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一、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孔子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身素质要过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整个初中阶段的精髓,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所以,在工作中,我要认真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积极寻找关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来钻研,并把自己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认真分析每次考试的得失,做好提优转困的工作

进入下学期后,除了日复一日的复习,学生还要面对频繁的测验,练兵。时间一长,有些学生因为成绩毫无起色而产生厌烦心理,以致应付了事。所以,首先老师要重视每次考试,在慎重选题的基础上,和学生共同面对每次考试的结果,引导他们分析出自身的优劣,同时扬长避短,争取在下次考试中有所进步。只有老师重视,学生自然也会关注每次考试,尤其是后期的模拟训练,学生才会认真对待。

能从七年级一路走下来的学生,自然是梦想考上高中。所以,如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最后得偿所愿是老师必须要做的工作。把班级学生进行有效分成,对优等生要以拓展提升为主,让他们看到学校以外的世界,使自己能飞得更高;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军,他们有牢固的知识基础,平时表现没有优等生机会那么多,所以要培养语文兴趣,让他们的语文学科成为他们的拔尖科目;后进生主要是基础不够扎实,书写较为潦草,最大的毛病是懒惰,要鼓励他们,把表扬的机会给他们,同时在复习时夯实基础,克服懒惰心理。他们的语文提升空间非常大,只要自己愿意努力,一定能进入中等生行列。

三、做好道德教育工作,树立健康、文明的思想,为初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知识外,还肩负着思想品德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养成勤劳、诚信、善良、进取、礼让等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习惯,好作风。同时在心理素质方面,变得更加成熟,思考及处理事情更加稳重。中考是班级学生的一个分水岭,有些同学可能无法升入高级中学继续学习,那就要摆正心态,抓住学习的黄金时期,报考职业学校或进入“社会”这所“大学”继续学习,争取有一技之长成为安身立命之本。要让学生意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初中阶段形成的好习惯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在自己擅长的行业中闯出一片天。

四、为了圆满的完成教学计划,我具体制定了以下措施:

1、把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年级复习、分类复习和总复习,具体是先用一个到一个半月时间把七年级到九年级课本知识进行重点筛选,有目标地进行复习,辅以测验,再用一个月时间进行分类复习,把知识点分为字词专项、病句专项、标点符号专项、综合性学习、阅读专项和习作专项进行复习,让学生从开始的点到面,再用剩下的一个月时间进行综合复习,通过做历年来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树立整体意识,在做相关练习中努力弥补不足,力争在模拟训练中不断进步,积累考试经验,为中考做好准备。

2、在复习中遇到困难和学生共同解决,多一些指点和引导,少一些生硬的批评,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减轻学习和升学压力,每次进步一点点,鼓励表扬多一点点,让学生摆脱疲于奔命、耗时效率低的状态,针对每种题型,努力让学生找出解题技巧,独立完成题目。

下学期的复习时间是短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我们师生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相信结果在我们掌握之中。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七年级上册

第二周:七年级下册

第三周:八年级上册

第四周:八年级下册

第五周:九年级上册

第六周:九年级下册

第七周:专项:字词、病句

第八周:专项:诗词、综合性复习

第九周:阅读

第十周: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1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农村初中学校没有上规模的图书馆、阅览室,图书种类少之又少。很多还是受捐赠的旧书,时代感不强,实用价值不高,亲和力不够,这无形中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面。

(2)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首先,由于相当数量的农村学生家长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课外阅读采取敌对态度,他们视课外书为闲书,不许子女浪费时间在课外阅读上。其次,教材内容缺乏“保鲜”力度,没能适时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没心机看书”,便是正常事。

(3)教师缺乏正确的阅读指导。入选教材的文章大都是“名家”之作,容易给学生带来“非名作不读”的错误思想;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左右着整个阅读教学,把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圈定在学校“围墙”之内;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是单打独斗,缺乏合作交流,学生的阅读活动也处于放任自流和自生自灭状态,这就大大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2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初中语文阅读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注重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媒体等,注重收藏佳作美文等图书资料,向学生推荐好书,选择合适自己阅读的好书,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把精彩优美的片段和语句摘录下来,博采读物的长处,及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交流阅读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尽情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规定阅读的数量。初中阶段阅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应达到50篇以上。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附录一的要求,每册书需要阅读的名著有3篇,整个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名著就有18篇。这样一来,再加上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图书报刊,阅读数量就有了保证。阅读面广了,积累多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也就丰厚了。

(2)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健全人格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可是,读书习惯的养成,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作为家长,应尽可能为子女购买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督促子女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作为教师,更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首先,把学生课外阅读纳入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课时,以确保学生能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从而达到培养其阅读兴趣的目的。其次,成立班级读书角,让学生捐书,由班干登记造册,管理借阅,为学生读书创造有利条件。再次,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让校园里每一处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都充满书香。再次,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要不断引入“源头活水”,让学生更多更好的受到课外读物的激趣。最后,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辟美文欣赏小专栏,举办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板报比赛等等,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近年来,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华经典诗文、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掀起了一股股读书热潮,这为学生的有效阅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加大阅读指导力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引导学生克服“非名作不读”的错误思想。在现成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名家之作”,由于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里,学生只局限于课本里的作品,不可能涉猎更多的读物。为克服学生“非名作不读”的错误思想,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向他们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帮助他们挑选浅显易懂、饶有情趣的故事、诗歌、小说、散文等,是学生喜爱的东西,自然有兴趣阅读,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树立新课改理念,提升阅读课堂教学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教师要紧扣新课程要求,树立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研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之共性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个性阅读差异的研究。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填鸭式”和“满堂灌”,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念和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用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读自己想要读的东西,即在彰显学生其主人地位中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能力。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能力。

对文章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不仅要“入其内”,分析材料,点评内容,概括主题,品味语言,还要“出其外”,联系写作背景,综合有关内容等等。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和阅读训练,才能使学生有较高的立足点与广阔的视野,才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才能准确地掌握文章主旨,并深刻体会作家的情感世界和语言风格。以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为例,前期作品多写闺怨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她的《如梦令》(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妙语天成,凄婉而又含蓄,被誉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从一般性叙述开始,转入到一问一答,问得寻常而有情,答得自然而极巧,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深入拓展。该词采用的是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表达作者对青春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怀。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渔家傲》(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写的是梦境。上阕一开篇,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下阕借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路长”、“日暮”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奔向神山,寻求幸福,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能够这样深入浅出的感知和品味文章,那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的工作。只有对学生不断地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加大阅读指导,才能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语文阅读能力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现代教材中,章节的命名大都根据每一节课程的主要内容直接描述课程的内容,没有彰显作为学习对象的经验和感受。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搜集和整理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的章节命名我们可以发现,该教材的章节命名充分的彰显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章节的命名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启发性和可读性,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锐化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渐渐的融入了生命教育的理念,促进该学科的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中,实现人文教育的恰当融合。

关键词 科学教材;章节命名;人文关怀

初中的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重要载体,其章节的命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浙教版的科学教材书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每一个章节的题目更加的生动灵活,能够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采用诱导的方式,贴近生活的具体案例,逼真的语言进行设置。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的体现科学教育的本质,而且能够充分的体现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情怀,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双重作用,进而回归到教育对人的重视和培养的发展模式。

1.浙教版科学教材章节的命名更加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我国很多的教育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衡量教育方式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是:讲学生培养的服服帖帖的,有问题不敢提出来,所有的问题只要上课教师讲一遍全部的学生都会,这种现象在越高的年级中,现象越普遍。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今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不敢质疑,不敢挑战教师的权威,教育工作者也很少关注这些问题,并且该种现象已经演化的越来越严重,且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这种问题表现的越来越严重。追究其根本就是我们只注重对知识本身的关注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浙教版的科学教材就很好的解决的这样的问题,例如在讲到“摩擦力”时,浙教版的科学教材就将章节的标题命名为“摩擦的利弊”。摩擦力对于人类来说,是有利有弊的,教材的编写者也从客观方面印证了这一点,从而给学生的思维中营造一种认知冲突,摩擦力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激发学生的发问意识。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要充分的认识摩擦力的双重性,尽量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不利的一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学生为了探究新的认知层面,其回主动积极的接受新的内容,并对现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判断,使学生的知识层析不断提高。

2.教材章节的命名体现了对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培养的平衡发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然不足,学习和思考经常会凭借感性思维作为支撑。浙教版版中的“地球的‘外衣’——大气”这一章节的命名很好的契合了当前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程度。这一章节的命名不仅教学核心包含性强,点名的本章的住要内容,更令人欣喜的是,他把原本枯燥的知识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变现出现,内容形象生动活泼。可以很容易的想到学生的求知冲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后续的思考也将不断的深入,理性思维也有逻辑可循。学生在该章节线索不断的引导下,认知水平获得一定的自由发展,开始自主的构建本章节的知识点网络结构图。同时,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协调共进,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感受教学的趣味性,这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韧性培养的宫殿。

3.教材的章节命名守望了生命教育的希望

首先,给予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和行为。在九年级的下册的科学教材中,编者将第三章命名为“人的将抗与患病”,编者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身体健康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能够引发学生去改善自己的行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激发学生追求生命的存在价值,通过阅读浙教版科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编者在对生命教育的逻辑意识上,与我国教育领域的理论不谋而合,我们摘取了部分章节的命名,并描绘出如下图结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繁衍都离不开自然界,宇宙的不断发展,孕育了太阳系的产生,同时催生了魅力富饶的地球,地球有孕育了我们人类。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清楚的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科学教育是一种直面青少年的教学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顺应学生的好奇心理,并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浙教版的科学教材就给我了我们这样一种教学思路:合理中的组织章节,兼顾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给每一个章节去一个有诱惑力的名字,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平衡学生的思维倾向,给予学生最大的生命教育关怀。

参考文献

[1]郭兆年,李秀芳.让生命教育凸显校园人文关怀[J]. 思想理论教育.2010,7(08):24.

[2]潘丽华,曹明富.中小学科学教材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0,4(20):57.

[3]李玉福.思想政治教学中高中生人文关怀价值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0,8(03):229.

[4]董旭午.人文教育:须在饱含人文关怀的土壤上生根——对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强化人文教育问题的若干反思[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3(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