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神勇姐妹

神勇姐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勇姐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神勇姐妹范文第1篇

1、美甲清洁水用什么都代替不了 ,除了洗甲水没有东西可以代替。

2、一般用芭比胶或者是蔻丹胶做的美甲,卸甲的时候只能用专用的洗甲水或者是洗甲棉片,用普通的洗甲水或者是洗甲棉片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而清洁棉片也只是起到了一个清洁的作用而已。

(来源:文章屋网 )

神勇姐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共情;艺术经验;审美愿望;中介作用

分类号 B824.6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3.001

1 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末,有关艺术与审美的讨论中就会提到共情一词,最初用的词是德语einfühlung(Gladstein, 1984)。在艺术体验中,个体通过自身的感觉运动系统对他人心理状态或情感进行模仿,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Freedberg & Gallese, 2007)。艺术活动能够充分调动感觉、知觉、运动系统的参与,进而提升个体在认知和人际互动方面的表现(PhillipsSilver & Keller, 2012)。具体而言,参与艺术活动,反复练习了某种视觉、听觉或动作模式的技能,使之与时间空间相协调,或者通过与他人互动来达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些技能要求个体具有预测事件、识别他人意图以及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适应的能力(Sebanz, Bekkering, & Knoblich, 2006)。艺术活动中建立的知觉-表现的关系(percep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能够解释个体共情能力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艺术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来探讨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并且尝试说明审美愿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共情是指个体进入与他人相似的认知或情感状态的能力(Sevdalis & Raab, 2014)。目前的研究者认为共情是社会认知的核心,并且在感觉、知觉、行动和情绪之间起到联系的作用(Decety, 2010)。Goldman(2009)提出的模仿论是目前解释共情心理机制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理论。模仿认为个体通过进入和他人相似的情境中,模仿他人从而计算和预测他人的情感状态(Gallase & Goldman, 1998)。例如,当一个人失恋并悲伤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能体会到对方这种悲伤,是因为我们将自己置身于失恋这种情境中,从而理解和体会对方的悲伤情绪。而且这种共情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有模仿他人的能力(Arkway, 2000)。艺术经验能够影响个体的共情,正是因为艺术活动使我们进入一个模仿的共情过程。

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音乐、舞蹈、表演等不同领域的艺术活动都与共情能力有关。音乐作为一种交流信号,最早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模仿,倾听者通过模仿后的体验领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而这个机制便是共情的过程(Egermann & McAdams, 2013)。有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可以明显提升共情能力(Kalliopuska & Ruokonen, 1993)。Goldstein(2011)的研究也发现对被试进行一年的艺术训练(视觉艺术和音乐)后,被试的共情水平明显提高。舞蹈作为一个个体动作模仿的过程,也被证明可以培养人的共情能力(Behrends, Müller, & Dziobek, 2012)。同时,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个体能够通过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来获得一些情感信息,然后经过大脑区域的模仿从而体会到相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种带有情感的身体活动使观看者自身的情感过程得到激发,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情(Christensen & CalvoMerino, 2013)。

在表演领域,戏剧理论学家们研究不同人的共情能力发现,表演艺术可以提高个体理解他人的共情能力(Verducci, 2000),这是因为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和感受所要诠释的角色,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演员对剧本角色的模仿并产生共情的过程。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了不一致的结果,如有研究表明演员的共情得分虽然比非演员的高,但差异并不显著(Goldstein, Wu, & Winner, 2009)。

上述研究大多基于短时间的艺术训练,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比较小,并且只是以某一种艺术形式为分析对象。本研究以长期从事艺术活动的专业人士对研究对象,同时在研究中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活动形式,希望进一步确认艺术经验与共情之间的关系。

艺术经验影响共情能力的过程,目前尚缺少解释。审美愿望(aesthetic desire)是审美的动机成分,在艺术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美愿望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关注程度,代表了个体发现美好刺激的全部动机(包括和艺术相关的刺激和非艺术刺激)(Lundy, Schenkel, Akrie, & Walker, 2010)。马斯洛相信人有审美的需要,即对美的欣赏和追求的需要,并且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关注能够使个体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有研究表明,审美愿望强烈的人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Lundy et al., 2010)。在音乐赏析中,个体的审美愿望越强烈,对音乐的敏感性越强(Gordon, 1965)。也就是说,在艺术活动中,审美愿望强烈的个体会更加关注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更加深入地体会艺术所带来的感受。

一方面,艺术经验丰富的人审美愿望更强烈。人们经过艺术训练之后会影响人们对艺术的情感反应,艺术方面的专家相比于新手更能理解抽象艺术,也对这种抽象艺术更感兴趣(Millis, 2001)。随着艺术经验的增加,表演家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妆容和服饰,关注事物美的一面,从而希望给观众带来最大程度的美的享受以及审美愉悦。Manesi(2015)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观察带有斑纹的蝴蝶的图片能够提升被试对美的欣赏以及审美的态度。因此,艺术经验的增加能够提升个体的审美愿望。

另一方面,审美愿望高的人也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Lundy(2010)等人在审美愿望的测量研究中提到,审美愿望得分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艺术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愿望,同时唤起人类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好地共情他人(Smyth, 1996)。因此,从事更多的艺术活动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审美愿望,同时审美愿望强烈的人会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尝试为审美愿望对艺术经验与共情的中介作用提供实证研究证据。

艺术活动是需要身体多感官参与和协调运动的复杂活动,但是艺术经验与个体心理过程的关系并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艺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共情的模仿论都指出,艺术经验与共情能力有密切的正向关系,然而目前的实证研究还非常有限,对其中的心理过程也缺乏探索。本研究以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管理专业,以及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了艺术经验与共情能力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审美愿望的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调查了280名艺术及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男生135人,女生136人,9人未报告性别,平均年龄为18.55岁,标准差为3.08)。艺术专业大学生来自北京市某艺术院校(音乐专业63人和舞蹈专业77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来自该艺术院校非艺术专业(文化管理专业62人,以下简称文管专业)和另一所北京市普通高校(经管专业78人)。

在调查中询问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艺术专长,艺术专业大学生100%具有艺术专长,并且在校主要从事艺术学习、艺术实践,同时也会进行大量艺术赏析;艺术院校文管专业学生有80.3%具有某种艺术专长,目前在校并非专业从事艺术学习和实践,但是有较多的艺术赏析经验;普通院校大学生中有11.5%具有某种艺术专长,同时其日常学习中跟艺术有关的活动非常少。

2.2 研究工具

2.2.1 艺术经验问卷

参考Chatterjee等 (2010)的艺术经验问卷,根据本研究的调查情境进行了修改,以考察被试日常从事各类与艺术相关活动的频率。问卷包含三个项目,分别为“您每周从事各类艺术学习的时间大约为多长?”“您每周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的时间大约为多长?”“您每周用于各类艺术欣赏的时间大约为多长?”。题目所指的艺术学习、活动与欣赏包括绘、音乐、戏剧、文学、舞蹈、雕塑、影视制作、景观建筑、工艺品等,但不包括电子游戏、影视剧、动漫、流行音乐。问卷采用7点评分,0代表“几乎没有”,1代表“1~2个小时”,2代表“3~4个小时”,3代表“5~6个小时”,4代表“7~8个小时”,5代表“9~10个小时”,6代表“11个小时以上”。将三个项目的分数平均,作为被试艺术经验得分,分数越高代表艺术经验越多。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6,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2.2.2 审美愿望问卷

本研究将Lundy等人(2010)编制的审美愿望量表(Desire for Aesthetics Scale,DFAS)进行了中文修订。由具有良好双语能力的心理学研究者进行翻译,并请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回译,然后由另一名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心理学研究者进行比对,确定最终中文题目。问卷共有36个项目,为单一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进行评价,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

审美愿望问卷评价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对美的偏好和兴趣。典型题目如:“如果我要养一只宠物狗或猫的话,我非常在意它看起来有多漂亮”,“周围环境是否美好会影响我的心情”,“当挑选储蓄卡或者信用卡的时候,我并不关心卡片背景设计是不是吸引人(反向计分题)”。为确保中文版问卷具备良好的测量学指标。首先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通过题总相关和区分度检验,删除其中的2、19、24、26题,剩余32个题目。对这32个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Cronbach α系数=0.76,信度良好。英文版原始问卷为单一维度,因此,将所有项目分数平均,反映审美愿望,分数越高表明审美愿望越强烈。

2.2.3 共情问卷

共情测量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IRI-C; 张凤凤, 董毅, 汪凯, 詹志禹, 谢伦芳, 2010)。该问卷由四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幻想(fantasy)、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共情关注(empathic care)和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共22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评价, 1代表“完全不像”,5代表“完全像”。 Cronbach α系数为0.70。分数越高表明共情能力越强。

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施测过程为集体施测,向被试统一发放问卷并统一收回。最后会要求被试填写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年龄、专业等。施测过程要求环境保持安静,并告知被试希望认真填写,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录入使用Epidata软件,并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2.4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可能会导致共同方法偏差,参照以往研究进行了如下控制和检验(周浩, 龙立荣, 2004)。施测程序方面的控制主要包括:

(1) 选取信效度较高的成熟量表进行施测,尽可能减少研究中由于问卷的局限性对研究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2) 采用匿名的方式施测,确保被试能够放心作答,没有掩饰的必要。

(3) 部分问卷有反向计分题。

(4) 对问卷的指导语和计分方式做出适当区分和转换。统计上的检验包括,数据收集完毕后,采用Harman’s单因素检验法来检验问卷的共同方法偏差,第一个因子所解释的变异量为11.95%,小于40%的临近标准,因此,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中并没有某一个因子解释力很大,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

4.2 美愿望对艺术经验与共情的中介作用

对艺术经验、审美愿望和共情三者关系的分析表明:审美愿望在艺术经验和共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艺术经验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共情能力,同时艺术经验也能够通过审美愿望的中介作用对共情产生影响。审美愿望是审美的动机成分,有研究表明,和那些对审美不感兴趣的个体相比较,那些在审美愿望量表上得分高的个体更可能产生高峰体验,体验到由审美所带来的愉悦感(Lundy et al., 2010)。随着个体从事艺术活动的时间增长,艺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不仅仅会增加他们与艺术活动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他们的审美愿望也会变得强烈,即会越来越喜欢关注事物美的一面。正如表演者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形体以及服装是否得体,因为他们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尽可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本研究的结果证实随着个体艺术经验的增加,个体的审美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进而提升个体的共情能力。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考察了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以及审美愿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发现艺术经验高的大学生共情能力也高,这验证了之前的假设。同时审美愿望对艺术经验和共情的中介作用表明,艺术经验不仅可以提升共情能力,而且还会通过影响审美愿望来间接提升共情能力。这一结果为提升共情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本研究被试选取的专业为音乐、舞蹈、文化管理和经济管理,涉及的艺术门类和总样本量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还需要选取更大的样本量,进一步检验该结论的可靠性。同时,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审美愿望在艺术经验与共情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有关艺术经验影响共情的心理过程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另外,本研究仅为相关设计,未来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证实艺术训练对于提升审美愿望和共情能力的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从事和艺术相关活动(无论是舞蹈还是音乐)的人确实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并且,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具有更强烈的审美愿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只关注物体的实用功效开始向同时关注物体的装饰功效过渡,即人们越来越追求艺术和美的价值。与此同时,随着艺术经验的增加还会提升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关注程度,使我们的审美愿望更加强烈,强烈的审美愿望可能促使我们发展出更好的共情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区分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个体共情能力的影响,建立标准化的干预方案,可应用于学校情商教育,企业领导力教练、团队合作训练,人格及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治疗。总之,本研究探索了艺术活动在提升个体心理能力中的作用,揭示了艺术活动在心理干预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张凤凤, 董毅, 汪凯, 詹志禹, 谢伦芳 (2010).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155-157.

周浩, 龙立荣 (2007).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Arkway, A. (2000). The simulation theory, the theory theory and folk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98(2), 115-137.

Behrends, A., Müller, S., & Dziobek, I. (2012). Moving in and out of synchrony: a concept for a new intervention fostering empathy through interactional movement and dance. Arts in Psychotherapy, 39(2), 107-116.

Chatterjee, A., Widick, P., Sternschein, R., Smith II, W. B., & Bromberger, B. (2010). The assessment of art attributes.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8(2), 207-222.

Christensen, J. F., & CalvoMerino, B. (2013). Dance as a subject for empirical aesthetic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 the Arts, 7(1), 76-88.

Decety, J. (2010). The neurodevelopment of empathy in humans.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32(4), 257-267.

Egermann, H., & McAdams, S. (2013). Empathy and emotional contagion as a link between recognized and felt emotions in music listening. Music Percep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31(2), 139-156.

Freedberg, D., & Gallese, V. (2007). Motion, emotion and empathy in esthetic experi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5), 197-203.

Gallese, V., & Goldman, A. (1998). Mirror neurons and the simulation theory of mindread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12), 493-501.

Gladstein, G. A. (1984).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contemporary empathy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0(1), 38-59.

Goldman, A. I. (2009). Mirroring, simulating and mindreading. Mind & Language, 24(24), 235-252.

Goldstein, T. R. (2011). Correlations among socialcognitive skills in adolescents involved in acting or arts classes.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5(2), 97-103.

Goldstein, T. R., Wu, K., & Winner, E. (2009). Actors are skilled in theory of mind but not empathy.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29(2), 115-133.

Gordon, E. (1965). The musical aptitude profile: a new and unique musical aptitude test battery.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6), 12-16.

Hayes, A. F. (2013).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Kalliopuska, M. , & Ruokonen, I. (1993). A study with a followup of the effects of music education on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empathy. 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76(1), 131-137.

Lundy, D. E., Schenkel, M. B., Akrie, T. N., & Walker, A. M. (2010). How important is beauty to you?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re for aesthetics scale.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8(1), 73-92.

Manesi, Z., Van Lange, P. A., & Pollet, T. V. (2015). Butterfly eyespots: Their potential influence on aesthetic preferences and conservation attitudes. PloS one, 10(11), 1-20.

Millis, K. (2001). Making meaning brings pleasure: the influence of titles on aesthetic experiences. Emotion, 1(3), 320-329.

PhillipsSilver, J., & Keller, P. E. (2012). Searching for roots of entrainment and joint action in early musical interactions.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6(2), 26-37.

Preacher, K. J., & Hayes, A. F. (2004). 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 Computers, 36(4), 717-731.

Sebanz, N., Bekkering, H., & Knoblich, G. (2006). Joint action: bodies and minds moving together.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2), 70-76.

Sevdalis, V., & Raab, M. (2014). Empathy in sports, exercise,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5(2), 173-179.

Smyth, T. (1996). Reinstating the person in the professional: reflections on empathy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4(5), 932-937.

Tomasello, M., Carpenter, M., Call, J., Behne, T., & Moll, H. (2005). Understanding and sharing intentions: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ogni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8(5), 675-691.

神勇姐妹范文第3篇

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架都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的制造成本比较高,一般都被搭载在中高档的汽车身上;非独立悬架的制造成本比较低,一般都被搭载在中低档的汽车身上。

搭载独立悬架的汽车在行驶舒适性和操控性方面比较好,但是价格比较贵;搭载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在行驶舒适性和操控性方面稍微逊色于搭载独立悬架的汽车,但是其售价也比较便宜,拉低了人们购买汽车的门槛。

关于帕拉梅拉:

神勇姐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清洁生产;氯碱;低汞触媒

近年来,随着我国氯碱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石法聚氯乙烯(PVC)企业进一步扩产和新建,生产中使用的汞触媒需求量越来越大,产生的废汞触媒量也越来越多,不仅大量消耗了汞资源,而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巨大的重金属污染。目前,我国氯碱行业已提出了积极淘汰高汞触媒,适度发展低汞触媒,加快推进无汞触媒的汞污染防治思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汞触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汞减排的目的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清洁生产审核过程

该公司的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7个阶段开展工作。

1.1 筹划与组织

作为环保部门确定的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公司领导层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参与全厂清洁生产审核动员工作。公司成立了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在咨询机构协助下开展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采用宣传、广播、培训、动员和制定激励机制等方式,让公司各部门和分厂员工极参与到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

1.2 预审核

通过收集公司现有资料、现场考察,对公司进行全面地调查诊断、评估分析,从公司的生产、管理、环保执法、产排污状况、污染防治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产排污环节与部位,重点关注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国家和行业相关环保标准。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分析,确定将氯碱分厂有效降低汞的使用量、减少汞的流失量作为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通过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对比,并与国内同行业各技术指标相比,发现公司清洁生产的潜力和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清洁生产近期目标、远期目标。

1.3 审核

针对审核重点收集基础资料,在审核阶段编制了氯碱合成工段的工艺流程,通过实测输入输出物流,核算物料量,建立了物料平衡、汞平衡,发现物料转移和流失、废弃物产生的原因和去向,针对合成工段存在的问题,从原辅料及能源、设备、工艺、过程控制、管理、废弃物、产品、员工等8个方面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4 方案产生和筛选

在全厂范围内利用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全体员工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或合理化建议,并进行分类汇总。结合审核重点,将清洁生产方案初步分类和筛选后,汇总得到可行的无/低费方案、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和不可行方案的筛选结果。

1.5 可行性分析

对筛选出来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进行技术、环境、经济可行性分析和评估,以选择最佳的、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

1.6 方案的实施

按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原则,积极组织无/低费方案和可行的中/高费方案的实施,统筹规划、筹措资金,落实计划和责任部门,实时监测清洁生产方案的进度和成果,并汇总已实施方案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成果汇总和阶段性总结,激励公司员工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而寻找更深层次的清洁生产机会。

1.7 持续清洁生产

在公司内部建立推行和管理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促进实施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推进清洁生产工作持续开展下去,使公司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 污染源分析

2.1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PVC分厂氯乙烯合成工段的工艺流程产污环节见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乙炔和氯化氢在HgCl2催化剂催化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粗氯乙烯。在实际中,反应过程需要180℃以上进行,而HgCl2在此温度下会升华为气态形式。经过转化器合成后,粗氯乙烯气体进入活性炭除汞器除汞,再经过泡沫酸洗塔脱去含汞废酸,然后经过碱洗得到含汞碱性废水,最后进入氯乙烯气柜。在整个过程中,除汞器中的活性炭含有氯化汞、酸洗和碱洗废水含有氯化汞。另外,在更换催化剂时冲洗反应器水中会含有氯化汞,设备管壁清理中也会除下部分氯化汞,甚至有微量的氯化汞残留于产品PVC中。

⑴ 原辅料及能源

合成工段的原辅料主要为含汞触媒,属于有毒有害物料,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污染。活性炭吸附剂本身无害,但是经过吸附重金属汞,也会变成有害物料。

⑵ 技术工艺

合成工段采用水洗和碱洗工艺,会产生较多的含汞废水,需要对含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⑶ 设备

由于系统老化,转化器内部可能存在内漏现象,使得其他杂质进入系统导致含汞触媒失活现象发生,而造成含汞触媒使用量大,产生废弃物较多现象。

⑷ 过程控制

目前,由于国内计量检测设施不完善,部分含汞数据的定量统计无法进行。

⑸ 产品

由乙炔和氯化氢反应转化率不高,导致产生的氯乙烯中带有大量的氯化氢形成含汞废酸的量较大。

⑹ 废弃物

对含汞废水循环利用率较低,碱洗塔产生的含量较低的含汞废水混入含量较高的含汞废水中,导致处理量较大。

⑺ 管理

现场关于重金属污染管理制度缺少,导致在抽翻触媒过程中造成洒落多,现场污染较大。

⑻ 员工

根据汞平衡分析,合成工段有0.015吨的汞损失。通过现场调查,生产过程中有微量的汞损失,发现在经过触媒的设备以及管道上有附着物(白色结晶物),即有一定的粘附损失。同时在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汞蒸气排放,由于缺少测量的设备和方法,暂时无法测量。

除活性炭、水洗废酸、碱洗废水,剩余的汞损耗在经碱洗完进入氯乙烯气柜前的过程中损失或者通过氯乙烯气柜进入之后的聚氯乙烯的合成、气提、干燥、包装处理程序,经调查了解,氯乙烯甚至有微量残留于产品SPVC中,但本次汞污染排放现状调查在产品中未检出汞。可能是检测限大的缘故,导致在产品中未能检测出。

目前已检测出的汞的量有99.8%都能被回收,全部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汞平衡的偏差为0.193%,符合清洁生产物料平衡偏差范围(一般平衡偏差

3.3 物料损失原因分析

经审核小组和专家的现场实际考察,从原辅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员工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合成工段重金属汞的排放主要存在于酸洗和碱洗废水、抽汞触媒废水中。

⑴ 目前,公司使用的高汞触媒技术(HgCl2含量10.53%),虽然从技术工艺和设备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是其原辅料的利用率较低,触媒装填和搬运过程会加大含汞触媒、含汞废物的泄漏与环境污染,从原辅料、过程控制角度分析仍有较大清洁生产的空间。

公司正在进行低汞触媒技术的试验,试验完成后将转为工业化应用,逐步替代高汞触媒技术。低汞触媒其氯化汞含量在6%左右,低汞触媒技术的应用会大大提高汞的利用效率,减少汞的消耗量和排放量。

⑵ 在合成工段,涉汞排放的除了废汞触媒和废活性炭,主要为含汞废酸、含汞废碱及抽汞触媒废水的排放。废汞触媒和废活性炭污染主要发生在触媒填充、搬运以及储存过程中的泄漏排放污染。公司订制生产废触媒、含汞活性炭包装袋,并印制明显的危险废物标志、公司名称等,按照规定填充和搬运,能够大大降低含汞废物泄漏的几率。

⑶ 目前,公司含汞废水主要是经过沉淀和吸附剂的简单处理,由于废水含汞量较高,为达到排放标准往往投入成本过高,处理效率较低。

为实现经济增效、低排放的目标,公司投资研发含汞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工艺,该工艺将进一步减少汞的排放量,使处理后的废水含汞浓度低于0.005mg/L,同时,公司定期开展含汞废水的监测工作,确保含汞废水达标排放。

4 清洁生产指标对比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HJ476-2009《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将公司2011年有关清洁生产指标与清洁生产标准对比分析。

该企业采用的高汞触媒技术,不能达到清洁生产“采用低汞触媒技术”的要求;单位产品电石(折标)消耗量为1450 kg/t,仅满足三级标准要求;单位产品精馏、干燥尾气废气产生量为12900 m3/t,单位产品电石渣产生量(干基)为1.70 t/t,仅满足三级标准要求,其他对比指标均满足二级标准以上清洁生产要求。

企业环保设施较为健全,主要污染源产生和排放环节配备了相应的环保设施。但在计量仪表安装、能源定量考核制度、环保档案管理、环保设施运行数据记录、危险废物统计台帐、应急预案、相关方环境管理等方面与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5 清洁生产方案

5.1 汞触媒改型

公司对氯乙烯单体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汞触媒)进行改型,由高汞触媒改为低汞触媒,可使单位产品的汞触媒消耗量降低,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降低环境风险。

由于低汞触媒氯化汞吸附更加均匀,并且添加助剂,从其实际使用情况看,氯乙烯合成在130-150℃平稳反应,反应温度区间缩小,反应温度要求低于高汞触媒,对转化器的换热有较高的要求。解决低汞触媒在使用中的换热问题,主要通过2个途径解决:①提高固定床转化器的换热能力,可采用大循环强制换热。②适度降低单台转化器的生产能力,增加固定床转化器的数量。传统的转化器和移热方式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容易造成“烧芯”现象,为此,在不降低产能的前提下,为更好的发挥低汞触媒的性能,本项目通过优化固定床转化器的内部结构,强化其换热工艺,确保氯乙烯合成反应在低温下进行,充分发挥低汞触媒的催化潜力,减少了氯化汞的升华,降低了乙炔的炭化速度,满足了低汞触媒的使用要求。

该方案实施后,每年减少氯化汞的使用量为3.34吨,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单从触媒的转型可使得单位产品汞消耗量可下降43%,极大降低后序回收利用的成本,同时还可减少汞的流失和排放,确保当地环境的安全,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全部改用低汞触媒后,汞的年使用量将减少约3.34吨。按照纯汞的消耗量计算,每吨汞(99%)按照85万元计,每年将减少85万×3.88吨=283.9万元的开支。

5.2 含汞废水深度处理

为了提高在碱洗过程中产生的含汞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处理效率,减少排入环境中的汞量,公司对氯碱分厂产生的含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含汞废水的处理分两步进行,包括碱沉淀工艺和螯合絮凝工艺。废水处理后产生的固渣过滤后集中处理,废渣中富集的汞可回收利用,大幅降低废水的含汞总量,使得废液总汞浓度小于0.005 mg/L,远远优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达到地表水水质Ⅲ类标准要求。同时分离出的固体废渣,经压滤后集中回收,大幅度提升了汞的回收利用效率。该技术还具有处理前含汞废水浓度不受任何限制,操作过程不需要特殊的分离设备,处理过程不受水温影响等特点。通过方案的实施,可实现近期含汞底泥回收10 t,中期回收18 t;近期可回收重金属汞2.32 t/a,中期可回收4.181 t/a,大大减少了含汞废水泄露和污染环境的风险。

6 结语

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公司现状进行了细致地污染源排查分析,核算物料平衡、汞平衡,对比氯碱行业清洁生产指标,针对审核重点进行了物料损失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低汞触媒技术等方案的实施,企业初步减少氯化汞的使用量为3.34吨,单位产品汞消耗量下降43%,年节约成本283.9万元以上。含汞废水中汞浓度小于0.005 mg/L,可回收含汞底泥由审核前的8吨增加到10吨。

参考文献:

[1] 张亚雄,邓晓丹,吴斌.我国氯化汞触媒生产和废氯化汞触媒回收利用技术发展[J].聚氯乙烯,2008,36(10):24-27.

[2] 赵忠峰.低汞触媒在氯碱化工的应用与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24.

[3] 全面禁汞:中国和世界步调一致[N].《全球汞文书》,2011.

[4] 张英民,梁锡伟,郎需霞,等.新型环保低汞触媒的开发及应用[J].中国氯碱,2008,4:14-17.

[5] 张英民,郎需霞,梁锡伟,等.乙炔法氯乙烯低汞触媒应用进展[J].中国氯碱,2009,5:16-19, 45.

[6] 程淑华,李玉华,姜玉荣.影响触媒使用寿命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中国氯碱,1996,6:26-27.

神勇姐妹范文第5篇

宣传部

2009年2月20日,对临沂影视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以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事迹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沂蒙六姐妹》在临沂正式开机。

《沂蒙六姐妹》:把沂蒙精神传承下去

继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开拍之后,以沂蒙六姐妹为原型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于2009年2月20日下午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沂蒙精神展馆前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正局级巡视员、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董事长谷国庆,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王凤胜、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连承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少军等领导出席开机仪式。仪式由临沂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凤云主持。她说:相信这部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大片,不仅会问鼎“五个一”工程奖,而且一定会感动中国。

导演王坪:影片要凸显出人性的光辉

该片导演王坪曾执导过《孔繁森》、《金婚》、《朗朗星空》、《小胡同、大尊严》等有口皆碑的影视剧。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坪称,电影《沂蒙六姐妹》并非将真实的“沂蒙六姐妹”在电影中对号入座,而是把众多沂蒙人民支前的故事素材通过“沂蒙六姐妹”的形象集中体现出来,讴歌沂蒙的“淳朴美”,讴歌沂蒙精神。

王坪表示,这部电影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不会就事论事,“作品要像一副水墨田园画。‘沂蒙六姐妹’的精神已经升华成为沂蒙精神的代表,在我看来,沂蒙妇女很美,是一种张扬的纯朴美。我一定要把那个时期妇女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表现出来。”王坪说,“最重要的是影片要凸显出人性的光辉。”

临沂六姐妹主演:我们会用心演好这部电影

刘琳、范志博、李念、曹苑四位年轻靓丽的女演员,在影片中分别饰演“沂蒙六姐妹”中的四位。她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沂蒙精神展览馆之后,深有感触:“我们一定会用真情、真心感受沂蒙精神,感受沂蒙妇女的朴实与坚韧。无需过多的修饰,无需刻意追求,我们的表演将是最自然的流露,因为沂蒙精神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如何演好这部电影,教育我们要演好这部电影,要无愧于‘沂蒙六姐妹’这个响当当的名字。”

相关期刊更多

新长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吉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