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渐冰人

渐冰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渐冰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渐冰人范文第1篇

由于冠状动脉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称为冠心病。临床常见为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为了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 心理指导

保持良好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率加快, 心肌负担加重,诱发和加重病情。

2 饮食指导

(1)心绞痛病人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为宜,避免暴饮暴食。(2)心肌梗死病人前3天进食流质,待症状减轻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普食,进食不宜过饱,因为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多可增加胃肠道血流量而使心脏负担加重。(3)戒烟酒。

3 休息、活动指导

(1)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发作频繁者卧床休息。(2)心肌梗死,病人必须保持环境绝对安静,严格限制探视和不良刺激。(3)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不应少于8h,午饭1~2h后,另加1h午睡。饭后不应立即就寝,睡姿宜右侧卧位。(4)心肌梗死后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他人护理,以降低心脏耗氧,防梗死范围扩大,无严重并发症者,第2周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第3周在床边活动,第4周可在室内活动。

4 护理方法指导

保持大便通畅,有规律性排放。一旦发生便秘,不可屏气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耗量,加重负担。心肌梗死病人更要积极预防便秘。可用开塞露、缓泻剂等,必要时可行温盐水低压灌肠。

5 用药指导

(1)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嘱病人不能吞服,要舌下含化,如药物不易被溶解,可轻轻嚼碎继续含化。(2)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告诉病人可能出现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继续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为避免性低血压所引起的晕厥,病人右平卧片刻,必要时吸氧。(3)对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时,应嘱病人不能随意突然停药或漏服,否则会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食物能延缓此类药物吸收,故应在饭前服用。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4)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如静滴尿激酶宜在15~30min内快速滴入。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若有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衄等,及时报告医务人员。(5)静脉输液过程中,如输利多卡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时,应严格由医务人员掌握速度,不可随意调速。

渐冰人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51~67岁,病程10个月~19年,其中25例为初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0~21mmol/L,诊断结果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采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补充治疗,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并发症发生情况[2]。血糖检测采用罗氏血糖仪,糖化血红蛋白由Bio-Rad全自动血红蛋白检测仪检测,由院内两名专业医师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内分泌科常规护理,主要由入院时为患者介绍医院和科室情况,主管医生和护士情况,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住院的目的和可能的治疗方案,患者出院后,自行进行锻炼和饮食控制。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和血糖监测等的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3]。

1.2.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向患者进行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情况进行安慰疏导,治疗过程中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听其倾诉,与之交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用药护理向患者说明使其掌握药物的种类、作用、用药方法以及忘服、漏服的应对措施,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擅自换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应抢救方法,注意用药禁忌,如老年禁用双胍类药物以防肾脏损害。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按正确方法选择合适部位注射,同时注射剂量、注射时间的掌握和控制。

1.2.3饮食护理向患者说明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和对治疗的意义,根据患者BMI、基础代谢率、活动强度、血糖值、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情况,结合其饮食习惯,确定每日总热能及三大营养素比例制定的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4],督促患者按食谱进食,定时定量,治疗期间限酒戒烟。

1.2.4运动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个体情况,安排适合其的运动方法,重症患者宜卧床休息,如老年患者应选择气功、散步。太极拳等时间短强度低的运动,中青年无并发症者可选择慢跑,快走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时间控制在1h内为佳,应长期坚持,以不感疲劳,轻松愉悦为宜,运动时监测心率,防止低血糖或因疲劳导致血糖升高造成病情加重。

1.2.5血糖监测向患者介绍血糖监测的意义,对患者适时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根据患者血糖情况使用或调整药物用量,控制空腹血糖在3.8~6.1mmol/L,餐后2h血糖应<7.8mmol/L[5],同时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和使用胰岛素。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个月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FBG、2hPBG、HbAlC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血糖控制较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见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出现3例并发症,糖尿病足、白内障和酮症酸中毒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8.33%。见表1。

3讨论

渐冰人范文第3篇

女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爱上一个人,几乎是飞蛾扑火式地不顾一切。她为了爱,愿意为奴为仆失去自我一味奉献,完全都是不自觉的行为。然而男人受不了这个,当他征服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给他再多的爱,他已经不再稀罕,甚至开始厌倦她看不起她了。他宁愿重新寻找对手,找回做猎手的刺激,也不愿浪费时间去怜惜一个拜倒在他脚下的女人。

爱情必须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心理较量,才会持久地保持彼此的激情。而女人天生重情易软弱,从而失去原本的锋芒与棱角,又再拿什么和男人擦出迷人火花呢!怨不得男人失望,转而渐渐背离。

所以女人必须明白一点,爱是没错的,更不是贱的。你必须学会经营和把握分寸,否则你就会被这份强悍的爱,累及而成为男人嘴里的。

你心须知道,其实男人才是真正贱到骨子里的。这里绝对没有恶意攻击男同胞的意思,完全是逻辑推论的理性结果。

你看,女人是为了珍贵的爱情才放低身段而不自知的。但男人却总是为了逃避爱而打击女人甚至厌弃女人。她对他太好,好得失去了自己,眼里只有他。她不再是高高在上光芒四射的女王,却像一只自动送上门的兔子。她时时刻刻粘着他,不再那么清高神秘。

这个缴械不设防的女人,所给的爱尽管泛滥成灾,但每一分依然都是不打折扣的真情。然而男人就是有这种毛病,一旦发现自己拥有的远远超出了期望,便会毫不客气地贬低它,贱价处理是因为他确实无福消受。这不是贱的本性使然,又是什么?

弄明白了这点,女人就该明白爱的重点放在哪里了。首先当然是自己,自己的容貌、事业、父母、朋友,这些个人生活的基本常态打理好了,才有足够的定力与魄力去爱男人。

渐冰人范文第4篇

“什么都别说了,还我儿子!”10月18日,北京市怀柔区法院庙城法庭,因情绪激动而在庭审前即被搀扶出去的宋杰(化名)再次冲进法庭,对着被告声叫喊,几分钟后,在法官的劝导下,一度失控的宋杰才在旁听席上安静下来。

今年5月10日,怀柔区怀柔镇王化村村民宋杰的11岁儿子小鹏在上学途中被同村的王石(化名)用钝器击打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王石当天就被警方抓获,但经鉴定,他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实施该行为时其辨别能力、控制能力丧失,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随之,王石被免予刑事处罚,关入了精神病院。饱受丧子之痛的宋杰不甘心,遂将王石的弟弟和村委会告上法院,索赔116万余元,他表示“誓要给小鹏讨个公道”。

开庭当天,王石的弟弟拒绝了宋杰的赔款要求,自称不是王石的监护人,村委会也辩称此案与其无关。由于在谁是监护人的问题上双方分歧较大,当庭法官决定暂时休庭,延长取证时间。

“这个案子的争议较大。首先要确定王石的弟弟和村委会有没有监护的义务,有没有人对王石的监护做出约定,弟弟是否是理所当然的法定监护人?村委会到底有没有责任?”11月1日,怀柔法院法官樊少武告诉《方圆》记者。

精神病人被激怒引发事故

据王化村当地的村民介绍,王化村是一个外来人口很多的村子。外地来打工的村民在王化村人口中占很大比例,他们来这里租房或者落户,然后到怀柔附近郊区去打工赚钱。

本案中的精神病人王石一家,原本住在王化村以北的山区,由于几年前山里发了大水,王石就随着弟弟一家搬到王化村定居。村民说,搬过来的时候,王石就已经是精神病人了。

据村民反映,像王石这样精神不正常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王石喜欢出没在街道角落、垃圾桶前,经常标志性地呢喃自语、嘻嘻哈哈。对此,村民们早已见怪不怪。

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今年5月10日,事发地点在王化村的主道上,路一头是王化村小学,所以经常有小学生经过。小鹏出事最早就是一群小学生发现的。“那天我们班上体育课,要早去。我吃完午饭跑去学校,就在这条路上,我看到小鹏躺在地上了。旁边有两三个高年级的同学,都吓哭了。”有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全校都知道这件事了,老师们提醒我们以后上学放学注意安全。不要招惹村子里的精神病人。”

一个和小鹏差不多年龄的女学生说出了案发那天的具体情形。“小鹏那天对那个精神病人说坏话了,精神病人听到了,对着小鹏吼叫‘你再说一遍,再说一遍我拿砖头砸你’。小鹏继续说着,当时旁边的同学都已经跑了,只有小鹏没跑,精神病人就跑过去打他,小鹏往学校相反的方向跑,精神病人就绕过一个巷子截住了小鹏。”

“没错!”另一个男生抢着说:“这个精神病人最讨厌别人对他说话,有时候他会看着别人笑,可是别人一理会他,他就生气。小鹏那天是激怒他了。”

事情已经过去半年多,王化村又恢复了它以往的平静安逸。在王化村主道上,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小学生陆续走在上学的路上,这件事情没有影响孩子们上学的兴致。但是,对于失去了儿子的父亲,则完全要另当别论。

悲剧酿成,亟待赔偿

宋杰的嫂子告诉《方圆》记者说,小鹏死后,宋杰的精神近乎崩溃。他整天酗酒,看到街上穿校服的孩子就心里难受,有时候吃完饭就去事发地那里躺着,还发狂扬言要将王石弟弟的女儿也杀了,一了百了。

宋杰家庭不富裕,他与生前的小鹏就住在一间夹在两间宽敞大瓦房中的低矮红砖房中。宋杰的邻居告诉记者,宋杰跟妻子离婚以后,获得了儿子小鹏的抚养权,父子二人就在这个破败的小家里相依为命。“天上下雨,屋内滴水”的窘况是常有的事,这种贫穷的程度即使在王化村,也算是少有的了。

一提起小鹏的事情,宋杰的嫂子还浑身发抖。她说:“孩子跟我感情挺好,他爸妈离婚后,基本是我照顾他,给他洗衣、做饭、开家长会。其实每回上学小鹏他爸都会去送他的,偏偏就是出事那天,父子俩走到离学校很近的小卖部里,小鹏说想吃冰棍,宋杰就给他买去了。然后小鹏看到了几位同学,就告诉父亲别送了,要跟同学一起走。宋杰总是想,如果那天他没走,惨事也不会发生。”

据村民表示,宋杰以前与妻子闹矛盾,被伤过上身要害,有一定程度的残疾。所以宋杰的工作是村委会给他解决的,安排他在一家私人的鹅场工作。由于本身身患残疾,加上丧子之痛,宋杰工作得非常吃力。

“孩子死了,没人管、没人赔偿,宋杰靠谁来养老?半老残疾的光棍一个,别提有多可怜了。”谈到正在进行的案件,宋杰的嫂子认为,精神病人王石的法定监护人就是其弟弟,王石是王化村五保户,享有的国家补助都是他弟弟帮着领的。除此之外,村委会也肯定是有责任的。“就算村委会没监护义务,但王石是王化村村民,村委会有责任让家属把疯子关起来!”

监护人身份决定责任归属

对于宋杰嫂子“有责任把疯子关起来”的质疑,王化村一名村官认为,村委会在治安管理方面没有纰漏。

“王化村本身是小村,人口少面积不大,而且每个片区都有治保巡逻的。精神病人王石伤人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悲剧,但因为王石一家属于搬迁户,之前没有任何人来反映过他会伤人的事情,所以我们也不了解情况。”

王石弟弟曾在法庭上表示,他曾到派出所及村委会反映过因自己收入不足无力对兄长实施监护的情况,没有得到回复。该村官表示,村委会开会的时候,没有一个成员提到过收到了王石弟弟的反映。“从法理上看,精神病人王石是五保户,其享受的国家待遇都是他弟弟代领的,这样看来,王石的监护人是他弟弟没错,跟我们村委会没任何关系。”

对于村民宋杰将村委会告上法庭的行为,村委会某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觉得他挺惨的,对他特别照顾,给他介绍工作,每个月还给他工资,没想到他竟这样!他可能是受了刺激,也不完全怪他,也不排除有人教他这么干。”

就五保户的问题,《方圆》记者采访了王化村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协管员谷淑琴。谷淑琴表示,现在的五保户归民政局管,财产不归村委会所有。村委会只负责给五保户指定监护人。申请五保户的村民,一般有两种选择,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而像王石这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申请五保户的时候,只能选择分散供养。因为集中供养只能去敬老院,而敬老院是不收精神病的。谷淑琴指出,分散供养的前提是必须有监护人。也就是说,王石在申请五保户的时候,是有监护人的。并且,作为监护人的王石弟弟在当时也没有提出异议。

《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没有配偶、父母、子女的情况下,其近亲属就是其法定监护人。而对于担任监护人有异议的,才可以由村委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如果王石弟弟没有拿出曾去村委会提出异议的证据,而在王石出事之前的确又是其弟弟代领国家待遇的话,法院很有可能会认定王石弟弟为其实际监护人。”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立新表示。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确定了王石弟弟为监护人,那么他将难逃一笔不菲的赔偿。

采访中,也有人提到,现实中像王石弟弟这样,自身已经很难维持生计,却还要照顾精神病患者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受血缘关系所困,担任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有时除了家庭困难,还缺乏一定的精神病医理知识,使得精神病患者的常年缺乏监管。而随之产生事故与事故后衍生的责任赔偿问题,又会使法理和人情陷入两难之境。

法律完善有望改变监管难题

郑州高新区法院副院长唐若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精神病人监管之所以很难落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救助制度还是没有建立起来。

虽然我国《刑法》第18条已经规定,对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但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目前我国专门的精神病医疗机构的不完善却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导致政府对于精神病人的监管无法落实,使这些具有高危性的精神病人在社会上放任自流,带来极大的社会隐患。

据《方圆》记者了解,我国的精神病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具有主动攻击意识,极易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以王化村为例,村子里除了王石,还有四名精神病患者在村子里被放任自流,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对村民发起过人身攻击,村民的安全隐患并没有解除。

精神病人犯罪既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被施以刑罚,也没有完备的医疗机构治疗收容,难道就只能放任了之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研究室主任刘仁文在《再谈精神病人管理》一文中列出国外对待精神病人犯罪后的做法,以期得到借鉴。他写道:在美国,精神病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后,虽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被定罪判刑,但也不能放任了之,而是要送往特定的精神病医疗场所实行强制治疗和监护,而且这种监护没有时间限制。也就是说,除非经心理、生理医生鉴定,该人对社会不再具有危害性,然后经法官裁断,才可释放。

据刘仁文介绍,我国今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强制医疗”的内容上又迈出了具象的一步。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庭程序坚定依法不负刑事在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来决定予以强制医疗。

渐冰人范文第5篇

疑病症

疑病症是疑病性神经官能症的简称,是以患者一心想着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某些器官患有其想象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自己身体状况过度关注和敏感 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敏感,也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变化也紧张不已,并会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形成患有严重疾病的假象。

负面情绪多 老年疑病症患者常为自己的“病”感到烦恼甚至恐惧,他们还会极度夸大自己的“病情”,因此对自己的病症非常焦虑。

检查结果无法消除疑虑 老年疑病症患者在医院检查看到结果正常时,并不相信,还觉得医生医术不行,仪器不先进,甚至怀疑医生故意隐瞒自己的病情。

恐病症

“恐病症”是当看到别人生病或死亡后而怀疑自己也身患某病,虽已到医院检查并未发现异常,但却整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老年人的“恐病症”有以下原因:

认识能力下降 有些老年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生物性衰老认识不够,而对一些慢性病未引起足够重视,病情明显了才意识到,并由此产生恐病心理。

敏感多疑 老年人往往敏感多疑,有些老年人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经常把自己身上的不适与医学科普文章上的种种疾病对照,怀疑自己这里也有病那里也不行,而表现出高度的关切、紧张和恐惧。

环境的刺激 老年人有时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参加追悼会,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常怀疑自己患病。此外,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会十分关注其他人的反应,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引起病人惶惶不安而产生恐病情绪。

由此可见老年人疑病与恐病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对患者精神、心理和生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老年疑病与恐病心理的调适

自我疗法 老年人保持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的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协调机体反应性,有利于预防疾病;遇到事情豁达大度,不过分兴奋和忧郁,生活充实,能在生活中寻找乐趣,这样可以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心态得到平衡,疑病、恐病症状也随之减轻而消失。

心理防御与治疗 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是“恐病症”产生的心理基础。心理调节非常重要,可根据患疑病症老年人的特征、病因和不同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制订心理治疗方案。

参加体育锻炼 多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集体娱乐活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爱好,寻求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样可使老年人逐渐淡化疑病情绪,从而起到辅助老年疑病症治疗的目的。

音乐疗法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能激发人体内的潜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情绪稳定,陶冶情操,治疗效果较好。

相关期刊更多

统一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央统战部

中原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资源再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