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虎门销烟的时间

虎门销烟的时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虎门销烟的时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虎门销烟的时间

虎门销烟的时间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感知;深刻体会;语文积累;能力迁移

关于历史题材的课文阅读很容易与历史课程的学习混淆起来,所谓文史不分家,其实不然。尽管课文内容,叙述历史事件与历史课程有紧密联系,但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要抓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规,关注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情感投入、语言积累以及揣摩探究等元素的引导培养,重视善思乐读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和能力。当然不排除语文与历史两学科的渗透和互助互补校本教研实践。

一、关注熟读感知,着眼重点词语积累

本课文备课,教师要指导小学生预习练习通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生词在文中的意思,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通顺,也要一边阅读勾画难点,一边提出不够理解的问题。课堂阅读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阅读环境,为学生设置阅读情境,用直观影视感悟课文,用师生谈话教学法导读课文:在我国近代史上记录着的我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许多次斗争中,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将洋鬼子的近两万箱鸦片全部彻底销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让我们通过这段视频画面,以无比激动的心情,重温这段辉煌的历史,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依课前要求安排小组展示交流有关的一些图片或文字Y料。在熟读课文环节中,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感知。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广州城已经沸腾了。成群结队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向虎门滩的喜悦心情;描述了销烟池的规模壮景;销毁鸦片时烟雾弥漫的壮观场面;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硝烟场面后的表现;的重大意义氛围。通过学生熟读课文后,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的伟大壮举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小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描写广州城沸腾的场面和销毁鸦片的场面。同时还应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诸如“赞不绝口”、“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欢呼雀跃”、“惊心动魄”、“恭恭敬敬”、“自投罗网”、“垂手恭听”等。除了引导学生借助课文语言想象画面之外,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及多媒体课件中向学生展示的两个动人的场面。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潜心读书,悉心想象。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画面”做一个对比,再深入朗读课文,感知情感就能得到升华。

二、关注朗读体悟,训练复述课文事件

教师应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加深感知情感体验。组织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和词语,合理抑扬和停顿,理解体会与情感体验。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来朗读广州城的沸腾和销烟时的壮观场面,读出兴奋与喜悦,读出激情与豪情,潜心表达出中国人民不可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对外国侵略者要用蔑视的语气朗读,表现出洋鬼子垂手恭听、连声称是、威风扫地的狼狈相。通过反复朗读训练实践,深化课文的理解,整体把握课文叙写的事件。课文首先叙写广州城沸腾起来了。林则徐在虎门滩销烟,“老年人点头”称赞,青年人兴奋不已。接着记叙的壮观场面。先叙成群结队的百姓浩浩荡荡地涌向那里,又叙林则徐亲临现场情况,最后来写围观群众的表现。“敲锣打鼓”、“舞者”、孩子们“挑着一串串鞭炮”描写喜悦心情;表达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十五丈见方”描写出了销烟池的大小,“前面、后面、周围”写出销烟池的规模;写出了销烟运动的具体过程。“像开了锅似的”、“一团团白色烟雾弥漫”描写出销烟的壮观情景。“欢呼雀跃”、“雷鸣般的欢呼声”表现围观群众看到销烟壮观场面非常高兴的样子。最后写许多外国商人看到销烟场景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能看出外国商人被训服的狼狈表现,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民不可欺,谁不顾禁令而再走私鸦片,就是自投罗网。同时又讲了销烟的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近两万箱鸦片”经过二十三天才全部销毁。说明这次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实属世界罕见。

虎门销烟的时间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将信息技术介入语文课堂,以此拓宽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下面以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介绍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经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中国历史上让人激动、自豪的一幕。文章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可这一壮举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学生难以体会。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这一障碍,与信息技术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为:课前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上网浏览的时代背景资料,积淀情感;扣住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动人画面,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当时历史的回顾,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激情朗读抒发爱国之情。最后让学生观看《》电影写好读后感,进步激发爱国热情。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图片】导人课题,认识这一壮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齐读课文的第一句话。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时中国历史又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请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资料和感想。【示林则徐和的资料】

3、思考:一堂语文阅读课,通常有导人、教学新课、拓展延伸这几个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抓准时机适时出击。这就是新课刚开始时的兴奋期。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刚进入课堂的几分钟最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最高,注意力也最容易集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个良好时机,运用信息技术,配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导语,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略,尤其是对于中外名人、历史事件等。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期,提供了有关林则徐及的资料,让学生对课文的历史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景色的壮丽。【观看录像片断】。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描写销烟过程的语句。

2、学生自读自划。

(1)、【出示文字】:只见一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人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2)、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3)、【观看录像片断】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观看录像片断】。

2、交流自己的感受。

3、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4、思考: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现行教科书由于媒介的局限性,提供的知识信息较少。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融合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知识信息。

本环节的教学带领学生通过看录像片断,对这件远离他们生活的历史故事有了更直观印象。学科间的整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学生在趣味盎然,主动实践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地获取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体验,同时加强了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现在,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出示林则徐塑像】

六、作业

1、看电影《》进一步了解林则徐及这一事件,写出读后感。【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播放《》录像】

2、思考:短短几十分钟一堂语文课,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是为了更高效率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不能把时间大量地化在某些整合环节上,结果学完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得之甚少,课堂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一些花时间较多,不宜安排在课堂上的整合环节,我们可以放到课外,使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外得以延伸,开展多种与各学科整合的语文学习活动,真正形成大语文格局。刚才在课堂中学生的看的录像片断都是比较零散,对于这一历史事件还是知之甚少,于是课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完整理地欣赏《》录像,并写出观后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升华了爱国热情。

虎门销烟的时间范文第3篇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重在研讨课堂内容,即学生学什么?重在探讨教学策略,即学生如何学?也考虑如何评价教学效果,但更多关注点是把学生作为对象,实际上如何评价、衡量教师的教学,则缺乏相应尺度与检测工具。当前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量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抓手。

一、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要求

时代快速发展、知识理念更新、教学行为转变都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科技信息时代,海量的资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乃至交往方式,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得到极大的运用,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搜索、利用及展示,实现学习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不管是社会组织还是教学管理,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生个人均可便捷地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教师并非知识的垄断者,也非知识获取的唯一渠道。另一方面大量的公共知识得到更快的普及,不少学生接受教育的场域更加多元,课堂自然也非单一受教育的平台。

由于获取知识的不少渠道相通,就需要教师能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与能力做出更为客观与系统的组织与整合,专业性的东西通过教学模式的转换,试图交给学生处理分析并非上策。需要正视的是,学生存在各科的学习压力和升学的负担,不管是学习方式还是教学方式转变,不管是学生为主体还是学习为中心,都少不了教师极为重要的组织、引领与点拨。在教学实践中,实际上一些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面,仅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视学习任务为额外的负担,而将更多精力与时间分配给其他科目。至于合作探究往往成为不少学生搭便车的一种选择。如何进行深入学习,聚焦在有意义的部分,把新旧知识关联起来,将学习内容组织成系统性的整体,这些都需要教师予以专业化的处理。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都开展了国民核心素养的研究,我国近来修正历史课程标准也将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养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这一品格与能力的养成也是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和体现。

相较之前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更具综合性与系统性,核心素养不是三维目标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应当具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乃至生产知识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合作、贤ㄓ胄调能力。就历史教学而言,历史是其学科性的体现,而教学则是其专业性的表达。从历史学科本质来看,历史、史料与历史学是三个维度的东西,历史教学所要解决的就是通过史料的考证,历史的分析和叙述,不断探究、理解乃至解释客观的过去,达到主观对客观认知的统一。从教学活动组织来说,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具备历史品性,并进而形成历史思维能力。

目前讨论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特点的重要体现;史料实证是认知与理解历史的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是叙述历史的能力表达;家国情怀则是历史功能的典型指向。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历史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结果,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面对多样性学生的多样需求,面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面对教师本身教学成长需要,教师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就非常重要。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方式、方法与策略,使教学能够生动活泼而富有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引领学生的心智发展,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在教学上我们以往遇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教法改革是否能够解决深层知识的问题,科技手段是不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或者说不可或缺,这些都需要重新思考。简言之,教学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说大量的知识整合与教学创新需要教师本身去研发,作为教学产品来供给课堂教学。

综上不难得知,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要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教师之间也需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使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得到有机整合,经验和成果共同分享,从而教师个人能得到专业化成长。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需要可具操作的教学评量来不断推进教师业务提升,从而为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找到稳定的内驱力。

二、教学评量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手段

对于教师专业化,历史教育学界的探讨与研究不少,虽然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新课程推行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并无定论。有学者把教学反思、教师进修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选择。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应指:“一是教师个体经过系统课程的学习,具备历史基础知识、史料解读能力、与时俱进的历史思维等专业素养,也包括基本的教学技能;二是经过专门训练和具体实践,能够达到将历史知识系统化和重组,灵活运用史料讲解史实,挖掘探究历史本身的丰富和多元,将历史智慧与生活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同时包括课堂驾驭能力的提升。”其内涵应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意境等层面。

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途径不一,方法多样。可以是教师个体通过自拍课堂录像、撰写读书感想、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是单位构建教研机制,如教研组活动、课题研究、行动研究、集体备课、试卷编制,也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达到教师专业化成长,如组建沙龙或QQ群、博客、微信,接受国培、省培继续教育,等等。上述的拓展阅读、深挖教材、师徒结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等方式经实践检验都是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

问题在于,对于上述诸种路径与方法,它们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并无适当的衡量尺度,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构建有效的教学评量手段与机制,也就是说人们认识到需要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也尝试多种路径方法,但客观上并无一个定量定性的分析,即可具操作的教学评量。

当然并不是说人们不重视教学评量,国内学界对此有不同的讨论,使用的用语有所不同,如大多使用教学评价一词,也有使用教学效果、教师考评或学业评价的,但最常用的是教学评价。聂幼犁认为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行为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为教师和与教学有关的方面提供教学状况的信息,提供改进、完善与探究建议的课程改进与开发活动,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更多指向是依学生学业为参照,从学生的成绩学分或课堂反馈等方面来体现。目前教学组织中倡导以学生主体,但不管从专业性或职业性而言,教学活动的背后,学生更多扮演受众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信息,促成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及分享知识盛宴,教师通过示范、扮演教练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根据学生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拥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并有处理教学内容的经验,他们不仅与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探究,更多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促进者。单纯的以学生为主体,忽视教师作为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往往就会淡化对教师自身的评量,也就是说教学评价的指向往往就忽略了对教师本体的考虑。本文研究教学评量的指向是以教师作为对象,学生只是参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使用“教学评量”一词,也与笔者在台北参研教学法有关联。

事实上,日常评量重心放在学生身上,通过评量来激励学生并没有错,不过评量维度及可信度需要反思。如课堂提问及讨论、期中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建立学习档案等方式,这些评量准则是由教师制定的,并非师生讨论、沟通的结果。对学生进行评量有积极性的一面,即促进学生倾向主动学习,愿意或乐于接受挑战。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倾向被动,怯于发问,逃避挑战,用最省的力气,以差不多就好的心态来处理知识信息。实际上,学生与老师一样都是很忙的,因此单纯地将教学方式进行课堂翻转,学习的舞台上会存在滥竽充数、鱼龙混杂。当然过多的评量方法也会造成部分学生中止学习,降低对课程的兴趣投入。

客观而言,提升课堂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苦练内功。然而不少教师存在惯性认知依赖,以陈旧的经验处理教学内容;有的是瞎子摸象,对教材处理囫囵吞枣;有的存在惰,体现为职业倦怠;有的自视教学能力高人一等,抱残守缺。总之,面对教学创新动力不足,或缺乏自我革命的自驱力。因此有必要在对学生评量的同时,重视或加大对教师自身的评量,不仅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也是中心,或者说是双中心,教学开展需要双轮驱动。教师是职业,历史是专业,教学活动需要敬业,职业、专业、敬业三者的统一需要教师来担当。

总之,提高教师专业化途径与方法多样,但需要进一步对相应路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加强教学评量是深化教师专业化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评量的分类与方法

从评量对象来说,教学评量可分为对教师评量和对学生评量。对学生评量包括直接或间接评量,这些评量以学习过程或以学生绩效为导向,当然教学与评量整体不可分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持续评量学习成效。

对教师的评量可以分为单项或综合评量,也可以分为形成性或总结性评量。形成性评量意在通过课堂诊断与学生反馈,通过日常点滴累积,通过具体教学反馈来改善教学,进而型塑教师的教学,评量贯穿课堂整个过程,教学任务开始前教师要清楚相关细化的标准,在教学过程及结束时通过回顾、比照、反思自我得失,通过学生表现及作业反馈,找出问题所在,前提是正视问题,关键是解决问题。总结性评量也是阶段性评量,既可通过同事点评、专家会诊,也可通过学生成绩进行反馈,依据教学目标,评量阶段性的表现,教师自我进行总结,撰写教学成长档案,构建相应的诊断矫正机制。

对教师的评量,还可以分为自我评量与他人评量。自我评量可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成效、评量方式等方面着手。教学目标方面,理清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分清哪些是记忆与理解,哪些是方法与运用;教学方法方面,弄清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教学、互动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问题导向,技能训练等;达到的学习成效中哪些是主要,哪些是次要;如何采取相应的评量方式考核学生。还可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其利弊与学习成效列表统一分析,设想一下本节课最核心的要点是什么?自己搞清楚了吗?自己能讲清楚吗?自己讲清楚了,学生能听明白吗?学生真听明白了,还是浅尝辄止?在课堂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能解决相应的问题吗?每节课都撰写教学日志,不断进行反思。

他人评量主要有同事评量、学生评量与专家评量。同事评量一般采取课堂教学听课评价表,可以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构成,每一部分都有相应内容,如教学态度包括备课情况、教书育人、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包括符合教学大纲、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包括讲课艺术、能力培养、因材施教、教具运用;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当堂课效果。也可从教学流程来评量,如导入课程、课程目标和结构、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实施、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问技巧与鼓励参与的方式、教学成效及评估。学生评量可以采用网上匿名测评、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发生的行楸浠,弄清自己的教学优势及欠缺,当然通过学生学业质量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教学得失。专家评量是指通过组织专家、优秀教师进行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等级参照,将相应评量标准具体分类分级,每项所占分值比重,以及整体所处段位,深度剖析问题,作为教学诊断的参照。

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意在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加强教师自身与核心素养相关联能力的训练。就史料实证层面而言,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图像、实物、口述等史料,但占用史料不等于拥有史料,史料的整理与解读、辨析与比较、信息取舍与提取,以及运用史料对探究问题进行客观论述的能力均非一日之功。当然能否规范地引用史料也是问题,如果教师自己还不清楚,让学生互动讨论,实际上费时耗力,事倍功半。再如对时空观念的把握,让学生理清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应该问题不大,但若要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与历史生成的关联,运用特定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空间历史加以描述概括的能力,即使教师自身也需要加强训练,等等。这些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要面对的问题,只有找准问题病根,理清病因,对症下药,制定相应评量标准,分阶段、按步骤,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不管采用哪种评量方式,都是围绕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都是要把问题落在知识系统的识记、理解、重构与运用,都要考虑是否正确处理了史料、历史、历史学三者的关系。这些首先需要教师自身激励与内省。

比如有教师在讲授时依然将讲课的重心放在对前的背景分析上,放在的影响上,放在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解读上,这些实际上都属于历史学的范畴,理论性较强,别说让学生合作探究得出什么,就是一些老师自己都理不清讲不明。教学过程中讲完背景就到了战争进程,当然从背景分析就知道战败的原因了,史论因果次序颠倒。若要设想回到历史现场,时人并不知道中英的实际整体情况,更不知道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学实践中往往对历史本身的进程缺少挖掘,对相关史料缺少分析。就“”这一历史事件而言,首先可以围绕“”四字而展开,烟是什么?为什么要销烟?烟在中国走私销售的时空范围?英国等国为什么要在中国销售鸦片?清政府为何长期禁烟而没有效果?为什么选择在虎门这个地方销烟?谁来销烟?为什么选择林则徐来销烟?林则徐后来的人生命运如何?实际上按照历史内在理路是能够讲清讲透的。显然在正确的史观及方法的指导下,区分史实与解释,客观全面地论述历史问题,就是历史教师专业化的展现。

相关期刊更多

新经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岭南文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华南港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