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机器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据统计,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已经不下30个,而这些产业园在结构化、核心技术掌握方面和国外有非常大的差距。来自工信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专家们都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必须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落入成为国外机器人组装基地的“陷阱”。
机器人是重要技术支撑
按照德国工业4.0的设想,未来智能工厂将无处不在。其通过网络化的分布式智能化基础设施,组合成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智能化生产。在智能工厂中,主要涉及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交互和3D制造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
德国自提出工业4.0的概念以来,就把和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技术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特别是信息物理系统(CPS)更是德国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的核心技术。
在德国中部小镇凯泽斯劳滕有一家企业,不到200平方米的厂房里安装有一套智能名片盒生产线。据这里负责人介绍,这条生产线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和储存个人及产品信息,在生产过程中,这些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将生产指令传送给制造设备,从而制造出满足需求的产品。这套生产线从信息采集到感知、阅读、发出指令、检查等多个环节可实现高度人机交互,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出。
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智能制造2025》方案受到国内工业制造业的广泛关注。3月份工信部也在印发的《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组织召开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等支持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举措。
对于智能制造的范围及内容理解各有不同。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专家宁振波认为,和数字化制造不同,智能制造应该是在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通过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实现人机物交互和融合的新一代制造系统。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和产品。据IDC分析师王岳介绍,未来我国制造业ICT市场将会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发展阶段,制造业的增长也逐渐从重视发展速度向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差异化特色的方向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传统的信息技术将逐渐被以物联网、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下一代信息安全技术、自然接口和认知系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取代,后面几项技术将成为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发展引擎。
机器取代人的临界点与挑战
目前我国机器人按照种类主要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三大类。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宋晓刚介绍,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轴机械手,能够自动执行相关工作任务;服务类机器人属于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机器人,主要为家庭或人类健康等提供服务;特种机器人属于服务类机器人,因为市场前景非常美好而被单列出来。
在我国,目前数量最多的属于工业机器人。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860台,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其中自主品牌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占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达到1/4。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日的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未来仍将快速增长,年增长达到25%以上,到2017年市场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万台。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千人平均工业机器人的数量为23部,远比世界平均66部要低。目前我国正在使用机器人的企业约为19%,而在未来两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6%。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我国工业制造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机器代人的临界点也已经到来。
但是和世界发达工业国家美德日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却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些国家已经开始着眼下一代机器人的研发,利用云计算、利用人工智能,向更侧重互联、侧重服务的机器人方向来推进。如果我们还不调整发展方向,有可能与国外的距离会越拉越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元器件高级专家施进浩表示,目前看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技术、关键技术跟国外先进技术相比确实有差距,在一些关键零部件,比如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方面还需依靠外资品牌。
工业机器人另外一个核心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当我们把机器人“全部肢体”武装起来,如果没有一个“智能、智慧”的大脑,那么我们造出来机器人只能是“机器替代人”的蓝领机器人。但事实上,美国、德国、日本等都已经在着眼发展下一代的机器人,无论是其智能化还是服务化的程度都远远比我们现在做得高得多。
就像每一次产业热潮来临一样,中国的产业发展很容易一哄而上,而且大家都喜欢做“大而全”的同样的事,喜欢做整机。这样如果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不掌握在我们手里,那么就像10多年前的家电、手机、PC产业一样,我们虽然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是这些产业也基本上成为了空心产业。
链接
专家观点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机器人计划项目主任Satyandra K .Gupta博士
工业生产中有许多环节并不需要高精度的定位,比如捡取、放置及物料运输等操作,而高配置、高精度的机械硬件反倒不适合这类简单的任务。在不远的未来,随着视觉跟踪控制器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精准度将大大提高,无需再依靠价格昂贵的机械硬件来保证其操作的精确程度。
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有效的资源利用;纠检错能力;快速应对变化条件;确保安全性。智能制造的实现将促成传感器网络的搭建――物联网为构建可伸缩传感网络奠定技术基础,而工业机器人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从总体上看,智能制造还需要依靠如智能决策、传感网络、能量采集、3D打印等技术支持。
机器人能在生产中保持一贯稳定的操作并预防人为错误的发生,因此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的机器人还不足以作出智能决策判定,不能根据不同场景自动切换工作状态,和确保制造过程安全。换句话说,人们还得花相当长的时间来改进机器人的编程并打造适宜机器人工作的生产环境。
中国的机器人厂商应尽可能满足国内制造业的生产需求,并以此作为今后研发的重点,因为当下知名的机器人厂商仍未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开源硬件运动、物联网和3D打印的发展将显著影响机器人产业发展,新兴的机器人制造企业也应多关注这些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国内劳动力的变化趋势,力求打造出能满足劳动力需求的下一代工业机器人。
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专家 宁振波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机器人工业产业发展要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的机器人我认为是全球最好,并且使用范围最广的。但是我国在机器人生产和研发方面也有一些亮点,比如北航的服务型机器人就做得很好,此外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也向美国出口了不少机器人。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上不能蛮干,要理性发展。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机器人产业一哄而起,光机器人产业园就有30多家,和当年光伏等产业一样出现过剩的现象。在这方面,我国有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还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技术发展水平,现在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机等市场中我国自主的高端产品还比较少,但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低端产品到处可以看见,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IDC中国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研究经理王岳
目前,各种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装配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家政机器人、收割机器人等,给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而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业界普遍把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代表着未来智能装备的发展方向。
早在1954年美国乔治.德沃尔设计出第一台电子可编程序的工业机器人,并于1961年发表了该项专利,196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诞生。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逐渐由粗放式发展走向智能化阶段。市场人士认为,在智能化大旗下,工业机器人发展进入2.0时代,人机协作、人机共融成为新主题,协作机器人将抢占先机,2016年有望成为协作机器人元年。
所谓协作机器人,是指机器人和人在生产线上并肩工作,结合机器的效率和人的智能,具有安全易用、性价比高等特点。目前,abb、安川、库卡、发那科四大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纷在该领域抢滩布点。
如ABB的工业机器人YuMi,作为全球首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机器人,每次亮相都人气爆棚,堪称大咖。
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YuMi用灵巧双手折纸飞机的画面被相机频频定格;而在工博会现场,YuMi则是以人机协作装配工作站的形式呈现。
上证报在现场看到,工作站由一台YuMi双臂机器人和一名工人协作完成装配作业,其中YuMi完成旋紧、定位等简单装配,工人负责设计灵敏器件等复杂任务,并由ABB研发的相关系统系统进行自动进料,共同实现高效、灵活、安全的协作生产。
“YuMi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小件装配的生产需求,尤其是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对柔性生产和灵活制造的需求,这主要得益于其双臂设计、多功能智能双手、通用小件进料器、一流的精密运动控制、基于机器视觉的部件定位、以及最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软件。而其人性化的安全设计让工业机器人与人类近距离协作变为现实。”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顾纯元如是介绍。
同是在工博会现场,kuka展示的新型智能化移动协作机器人――KMRiiwa告诉人们,移动协作机器人正当道。
KUKA工作人员称,未来的工业生产需要的是新型的、模块化的、丰富多样的,尤其是移动式的生产方案。KUKA凭借KMRiiwa来应对这种挑战。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移动协作机器人,它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直接、自主和灵活的合作领域中创造出全新的生产方案。
除了这些明星产品,新松推出的7自由度协作型机器人、盾安环境(002011)的遨博i5新型协作机器人,也都在讲述着人机协作的故事。
广发证券(000776)分析师罗立波认为,人机协作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角,与以下几大因素分不开,如行业需求变迁,对柔性化要求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提升,以及安全性要求提升。
“汽车产业的机器人大多数是体型大、移动范围大、重型的机器人,而新兴的消费级电子行业,工序轻量化、小型化、精细化。这对机器人的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罗立波说。
在安全性方面,罗立波认为,过去工业机器人工作场所噪音较大,并且需要用围栏隔离,每年都会有工人因为机器人运行误伤的情况。而“人机协作”机器人功耗很低,不易对人产生伤害,可以和人一起完成一些轻量化的工作。“人机协作”机器人本身体积较小,每个轴采用的马达功率都是低于80W的;并且采用内骨骼设计方式,外面包裹了软质材料,就算碰到人时不容易产生伤害。新型的协作机器人从安全性的角度为人机互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期间,盾安环境向全球首发了遨博i5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引发行业极大高度关注。遨博智能董事长魏洪兴表示,遨博i5人机协作机器人的主打特性就是人机安全协作,i5有着先进的力控功能,使用多传感器进行安全检测,能与操作者近距离协同作业,当外力超过安全阈值时,进入安全保护状态,机器人暂停动作,以防意外损伤。
除了技术水平取得了惊人进步,工业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工业机器人年度供应在近几年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在2014年工业机器人达到了23万个,预计今年的增量为15%,而接下来工业机器人还会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国际机器人联盟(IFR)主席ArturoBaroncelli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说。
据ArturoBaroncelli介绍,目前,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使用最广泛的行业,在23万个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有10万个是汽车行业的。其他广泛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行业还包括电子、金属、化妆品等等。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5-0228-02
1 专业建设背景
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先产业化的机器人。它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1.1 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真正使用到现在已经接近20年了,目前,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下面是2003年~2008年工业机器人应用发展的情况。(如表1)
工业机器人制造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不断增加,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41.2亿元,比2003年增长率4.59倍;利润额也由2003年的0.86亿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2.18亿元,增长了2.52倍。
据有关专家的保守估计,到2011年年末,全国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5万台。(如表2)
从表2看出,广东省一直是全国工业机器人进口量最大的省份。由于在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外资品牌的机器人占据了市场89%份额,所以,我省也是全国机器人应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据专家预测,2011年年末,广东地区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过12000台。
1.2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人才现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我国的机器人市场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市场扩展的速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但是我国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过去,一般都集中在高等院校,并且以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为主要方向,对机器人的应用与维护的教育,几乎没有。目前,机器人的应用与维护技术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在从事机器人应用以前,他们大多是:机电技术员、计算机控制工程技术员、机加工技术员、焊接技术员、激光技术应用人员……按照现在中国机器人安装量的增长速度,机器人应用类工程人员的需求已经处于干渴的状态。(如图1)
上图是工业机器人在各行业的使用情况,汽车和电子电气行业是机器人的应用大户。随着日系三大汽车巨头在广州落户,大众汽车在佛山落户,广东省的汽车工业将大步的向前发展,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将更大。电子电气工业,这一直是东莞与深圳的强势工业。因此,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人员的需求,广东比全国更为迫切。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育迫在眉睫。
2 我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的思考
2.1 专业建设方向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在全国的职业教育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人才培养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10月17日,实践专家访谈会的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以工艺为指导,以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为核心,以自动化控制为辅助,以构建机器人工作站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2.2 选择合适的企业
校企合一,是我校的办学模式,与企业合作,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选择恰当与否,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选择企业,尽量考虑一下几个原则:
(1)企业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提供的相关就业岗位越多,人才培养越有针对性。
(2)企业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企业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越大,对市场引导作用越大,对学校把握社会未来发展越有利,可为学校专业教育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3)企业对校企合一、共育英才的支持度。教育是一个长远的事情,是一个公益事业,企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高度认可校企合一、共育英才办学模式,持续的支持学校的教学,给学校的教学建议,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以下五家公司,作为我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人才培养合作伙伴。
2.2.1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ABB独资企业。公司位于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包括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的生产和办公区域,目前拥有1150名员工。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是ABB的重要本地企业之一,是ABB在华工业机器人及系统业务(机器人)、仪器仪表(自动化产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和集成分析系统 (过程自动化)的主要生产工程基地。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在2008年跻身ABB十家“中国工业电力100强企业”之列。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是ABB机器人业务全球总部,拥有最先进的机器人生产线,为汽车整车、零部件及制造工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汽车工业领域,ABB不但拥有包括白车身、动力总成、冲压自动化和涂装自动化等技术中心,并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各类弧焊和点焊机器人系统。在制造工业领域,ABB提供各类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例如调试和总装、工艺自动化、焊接、搬运、机加工、包装和堆垛等。除销售、工程、和生产之外,机器人业务部在上海设立大型研发中心,进行机器人产品及应用软件的开发。
目前,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机器人是我国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
2.2.2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FANUC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生产数控装置和机器人、智能化设备的著名厂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所属上海电气实业公司与日本FANUC株式会社联合组建的高科技合资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公司主要销售、安装和保养机器人、智能机器以及包含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套生产系统,提供各种以日本FANUC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生产自动化的设计、生产、销售、技术培训及高品质的应用和维护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FANUC品牌机器人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受欢迎的机器人品牌。
2.2.3 珠海汉迪自动化有限公司
珠海汉迪是以机器人应用开发为主要业务的系统集成商,它聚集了一批非常有机器人应用集成经验的工程师,他们曾经给东莞朝日、ASM、博世、福尼斯、伟创力做过多个项目。该公司以后会在我们学校设立机器人应用开发办公室,调试实验室,把它的企业项目拿到我们学校来做,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将直接参与到他们的项目工作中去。
2.2.4 苏州博士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1月在苏州成立,是专业从事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实精密测控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公司下设工业机器人与成套装备、精密作业机器人与装备、教学机器人等事业部;教学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大负载工业机器人、MEMS精密封装测试装备等也实现了小批量使用。公司致力于运动控制、精密定位以及精密测量领域产品的开发,现己形成运动控制、精密定位、工业测量和控制三大系列产品。
2.2.5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GSK)——中国南方数控产业基地,广东省20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国家863重点项目《中档数控系统产业化支撑技术》承担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数控机床连锁超市。公司秉承科技创新、追求卓越品质,以提高用户生产力为先导,以创新技术为动力,为用户提供GSK全系列机床控制系统、进给伺服驱动装置和伺服电机、大功率主轴伺服驱动装置和主轴伺服电机等数控系统的集成解决方案,积极推广机床数控化改造服务,开展数控机床贸易。
从2004年开始,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并与2008年推出了公司第一代机器人R08。
3 结语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变阶段,人力资源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人力成本上升,社会出现“用工荒”的局面。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我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的专业建设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的,符合是我国、我省经济发展调整,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紧靠众多合作伙伴,脚踏实地的把专业建设的工作做好,培养符合社会、企业要求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的“又红又专”技术英才。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HMI+PLC”系统;多任务选择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场合会面对多任务选择的工作状态,在一些特殊状态下要根据要求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多任务选择的能力会使得机器人能胜任更多的任务。本文以川崎机器人作为载体,通过“HMI+PLC”系统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的多任务切换功能。
1 工业机器人的设置
本文所用机器人型号为KAWASAKI FS03N。这是川崎机器人系列中最小的机器人,有6根轴,重量仅20千克。具有功能强、技术先进、精度高、刚度强等特点。在形态和覆盖范围上与人的手臂相似,适用于各种工业用途。
此次工业机器人多任务切换选择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川崎机器人的“J/E”(跳转/结束)功能来实现的。J(跳转)有下列功能。当程序运行到一个开启RPS模式的步时,可以通过输入外部信号JUMP ON(跳转开始)信号而跳入另一个不同的程序。同样地,通过输入JUMP OFF(跳转结束)信号而跳回原中断的程序中,继续执行剩下的程序。E(结束)有下列功能。当运行到一个开启RPS模式的步时,当外部信号RPS ON输入时,程序将暂停在该点,并且,程序将跳入另一个不同的程序。考虑到多任务选择的方便性,本文采用E功能,并采用如图1所示的程序结构。
在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E功能跳转时,要对相关的输入输出端口进行设置。各端口工作时的信号时序图如图2所示。
当执行到示教有END的步骤且RPS有效时,机器人输出允许输入程序信号RPS-ST。这时,外部装置(接口箱等)输出外部程序编号信号RPSXX,并输出RPS-ON信号。此RPS-ON信号是允许读RPS信号的确认信号,在RPS信号设定输出并延时100ms或以上后输出。在含END的示教点处达到轴一致后,控制器确认RPS-ON信号,然后读取RPSxx信号并且内定为下一个执行程序。最后,RPS-ST设为OFF。在RPS-ST变为OFF前,需一直保持RPS-ON和RPSxx信号。依据E功能要求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端口设置,具体设置情况见图3。
2 PLC程序设置
在设置完工业机器人参数后,对PLC进行相应的程序编制,部分程序见图4。
3 触摸屏程序设置
在完善好PLC程序后,继续编制触摸屏程序。触摸屏画面设置如图5所示。
4 总结
通过工业机器人在线调试,证明上述工业机器人的多功能切换程序是可靠有效的。利用此方法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多种功能切换,有效地增加了单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参考文献:
[1]日本机器人学会,机器人技术手册[S].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产生;现状;发展;应用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机器人。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取名“尤尼梅逊”,意为“万能自动”。尤尼梅逊的样子像一个坦克炮塔,炮塔上伸出一条大机械臂,大机械臂上又接着一条小机械臂,小机械臂再安装着一个操作器。这三部分都可以相对转动、伸缩,很像是人的手臂了。它的发明人专门研究了运动机构与控制信号的关系,编制出程序机器记住并模仿、重复进行某种动作。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认为汽车制造过程比较固定,适合用这样的机器人。于是,这台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就应用在了汽车制造生产中。
一、我国研究开发现状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我国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已经基本实现了实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业等行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国门户的逐渐开放,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虽然我国机器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目前生产的机器人还很难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很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还需要进口。所以目前来说,我国还处在一个机器人消费型的国家。我国现有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程单位超过200家,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超过80家。基本掌握了操作机器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开发出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目前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中有90%以上用于生产中。
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创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后,工业机器人就显示出它极大的生命力,在短短50年的时间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领域中。在工业生产中,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分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漆机器人及搬运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都已被大量采用。其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强,正在向着成套技术和装备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目前也已开始扩大到核能、航空、航天、医药、生化等高科技领域以及家庭清洁、医疗康复等服务业领域中。如,水下机器人、抛光机器人、打毛刺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高压线作业机器人。即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向大、异、薄、软、窄、厚等难加工领域深化扩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未来的机器人将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工业机器人发展动力
在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势头十分强劲。首先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汽车制造装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2000年开始,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增长期。针对这种局面,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生产厂家纷纷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工业机器人是汽车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的自动化设备,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的弧焊、点焊、喷漆、搬运、涂胶等工艺中有大量应用,整个行业的增产扩能增加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除了汽车行业,IT行业、材料处理等行业的发展也给工业机器人发展提供者巨大的动力。其次是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增强,劳动力供应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劳动力由供远大于求向供求平衡发展,工人对薪资和工作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转变促使企业认识到必须通过改进机器设备,提高技术和资金的密集度以尽量减少用工量,其中工业机器人成为应对这一转变的主要手段。最后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需求。持续的经济强劲增长,尤其是对外出口以及国内外资企业对质量的严格要求,逼迫产业界开始重视工业机器人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腥高产品质量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近年来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以及在系统中的群体应用,工业机器人在不断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适应多变的非结构环境作业,向非制造领域进军。工业机器人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的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二)产业发展趋势
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近两年全球机器人的需求量急剧减少的,机器人技术引发新工业革命的梦想也被覆上了浓重的阴影。最近,日本机器人协会指出,2008年第四季度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降低了33%,2009年第一季度叉降低了59%。英国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的数据则表明,从2009年以来,英国工业机器人的年组装数已从约2000台降至800台不到。但这种销量减退的现象有它特定的原因,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的消失,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回升,并处在加速阶段。现实迹象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会有一个短暂的回升期,进而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五、工业机器人发展目标
工业机器人技术主体的发展目标是:瞄准国际前沿高科技发展方向,创新性地研究和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和系统技术。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提高我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的装备技术水平,促进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带动全行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提升,扩大非制造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增强我国的国家安全与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若干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和产品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我国机器人技术产业化l展的技术源头。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强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的开发,使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结合。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的开发方面已具有相当的实力,已有一支了解企业的需求,能开发出符合实际使用条件应用工程,成本低,服务及时,具备与国外公司的竞争能力,因此加强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的开发,并围绕应用工程的需要进行工业机器人新产品的开发,使之具有一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这样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竞争力,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利用国家863计划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研究开发所形成的技术优势,尽快变技术和单元产品优势为系统优势,全面掌握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大型自动化成套装备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
六、结语
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随着我国工业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市场也会越来越大,这就给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生产者带来巨大商机。然而机遇也意味着挑战,目前全球各大工业机器人供应商都已大力开拓中国市场,依靠自身优势,提高自主创新,寻求发展道路,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需面对的问题。如今机器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我们人力所不及或是我们想偷偷懒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生活会因为有高质量高性能的机器人而更加方便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