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静物素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基础 形体结构 线 明暗 空间 质感
近年来,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大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于艺术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国有接近百万人环揣梦想参加艺考大军。很多半路出家的学生想通过这条捷径走向大学的校门。其不知艺考不易,一方面是难以速成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逐渐增大的文化课分数线让很多考生压力不小。
素描绘画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基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一般素描的课程分为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头像、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等。几何体是作为美术基础的基础,几何体的结构可以帮助你提高对形体、空间透视的关系的把握和理解。静物结构素描作为静物素描和几何体的过渡课。静物是在几何体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形体结构调子、深入刻画。石膏头像结构素描作为石膏像和静物的过渡课,石膏人头像是为画人物头像做准备的,其过渡是头像结构素描。半身像人物素描是肖像素描学习中由人物头像到全身像的过渡阶段。素描静物是对客观物象全方位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体现能力,是基础素描训练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以后石膏像头像奠定基础。
很多半路出家的学生存在着美术基础差,对形的把握不准确,对结构理论知识不理解等问题。在上届高三学生中,一些学生在画水粉静物啤酒瓶、主体物罐子的时候,透视结构都仍旧出现问题。我就把静物重新教学:1~4课时(几何体静物组合结构素描4张)、5~8课时(静物结构素描1张)、9~17课时(静物素描写生,主要要求形体结构透视准确,铺大关系,确定大的黑白灰2张)、18~33课时(提高要求,静物素描,进行深入塑造,2张)。在这样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是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的。
我把这学期1周课时的素描课分解,从浅入深,每一个阶段训练一个目标,要求学生都做到。第一张几何体作业就要求重点解决画面的构图、透视和形的问题,两课时一张作业,要求单形体必须准确,线条虚实要表现出画面的空间,调子深入问题待以后解决。在课堂上示范和讲解结合,反复强调教学要求,把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具体的方式提出,帮助其加以理解。在具体素描静物教学中归纳为:形体结构、线、明暗、空间、质感这几个方面。
第一,形体结构。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结构即骨架。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去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平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曲线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第二,线。素描中最重要的两个线是结构线即明暗交界线和外在轮廓线。所谓形体是:形是外在轮廓线,体是明暗交界线。在单个静物写生中,明暗交界线要粗一些,实一些,这样体量感就强。在一组静物写生中,靠前的物体和衬布排的线条可以清晰一些,实一些,而远处则可以用手揉揉,线条相对虚一些。一般排线都顺着物体的结构转向排线。
第三,明暗。物体受光照射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即黑白灰。要掌握三大面、五大调子、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由于光线强弱、照射角度、物体深浅、所处空间位置不同所呈现的明暗状态不同的各种关系,我们把在物体上的影调层且归纳为三面五调:亮高(最亮)灰调反光调暗调明暗交界线(最暗)。用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影调层次,是着重表现影调的比例关系和限度,只要正确画出彼此的对比关系就可以区别物体的深浅和前后。
第四,空间。静物素描就是在二维空间的白纸面创造表现出物体的三维空间。通过塑造物体本身的形体透视和物体之间的透视关系来表现,通过物体塑造的虚实对比来加强空间感。一个画面中,处于前面位置的物体要画得“实”也就是清楚、具体、详细、对比强烈。相应处于后面位置的物体就要塑造得“虚”也就是模糊、大略、概括、对比比较弱。这样就能加强画面前后关系的对比。通过眼睛观察的时候就能使得空间感觉得到加强。通过对桌面和背景的刻画来表现空间感。空间的空间表现法:前实后虚,近大远小,前紧后松。
第五,质感。即是物体的材质感受。不同的物体质感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松软,要利用作画不同的表现方法塑造出物体的这些特性。例如:陶罐是粗糙的,瓷罐、金属器皿是光滑的,毛衣的毛茸茸的。粗质感的静物,如无釉陶器、瓦器具、粗布以及草编工艺品等,它们没有强烈的高光点,也没有过强的反光,受环境影响不大。表现时,可用较松散的线条,色调不要过于均匀,色调中要有较鲜明和较琐碎的笔触,会出现一种粗感效果,这种方法,可根据物体粗糙的程度灵活运用。对玻璃器皿,要充分考虑它的透光性和光滑度。
在实施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术道路,扎扎实实的打好基本功,让每一个学生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
关键词:素描;几何形体;静物
素描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写生训练,学习造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下面,我仅就几何形体上的一些有关问题,以及它的深入――素描静物,在教学中应如何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的一些方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素描几何形体
素描几何形体的结构问题是素描写生中最为关键而又最为基本的研究课题,因为素描写生是以再现对象的真实性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不同的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形体特征。要想将对象画得自然准确,就离不开对对象形体结构的准确理解与表达。
初学绘画第一步一般是以简单的几何体入手,伴随着对素描的深入我们逐渐的要开始练习多个几何体组合的素描。当然画组合几何体也是有一些技巧的,掌握了必要的方法对大家的进步很有帮助.
在自然界中,物体没有单独存在的,所以复杂几何体比简单几何体更接近自然客观。在练习静物组合素描前我们要先明白一个道理:单一物体与多个物体不是简单数量的差别,它们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组合的多个几何体它们每一个几何体除了具有自身的比例关系之外,还增加了几何体与几何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2)透视现象也变得复杂了一些,在同一画面中,增加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圆形透视”等多种透视现象。
(3)单一几何体不受其他几何体的影响,而组合几何体素描会因彼此的影响改变了画面的明暗状态,由单个物体构成的明暗“部分”升级为多个物体组成的明暗“系统”。
(4)单一几何体绘画不需要太多的考虑构图、主次的关系,而组合几何体素描增加了素描的“构图技术”和“主次技术”,使画面新添了前后关系、重叠关系、穿插关系。
(5)改变了“画面结构”,由造型因素(例如明暗交界线因素)的反复出现,新构成了画面的“节奏关系”。
对于初学者来说,完成复杂几何体素描有两个技术难点:
难点一:明暗关系的处理。
难点二:主次关系的处理。
那么如何处理好明暗关系与主次关系呢?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需要有较强的“整体意识”和整体表现方法。
那么什么又是明暗关系整表现方法呢?明暗关系整体表现方法是指:将组合几何体中所有个体的明暗相同“因素”相互对比,建成形体明暗关系。这些“因素”包括:明部系统、暗部系统和明暗的“六个色调”。例如将所有几何体的反光相对比,建成从强到弱的反光明暗顺序。
素描中有三大面和五大调子的概念。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即:黑白灰。 五大调:亮调子、灰调子(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三大面和五大调在一幅素描作品中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存在、互相统一的,千万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你不能说素描中只有三大面而没有五调子或只有五调子而没有三大面。当然,五调子是一切物体在一定光线下明暗变化的最基本特点或者说是基本格局。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明暗层次现象对我门深入本质地表现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些明暗调子能统一画面、协调画面,能控制画面的整体效果。
主次关系整体表现的方法是指的:将素描步骤中第四步“定形刻画”提到的刻画对象,即物体的“四个部分”,作为主要表现部分,将其它部分作为次要部分。参考明暗系统的方法,建立主、次两个系统,形成系统之间以对比为主、调和为辅,系统内部以调和为主、对比为辅的整体关系。
复杂几何物体素描,应以素描的步骤、观察、整体技术学习为主,着力解决造型中的“形准”问题。一张复杂几何体素描的作画时间大约要4-8小时,整个课程可以安排10-20张作业。 几何体素描是基础素描中的基础,它虽然不如后面几个素描课程的难度大,但它的基础性和对整个素描学习的影响很大,初学者切不可轻视几何体的素描练习。 素描学习是一个同时运用多种技术的过程,作为初学者不可能同时解决所有技术问题,应该以培养和锻炼画者的感受力为主,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解决不同的技术课题,要不同侧重、不断变换、扎扎实实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和掌握。
二、素描静物
静物素描是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造型基础训练之一。他的作用及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的针对物体的观察与结构剖析塑造能力。掌握艺术的自然规律,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审美趣味。学习素描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单个静物的塑造是培养初学者对每件物体的结构、明暗、空间、体积、质感、色素、透视关系等的理解与观察表现能力。而组合静物的训练特点是强调物体间的对比、构图,形体间组合表达的塑造能力。这就要求初学者要积累平时的经验,更深入地去观察解决复杂的形体结构塑造关系。
问题一:构图
构图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构图而言有两种,一种是横构图,另一种是竖构图。尽管两种构图都很常见,各有优势,但每一种构图之内都另有讲究。横构图的作品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特别是正三角形的构图。要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就要做好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定位,把所见物体灵活地安排在三个点上。有些同学在横构图的作品中自认为他容易把握,所以总是随随便便安排物体。其实不然,三点定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定不好位置,会出现画面一头重一头轻不稳定的效果。
问题二:透视
透视的概念、透视的基本规律,透视分三种:第一种是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有一面正对着我们的眼睛。第二种是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两面角正对着我们的眼睛。第三种是倾斜透视,又称三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三面的顶点正对着我们的眼睛,多用于仰视和俯视图中。这个有点复杂,以后有空介绍。
问题三:明暗的表达
1.分明暗面。 此阶段要求沿明暗交界线,将所有的明暗面淡淡涂上一层灰,将与静物的白成明显对比的背景也淡淡涂上一层灰,此时物体 便初步呈现出立体的形与光感,空间也由此而呈现。此阶段可以不分深浅,但线条排列要紧密,不可潦草。
2.分明暗层次。此阶段可按由重至浅的顺序将画面上的调子分成若干等级,如音乐之音阶,从最重处开始画上一遍。此时仍是大体明暗阶段, 涂每一部分皆从明暗交界线开始到形体投影边缘为止。千万不可过早深入局部,尤其暗面的反光一定要呆在暗面里边, 灰面与亮面可暂时不管。
3.深入分析反复调整。逐渐丰富细节,找到各形体的转折,使形体结构更加紧凑,头、颈、肩的造形关系更加明确具体。 调子顺序排好后,即可一遍一遍深入下去。每画一遍加重一层, 内容丰富一层,形体感愈来愈强。
4.在作画的时候要经常用一些观念审视自己的画面。诸如体积、厚 度、光感、整体、空间、主次、节奏等,尤其是整体观念时刻不能忘记。隔一段时间就要站出来远观自己的画面,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要避免出现灰、花、脏、腻、浮等易出现的问题。基础较好、整体把握能力强的同学, 明暗面分好后可采取局部 推进的办法,一步画到位。
5.回到整体、概括完成。深入细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细碎、灰、花等弊病,因此最后还要进行大关系的再整理,从而使整体造型更加明确、突出。个体处于自己应有的位置,黑白、虚实效果也更加强烈。
6.结构素描的表现、画法。步骤基本与全因素素描相同,只是不对光影做很客观的描述, 不进行丰富的调子处理,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态度,以线和简略的明暗将复杂的头部形体作出简化的提炼概括,以将其基本体面结构强烈地突现出来,从而强化和加深对头部形体结构的理解。
问题四:观念意识的形成
1.光影与黑白意识。一切物体能够被看见都缘于光影,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
2.明暗色调虚实节奏变化意识。整体地观察与局部刻画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灰色调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塑造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细致入微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把握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4.质感表现意识。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丝线、布绵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等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
5.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刺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6.艺术加工处理的意识。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质感、量感、空间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不论是素描几何形体还是素描静物写生,终归都是属于素描范畴,在低年级的素描教学学习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介入在对客观对象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对象的客观原则逐步掌握透视、空间、质感、量感、明暗等规律,高年级的素描教学应强调表现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善于从客观事物的外部表象中得到感受,然后经过理性分析,判断,唤起作画的情感,从而表现和提示客观事物的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内在本质,把一般人们看不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在素描训练时应逐步学会主动参与和取舍,面对物体时要有情感的投入和心灵的感应,不要简单地模拟和重复表现客观对象,应有感而发,以情取景,以神写形,用心灵去体验,感受对象特征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具体的强化艺术形象,抓住对象内在的韵律予以表现,赋予对象新的生命力。
素描的教学训练应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在大千世界中寻找更有生活的想法,跳出以往经验式的概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感受可视世界的兴趣,发掘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华.形体与结构
[2] 龚立新.素描的立意
[3] 王少伦.从大师那里获取到的启发和素养
【关键词】高职教学;素描静物;色彩静物;衔接
【分类号】TU238-4;G712
所谓的素描静物就是运用立体、平面线条来塑造物像的形体结构,以此来塑造物体的明暗及空间关系的一种绘画形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瓶瓶罐罐都可作为素描的素材来进行系统的描绘。色彩静物是源于西方的视觉艺术,传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异常迅速。在当今中国,色彩静物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艺术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也深受百姓的喜爱。因此,色彩静物课程在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高职教学素描静物分析
(一)素描静物的基本概述
我们日常教学中的素描静物教学是这个教学过程中的基础训练部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脚力好黑白灰颜色之间的关系和训练学生眼睛的准确性以及动手能力。和所有的基础性课程一样,它讲究的是熟能生巧,只有通过大量的系统性联系才能更好的掌握到这门攻克的精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素描静物课程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对于形体比例概念的监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尽量缩减素描教学中一些直观的法则性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反其道行之,教师可以现去领会整体教学目标要求和具体的作业要求,而后教师可以亲自对作业进行示范,这样一来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准确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要知道临摹是最容易进步的绘画学习方式。举个例子来说吧,笔者第一个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构图和透视的问题,在具体完成上不作限制,但是要求必须勾勒出准确。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素描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二)静物素描的现状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学生的普遍问题就是美术基本功底比较差。有的同学对素描静物结构缺乏认识,缺乏学习积极性,每位同学的分析掌握程度又有所不同。于是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法:1―4周(几何形体结构素描)、5―8周(几何体明暗素描)、9―11周(静物结构素描)12―16周(静物临摹,要求准确掌握形体结构,掌握明暗关系)、17―22周(素描静物写生,进一步进行塑造)。并在高一、高二的考前每个阶段素描静物将以每周大约13课时的速度,进行静物写生、临摹和默写的训练方式反复练习。每学期的第5、12、17和22周举行阶段性考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同学们经历了由简到难的训练。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有所不同,一定要进行逐一辅导,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静物进行剖析,同的为学生进行讲解。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其实集合体的素描是最简单也是最困的绘画技巧。作为线条入门的基础所在,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都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几何体让学生联系好几何体的素描之后在进行重新的组合安装。这样一来,即使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素描的感觉不是十分好的也可以通过恰当的重新组合来进行不错的绘画联系。当然,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一些基础比较好,天生具备很好的绘画素质基础的同学。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建议不能一概而论,同意教学,应在课前就做好准备摆放难度不同的静物写生图稿以供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
(三)静物素描的基本创作
在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基础水平不同,也许会暴漏更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对待,系统而反复的向学生灌输一些绘画法则和技巧。如:质感、线条、形体、结构、空间、节奏。通过素描静物教学中的浅析论述,使W生在素描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有所收获,并且能得到长足发展。
二、高职教学色彩静物分析
(一)色彩静物材料与技法
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色彩静物工具材料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色彩静物的两种常用技法。1、厚涂法。作画其用水较少,在着色时是等第一遍色彩干了后才画第二遍色,色彩之间层层叠加。干画法能进行细致的刻画,常用来表现主体物的厚重和体积感,易学易掌握,但是也会出现不易干,干后给人感觉干、厚开裂的转况。2、薄画法。作画用水比较多,着色过程中是在第一遍色还未干时马上接着画第二遍,色彩之间相互渗透,产生水色淋漓或朦胧的色彩效果,常用来画静物或风景画的远景。此画法学生运用中易掌握,但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薄画法只在画面的暗部或远景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以实践练习为主的原则,采取教师示范与学生探索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色彩静物材料的不同特性有亲身体验。教师也可以加入综合材料的相关内容,开阔学生对于材料的视野。
(二)色彩静物的基本练习与创作
目前高职学生,在入学前是基本没有美术绘画功底的,选着美术专业多数是自己的文化功课不理想,对大学又很向往的大环境下产生。对与这类学生,多数学校的教学才有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反复练习。基本上分为4周临摹和4周写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按月组织检测、最后备考阶段也组织默写以应付考试。
三、高职教学素描静物和色彩静物的衔接策略
(一)将素描静物做为色彩静物学习的重要前提
色彩的教学常常会围绕高考指挥棒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014年浙江省的高职考从石膏头像变成素描静物以来,色彩静物的考题也由坚持了三年的色彩花卉悄悄的发生改变,2014年是一只鸭子,2015年考题是书桌一角。因此教学生画什么已经不重要,而是理解其中形体,比例及色彩变化。在色彩静物创作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着临摹和写生创作。面对各种复杂的形体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形体塑造,结构理解然后才是色彩的感知。素描静物修养是画家之根本,素描静物不仅是一切绘画(包括色彩静物)的基础,而且在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素描静物来完成的,比如色彩静物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构图、比例、创作形式、人物的形体关系等等。在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考虑素描静物的因素,比如素描静物的明暗关系,素描静物的虚实关系,素描静物的空间关系,画面中人物的主次关系等等。这些素描静物关系都对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素描静物是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的前提。
(二)重视素描静物在色彩静物创作中的空间作用
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在三维的空间内,在一张平面的纸或布上应用素描静物的关系画出空间,制造出形象的幻觉,这就是艺术。“所谓空间,是在现代绘画创造中最令人关注的重点,也是不同的造型观念之间相互争论的焦点。”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以表现三维空间为特征的绘画便成为主流,并形成绘画的传统。“从严格意义上讲,纯平面的东西只能是画布或纸张,而不是绘画。因为在绘画中,即使是平面绘画,只要涉及到形和形的层次,就自然具有了一定的三维属性。”在写实色彩静物艺术创作中,素描静物对画面空间的作用包括明暗关系、透视关系、素描静物虚实关系、近大远小的关系和前后关系等。
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我们看到达・芬奇在对人物的描绘中,运用了素描静物的明暗关系,抓住人物的明暗交界线,并使用明暗渐变的画法,使人物具有了立体感。在对人物背景的描绘中,运用了素描静物的虚实关系,近处的风景清晰、明确,远处的风景虚而模糊,并运用了人物在前,风景在后的前后关系,这样绘画产生了空间。素描静物的空间透视作用也应用在色彩静物艺术创作中。
(三)强调素描静物黑白灰关系在色彩静物创作中的空间作用
黑白灰关系,空间关系,主次关系共同组成了素描作品的三大关系。黑白艺术作品更能表现本质,更能生动的表现光、影、形、肌理,以至于,在彩色绘画中那些平凡无奇的景色,在明暗、色调分明的黑白作品中,都可能变的非常生动和突出。在美术创作过程中,黑白灰是用来对画面层次节奏归纳概括的一个方式规律。黑白灰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画面的整体调子关系,是组成黑白画面基本关系的造型元素,一幅素描如果构图完整,造型准确,明暗自然,主体突出,整体关系完整,有艺术感染力,那就是一幅很成功的素描了。在色彩中,黑白灰的关系就是色彩的明度关系,指的就是画面的素描关系,素描加冷暖就是色彩。不过色彩的黑白灰不像素描那样简单,素描只是单纯的黑白灰定义!而色彩要看自己对色彩的感觉,也就是色感.即冷暖感知,色相、色调的调整等都是在色彩习中不可或缺的对象。但是如果色彩中没有素描的黑白灰关系,就没有节奏次序感,没有素描的体积塑造,没有形体量感,只有将素描的黑白关系原理与色彩创作合理斜街,才能更好的凸显色彩作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对美术的学习,要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开始,学会表达,学会创作的前提是从静物的结构、比例、明暗关系,体积、色彩等多方面的着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静物观察法,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正确观察和研究。同时,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理解能力,让素描的知识点和色彩的知识点相互融合,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让学生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以此来实现由静物素描向色彩素描的有效过渡与衔接。
【参考文献】
[1]于幸泽. 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张亚松. 在高中基础素描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韩晓坤. 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实践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4]陈美珍. 静物素描模拟的算法设计与系统实现[D].中山大学,2012.
【关键词】素描;色彩;明暗;练习;绘画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特殊类绘画不计)。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一般先练习素描基础,再进入色彩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过程。到一定阶段后,就要求学生素描和色彩均衡发展,相互提高。
笔者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的素描和色彩的专业能力不能均衡发展。究其原因,应该是对两者关系认识的脱节和不连贯。本文的目的是引а生对照素描静物训练和色彩静物训练的要求,素描和色彩同时练习,提高认识水平,使学生的素描技法和色彩技法得到同步发展。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和美术训练中的心得体会,有感而发,从四个阶段浅析了素描和色彩的对照练习。
一、构图能力的培养
静物素描训练,第一阶段是学生构图能力的培养。构图讲究章法和创新。构图的根本目的,是将对象摆放在画面恰当地的位置上,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美感。它要求根据以主体物为对象的形象的高低角度决定画面的横、竖构图,注意形象位置的前、后、左、右关系(非特别情况不要轻易移动个别物体的位置),空间层次的明朗分布,主次清晰,形象鲜明。
静物素描构图的要求,也是静物色彩构图的要求。两者的方法和目的一致。
静物色彩绘画也可直接用调色盘中的单色起稿构图。
二、抓轮廓和上大体明暗
第二步,抓轮廓和上大体明暗。对形体准确地描写,可以激发你对绘画的兴趣。正确运用笔测、水平线和垂直线,画准轮廓就不难。画素描上明暗时,先确定受光和背光的分界线――明暗交接线。背光部包括:暗部和投影。素描和色彩的方法同样是:从大处着眼;从暗部画起;从大面积色块画起;从画面上部画起;从主体物画起。画素描时,要比较块面与块面之间的明暗差别;画色彩时,要注意色块与色块之间的色彩偏向,即色相的区别,同时要注意色块与色块之间的明暗关系――色彩的明度差异。
三、深入刻画
第三步,深入刻画阶段。全因素素描的要求和效果是画面有明确的明暗关系和丰富的空间层次。画面必须有大量不同层次的灰色。一定要处理好光的效果――受光和背光、物体固有色之间的明暗差别。其认识、表现、检验的方法是:所有物体的暗部与暗部比较,亮部与亮部比较。此外,还有肌理笔法的区别,以表现和区分物体的质感和量感,丰富视觉元素。
静物色彩的绘画到了这一阶段,其认知方法与画素描时有所区别。不同的是将明暗的黑白关系转换成色彩关系;注意画面的整体色调,区分受光与背光的对比色关系;区分灰色与灰色之间的色彩倾向;明确固有色之间的区别。在色彩绘画中,笔法的运用要变化而统一,运笔流畅、大胆,肌理丰富,厚薄处理得当,技法多样,色彩明亮、丰富。切忌色彩单调,运笔单一,色调简单、灰暗。
四、画面调整阶段
最后是画面调整阶段。先审视、揣摩你的画面,还有哪些不足?哪些破绽?存在哪些不完整的因素?你最初的设想是否表现出来?然后大胆修改、处理。调整过程中,恢复第一感觉效果非常重要,但要保留你在绘画过程中一些即兴的特殊效果和表现方法。根据需要和可能,大胆取舍,使画面逐渐完美。
静物素描训练中,将不同固有色转换成不同层次的素描关系,塑造素描明暗的空间关系,可使画面清晰明朗,不至于模糊不清,平淡无奇。在静物色彩训练时,要认识到画面空间的形成,主要是由色彩明暗层次决定的。画面色调是气氛的主体。结构的形成是固有色的明暗关系组成的,而不同层次的固有色则由色彩的色相和明度来区分。环境色的表现类似素描的反光效果,可增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保持画面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进行静物素描和色彩对照练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绘画意识,深入理解素描和色彩的同一性和非同一性,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早出成绩,多出成绩。
问题一:构图
构图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构图而言有两种,一种是横构图,另一种是竖构图。尽管两种构图都很常见,各有优势,但每一种构图之内都另有讲究。横构图的作品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特别是正三角形的构图。要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就要做好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定位,把所见物体灵活地安排在三个点上。有些同学在横构图的作品中自认为他容易把握,所以总是随随便便安排物体。其实不然,三点定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定不好位置,会出现画面一头重一头轻不稳定的效果。
问题二:透视
透视的概念、透视的基本规律,透视分三种:第一种是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有一面正对着我们的眼睛。第二种是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两面角正对着我们的眼睛。第三种是倾斜透视,又称三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三面的顶点正对着我们的眼睛,多用于仰视和俯视图中。这个有点复杂,以后有空介绍。
问题三:明暗的表达
1.分明暗面。 此阶段要求沿明暗交界线,将所有的明暗面淡淡涂上一层灰, 将与静物的白成明显对比的背景也淡淡涂上一层灰,此时物体 便初步呈现出立体的形与光感,空间也由此而呈现。 此阶段可以不分深浅,但线条排列要紧密,不可潦草。
2.分明暗层次 。此阶段可按由重至浅的顺序将画面上的调子分成若干等级,如音乐之音阶,从最重处开始画上一遍。此时仍是大体明暗阶段, 涂每一部分皆从明暗交界线开始到形体投影边缘为止。千万不可过早深入局部,尤其暗面的反光一定要呆在暗面里边, 灰面与亮面可暂时不管。
3.深入分析反复调整。逐渐丰富细节,找到各形体的转折,使形体结构更加紧凑,头、颈、肩的造形关系更加明确具体。 调子顺序排好后,即可一遍一遍深入下去。每画一遍加重一层, 内容丰富一层,形体感愈来愈强。
4.在作画的时候要经常用一些观念审视自己的画面。诸如体积、厚 度、光感、整体、空间、主次、节奏等,尤其是整体观念时刻不能忘记。隔一段时间就要站出来远观自己的画面,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要避免出现灰、花、脏、腻、浮等易出现的问题。基础较好、 整体把握能力强的同学, 明暗面分好后可采取局部 推进的办法,一步画到位。
5.回到整体、概括完成。深入细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细碎、灰、花等弊病,因此最后还要进行大关系的再整理,从而使整体造型更加明确、突出。个体处于自己应有的位置,黑白、虚实效果也更加强烈。
6.结构素描的表现、画法。步骤基本与全因素素描相同,只是不对光影做很客观的描述, 不进行丰富的调子处理,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态度,以线和简略的明暗将复杂的头部形体作出简化的提炼概括,以将其基本体面结构强烈地突现出来,从而强化和加深对头部形体结构的理解。
问题四:观念意识的形成
1.光影与黑白意识。一切物体能够被看见都缘于光影,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
2.明暗色调虚实节奏变化意识。整体地观察与局部刻画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灰色调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塑造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细致入微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把握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4.质感表现意识。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丝线、布绵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等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