愁思、相思、哀思。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就是如此。本曲主要写饯行,重点在于描述离别时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神态、语言等,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刻画的“离别形象”更为生动和逼真。女主人公与心上人离别时“点点是离人泪”,眼前人和“我”要分开,内心纵有万般不舍却也只能道一声珍重,把内心的希望寄托在“前程万里”之中。但一句“前程万里”体现了女主人公的风格,她对生活的信心,所以说,这种代言体,读来别有一番风味。马致远的【双调】《寿阳曲》这首小令于动静结合中写出了女子想念恋人,寄写书信而又纠结不得的生活情景。一个凄凉寂寞的晚上,晚风吹动房檐的铃铛,惊醒了“我”,“我”疑似恋人归来,抬头望却发现这只是风。“我”把银灯挑亮,想把心事寄写,可一口长叹却将灯吹灭,让“我”欲写不得。我们体味女主人公的这声“长叹”,它夹杂着多少无奈和愁苦。这首小令通过情节的营造和形象的逼真描写,使叙事达到了完美效果,读来让人觉得真实真切。

三、代物言

代物言散曲,李昌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说是“散曲中尚有一类前代韵文体(乃至一切文学体裁)从未出现过的代言体”。①222这种代言体也自有一种愤世嫉俗之感,最具代表性的是曾瑞的《羊诉冤》、刘时忠的《代马诉冤》和睢玄明即睢景臣的《咏鼓》等。本文来自于《安徽文学》杂志。安徽文学杂志简介详见

(一)睢玄明的《咏鼓》是一个鼓的自述,是鼓对自己命运的阐释我是一个鼓,我仗着什么过活呢?凭着人们敲打成歌,供人欢娱而活。“我”的经济状况怎么样呢?“开山时挂些纸钱,庆棚时得些赏贺,争构阑把我来妆标垛”,别人的心情与赏赐是“我”救命的稻草。人们咚咚打得“我”难存济,紧紧地棚扒得“我”无可奈何。谁让“我”是个鼓,谁让“我”活着就得受人敲打?鼓的声声诉说,也让我们有了切身体会,但它的命运就是这样,唯有任人敲打才能生存。这个鼓的诉说,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状况,作者由鼓及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相关期刊更多

三明农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地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地矿总公司(集团)

直升机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