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中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建国五十五周年,省委省政府及国家质检总局非常重视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对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均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地应提高对做好节日期间的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认识,认真落实有关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今年以来,通过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认真工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我省的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保持了平稳并且总体向好的发展方向,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我们应充满了信心。但是还应该看到,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节日期间人员流动较大,人口密集区将明显增多,设备的使用负荷加大,节日食品消费将明显增多,做好节日期间的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各地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对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认识,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麻痹思想,周密部署认真落实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防患未然。
二、工作目标
节日期间在全省营造一个质量有保障,消费放心,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环境,不发生影响面大、情节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杜绝假冒伪劣食品出现。特种设备不发生社会影响大、伤亡损失严重的责任事故,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及监控设备事故,不发生重特大事故。
三、工作重点
(一)、特种设备安全。
1、各市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组织安全大检查,着重对人口比较集中的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宾馆、饭店等区域的重点设备及易燃有毒设备进行检查;
2、对公园、景区等旅游区的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要按设备逐一进行排查;
3、监控设备的监控措施要落实,重点危险源设备要加强防范,隐患设备要得到整改,重点企业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人员要确保到岗到位,紧急情况处理及救援预案要处在启动的预备状态。
4、要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责任,督促各相关单位和操作者严格遵守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要求并协助相关单位进行排除,对不能及时排除隐患的,要坚决责令其使用停止运行,必要时应向当地政府报告。
(二)、食品安全。
1、重点产品:月饼、儿童食品、饮料、冷冻饮品、奶制品、方便食品、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及烟、酒、化妆品、金银珠宝饰品、胶卷等旅游用品。
2、重点市场:各类旅游景点、旅游宾馆、饭店、旅游区周围的集贸市场、食品超市、粮油及食品批发市场。
3、重点区域:一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主要是中小企业及非法加工窝点、小作坊;二是生产比较集中而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三是食品制假售假屡禁不止的区域;四是旅游发达地区。
4、重点查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质量欺诈,故意坑害游客的违法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打击。
重点保证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重点旅游城市的食品安全和旅游商品安全。
四、工作措施
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节日期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当地政府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运转有序有效。各地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各自的工作重点,确定当地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节日期间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制定安全工作预案和突发事件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对发生的各种隐患要组织力量及时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汇报。各技术检验机构和专职执法机构,必须做好配合工作,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纳入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体系,积极地参与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五、有关要求
(一)、做好宣传工作。在做好固定宣传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宣传与节日期间的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电台电视台、广播、报纸等,以专题专栏、电视电台讲话、文艺节目的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宣传中要坚持正面为主的舆论导向,要大力宣传我省良好的消费环境、旅游环境和经济环境,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安全的感觉,放心地消费;不是特别需要不得宣传、、公布负面的内容(如负面信息、数据、案例等),确有必要时应经当地政府同意。特别要注意在宣传质检部门工作成绩时不得代有负面影响的内容。
为了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在探讨企业安全影响要素的基础上,要详细阐述安全意识在安全工作中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安全意识的对策,进而改善企业的安全绩效水平。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意义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生产作业的首要原则。当前,我国事故数量多,人员伤亡严重,经济损失大,社会政治影响不佳,安全形式依然严峻,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消灭不安全因素,减少人身伤害,实现无事故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绩效水平成为各行各业必须解决的首要主题。
1 安全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是人们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劳动耗费有对比关系的、可以度量的、对社会有益的结果。安全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发展员工个人及团队的能力,改善企业的安全绩效,已达到减少安全投入,降低安全损失的目的。概括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预见性
一方面,通过对即成事故和大量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另一方面,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的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管理方法。
1.2 系统性
系统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把绩效管理的定量分析和传统管理的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1.3 以人为本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而且,作为管理对象的诸多要素(资金、物质、时间、信息等)和管理系统的诸多环节(企业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等)都需要人去运作和实施。因此,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来实施各种激励机制可以达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2 安全意识概述
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安全这一客观存在的主观现象,其核心就是人们对安全的认识程度和认识水平,以及在生产、生活和生存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活动和行为以达到安全的自觉性。
现代安全意识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形成阶段:企业基本的安全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或正在执行中。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基本的安全政策和健全或正在制定的规章制度,人们对安全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于安全技术和作业程序的理解,对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判;安全问题没有被人们理解为公司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2)加强管理阶段:企业职工的基本安全技能得以评估,安全培训得以计划和实现。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企业的事故率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其重大事故会超出这样的平均水平;安全问题在这个阶段被看做是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系统需要丞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安全的理解是安全技术设施是否有问题或是程序遵守方面是否出现问题;事故被人们认为是可以预防的;管理人员开始认识到其实事故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不安全行为和现场专业人员的不安全意识引起的。
3)广泛参与阶段:现场安全作业管理得以执行,管理层和监督人员积极参与程序与员工和承包商的执行并在其中负有相应责任。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事故率较低并且维持在这个较低的水平;管理层开始认识到如果要使安全表现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现场一线的作业人员的认识和参与是最关键的;管理人员认识到绝大部分的事故的发生其本质原因都与其管理人员的决策有关;这个阶段绝大多数的现场一线作业人员都表现出他们由衷的意愿即会同管理人员一道提升其健康和安全。
4)通力合作执行阶段:现场安全作业管理得以实施执行所带来的利益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使得作业程序顺利得执行。
这个阶段管理者及其员工开始认识到健康和安全问题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人员的士气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决策对于事故的避免与发生意义攸关;员工将安全问题认识为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非常清楚地通过统计数据表现出来。
5)持续保持改进阶段:对于程序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得以发扬和改进,使作业程序得以持续提高改进。
对于专业人员无论在工作岗位还是在个人家里的伤害或是隐患都被当作公司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一样对待关心;这个阶段所有的人员都在积极而乐意地将自己对于安全和隐患方面的认识加以互相分享和借签,并同时认为那些非作业相关的伤害启示一样重要。
3 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现代安全意识发展模型将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安全教育机制、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作业者的个体安全素质。由于概念模型中的安全事故控制程度受到组织安全意识、环境/设备和外界控制因素各种指标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要综合所有变量来检验,最终对安全事故控制的影响程度做一分析,对概念模型中间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证明了安全意识与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及提升作业者安全素质等因素相关。也就是说,加强作业安全教育、严格作业安全管理和提高作业者安全素质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它们之间是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而安全意识指标和可记录性人员伤害率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作业者安全意识越高,可记录事故发生率越低,也就是安全业绩表现越好。
因此,建立有效的安全事故控制机制应该从加强作业安全教育、进行严格作业安全管理和提高作业者安全素质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安全意识,进而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绩效。
4 提升安全意识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探讨结论,企业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作业者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绩效。
4.1 加强安全作业教育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清晰地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将安全问题作为业务领域里的首要问题,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干涉,积极地参与协助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员工的入职前的安全教育体系。要为员工提供清晰的具体的作业指导程序,并至少涵盖对于安全作业的一般规定和具体作业安全指导。要建立健全书面档案记录,加强安全承诺及其监督和实施,并建立持续改进计划。
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应鼓励传达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和建议并做出及时的有效的回应,形成良好的建设性意见的气氛。
企业的领导层必须清晰地承诺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分配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积极参与和组织员工的安全意识结构化建设,建立健全组织的安全体制,激励安全行为,杜绝不安全行为。
4.2 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及作业安全分析的执行力度,强化不安全行为的干预、监督的权利和力度,对不安全行为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干涉的态度,完善奖惩机制。
存在后门的网站数量大幅攀升
《报告》披露,目前有漏洞和高危漏洞的网站比例较2013年大幅下降,但网站存在后门的比例和绝对数量却大幅攀升。2014年全年,360网站安全检测共对覆盖网站199.6万个的8409台网站服务器进行了网站后门检测,发现约3465台服务器存在后门,占比41.2%,比2013年增多了7.4个百分点。
图1:2013年、2014年服务器被植入后门状况对比
后门是一段恶意代码,攻击者通过植入这段精心设计的代码来控制网站,同时,还可以获得某些敏感的信息,进一步获得服务器的控制权限。后门一般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从而来达到长期控制网站的目的。
无论是网站服务器后门还是网站漏洞,都极易被黑客所利用。这些漏洞或被黑客利用于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或者通过漏洞植入木马进行破坏。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大量12306网站用户信息遭泄露,即是网站漏洞所致;而另有媒体报道称,网管员王某利用263企业邮箱服务器的漏洞,登录管理员账号,导出1.6万余组企业通讯录,则是服务器漏洞被利用。
电商类网站安全形势堪忧
《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共扫描各类网站164.2万个,其中存在安全漏洞的网站61.7万个,占扫描网站总数的37.6%;存在高危安全漏洞的网站共27.9万个,占扫描网站总数的17.0%。有漏洞和有高危漏洞的网站比例都较2013年大幅下降。
图2:电商类网站高危漏洞最多
分行业看,电子商务类网站存在高危漏洞的比例最高,达到26%;其次为生活信息类(24%)、医疗卫生类(22%)和企业公司类(21%)。银行类网站相对安全性较高,存在高危漏洞比例最低。
相较于2013年,电子商务类网站虽然有高危漏洞的网站比例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排名却从第四名跃升为第一名,安全性在各行业网站中最为堪忧。
由于电商网站自身的特殊性,电商网站服务器中保有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因此电商网站安全漏洞危害极大,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将给网站本身和网站用户乃至互联网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不法分子利用电商网站的漏洞通常会篡改网站内容,利用支付链接URL跳转对消费者进行钓鱼等;盗取用户账户,进行恶意消费;盗取电商网站数据库,用于诈骗等违法行为。
从各个行业网站安全漏洞修复周期来看,音乐影视类、政务网站漏洞平均修复周期最长,分别为97天和86天,对网站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而游戏网站、医疗卫生类网站修复漏洞平均周期较短,分别为65天和66天,此几类网站修复漏洞所需时间要比音乐影视类网站少一个月左右。
全球十大网站安全事件四起发生在中国
《报告》总结了2014年全球范围内的十起网站安全事件,包括“OpenSSL心脏出血漏洞”、“eBay数据泄漏”、“索尼被黑客攻击”等,在去年的网站安全事件中,有四起发生在中国。
据了解,“121中国互联网DNS大劫难”、“携程漏洞事件”、“中国快递1400万信息泄露”、“12306用户数据泄露”这四起网站安全事件在全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报告》认为,根据去年发生的多起网站安全事件来看,网站攻击与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撞库攻击越演越烈、全网知识库大大丰富、建站系统漏洞被广泛利用、新漏洞发现与利用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三方代码托管平台被攻击。
针对网站安全事件频发的现象,《报告》专门针对发起攻击的地域做了研究。研究发现,91.4%的攻击者IP来自境内,来自境外的攻击仅为8.6%。其中,境内攻击主要来自北京(32.9%)、江苏(13.9%)、浙江(11.4%)、山东(10.0%)、广东(7.40%)。
图3:发起网站漏洞攻击的地域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360补天平台共收录2490名“白帽子”提交的有效0day漏洞24724个,平均每个月收录有效的0day漏洞2060个,平均每天收录有效0day漏洞70个。
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战略;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2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将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中国未来能源安全,既是满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刚需的现实需要,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一、中国能源安全形势
(一)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从1992年开始,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之间的缺口就逐渐拉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2~2012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从2.475亿吨一跃上升到4.837亿吨,年均增长7.95%。然而,2002~2012年中国原油产量只从1.669亿吨增加到2.075亿吨,年均增长2.43%。为了弥补能源需求缺口,中国石油进口量从2002年的6,940.77万吨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2.713亿吨,年均增长近29%,对外依存度也从40.1%迅速上升到58%。
(二)进口来源渠道单一,海运航线危险系数高。目前,中国的能源安全取决于原油进口来源地的地缘政治、经济稳定和海上运输航线的安全。从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国看,中国石油进口过分依赖于地缘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的中东和非洲地区。从我国能源进口运输航线来看,我国进口石油原油的90%以上需从海上运输,其中除了从南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走拉美航线外,从中东、北非、东南亚地区进口石油都必经马六甲海峡。然而,我国对马六甲海峡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发言权,其能源运输安全上得不到保障。
(三)参与全球能源组织程度较低,缺乏国际能源定价话语权。目前,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等区域性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中国参与全球层面的同盟性质的国际能源合作组织,参与程度不高,主要是以一般性或对话性为主。不论中国在全球性国际能源合作组织,还是在区域性国际能源合作组织之中,这些组织大多没有法律制度上的合作框架,也没有组建本区域内的类似“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国际能源合作组织。由于缺乏国际能源合作组织的身份,无法借助国际能源合作组织的力量,增强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抗波动能力,经常在国际石油市场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国际能源市场的定价权以及话语权,陷入石油进口买涨不买跌的怪圈,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遭受额外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损失。
二、中国能源安全策略选择
(一)保障能源供应,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必然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深化在能源、资源等领域互利合作,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能源企业“走出去”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保障,使国内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也为投资所在国带去了资本和就业的机会,增加了当地的收入,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海洋运输风险。为降低海洋运输风险系数,中国需要减少对中东、北非、东南亚地区石油进口所占份额,寻找新的能源进口渠道,逐步提高对其他地区新的能源进口,实现石油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目前,世界可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当属中亚-里海海域,其石油、天然气能源储藏丰富,是全球第三大石油富集区,且与我国西北地缘相邻,无需经过海洋运输,可直接经陆路输气或输油管道输入中国,且多年来我国与中亚各国经贸关系紧密,奠定了基础。
(三)以多边合作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目前,中国参与全球层面的国际能源组织程度不高,基本属于协调对话性,在制定能源秩序规则中还处于失语状态,与我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地位不相对称,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应积极拓展能源渠道,加强能源外交,积极展开双边和多边合作,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中国尤其要与地缘紧邻资源丰富的中亚国家首先开展双边合作,让世界各国看到利益的一致性和中国友好合作的诚意,再深入发展多边合作,形成能源渠道的网状覆盖。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课题组.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1.
继12月21日,CSDN网站用户数据库中600多万注册账号和密码被公开后,人人网、开心网、百合网、天涯论坛、当当网等一样没有逃脱用户信息被窃取的悲剧。随后,网传交行、民生、工行等多家银行的客户姓名、卡号、密码外泄。虽然涉及的银行都予以了否认;但深谙黑客之道的人士却说,这只是“蝴蝶效应的开始”。
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安全。这已是一个摆在眼前的不争事实。
可以说,自采集信息的那一刻起,中国的网络就为信息的批量泄露埋下了隐患。如果不能从采集到保护、从采集方到黑客……在各个环节都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和处罚,那么,这一起被业界认定为迄今“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信息泄露事件”,很可能会被刷新纪录。中国的机构、网站、商户对公民的信息采集实在太随意了。哪怕是办理一张赚得到积分、赚不到实惠的会员卡,也往往需要登记身份证号。一位公民在不同的场合,很可能已经分别留下了自己的姓名、电话、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照片、指纹…… 如果将我们已经外泄的信息汇总,足以编织出一份个人小档案。
虽对自己的信息被采集,会在心里犯嘀咕,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不善于说“不”。事实上,也没有哪一部法律明确告诉国人:什么样的机构,可以采集什么样的个人信息;采集者需要承担什么样的保密义务;一旦信息外泄,它们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正因如此,一些机构对采集个人信息乐此不疲,甚至暗自庆幸零成本换来了一个生财之道。
一名刚离开医院的产妇,很快就会收到推销婴儿用品、健身康复的广告;一位报名“充电”的白领,会随时收到各类培训广告;在售楼处有过一次咨询,手机就会有各种卖房的短信响起……这些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刑法也设立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但公民个体很难以此维权。
与“泄露门”几乎同时,中国的一家门户网站宣布自主研发了一个“人脸识别系统”。一些人士乐观地认为,这一技术比传统的密码安全很多,一个市场正在冉冉升起。可是,若换一个角度想,一旦这项技术被随意使用,它将意味着对个人信息采集的肆无忌惮又延伸到了一类独一无二的生物信息。采集方能拿什么来守护你的安全?
脸谱网(Facebook)也有面部识别技术,德国汉堡数据保护与信息安全局却认为,它违反了欧洲和德国的数据保护法,此技术是对个人信息的严重侵犯,根据人体特征对上传的照片进行分析、保存,最终可能创建出全球最大的生物特征数据库。
韩国为了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将在网络上限制使用“居民登录证”号码――这相当于中国人的身份证号。在中国,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必须严格地分级管理了。不仅应该根据采集方的资质,来明确采集的权限;还应该严格它们的责任。
一旦信息泄露,对用户带来的潜在威胁长久、而难以估计,绝非是采集者一声道歉、一句“修改用户名和密码”的提醒就可以了事的。只有采集者在手握公众个人信息时,责任尤其重大,他们才会重视用户的信息安全、加大保护的力度。
美国国防部网络政策前主管罗伯特・布特勒,把网络喻为“一个由攻方主宰的空间”。攻击者只要找到一个漏洞,就能侵入整个系统,而保护者则要堵住所有的安全漏洞。而在美国,网络支出的90%用在了防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