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主义道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缔造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道德,我们不能草率地、盲目地与之决裂或全盘吸收,而应坚持的批判精神,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努力挖掘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遗产,吸取其中的精髓,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一、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心内容
(一)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最初,道德并不是连用在一起的,而是分开的。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里的“道”表示自然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运动规律;“德”即顺应自然的规律进行发展。后来荀子在《劝学》中将两字连用:“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我国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都包含了丰富的传统道德伦理思想,大体上,可以按五个方面来了解和掌握我国悠久的道德传统。
1.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究天人合一
古代儒家善的思想包含着对和谐的体现。他们认为因为自然生命是善的,而人类的生命又是大自然授予的,所以人也应该是本善的,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更应该是善的[1]。人与自然在共同的性本善的蕴含中,达到了真正的合一与感应、协同与和谐。正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体现了自然和谐的内在含义,顺应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和谐也可以被认为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终目的。即使是在对自然的改造方面,也表现为非功利性、非破坏性的。中国古典神话所传达的思想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好例证。如愚公移山是采用最朴实的体力方法去改造自然,在方便自己和后人的同时也友善地对待自然;同样大禹治水采用非强力而是适度的疏导的方法。还有中国的诗人、哲人无不喜欢寓情于景,这表明他们的喜怒哀乐已与大自然不自觉的融为一体,他们已将大自然的好坏视为自己情绪的晴雨表。于是乎在风光美好的古代,才会流传那么多赏心悦目的诗句,自然才会给予人类那么多的情感滋润,这已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境界的最好印证。
2.重视人伦关系,强调仁爱孝悌
古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连贯发展的,大凡仁人,先要苦心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最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古人的家庭道德规范是以慈、孝、贞、悌为核心的。传统家庭道德中的慈是指父母、前辈对子女应该慈祥有爱,呵护倍加,并循循教导,挖掘其才能,培养为有用之才。孝则是子女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是当他们年老体衰,失去劳作、生活的能力时,是否还能尊重父母,给予日常生活上的照料,而不是心存抱怨或抛弃不顾。贞则讲的是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友爱,相互尊重,使整个家庭充满着爱的氛围。并且儒家把夫妻之间关系的影响看得很高,认为夫妻之间品质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品质。所以古代便也有了妇女“始终如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家庭信念,特别重视妇女的守节。悌则是关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古人视兄弟姐妹为掌心掌肉的关系,所以倡导他们要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尤其是困难的时候应相互救济。
3.宣扬集体主义精神,重视个人义务
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认为在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每个人应该毫不犹豫地将个人利益让位于民族利益,哪怕是自身的性命受到了威胁。正是在这种集体本位主义的熏陶下,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志士: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呐喊;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感慨;陆游“送君远戍交河北,男儿自以身许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咆哮。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忧心忧国。他们都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尽忠保国”、“先公后私”、“一心为公”视为道德人的首要要求,视为民族的灵魂。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滑坡;传统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06-02
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对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伦理垂范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华部分更是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极强生命力,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当今中国,已基本完成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重要历史时期,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摸着石头”走过一段不平坦的道路后,又面临着新的困惑: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力却与道德的滑坡共生。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非道德行为和现象日益增多。具体表现为:(1)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滋长。极端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打破了传统的道德利他性原则,使人性中自我部分被最大限度的夸张化,个人主义极度膨胀;享乐主义打破了传统的“严以律己”的生活态度;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打破了传统的“道德至上”的观念,许多人在物欲的强烈驱使下为了一己之利不惜触犯法律违背道德。(2)道德目标下移。有人认为,在现代化的市民社会,应当告别道德的理想主义和绝对主义,走出孤立的自我主题,主张将道德目标下移,或只提倡最低限度的伦理规范,如不偷盗、不杀人、不违法等。(3)处事冷漠。少惹是非、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信条,处世冷漠、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面对残害群众的暴力,多数人选择旁观、逃避、沉默。(4)不吃亏箴言传流。不吃白不吃、不贪污白不贪污、不受贿白不受贿、不坑人白不坑人、不骗人白不骗人等等不吃亏箴言,为相当多的逐利者所津津乐道和奉行。(5)诚信危机、恶意竞争泛滥。受不劳而获、少劳多获这种“精明”意识的驱使,假冒伪劣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有些企业甚至通过不合法不正当竞争来谋取利益的最大化。(6)腐败行为衍生。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私利,以致在权钱交易中陷入了越来越深的腐败的泥沼。
通过对上述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人们不禁要思考,所有这些是不是发展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现象?发展市场经济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当然不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以道德沦丧为代价,相反必须以道德完善为前提,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作为一个民族,它的成长要靠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是为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所证明的。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根基异常深厚、哲学慧根十分发达的泱泱古国,在历史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经过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它正处在重要的转折关头,要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样需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及主体“道德人”的塑造,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引导企业。从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这便是兼顾效率与公平。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特殊性需求,决定了以利益最大化为其行为准则的“经济人”已不具备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必须是兼有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目标的“道德人”。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道德人”的塑造,除了赋予其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职能外,显然还需要他能够把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建立在自觉地基础上,当做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精神转变:把贪欲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的经济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互补互利、全体共享的观念;把安逸、享乐的生活态度,转变为一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生活态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利行为的规范,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的市场经济,其最大的特点,是以最小的投入追求最大的产出。通俗地讲,它的外在标志就是对利益的追求。纵观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求利者的求利行为,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白色”求利行为。即在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政策指引下,依靠科技、信息优势,发挥经营管理才能,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取经济利益。二类是“灰色”求利行为。即不通过从事直接或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而依靠某种特殊机巧获取经济实利。如经济活动中的回扣、炒股、获取巨额存款利息。三类是“黑色”求利行为。即非法获利。如偷税漏税、放高利贷、生产伪劣产品、非法经营、贪污、受贿、抢劫、聚赌、走私、诈骗等等。
作为经济转轨时期一种特殊现象的“灰色”求利行为,它既不违反国家法律,又不像白色行为那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是轻松地靠某种特殊形式在经济领域获取利益。而且,灰色行为的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产生了部分“灰色效应”,成为“投机取巧”的代名词。同时由于它不受国家法律约束,更成为道德沦丧、社会失衡的重要病源。如何将其规范为一种只是对白色行为创新而不向黑色行为演进,这就需要法律之外的一种理性的约束,即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习惯等内在约束机制的作用。而这种内在约束机制的建立,离开了义、德、仁、信等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无异于空中造楼。如,孔子强调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利思义”思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热衷追求的“唯利是图”观念的有力抑制;传统道德一贯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为追求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功利轻理想的价值取向的有力纠偏;“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勤俭观念是对追求享乐、奢侈糜烂生活方式的有效化解。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追求经济发展的规范、有序与健康、协调。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为这种法制经济的有序化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文化土壤,在这种浓厚文化氛围里孕育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定拥有异常的生机和活力。”传统文化倡导“重人事、轻鬼神”的积极奋发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锐意进取的精神,有利于加速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形成;孔子将“恭、宽、信、敏、惠”作为个人为仁的五要素,其中诚实守信之“信”成为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思想观念有利于为市场经济创设公平、诚实、正义的竞争环境;传统道德中有关“位卑未忘忧国”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我主义”的不良倾向,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协调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间的矛盾提供了良好的伦理氛围;传统道德有关“义重于利”的道德原则,有利于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摆正理想与奉献、金钱与道德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在正常的伦理轨道上发展;传统文化有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廉洁奉公、律己宽人的思想,有助于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的发展,它反对一切为谋一己私利而贪赃枉法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提倡市场行为的自律性和市场竞争的平等性。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呼唤着优秀的传统道德
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追求的目标。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毫无疑问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根本。但是,我国现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其效果说明,我们的发展观还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我们的持续发展概念“并没有根本突破现展的藩篱,即仍然把经济增长当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传统道德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唯天地,万物父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当然,现代文明的推进,不可避免地要突破天人之际的原始平衡,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由此导向人与自然的相互对抗。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单纯以人类为中心,无视自然规律,把征服、改造、攫取作为对待自然的一贯行为准则,必然导致生态恶化、能源短缺,最终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把人类当作宇宙整体中的一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保持适当的和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传统观念,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并可以转化为一种实用的行为准则。在这一准则指导下,变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为人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势必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道德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已有的负面文化因素的干扰,避免价值观念的沦丧和道德水平的滑坡,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沈广斌.市场经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0,
(3):2-3.
[2] 卢风.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6-237.
[3] 赵人伟.对我国经济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3):66-67.
[4] 周良沱.“白灰黑”:求利行为与犯罪控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5] 方立天,薛君度.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 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三联书店,1999.
[7] 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张今声,张悦.儒家文化与现代科学管理[J].社会科学辑刊,1996,(4).
[9] 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10] 于文军.弘扬传统美德的思考[J].求是,1997,(13).
[11] 张洪高.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6,(12).
[12] 李永胜.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价值整合[J].宁夏社会科学,2006,(4).
[13] 王颖.转变观念,构建现代化的主流价值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14] 蔺子荣,民.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15] 王忠.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J].长春大学学报,2006,(11).
[16] 杨耀坤.科学价值理性的诠释[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7] 程.论市场经济的文化伦理现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5,(5).
[18] 李振连,左伟清.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4).
一是引领会计职业群体形成价值共识和行为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勾绘出了国家的价值追求内核,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精髓,凝聚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指明方向,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拓宽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践行者的眼界,升华了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构筑了全新的思想意识平台,使会计职业群体将价值追求和思想认识汇聚到积极、健康、科学的诉求认同和同心协力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奋斗的共同信念之中。只有当会计职业群体对于内心的价值诉求真正认同、形成共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外化为群体的合力行为,共同坚守职业道德。使会计职业群体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兢兢业业工作,不断提高职业修养,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会计执业过程中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是坚持对会计行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中倡导“法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遵法守法成为自觉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民群众能够在法治中享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聚焦到会计职业领域,会计人执业中也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在重视会计法律制度对会计行为强制规范的同时,还要看到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实施的思想基础。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自发遵守会计法律制度。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对会计行为“法治”的重要补充,二者缺一不可。
会计行为 “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会计法律具备国家强制约束力,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但无法涵盖会计行为的所有具体环节。会计法律制度的“真空”地带需要由会计职业道德填补。会计职业道德调节会计人员的内在精神世界,能从信念、品行等更深的层次影响会计人员的行为,具有自律性和“软约束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在会计职业群体形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他们自发遵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自律作用,将会计行为中法律制度达不到的调节领域,通过内在精神世界发挥约束作用,对会计行为的“法治”进行有效补充。
三是重塑会计诚信,树立良好的行业社会形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倡导的重要基本内容之一。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会计领域的体现,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和精髓。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先生创建了著名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毕生都致力于倡导以“立信”思想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国家前总理朱?基为北京、上海、厦门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先后三次题词“不做假账”的故事,至今在会计领域和社会各界流传。诚信是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经济主体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使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不断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服务于经济领域的会计人产生了迷茫和困惑,会计欺诈、造假现象不止,会计诚信遭遇了极大考验。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社会树诚信之风的氛围之下,形成了重塑会计诚信的良好契机。应该乘势而上,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会计职业群体恪守诚信的基本执业理念,利于树立良好职业形象,达到公众对会计人的社会期许。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指引下,当前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其一,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全面指导会计职业群体的执业行为。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已经了一系列有关职业道德的准则,然而这些准则仅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群体。尽管《会计法》和《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法规对会计职业道德也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我国大多数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在会计岗位从事工作的人员而言,仍然缺乏专门系统的职业道德准则的指引。
有学者指出,鉴于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涉及制度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准则体系应注重建立在多平台交流和多学科综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还不够,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具体内容的制定,必须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相关制定机构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其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引领和推进作用要通过有效的全民性宣传教育进行,实现广泛的社会认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要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实现。
一方面,会计职业群体的教育培训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充分重视职业道德内容的培训和考核评价,引导从业人员不仅注重拓展专业技能,还要通过职业道德的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提升内在修为,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行。从而使会计职业群体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环境中不断修正自我,坚定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另一方面,会计专业在校生是会计人员的强大后备力量,设立会计专业的各类学校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会计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观念形成的早期阶段。这个时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内化为其内心品质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具体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案例讨论,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三,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提升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新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从理论层面深化到了价值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根植于人民意识之中,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引领新时期的道德建设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的较大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进行优化重组,道德领域同时也发生着新的架构,我党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架构,实现社会主义新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道德基础需要加固夯实,新的道德规范需要推进形成的进程的速度,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其大众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通过推进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引导大众,特别是处在思想道德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高尚的道德人格和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
传统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古代道德文化是现代道德文化的源头;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儒家伦理型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为现代道德架构和道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 深刻蕴含的精髓。它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精神、民族的道德环境,是以其勃勃生机与现时 代融为一体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准则,积极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将中华文化精华与构建我国现在的道德体系和道德的规范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构架,加强对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的宣传与培养,实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新道德标准下新一代社会主义公民,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真正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新道德标准来教育国人,创造我国整体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具有认识、调节、导向和激励等功能,道德在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有效地推进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道德建设的效果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程度与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借助道德建设这个重要的教育载体和平台,实现其大众化。
马克思在《导言》中说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所说的理论掌握群众、理论说服人,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就是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梁启超先生曾明确地提出,“形质的文明易,精神的文明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础和关键是要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共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主要有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全过程,道德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所开展各项工作的方向以及评价标准。社会主义道德的构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力助推器,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引航标,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起着基础和关键的作用,积极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又进一步加快了道德建设的步伐,并巩固道德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95年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建设 奠基意义 实现途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里巷俗语,以其简明而平实的哲理,指导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效应。我们在设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时,应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构建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许多美好的愿望,就往往会因脱离实际而成为空中楼阁。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第一,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内容无序的现象不在少数。无序,通常表现为较强的随意性,并往往因随意而失去教育的针对性,乃至形成人人“喝大锅药”的局面;第二,一些教育机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基本道德的严重滑坡估计不足,甚或麻木,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应有的基础性地位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不少人仍习惯于进行大而空的说教,这就严重背离了道德规范教育的施教规律。
一、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具备的关于做人、做事、处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理念及其所奉行的行为准则的统一。彰显人类文明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应具有社会性、健康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特点。所谓社会性,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须符合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要求,如合作精神、集体主义、创新理念、环境意识等;所谓健康性,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具有正直向善、追求进步、奉献利他,以及爱国守法、共同富裕等基本的内涵特质;所谓发展性,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深厚而广泛的土壤,必将具有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巨大潜力,从而成为社会整体道德进一步升华的条件和推力。
党和国家围绕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所倡导的相对完善的一系列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的组合,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大学生群体是落实这一目标体系的非常重要的对象。
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奠基意义
《论语・八佾篇》中的一段对话,对我们这个命题就很有启发意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的是画中女子的灿烂的笑容和黑白分明的美丽的眼睛。以子夏的聪明而言,这个意思他应该是知道的。关键是“素以为绚兮”,他可能不理解,所以请教老师。“绚”,即“绚丽多彩”,是对画中的女子形象在色调方面的描述。孔子的回答并没有就画论画,而是借画喻理,通过说明绘画效果与绘画材料之间的关系,来阐述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与人的行为方式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他说“绘事后素”――先有了洁白的绘画材料的底子,即“素”,然后才有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子夏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他马上明白了老师的“画”外之音,于是由画而人,发出了“礼后乎”的关键一问。意思是“人在日常行为中的外在的礼节,要以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吗?”这一问使孔子非常高兴,于是便叫着子夏的名字说:“商(子夏的名字)呀,你的话启发了我啊。可以与你讨论《诗》了。”“起予”,表现了孔子的自谦,也是孔子对子夏的委婉的赞扬。看来,孔子不愧为教育家。这段对话中的“素”的概念,可类比于本文“基本道德”的概念,“礼”的概念,我们不妨把它活用为现代社会中“法规”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不难得出“法治社会的形式秩序须以人们的普遍的道德秩序为基础”的结论。由“素”而“绚”的成画过程,既是一个人由凡而贤而圣的不断向着高尚的社会人目标升华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由稳定和谐,继而不断走向更加富裕文明的过程。“粪土之墙”不能作为绘画的底子,无基本道德规范的人,很难使他成为理想的道德高尚的社会公民。同理,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底子很薄的社会,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法治国家的目标。
基本道德规范是本、是源,其他都是末、是流。“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语)。没有好土是难有好花的;先后错位,也是有悖施教规律的。有了最基本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坚实土壤,才会有“素以为绚兮”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社会主义道德之花的开放,才能更有效地全面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这也许是重视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积极的社会意义之所在罢。
三、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目标的途径
在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儒家由小到大依次提出了“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具有严密的先后逻辑关系的目标体系,其中“意诚、心正”即“思想纯正”,也是基础目标。当然,思想纯正是不能流于虚泛的,它有一整套被高度概括了的规范人的行为的原则要求,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今天,根据时代的特点,同志在《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话中,不仅强调了“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呢?窃以为可从“对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四个方面,确立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建设的基本途径,并引导大学生经常性地用“四个对”来检验和省察自己。试分述如下:
对己:就是要学会通过读书修身,使大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学生在持之以恒的阅读学习中,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才能有效避免是非颠倒的错位,才能给自己定好位。定位的过程,就是知荣辱的过程,就是甄别与选择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道德内化和灵魂升华的过程。《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讲“学而时习之”,把学习放在首要的和第一的位置,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从种种社会丑恶现象中不难窥见其不学习或不会学习甚或错误学习的根源。如有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却自以为“英雄”、“大丈夫”,这是因为他不懂得“英雄”和“大丈夫”的高尚意蕴,乃在于具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仁以为己任”的天下胸怀。子不教,父之过;生不教,师之惰。当今的中小学生,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在他们所受的系统人文教育依然欠缺的情况下,大学教育应当担负起补课的责任。这种补课,不只是贴标签式的说教,或靠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所能奏效的。国家要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人文学习的文本,即修身读本,激发他们热爱阅读的兴趣,培养健康阅读的习惯,还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组织、指导与管理。这样,才有利于逐渐实现学生对自己的人格塑造,培养起他们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读书修身的过程,就是“明理、悟道”的过程。明“理”,不仅是明“礼”的前提,而且是“爱国守法”和“团结友善”等诸多良好品德形成的前提,更是实现大学生自律自强的根本所在。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以为,书是大学生进步的阶梯。读好书,就是和好人对话,读哲人的书,就是和哲人对话。我们把“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喊得很响,问题是,我们把大学生的关于人文修养方面的读书生活真正重视起来并关心到位了吗?
对人:对人的核心是“信”,即诚信。有信易和,无信则悖。“信”是立身之本,“和”是乐群之则。信,不仅体现生命自身的真实价值,而且赋予了生命更大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和,则是要学会与人为善。没有与人为善的胸怀,就没有“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这个“和”,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和而不同”,是讲荣辱是非的。“信”与“和”表现为对人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同一性。现代社会是个需要合作的社会,对大学生来说,面对师长、同学、班集体,面对学校这个小社会,以及他们将要融入的大社会,无不涉及与人打交道的问题,无“信”何以立身?无“和”何以处事?
对事:对事的核心是敬业。敬业就要知责任,会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知责任要的是责任心、精细心,会担当要的是思路和能力,敢担当要的是热情和干劲,善担当要的是勤俭自强的精神,要的是效率和效果。这些都是基本道德规范应有的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有限范围内,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做事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做事来实践敬业精神。
对社会:对社会的核心是奉献。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谓“合格”、“可靠”,就是说,大学生要为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作贡献,为社会的政治文明与经济繁荣作贡献,站在时代的前沿,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否则,就很难说“合格”与“可靠”。奉献的本质是爱,没有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