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环境设计

农村环境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环境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环境设计

农村环境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生态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空间的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态型景观设计成为现代居住区环境建设的原则。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农民住房条件已改善的情况下,改善其居住的室外环境,创造一个结合本土文化并具人性化的环境景观,让农民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某地新村环境景观设计是新农村建设新农居的一个典型案例,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人居环境改善和人的素质提高相结合,所以本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生活小区,为当地农民提供一个舒适、惬意的室外居住环境。

1 村镇环境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做好村镇环境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能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居住环境比较差,生活垃圾没有及时回收,导致原本美丽清澈的乡村环境出现脏、乱、差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收入。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整体规划园林景观,打造整洁、美丽的乡村环境,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一个个旅游乡村、生态农业示范村的兴起,不仅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打造卫生优美、经济富裕的现代化强村提供重要的环境支持。二是缩小城乡差距。在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城镇化建设是核心内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而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环境景观设计,首先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在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上的差距,其次还能依靠当地优势,或建设生态旅游乡村,吸引城市游客观光旅游,或大力协助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吸引外地客商的投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营造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保驾护航,从经济上缩小城乡差距。

2 设计指导思想

某地新村因发展需要不再以旧农村形式居住,而是以小区形式,居住形式的改变可能导致社区关系的改变。社区需要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1]。因此在参阅相关规范、条例和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下,以怎样才能保持小区里有良好的邻里关系,怎样使这个小区的生活气息有特色,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是我们设计中坚持的指导思想。

3 景观设计思路

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通过具有浓厚农业精神的神话故事和节气文化作为景观设计元素,营造出自由舒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新农村文化特色的居住区环境。

空间的布局以门前广场为核心,两大主题游园为重点来布局。门前广场在空间上形成主入口景观轴上的一大视觉焦点。同时广场是村民们集会、公示、举办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但是景观的重点,还是行政的中心。两大主题游园一是东边的“神话故事园”,该区是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游园,故事用《牛郎织女》和《田螺姑娘》为主要内容;二是西边的“春”园,该园是以24节气中春天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为主题的游园。这两大主题园将我国的农耕文化与新农村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结合,很有亲和力。

3.1 功能分区

小区分为门前广场,两大主题游园和儿童活动区(如图1)。

3.1.1 门前广场

门前广场主要内容包括入口大门、跌水组景、北斗七星广场、舞台、办公楼。该处以跌水组景,设计简单,寓意风生水起,符合农村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北斗七星位于广场的中央,广场中央地面用玻璃制作,下面设计成流水,七盏嵌在广场地面,以不同颜色的灯表示七颗星,俯瞰广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流水,北斗七星就浮在会面上。简单的舞台,是村民的娱乐活动,聚会商讨的地方;舞台后面,办公楼门前区域,设置有宣传栏等公开告示的设施,是村务公开的一个固定专门交流平台。

3.1.2 故事园

该区是以设置雕像再现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游园,故事以《牛郎织女》和《田螺姑娘》为主要内容。园区内以一组细长的水景贯穿全园,这些故事通俗易懂,与园景互相辉映。人们在游园嬉戏时,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背景,更给人们一个交流、谈论、思考的场所。

3.1.3 “春”园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千年的劳动结晶。因此,园中设计“二十四节气碑”小广场,简述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形成及对农事的重要性,并以蜿蜒的园路为线索,将春季的6个节气串联起来。其余夏、秋、冬的节气在整个居住区贯穿,以小品的形式,深入到各处的景观中,使整个小区的主题统一化。

3.1.4 儿童活动区

儿童乐园是现代城市综合性公园的重要功能内容,该区与悠闲活动区毗邻,将大人们和小朋友的活动集中于一体,更方便一家的活动。

3.2 竖向设计

原小区地形平坦,所以在造景方面主要使用植物层次造景。并适当挖土填土营造有层次的园景。如在神话故事园中挖土造湖,在“鹊桥”与观景亭之间填起了土丘,在桥上望去观景亭,观景亭掩映在丘后树中、花前。在观景亭向桥望去,透过桥,“牛郎织女”的塑像就像站在桥上,就像故事中鹊桥相会的凄美情景。

3.3 道路及植物景观配置

3.3.1 道路设计

小区道路设计主要为人车分流的交通形式,每座住宅大楼都设有架空停车层、临时停车场,足够适应住户车位使用。

大门两侧绿化带设置临时停车场,方便访客停车和临时出入车辆,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住宅楼架空层供住户停车使用。环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路两侧设有园凳、园椅,方便游人停步驻足休息和观赏。

宅旁绿地间以汀步道为主,以营造一种简朴,田园气息。沿途有不同的绿化景观,一路有艳丽活泼的花架,文静恬美的大树,随着缓缓的土丘,绿色向上蔓延,与蓝天相接。

3.3.2 植物配置

树种的选择方面以乡土树种为主,选用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树种。其次,要选择抗性的树种,考虑树种净化能力、抗污染能力,以及对土壤、气候、毒性、病虫害等不利因素适应性强的树种。

在设计中,绿化景观上考虑一定的层次,采用常绿落叶、色叶、香花乔木搭配,景观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根据绿地的特色,用植物造景和造型,构图新颖别致而巧妙,绿化与美化相结合。色彩上强调整体感,大色块对比,以植物造景为手段,以清新、高雅优美为目的,强调视觉效果。不仅有图案美,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4 小品配置

在园林绿地中,许多小品都是具备特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功能实体,如装饰性小品中的雕塑物、景墙、铺地,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表达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小区园林景观以农村特色为主题,所以还会以农具为原型设计一系列的小品,以美化景观,深化主题。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民的生活条件日渐改善,生活渐渐与农事活动脱离,要使新式农民生活更舒适,有更好的发展,农民不能再以自然村的形式聚居,而是以发展小区形式的生活圈并注重其居住环境的建设。所以要为最基层的劳动者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我国农耕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也使新式农村居住小区的本土居民能有安全、舒适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张倩,王芳.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农村环境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 环境基础设施 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水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随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力度。事实上,政府掌握并能够运用的公共资源有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准公共品属性及其建设的紧迫性与资金来源的短缺,要求改变传统的政府单中心供给模式,充分调动其他力量形成多元共治格局,构建多中心治理主体体系。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的现实可行性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十三五”规划从不同层面提出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强调以市政设施、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为重点,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这为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持。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健全,使产权界定更加规范,有利于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的运作方式,满足双方多种合作要求。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较多、种类齐全,具有一定的资金规模、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这将成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公私部门合作供给的重要力量。另外,民营经济发展领域进一步放宽。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项目,并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推动民营企业项目实施,努力实现民营资本投资收益,这为民营经济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提供了机制保障与动力支撑。

农村市场需求扩大。传统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设施存量需求逐渐累积。环境公共品消费已成为农民物质生活资料满足后的最基本需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已成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这些都表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及建设势在必行,农村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推行多中心治理提供了巨大空间。

集体组织实力增强。我国积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政府治理和村集体组织自治良性互动,创新村集体组织自治方式,建立健全各项村民自治制度。经济基础较好、民主程度较高的区域,村集体组织具备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并能够取得村民支持。

农民支付能力提升。农民自主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须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农民支付能力提升依赖农民收入的增加。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这为多中心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主体间结构关系

农村基础设施可以分为具有纯公共品属性的基础设施和具有准公共品属性的基础设施。通常情况下,纯公共品属性越突出的基础设施,政府以外其他主体参与的可能性越小。民间资本或私人参与的条件为基础设施在受益上是否具备排他的属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主w形成的依据,是从经济特征上对设施具体内容进行区分。结合目前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的现实条件,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主体应包含政府部门、民间资本、集体组织、农民个人四类。其主体间结构关系包括以下几种:

合作关系。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与民间资本之间的合作,以及政府部门与集体组织之间的合作。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民间资本参与,但民间资本倾向于营利性设施投入,所占比例较小,且目前尚缺乏可行的项目法人运作规范,外部条件不利,导致其投资意愿大大降低。政府部门与民间资本之间合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治理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不断壮大和增强,并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特定方式实现一定范围内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但所占比例同样不大。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能够减少参与盲目性,提高参与效率,实现环境公共产品的多样化供给。

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与民间资本之间的竞争以及民间资本相互之间的竞争,竞争目的在于实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供给的有效性和低成本供给。民间资本在提供环境公共产品方面具有信息灵敏、运作灵活、成本低、速度快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获得农民的支持和认可。另外,民间机构数量较多,不同机构在提供同类具有潜在营利性环境公共产品时,相互竞争不可避免。

节点关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实质是网络节点间关系,不同治理主体就成了不同类别的网络节点,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总和就成为治理网络的节点间关系。其中,政府处于网络的中心节点位置,是治理活动的发起节点,控制着治理网络的发展方向。完善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网络,需以政府部门为中心节点,保持与民间资本、集体组织、农民个人等异质节点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关系,促进其他异质节点对多中心治理网络的支持。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主体的职责与义务

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有:一是制度设计,各级政府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消除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打破行业垄断、提升服务质量、给予同等待遇等政策措施,吸纳其他治理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和农民个人有效介入设施供给。二是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应尽量克服农村环境公共项目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以及低于预期收益的利润风险,提高各类主体的治理效率。三是管理监督,在多中心治理框架下,各级政府应承担对其他治理主体管理与监督的职责,保证其他治理主体从环境公共利益和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履行治理权责与义务,并推动多中心治理网络不断优化。

民间资本参与设施治理,主要通过与政府建立公私部门伙伴关系方式来实现,其权责义务体现在:获取优惠,民间资本借助政府承诺降低环境公共项目融资难度,并获取税收优惠,享受贷款担保,克服环境公共品产权关系制约,从而避免运营风险。选择方式,民间资本可以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产权变更等多种方式,实现与政府部门合作供给环境公共产品。履行契约,契约所规定的公私部门的合作内容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公私双方必须恪守契约、履行义务。

农民个体的责任义务体现在:自主供给,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不可或缺而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筹资建设的项目,根据受益者负担原则,农民同时具备筹资者与受益者双重角色,可以通过自主供给的方式满足实际环境需求。密切协作,政府部门、民间资本、集体组织等其他治理主体在提供环境公共产品时,农民具有配合、支持、协作的义务,以保证设施项目建设、运营、维护的顺利进行。

集体组织的责任义务体现在:补充供给,村级范围内部分无法通过政府公共财政实现、具有纯公共品属性的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应主要由村集体组织提供,从而与政府部门供给形成对应和互补。沟通媒介,村集体组织负有将农民个体同政府部门联结的义务,充当中间人角色,及时反馈各种信息,起到沟通双方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从而保证设施的有效供给。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多中心治理的模式选择与机制创新”(项目编号:15JK17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民间金融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 F830.5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54-04

一、民间金融在解决信贷配给难题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斯蒂格利茨和韦斯在1981年《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不完美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一文,对微观经济学中的信贷配给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的这样一种状况:由于事前和事后的不对称信息,信贷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道德风险效应)。逆向选择是指由于合约签订前的信息不对称,贷款风险最大的人往往是寻求贷款最积极的人。逆向激励是指由于合约签订后的信息不对称,在贷款发放或贷款合同签订之后,借款人可能改变贷款用途,从事不利于银行利益的项目,或者对银行隐瞒贷款项目的真实收益。以上两种效应在借贷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在借贷活动中,因信息证实的代价太高或因监督的代价太高,银行要么不能获得关于贷款用途和项目收益的真实信息,要么承担高昂的监督成本。为了减少以上两种效应的发生,同时减少监督成本,按照既定的契约条件(主要是利率),银行的自主性反应就是实行信贷配给,有些借款者得到贷款,另一部分只能部分得到或根本得不到贷方提供的资金。而得到贷款的往往是那些与银行有经常性的业务往来、银行对其财务和经营信息比较了解的大中型企业。

配给现象一般不会出现在运转良好的商品与服务市场上,因为需求大于供给会导致价格上升,从而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但在信贷市场上,决定借贷行为的因素除了利率外,还有诸如贷款用途、贷款抵押等非价格性的附加条件,这些附加条件使金融市场上均衡的决定不同于其他市场,银行为实现收益最大化只能实行信贷配给。

由于现实的金融交易具有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容易发生,使体制内金融机构和贷款人员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从而在主观上限制了对中小企业经济的金融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般为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由于自身的缺陷处于不利地位。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是从合作制企业和家庭企业起步的,至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家庭、家族色彩。它缺少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对其进行信用评估,也不符合有关条款所要求的贷款条件。特别是一旦发生宏观经济波动,企业的营业收入、投资能力、盈利能力就会明显受到冲击。加上这些企业自有资本少、融资费用高、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因而很难得到体制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满足率最小,特别是在当前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情况显得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对国有金融机构而言信用风险较高,国有银行发放贷款的监督成本高。我国的大银行由于贷款给中小企业,平均到每个单位贷款头上的成本太高,所以大银行更愿意向大企业贷款。由于信贷配给,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经济个体自然就有强烈的动机去寻找其它来源的资金支持。而民间金融如民间借贷等,由于在本乡本土开展“业务”,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履约问题在乡邻之间一般来说不严重,借贷者之间的信息和信用状况容易被对方了解,信息成本内化于当事人大量平常生活之中。由于利用了当地私人信息,民间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有比较优势,这也是民间金融产生的重要原因。正规金融机构在贷款活动中所必须进行的贷前调查以建立信贷关系的费用,在民间金融里相当低。因此,民间金融不仅在一定程度拓宽了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且可以缓解乡镇企业所面临的信贷配给困境。

可以说,民间金融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它内生于中小企业摆脱信贷配给困境的经济行为过程中。对此,很多学者都有专门的论述:

林毅夫等构建了一个包括异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异质的贷款者(具有不同信息结构的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部门)的金融市场模型,证明了金融市场的分割和非正规金融的市场特征是经济主体各自优化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根据林毅夫的模型,由于金融交易的特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事先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可能是民间金融广泛存在的根本的原因,否则,无法解释发达国家和那些已经实行了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还有大量的民间金融活动。

张杰在对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的研究中发现,民营经济(在农村即为乡镇企业)的金融困境是渐进式改革过程中的内生现象,其实质是信用困境。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解除不能依赖于现有的国有金融框架,不在于改变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与资金投向,也不在于由政府出面发育多少外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而在于以内生性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创新,只有内生性金融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才不至于损害民营经济可贵的内源融资基础。

依据不同层次资本市场对融资者的个人信息与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信息量要求的不同,王宣喻、储小平构建了一个倒金字塔式的资本市场层级结构:最底层级的资本市场是小范围的民间借贷市场,再往上一层是地区资本市场,比地区资本市场层级更高的是准国家级的资本市场(如创业板市场和国家级资本市场),高居金字塔顶端的则是国际资本市场。在这一结构中,不同层级的资本市场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融资规模和资金交易方式,所处层级越高,融资规模越大,贷款人需要借款人提供的信息量越多,融资风险也就越大。中小企业公开或披露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将会给其带来很大的困难,一般不愿按银行要求提供所需信息,所以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难,而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民间融资。从对民间金融需求的角度看,中等规模企业对民间金融有显著需求,小规模企业更偏好内部筹资方式。鉴于民间金融和内部筹资方式都属于内生性金融制度安排,出资人对这些制度安排的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低,同时政府的制度创新成本也低,因此在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与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以民间金融为代表的内生性金融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向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逐渐增强,特别是大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过贷款的企业比例远远大于中小企业。而在发展成长到大型企业的规模之前,民间融资对企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企业成长为大企业之后,这种重要性降低了,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发展壮大以后从银行获得贷款较为容易的缘故。

二、发展民间金融体系顺应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要求

在渐进式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近些年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农村现有体制内金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获取净储蓄的机制。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人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差距逐年扩大。可以说,现有农村体制内金融体系直接从农村吸收了大量廉价资金,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投入到了体制内经济,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极大贡献。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对体制内金融扭曲和金融抑制的理性回应。由于体制内金融机构的所有制偏见和制度歧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强烈的制度需求。在体制内金融对农村供给缺乏的情况下,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要生产,资金需求的缺口只有寻找新的渠道。我国民间历来注重血缘纽带关系,特别是在农村,遇到困难向亲朋好友求助是很自然的事,民间借贷就成为弥补农村资金缺口的重要选择。民间信贷的手续简便,经营方式灵活,满足了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而用于生产性投资的借贷资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也会要求较高的利率。在央行实际利率明显偏低的情况下,把钱存入银行增值有限。在现今投资渠道不多,而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又太高,将钱借给信用好的、知根知底的乡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于是民间金融迅速发展。

对于农民来说,民间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体制内金融市场。从局部的数据来看,部分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已有相当规模。民间融资的形式也多样化,融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温州农村,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盛行。据中国农业银行温州支行对温州农户的抽样调查,约有83 .3%的农户都曾经有过民间借贷活动,温州市民间借贷占到整个农村资金市场总量的1/3。而在个别私营经济特别发达的区域,95%以上的家庭都参与了拆借活动,80%农户的钱不存在银行,80%的资金也不存在银行,他们在熟人、邻里之间,或熟人的熟人之间直接拆借,规模在100万元左右的生意款一般都是通过向熟人借钱

筹集。苍南县龙港镇是个经济发达镇,这个镇90%的企业有社会借贷,民间借贷一般占企业资金总量的30%―40%。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民营经济逐渐成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民间金融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在特殊社会环境下采取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新的经济成分挣脱体制内金融体系束缚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体系顺应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民间金融在解决信贷配给难题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为了解决信贷配给难题,必须构建民间金融机构体系,只有如此,才能缓解我国农村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从制度结构变迁的角度看,也只有内生于农村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农村金融成长的真正要素,存在于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金融机构显然比现有农村体制内金融更适合于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需要。

三、社会关系资本是民间金融生存的农村社会环境

斯蒂格利茨在研究借贷市场时指出,关联契约也是一种贷款担保。关联契约指的是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除了在信贷市场上存在借贷的关系外,还在其他市场上(如商品市场上)存在交易关系,因此双方在签订信贷契约时会把其他市场的交易情况考虑在内。这种存在于信贷市场之外的交易关系,是民间信贷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现象,不仅为贷款人提供了关于借款人资信、还款能力的信息,事实上也是一种担保。它增加了借款人违约的成本,使得贷款人能够对借款人保持一定的控制力,加强了对借款人正确使用贷款以及履行还款义务的激励。如果将斯蒂格利茨所讲的其他市场上的交易关系做一下扩展,将借贷双方的社会关系也考虑在信贷契约之内,则这种社会关系将构成一种扩展了的关联契约,从而成为一种无形的贷款担保。

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着建立在血缘、亲缘、业缘和地缘关系之上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财富,可以成为人们在经济关系中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在纯粹的商业信用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起到部分的贷款担保的功能。一旦借贷关系中的一方在信贷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发生违约行为,他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有形的契约规定范围内的惩罚,即便是他可以设法避免这种有形的惩罚,由无形的社会关系形成的贷款担保也会给他以严厉的惩罚,他的社会关系在他违约之后马上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简单地说,他将丧失在他的社会关系中的信誉。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应该意识到良好的社会信誉的建立需要持之以恒地谨慎行事,但却可以毁于一旦,在社会关系中的信誉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这显然是一种无形的社会约束力。农村民间金融活动本来就是建立在血缘、亲缘、业缘、地缘关系之上,因而会自然地利用这种社会约束来作为借贷契约履行的保障。

在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的。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前者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亲属网络,后者则是以村庄、集镇为单位的社会共同体。这种社会共同体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治理机制,“社区解决的是那些古典的国家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即类似邻里和睦问题,地方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保险与其它风险共担机会的缺乏,将穷人排除在信贷市场之外,以及对工作过多和无效监督等。社区有时能做到政府和市场不能做到的事情。”中国是一个公认的“关系本位”的社会,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的经济资源匮乏,人情和私人关系在日常生活之中得到强化。又因为我国自来是农业大国,农民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为了生存下去就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获得各种援助和生存资源,即用关系网来寻求自身的社会保障,使这种关系网进一步强化。个人的社会关系因而就成为其重要的社会资本,可以在资金融通活动中作为一种无形的担保。

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对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乡土社会”是他研究传统中国农村时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概念。乡土社会的特点是,从外部看,由于人口流动水平低,社区之间往来少。而从内部看,人们在这种区域的限制下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彼此之间极为熟悉。这样的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依赖人们对非正式制度的遵从。乡土社会中,“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熟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他人的信息是个体行为受到监督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违背了契约很快就被全社区的人知道,违约行为就可以迅速转化为一种公共信息。作为理性人,在决定是否信任他人时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视其失信的可能性有多大。“熟人社会”克服了信息的闭塞性。大家在一个社区生活、劳作,互动频率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积累了有关其它人的大量信息,大大减少了经济交往中的信息成本。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群体的和谐一致。这首先表现在“义利之辨”上,“贵义贱利”成为个人价值取向的核心。人们一方面用“义”来排斥“利”,否定“利”,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小人谋食”;另一方面又以“义”为原则将“利”溶解其中,所谓“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不一味排斥利,关键在于“义”、“利”关系如何摆。以此达到行动者内在价值观念的和谐。在熟人社会中,每个人都处于与自己熟悉的人所形成的网络中心,所有活动几乎都是在“关系”的网络中展开和进行的,与熟人和谐相处,靠的更是人情面子。在这样的场域中,“人情”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而人情背后的面子同样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一个人面子得失、人缘的好坏、人情的厚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恪守信诺,诚实如一。在我国农村社会,面子是与个体的荣誉密切相关的,而荣誉的背后,则又潜藏着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社会舆论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及社会现象,它对个人的言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民间金融活动中,参与者都处于一个社会共同体中,人们的流动性小,失去好的声誉非常容易,但是要将不好的声誉转化成好的声誉则要付出太高的成本。所以一个人的信用好坏在社区中口耳相传,构成了关于个人声誉的积累。声誉的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制约少数人实施机会主义的有效机制,因而具有约束功能。

根据博弈论,博弈的双方要实现合作,除了必须尽可能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之外,还在于要把双方置于一个重复博弈的境遇之中。在无限次或未知次数的重复博弈之中,博弈双方的行为选择会达成较优的博弈均衡,使双方均取得较好结果。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参与者实际上是进入了一种重复博弈。我国农村乡土社会的人缘、血缘、地缘特征使其成员处在循环往复、持续不断及紧密的人际交往之中,在这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起到规范经济活动的功能,有助于生成互惠的社会规范。要与其他人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就一定要讲信誉。否则,哪怕是一次偶然的行为偏离也可能被打上不诚实的烙印。而一旦周围的人对他的信任预期黯淡,也就降低了此人的社会价值,传统文化中的“父债子还”的伦理道德观念更加重了这一群体性惩罚。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因此而更加重要,更具有稳定性了。

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不仅要依靠法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保障,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的理念来维系,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来维系。我国农村社会中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实际上为农村民间金融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本,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资本,在民间金融活动中,这种社会关系资本发挥了抵押、担保和监督约束功能,而在正规金融体系中,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注: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06SJB790014)研究成果,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小额信贷发展状况调研”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平, 徐忠. 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J]. 经济研究, 2006,(4).

2.王曙光. 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制度演进[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 Stiglitz, Joseph. Incentives and Risk Sharing in Sharecropp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 April 1974.

4. Stiglitz and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81.

5.樊纲. 发展民间金融,推动金融改革[J]. 珠江经济,2001(4).

6.麦金农.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 上海三联书店, 1997.

7.林毅夫,孙希芳.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No.C2003025,2003年

8.张杰.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 经济研究, 2000(4).

9.王宣喻,储小平. 资本市场层级结构与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J]. 财经科学,2002(3).

10.杨新华. 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

11.吴士余:《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第13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第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农村环境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农村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即表明新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忽略了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致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农药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要低20%,流失的农药进入水体和土壤,使环境遭到污染,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50%,流失量巨大,而且化肥的逐年追加不仅降低了施肥增产的效果,而且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地膜属难降解材料,废膜在地下可以残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使土壤蓄水、导水能力减弱,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

第二,畜禽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农村养殖场大多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养殖污水任意排放、畜禽粪便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使水体丧失经济功能;污水中有毒、有害成分一旦进入地下水,会影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畜禽粪便及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会使农村环境中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威胁人畜健康;畜禽养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污染养殖场及周边乡村环境。

第三,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目前绝大多数是科技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以矿产开发、造纸、化工等为主。这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对废气废水废渣等没有进行妥善处理,随意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第四,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绝大部分露天随意堆放,既没有分类回收,也没有进行防渗、防流失等处理,造成不可降解的无机物长期堆积,占用农村耕地,破坏乡村自然景观;易腐有机物成为蚊蝇细菌、病毒的滋生繁衍场所,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成因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这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摆脱贫困,广大农村在缺少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走粗放型的发展路子,掠夺性地利用土地、矿山、森林等资源,从而造成土地退化、森林破坏、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着明显的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在美化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污染型企业向农村搬迁,使本就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不堪重负。

第二,农村环保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农村环境保护失去制度性保障。发达国家对农村环境的保护是通过法制化途径实现的,而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相对滞后。既有的环保法规多是针对城市环境问题和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而制定的,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缺少具体有效的政策和监督管理措施,地方政府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地方性农村环境保护规定,使农村环境保护处于无针对性法律约束管理的状态。

第三,环保机构和人员短缺使农村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监管。当前,我国最基层的环境保护机构是县级环保局,只有少数乡镇建有环保办公室、聘有环保员,但他们的主要职责仅限于对农村工业环境的监管。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的专门环保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乡村环境保护基本处于无人过问状态,即使上级环保机构意识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存在,但治理起来也往往由于资金短缺、环保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而有心无力。

第四,农村环保经费投入不足使农村环保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以政府投资为主,但政府有限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我国的环保资金多投放在城市,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大都还是空白,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都没有配备,导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生产生活垃圾随意抛弃,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环境质量的差距。

第五,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难度。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污染表现淡漠,缺乏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环境权益方面,绝大多数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只要环境污染不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安全,他们往往会听之任之。而且当环境保护和自己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物质满足。当需要出钱出力治理环境污染时,很多农民又会表现出抵触情绪。

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开创农村环保工作新局面。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作目标范围,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评价体系之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农村环保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第二,加强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建设,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的空白和盲点;制定一系列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标准,使农村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在普法方面,要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农民、企业经营者、基层领导干部等的环保法律意识。在执法方面,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逐步改变过去人治重于法治的现象,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构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保证。应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置环保机构,配备专业的环保工作人员,在村里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环保员,切实解决农村环境无人监管、无人负责的局面,及时处理各种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农村生态资源。对配备的农村环保员要定期进行环境保护理论和技能培训,以此确保农村各项环保工作有效开展。各级环保机构都要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保证农村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建立多渠道环保融资机制,加大农村环保投资力度。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环境保护措施顺利落实的瓶颈。在国家环保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元化环保融资机制,拓宽环保资金的筹集渠道。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决定了各级政府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投资主体。地方政府要在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加大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努力改善当前环保资金短缺的局面。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合理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推动农村环保产业的发展。

第五,不断推广农村环保新技术,为农村环保提供科技支持。借助环保新技术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要加大适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快环保科研成果的转化,切实发挥科技对农村环保工作的支撑作用,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农村环境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27-02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逐步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机遇、新的压力和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由于环境保护工作重城轻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类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低下。同时,一些基层政府对环境保护不重视,导致环保责任考核不到位。

2.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缺乏有效的治理方案

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发达县域的污染向欠发达县域转移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农村没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

3.农村环保监管力量薄弱

从我们晋城来看,大多数乡镇没有配备专职的环保员,基层环保力量现状与日益繁重的农村环保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三、不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近年来,我们晋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1.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2007年以来,在对全市10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全方位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晋城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点加强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

2.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在全市大力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扎实推进了生态市、生态县建设以及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编制完成了晋城市、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完成了晋城市、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规划。

3.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坚决取缔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因地制宜,对城镇周边和邻近城镇污水管网村庄优先接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建成了泽州县东四义村、城区洞头村等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实现了稳定正常运行。

四、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农村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十二五”时期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将由城市逐步向农村转移。作为我们晋城来讲,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创新机制,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全面推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以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农村领导干部,在农村环保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2.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对饮用水源地周边的各类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排查和集中整治,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进行全面拆除,对影响并污染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企业坚决实施关停、搬迁。

3.大力推进农村污染治理

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载体,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利用全市土壤污染调查的成果,积极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工作。

4.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