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范文第1篇

永远感到它舒缓地降落,升起;

而醒来,心里充满甜蜜的激荡。

不断,不断听着她细腻的呼吸,

就这样活着――或昏迷地死去。

这些诗句来自济慈著名的诗歌《灿烂的星》。查良铮(也就是穆旦)的译文。一般被认为是济慈的最后一首诗――所谓“绝命诗”是也,此说法虽然并不确定,但推及本诗出现的时间和内容来看,还是可以将之视为济慈大量爱情诗中的代表作。2009年,这首诗的标题成了一部电影的片名,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带着这部新片来到了戛纳。

尽管坎皮恩一直不承认“女权主义”导演的身份,但她之前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清晰而毫不含糊的女性视角,那些沉默的、拒绝交流的、总是身处主流之外的女人纷纷成为之前坎皮恩每一部作品的主人公。自2003年以来,6年没有真正的剧情长片问世的坎皮恩似乎已经走出了瓶颈。客观地看,从《钢琴课》之后,坎皮恩的作品素质呈现稳定下滑的曲线。2003年的《切割》几乎断送了她作为一个优秀导演的名声,她的确把梅格・瑞恩这样的甜心符号变成了真的女人,但世上并不欢迎那样苍白,迷茫、自恋的女子,那也许是当时导演揽镜自照的写真。在戛纳,坎皮恩被再次问到“女性主义”的问题,她的回答一如既往:“就像有人问我为什么讲英语一样。我是女人,我理解女人的灵魂,女人的一切。这是我的独特性的洞察力。”

不过这一次,她的电影的主人公是个男性,约翰济慈,诗人,19世纪时只是小有名气,待到他的文字流传到21世纪,这个名字已经无法离开“伟大”的形容词了。无论从他的诗歌或是从他的身体来看,这是一个比绝大多数女性都要纤细和敏感的灵魂。《灿烂的星》有坎皮恩最为迷恋的古典主义气息,璀璨的诗歌、早逝的天才,以及被命运折断的爱情,作为电影题材来讲,这些并不罕见,甚至稍见滥俗,以往描绘诗人的影片,成功的甚少,且大多魅力有余而内涵不足。简・坎皮恩的聪明之处在于她没有将影片作为传记片来打造,济慈的人生并不扑朔迷离,缺乏电影应有的戏剧性,而贫贱之中芳华一瞬的爱情尽管典型,但太过典型的爱情案例已经汗牛充栋,艺术电影更喜欢剑走偏锋的非主流口味。

真正吸引坎皮恩注意的是人类灵魂的冲突和融合,在后世的济慈研究者中,关于济慈的爱情始终是富有争议的,现实中济慈只活了25岁,他的爱情从1818年偶遇芳妮・布朗开始,到1821年肺结核病逝结束。济慈和芳妮(至少在表面上)是完全相反的两类人,虽然都是幼年丧父,经济窘迫,寄人篱下,但芳妮的家长希望大女儿能归嫁豪门,仙及鸡犬;而济慈的朋友大多是出身高贵的文学界名士,雪菜,华兹华斯或借给他房屋住的查尔斯・布朗(影片中的重要人物)均是常伴济慈左右的好友。济慈沉默细腻,芳妮活泼跳脱,“无知,行为乖张,四面八方飞,浪蹄子一个。言行有一种调调,我厌倦的调调”,这是济慈刚见到芳妮时和弟弟通信中的描述,可见二人在性格深处有着极大的逆差,“但爱情的奇妙在于,越是不同的人越容易出现火花,而在慢慢深入之后,他们渐渐变成了彼此”。生而早慧的济慈对大自然的一切灵性都极度敏感,一生受现实挫折的他之前只能在诗歌中寻找光明,芳妮明亮而天真的无邪姿态,的确无异于黑夜中的一颗明星,济慈对芳妮“厌倦”的第一印象实际上成为一种另类的“一见钟情”。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爱情隐喻认知原型 意象图示

一、前言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抽象的模糊的概念。情感隐喻在隐喻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爱情在各种情感中最复杂、最抽象。爱情是人类共有的心理体验,中西方都认为爱情隐喻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爱情是战争,爱情是旅程,爱情是液体”(张辉,2001)。但是关于中西“爱情”隐喻的差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爱情是植物”、“爱情是动物”、“爱情是宗教”三种认知原型,从原型范畴理论对中英“爱情”概念的形成及差异进行阐释,以探讨“爱情”概念形成的本质同时突显中英文各自鲜明的个性。

二、对“爱情是植物”的不同认知

从始源语“植物”到目标语“爱情”的特征映射是显而易见的。植物的发芽好比爱情的萌芽,植物的生长好比爱情的发展,植物的开花好比爱情的成熟,植物的枯萎好比爱情的结束。但是由于生存环境和使用习惯的不同,在具体的隐喻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

1. 你我的心,是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艳。

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3. 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5. 桑中之约,不可长久。(《聊斋志异・窦氏》)

6.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

7. 桑叶本无心,是蚕儿太多情。无心负了多情,情该怎么了?

中国在过去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男耕女织”是典型的生活状态,中国古人对“爱情”的隐喻深深受此影响。如中国人把夫妻比作一根茎上的两朵莲花,把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说成是糟糠之妻,用红豆比喻相思之苦,用桑林比喻男女幽会时的密约。可见,农业社会对中国“爱情”概念的影响之深。莲花、红豆及桑叶等植物很容易被人联系到,中国人在这些有形的植物的体验下形成了一种“美满和幸福”的意象图示,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成理想化认知模式,然后形成“爱情”的认知原型,随之产生“爱情”这一抽象概念。

8. 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Robert Burn, A Red, Red Rose)

9. No rose-bud is nigh, to reflect back her blushes.(The Last Rose of Summer)

10.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William Shakespeare, Sonnet 1)

英文中用植物表达爱情的诗句明显没有中文多,英文多用玫瑰来比喻爱情。和汉语爱情表达的阴柔含蓄相比,英语更加大胆直接、炽热奔放,富有阳刚之气。用火红的玫瑰来比喻爱情的热烈,是西方人豪迈性格的体现。西方人借助对玫瑰的感知,映射到爱情的结构中来。在对玫瑰的体验之下逐渐梳理和整合出一种“热烈和浪漫”的认知原型,并在这一认知原型基础上产生了“爱情”这一抽象的情感概念。

三、对“爱情是动物”的不同认知

中西方都有很多“爱情是动物”的隐喻,但是中国和西方所引用的具体动物却迥然各异。中国人爱借用一些漂亮可爱的成双成对的鸟类来隐喻爱情,而西方人却用一些其貌不扬的动物来映射爱情。

11.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12.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古诗十九首》)

13.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4. 龙凤吉祥,鸾凤和鸣。(《孔丛子・记问》)

15. 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简文帝《咏蛱蝶》)

16. 思为双飞燕,衔泥筑君屋。(《燕赵多佳人》)

17. 今日池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王子一《误入桃源》)

鸳鸯是亚洲特有的动物,它们白日湖间并游、夜间交颈而眠。比翼鸟是中国神话里的鸟,仅一目一翼,雌雄并翼才能飞行。龙凤也来自古代神话,凤是一种能带来太平的吉祥鸟,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凤常以一雄一雌为象征,比喻夫妻相随、吉祥幸福。鸳鸯、龙凤、比翼鸟在中国都具有民族特色,代表着双宿双飞、不离不弃。而凤蝶、飞燕等美丽的小动物也常被用来比喻情意绵绵、难舍难分。中国人在对鸳鸯、龙凤等动物的体验下抽象出一种“吉祥和谐”的意象图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爱情”的概念。

西方人对鸳鸯、鸾凤等比较陌生,而且对中国人崇拜龙凤颇为费解。西方文化中表达爱情是不借用此类动物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爱情表达方式。首先,西方人用来隐喻爱情的动物多是自己身边的,比如西方人爱养宠物狗,“puppy’s love”就是指初恋。其次,西方国家多沿海,在语言表达中也多引用水生动物,例如用海豚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把天鹅视为纯洁爱情的象征。再次,西方是畜牧民族,因此多用一些牲畜比喻爱情概念,如“make sheep’s eyes at”指抛媚眼、送秋波,而“old goat”意为老色狼、好色之徒。西方人通过对天鹅、海豚等的感知和体验,产生了“纯洁和忠贞”的认知原型,并以此为认知参照点,形成范畴和概念,最后用语言形式“爱情”将这一意义固定下来。

四、对“爱情是宗教”的不同认知

“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与文化关系密切。”(岳好平,2010)中国文化深受佛教影响,在对爱情的理解上也不可避免的反映了佛家思想。而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其教义影响已深入到对爱情的表达。

18. 爱情犹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19. 千里姻缘一线牵。(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20.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21.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新百娘子传奇》)

22. 你来到这个世间,只是为了遇见他,与他牵手,成就一世情缘。

23.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24. 在千百万人中,千百万年间,不早不晚,正好碰上了。(张爱玲)

佛教的禅宗主张顿悟,提倡“心静自悟,顿悟成佛”,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爱情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靠恋爱中的双方去顿悟,所以爱情犹如“禅”,不可说,一说就错。“缘分”一词也来自佛教,佛祖释迦牟尼认为,宇宙间的现象都是由因和缘促成的。“因此佛家便有了因缘论或缘起论的说法。后来人能够相遇,甚至能成为夫妻,相守一生也被认为是有缘。”(王聪会,2005)缘分是男女爱情的开端,从陌生到相知相爱,让人觉得是冥冥之中的注定,神秘而美好。“因缘生情”,在中国人民的爱情观中占据重要地位。参照中国的宗教文化,有助于理解“爱情”的隐喻映射。在对佛教的反复体验下,形成了“顿悟和缘分”的意象图示,并随之抽象出“爱情”的概念。

25. He is forever singing her praises.

26. He worships the ground she walks on.

27. We were made for each other.

28. She is my better half.

29. We function as a unit.

30. Theirs is a perfect match.

从西方人把对方看作“神”,去“praise”,去“worship”,可见西方人对对方的赞赏和尊重。而西方人把双方看作一个整体,可以从基督教中找到原型。据《圣经》记载,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然后用他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他们在伊甸园里过得幸福甜蜜。人们从《圣经》里得到启示:男人只有寻觅到自己的肋骨变成的女人,婚姻才会美满幸福。男人终究要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统一体。“爱情是两人相互补充”这一观念在西方社会的爱情观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想理解西方人的“爱情”概念,不能不参照西方的民族文化――基督教。在对基督教的反复体验下,西方人形成了“依赖和尊重”的意象图示,即“爱情”的认知原型,并通过隐喻认知机制,形成范畴和概念,“爱情”的意义便形成了。

五、结论

中英“爱情”情感隐喻的用法可以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认知主体的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不同,对客体的映射也就不同,从而具备了认知的独创性。如同样是植物,汉文化从中抽象出的是“美满幸福”,而英文化中投射出的是“热烈浪漫”。

本文通过对30个例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英文“爱情”情感隐喻具有不同的认知原型,这是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对“爱情”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有助于揭示“爱情”概念表面现象下的深层认知过程,进而理解人类情感概念形成的本质;同时,认清差异和本质,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创造出更多独特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程琪龙.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王聪会. 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2).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范文第3篇

范学宜是看一眼就会让你喜欢上的那类人,举手投足间都有抒情的味道。因为《夜宴》片尾曲《我用所有报答爱》,大家认识了她,但她早已是个拥趸无数的诗人兼成功的画廊经纪人,还制作过一张专辑。她活得比谁都努力,也比谁都通达。

苦难掩不住诗的人生

学宜出生在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家中5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二。5岁那年母亲精神失常了,动不动就往外跑,学宜的童年记忆就是漫山遍野地找她。家的周围是荒野,是大山,学宜的童年就是挎着一个大大的菜篮子,一边采野菜,一边找妈妈。而妈妈病得不太厉害的时候,就是天堂般的生活。记得有一次她挎着半篮野菜和半篮野花,陪着妈妈回家,妈妈很平静,腋下夹着一束很香很香却不知名的花,风吹着满地野草像波浪一样翻滚――那是童年最美的画面。她说她打算写一部以自己童年为蓝本的剧本,她能想象这一幕拍出来的景象是多么美丽感人。

生活的极端困苦和艰难,培养了她勤劳的性格,8岁的时候学宜已经能够劈柴担水、照看幼弟、卖东西赚钱了。她曾偷废铁卖,直到有一天被一个同龄女孩发现。女孩把学宜拦在窄巷里,两人都沉默着。学宜知道自己无路可逃。女孩后来抢了她销赃得来的2块5毛钱飞快地跑了。那一瞬间,学宜却奇怪地如释重负,“感觉她抢走了我的坏命运,从此我不再偷东西。”这个故事后来写入了她的自传式电影剧本里,很多导演看了都爱不释手,包括香港的张婉婷。

学宜11岁才上学,那还是因为弟弟不爱上学总逃课,父亲心疼那交了的学费,就让她替着上学了。谁也没想到,她读书会那么好。六年级时还得了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

初二夏季的一天,小弟跑到教室找她。学宜一看就知道妈妈又跑了,就出去找。三伏天太阳很毒,母亲中暑躺在地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她把母亲背到边上的小树林。母亲醒了,很清醒,开口就问:“你恨我吗?要诚实回答。”学宜说:“生命是自己的,你给了我生命,你的任务就完成了。我的好坏和你没有关系。”然后她在地上写下来,这成了她的第一首诗《草籽的命运》。

物质的贫乏和生存的艰难,考验着这个小女孩,可是生命自有回避伤害的强大本能。学宜说:“我很小就知道现实有多残酷,同时我也知道现实不容逃避。为了保护自己,我就自己营造了一个城堡,把我的心和灵魂放在那里。帮助我营造这个城堡的,是大自然里的一切:朝阳、落日、野花、云朵,还有电影。”

那时候学宜家所在的农场经常放露天电影,有电影的日子对她来说就是盛大的节日。为了可以静静体味电影里的一切不被打扰,她总是早早就爬到了树上。至今她还记得看《佐罗》的时候,电影散场时分,她难过到了极点,趴在树上迟迟不肯下来,她喜欢佐罗,幻想他会从银幕上走下来把她接走……

就靠着自然和电影给予的安慰,学宜顽强地成长,一颗心没有被现实击碎零落成泥,而是打磨出了日益坚定、洁净、美丽的光芒,至今老家的乡亲们提起她,都会说:“喔,二丫啊,那闺女最爱笑了!”

贫穷却从不为钱发愁

21岁读完高中,学宜就去挣钱了,她做过很多营生:在当地当过新闻干事、200元一个月的饭店迎宾,后来承包了汽水厂才开始赚点钱,母亲的病那时候也已好转。学宜24岁的一天,她突然觉得应该离开村庄,便剪去长发,独自一人带了1500元钱坐上火车远行。她游荡到了北京。正是阳春三月,火车进入城市,扑面而来的迎春花跳进了学宜的眼里。一种亲切,把准备四处游走的她留了下来。站在北京熙熙攘攘的街头,学宜觉得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中,没有人认识她,也不会有人打扰她。

一开始学宜住在地下旅馆里,她是一个漂亮女孩,于是夜里总是有不三不四的男人来敲门。旅馆里的服务员告诉她:“你像个学生,应该住到学校里去,那里又便宜又安全,吃的也好!”于是,学宜就在街上乱走,这一走就走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当时学宜就想,我怎么才能住到学校里去呢?她看见校园的橱窗里张贴的短期英语培训招生启事,她立刻动了心,花了420元报了名,报完名她问人家:“那我的住宿怎么办?”当时所有的人哄堂大笑,但有些窘的学宜还是倔强地说:“我来你们这儿上学你们得管我住。”或许被学宜的质朴打动了,就在这时,一位老师抬头看了她一眼,他说你过来我看看你的身份证,之后他给她一张字条:“拿着这条子,上三楼找吴老师,让他给你安排。”15分钟后,学宜已经坐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宿舍的床上了。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后来,学宜去找工作,在人才市场她看见一个家具厂的展台布置得很漂亮,她喜欢漂亮的东西,就走上前去:“我要应聘。”人家问她:“应聘什么?”她说:“卖家具。”自信满满的样子,让她顺利得到了这份工作。后来她才知道,这家家具店,在北京极有名,卖的全是意大利进口家具。家具店条件不错,每个月有提成,尤其还管住宿,这对于到处流浪的学宜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学宜的经商才能在这一阶段初露端倪。她从来没有卖过东西,但凭着冷静细腻的观察和艺术的鉴赏力,学宜总能提供给消费者最客观最诚挚的建议。她会真诚地告诉顾客:“这个不好看,你不要买。我建议你买那种……”她总是说自己卖的家具不好,可是天知道她有着什么样的魔力,销售业绩连续六个月在全公司排名第一。就在老板对她另眼相看,准备派她去开设分店的时候,学宜辞职了。因为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世界。

她带着卖家具存下的钱搬回到校园里,开始了她最想要的自由的生活。她从不为钱发愁――有钱的时候,就去附近的万圣书园看看书,坐在未名湖畔写写诗;一旦没钱了,她就去找工作,什么工作都行,一旦攒够了5000元钱,她就立马辞职,过回自己想过的生活,并把对生命的感悟与向往都化成诗句,记录在自己的诗集《童年河》里。

1998年,那年过年学宜没有回家,大年初一的时候,她一个人坐着公共汽车去了北大。假日里的北大安静极了,她突然间觉得阳光是那么美好,而这种美好的阳光却没有人来和自己分享,她就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叶子怎么不来享受阳光,虫子去了什么地方,古老的岁月,年轻的阳光永远都挂在窗上……”写完后的她特别高兴,像吃了大餐一样。迄今她都认为那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作品。

追求完美寻找价值

在曾经穷困的北漂日子里,学宜遇到了许多与她同样命运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画家。出于对油画的特殊喜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宜,竟能够准确地诠释出这些画家的思想。而这些画家贫穷的生活状态却让她感到心疼,她觉得艺术家不单需要钱,更需要赞美和呵护。她是一个有些江湖义气的人,便经常义务帮着他们卖画,还真的卖出去不少,一来二去,她就成了许多画家的经纪人。

1999年,学宜第一次做画展,就花光了所有的钱,兜里只剩下100元。那次是为画家刘辉在北京非常有名的美术馆国际艺苑办展览。展览很成功,当天就卖掉17幅画。学宜凭借自己天生的鉴赏力,发现了很多好画家,他们曾经默默无闻,但被学宜的慧眼相中后,几年后即扬名国际,身价倍增。画家王京东便是一例,学宜找到他时,他还靠着父母过日子,除了画画一无所长。学宜诠释他的画:“像歌剧,无比盛大,每一个人都是角色,每一朵花都那么矜持……”后来,学宜帮他拉来了赞助开画展,很快便脱颖而出,尤其受到了诸多女性的认同。

学宜最多的时候也仅仅只两三位画家,因为她认为经纪人必须非常热爱自己所的作品并全心投入才行,太多了会累心。有些画家经过她的推广,被更有实力的公司看中,她会选择放人,“人往高处走是应该的。而且我会因此觉得很有成就感。”她的豁达,让很多有实力的画家都愿意与她合作,也为她在艺术品交易圈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如今学宜在北京的“798工厂”拥有了自己的画廊。“微笑着送别一个个成名的艺术家,再把目光关注在其他默默无闻的艺术家身上,周而复始,是我最大的乐趣所在。”她说。

其实学宜更愿意别人把她当做诗人。因为这么多年来,写诗早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成了一种本能。也正是因为那些诗歌,让著名作曲家谭盾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电影《夜宴》需要一首片尾曲的时候,谭盾第一个想到了她。他们谈了两个小时,谭盾说:“我相信你,你放手去写吧。”她说:“那你别催我,我不喜欢在压力下写东西。”她哪里用人催,仅仅花了一个晚上,就拿出了三版歌词,冯小刚看了之后说:“都很好,放弃哪一版都心疼,只能是忍痛割爱。”

电影放映以后,很多人都说:这首歌,已经成为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偶然的机会,学宜被一个歌手的声音深深打动,她叫巴度,便想全力包装这个充满个性的女孩子。由此,她这个根本不懂音乐的人,又涉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为学宜想让自己的诗能够被唱出来,她要告诉大家音乐还是要回到文学,歌词回到文学才能回到主题,才能回到美本身。这张专辑,从整个的艺术把握,包括从化妆到造型,到封面设计,学宜都希望它有中国人的品质在里面,当然同时也是对完美的一种追求。

经过4年的努力,学宜和巴度共同完成了诗与歌的完美结合。学宜为巴度打造的首张个人专辑《风里唱》于2006年9月正式发行。当学宜看到融入自己太多诗的韵味和歌的情怀的专辑终于在一波三折后浮出水面,学宜由衷地感到欣慰。

现在有很多电影、电视剧来找学宜为主题曲作词,可学宜最希望的是专门为孩子们写些歌,很快,她的第二本诗集就要出版了。

爱情远不如大树可靠

学宜不谈恋爱,“相信爱情还不如相信一片叶子,叶子能看到变绿变黄。爱情看不到。”

在许多人的想象里,这样美丽又有才干的女子,一定应该有着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可是在学宜看来,爱情就是:爱了,怎么都行;不爱,转身就走。

这样的利落和洒脱,是因为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男人和爱情,都是脆弱的。那还是在小时候,妈妈的精神病发作,她和爸爸送妈妈去精神病院,看着妈妈被医生领进那扇大铁门,她伤心欲绝,本能地想从父亲那里寻找安慰,可是一转脸,却发现父亲已经是泪流满面。她在瞬间警醒:在某些人生的关口,也只有靠自己,连父亲都是不能靠的。

所以直到今天,学宜始终觉得单身没有什么不好,她认为:对于爱情,男人永远不如大树可靠。

然而,这并不代表她没有用心地爱过,她反而比别人爱得更深,但对于那些过往的爱情,她记得的全是美好。她记得那个优秀的新西兰男人,有一天打来电话,她说:“好久不见。”男人沉默片刻,说:“是的,很久,一年零八天……”

“生命将给予你的,必然会给你,无需等待,也不必远行,它会用最恰当的方式、最合适的时机呈现给你。人生如此短暂,能够留下一些关于爱情的美丽场景,已经不错了,还强求什么呢?”说这些话时,她的表情单纯而安详。

这样的表情,是在她回首和展望自己的人生时时常流露的。

她评价自己:我是一个积极而宿命的女人。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范文第4篇

2.辛苗(1982- ):昭通市委党校科研处,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叙事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

摘 要:从古到今,东西方的很多学者都曾经热烈讨论过罗伯特・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中那魅力无穷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观,但没有多少学者使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阐释其爱情观,更没有人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在哲学的视野下去探讨和研究苏格兰人的爱情观。其实,从哲学的角度去阐释苏格兰人的爱情观会让诗歌的爱情主题得到一个更高的升华。

关键词:《一朵红红的玫瑰》;罗伯特・彭斯;苏格兰爱情观哲学阐释

一、引言

在西方,古希腊和德国的哲学以及文学很早就开始了对爱情的思考。爱情似乎成了哲学、文学永恒关注的主题。然而,诗歌则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关注和书写着爱情,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类的爱情观,《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其中一例,它是罗伯特・彭斯这位“自学成才的诗人”[2] 用苏格兰民谣的形式创作出来的歌颂爱情的诗篇,它不仅有着以往的学者们所一直在修辞学、语用学、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接受美学等领域用传记批评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其诗歌的诗节、主题和措辞等诸多方面去寻找学术探索和研究的灵感或依据,也有着他们尚未在哲学视角下挖掘出来的关于诗歌对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观进行的独特的哲学阐释。从表面上看,好象是诗人通过本诗热情地表示自己对心中的她那种质朴而又深情的爱慕。若认真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还真不是这么简单。这是因为诗人几乎所有文学创作的源泉都来自苏格兰的民间文学,因为诗人生在民间,长在民间,生活在民间,创作在民间,过着民间的生活,汲取着民间的营养,很多作品都来自于诗人在田间劳动之余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理性的思考,代表着苏格兰人的质朴、真诚和睿智,体现着“诗歌和世界”[3],尤其是爱情之间的联系。《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这类取材于民间的上好的作品,因为诗人在诗中对爱情的真实表达,处处透露出苏格兰人对他们自身的爱情观的哲学思考。诗歌对苏格兰人的爱情观的哲学阐释既丰富多样而又层次分明。具体来说,诗歌对苏格兰男性的爱情观的哲学观察和反思包含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层次的思考。

二、爱情的意图

从爱的意图上来说,苏格兰人追求爱情的目的和动机都是单纯的,因为在他们心中爱情是如此的美好,而又充满生机。诗人一开篇就用“六月的玫瑰”和“甜美的旋律”来精心刻画苏格兰心中爱情的形象以及对爱情的追寻和向往。诗歌第一节这样写到: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1]

这节诗歌所使用的两个比喻,其实是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认识最初表达,当然也更是对他们寻找和追求爱情的动机的表达。他们追求爱情是因为他们认为爱情像六月的玫瑰一样楚楚动人。第一个比喻选择“六月”是因为六月是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节,这一点在莎士比亚的Sonnet 18里面也能找到印证。莎士比亚的Sonnet 18一开始就说“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虽然莎士比亚没有直接言明“六月”是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节,但读者也可以感觉到“六月”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因为六月是夏季中最美的时节,六月里草木葱茏,山青水秀,香飘万里。除了使用“六月”之外诗中还分别用了 “newly”和“sprung”两个词。前者暗示了爱的珍贵,后者暗示了爱的活力。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在选择爱情的时候都很慎重,都很注重心仪对象的贞洁和健康。这里的“newly”、 “red”和“sprung”其实是委婉的表明苏格兰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所遵循的两个潜在的标准:其一是女性的;其二是女性的健康。“newly”和“red”暗示了心仪对象的处子之身和古代人对女性节操的一种古老的判断方法。且不说这种判断方法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既然是花季少女,既然那么魅力四射,既然那么健康有力,苏格兰人没有理由不谨慎对待。至于“rose”这一比喻,可以说是读者司空见惯的了,不同的是在其前面不止用了个“red”加以修饰,而切还重复“red” 加以强调。这一强调就说明了在当时的苏格兰人心里,女人的贞洁是多么重要。由此可见,女性的贞洁和健康早已成为当时的苏格兰人选择爱情的两大标准。正是有了这两大标准的约束,当时的女性才把自己的贞洁保存的这么完好无损。

有了前面这个比喻作为前提,诗歌的第二个比喻才有存在的意义:甜美的旋律。乍一看,这个比喻依然是在刻画心仪对象的外在美以及内在的美,因为玫瑰侧重的是对心仪对象身体特征以及生理特征的刻画,而旋律则使对其内在气质和品位的刻画。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只有有着一定高雅素养和品位的人才会欣赏。正因如此,作品中才“playd”的前面有加上一个此表明苏格兰人对爱情真诚的用心,去消解该词的复义,以免让读者产生对该词产生误读。因此,这个比喻除了刻画人物之外,还表达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待爱情的态度:谨慎、认真、负责。正是这种态度,让当时的苏格兰人在“方言的复兴”[1] 的过程中做出爱情的抉择。

在这一点上,西方的哲人早有论述。柏拉图从人性的理性角度出发提出过爱情是一种精神的“迷恋”的看法。其后的斯多噶学派也指出爱情的目的在于友谊。亚里士多德虽然从生理的角度去解读爱情,但分析到灵魂对爱情产生的影响时,他去又回到了柏拉图的身边。相反的例子则是在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鼓吹爱情源于的主张之下,古罗马现实社会中两性关系的一度混乱和放纵。这就是后来基督教神学禁欲的原因了。还好,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努力,爱情有从基督教神学的天堂回到了人间。而本诗以苏格兰民谣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爱情观,既不同于学术界的理性观,也不同于宗教界的禁欲观,更不是世俗的观。它是几种观点观点的和谐统一,既注重爱情中生理要素的重要性,也注重爱情中心理的要素,是感性和理性有机的统一,因为当时的苏格兰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除了考察其心仪对象和谐统一的外形之外,还要考察其精神素养。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意图不是单纯的基于精神需要或者友谊需要的理性意图,也不是完全基于或者的感性意图,是而者基于责任和真诚的有机统一。

三、爱情的本质

除了想向读者阐明当时苏格兰人的爱情意图之外,诗歌还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本质的反思和探寻。而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就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本质的认识依次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诗歌用了“大海”这个意象来表现当时的苏格兰对爱情的本质的初步认识:

As fair art thou,my bo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4]

其实,用“大海”来表征爱情也不是罗伯特・彭斯在写作风格上特有的成就,他“真正的成就”[1]是是他用夸张手法营造了一个永恒的意象,再通过“大海”这一广阔而又深邃的意象暗示出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的坚守和捍卫。其实,追求爱情很艰难,坚守和捍卫爱情更艰难,因为在这个意象里,这份坚守和捍卫没有期限。很多人都会在开始爱情的征程时信誓旦旦告诉对方:“我爱你一生一世” 或者“我永远爱你”,可谁又会想到有的人爱到中途就因抵挡不住身边无限的诱惑而宣告结束了。由此看来,在当时的苏格兰心里,爱的本质在于永恒的坚守和捍卫。他们觉得光有坚守和捍卫都还不够,所以又在诗歌的第三节提出了对爱情的本质更深的认识。

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O,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6]

在这一节中,诗歌通过“Till athe seas gang dry”和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传递给读者的是他们看到了爱情的本质不仅在于持久的坚守和捍卫,还在于两个相爱的人在长期的相守和磨合中在生理和心理上走向完美的融合。正如“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暗示的一样,只有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融为一体的两个人,才会明白彼此对于对方的重要意义,才会在长久的坚守和捍卫中更加珍惜彼此,从而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延续那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其实,在这一节里诗歌通过 “岩石被太阳融化” 这一诗歌的意象将诗歌的爱情本质主题深化到一个更高、更远、更加深沉的高度,让读者对当时的苏格兰人质朴的爱情本质观的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事实上,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这一看法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话录》里提到的阿里斯托芬所论述的爱情本质观是极为相似的。不过是,很多人将其“爱情整合观” 这样的爱情本质观视为神话传说罢了。还好,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将他的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下来,提出了从身心方面整合爱情的想法。话虽如此,当时的苏格兰人并没有主张想黑格尔将一个人的整个肉体和灵魂,个性与意识都完全盲目的融入到所爱的人那里,供其追求和占有。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在认识爱情本质的时候,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们敢于对之前的爱情本质观进行批判的继承。

四、爱情的价值

诗歌除了凸显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本质观外,还在最后一节突出他们的爱情价值观。这刚健的一笔让读者在探寻诗歌价值的同时从中领悟到爱情的价值,开始从以下的这些诗句中反思爱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And fare thee 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6]

诗歌使用的“only”和“ten thousand mile!”都分别从两个相爱的人的角度表达了彼此的存在与否对于对方的重要意义,从而凸现了在坚贞的爱情之旅中相爱的两个人在为了彼此永恒的相守这一艰难的守侯中感悟出的归属和依恋。如果要用言语来说明他们心中爱情的价值,那可能就是彼此都值得对方牵挂和眷恋,彼此都把对方看作自己唯一的归属。这样的爱情既融合了柏拉图所极力主张的所谓“心灵之爱”的高尚爱情,也融合了他所极力批判的低劣的下等人才选择世俗的爱情。当然,“only”和“ten thousand mile!”的使用还表明当时的苏格兰人已经看到了爱情的价值不在于爱情本身或者爱情的主体是高尚还是低劣,而是在于相爱的两个人能否给彼此带来快乐和幸福,是否竭尽所能的去关心、重视、尊重和珍惜彼此,是否是彼此唯一的依靠以及彼此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的唯一来源。

其实,细细想来,柏拉图的爱情价值观刚好走向了两个极端,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相爱的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高低贵贱只是世间俗人妄加在爱情主体心灵上的枷锁,束缚着爱情主体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任何爱情的主体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同时也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的,他们来的时候都赤身,走的时候也一样。依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来说,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任何一个男人都配得上任何一个女人,反之亦然。所谓的高低贵贱只不过是强者欺负和压迫弱者时为自己的野蛮行为找到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卑鄙的借口和谎言,以便用人性与兽性的标准来压制性的本能和冲动。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通过这节诗歌告诉世人精神上的需要和“肉体上”[2]的需要都是爱情主体为了维系彼此永恒的爱情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二者有机而又和谐的统一于爱情主体在彼此相爱过程中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和快乐。这就是当时的苏格兰人从哲学上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对爱情存在的价值的理性阐释。在他们看来,爱情主体在彼此相爱的过程中的爱情价值是否实现,实现的大小,与爱情主体的出生和地位无关,而是与构成永久爱情的两大要素的融合和融合程度有关。

五、小结

归结起来,罗伯特・彭斯的这首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他抒发自己的心上人的刻骨铭心的爱的一个载体,而是要看成是他从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使用哲学的思维来主张积极的爱情观的创作尝试。

罗伯特・彭斯创作的诗歌是民谣体裁,代表的是来自民间的苏格兰人智慧。由此可见,从他创作的爱情所挖掘出来不是他这位布衣才子的爱情哲学,而是当时的苏格兰民间爱情哲学,他的诗歌应该是他用来阐释当时苏格兰人爱情哲学的一个文本载体。

虽然罗伯特・彭斯没有以哲学家的口吻去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全部观点,但是他却以哲人的思维和智慧深化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在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的反思和探索。(作者单位:1.昭通学院外语系;2.昭通市委党校科研处)

参考文献

[1] Gerard Carruthers,Robert Burns,Tavistock:Northcote,2006,p:13.

[2] Julie D.Prandi:Sextual Imagery in the Verse of Burns and Anna Louisa Karsch,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43,No.1-2,2006,p:154.

[3] Liam McIlvanney:Hugh Blair,Robert Burns,and the Invention of Scottish Literature,Eighteenth-Century Life(Volume 29,Number 2),spring,2005,p:26.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高师院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1)02-0119-04

文学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文学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启迪与洗礼是独一无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杰出写作才能力的作家们用生命创造出来的。“无论是理性的启迪还是感性的润泽,它们都让人滋生出一种可歌可叹、可圈可点的冲动与激情。”文学特有的品性和功能决定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大学的讲坛总是回响着文学的声音与温情。大学的理想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一技之长外,还应该让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里寻找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支点。英美文学作为高校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感悟美、汲取美,坚定人生的理想,呵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然而,近些年来,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过去在大学校园曾经出现的人人读外国名著、外国文学讲座场场爆满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然,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将英美文学课划分为英语专业3大版块课程之一的“专业知识”版块,并明确规定应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文学课已被彻底边缘化。李公昭教授描述文学课已“从主干课、必修课沦落到选修课、讲座课;从二十人的小班、讨论式上课改为两三百人的、讲座式的大课堂;从两个学年的课程‘浓缩’到一个学期。对该课程的要求也随之放宽”。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引起了很多教育人士的忧郁,笔者拟就自己的教学经历来探讨影响英美文学教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影响英美文学教学的原因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造成英美文学受冷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带来了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又使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盛行,社会日益技术化、物质化、非精神化。在大学校园,以往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个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为了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便创造舒适的物质生活,学生们只想学一些实用知识,因为应用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更乐意投入时间好好学习的,只有能用证书衡量的“专四”、“专八”和计算机等课程。浮躁之风对校园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们也越来越忙,忙考证、忙兼职,或者忙着打游戏,根本没有功夫静下心来好好读英美名著。

2 人文教育的失衡

教育分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传授以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人文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是个人与社会的终极关怀,是“应该做个怎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文与科学是人类发展的两只羽翼,缺一不可。如果说科学教育代表了国家和个人的实力,那么人文教育则是国家和个人的灵魂。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归结起来,就是重功利,轻素质。”张中载教授也指出:“当前的外语教育中,功用主义的一面强调得多,研讨得多,而人文主义的一面声音微弱。”由于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外语语言的工具性,因此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和课程应运而生。人文教育在高校受冷遇也导致了意于陶冶心灵的英美文学课被挤到边缘位置。

3 课堂教学方法的落后

英美文学课因为课时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掌握文学知识,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写作风格到作品主题、艺术特色、人物性格等等,教师讲得累,学生为了跟上老师的思路也手忙脚乱的。因此,有学者把英美文学课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限定了教师与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由于学生的角色基本属于被动接受老师的‘复述’,几乎谈不上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长此以往,学生方面表现出更多的惰性,学习经典作品成为应付考试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由于教学内容的来源和阐释角度相对单一化或程式化,不少学生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由于英美文学课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作家风格迥异、所涉及知识面广给授课教师比较大的压力,加上学生反映冷淡,就导致了恶性循环,老师忙于科研或兼职而疏于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4 教材的制约

现行很多文学选读的教材内容和语言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有学者举出一个实例:“按照现行教材的体系,学生首次开始学习文学的体验,就遭遇到最为苦涩、艰难的古英语诗歌‘贝奥伍夫’。教学的实践表明,为了达到起码的理解,都不得不花去大量时间解释诗歌用词、术语、格律等,文学课成了变相的精读和语法课。”文学教材死抱“经典”不放,脉络不清,内容陈旧、偏难,并且忽视了文学理论的教学。学生受能力的限制,想理解这些文学作品也有点力不从心,便逐渐失去了对文学的兴趣。

二、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学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怎样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肩负起历史使命,培养好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是每一个英美文学教育者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1 加强对英美文学教学作用的认识

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是人才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英美文学教育是师范院校在培养优秀教师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如果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那么这个学生将来是当不好一个老师的。“当不好教师”和其他专门人才做不好专门工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专门工作做不好,其影响只在一件工作或者一个岗位上的工作。而教师工作如果做不好,其影响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由此可见,师范院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文学对学生语言美、意境美的精神熏陶。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知识更新

 

迅速的时代,大学所能教给学生的知识,可能几年就落伍了,但惟有他们在大学所受到的精神方面的熏陶,会受用终生。

英美文学的作用不一定像一些实用课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对人审美能力、想象力以及个性,会对学生一生中的做人、做事等产生深远影响。文学所宣扬的关爱、乐观等本身就是一种美。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人把事业、工作、学习从生存层次拓展至生命层次,也就是进入一种纯美的境界,从而激发无限的激情、灵感和动力。英美文学教学包含对于价值观的认同与批判,能让学生了解各种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其个性与创新性。

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文学作品活的语言是“英语的精华”,四川外语学院前院长蓝仁哲教授就提出“学文学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风格各异的语言,这不仅可以扩大词汇、增强语感,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感受其民族文化传统,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2 合理选用英美文学教学内容

面对不断减少的英美文学课课时和学生有限的阅读水平,英美文学课教师在挑选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精心挑选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与选课学生的人生体验紧密结合的文本进行讨论。教学内容最好包含文学史、作品和批评方法等3个方面。

以往的教材要么太偏重于对“文学史”的介绍,要么完全忽略了“文学史”。对文学史的简单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英美国家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为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课要让学生了解主要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家,但因为课时的限制,教师只需概述“文学史”的内容。对于作品的选择不必过于注重经典,而是要着眼于作品的可读性。教师所介绍的作品不能太难、太枯燥,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能通过阅读感悟人生、亲近生活。

文学课对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的选择也是必要的,但教师选择的理论最好能用来分析课堂讲授的作品,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讨论,以便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提高对作品的分析、欣赏能力。所以,合理选用的英美文学教学内容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密切相关的。

3 不断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方法是迫切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收集与讲授作品相关的资料,以备课堂讨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设计,让学生就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某个作家、作品及写作特色、文学术语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为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学生必然会运用一切资源,主动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在分析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安娜贝尔·李》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他们心中的爱伦·坡。学生的展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分析作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诗中有几种押韵方法?韵脚和长句是如何表现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的?诗歌的主题是如何诠释他在文学评论《创作原理》中所主张的诗歌原则的?诗人是如何以意象美展示他对忠贞爱情的信仰的?坡为什么常选择死亡作为作品的主题?他的另一名作《黑猫》表现的是死亡的浪漫还是恐怖?坡与海明威选择的死亡主题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有难有易,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几个。对于学生的回答与参与,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于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会慢慢地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的文学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课后,教师还可布置学生就作品中某个片段或场景写读后感,将学生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作品中,这样才真正达到文学启迪人生、陶冶心灵的目的。

(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运用多媒体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快速、方便的网络为教师备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根据笔者亲身经历,绝大多数笔者上课时所用的影像、国内外研究的文字资料都是来自于网络,这就大大缓解了普通高师院校英美文学资料严重不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还可让学生观看一些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或有关英美国家背景知识的录像。当然,教师面对大量的资料,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进行筛选、总结、提炼,然后做成课件。因为英美文学的信息量大,教师用课件将授课内容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减少了板书时间,而且图文并茂的材料更加直观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授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理智与情感》时,教师先用课件清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的背景、文学成就与地位。然后分析该作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评论,以图示的形式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自我、本我、超我的三元人格论和自我保护机制,以便学生能从直观上理解抽象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在分析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玛丽安和埃莉诺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她们的电影片段,并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作品如何呈现玛丽安的本我品质?埃莉诺是如何自我调节,将本我的冲动与欲望进行自我抑制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她们身上的表现是什么?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来完善我们的理智与情感?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课后,教师也可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安排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查找,或者与老师网上交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主动思考的能力。

(3)将比较文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英美文学教学应该打破时间上的静态局限和空间的地域限制,把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因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并不是作家孤立的行为,而是多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的结晶。

以美国意象派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为例,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站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枝条上的花瓣。这里的“面孔”与“花瓣”是两个不同的孤立的意象,诗人把这两个独立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意象的复合体,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把有限、具体的意象赋予无限、抽象的内涵。在中国的古代诗人中也有很多与意象派主张相似,用意象主导其诗歌的例子。如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和“寒江雪”等若干个意象相互烘托映衬,犹如一幅挂于眼前的图画,情景交融。类似的诗句还有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句完全浸润在意象之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把中西文化对比贯穿教学的始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中外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怎样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需要,为其输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知识面、较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每一个英美文学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李公昭教授说:“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等方面找原因外,我们更应从自身去找原因。”…面临困境,改革已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加强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充分发挥英美文学课在人文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以达到培养造就一批批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插图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公昭,现状与忧思[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1-15

[3]杨叔子,素质教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n],科学时报,2005-11-02(5)

[4]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25-28

[5]马爱华,英语名著教学模式优化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