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范文第1篇

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1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初中地理知识2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初中地理知识3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初中地理知识4气候

1.: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降水和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范文第2篇

长白山地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略呈纺锤形。由多列东北、西南方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地、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为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两个支脉。

长白山地以平等山脉与宽广山间盆地、谷地相间分布为特征。北部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间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间有辉发河宽谷。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间有饮马河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龙岗山脉和老岭间有浑江谷地等。其中著名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和龙、蛟河、珲春、桦甸等。局部的河谷平原及缓坡地大部分垦殖为农田,成为山区中的农业基地,其余大面积为次生阔叶林、人工林或部分原始林。部分地方保存广阔的熔岩高原景象,分布在抚松到密山一线东南,熔岩台地受切割形成方山与孤丘等熔岩地貌。

长白山地地貌的重要特点是熔岩地貌广泛发育,在水流作用下形成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长白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可以看到山前熔岩台地、山麓斜坡和长白山火山体3种地貌类型。其中,熔岩台地分布于海拔600米~1000米,所占面积最大,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山麓斜坡海拔在1100米~1800米,围绕着火山体,坡度较大,面积很小。海拔1800米以上由各种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和浮石等组成,还有一些岩石和凝灰岩。

长白山从元古代到中生代,地壳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抬升,地下岩浆沿地壳裂隙大量喷出地面堆积在火山周围,使长白山体高耸成峰,形成火山锥体。经过多次爆发把火山锥的顶部削去,形成了天池火山口湖。有1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环绕在火山口周围,并在火山湖及其山体周边有火山活动形成的许多温泉。

长白山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6℃,最低和最高气温可达-40.2℃和38℃。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受到季风的影响,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月~8月,山地南麓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一般年降水量500毫米~800毫米。随着海拔升高,气候、土壤和植物都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梯度变化。

在长白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和降雨量也发生变化,这也就导致了植被的垂直变化。在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中,海拔最高的长白山山地,植被垂直变化最明显。可分为高山苔原带、亚高山矮曲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山地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及阔叶林带等5个垂直带。在长白山这片山地,距离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就浓缩了水平距离长达3000多公里的、横跨整个北温带到极地范围之内的大部分景观和生物类型。

在地球上,针阔叶混交林分布于互不相连的3个区域,分别是北美的东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它们各有不同的分布特色、气候特点和植被组成。这3个区域相比较,东亚这片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是最有特色的。不仅在群落结构上最复杂,而且具有过渡性和特有的独立优势类型,如被称为北国之松的红松林和俗称美人松的长白松林,是我国针阔叶混交林所特有的类型。

长白山区河流较多,全区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约670条,总河长约18400公里。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98.45亿立方米。以长白山主峰为中心,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大水系呈放射状分别流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北和西北部属松花江水系,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倭肯河和挠力河等。东为图们江水系,有嘎呀河、布尔哈通河和海兰江等大支流。西南属鸭绿江和辽河水系,其支流有浑江和浑河、太子河等。

长白山森林沼泽非常丰富,也是长白山森林树木依赖的水积聚地和维持河流水量的水源地。长白山林区沼泽类型可分为河流、湖泊、泥炭藓沼泽和泥炭沼泽。其中,位于海拔1820米小天池南侧300米处的泥炭藓沼泽,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泥炭层几乎全部由泥炭藓沼泽残体构成,直接发育在火山灰上。这种不经过低位阶段直接发育高位泥炭藓泥炭的沼泽在我国极为罕见。可以说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较完整的勃兰特型(披盖式)泥炭沼泽,它对环境研究、生态研究及沼泽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长白山森林多样性、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丰富的水量等条件,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并决定了种类和数量的丰富度。长白山这片土地上,分布着约2400种植物,其中维管束植物1500余种。本区域植物种类繁多,表现出植物种类的古老性和特有性。如草本植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参和山荷叶,属于特产的药材之一。特产树种以红松为代表,针叶树包括沙冷杉、紫杉、长白松、长白落叶松等,阔叶树包括青揩槭、水曲柳、胡桃楸等,一些是第三纪孑遗种。此外,还有大量的典型南方种,如猕猴桃、天女木兰以及孢子植物中的团扇蕨、孔雀藓等,增加了本区域的亚热带植物成分。这一现象表明了本区域历史上曾经有过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而现在受海洋影响,夏季温湿作用,使这些南方植物种类能够保存下来。该区域由红松和一些阔叶落叶树种组成的阔叶红松林为主,同时具有一些南鄂霍茨克和北极植被带的成分。

长白山地区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7种,其中人参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山楂海棠、叶瓶儿小草、刺人参和日本对开蕨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芪、草苁蓉、钻天柳、水曲柳、贝母、天麻、野大豆、胡桃楸、黄菠萝、长白松、长白柳和朝鲜崖柏等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该区域动物区系属于古北界东北区的长白山地亚区。还有一些古北界华北区及一些世界广布种也有分布。长白山生存着约67种兽类、270余种鸟类、70多种鱼类、9种两栖类、10余种爬行类和1000余种昆虫。脊椎动物中,东北虎、远东豹、紫貂、梅花鹿、白肩雕、金雕、丹顶鹤、中华秋沙鸭、黑鹳及东方白鹳等10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鹿、原麝、斑羚、黑熊、棕熊、花尾榛鸡、雕及所有类和鹰类等60余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白山脊椎动物占整个东北动物种类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许多珍稀动物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历史上,东北是我国木材的主产地,在采伐的最高峰年代,东北的木材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在森林大规模采伐的年代,我国政府于1960年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使得面积达1964平方公里的较为完整的原始森林被保存了下来。198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是我国迄今为止被纳入该计划的最早入选者。此后这片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浓缩着大范围内生物的自然基因库和丰富多彩的生命体终于得以永存。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范文第3篇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是北师大版小学品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第五课。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地图学习、收集资料、进行探究等学习方式,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形成比较全方位的了解,从而由衷地产生爱国之情,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课是主题一的第五课,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地貌,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特点,从而让学生感受我国疆域的广阔,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的第五课。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对祖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祖国的地形、地貌等抽象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而且无法把自己的生活与这些知识找到连接点,因此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有关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些情况,在上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初步知道有关概念,初步从图片上认识有关地形,是学习好本课的基础;课堂上,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建立教材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纽带,化抽象为形象,这是学好本课的关键。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能真正感受到祖国的辽阔,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紧扣泉州市教科规划“十二五“(第一批)立项课题《贴近生活的德育实践教学研究》子课题《整合生活德育 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进行实践研究,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在预设中我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内容生活化。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三级阶梯的地势、多样的地形之外,我还穿插了大量的课外资源,如大量的风景图片、地形图片、识图小歌谣、古人的诗句、生活的实例,视频等,从而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而整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既为学生提供“去想、去做、去活动”的空间,又力求使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在快乐的体验和愉悦中去探索和思考。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图训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地势的三级阶梯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家乡的地形、地貌,风景名胜及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吟诵古诗,质疑导入:

师:这里有一些与地形有关的诗句,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1.出示古诗: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从这些诗句中,你发现了什么地理现象?为什么?

2.板书揭题:

师:从这些诗句中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多样的地势地貌――共同探讨《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朗读古诗,并从诗中发现有趣的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课堂内容鲜活化。】

二、漫游中华 国土寻秘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它有着辽阔的疆域,漫长的海岸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宝藏。今天,好朋友虎子将和我们一起继续展开“漫游中华”的寻秘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这片辽阔的国土。

(一)察颜观色辨地势(认识地势)

师:国土寻秘第一站:察颜观色辨地势

1.学习图例

师:这是什么?

师:同学们,学习地图,看懂地图上的图例是很重要的。谁来说说从这个图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你知道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师:这个高度指的就是海拔高度,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师:这个图例告诉我们什么?

师:在我国,海拔就是指陆地上的某个地点高出黄海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这个垂直距离越长表示这个地区的海拔越高,颜色也越深。(课件演示)

2.识图练习

师:现在请你结合图例告诉我们的信息,仔细观察这张中国地形图,你发现了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板书:地势)你从怎样看出来?

师:怎么称呼这三大台阶呢?你能在地形图上指出它们分布的范围吗?

师:同学们通过地形图上这些颜色的变化,发现了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板书)(课件展示)这样的地势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形成了每一级阶梯不同的风貌。师:不知虎子也发现了吗?我们来听听看。

课件:“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学习图例,探究其颜色的含义,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

(二)火眼金睛觅地形(认识地形)

第二站――火眼金睛觅地形

师:在地形图上,颜色除了表示海拔高度外,它还有其具体的含义呢?请看这首歌谣。

出示歌谣:

地图上的色彩

平原、低地用绿色,

高原、山地用黄棕色,

河湖、海洋用蓝色,

雪线以上用白色,

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师:全班齐读。同学们,歌谣中的这些地形在地形图上都有分布。请各位小组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1.识图练习:(课件出示要求)(教科书第44页图)

要求:请你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⒉小组交流

⒊汇报(预设)

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有哪几个平原?(课件闪动三大平原)

师:同学们把这三个平原读一读。三大平原你们还了解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关三大平原的资料。

小结:(课件展示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遍布优质的黑土。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这两个平原气候干旱,适合种植小麦。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第三大平原,这里水汽充足,是我国典型的“水乡”、“鱼米之乡”。)

师:你找到了哪几个高原?请同学们把这四大高原读一读。(课件闪动四大高原)你对高原还有那些了解呢?

小结:(课件展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号称世界脊梁,多雪山、冰川,气候寒冷。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适合放牧。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方。云贵高原坝子较多,这两个高原的地形适合种植玉米。)

师:盆地有哪些特点呢?因为有这样的地形,所以气候比较特殊。

师: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盆地。

小结:(课件展示四大盆地:准葛尔盆地比较荒芜。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它干旱荒漠,但矿产丰富。四川盆地水汽最充足,美丽的九寨沟就位于这里。)同学们把这四大盆地读一读。

师:通过你们的寻觅,谁来告诉老师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 、丘陵、山脉)

师:是的,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多样,只要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我们都把它叫做山地。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形图,(课件出示五类地形图)你们发现吗?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板书:山地多,平原少。

【设计意图:通过 “找一找”识图训练活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多样的地形地貌,并结合不同地形图片的展示,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到祖国疆域的辽阔和多样。】

(三)眼疾手快画地图

第三站:“眼疾手快绘地图”

师:刚才,我们跟随虎子一起寻秘,发现了我国的地势和地形的特点。第三站我们将迎来一场大考验,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要求:

请你用三种不同的颜色画出我国地势的特点,并标出主要地貌。

师:小组要注意分工合作,看谁配合最默契,找得又快有准。比赛开始!

⒈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⒉生展示交流。

(四)妙语连珠赞家乡(提升认识)

国土寻秘第四站:妙语连珠赞家乡

师:同学们,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一个新的挑战也在向我们发起,你们敢接受吗?

课件出示要求: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自己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属于什么地形区,有哪些奇特的风景名胜,人文风情?

⒈小组交流

⒉汇报展示(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在进行资料的补充,用课件来展示。)

小结:正是由于这样的地势地形,才孕育了祖国五十六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特色;造就了祖国神奇壮丽的山川锦绣,也才有了课本中所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之潮》、《五彩池》和《三峡之秋》等美丽的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 “画一画”、“说一说”等一系列有趣的动手、动嘴等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由浅及深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地势地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感悟到祖国的广阔多样的疆域和壮丽山河,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观看视频,增强民族自豪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三大阶梯”神奇的魅力吧!

观看视频:《中国地形》――三级阶梯

师:看到这一幅幅的美景,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多样的地势,孕育着幅员辽阔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祖国神奇壮丽的山河。让我们为生活在如此美丽的祖国而自豪。和虎子向祖国深情地说一声:“祖国我爱您!”(课件出示背景,全班齐说,。)我宣布漫游中华,国土寻秘取得圆满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视频,提升学生的认识,再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使学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板书设计: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范文第4篇

人类绝不会再有这样的幸运:把最高、最低,最冷、最热,最荒凉极致又绿意盎然的地方同时置于一方天空之下;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如此众多的不同文化亦如一株天山雪莲不同的花瓣相映生辉,我坚信,这里边一定隐含着某种天意和玄机,让我们人类一读再读。

群山耸立是新疆最具身份价值的地理名片

通常,青藏高原被我们称作世界的第三极。在青藏高原,最高点是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是平均海拔1200米的墨脱,其间海拔垂直直线为7648.13米;而新疆,她的最高点是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最低点是海拔-154.43米的艾丁湖,其间的海拔垂直直线为8765.31米,两地相比悬殊1117.18米。

这个海拔垂直直线的相互比较很重要:地理形成、植被分布、生活方式、文化区域、衣饰色彩、畜群种类……在许多方面,新疆的地理与人文都显示出一种依不同海拔高度呈现出不同色彩的特点,每一个文化区域之间的海拔界限相对分明,最高与最低的文化区域之间相距悬殊。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这种状况都极为罕见。

让我们借鹰的一对翅膀翱翔,以鹰的一双眼睛俯视,天空之下那片雄浑而广袤的大地就是新疆!

在新疆,大片荒原之后就是高山,或者公路就在山边儿延伸,车轮之下的颠动起伏,视线与山壁的不断摩擦与碰撞,正是新疆地理形态的特点。

如果整个中国是一片海面的话,辽阔版图之间耸起的高山就是波涛。自东向西,顺着这些固体的波涛逐一抚过,手底东低西高的感觉正好是中国地理形态的描述,其间最高、最为雄厚、气势磅礴的波涛,就是新疆从南到北依次阶梯排列的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

在新疆的蒙古族人和哈萨克族人眼中,大片的群山是奔驰的马群,而拽住马缰绳再打个扣儿系住的地方就是被称作山结的帕米尔高原。殊不知帕米尔这个词,其寓意就是世界屋脊——这是人类有关我们这个世界最原初的地理描述之一。由此延伸出去,世界最伟大的帕米尔——舒克奇山脉和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山脉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地理构架。

中国最早的旅行家和文人多以泰山为五岳之尊,有“泰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这些中华名山,得雨露精华和数千年人文气息的濡染似诗似画。新疆的山脉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的从未修饰,这是完露的、蛮横恣意的、带着从大地上刚垛起来的蛮荒气息逼近在面前,让你无法喘息。

这些庞大的高山拦截了大西洋西风环流和北冰洋北风气流所带来的高空水汽,形成了降水和冰川,使得新疆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除了褐色和青色的基调外,更多了一片耀眼的白色。处于欧亚内陆封闭腹地的新疆,从而拥有了相对丰富的水文条件,这是河流、草甸、绿洲和文明的终极原因。

在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红山是一座典型的城标,她的高度有几个杂技团的小伙子搭个人梯差不多就能爬上去。一对可敬的退休中学教师海涛夫妇,几十年默默无闻地搞野外调查,他们在这里捡到了大量的史前化石。其中,最珍贵的有一枚蛙鲵化石,把古有尾目生存的年代从泥盆纪延续到了二叠纪,延长了1.3亿年。另外,还有6片鳍翅鸟化石,这是一种既保留着鱼的背鳍和尾鳍,也有鸟的头颈、前爪和背翅的古老物种,比德国侏罗纪地层发现的始祖鸟早1.2亿年。第一次详尽地揭示了鸟类由鱼演绎而来的千古之谜,从而颠覆了鸟类由两栖类演变而来的传统的古生物进化观念。

无疑,这些珍贵的化石,在提供了有关新疆最重要的地理信息的同时,也使我们对新疆地理的描述具有一种深厚久远的时间含量,我们叙述的将是跨越数亿年的一段故事。

人们知道,新疆是野马和野骆驼的故乡,也是恐龙的故乡。在紧临天山的木垒,在中国的热极与低地吐鲁番,在太阳每天最后落下去的乌孜别里山口……都陆续有恐龙出土。20世纪60年代,中科院的古生物考古队曾在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一带相继采获了40多条准噶尔翼龙化石。新疆奇台的将军戈壁以夏季摄氏70度的地表温度著称,1990年6月,在炸掉了几乎大半个山头之后,中国和加拿大联合恐龙考察队最终将一具蜥脚类恐龙化石全部剥离出土,这具被称作卡拉麦里龙的恐龙化石比美国长达34米的地震龙还长,一举成为世界的恐龙冠军。

在这些巨兽出没的久远年代,湿暖的气候洋溢着花草的芳香,越过大片浓密的雨林是笼罩着烟霭的湖泽和海,太阳在巨兽们此起彼伏的吠声中东升西落。这些史前巨大的动物们绝想不到,在数亿年后有一种叫做人的物种有一天会拍着它们在地下深藏了数亿年的一块骨头,来推想它们行将消亡之前最后一口吃的是什么。

在新疆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干燥的空气一根火柴就能点得着,地层之下却埋着大量的湖相和海相沉积化石,最典型的就是螺和贝壳。塔里木古陆块最早形成在南极附近,后经大约6亿年的漂移,才从遥远的南半球来到了北半球落户,再经大陆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形成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这一幕旷世的漂移大剧也成了新疆地理大变迁的经典寓言:在数亿年之间,新疆的地理地貌都曾几度沧海桑田!

在吉木萨尔县城西北130多公里的沙丘河上游,一片方圆数公里的山地以其绚丽的地表地貌让人叹为观止,当地人把它形象地称作五彩湾。这里,几乎就是新疆地理数亿年间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

五彩湾是一片由多种色彩鲜艳的泥、页岩互层构成的低丘群,在风化剥蚀和流水长期的冲刷作用下,低丘群被分割成一座座平顶的彩色山梁和一座座如海中孤岛的小丘,最高的超过40米,其形状常让人有无限遐想。你会确信,这是史前不知何人何年留在今天的一座城郭。其实,没有人迹,唯有风声鹤唳。这些鲜艳的湖相岩层,正是亿万年前古海存在的充分证据。

在天山和昆仑山夹角之间的乌恰县,还有一片与五彩湾相似的地貌,只是范围更大、更广,造成的原因也更为复杂。

在中国,乌恰县素有地质博物馆的美称,多彩的山地、山体是地壳剧烈颠覆、碰撞的直接结果,仿佛硝烟刚刚散去,隆隆巨响还能隐约可听。

跨过北面一道相隔的山脉,是中国最西端的乌孜别里山口,整片大地和其间耸立的山体也是赤红色的,当地的柯尔克孜族人把这里叫做克孜杰克。在柯语和其他新疆突厥语系中,克孜与姑娘的意思接近,另一层含义是红色。杰克是山,克孜杰克的意思就是红山,这个地名隐含着一个巨大的地理隐秘。

后来,我从海拔5100多米的乌孜别里山口走下来,看到一片石头从大到小的均匀分布,最大的两人环抱不及,最下端的只有指甲盖儿那么大,稀稀疏疏地分布得很均匀,铺排下去好几公里,我相信这是一次火山喷发过程的清晰演示。

与大大小小的石头夹裹在一起的土层似是砂浆凝固后的状态,估计是当年随着火山喷发一路流泻的岩浆。

柯孜杰克方圆数十公里的山地属于阿克陶县的木吉乡,这个隐喻丰富的老地名再次给了我巨大的启示,木吉这两个字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火山喷发的泥石。

距柯孜杰克远去不过60公里,一片开阔的山间草甸之间有几处相距不远的巨大凹陷,走近一看是火山口,为我的一系列地理推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我沿着火山口的边沿儿转了一圈,火山口的直径在几十米到百米上下,口内的积水深绿,水面上漂浮着纤长的草。

但是,在贴近天山夹角的整个帕米尔高原西部,真正具有震撼力的,依然是沿乌孜别里山口一直向东绵延数十公里的赤红色断崖,在低垂的天幕下,她渐渐远去。在整个山体隐没之后,依然能看到一道隆起的基线继续东去,似一只仍在飞行的箭。随行的人告诉我,这道断崖与我国东海海底的巨大海沟相连,这是欧亚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给我们留下的一道清晰的地理显示。

生存环境蕴含着人类一切最初始的体验、心理和记忆

新疆地理的形成动荡而极具颠覆性,每一次都是一次山河的重塑,堪为地质纪年史上最为恢宏的一笔,群山跌宕就是这部沧桑历史的形象备忘。

新疆的三大山脉有两条山脉与帕米尔高原属于一个系统,阿尔泰山脉相对独立,海拔高度略低,位于中俄边界的最高峰友谊峰仅有4374米。由于正处在西来寒湿气流的迎风坡上,阿尔泰山脉降水充沛,冰川丰富,这保证了额尔齐斯河源源不断的给水,它是中国唯一最终流向北冰洋的一条大河。

天山山脉被称作亚洲的脊梁,全长2400多公里,中国境内为1700多公里,它的东段低缓,中部的最高峰是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西段有海拔6995米的汗腾格里峰,最高峰是海拔7435.38米的托木尔峰,海拔4000米以上都可以见到常年积雪。

天山的各类冰川共有9128条之多,冰川总面积9253.58平方公里,相当于长江一年的入海水量。昆仑山、喀喇昆仑与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有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066米的加舒尔布鲁姆山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山有十几座之多,著名的山峰有海拔7719米的公格尔峰,海拔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放眼望去,这些西部辽阔天宇的擎天巨臂,都是登山探险家眼中梦想的极致和登上天堂的台阶。那些高山之下的沟谷、台地与平原,最终将成为水道、过往通道和人畜的栖息地。

在比比皆是的高山之中,任何人都不能不注意到被称作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皑皑白雪和冰川是他面颊的三千长须,冰洁玉清的卡拉库里湖更使他的遐思悠远,慕士塔格在高原塔吉克族人的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什么呢?

其实,就高度而言,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在帕米尔高原,诸多高山相距遥远,不可能对人的生存构成直接影响,而慕士塔格正处在高原人畜过往必经的通道上,人们把河流、草甸、畜群和黄油都视作慕士塔格的赐予,一座寻常的大山在人们的心中就有了圣父的地位和影响力。

实际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脉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中国人的一系列创世神话都以此为场景,走到这里就走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正是我们精神的最本源。

我只是不太明白,第一个把这些创世神话讲给我们听的那个人,是一位地道的大山土著,还是一位行涉古今的旅行家呢?早在久远之前,就把所有有关这些大山的隐喻揭示给我们看。

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县被称作高原明珠,她所在的地方是帕米尔高原最开阔的一片山间谷地,同时,这里也是历史上东西方交流最重要的通道,塔什库尔干河畔两千年前遗留至今的吉勒尕勒古驿站成了历史凝固的风景。仅百步之外,正处在不断崩塌之中的河畔断崖之下,是一处旧石器时期的烧火遗迹,那是人类在高原点燃的第一丛篝火,距今8000年到12000年!

谁能想得到呢,环视新疆广袤大地,久远的先祖竟选择在这片大地最高的地方开始了我们人类的生活,这是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在纵横跌宕的高山之间,雪线之上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高山之下的沟谷成为水道并最终汇集为河流。在帕米尔高原,高原的东部边缘与昆仑山的西端之间是高原最长、最深,也最为宽阔的沟谷,一条大河滚滚而去,这就是高原上最伟大的河流扎莱甫相河。从昆仑山与帕米尔高原相接的群山万壑之间一直延伸到喀什葛尔平原,扎莱甫相河是纵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塔里木河最重要的上游给水之一。与扎莱甫相河并行的塔什库尔干河是高原上的另一条重要的大河,塔什库尔干河谷每一片草甸的形成和每一支杨柳枝儿年年岁岁的抽穗儿,都与这条大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你有幸深入到高原腹地的话,沿着扎莱甫相河和塔什库尔干河都可以看到丝绸之路上的驿站、烽燧和城堡等遗迹。

这些坍塌的人工建筑,正是往昔丝绸之路在高原上延续不断的标志。

在以往的历史描述之中,丝绸之路在进入帕米尔高原之前主要分为南道、中道和北道,没有进入帕米尔高原以后的详细介绍。

其实,在进入帕米尔高原之后,也有几条彼此独立或相交的线路,估计,这些线路都属于当年丝绸之路在帕米尔高原通过的最重要的路段——葱岭大道。

今天游人欣赏的葱岭大道,主要是从盖孜驿站经苏巴什烽燧、石头城、吉勒尕勒驿站、公主堡和吐拉炮台一直伸向卡拉其库峡谷纵深的瓦罕走廊,整个线路的大部分路段与塔什库尔干河随行,这是当年葱岭大道的主线。

另一条线路是在进入盖孜峡谷之后,环白沙湖北岸而行,而后随盖孜河上游的木吉河西去。道旁有两处烽燧遗址,估计是完全独立的一条线路。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范文第5篇

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去青海和旅游成为了一条热线。我几次想踏访“世界屋脊”,都被好心人劝阻:你身体行吗?某某去拉萨,下了飞机进医院,再从医院去机场回北京;某某在拉萨一觉睡下再没有醒来。这些信息令我惶恐不敢贸然前往,难道去真的如此可怕吗?今年7月,我还是下定决心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青藏铁路自格尔木起依傍青藏公路行驶。列车驶离柴达木盆地,越过昆仑山垭口,这里海拔4772米,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的必经之地。据资料称,青藏铁路沿线设有八个观景台,我们做了下车拍照的准备,但由于列车晚点,观景台都未停车,只好隔窗观景。

火车行驶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山峰,一望无际广袤的高原草甸,风景如画。同车厢有个藏族小伙子小马,一路成了我们的“顾问”。“快看!藏羚羊!”经他指点,我们看到几只奔跑在草原上的可爱的藏羚羊。可可西里我们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次隔窗目睹,犹如一幅幅油画,窗框就是画框,车厢里不时传出“真美”的感叹。

可可西里气候变化无常,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称作“生命的”。虽然车厢内温度宜人,而车厢外有时下雨,有时下冰雹,有时雪花飘飘,有时又艳阳高照,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四季”的高原气候。

一位多次穿越青藏公路的“发烧友”在车厢里一边临窗观景,一边与我聊起他的感受。他说,没有青藏公路就没有青藏铁路,而青藏公路当年的修筑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我国经济和科技都很落后,特别是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公路向前延伸一公里,都伴随着战士和民工的牺牲。因此,人们把青藏公路称为“黄金之路”、“生命之路”,我们每一位乘坐青藏铁路的旅客都要感谢筑路的战士和工人、设计者、科技工作者以及所有做出过贡献的人们。向牺牲的烈士们致敬。是他们让我们乘坐列车走进拉萨,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晚上9点多钟,列车徐徐开进了拉萨火车站。走下火车,顿然感觉空气清新,沁人心脾。火车站内外灯火通明,宽敞干净,建筑雄伟,有的特色。被人们称为全国最好的火车站。

下榻宾馆后,我们严格按旅行社的要求办,少说话,慢走路,多睡觉,不洗澡,防感冒,夜间勿关窗户。这样我们平安度过了第一个夜晚。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又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因此,它的自然风光奇特。

第二天,我们自由活动,适应性休息,上午我们游览了藏式园林罗布林卡,这里树木茂盛,空气含氧量高。下午游了哲蚌寺。

第三天,旅行社安排我们参观布达拉宫。拉萨海拔3650米,到达布达拉宫最高处,还要攀登115米。没有揽车、电梯,只能用两条腿去爬,能不能爬上去,导游有些担心,我们自己心中也无数。爬布达拉宫不同于爬八达岭,这里空气含氧量是内地的60―70%。上布达拉宫只有一条路,从东边上,西边下。旅行社的汽车在西边等我们。没有退路,如果不爬上去,岂不留下终生遗憾?七位老人互相鼓励,相扶,总算登上了白宫。稍事休息继续攀登到达红宫,最后到达金顶。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的标志性建筑,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建筑、绘画、宗教艺术精华。其所藏的大量历史宗教文物,令人叹为观止。毫不夸张地说,件件都是国宝,无价之宝。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时期,距今1300多年,经过历代达赖喇嘛的重建、扩建,形成目前的规模。我们跟随导游仔细参观每一个大殿,仔细观看每一件文物,聆听历史传说和故事。布达拉宫的历史如此久远,保存如此完好,这恐怕要归功于宗教的力量。

当我们走出大殿,站在布达拉宫的最高处,拉萨全景一览无遗,只有高原才可以看到的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我仰头伸出双臂,白云好像从我的指尖飘过。啊!美丽的高原,雄伟的布达拉宫!顿时,我感到我是站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我领悟了为什么拉萨又叫“太阳城”。

有“小四川”之称。无论你走在拉萨的街头,还是到素有小江南之称的林芝;无论到第二大城市日喀则,还是边远小镇曲水、当雄,到处都可以见到四川人、重庆人。所有大小饭店除了川菜就是重庆火锅,川菜占据了半壁江山。当然除此还少不了西北的兰州拉面,东北的饺子,河南的泡饼以及肯德基和麦当劳。

我们的导游是重庆姑娘,司机也是重庆人。他们总是把我们带到老乡开的饭店用餐。有时还会让老板为我们加个菜。所以一路走下来,我们基本上吃的是少加辣椒的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