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诗配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课将美术和语文两学科相整合,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用已学的水墨画技法表现画面,让学生感受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本课以春天为主题,鼓励学生说说、写写、画画有关春天的古诗,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由于五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掌握,而对中国的水墨画技法也有所了解,所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进行诗配画创作。
三、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感受水墨表现情趣,学习诗配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和对水墨能力的运用。
技能: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以春天的古诗为主题,合理构思构图,恰当表现古诗意境。
情感:感受诗、画两种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配画的创作方法,熟练运用笔墨技巧及传统水墨技法表现诗配画,将二者巧妙结合。
难点:巧用笔墨、表达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PPT、水墨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知识回顾
课前连续播放山水画图片,学生欣赏作品,初步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尝试了解学生:你画过水墨山水吗?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生:中锋、侧锋的运用,山石的勾勒、皴擦等等。
生小练笔,师简单评价。
2.导入古诗
出示一张水墨画,问:你觉得这幅水墨画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生:桃树、竹子、鸭子戏水。
师: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学过吗?
生读一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师:画面表现了诗中哪两句内容?(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完成诗配画,揭示课题:像这样根据古诗内容表现画面,把古诗的意境表达出来,称为诗配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水墨山水的魅力,温顾前面学习的相关水墨画知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运用水墨画知识,结合语文学科中的古诗,给诗配画。
(二)技法交流
1.交流古诗
师: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除了这首《惠崇春江晚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呢?
生:《春晓》《清明》《咏柳》《鸟鸣涧》。
拿出纸,写出有关春天的古诗或诗句。
师:唐代诗人王维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天,送走了他的一位故友,写下了这首《渭城曲》。
PPT出示王维古诗《渭城曲》。
生读一读。
师:如果给诗配画,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画面?
生:柳树、细雨、饮酒的故人。
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境?
2.访问艺术家
出示现代画家傅抱石《渭城曲》。
师: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有的惜别之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诗的意境。(板书:意境)
师小结:所以给诗配画,首先就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再进行景物的描绘。(板书:抓住词句、描绘景物)
师:仔细观察,画面中用到了哪些水墨技法?
生交流、师小结技法:中锋勾勒枝条、人物,绿色晕染出柳色、淡墨晕染远山、云雾,突出整首诗的意境。(板书:突出)
【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先说说、写写有关春天的古诗。通过欣赏大画家的作品,感受诗的景物描写与画面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及诗配画的创作方法,体会诗配画的意境美。
3.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两幅《绝句》《游园不值》。
师:与大师相比,学生的诗配画又有着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处呢?
学生欣赏,比较作品的意境、技法的运用。
4.教师示范
以古诗《忆江南》为例,示范。
出示古诗,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来表现景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可以用哪些水墨技法表现画面?(浓墨中锋表现房子、河岸、皴擦泥土,逆锋表现江边的树,大红和曙红点染桃花,淡墨晕染远山、花青晕染江水)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之在,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了解更多的诗配画表达的诗的意境,教师的示范中将更多的水墨技法呈现,让学生不仅了解诗配画对诗的传递的过程,更能深刻掌握水墨画的构图与章法。
(三)自主表现
给刚刚的古诗配画。想一想可以抓住哪些关键的景物表现画面,用熟悉的水墨画技法突出古诗的意境。
(四)评展作品
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评价作品。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技法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用笔,自主创新。
(五)课后延伸
出示完成的画作:在《忆江南》诗配画空白处写下古诗句,让学生注意字句的排列,从右往左书写,最后落款,刻上印章。
鼓励学生课后也能在画面空白处添加诗句,将绘画与书法巧妙结合,完善作品,体现诗配画的内涵。
【设计意图】将古诗与画面相统一,二者结合,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更加完善作品,真正体现诗配画特有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七、板书设计
诗配画 水墨画
抓住词句 中锋、侧锋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是教师队伍中的愚者。在智者的教师生涯中,他们是一路高歌,铸满辉煌。当他们拥有鲜花和掌声的时候,我常常投去羡慕的目光,然后,我又去默默地读着《龟兔赛跑》的故事,希望那只笨乌龟能唤醒我沉睡的智慧。在教书这条“光灰”的道路上,我努力的向前爬行着,弄得自己满身是灰,但是我快乐。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谈谈我爬行过程中的一点点感悟……
我是一名美术老师,在这里首先给大家讲一个与数学有关的故事:
曾经有位数学老师问一位学生:“三个人分一只香蕉,其中两个人各分一半,另一个人还能分多少?”学生说:“香蕉皮。”老师生气的说:“这不是巧问妙答,是数学课。”学生低声说:“三分之一。”老师压住火气,慢慢引导:“三个人分三个苹果,其中两个人各分一个,另一个人分多少?”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气得望着学生吹胡子瞪眼睛,学生说:“老师,您平时不都是教我们分梨吗,今天为什么偏要我分香蕉苹果呢?”大家别笑,类似这样的事我们的课堂经常发生……
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一向不怯场的我竟然有些发抖。总觉得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在审视着我,挑剔着我,评价着我,我十分惶恐。那次我是上《路队牌》一课,课前我认认真真的做了一个标标准准的长方形路队牌,上课时我把它带进教室做样品,孩子们对着我那“无可挑剔”的作品,发出一连串的感叹“哇,哇塞……”这些叹词就像一块块蜜糖融化在我心里,甜蜜蜜的。我终于明白了那一双双眼睛,不是审视、挑剔、评价,而是渴求、信任与崇拜。作为老师,我很得意,课前一点点的小投入,就能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心中崇拜的偶像。课后,我一张张地批阅着孩子们像模像样的作品,很有那么点成就感。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一直是在教孩子们画“梨”。正当得意时,一张字迹呆板,外形“不规矩”的作品跳进了我的眼帘,我的嘴巴都气歪了,毫不犹豫的在作业本上划上了“差+++++”,还好,这样的“垃圾”作品并不多,我暗自庆幸。那时,我也并没有意识到“苹果、香蕉”原来是孩子们最伟大的发明创造。
教师节感恩:一名老师的感悟教师节感恩:一名老师的感悟一天我学习着《美术新课程标准》,有两个字出现的频率特高——“创新”。我突然意识到什么,“创新”就像一个挑战者侮辱着我。我重新审视着那一堆优良作品,这哪里有什么创新啊,简直就是遗传基因过重的“多胞胎”。那张被我打入“冷宫”的“垃圾”在一旁怯生生地望着我,在众多的“多胞胎”兄弟中,一下子它显得那样的出众,犹如唐僧走进了女儿国。我终于发现了它的可爱之处,它的可爱来自于打破了老掉牙的“长方形母体”,多了几分独特的气质。我不禁感叹道“苹果香蕉实在难得。”自那后,我对“创新”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情,于是我把这份感情注入到了课堂。在美术教学中,我终于体会到,让孩子们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的作业大部分习惯临摹。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创造力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
因此,当设题让他们创作时,孩子们就急着找资料东拼西凑。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缺乏个性,缺乏想像力的人培养的学生再出色,也只能是个“艺术工匠”。换言之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分梨,而不会分苹果香蕉。
两周后,我看见了各班个性鲜明的路队牌,有植物形的,有动物形的,有卡通人物形的……看着这些世间独一无二的作品,那些孩子在我眼里一下子变成了伟大的发明家,我却是他们的老师,我真的很高兴,而教会我欣赏与评价的老师却是《美术新课程标准》,于是我决定还要继续的读下去……
我调入中学后,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格外紧张。在升学的压力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的现象显而易见,美术是一门小科,自然是得不到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孩子们整天关在教室里,与外面的世界几乎隔离,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孩子们的作品完全失去了生机,面对这种现象,我是一筹莫展。
在一次《美术新课程标准》学习中,有段话吸引了我,“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也许是受了这段话的影响,我也刻意的多读一些书籍。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诗与画有着不解之缘。柳宗元的一首《江雪》画意盎然,散点透视的构图,给读者以自由联想的空间,从而使画面的内容无限丰富。宋朝张舜名在《画墁录》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可见,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诗与画是会通的。有了这样的理论,于是我多读古诗,也学作律诗。我无法让孩子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只有不断的读书来丰富我自己的个人生活,然后同孩子们一起分享。
在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时,我没有一开始讲中国的齐白石和董希文的绘画艺术,也没有讲法国的塞尚和荷兰的凡高,而是从日常生活谈起,慢慢带领学生感悟那些艺术大师的生活艺术。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点。清明节后,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刚开始,学生并不积极,于是我填了两首词,一首《忆秦娥·清明节》,一首《长相思·清明祭父》,我认真地板书在黑板上,并告诉孩子们是我创作的,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精神,佩服不已。我给孩子们谈了自己的感受以及祭祖的情景,还展示了我为两首词配的画,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这一情景再现,也撩动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没想到的是,以后我每次上课,孩子们都会问我作诗了没有,都争吵着要为我的诗歌配画,所以每次我走进教室时,仿佛连同室外的阳光也挟了进来,沉闷的教室顿时鲜活起来。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我也不断的学习,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一有感觉就随手记下来,一学期下来,我创作了六篇小说,三十多首诗词。有人生篇,感情篇,言行篇,治学篇,意志篇,审美篇,事理篇,修养篇,风物篇……这些作品孩子们都一一配了画。我的这些文字,都是在孩子们的督促当中完成的,尽管不如名篇巨著,但是跟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孩子们画起来也得心应手。尽管他们的作品笔触还比较稚嫩,但是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轻松的。时间一长,我发现围绕在我身边的孩子渐渐多了,不仅仅是表现在课内,还延伸到了课外,有不少孩子喜欢上了文学,总有一些孩子羞涩地递上一些文字请我作指导,还让我帮他们修改自己为文章配的画。想起这些,我真的很快乐,教与学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在给予着学生快乐中快乐自己,在提升学生价值中提升自己。
每到秋收时节,那鲜红的“光荣榜”上并没有我的名字,因为我是小科老师,我并不失落。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蜡烛春蚕是我们的写照,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不分大小科。一次放学路上,我遇到已毕业的学生,他们都还记得我的名和姓,他们告诉我说:“老师,跟着你学习真的很轻松,很快乐,而且还学到了很多,你教会了我们怎样明辨是非,怎样用笔抒发自己的情感,怎样用笔去描绘我们未来的蓝图,怎样去书写自己的人生……”那一刹那,我真的感觉拥有很多。
一、精心配曲抓三“三”
配曲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这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于是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确立为三个“三”:
1. 找准研究三重点
一是深入研究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对每一首古诗词都进行深入的赏析,在把握古诗词的意境、风格和充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进行谱曲;二是研究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可接受水平及其欣赏习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尽量做到贴近而不迎合、引导而不拔高;三是研究经典校园歌曲和儿童歌曲的风格及创作规律,用以指导古诗词歌曲的创作。
2. 坚持配曲三原则
根据这三个重点,课题组确定了三条原则:一、乐曲是形式,必须服从古诗词内容的需要。二、旋律要尽量简单、简洁,非常适合中学生视唱,真正体现唱歌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目的。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尽可能做到优美动听,让学生爱唱。用三原则来审视所配的乐曲,每首乐曲都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如用江南丝竹的韵律配的《江南春》《清明》,在一片轻歌曼舞中艺术地再现了千里江南一轴烟雨长景:啼莺、红花、绿树、水村、山郭、酒旗、楼台,无一不在烟雨中。霏霏细雨,淡淡轻烟,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优美的旋律把音节本来就十分和谐圆满的《清明》演绎得十分清新、明快,让人感到一种乡野的情趣,一种温馨的感觉。如杜甫的《春望》,曲作者大量使用后置休止符,运用凝固式的音乐语言,营造一种雕塑般的悲壮美,加深了诗歌的沉重感。用民歌调式谱写的男女声二重唱《长江三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则有意再现了青山对峙,轻舟似箭,猛浪若奔,碧水低回的壮美、开阔的意境。《望月怀远》则用三拍子、同组音转换的方式,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印象派的风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舒缓绵长,体现了情深意长的感彩;中音音域,给人一种云中漫步之感。《雁门太守行》则采用进行曲形式,每个音符都像进军的鼓点,低重音体现了一种力量的积蓄,有一股随时准备爆发出来的激情。表达了一种大敌当前,将士们在寒风凛冽中同仇敌忾奔赴前线的战斗豪情。《题破山寺后禅院》运用了AB曲式、二段体的创作手法,模仿木鱼声、牧童的牧歌声、钟磬声,通过这些悦耳之声反衬寺院的寂静,表现了佛家的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空灵感。凡此种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3. 追求整合三重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彰显古诗词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教唱,都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一定要暗合这种音乐美、节奏美。其次,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因而,古诗词歌曲的旋律,更要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诗与画能够相通就跟诗与歌能够相通一样,三者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 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词,既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又常常被人选作音乐的题材。如《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歌与诗、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视觉艺术,歌是听觉的艺术,三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和歌,是用语言(诗用文字,歌用旋律)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曲作者在为古诗词配曲时,必须通过音乐语言(旋律)这个媒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想象、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曲作者也应该十分重视并深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
二、巧用记忆多通道
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之所以有效,还在于它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符合心理学的原理。许多心理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任务的久暂也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任务越持久,记忆效果越好。识记材料变成直接操作或活动对象,效果会更好 ; 兴趣浓厚,记忆效果会更好;反之,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我们在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时,利用的就是这种多通道记忆原理。让学生看、读、听、唱、舞,刺激到学生的多个感官,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
1981年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G. 波卫尔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人们要从记忆深处回忆某一事物,常常取决于回忆者的心情是否与这一事物发生时的心情相一致。在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记忆起到了自动分捡事物类型、选择适用情感的功能。在对古诗词配曲时,要特别注意到让音乐的情绪紧扣着古诗词即诗人的情绪。诗人们情动而辞发,曲作者配曲以入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披文入情与歌唱入情统一起来,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如为苏轼的《江城子》配曲,就采取A+B+A的结构,准确的表达出悼念诗人亡妻“悲――喜――悲”的感情轨迹。《白马篇》则采取北方歌谣的曲调,把诗中游侠高超的武艺、爱国的精神、矫健的身姿、一往无前的气度用音乐语言作了恰当的刻画,让学生在歌唱时就有一种意气风发、激越的感觉。其余乐曲,也都做到了当婉约时则婉约,当豪放时则豪放;依词配曲,缘情传情,因人设韵。为学生的情感记忆铺路搭桥。
三、取得教学好效果
自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以来,学生识记古诗词的数量和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十年来,无论是学校自行命题的考试,还是参加市区教研部门统一组织的调研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古诗词默写几乎是一网打尽。2002-2010年中考,参加《古诗新唱》实验的学校(班级)初三学生语文毕业成绩人平均分均突破500分(标准分),名列罗湖区前茅。古诗词记忆难的问题在这些学校已经基本解决。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的核心是“歌”,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记忆本来是艰苦的,但这一“歌”,就好比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古诗词搭上了音乐的快车,让跋涉者(学生)享受到车船的便利,使得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尤其是本来喜欢唱歌的学生,更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有位学生在《周记》里线这样写到:“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办法,把我们平时最头疼的古诗词背诵用歌唱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真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是把文言文也配上曲就更好了。”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依我看,我们学习古诗词是‘书山有路歌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师大文学院专门从事“中国古代歌诗艺术再生产现状研究”的仇海平教授两次撰文高度评价我校的“古诗新唱”课题。他说:“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音乐,为古诗词赋予歌唱艺术生命,让学生在音乐中识记作品、感受作品,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仇海平教授特别推崇我创作的古诗词歌曲《木兰诗》,他这样评价:“借助音乐传播文化,是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益探索。古诗词歌曲校园化创作有其特殊的创作要求:既要体现原作的古典意蕴,同时又要满足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要在古典与时尚、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杨建华《木兰诗》曲风清新活泼,饶有风味,旋律简单易记,琅琅上口,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四、十年磨剑不寻常
本课题从2001年秋季新教材使用、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起开展研究,正好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在惠及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的同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在进步,从一级升为高级,从青年步入中年,从不惑到知天命,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回首十年实验研究过程,本课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深化创作阶段:(2001年9月―2005年3月)完成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全部配曲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进行深入赏析,在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把诗词加工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具体做法又分为:
1.“拿来”。新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词已经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直接拿来教唱。
2. 套用。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曲)直接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这种“套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再创作。如李叔同的《送别》套用的就是一首美国歌曲,这首曲子原先在美国并不出名,但经李叔同套用之后立刻风靡全国,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均引用了这首歌曲作其背景音乐。
3. 创作。这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
(二)实验与推广阶段:(2005年9月―2010年4月)以松泉中学为中心,先在罗湖区部分中小学推广;巩固湖北省黄石市、贵州省铜仁地区两个大的实验基地,支持西宁十二中实验基地。加强与全国各地零星实验教师的联系,争取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罗湖区中小学校较大面积地推广,向全市中小学辐射。
(三)课题结题阶段:(10年10月),撰写结题报告、论文;出版《古诗新唱――中小学古诗词歌曲集》。
我国古代诗歌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诵读诗词,能使学生常常耳濡目染于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素质,能使学生克服人生的挫折。长期的古诗词诵读能养成他们阅读古文的能力,畅游中华文化智慧的宝藏,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呢?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让学生学会品味古诗词
古诗用词准确、凝炼,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有颂江山美,吟边塞情;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宛转;有豁达,亦沉郁。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平时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配画、配乐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响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位古诗文还可以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自行查阅资料,通过询问、调查、收集、阅读等手段,来理解、感悟古诗词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等。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性活动,如“资料展示会”、“自主学习心得交流会”等。同学们进阅览室、跑书店、问老师、问家长、听讲座……积极性都很高,不仅获得了不少知识,还能够“旁征博引”,表达自如。
二、让学生掌握积累古诗词的方法
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古诗词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与古诗词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古诗词的背诵还可将其归类,便于学生记忆,例如,按四季时令进行分类,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朗朗童音背过了灿烂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绚丽的冬天,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按诗的不同内容,如“言志”、“送别”、“劝勉”等,进行分类背诵,这样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背诵的形式还可采用摘抄法,先将优美的诗词摘记在一个本子上或读书卡片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读到能背下来时也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即使熟读成诵后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根据遗忘的规律,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隔三差五还要复习一下。学生掌握了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种爱好。
三、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词
熟读、理解、背记了的古诗词,不能老让它们关在学生的脑海中,要引导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词运用时更有乐趣。
古诗词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如春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扫墓遇雨时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新同学来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诗走进我们的生活,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等等。为了有意识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用古诗词,可利用每堂课前1分钟进行生活用诗汇报会,对用得好的学生给予嘉奖。这样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同时,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吟诵自己喜爱的古诗词或在自制的赠言卡上写上“言志”、“送别”、“劝勉”的诗词。让古诗词在悄然无声中走进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古诗词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有心的学生便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诗”。在他们的文章中竟然出现了诗词的踪影。从而启发他们把古诗词写进文章里,可以在写景中用,在叙事中用,也可以在抒情和议论时用;可以是对诗词的引用,也可以是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据诗词作文,即以诗词的意境为基础,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古诗词续编故事、扩展情境、改写白话文等。如此一来,大家才发现“诗到用时方觉少”。此外,在习作中运用古诗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他们在运用时,会给诗词创设一种新的写作氛围,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而且从诗词原先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品味古诗词。
四、让学生学会古诗词交流
对学生诵读古诗词,可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乐趣。交流的形式亦可多样,可采用黑板报、手抄报、队角、橱窗等宣传阵地进行交流,读书笔记交流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读古诗词,理解诗意是最大的障碍。如若不解地死背,不能体味到诗词的韵味,不仅易忘,而且兴趣亦会随之大减。根据儿童爱画画和爱幻想的特点,我们不妨将读书笔记变通一下,将诗词变成图画,变成童话、趣事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是王维的见长,但古诗词中许多诗句都具有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诗意自由、随意地涂画,在涂画中见景生情。此外,儿童是天生的童话大师、幻想家。让学生把诗词译成一则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幻想成奇趣的事,这也不失为一种创作,而且很受学生欢迎。将这样的读书笔记定期交流,评比优秀。学生的积极性更大,也为诵读古诗词提供诱因。
五、注重拓展,将古诗活学活用
在古诗教学中,课后的拓展延伸也十分重要,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依托诗歌主题,横向拓展。如《咏柳》一诗学习完毕,可设计拓展如下:
女医生拍“立春”节气受追捧
2010年2月4日上午,杭州市西溪湿地。走近时,青简嗅到了梅花的香气,是那种清芬的,淡淡的香。枝桠上,一朵朵梅花悄然开着,不声张、不显眼。粉红的、雪白的,花蕊处留着一抹红,上面还沾着露珠。举起相机,她把这一组梅花傲雪图拍摄了下来。这组照片,她取名“立春”,是专为记录“24节气”拍摄的。
青简是她的网名,她本身是上海瑞金医院的一名医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小时候,当美术老师的父亲作画,她在一边看。画面里,一条小径,蜿蜒着伸向山里……青简冒出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父亲一脸惊讶:“咋看出来的?”说对了,青简开心地笑了。诗是从小读的,意境是诗里写的,当然说得出。
工作后,她喜欢上了摄影。开始是按自己的感觉拍摄,后来是随“驴友”边走边拍,走到后来,人走疯了,也拍摄出味道了,边关的雪,江畔的渔火,都在她心中留存着。现在,春姑娘来了,是从西园走来的,迈着轻盈的脚步,衣襟上还沾着露水。她要把这个画面拍下来……
24节气,是中国人创造的,用以指导耕种,记录寒暑。节气不同,气象万千。早在1月初时,一天中午,几只小燕子欢快地叫着,飞到了她家的窗台上。父亲见了,高兴地说:“是喜燕,春来了!”一句春来了,让青简怦然心动。她决定跟着小燕子,去捕捉春的气息。“七九河开,八九燕来”。这俗语中,隐藏着节气时令。燕来了,河开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念头在心中冒出,跟着节气走,用诗词、用民歌、用民俗的意境,把不同地域的节气时令拍摄下来。一年有24个节气,中国有31个省区,每个地域拍摄一张照片,诗配画……
在西溪拍的照片,被青简贴在了自己的微博上。枝头上的梅,屋檐上的雪,树丛中的老屋,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一派清新。照片一贴出,立即赢得网友一片好评。有发感慨的,有怀旧的,也有人想交流:是专业摄友吧?
青简受此鼓舞,紧接着,她又在清明、立夏、夏至时节,分别去了浙江的余杭、富阳、郭庄等地,连续拍摄了几组照片,并为之写下了六七首《忆江南》词:“杭州好,雨后深山碧,千树烟云千笔画,九弯溪水九张琴,宣做梦中吟。”……
拍上瘾了,也拍疯了,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她拍,网友也跟着拍,鲁西南的秋色、滇西北的夏日雪山,立夏时节,草原上的云朵奇观……青简的微博,一时间成了各地网友交流、拍摄家乡风情的地方。
有网友的鼓励,青简拍摄的热情更高了。9月初时,她来到了福建霞浦。“蒹霞苍苍,白露为霜。”这里的“霜”是白色的沙滩。渔排是黑色的,滩涂是白色的。小船上,站立着撒网的渔民,人与景融合在一起,像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早6点,青简和其他摄影爱好者们一起,拿出相机,准备拍摄。可等了半天,渔民们只撒网,不捕鱼。有人试图抢拍时,渔民们把身子转了过来,伸出手说:“拍照费100元!”青简不禁哑然失笑,一旦沾上钱字,连风景也会失色了。可又怨不得人家,于理讲得通,景是大家的,可以拍,人是自己的,拍照收费……可付钱拍摄,又有些不甘心。犹豫之际,有人上前讨价还价,之后,又悄悄塞上一张钞票,是一位职业摄影师给的。
日出的景色最美,不能错过。钱收下,网撒出去了,是给摄影师摆拍的。动作优美,此时太阳正从海面跃然升起,晨光洒在鱼网上、小船上、人身上……瞬间,咔嚓声响成一片。往后退了几步,青简也第一时间按下了快门。照片拍完,她人也离开了这片滩涂。回到岸边,她安慰自己,人家是摄影大师,自己是小字辈,跟着蹭景拍,可以理解。
结果,这一张蹭拍的白露图,成为网友们最喜欢的图片。画面上,白色如银的滩涂间,点缀着3个渔人,脚印、弯曲的河道,桅杆……构成一幅水墨画卷,既体现了白露的节气特点,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看着自己的“杰作”,青简笑了,选景不如蹭景。“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般渡入江溪。”这画面,配得上杜甫的诗……
往北再往北
去感受雪乡的“大雪”
2010年12月5日,大雪节气的前一天,青简来到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镇北凤凰山一侧的“中国雪谷”。当天气温,零下25度。人下车了,脚也冻麻了,寒风吹在脸上,像针扎……在上海时,她准备了羽绒服、雪地靴、户外手套等装备,可穿在身上,还是觉得冷。
跺着脚、呵着手,一双眼睛却不够使了。虽然冷,可她心里很兴奋。这是她第一次来东北。眼前,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一眼看不到尽头。树枝上,屋檐上,山野里,到处是积雪,踩在脚下,发出吱吱的响声,用手攥一把,冰凉刺骨。
外面很冷,屋里很暖和,桌上更是热气腾腾,是主人端上来的小鸡炖蘑菇。鸡是家里养的,蘑菇是山上采的。大通铺、热炕头,下面热,上面冷。晚上,人躺在炕上,青简怎么也睡不着,是不习惯。雪谷的夜,静得出奇,月亮真大呀,清澈得像在窗前,伸手就够得着。走一天了,同行的伙伴们累得打起了呼噜,可她还在翻来覆去“烙饼”……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青简和驴友们出发了,目标是15公里外的羊草山。出门不到一分钟,她的脸上就感觉到疼,是冻的。山谷里,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一阵旋风刮来,她感到后背像被人猛推了一把似的,两只脚情不自禁往边上挪了一下。边上是雪坡,坡下的雪,足有两米多厚,一旦站不稳,滑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前面的路更加艰险,还往前走吗?回去,可以躲开危险,可是拍摄目标无法完成。往前走,风险是一方面,体力也成问题。心里犹豫着,脚步也慢了下来。一位驴友见了,以为她走累了,伸出手,将她的背包接过来,扛在自己肩上,又鼓励说:“坚持,别拉下!”青简心头一振,是呀,别拉下,今天是大雪节气,得去拍!
很快,她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不知不觉,一行人已登上了山顶。此时,一轮太阳,正从山下升上来,慢慢与她的肩持平。天气寒,空气清,一望无垠。迎着寒风,青简端起相机,把这张大雪节气的照片拍了下来。
从雪乡回来,青简一下子变勇敢了,也变成熟了。她是女人,是从雪堆里爬出来的女人。以后,再危险的路,她也敢走了。她由衷感受到,走出去,才能真正感受24节气的真谛。同一节气下,江南一片绿色,而北国却已是满目风雪。
2011年7月初,靠着节假日不休息和替班攒够的假期,青简走进了最艰险的川藏线。越野车在路上行驶着,海拔在一点点向上伸展着。她的头有些晕,呼吸也变得吃力起来。虽然已是7月,可一阵阴云闪过,天上却忽然下起了冰雹,砸在车窗上,啪啪响个不停,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人在车里,心惊肉跳。小心行进了3个多小时,直到天快黑时,车子才到了色达。这里海拔3893.8米,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的发祥地。猛然间,前方一块石头垫了车轮一下,车子噌的一下蹿了出去。司机大喊:“快,把住了!”
青简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手下意识地抓紧了扶手。不远处就是湍急的那曲河,人在车里,眼看着滚滚浊浪,正向眼前冲卷过来,越来越近了,想喊,来不及了,电光石火间,车子一下子冲进河堤,又咣的一声,撞到了水边的一处土堆上。这一刻,青简只觉得自己的心魂飞了出去,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然后掉进了浊浪里……
停了好一会,车内有人说:“大伙没事吧?”是同行的一位驴友。闻听,她的眼泪流了下来,是庆幸,逃过一劫。车里有人问:“还往前走吗?”是指去林芝,从那里到拉萨,是必经之路。沉默一会,青简坚决地说:“往前走!”7月7日上午,太阳在林芝雪山上升起时,青简拍下了小暑节气的图片……
12月13日,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的图片选定后,青简把这组图片,结集到自己的博客上,标明为“24节气图”。24个节气,不同的拍摄地点,不同的风情画面。行程上万公里,历时两年。使用的是《康熙字典》字体,图片上分别标注着冬至、立春、白露等节气名称。从图上看节气,各地风俗,一目了然。下面是诗配画:“露重霜轻古道斜,秋山爱看暂停车……”是她给“霜降”节气配的诗。这组图片获得了网友追捧,被誉为年内最美组照。几天之内,被转载了十几万次。
给孩子送一份“免费午餐”
第二季最美节气图在路上
24节气图火了。一天上午,一位媒体记者找上门来。原来,在报上,她看到了一个公益项目:“免费午餐”。是给孩子们吃的,在筹款。当即,她打电话给对方:“我想把24节气图的使用权,免费送给孩子们!”想法获得了回应,对方开始操作。一个月后,24节气图印出来了,在各地举行的义卖会上,销售一空。她的24节气图,义卖所得5万元,可以让1.6万个孩子吃上一顿可口的免费午餐。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松岭村。2014年2月3日,大年初四,青简来到了这里。在网友们的鼓励下,她决定去拍摄第二季的24节气图,再去走24个不同的地域……
“牛扒犁”在雪地上行进着,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两边是山峦,越往上走,牛越是吃力。到后来,青简索性跳下来,呵着双手,跟着扒犁走。这里地处长白山腹地,海拔1200米。山里气温低,大约在零下28度左右。
傍晚时分,牛扒犁停在一户农家的院门前,是宿营地。第二次来东北,她已不再是那个喜欢雪,又怕在雪中迷失的女人了。这一晚,她胃口大开,坐在炕头上,每样都品尝了一点。
2014年2月4日早6点,穿戴整齐,青简走到一处小山坡上,端起相机,她拍摄了第一幅照片。今天是立春,山上是雪,房檐上是雪,地上是寒霜。悄然走来的春姑娘,就是她自己……双脚与心,总有一个在路上。这组图片,在网上贴出后,小村一时名声大噪。
5月初的一天上午,微博上有人留言:“听说过大港头镇吗?”没回复,她人赶了过去。从上海到丽水市大港头镇,400公里的路,她走了一天一夜。是坐船走的。“立夏”时节,她想拍一个牧归的画面……
晚饭时,她问小饭馆的女主人:“还能过江吗?”女主人肯定地说:“能!”说着,站起身,热心地去给找人。几分钟后,摆渡者来了。看了青简的相机,对方开口说:“是来拍照的吧?包船150元,拍撒网,再加50元……”青简听了,一伸舌头,村民过江,只要两块钱,陌生人来,也不会涨百倍吧?虽说钱不多,可热情没了。不坐船了,去街上看景。人走了,女船主也怔住了,才200元……
郊外,一位耕作回来的老者,戴着草帽,手中牵着一头水牛,正慢悠悠向这边走来。青简赶上前,端起相机,咔嚓一声,她把这个场面拍了下来。见有人在给自己拍照,老者不好意思了:“脚上沾着泥巴,能好看?”她忙点头说:“好看!这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