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艺术设计

商业艺术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艺术设计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艺术设计 现代设计教育 综合素质 

 

据调查,2000年以来大学商业美术设计类学生数量呈几何状增长,短短几年间,不论是美术学院或者综合院校,甚至各类矿业、石油、医科、外语等专科学院,都设置了艺术类课程。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业繁荣是商业设计专业扩招的主要动因;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讲,大专院校的多元化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动机,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固然是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仅仅通过扩招来解决,还要提高商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保证优秀人才的诞生与成长,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的充分重视。 

 

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困惑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教育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而现存的实际情况是,一些纯艺术院校由于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原本设立的一些专业学科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调整和增加,三大构成、材料应用、现代设计技法基础,再加上一些实用课程的配合,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设置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过渡作用,是可行的,但从商业设计教育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便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解决办法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 ,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运用;商业价值

一、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内涵及现状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为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运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中的“新媒体”准确来说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指在新的技术的支撑下出现的新的媒体样态、如网络、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影、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等,与传统意义上的四个传统媒体相对应。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则是一种艺术形态,它是指那些整合了计算机、网络、音像和数码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艺术样式。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大量的VR和AR的商业产品出现,范围广泛涉及游戏、移动终端、广告等诸多方面。而在数码产品方面,也同样会有井喷式的增长。在技术方面用途越来越广,未来AR的核心在于轻便性(易于呈现),良好的交互控制性。AR系统在新媒体的呈现,可成为用户穿戴着移动设备,且不影响日常生活,进而取代各式各样笨重的电子设备,甚至达到裸眼就可感知的多媒体,AR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前景也相当广阔。2011年,国际AR创收仅为1.81亿美元。但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将增加至52亿美元,这样的增长势头不可小视。通过市场调查和论证,AR和VR这两个项目都能有数百亿的市场空间。它将新媒体技术与艺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相互融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脑和手机成为传播的主要媒介形式.

二、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的主要特点

升级了传统艺术设计的创作技法和方式,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可以保持对作品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这是任何传统类型的创作不能达到的高度,并且在各方面更加的精准和规范,作品数字化技术后,存储便利、易于拷贝、修改容易且设计效果稳定等都是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的优势所在,在升级了艺术作品创作效率的同时,人机交互的互动性也改善了传统艺术设计上的很多局限性,使设计构思、创作、制造和使用更加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多样性,使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更加多元和人性化,让现代人去感受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新媒体的运用

具体来讲,能够代替传统单一信息传递,给用户带来淋漓尽致完美的体验,视听娱乐效果更出众,对此新兴的产业,因此蕴含无限巨大的商机,等待有识之士创新开发。主要应用在以下几大领域1.商业广告方面技法创新,增强广告设计的效果,运用各种专业软件对图形有创意的创作,能在平凡中设计出创意的方案,在我们进行创作时要考虑到视觉要素与设计要素两者之间是否完美结合,设计出的作品才具独特的魅力,公路上的路牌指示,会用箭头表示不同的方向,指引路人来来往往。最为典型的是地铁系统地图,通过大量的带有标志性的点和线,准却的传达出各种交通信息。2.UI界面设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层出不穷,而它们都遵循同样的游戏法则,能否突破界面设计的框框和限制,产品使用界面更呈现出了人性化、便捷化、智能化、视觉效果扁平化,会成为竞争的一个亮点或是胜败的关键,所以现在的UI设计急需多方面思考、借鉴各领域成功的案例,不断充实内容,使之实现功能性开放的同时兼顾使用者之间的使用习惯及差异。这样才能在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满足消费者对于智能产品使用需求,让客户分享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也会有更舒适手感,进而更愿意拥有、使用和依赖产品。3.旅游、古迹和文物保护方面旅游业是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它与“互联网+”旅游相结合,可通过扫二维码的形式。终端设备会智能链接,以图片或文字、影像乃至增强虚拟现实,给游客真实地还原和呈现各游览景点的虚拟场景,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游客不仅可以通过实物看到古迹,还能充分、多视角看到它们不同的美,那将会受到巨大的欢迎。4.生活购物、电商方面互联网方便消费者及时在客户端上获取需要的商品信息,立体、动态的展现在消费者的眼前,展现的模型能在虚拟场景中任意挪动、复制、陈列,还可变换角度、方向时时观看效果,就像实际决策一样。以此一来方便购物者能全视角观察商品,甚至可模拟试用、试穿,找到想要的购物感觉。5.教育、培训方面在教育、培训行业它的应用应该说最为完美,改变了原来枯燥的课本学习,情景式、扮演式、互动式的体验,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局限性,实现受教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实现在玩中学、学中做,确实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6.娱乐、游戏、视听方面可以肯定游戏业、娱乐视听这几个方面都和新媒体结合最紧密、运用最为广泛,最吸引人的眼球。可以透过虚拟真实场景技术,将需要的环境进行再造,让人感觉置身其中,虚幻和真实结合的让人难以分辨,而且会越来越先进。7.医疗卫生方面随着技术提高,这样的应用会被广大医学者用于模拟各种病症状态,用建模的方法对人体各器官建模,可以让医生在虚拟的模型中进行预操作,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医生,因为外科手术操作有精准的需求,就迫切需要有辅助的设备来让他们适应手术流程,虚拟的三维实体技术的应用,实现让医生如同真实地看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有助医生判断和制定医疗方案,轻易地进行手术部位的精确定位,降低医疗的风险,促成手术的顺利实施。

四、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

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是科技、经济、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通过以上对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的运用分析以及与传统艺术设计的对比分析,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种商业价值:1.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与商业市场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在于艺术设计的实用性,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实用价值非常的大,众所周知,电影行业、广告行业以及展览馆或者世博会等等行业都有许多需求,新的运用例如:杭州西溪印象城触摸墙中四大数字视觉系统里的双通道背投多触点查询系统、中控系统,该系统的项目信息以数字多元化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客户,这样的艺术设计展现形式给消费者全新的视觉上的体验,进而可以推动整个项目系统的建立和完善。2.新媒体形式下艺术设计的商业传播价值当下互联科技变革日新月异,新媒体形式下的艺术设计传播途径从原来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的媒体向更为广阔的自媒体进军,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浪潮,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在网络中得到较大的传播,其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其通过传播创下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借助这个交互性极强的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上的传播价值是无法估量,吸引各大行业积极参与。3.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有催化和加速科技进步的价值新媒体运用这新兴的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同时,市场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不断地敦促设备、技术的更新换代,从双核到四核,从i3到i7,促使各项技术不断发展,追求更快更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上保障,形成良性循环。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作为现代化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它与生俱来的商业价值保障其生命力长期不衰,而其深刻而敏锐地展现了人们生活中状态,全视角地展现艺术作品,“互联网+”的时代,设计既要认可它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不要忽视它的商业价值,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的特性决定了作品必须具备有创新性、时代性的品质,注定了新创作应该具有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的审美前提,也要注重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二者并重。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浅析德国新媒体艺术特点[J].大众文艺,2014(22).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商业;美学;潮流;创意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68-02

一、关于艺术设计的理解

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多方面因素,再现于生活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类社会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不同的设计领域虽然对设计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奏、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

二、关于商业的设计

商业设计为商品终端消费者服务,在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规定并改变人的消费行为和商品的销售模式,为企业、品牌创造商业价值的都可以称为商业设计。

例如:商业地产设计,它涵盖了开发、商业、建筑、营销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起着从商业和设计的角度串联多种专业的作用;是为了解决一般设计院不能解决的定位问题、商业规模问题、商业规划问题、商业建筑形态问题、 建筑设计辅助等问题。

关于商业的设计,设计的基础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习惯。

2、把握不同业态的需求。

3、把握各个商家的需求。

4、了解各种新型商业形态。

三、艺术设计中包含着商业的因素

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是与整个社会和时展分不开的。消费者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密切、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制约艺术设计流行趋势的几个主要因素。

在新时代,人性得到了空前的舒展和张扬,艺术设计的趣味性、时代性和个性化,是消费者非常重视的。人们要求在商品活动整个过程,需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和个性,在人文环境中能产生审美的情感效应。特别是现代年青消费群不仅从数量上改变了消费结构,在需求口味上也改变了消费方向,他们追求新奇与变化,注重自我,讲究享用。。导致了以往“经济耐用”的设计原则已经过时,而“易损型”和“时尚型”的设计道路,更能适应年青一代追求时髦,而不断购置新型产品的欲望。这也促使了这一时期设计风格朝个性化、人性化和多元化方向演变。艺术设计要能反映这一时代社会商业活动的需求,就要求设计者的创意与风格要与时代气息结合。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任何商品的设计都必须服从经济效益当先的原则。当设计者带着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去开发、设计一个产品时,必然要对消费市场进行考察、调查研究,就会考虑到消费者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风土人情、人文)环境,特别是特定消费者的实际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当他调查了环境并运用这两种需求来调用美学进行艺术产品设计时,其材质、构图、颜色、形状等就会随需求而调配,这样设计出来的艺术产品才会吸引人们的眼球以至成为卖点,产生经济效益,这就是商业美学。凡产品的设计无论内在或外在的美,如不适用消费者的实际与心理需要以及与当地的环境,其设计再美都不美,甚至而成为丑,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艺术产品设计中的美学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商业美学是艺术设计的实质。任何具有卖点的艺术产品都具有美学和商业美学的二重性。

四、商业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许多艺术作品中,它的设计都以商业利益为最终目的,根据客户的需求,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更多的贴近商业的赢利性,推广性,宣传性,它体现出来的美必须是满足某些条件让客户满意的美,如:标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服装设计、动漫游戏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工艺设计等。

1、标志设计。标志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但具有浓厚的商业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图案,而是代表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符号,兼具艺术欣赏价值。它的构思有别于单纯的艺术创作,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它要求设计师备具各种综合知识,不但要有很高的设计能力,懂得符号学、美学、文学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销售心理学、市场学等,让作品体现企业内在气质,同时具备市场商业美,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如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是以方孔钱币的造型,体现银行从事金融业,以中国传统的颜色――红色而引起人们的喜爱,标志的中心是变形的、厚重的“工”字,重点突出是工商银行,“工”中间又断开了一点,寓意必须要有客户银行才能得以生存,而两边呈对称形状,体现出银行与客户之间是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这种设计手法强化了标志的表现力,汉字与古钱币的结合既体现了悠长的文化底蕴,又体现了现代的经济氛围。因此说,标志设计艺术首先是商业艺术,是为商品服务的,它属于商品美学。

2、时装设计。时装既是一种商品又是一种艺术,它是体现商业美的典型艺术设计。一件好的服装, 既要考虑款式、色彩、面料又要考虑消费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消费层次,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就必须要研究因商业而引发出的商业美学,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生存和商品受欢迎的程度,只要设计出来的服装是时尚的、新鲜的、好看的、符合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消费者就会花钱购买,对于服装设计家来说,偏重的可能是艺术方面的研究.但在服装厂家、公司眼中,首选的是市场,设计出的服装有市场才有价值,设计要得到消费者的喜爱,体现商业美才能得以延续。

3、环境艺术设计。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和生存环境的重视,环境艺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商业化。它的设计更是体现出了商业美的内涵。环境设计在推动商业需的同时,又进一步带动消费需求。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城市规划基础,它是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膨胀的人口的需求而设计的,它应该要体现城市的未来、需求、经济发展,尽量展现出城市的商业美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外商投资及游客的目光,这样该城市才会有长远的发展空间。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装饰设计是现今最流行的一种设计,它的发展也依赖于商业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人开始享受生活,依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品位来要求自己的居住环境。设计者必须要按主人的要求来设计作品,在颜色、布局、造型、结构以及各种细节的安排上,设计者必须遵循商业美的原则,以迎合主人的口味,这样的设计才能赢利。还有园林、建筑、景观小品等环境艺术设计都必须以人的感受为主,要让人感到舒适、轻松和美观。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艺术性;商业性

引言

服b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做成部分。我国人口数量为13.5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因此国内对服装需求量很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出具的资料显示2016年1月份到10月份,我国服装销售额达到了113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5%。同时,在国家贸易中,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出具的资料显示,2016年1月份到11月份出口服装出口贸易额为2395.57亿美元。从数据上看我国服装行业稳定发展,但是国内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满足客户需求,迎合服装潮流趋势已经成服装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一、服装设计艺术性分析

首先,关于艺术设计的原则,统一原则又叫一致原则,与调和的意义比较相近,在服装设计中,多数会用调和的方法来达到统一的目标。一个好的设计,服装上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各要求都应该保持一致。如果要素的变化太多的话,就把一致的效果破坏了。再就是比例原则。比例是指服装的每一个部分间的大小的分配,看起来较为适宜,如口袋与衣身大小的关系,衣领的宽度都要比较适当。在衣服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黄金分割的比例。除此之外,附件以及饰物的大小比例也要高度重视起来。另外还有韵律原则,这是指通过反复的规律进而产生柔和的动感。例如:色彩由深到浅,形状由大到小等渐层的韵律、色彩以及线条等具有规则性的重复,这些都是在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手法。同时服装制造工艺是提高服装设计艺术性的主要方式,以褶皱工艺为例。在调查中女士对服装的装饰性非常重视,尤其是褶皱工艺。褶皱是服装设计中最经典的制造工艺,通过褶皱工艺可以使二维的服装面料具有三维的视觉效果,能够让服装看起来更加立体,拥有更好的空间感,具有很好的塑形效果。目前褶皱工艺被广泛应用。像裙子、女士外套、靴子以及家纺类产品都有褶皱工艺的身影。在颜色方面,中国红、经典黑、静谧白一直是女士最钟爱的服装颜色。此外,很多服装设计者将拼接工艺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拼接工艺将不同颜色、不同面料、不同款式进行有机组合,让服装更加具有层次感。

二、服装设计的商业性

服装设计的商业性本质是迎合消费者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人的审美需求与时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现阶段的时展潮流出现向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目前服装设计风格更加多样化。如何迎合消费者审美需求不仅是服装设计商业性的具体表现,更是服装企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服装企业可以从服装颜色、款式、面料、制作工艺为出发点,让服装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②实用性。实用性是服装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消费者在选择服装时重要的参考依据。服装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服装在穿着中要使人有舒适感,影响舒适的因素主要是用料中纤维性质、美容规格、坯布组织结构、厚度以及缝制技术等。此外,服装质量与价格同样是消费者选择服装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服装面料是否起球、是否存在容易产生静电,是否容易打理等。同时,受收入的限制,尽管服装设计很精美,但是很多消费者对昂贵的价格不得不望而却步。为了拓展服装设计的消费群体,在服装价格制定方面,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能一味的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来增加营业额,应该制定在一定的合理区间。

三、服装设计发展的要点

1.注重创新。创新是服装设计的灵魂,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服装呈现更完美的形态。外形设计是服装设计的核心内容。设计师通过裁剪、缝制、收线等服装制造工艺使服装呈现出不同的外形轮廓。从服装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必须要有新颖的服装设计理念,要做到不跟风、不抄袭的原则,充分保证服装设计的原创性与独特性。2.提高服装质量。在注重风格创新的同时,提供服装质量同样是服装企业发展的重点,注重消费者的舒适度,避免服装面料给消费者皮肤带来伤害,同时要注重制作工艺的考量,注重服装质检工作,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翻工。3.注重品牌营销。服装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影响路线,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服装产品推向市场,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并且如果消费者需要对服装进行调试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家门店调换。在价格制定方面,服装企业要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可以从服装设计风格的优良、服装用量的优良来制定相应的价格,以此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