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作文变形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是一个小房子,能上能下但是不能住,你们猜到我是谁了吗?没错,我就是一部十分平凡的电梯。我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把人们平安的送到他们想要到达的楼层,不过,我看似平凡的工作,却十分的不平凡。
我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他们大部分有友善的,对待我也十分的温柔,可是,有少数一些人却十分的不文明。比如现在,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人牵着一只狗走了进来,她一直看着自己的手机,一旁的狗却把我当成了厕所,尿了我一身,到了一楼她刚走出去,一位大叔走了进来,他闻到了尿骚味,连忙捂上鼻子,等电梯到了刚一开门,便逃似的走了出去,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我本来是干干净净的,每天都有人打扫和消毒,可现在却变的臭气熏天,进出的人都掩面而视,我真是太委屈了。
我也常常会遇到很多小朋友,他们对我充满了好奇,不过好奇归好奇,如果放任不管可就变的危险了。现在就有一对母子在电梯里,妈妈低头看着手机,而一旁的孩子欢快的又蹦又跳,我被震的浑身摇晃,吓的我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这样是很危险的,会让我失去平衡而发生故障。终算母子在顶层有惊无险的出了电梯,这会儿又走进一位大叔,看上去挺思文可是手指上还夹着一只燃烧的香烟,门一关上,整个电梯里弥漫着浓浓的烟味,呛的我直流眼泪,后来进来的人也都纷纷捂着鼻子,再看那位大叔,他就像没看到似的,若无其事的抽着烟,直到他离开后的好几个小时,我的身上还残留着烟味。
像这样的遭遇还有很多,有拿着钥匙不停的按电梯按钮的,有拿笔在我身上乱涂乱画的,还有在电梯里随地吐痰的……这些不文明的事数不胜数,我也变的“千疮百孔”,终于有一天,我生病了,还好维修的叔叔来了,他仔细的给我检查身体,给我更换零件,相信很快我又能继续工作了。
这就是我——一部平凡的电梯,每天接送人们上上下下,人们在我这里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这几分钟里却有着人间百态,希望大家能爱护我,保护我,让我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玉门市第二小学四(三)班 吴孟?@
指导教师 顾颜花
在文具王国里,生活着一群可爱调皮的文具,它们在王国里安居乐业,为人类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有一天,铅笔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牧童带着自己心爱的古筝去山上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去放牛。
小牧童闲着没事干,便弹起了古筝,过了一会,一头正在吃草的老牛忽然开口说话:“好美的音乐啊!”小牧童有些疑惑,四处张望了一下:这山上一个人也没有,哪来的说话声,莫非是那头老牛?小牧童问:“是谁在说话?”老牛慢吞吞地说:“是我!”“是你,你们牛不是不会听音乐吗。”小牧童顽皮地笑了笑,老牛愤怒地说:“谁说我们牛不会听音乐,谁说我就打谁!”老牛一边说一边把牛蹄抬向小牧童,小牧童害怕极了,说:“哎哎哎,君子动口不动手,干嘛动手打人呀!”
老牛终于平静下来,小牧童松了一口气,说:“那你说,你们牛会听什么音乐。”老牛一本正经地说:“我们会听的太多了。草原上的奶牛喜欢听草原牧民歌;勤劳的黄牛喜欢听动感的歌;水里的犀牛喜欢听像水流的歌;刚出生的牛犊喜欢听主人唱的催眠曲……”小牧童客气地说:“你说了这么多牛喜欢的歌,还没说你喜欢的歌呢!你喜欢什么歌,我弹给你听!”老牛兴奋地说:“我当然喜欢草原之歌啦!”于是,小牧童便弹起了草原之歌给老牛听,老牛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吃草,此时,牛儿吃草吃的更欢了!
变形计是一部大型的综艺性节目,大概的节目性质就是有许多大城市里面的孩子,一些叛逆的孩子,跟在一些山村贫穷的孩子做一些生活上面的交换,互相体验一下对方的生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变形计》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1昨天,我观看了今年《变形记》的第一期节目——《山路弯弯》,故事的讲述了在城市里生活的少年李锦鉴不爱学习,因上课看漫画书不服从管教打伤老师,回家后玩游戏,妈妈为保护他的视力关了电源,他又把妈妈打到,看到妹妹不顺眼,又把妹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真是一个人见人烦的小霸王!而生活在广西山村的韦志忠兄妹生活虽然贫困,但是他们互相关爱、互相照顾,非常懂事。
《变形记》栏目组决定把李锦鉴和韦志忠兄妹互换,让他们到对方的学校和家庭体验生活。
就这样,李锦鉴来到了韦志忠兄妹上学的上镇小学,这里的学校条件非常艰苦,孩子们上完课得自己做饭,吃饭还是三四个人一个饭盒,为了照顾李锦鉴,校长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个新饭盒。还 是因为不服从老师管教,李锦鉴掀翻了课桌,扔了饭盒,还打倒了好奇的低年级同学,他在上镇小学的第一个朋友“小绿”都被他骂哭了。放假回到韦志忠的家里,李锦鉴拒绝了韦爸爸特意为他准备的晚饭,自己搭帐篷睡在了外面,韦志忠的哥哥韦志升为了照顾他,只好在外边陪了他一宿。但李锦鉴意外从韦志忠的伯伯那里得知韦爸爸可能患有白血病时,他很焦虑:为什么不去医院看病?工作人员告诉他看病需要钱,而韦家哪里能拿出看病的钱?就这样韦爸爸每天强忍疼痛支撑这个缺少母爱的家,三个孩子吃、穿、上学都需要用钱……就是这个身心交瘁的爸爸,给他买药、买那里最好的凉鞋,看着这个衣着破烂的爸爸,李锦鉴被深深地打动了。
后来,李锦鉴到“小绿”家里作客,看到“小绿”的外公和村里老人们在开山修路,但得知是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时”,李锦鉴彻底转变了,他加入了修路的队伍。
再次回到学校,李锦鉴甚至担任了学前班的老师,教孩子们唱歌,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耐心的照顾哭泣的小朋友,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李锦鉴——李锦鉴变形成功了——在最后离开时,他跪求韦爸爸和他一起去医院看病,并确诊韦爸爸没有患白血病。
现在想想我自己,和所有小朋友一样爱玩游戏,一玩就天昏地暗,不愿意停下来,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大发脾气,甚至骂人打人,在学校门口我也见过许多小朋友跟家长大喊大叫发脾气的,这是我们身上的“魔”,我想我一定能够战胜它,像李锦鉴一样变好,做一个懂得爱和责任的好少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变形”吗?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2这几天,陆老师让我们看了湖南卫视的《变形计》。这个节目十分真实地记录了城市公子哥易虎臣和大山里的追梦少年吴忠宏互换七天生活的故事。
深圳的公子哥易虎臣家境富裕、爱虚荣、喜欢乱花钱。而云南山区的追梦少年吴忠宏则家境贫穷,顿顿吃的是一成不变的洋瓜。他们的生活进行互换,会有怎样的一番曲折故事呢?
易虎臣到了山村以后,他看见同学睡的破败不堪的寝室时那惊讶的表情是文字无法描绘的;而没见过市面吴忠宏在来到易虎臣那富丽堂皇的家时,他的嘴里能一下塞进五个鸡蛋。
在互换生活的七天里,易虎臣和吴忠宏都收获了许多第一次,易虎臣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走五小时的山路,第一次喂猪,第一次采松脂……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渐渐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然而让他真正变形的是他帮助小黑去找他犯了发的父亲,当小黑和他的父亲时隔六年再次重逢时,易虎臣的心被震撼了,在此时他突然懂得了爱与亲情的意义。当妈妈过生日时,他真心地祝福了妈妈,当小黑发烧时,他亲手煮了一锅粥喂小黑吃……
而吴忠宏呢?在深圳什么东西都使他感到新鲜:第一次吃海鲜,第一次看海,第一次照相……这都让他在“享受”生活中收获了许多乐趣。他还去废品厂打工,用自己辛苦得来的钱给妈妈买了一箱牛奶作为生日礼物。
看完《变形计》后,我感慨万分,吴忠宏小小年纪就懂得帮家里分担困难,而我们在享受爸爸妈妈给予的幸福生活时,是否想到过父母赚钱的不易?是否想到过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所以,我们今后要少让父母操心,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3刚刚看完一期《变形记爱在远山》让我生出好多想说又说不出的话来。这期变形记是我看过的最成功的,最精彩的。高泽冶,罗先旺。我不得不说两个善良的孩子让我佩服。
罗先旺,普通的山里孩子。以前没去过县城没坐过飞机,但他质朴的笑容,乐观向上的生活品质让我感觉他简直就是个巨人。“我将来到当一名乡村教师,把我们村的人都教育好,让他们都走出大山。”这样的豪言壮语出自一位年龄仅12岁的大山里的孩子。他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更好的生活。看到这,我感到无比的汗颜。因为就在刚刚我还在为今年生日学校还没放假而懊恼。现在想想,我简直是无理取闹。
另一位主人公高泽冶,向往常一样,认为城市的公子哥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着他的外表和那些细微的小动作我早早的在心里下了结论,要想让这个孩子变好很难!但节目最后,他给妹妹买新衣服,给奶奶洗脚,让我看到了,这就是一个秉性纯良的好少年。只是他用“坏”来掩饰自己的“善”。在他身上我多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为了让家人多关注自己而做出的一些叛逆。其实我们都不是坏孩子,只是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
相信变形记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善良,也希望罗先旺以后的道路越走越宽。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4一个是来自广州大都市,一个来自甘肃小山沟;一个视学校为地狱,一个却渴望上学;一个打架斗殴屡犯校规,一个率性阳光品学兼优——前者叫龚韦华,后者名胡若男。
若男出生在素有“隆中之苦甲天下”的甘肃会宁,贫瘠的土地、辛勤的汗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若男和这里的孩子一样很爱读书,视读书为天下第一大事,他们相信知识能带他们走出这一片黄沙地漠。若男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率真阳光。年迈的爷爷奶奶、常年在外的母亲和尚在监狱的父亲组成一个并不完整的家庭。这个懂事的孩子总是把痛苦埋在心里,把笑脸和阳光带给他人。
若男对于新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她深深地被广州的繁华所吸引,并很快融入了龚韦华的家庭;从她很快博得了弟弟的欢心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交际能力非常强,她能想出各种方法扭转尴尬的气氛;她具有清晰的分析能力,能很快认清当时、当下、当景;在离开广州时,她说的一番话让人感觉这个孩子确实不一般。她说,她只把这次广州之旅当做一次游玩而已,她不会嫉妒他人,他们有的她将来可以有,她要靠自己将来去争取。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矫揉造作,不用刻意渲染,一眼就能看见这个孩子纯洁的心。
与若男互换的龚韦华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多次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劝退,与望子成龙的父母形同陌路,而参加《变形计》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可以不去学校上课。龚韦华似乎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刚到时,这漫天黄土满坡沟的西北带给龚韦华的是新奇,可未维持多久,开始时的兴奋就变成了厌倦;再比如帮爷爷奶奶拉玉米杆,起初的满心欢喜、兴致勃勃,在拉过几次之后变成了不耐烦。龚韦华也是一个任性不懂事的孩子,洗一次头全家人都为他忙碌,洗一次衣服几乎耗尽了这一家人半个月的用水……这些种种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孩子身上的不羁。
但从这个娇生惯养的城市少年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当他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他独自一人跑到黄土坡上坐着发呆,这个孩子的内心似乎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虽然他心里抵触读书,甚至反感“读书”这两个字眼,但当常把读书挂在嘴边的爷爷屡次劝他好好读书时,他却总是采取无声的方式给予回应,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老人的尊敬。当看到爷爷步履维艰地爬上山坡来找他时,他还是很听话的回去了。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有着热心善良的一面,他带爷爷奶奶到县城的医院看病,给二老买新衣服,带他们去了可能他们一辈子也不可能去的酒店吃饭;甚至主动拿出三千块的压岁钱让这一家人去探望十年未曾谋面的若男爸爸,一家人团聚的温馨场面让我们看到了龚韦华内心的善良。
有人说,这个节目对“富二代”的教育意义远远大于农村孩子。城市的孩子通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明白了父母的辛苦、生活的艰辛、自己的不懂事,为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后悔;而对于农村的小孩他们体验了一次梦寐以求的都市生活,他们会不会嫉妒城市的小孩?会不会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抑或是由于内心的不平衡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厌倦仇视心理?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留给未来。
农村的孩子天真纯朴,热情懂事;城里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但所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都会遇到荆棘,所有的孩子都有善良可爱的一面。这个节目带给我们的不是谁是谁非,而是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发现我们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懂得珍惜和感恩。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5自从观看了《变形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节目之中,我似乎看到了现在孩子的真实写照,看到了他们经过七天的真实改变,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苦,什么叫艰辛。
在节目中,那些山里孩子在苦难之中仍旧为美好生活在奋斗着,努力着,求学的艰辛并没有阻止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那些富贵的公子哥们,在苦难面前,在贫穷面前,在条件艰苦的大山里,也放下了平时的公子哥气概,他们学会为他人着想,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他们的心灵也被经过一次净化。
原本富贵的公子哥们,在大山深处,发现了人的本性,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传递了自己的爱,改变了自己身上的傲气和叛逆的心理,学会了许多人的人生哲理,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传递了自己的爱,改变了自己身上的傲气和叛逆的心理,学会了许多的人生哲理,他们也看到了山里孩子从小就会用稚嫩的肩膀来替家庭分担责任,看到了他们对父母的理解,看到了他们再贫困之下对知识的渴望,体验了大山深处那种艰辛的生活,感受到了金钱的来之不易。
而山里孩子在面对他们从不敢幻想的城市生活之中,他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他们看到了只有在书本和电视上的东西,可他们却并没有因此忘记了自我,只是励志要好好读书,靠自己的一双手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蔚蓝天空。同时,他们也让城市家长知道了知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去关爱孩子。
关键词 女性写作 抗辩意识 二元对立叙事 人类整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078-08
女性文学是当下中国的重要写作现象。虽说在理论上,近些年中国大陆的女性写作和理论批评,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方性别理论和女权主义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非是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兴盛的根本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性别文化与两性关系对中国作家(尤其女性作家)而言,本身就具有特殊的传统与现实意义。尽管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当下的女性写作缺乏对“本土经验”和思想资源的关注,但是,作家们的问题视域、价值取向,乃至创作中的写作情绪、矛盾困惑和情感纠葛,无不是由特定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境遇所触发。
两性关系是人类的基本关系,包含两性间的自然关系(性、生育)、情感关系(爱、恨、情、仇)、社会关系(家庭、政治、经济)与文化关系(婚恋观、观、平权观等)。既有丰富的文学意义,亦有充分的思想与现实意义。社会的现代化、个体生命的自由与解放、家庭的稳定与和谐,都离不开健全和良性的两性关系的建立。因此,从伦理的角度,对近些年女性写作内里的问题作出盘点与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况且,当下中国正处在艰难的文化重组过程中,既为女性写作提供肥沃的土壤,新文化精神的建构也需女性写作的积极参与,这都需要我们正视女性写作的成就与不足。
一、深渊体验与性别道德抗辩
当代中国的女性书写,作家们普遍存在着生存论意义上的“深渊”感受。这种感受既是历史地形成的,同时也与当下作家对历史记忆的过度迷执,和意识深处性别文化方面的“受难者”哲学密不可分。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纵式结构”特点,其要义即在于子嗣延续和家族传承。在这个纵式结构中,“父-子”关系是家庭的主轴,夫妻关系不过是服务于子嗣延续这一宏大命题的辅助手段。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阿Q对吴妈的调戏,固然有白天摸了小尼姑的头皮而激发出自身的生命潜能和自然力量之故,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潜在的文化规训,同样是他调戏吴妈的重要动因。对于女性而言,“男尊女卑”的社会规定倒在其次,在两性关系方面,女性除了充当生殖工具之外,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意义何在,两性间的其他关系如何处理等,似乎历来就是中国思想的盲区。美国学者古德就中国社会来说,男女两性关系多是由家族制度引申而来,而家族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故而,由此而衍生的性别制度与性别文化,就拥有不可抗辩的宗教的威严力量;背谬这种威严,就会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带有宗教意味的性别文化,与西方在自然的基础上和社会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性别文化相比,无疑更具有不可忤逆的威严尺度,它给女性带来的戕害与恐惧,也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历史形成的女性的“深渊”生存状态,在五四启蒙运动时期,受到新文化的严峻挑战,不仅女性作家,在很多男性作家那里,传统的性别制度与性别文化同样构成罪感的符号。
女性写作的抗辩伦理及其问题反思
一边是创伤性的历史印记,一边是对于制造创伤体验的社会制度与文化的正义申讨,新时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女性作家的性别书写,都被先验地植入到一种性别对抗的叙事范畴之中,传统族权和男权中心主义的“他者”,构成作家道德反抗的主要目标。学者王绯说,“自从人类文化转向以父权为中心,便把许多残忍的清规戒律只施加于妇女身上,这便注定了永世夏娃们特别的不幸。父权文化在推进文明进步的同时所留下的罪恶,突出地表现为对女性的戕害。……创作和批评一旦冠之于女权的时候,便意味着它们的目的首先在于解构父权文化之罪孽,伸张长期压抑的女性人权,其次才是文学和批评自身”。 转引自张丽杰:《颠覆的纹络——解构男权文化的新时期女性文学》,《文艺评论》2004年第4期。这段话,既是对上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经验的总结,也是批评家王绯个人立场的一种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