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1篇

【关键词】DC-CIK细胞免疫;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67-02

大多数的恶性肿瘤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和失调,就会加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由于免疫系统对恶变的细胞没有识别和清除作用,从而容易导致肿瘤细胞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屏障,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1]。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放化疗来杀伤恶性肿瘤,并且需要在机体免疫功能的帮助下才能够完成。其治疗效果较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研究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通过采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方式治疗恶性肿瘤,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1例恶性肿瘤患者,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段为42-75岁,平均年龄为(56.2±3.4)岁。所有患者均为肝癌患者。

1.2方法

1.2.1DC、CIK细胞的培养

树突状细胞DC培养:首先,需要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使用1.077g/ml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并将其分离出来的单个核细胞洗涤两次后,使用相关的无血清培养基将其混悬在细胞培养装置中,并放入到温度为37℃的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两小时之后移出,并加入1000μ/ml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500μ/mlIL-4进行培养,每隔两到三天换液一次,并且对其细菌和真菌培养进行检测。另外,CIK细胞的培养时,可将上述的悬浮细胞通过无血清培养基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加入适量的CD3单抗细胞,同样放在温度为37℃的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并加入适量的γ-干扰素、IL-2,每隔两到三天换液一次,并且对其细菌和真菌培养进行检测,通过诱导证实为DC细胞和CIK细胞。

1.2.2DC、CIK细胞的回输

在细胞培养的时候,需要对细菌霉菌进行检测,如果其检测为阴性,且活细胞超过90%后,DC需要使用细胞刷取细胞,通过一系列的离心、洗涤处理后,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分为腋下注射、双侧颈部注射以及淋巴引流区皮下注射。另外CIK通过一系列离心、洗涤之后,采取静脉注射。

2.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有1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的症状均得到好转。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自觉症状均消失,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免疫力逐渐增加。其中有1例患者通过化疗后无明显改善,通过1个疗程的免疫治疗后,其影像学对比显示病灶明显缩小。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通常会采取手术治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以及放疗等方式。上述几种方式在治疗肿瘤的时候,虽然可以有效的缓解肿瘤的恶化,但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化疗治疗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最明显的是患者头发脱落。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会对患者生理以及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发和使用的,通过对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以及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等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些细胞均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杀肿瘤活性,但是其细胞的扩增比较缓慢,细胞的杀瘤活性不够强,在临床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研究者报道,CIK细胞可以通过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并在体外多种细胞因子的环境下,与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一同培养后,获得一种全新的细胞,称之为自然杀伤细胞样T淋巴细胞,该细胞不仅具备T淋巴细胞抗瘤活性的特点,还具备NC细胞的杀瘤作用,与传统的免疫疗法相比,CIK细胞的治疗效果更好,已经成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新兴治疗方法[2]。

DC(树突状细胞)其抗原呈递功能较强,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可以在肿瘤的免疫和调解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DC不仅具有激活原始T细胞增殖的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抗原传递能力,并且与CIK细胞相结合,可以将两者的优势和作用优化与整合,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和效果[3]。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1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症状均得到好转,自觉症状均消失,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免疫力逐渐增强。其中有1例患者通过化疗后无明显改善,通过1个疗程的免疫治疗后,其影像学对比显示病灶明显缩小。表明采用DC-CIK细胞免疫法治疗恶性肿瘤,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增强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细胞增殖速度较快,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较小,并且具有较强的杀瘤作用,但是由于DC-CIK细胞免疫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时间较短,还有较多的问题需要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文荣,张伯龙.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的研究现状[J].肿瘤防治研究,2010,14(02):105-106.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肾癌;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39

细胞免疫治疗法是一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通过在实验室中应用高端生物技术对杀癌免疫细胞进行大量的活化培养, 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的能力, 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后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 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和非限制性杀瘤的优点。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对肾癌有极强的杀伤活性(60%~90%)。CIK是一种新型高效且具有广谱恶杀肿瘤的免疫活性细胞[1]。CIK细胞治疗是目前免疫细胞疗法中常见的治疗方法, 适用性广。本科近期收治1例肾癌伴肺转移患者, 经过1个疗程14次CIK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1岁, 因“左肾癌术后4年余, 发现双肺转移半年余”于2014年3月20日收治入科, 患者无诱因出现无痛性血尿, 系统检查诊断为:左肾癌。2010年5月20日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 于干扰素治疗3个月, 定期复查。2013年4月11日复查CT示:双肺结节, 疑转移, 未行治疗。近来本科就诊, 病情进展, 无咳嗽、发热、胸闷等主诉, 精神食欲可, 大小便正常, 要求细胞免疫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可, 神志清, 精神可, 发育正常, 营养中, 等, 自动, 步入病房,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正常, 腹平软、切口瘢痕愈合佳, 无压痛, 肝脾不肿大,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诊断:左肾癌, 术后双肺转移。

2 护理方法

2. 1 心理护理 绝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接受过多种治疗, 不仅身体受到了各种治疗后副作用的影响, 同时也付出了大量的财力, 且疾病的预后仍不容乐观, 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大。CIK细胞回输是一种全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 患者及家属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接受和认可它[2]。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细胞免疫治疗的原理、方法等。通过反复讲解, 使患者及家属解除疑惑和恐惧心理, 争取患者及家属的全力配合[3]。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应耐心解释及时正确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 使其解除顾虑,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证患者顺利度过整个治疗过程, 提高护理质量。

2. 2 细胞采集的护理

2. 2. 1 细胞采集前的护理 采血前1 d责任护士到床边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细胞采集前1 d及采血当天可以进食, 但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尽量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感冒。采血当天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采血室采血前1 h停止人员走动, 紫外线消毒室内1 h。

2. 2. 2 细胞采集时及采集后的护理 采血操作是一项无菌操作, 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操作, 操作前戴口罩。使用一次性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吸附置换治疗套件(型号 PIYA white blood cell set),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调节参数, 一般调至4个循环。操作前讲解采血注意事项及所需时间, 以取得患者配合。嘱患者平卧, 放松心态, 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示意护士, 整个采血过程中由1名专职护士陪同并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必要时吸氧, 做好记录。采血过程一般1 h左右, 由于时间较长, 为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避免患者紧张导致血管收缩、痉挛, 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并为患者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 如听轻音乐等, 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及时记录各项参数及患者反应,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细胞采集结束后, 拔针前教会患者正确按压针眼的方法, 拔针后按压穿刺处10 min左右, 直至不出血为止。告知患者穿刺处当天不可洗浴, 以防穿刺处感染, 穿刺肢体避免剧烈运动, 保证足够的睡眠, 避免劳累。嘱患者平卧30 min, 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2. 3 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2. 3. 1 CIK细胞回输时注意事项 培养好的细胞由实验室医师与回输护士双人共同核对, 无误后签字, 方可回输给患者。细胞是血液制品, 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装置进行回输, 回输前用0.9%生理盐水50 ml缓慢冲管, 确保在血管内。准确核对患者姓名后, 换注CIK细胞输注, 应快速输入, 每3~5分钟轻轻摇动细胞瓶1次, 以防止细胞沉淀, 并保证在1 h内输完, 以维持细胞最佳活性, 保证回输细胞质量和数量。回输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 仔细观察患者反应, 注意穿刺处有无红肿、疼痛等反应。若门诊患者, 应在回输结束后嘱患者观察30 min,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2. 3. 2 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细胞回输最主要及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 应加强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若体温≤38.5℃, 给予多饮水, 物理降温;若体温>38.5℃, 应通知医生, 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位。同时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 安慰患者。但不可应用地塞米松, 因地塞米松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可能会影响DC-CIK细胞疗效[4]。其次若患者穿刺处皮肤发现红肿、疼痛, 应立即拔除针头, 更换针头后重新穿刺, 抬高患者, 并给予硫酸镁外敷。

3 小结

CIK细胞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过多种细胞因子培养后获得的异质细胞, 增殖活力强, 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输入患者体内后发挥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5]。CIK细胞在实验室培养7~8 d后开始回输, 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精心护理及治疗, 病情稳定,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食欲增强, 睡眠改善, 患者寿命得以延长。精心的护理和精湛的技术, 可消除患者精神上及肉体的痛苦, 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6]。

参考文献

[1] 秦梅, 孙桂荣, 王怀翠.恶性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56例疗效.齐鲁护理杂志, 2009, 23(15):16.

[2] 王元红.静脉输注CIK细胞的护理体会.海南医学, 2009, 20(3):264-265.

[3] 陈春霞.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6):677-678.

[4] 程霞, 张晓实, 彭瑞清, 等.肿瘤负荷对CIK/IL-2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国肿瘤临床, 2005, 32(5):847-848, 855.3.

[5] 胡相娟, 李碧军, 潘东晓.等.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临床医学工程, 2009, 16(3):79-801.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3篇

记者:目前治疗肿瘤技术有哪些方法?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特点?

李忠义:目前,以手术为主,还有放疗和化疗,但副作用大,会引起患者恶心、迷糊、呕吐、厌食、脱发。众所周知,放、化疗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引起病人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加速癌细胞转移,且反复使用导致病人对化疗、放疗不敏感。

大量的临床结果证明,抗炎致敏树突状细胞(APDC)疫苗和放、化疗结合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不但能提高治愈率和缓解率,提高整体疗效,而且能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

记者:树突状细胞为什么会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

李忠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一类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的细胞。是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tgen-presenting cells,APC),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能够诱导患者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持久的主动免疫应答。

其特点为:(1)是机体内功能最强、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能摄取各类抗原。(2)表达丰富的MHC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及高水平的Thl型应答主导因子11-12。(3)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体内、外均能激发T细胞增殖,诱导特异性CTL生成。(4)由Dc激活的细胞免疫,特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抵御恶性肿瘤和传染性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是什么?

李忠义: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癌细胞,利用免疫监视机制防止肿瘤的发生。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肿瘤细胞可逃逸免疫监督系统,抑制有效的免疫应答,导致肿瘤的发生。

APDC疫苗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是我院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中心合作开展的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治疗项目之一,是肿瘤治疗中的尖端技术。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应用APDC能够激发机体肿瘤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够建立起持久的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我们采用患者自身肿瘤细胞抗原,致敏患者自身树突状细胞,制备成瘤苗回输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目前我们研制的新型树突状细胞瘤苗“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已通过期临床研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经过临床药理委员会通过,进行并完成了Ⅱ期临床研究。

APDC疫苗是一种对不同肿瘤病人分别进行的治疗,具有高度的个性化、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我国学术界均受到高度评价。美国杜克大学遗传和细胞治疗中心的研究主任埃利一吉尔波瓦说过”APDC是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癌症侵袭的有效途径之一。”

记者: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将对肿瘤治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忠义:采用“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进行肿瘤生物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能摄取和加工递呈抗原,具有强大的激活T细胞的能力,控制着体内免疫反应的过程,在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地位,因而成为肿瘤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技术在第37-39届ASCO和第7届CSCO年会上成为最令人嘱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国际著名免疫学家肯萧特曼教授认为:这是一项令该领域的绝大多数研究者惊奇和关注的工作。这一发现是免疫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将带动免疫学领域的发展。

记者:使用该技术一个疗程需要多长时间?

李忠义:采用患者术后留取的肿瘤组织制备多肽抗原(也可采用中心抗原库提供和制备的肿瘤多肽抗原)和分采的血液中提取“树突状细胞”,进行自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扩增,而后分4次回输患者体内,用大量增殖的APDC唤醒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攻击,消灭癌细胞,22天为一个疗程。

记者:在什么时候实施该技术治疗效果最好?不同阶段实施该技术后有什么样不同的效果?

李忠义:手术后的患者更适合进行生物治疗,既能防止癌细胞的复发与转移,又能杀死已经转移而且检测不到的单个癌细胞。

专家简介: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封闭抗体; 复发性流产; 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using lymphocytes active immunotherapy.Method: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SA which were diagnosed by blocking antibody screen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40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patients).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LIT with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miscarriage treatment(progesterone plus hCG),then the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compared.Result:In the treatment group,32 cases of pregnancy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success rate was 80%,including 16 patients with full-term delivery (50%),16 cases with late pregnancy, 8 cases of abortion.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16 cases with successful pregnancy,the success rate was 40%,including six cases with term birth(37.5%),10 cases with late pregnancy,24 cases of abortion.By comparis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Blocking antibodie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Lymphocytes; Immunotherapy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往往经历了多次妊娠后的自然流产(连续或不连续流产次数≥2次)[1]。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1%~5%。RSA可有单一病因或多病因引发,其病因复杂性较高,已知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有:染色体异常、生殖系统机能紊乱及结构畸形、内分泌失调、妇科感染等,此外应强调,近年来发现封闭抗体缺乏也会导致RSA。相关文献表明,复发性流产原因不明患者达到52%以上,其中与免疫因素有关的RSA患者又达到79%以上[2]。目前,治疗RSA的方法中,以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为主。国外对主动免疫治疗RS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尚未完全阐明。我国也已经将主动免疫治疗RSA应用于临床中,相关报道显示,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不尽相同[3-4]。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2次或2次以上的RSA患者(自愿参与治疗),经临床筛查证实40例患者均由于缺乏封闭抗体缺乏而致RSA,并对40例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疗效明显,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仁爱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包括生化妊娠,IVF-ET种植失败)及胚胎停育2次或2次以上的RSA患者(自愿参与治疗)80例,经临床筛查证实患者均由于缺乏封闭抗体缺乏而致的RSA,40例患者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进行治疗(LIT)。另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胎治疗(黄体酮加hCG)。治疗组年龄23~41岁,平均28.3岁;2次自然流产者21例(其中有2例2次IVF-ET种植后流产者),3次自然流产者6例,4次自然流产者3例,5次自然流产者2例,5次以上自然流产者2例,2~3次胚胎停育者5例,孕3胚胎停育2产1者1例。对照组年龄19~43岁,平均29.1岁,有2次自然流产者29例,3次流产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流产的病因筛查及方法 本研究中,要求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RSA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封闭抗体检查阴性;(2)生化妊娠及早期(12 W前)自然流产史≥2次,或胚胎停育≥2次,或自然流产+胚胎停育≥2次;(3)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4)双方行TORCH(包括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弓形体)、梅毒、HI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检查均为阴性;(5)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检查均为阴性;(6)内分泌检查、甲状腺功能及空腹血糖正常;(7)抗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均为阴性;(8)排除生殖道畸形和形态学异常;(9)分析男方,各项指标显示正常;(10)治疗前,所有患者未使用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保胎治疗(黄体酮加hCG)。治疗组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LIT)。治疗方法:无菌下抽取患者丈夫或血缘亲属或无关自愿健康个体静脉血20 mL,肝素抗凝,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悬液装于注射器中,给予患者两前臂内侧行多点皮下或皮内注射,每侧注射3~4点。2~3周治疗1次,4~6次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复查封闭抗体,若已转为阳性,要求3~5个月内尽快妊娠。确诊妊娠后,再加强LIT一疗程(2~3周1次,共4次)至妊娠14~16周。若转阳后半年内仍未能妊娠,应每隔8~10周巩固一次LIT,以使封闭抗体不转阴。部分复查封闭抗体阴性者,再加强LIT治疗2次,若仍未转阴也可考虑备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 治疗组妊娠成功32例,8例流产,成功率为80%;对照组妊娠成功16例,24例流产,成功率为40%,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03,P=0.0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2.2 封闭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妊娠结局比较 主动免疫治疗后,34例患者封闭抗体转为阳性,其中妊娠成功29例,成功率为85.3%;6例封闭抗体仍为阴性者,妊娠成功2例,成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20,P=0.022)。详见表2。

3 讨论

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一种特异性IgG抗体(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现代生殖免疫学证实,该抗体可抑制MLR(淋巴细胞反应)。封闭母体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可作用于胚胎滋养层,使得辅助T细胞对胎儿抗原抑制物的识别无法正常完成;同时,母亲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胚胎,也是由于封闭母体淋巴细胞的作用[5]。MIF,即封闭抗体,是封闭同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成为BA或称为Antipaternallymphocyte anti body(简称为APLA)。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缺乏封闭性抗体与复发性流产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次研究中,使用了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该方法对RSA治疗的效果较好,但作用机制不明。众多学者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进行了持续的研究,黄芳等[6]通过黄酮体及hCG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对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了观察,认为该方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有效率达100%,治疗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流产患者后的妊娠率达57.89%,并认为hCG及黄酮体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是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可靠方案;谭玉清等[7]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淋巴细胞免疫对8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了治疗,认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在90%以上,因此认为该方案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对于封闭抗体阴性者,主要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LIT),等到患者体内封闭抗体升高时进行受孕,妊娠的成功率可达到80%~90%[8]。Beer和Tayor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立,并于1978年开始应用于RSA的一种免疫疗法。对同种免疫型RSA患者采用丈夫或他人淋巴细胞进行同种致敏治疗,抑制母胎间的细胞性免疫性排斥反应,减少流产率。梁宝珠等[9]对100例确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率升高,从封闭抗体阳性者妊娠成功率方面将,再次妊娠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

临床医学界认为,人类白细胞抗原Th1/Th2失衡及组织相容性与复发性流产存在相关性,Th2细胞是在正常妊娠情况下的主要细胞因子,而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清中Th1因子是主要的优势细胞,因此可以通过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的方式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提高母体Th2型细胞因子,控制Th1型细胞因子,增强母体的免疫耐受[10]。我国的彭桂元等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法治疗991例RSA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妊娠成功率大大提高,可达到80%以上,提示在RSA治疗方面,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具有较好疗效[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0%和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为此,应将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应用于RSA(缺乏封闭抗体)的临床治疗中,患者预后免疫反应很强,基本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妊娠成功率显著提高,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成平,张秦芳,白静,等.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综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14(5):687-688.

[2] 肖青,秦爽,龚桂芳,等.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24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13,44(5):42-44.

[3] 叶恒君,张淑贞,钟春华,等.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 25(36):5420-5422.

[4] 李丹梅.淋巴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复发性流产96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57-58.

[5] 吴美梅,孙丛萌,周运花.复发性流产免疫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3, 29(20):3363-3365.

[6] 黄芳,宁华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与黄体酮及HCG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84-185.

[7] 谭玉清,陈强,陈敏.淋巴细胞免疫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84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8):1127-1129.

[8] 崔艳萍,钟小烨,班清媚,等.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 38(9):1626-1627.

[9] 梁宝珠,谭忠伟,黎彩鹏,等.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 22(25):3561-3562.

[10] 廖义鸿,李红发.孕酮调节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产生Th1、Th2因子及机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5(11):47-48.

[11] Nonaka T,Takakuwa K,Ooki I,et al.Results of Immu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Primary Recurrent Abortions-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Cohort Study[J].Am J Reprod Immunol,2007,58(6):530.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肉瘤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tumor vaccine from fusion of dendritic cells (DCs) with the osteosarcoma cells in osteosarcoma. METHODS: The UMR106 cell line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the SD rat thigh laterally to establish the animal model. DCs obtained from SD rat bone marrow were propagated in vitr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GMCSF, rIL4 and nrhTNFα. DCs were purifi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 OX62 and magnetic beads. Then the UMR106 cell line was fused with DCs to obtain the tumor vaccin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the tumor vaccine to the original tumor and lung metastasis in the animal model was observed. RESULTS: Six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tumor vaccine, the weight of the original tumor and the rate of lung metastasis in the therapeutic group were both large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s (P

【Keywords】 dendritic cells;osteosarcoma;immunotherapy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融合瘤苗在骨肉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用大鼠骨肉瘤细胞系UMR106建立大鼠骨肉瘤动物模型,应用重组大鼠rGMCSF, rIL4和nrhTNFα培养大鼠骨髓前体细胞获得大量DCs,经标抗大鼠OX62 mAb免疫磁珠分离纯化后的DCs经形态学观察、表型检测、功能学实验鉴定,然后将细胞系UMR106与大鼠树突状细胞融合作为瘤苗应用于荷瘤大鼠,观察其抑制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效果. 结果: 在治疗6 wk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瘤重明显减小(P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骨肉瘤;免疫治疗

0引言

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骨源性肿瘤,患者往往在术前就已经有了微小肺转移灶,加之局部复发,预后很差. 由于放疗的不敏感、化疗的抗药性等局限,临床上愈加关注对骨肉瘤开展免疫治疗的研究,制备肿瘤疫苗为其主要手段之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由于其形状似树突而得名. 它对诱导初次免疫应答具有独特的功能,能摄取和加工提呈抗原,表达高水平的MHC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并分泌高水平TH1型细胞因子IL12,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目前关于DCs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之一. 我们应用大鼠骨髓来源的DCs与大鼠骨肉瘤细胞系UMR106融合,制备肿瘤疫苗,观察其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仪器和主要试剂: MiniMACS磁性分离仪(德国Miltenyi Biotec GmbH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D Phar Mingen公司);细胞融合仪(BTX公司的2001型);大鼠骨肉瘤细胞系UMR106(美国American Tissue Culture Collection);6~8 wk龄SD大鼠(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小牛血清和RPMI 1640培养基(美国HyClone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华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rGMCSF, rIL4 (R&D公司);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rhTNFα(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FITC标记抗大鼠MHCⅠ和MHCⅡ, FITC标记抗大鼠OX62, PE标记抗大鼠CD80, PE标记抗大鼠CD86(英国Serotec公司).

1.2方法

1.2.1细胞培养与融合

1.2.1.1制备大鼠骨髓细胞将健康雄性6~8 wk SD大鼠断颈处死,浸入750 mL/L的乙醇中10 min,无菌手术取出双侧股骨和胫骨,剥净肌肉组织,用PBS洗涤2遍,剪去骨两端,再洗涤2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 mL无血清RPMI 1640,将其针头分别从两端插入骨髓腔,反复冲洗出骨髓直至骨变白,收入50 mL离心管中,1500 r/min离心收集骨髓细胞,弃上清,沉淀细胞用5 mL无血清RPMI 1640重悬,再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初步纯化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离心洗涤2次,收集沉淀的骨髓细胞.

1.2.1.2DCs的培养扩增取初步纯化的MNCs,重悬于含100 mL/L的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置于50 mL细胞培养瓶中,加细胞因子rGMCSF(终浓度为1×106 U/L),rIL4(终浓度为0.5×106 U/L)及nrhTNFα(终浓度为1×106 U/L) [1-3],于37℃,50 mL/L CO2条件下培养,每3日半量换液,补加细胞因子1次,于第12日收获悬浮细胞.

1.2.1.3DCs的形态学检测倒置显微镜每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并摄片;扫描电镜观察由我校电镜中心协助完成.

1.2.1.4DCs的表型检测选用FITC标记的MHCⅠ, MHCⅡ和OX62,PE标记的CD80、CD86,分别收集诱导前4, 8和12 d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至5×109/L,各取50 μL,加1∶20灭活正常兔血清10 μL,4℃封闭10 min,再分别加入上述mAb,4℃避光30 min,PBS洗2次,流式细胞仪检测.

1.2.1.5应用标抗大鼠OX62 mAb免疫磁珠分离纯化DCs用MiniMACS分离柱筛选,标记细胞在通过置于磁场中的分离柱时,去除膜表面不表达OX62的细胞,将分离柱移出磁场,加压洗脱,收集OX62+细胞,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2.1.6骨肉瘤细胞的培养和融合大鼠骨肉瘤细胞系UMR106培养在含100 mL/L的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呈单层生长. 分别收集培养的DCs和骨肉瘤细胞,用细胞融合仪融合,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2.1.7融合细胞的筛选待融合细胞在培养瓶中生长24 h后,用MiniMACS分离柱筛选,去除膜表面不表达OX62的细胞,即去除未融合的肿瘤细胞.

1.2.1.8融合细胞的生长特性将融合细胞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中,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

1.2.1.9融合细胞的表型检测同检测DCs表型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融合细胞表面MHCⅠ,MHCⅡ类抗原和OX62的表达水平.

1.2.2骨肉瘤大鼠模型的制备收集培养的UMR106,洗1次,调整细胞浓度,在每只SD大鼠右后肢外侧皮下接种1×107个细胞,共60只雄性6~8 wk龄SD大鼠,体质量(125.45±8.19)g.

1.2.3免疫治疗大鼠在接种肿瘤细胞3 d后被随机等分为3组进行治疗,即融合细胞治疗组(DUF)、肿瘤细胞组(UMR)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ON). 用于治疗的2×106个融合细胞经30 Gy的60Co射线照射后接种在腹股沟皮下,每周1次,连续5 wk,于第6周处死动物,称量肿瘤大小及肺转移情况.

统计学处理:各组肿瘤质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及Nemenyi法检验,各组肺转移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DCs的形态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前3 d大部分细胞呈贴壁生长,体积小、形圆,细胞边界光滑;4~8 d悬浮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细胞边界渐趋粗糙;9~12 d大部分细胞呈悬浮生长,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多,体积进一步增大,边界可见明显的毛刺样突起(Fig 1). 扫描电镜见细胞表面存在大量褶皱和典型的不规则突起(Fig 2).

2.2DCs的表型检测结果诱导前细胞表面各抗原阳性率分别为OX62,7.48%;MHCⅠ,39.45%;MHCⅡ,28.24%;CD80,2.60%; CD86,6.08%. 经rGMCSF, rIL4和nrhTNFα诱导活化并经免疫磁珠分离纯化后,各抗原阳性率较诱导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为OX62,62.19%;MHCⅠ,70.40%;MHCⅡ,78.28%;CD80,55.58%; CD86,68.38%.

转贴于

2.3融合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表明融合细胞较肿瘤细胞生长缓慢(Fig 3).

2.4融合细胞的表型检测结果经过筛选的融合细胞各种表面抗原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分别为OX62,88.26%;MHCⅠ,84.77%;MHCⅡ,85.87%.

2.5融合瘤苗诱导的原位瘤生长抑制UMR106细胞接种的SD大鼠1 wk内全部可以摸到肿瘤生长(Fig 4),治疗5 wk后处死动物测定肿瘤大小并称其质量(Tab 1).表1融合瘤苗治疗效果的比较

2.6融合瘤苗对肺转移的抑制对照组肺转移率高达75%(Fig 5);融合瘤苗治疗组的肺转移率明显降低(Tab 1),且肺表面的转移结节数也明显减少,融合细胞治疗组(DUF)、肿瘤细胞组(UMR)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的平均肺转移结节数分别为61, 164和188.

3讨论

APC主要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活化的B淋巴细胞,它们表面均表达高水平的MHC抗原和共刺激分子. 本实验室在1999年成功制备了巨噬细胞融合细胞瘤苗[4],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DCs表面的MHC/抗原肽段表达水平比巨噬细胞和B细胞高10~100倍,因此其抗原呈递能力强于巨噬细胞,DCs可呈递pmol/L和nmol/L水平的抗原,而其他APC只能呈递mmol/L水平的抗原,体内体外,仅需少量DCs即可启动T细胞免疫. 但DCs在血液和组织中含量稀少,只占PBMC的0.1%~0.5%[5],体外诱导相对困难,极大限制了DCs的研究和应用. 我们采用重组大鼠rGMCSF, rIL4和nrhTNFα联合诱导大鼠骨髓前体细胞,经体外扩增后从每只大鼠骨髓中可以获得1×107的DCs,基本可以满足实验对DCs数量上的需求.

由于将肿瘤细胞直接作为瘤苗使用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大多数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对肿瘤细胞加以修饰,来提高其免疫原性[6]. 但对于mAb未知,或者mAb特异性不够理想的肿瘤,该方法的推广必然受到限制. 1994年,Guo等[7]首次以活化的B淋巴细胞与肝癌细胞相融合,使融合细胞表达高水平的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并能诱导出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该研究启发人们可以用细胞融合技术来改变肿瘤细胞的抗原特性. 细胞融合技术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融合细胞能够呈递肿瘤细胞所有的抗原,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mAb,可以获得较好的诱导T细胞杀伤作用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电融合技术成功地制备了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电融合的效率通常比化学融合法提高1~2个数量级[8],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DCs数量较少的缺陷. 融合细胞瘤苗在对大鼠的主动免疫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融合细胞生长速度变慢;在对荷瘤大鼠做免疫治疗时,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肺转移率降低(P<0.01),转移结节减少,而肿瘤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该研究结果表明,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瘤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果能把这种抗原提呈功能最为强大的APC和有代表性的人体骨肉瘤细胞系相融合,制备出新型的融合细胞瘤苗,则该瘤苗的应用有望显著提高骨肉瘤患者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William MS, Kristin LV, Carrie, et al. Induction of specific antitumor immunity in the mouse with the electrofusion product of tumor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J]. Mol Ther, 2003;7(4):498-505.

[2] Tanaka H, Shimizu K, Hayashi T, et al. Therapeutic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electrofusion of dendritic and tumor cells[J]. Cell Immunol, 2002;220: 1-12.

[3] 张红梅,任军,张利旺,等.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树突状细胞及功能鉴定[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 83-85.

Zhang HM, Ren J, Zhang LW, et al. Ind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from peripher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vitro[J]. J Fourth Mil Med Univ, 2003; 24(1): 83-85.

[4] 郝新保,范清宇,张殿中,等. 巨噬细胞融合瘤苗对大鼠骨肉瘤的主动免疫治疗[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2): 1042-1044.

Hao XB, Fan QY, Zhang DZ, et al. Immunotherapy of rat osteosarcoma using tumor vaccine from fusion of macrophages with osteosarcoma cells[J]. J Fourth Mil Med Univ, 1999;20(12): 1042-1044.

[5] Hart DN,Hill GR. Dendritic cell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Application to low grade lymphoma and multiply myeloma[J]. Immunol Cell Biol, 1999;77(5):451-459.

[6] Nagamori M, Kawaguchi S, Murakami M, et al.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anipulation of B7/CTLA4 interaction for induction of antitumor immunity against osteosarcoma[J]. Anticancer Res, 2002; 22(6A): 3223-3237.

[7] Guo YJ, Wu MC, Chen H, et al. Effective tumor vaccine generated by fusion of hepatoma cells with activated B cells[J]. Science, 1994; 263(5146): 5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