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4 A charity show, 这个单元主要是谈论组织一次慈善演出,当课文上到Integrated skills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怎样组织一次慈善演出,我将一节听力技能课改成了一节小组合作学习课。
在布置活动任务前,我先划分小组,在划分小组时,我考虑到各组成员的性别、学习水平、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因素,根据《心理学》倡导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使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优等生、三个中等生和一个“后进生”,男女比率相当,小组长由成绩较好、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强及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分好后开始布置活动任务。
活动一:
Discuss: What do we need to do for a charity show? 讨论在一次慈善演出中要做哪些事情?
组长负责记录和带领小组成员讨论在慈善演出中要做的事情,讨论完以后,班级集中展示讨论结果。在慈善演出中要做的事情很多,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答案合理就可以给每个答案加一分。大体的答案是: design the poster(设计海报), organize a play(组织一次演出), be the host of the show(选出主持人), set up the stage(设计舞台), ask friends and families to come(邀请亲友参加)等等,但在小组畅谈过程中,出现很多其它很好的答案,如: provide food and drinks for workers and performers(为工作人员和表演者提供食物和饮料), borrow the costumes(借服装), invite pop stars to come(邀请明星参加), sell tickets(卖票),等等,在讨论中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知识并激发了学生学习下一个活动的激情。
活动二:
Working on a charity show, 组织一次慈善演出。在讨论完一次慈善演出要做哪些准备后,我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属于你们小组的慈善演出,内容时间活动形式自己定,给每组分发表格。
请组长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给小组成员分工,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在慈善演出中愿意做什么。活动做完后,请每个小组上讲台展示小组成果,并请下面的同学选出最想参加的慈善演出,按照小组准备和展示的情况给小组加分。当活动布置完,一切准备就绪后,学生就拿着表格纷纷行动起来。善于画画的同学选择设计海报,其他同学一起出谋划策,设计海报的内容。能歌善舞的同学,当表演嘉宾,在积极地准备节目,想在展示时给学生一个惊喜,得到高分。英语口语好的学生当主持人,在写开场白。课堂上的每个人都有任务,这时我发现班级中一个最差的学生正在一张纸上奋力地画着什么,我心想在展示时一定要给他们组机会,看看到底他在干什么。
展示的时间到了,小组的成员纷纷上台展示,给本组的慈善演出拉票。有的海报设计新颖,颜色亮丽。有的同学英文歌曲十分动听,有的组甚至让组员装扮成那些受到希望工程捐助的孩子,上台表示对希望工程的感谢。这时小杨上台了,他拿出了他的写着一百万支票的纸说, “I am a businessman. When I was young, my family was very poor. Project Hope helped me. Now I am rich, I want to donate 100 million yuan to Project Hope.”(我是一名商人,我小时家很穷,是希望工程帮助了我,现在我有钱了,我要捐100万给希望工程。)台下雷鸣般的掌声,活动已经达到,对于一个从来不张口的孩子,他的表现真的很好。他们组也因为小杨精彩的表现得到了最高的分数。本节课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大家各司其职,都有精彩的表现,也让我看到学生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
英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活动为载体的。活动中每个成员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而且还要为别的成员负责。所以只有同心协力,互相帮助,积极参与才能使活动快速、顺利地完成。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合理地划分小组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的组成应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小组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定期变换。我将全班分成8组(每组5-6人),将学生的座位按异质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半个学期大换组一次,让学生有机会和更多的同学合作,从不同的学生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动用实验能力;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101-1
“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小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的内容,是学生开始学习生物学的第一个实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捉鼠妇,对鼠妇的生存环境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课上结合探究实验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如何让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生物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如何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对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我的剧本,我表演
课前我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去捉鼠妇,然后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鼠妇逃生记》。剧本内容如下:
鼠妇一家四口在院中准备食品过中秋,突然一家中的天花板被撬开,一只大手伸进了他们家。
鼠妇爸爸:“孩子他妈,快带孩子们回家!我来引开敌人。”
鼠妇妈妈:“孩子他爸,你小心!”
鼠妇兄妹:“爸爸,我们在家里等你!”
鼠妇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又往家中快速走去,可是敌人太厉害了,好像知道他们会往哪里逃,一下子一家四口都被抓进了小瓶子里,等他们一进来一看,完了,左右邻居都被抓进来了。
小组长展示抓来的鼠妇。
剧本中鼠妇活动的小院子,鼠妇的家都与鼠妇生活环境有关。学生表演生动有趣,利用角色扮演导入新课,新颖有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
二、我的问题,我思考
由小剧本引发学生猜想,为什么敌人能很快找到鼠妇?让学生提出与鼠妇生活环境有关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后再自己设法解决。这其实就是我们生物学探究实验的提出问题阶段。但是要提醒学生所提的问题必须结合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去提出,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可以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以后做实验都会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观察,去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我的实验,我设计
在学生做出假设后,我让学生先在组内讨论,确定本组研究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实验设计方案,然后,各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或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结果。经过组内充分讨论和研究,各小组分别设计出相应的装置。
这种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的实验课堂教学,将学生推到课堂主人的地位,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学生做到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理论依据。
四、我的不足,我改进
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我首先不做评论,而是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提问、找缺陷,再行改进。
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某一组学生设计出图中的第一个方案,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商讨后有学生提出:“第一个装置中,都放在光下不能说明鼠妇就一定喜欢光”。学生很快提供第二个设计方案,并指出“放在暗盒中的可以作对比”,实际上就引出我们生物学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的对照原则。我紧接着将问题升华:“我们只要用空盒子放上鼠妇,他们能生存吗?”学生都明白鼠妇的生存是需要营养的,所以立即想到在盒子中要放上泥土,但放的泥土要不要一样呢?在这个问题分析过程中可自然引出单一变量原则。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对策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依据时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经历了数十年的理论实践研究,如今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科领域进行探究与实践,是达到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在情感与知识技能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走过场
在学校与教师方面,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部分学校虽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却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进行合理的探讨和研究;在学校教学制度方面并未进行系统全面的合作学习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同时缺乏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培训和实地考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象,素质教育的改革落实的并不到位。
在班级与学生方面,班级和小组氛围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有的班级或小组整体较为沉默,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习效果不明显。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个方面是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选择的探究内容没有讨论价值,如课本中基础的学科知识或基本常识,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不予重;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素材过于老旧或不贴合实际,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在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和感悟,案例的使用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近期的时政热点中选择,案例素材的选择若不符合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学生则不能感同身受,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话可说。
另一个方面是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有的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数量过多,或者语句太长,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心理产生压力,或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全面,尤其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角度出发,过多的问题设置导致多而不精,不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思考和升华。
3.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程度不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过程中,有的学生平日成绩优秀且擅于发表观点,在讨论中容易产生“话语霸权”的现象,其他小组成员发言和展示的机会较少,或者由于成绩上的不自信而选择沉默;有的学生受自身性格的影响,或者属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的“被边缘化”,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在交流中的学习效果和体验就会比较差。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应当以辩证唯物法的发展观来看待,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具体的学科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组内成员合理分工,人人同责
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组织管理方面设定纪律组长,各学科学习方面设定学科组长,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互相监督,轮流发言,做到学习过程共同参与,学习成果共同享有,人人同责;并设定一对一的“组中组”模式,以互补为原则对学习问题尤其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相互辅导,还包括进行学习互评、作业互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分工进行案例的展示与表演,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枯燥无味的固有印象,在语言的交融碰撞中使课堂生动有趣。
2.探究内容贴近生活,层层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设置会直接的影响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探究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时,首先应做到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比如共享单车,网络中的表情包,APP带给我们生活的转变等等,在内容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其次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开放性、简洁性和可探究性,提出具有深入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的思想不局限于课本和学校,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置也不易过多,且语句表达间接明了,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最后在探究内容的整体设计上,要做到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3.教师进行有效管理,积极反馈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物理;应用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几乎成为公开课“必备”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渐渐出现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同时,教师也越来越多地听到这样的抱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课时显得不够用;小组合作表面热烈,效果不佳等;本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兴趣,可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已经毫无激情。是小组合作学习与高中物理教学不兼容,还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策略上还需要不断改进呢?
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高中物理课堂为什么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一
在“探究单摆的周期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想,分别让不同的小组去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摆长、振幅的关系。大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交流: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和振幅无关,与摆长正相关。由于每个小组实验时摆长不同,接下来教师将不同小组测得的周期和摆长输入电脑并作出了l-T2图象,发现不同小组提供的数据所描出的点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根据斜率的单位,猜想单摆的周期还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这节课就无法完成如此之多的探究,更不可能得到“不同小组提供的数据所描出的点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惊喜的发现。
通过案例一,我们可以对高中物理课堂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如下的归纳:
1.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实现实验器材的共享,更能完成仅由个人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如测量单摆的周期,就必须有实验操作员、计时员、记录员、监督员等不同角色。
2.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探究结论的共享,通过值得信赖的合作,缩短了获得知识的时间,让学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不同小组间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互印证,可以减少单个小组实验的次数,让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加严谨。
4.由于每个小组的任务具有差异性,大家必须相互依赖才能得到最后的结论,因此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客观上提升了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5.教师从演员的位置退出,可以更好地监控整个探究过程中哪个小组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正确,也能准确地观察到某个同学的操作是否规范,参与是否积极,并给予适当调控。
案例二
在进行“游标卡尺的读数”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同学已经掌握,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尚未完全理解。这时可让已经理解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最后教师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如果哪位同学还不能正确读数,这位同学所在的小组将不能获得表扬。
通过案例二我们不难体会到:
1.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表达和交流机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合作就会产生竞争,课堂中的良性竞争必将活跃课堂氛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生动场面。
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适用于科学探究的过程。类似案例二这样的教学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同样是再好不过了。
通过对案例一和案例二的讨论,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基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其特殊价值。
二、高中物理课堂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三
在电路设计习题课上,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
设计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进行小组展示。一声“开始”,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展示结束,下课铃响。
反思这一教学设计,出现多数人看热闹的尴尬局面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原想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却明显存在指导缺位的现象。
1.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根本就没有给大家安静思考的时间,有的人还没想明白,有的人已经动手连接电路了。基于时间上的考虑,不妨提前布置学习内容,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或在课堂上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整个学习任务的层次性不强。应该明确要求,小组成员在独立设计电路图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排除明显错误的设计,对
可能正确的设计进行实验验证,并做到责任明晰、分工合理。评价标准是各小组设计方案的数量和小组成员的参与面。
3.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应该进行点评,而不应仅用学生展示代替归纳,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这样就不能照顾到所有同学的认知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的具体流程、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教学时间的掌控、希望达成的目标等诸多因素。只有在恰当的时候,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赵国枫.讨论式教学的应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
[2]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当前,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许多教师对于“合作什么,怎么合作,如何有效地把伙伴的观点整合在一起”等依然是心中无数,学生也茫无头绪。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课堂秀”。这种低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大量存在。之所以称之为低效,关键是在课堂上,学习主体的思维没有发生变化,仍停留在低水平状态。因此,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不断增值。唯有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才会从低效走向高效。先看笔者执教的一个案例《更好的世界》的片段。
师:前一阵子,张老师看了一部电影,有一个片段,深深地触动着我。于是,我将它剪辑成微电影。现在,让我们静静观看这一部4分半钟的微电影,请同学关注每一个画面,留心每一句台词。
(生观看微电影。影片片段主要讲:医生安东的儿子和修车工的儿子因玩秋千而发生争执。安东介入两个孩子中,正在调解,修车工不分青红皂白地扇了安东一个巴掌。后来,安东的儿子和朋友一起,找到了修车工,与之理论,又一次遭到修东工的掌掴。安东安慰自己的儿子,告诉儿子,对方输了,自己赢了。)
师:同学们,对于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你认同还是反对?认真地思考,拿起笔,在贴贴纸上写上“认同”或“反对”。
(生在贴贴纸上写自己的态度)
师:再请写下一个词语或者短句,把你认同或反对的理由写出来,可以写一条,也可以写两条。
(PPT出示:你认同并理解父亲安东的做法、说法,还是坚决反对?独立思考,用关键词写出认同或反对的理由。教师指挥学生当场换位置,支持一方的坐在一起,反对一方的坐在一起。)
师:现场马上安静下来,抬起头,看着屏幕上呈现的概念图――
师:这幅图我会发到各自的组长那儿。中间写观点,直接写“反对”或者“支持”。同学们先各自把支持或反对的观点说给组内的同学听,请一个同学把大家的贴贴纸粘到贴理由的地方,要发言的同学把理由相近的、可以合并的贴在一起,如果有新的理由就加上去,相邻的6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开始交流,时间4分钟。(生6人一小组:说理由,粘理由,确定一个上台发言的人,氛围热烈。)
师:好!微辩论现在开始。(PPT出示)我们的辩题是――
正方:理解并认同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
反方:坚决反对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
师:我们采用自由辩论的方式,原则上,台上的同学每个人只有两次发言的机会,两次发言之后,底下的同学可以补充你们的观点。双方发言交替进行。要做到:有理有据阐述观点,有礼有节反驳观点。(出示PPT)
辩论正式开始,先请认同的一方表达你们的观点。
正方:我们认同安东的做法和说法。因为父亲安东宽容待人,使得孩子们懂得随便找人修理一顿对谁都没有好处,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板书:宽容)
反方:其实安东已经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了,他面对强大的敌人一味忍让退缩,使孩子受到了不良的教育。(板书:不良影响)
正方:没错,父亲安东的行为会影响下一代。有其父必有其子,安东在待人处事方面肯谦让、肯吃亏。在这个社会上肯吃亏,对你是有好处的。他的孩子以后也会懂得谦让。(板书:吃亏是福)
反方:我认为安东欺骗了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和自己一起受辱,这样纵使修车工更加猖狂,也会使孩子们长大以后会没有坚强的内心。(板书:纵容)
反方:我反驳对方辩友的观点,如果从小这样教育孩子,就会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懦弱,处处让着别人,长大以后不是处处吃亏吗?我觉得有时候也要勇于斗争,认为在理,就要去和对方对抗。(台下观众掌声响起)
正方:假如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世界岂不是一团混乱,所谓的文明世界又何在呢?!(观众掌声响起,师板书:混乱)
反方:对方辩友请注意,安东的做法并不是什么放弃武力,也并不是什么宽容,而是一种纵容,他纵容修车工打自己的巴掌,说明自己是懦弱的,那么今后孩子就会用懦弱解决一切问题。(观众掌声响起)
……
这是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一节辩论课。从课堂现场观察,从准备辩论到辩论展开的全过程,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围绕辩题,说得头头是道、口若悬河,高质量的发言不断涌现,课堂呈现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辩论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观点分享阶段――亦即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扎实。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学习者,都经历了高水平的思维过程。参与辩论的学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团队在支持。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产生合作动机 明确合作任务 独立探究学习
分配合作任务 整合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摇?摇?摇
1?郾产生合作动机。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合作学习的欲望。本案例中,教师播放引发学生思辨的影视片段,故意“挑拨离间”,组织辩论话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合作学习欲望。
2.明确合作任务。产生合作欲望之后,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要领,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如何去学习。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楚怎么样去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或者短句记录关键词,这就是合作任务与方法的再明确。
3.分配合作任务。每一名学生都要承担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并通过独立思考掌握所要分配的任务。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4?郾独立探究学习。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师往往为了“节省时间”,而将独立探究的环节省略了。任何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建立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的。没有充分的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必定是低效的。
5?郾整合学习成果。小组成员在组长的主持下,阐述各自的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整合成新的观点。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教师让学生用贴贴纸的方式,贡献自己的“发现与智慧”,并与伙伴分享。整理贴纸的过程,就是思维条理化的过程。
6?郾学习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整合大家的观点,围绕思维导图,将学习成果条理化,通过组长主讲,组员互补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辩论,只是展示学习成果的其中一种方式。
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就是有意义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样的辩论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充满思维张力而高效。我们再来欣赏一个类似的来自国外的案例。
1?郾创设一个与学科内容中已有观念相对立的观念(例如,“媒体创造新闻而不是报道新闻”)
2?郾将全班分为两个辩论队,一个正方,一个反方。
3?郾在每一个辩论队内,设置2~4个小组。例如,假设一个班级有24人,你可以分成3个正方小组,3个反方小组,每个小组4人。让各个小组先行讨论,寻找支持己方立场的论据,或是搜集各种可能用到的论据。各小组讨论完成之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发言人。
4.正反方相对而坐,为每位小组发言人准备一把椅子,其他学生坐在各自阵营的后面。
教师说“开始”,让各位发言人开始轮流陈述成熟观点。可将这个过程当作“开场陈述”。
5?郾在听完大家的“开场陈述”后,暂停辩论。各小组成员重新碰头。小组策划如何反击对手的“开场陈述”。之后,再让各小组选出一位发言人,最好是新选出的一位。
6?郾重新开始辩论。让各发言人轮流给出“反对陈述”。在辩论过程中(保证正反双方轮流发言),鼓励其他小组成员各自给发言人递纸条或者当场参与辩论。
7?郾在合适的时候,终止辩论。不用宣布获胜者,让全班重新坐成一个圆,并且正方与反方学生间隔着坐下来。进行一次全班性的讨论,讨论大家从这次辩论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另外,让学生写下在辩论中正反两方提出的、他们认为最好的论点。
――节选自《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
与笔者执教的案例相比,此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更体现了一种“积极学习”的特质。这样基于“积极学习”理念的小组合作,不仅是高效的,而且是充满乐趣的,体现了如下的特质。
1?郾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枯燥、无趣的信息变得生动有趣。我们都知道,有趣的学习内容,是容易教的;但如果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则可以利用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以特有的新鲜的组织形式,抓住学生,激励他们掌握看起来枯燥无味的知识。有时候,形式的创新,会让学习变得快乐。
2?郾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团队中每个成员都会被尊重,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在常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对要做什么感到困惑,组织性差,容易脱离目标任务。或者学生会敷衍了事,对问题的探究蜻蜓点水。而在这种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大家有着强烈的角色意识。学习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团队合作的智慧力量。
3?郾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暂停”与“继续”的。在案例2中,我们看到,这种小组合作,经过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之间有两次“暂停”。这种“暂停”表面上看会让教学不够流畅,但却非常必要。这样的“暂停”,让学生不断地去建构新的意义,进而掀起新一轮的思维风暴。学生的脑力劳动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高度紧张,就是思维不断增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