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文学家

中国文学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文学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文学家

中国文学家范文第1篇

一、建立文学地理学新兴学科的创新意义。基于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术创新需要,梅新林力图跳出现有学术理路之局限,紧紧围绕文学地理学不同于一般文化地理学以及中国文学地理学不同于西方文学地理学的独特内容与范式,展开建立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理思考:(1)文学地理学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不同学科的跨学科研究;(2)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3)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4)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5)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乃至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在此基础上,梅新林将文学地理学扼要概括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在理论创新上,梅新林率先提出了“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作为创立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场景还原”说,旨在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真的原始样态还原。“场景还原”既是对一种鲜活生动、多彩多姿的原初文学样态的回归,同时也是对浸透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回归。“版图复原”说,与“场景还原”一样,首先表现为空间直观,但同时又表现为时间的迁延。文学版图的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梅新林认为,文学地理学中的“地理”,虽然包含作家籍贯地理、作家活动地理、作品描写地理以及作品传播地理等不同层序的内容,但其核心是“地理”之于“文学”的“价值内化”作用。所谓“价值内化”,就是经过文学家主体的审美观照,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这是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核心价值指向的准确定位。

二、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创新意义。梅新林以创立文学地理学为学科基点,以“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为理论支点,然后通过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地理的表现形态和演变规律,从以下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建构:

一是通过提炼“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重要概念与范畴,系统建构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整体框架。从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最为关键的要素来看,首先是文学家籍贯分布,然后依次为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这如同一个哑铃结构,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整个文学地理的基础和始点,但它是静态的、平面的、单向的,与此相对应的区系轮动则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而中间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相当于“动脉”、“心脏”、“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二是通过辨析“内圈”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内外互动关系,形象复原中国文学地理的空间形态。“内圈”文学区系,即指三秦文学区系、中原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巴蜀文学区系、荆楚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前六大文学区系分别座落在黄河、长江流域轴线上,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则分别座落在运河流域、珠江流域轴线上,然后环绕东海岸线而完成区系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外圈”四大文学区系,即指东北文学区系、北部文学区系、西北文学区系、西南文学区系,这是“内圈”文学区系轮动过程中不断向外扩散并由此构成内外互动的结果,也是各代文学“拓边”运动的重要成果。

三是通过梳理内外圈文学区系的五次循环轮动轨迹,深入揭示中国文学地理的演变规律。其中最值得令人关注的是,在流域轴线之“动脉”、城市轴心之“心脏”、文人流向之“灵魂”三者的综合作用下,通过犹如巨型“发动机”与巨型的“聚宝盆”的黄河上游与长江下游一次又一次的西北――东南对角区系轮动,最终塑就了中国文学版图的独特景观。

梅新林正是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不懈探索与紧密配合,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建构。

三、重构中国文学史研究模式的创新意义。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空间研究形态的拓展与深化,既在理论层面上更符合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反思与补救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的明显缺失。

中国文学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 抒情性 理论与实践探讨

对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已广为人知,而对于与之紧密相关的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却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命题。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个复杂的大问题,而对其抒情性的阐释与研究,关系到中国文学批评的性格特征,因此,在讨论前需要认真理顺什么是中国文学,以及“情”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意义与内涵。

一、诗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及“情志”

中国传统文学的典型代表样式就是诗,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诗,在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几个课题》一文中,对文学的概念进行了着重的探讨,西方文学是建立在“戏剧”的基础上,而中国的文学是建立在“抒情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就需要从中国的“诗歌”艺术来谈起。《尚书・尧典》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在对某种现象或某一事物进行概况时,中国人似乎更乐于用“作用”来代替其“本体”,对于“诗言志”的说法,就是借助于诗的角度来表情达意,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兴观群怨”,也是从诗的作用上来铺展的。《说文解字》是中国训诂学的主要经典之一,在对“诗”字的解释上有“诗,志也。志发于言[1];从言,寺声。”对其字源意义来分析其演变,由字体的原形、原音出发,探求其原字与孽乳字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诗”与“志”建立关联。许慎对于诗的言志与从言的说法,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文学的普遍认识,从而将诗的情感意志与外在的文字形态进行了高度融合。

“诗”是“志”的停蓄,“志”是“诗”的体现,在《诗大序》中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同时,与字相伴相随的不仅有“情”,还有“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从而讲诗的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建立关联。在本体论中,“情”是文学内在本质之所在,而从创作论中来看,“情”又是文学演变的基本动因,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对“情”的阐述,并依托“情”来实现“志”的一脉相承。

陆机在《文赋》中对诗的评价“诗缘情而绮靡”,尽管将缘情放在了言志的后面,但也从文学重心上给出了明示,尤其是在文学批评中对“情志”的多次引用,如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有“夫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有“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在这些以“情志”为主题的文学艺术论述上,将文学艺术的本体、内容、特质与功能进行多重阐释。同样,在《左传》中对“好恶喜怒哀乐”的定义为“六志”,而在《礼记》中却定义为“六情”。钟嵘在《诗品》中对诗的本质概述为人的本质的外化,即从“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中来达到个体生命对自然的一种感发与体察,并从中赋予了诗的不竭的生命力,也为我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有情世界里的多感诗人

诗人是诗歌创作的主体,对诗人素质的概述最早起于王褒的《四子讲德论》,其中有“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的阐述,将诗人的基本素质放置于“感”,多感、善感、敏感构成了诗人的基本素质。同时,对于理性的反省实现的感性与理性的交融而成就“积”,由“积”而至满,进而作于内心,“胸中本有诗,偶然感触,遂一涌而出”,将感推向了创作的高度。“多感”绝非是贫贱、幽居的代名词,而是将志士心中的感慨发之于诗,故而能够扩宽视野、提升境界。“善感”是诗人的性格之一,在诗歌作品中,“忘其鄙近,自致远大”是诗人能够随境而上升到高远世界的有效途径,因为“善感”、“多感”,诗人能够敏锐的感受到社会状况的真实与虚伪,发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遗世感叹,李商隐在《乐游原》中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喟叹,在评价其身世与感伤时,纪昀作评“百感茫茫,一时交集”,管世铭作评“消息甚大,为绝句中所未有”,由此得出,一切伟大的诗人都离不开对作品的“多感与善感”。张煌言在《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写道:“甚矣哉,欢愉之词难工,而愁苦之言易好也。盖诗言志,欢愉则其情散越,散越则思致不能深入。愁苦则其情沉著,沉著则舒籁发声,动与天会。故曰诗以穷而益工,夫亦其境遇然也[2]。”

“情”作为文学的本质,而文学家又以“多情”作为自身基本艺术修养之一,真所谓“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对于“情”之正,儒道两家皆有正论,如在《论语・为政》中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在《庄子・渔父》中有云:“真者,精诚之至也……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都从情之“正”、情之“真”上给予了充分的强调,而对于中国文学批评中对诗的“志”与“心”,也正是这两个字,一则曰真,一则曰正。由此,诗人在所言咏的“志”与“心”中,不外乎赤子之心,无邪之心。《孟子・离娄下》有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有云“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可见,对于诗人的主观意向的追求,与其性情是有渊源的。

诗人的精神与其作品是贯通的,从对其作品的时代意义进行分析,多表达了为国家的悲欢而凝注自己的悲欢,并挟带着自我生命力的展现。优秀的作品多以诗人为主体,感动了读者,而诗人所陈咏的,正是无数读者内心所蕴蓄的自我宣泄的悲欢,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最根本的思想之一。伟大的文学家无不拥有伟大的灵魂和人格,在其艺术创作的根源处,带着对人类命运的历史使命,激发着自我对创作的冲动,将关切、同情与责任熔铸其作品中。中国传统思想中所谓的成圣成贤并非高不可攀,能够做到孟子所言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并能够推己及人,从而将作者之心,内化为深潜于自我生命之中的人格修养。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有云“文果载心,余心有寄”,而此中的“心”,就是将个体生命的感动,蕴藏于群体的生命感动中,并将人性的本质赋予必然的普遍性。强调文学的真善美,不仅是文学思想发展的共同点,也是人类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文以载道”

对于文学批评的最早论述的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有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在赵岐对之作注中,特别强调了“人情不远”,从而将中国文学批评对“情”的重视进行了有力揭示。能够做到以意逆志,不同时代的文学也有相似的论断,陆九渊有云“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从陆氏的思想到其作品,在承续《孟子》思想的同时,也将文学批评的“同此心、同此理”进行了贯彻,并将“情”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动力,“披文以入情”,“睹文辄见其心”,从而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思想倾注于“情”。

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实践来说,最早记载的实例出自《左传》,记录的是吴公子季礼到鲁国观乐时的评论,杨柏峻在《春秋左传注》中这样评价道“季札论诗论舞,既论其音乐,亦论其歌词与舞象[3]。”,并从季礼对“美哉”、“广哉”、“至矣哉”等词的运用上,可见其对文学作品批评上的抒情性特征。鲁迅先生对司马迁的《史记》的评价“无韵之《离骚》”,从中流露出对司马迁文学作品的高度评价。从《史记》中的多处都有司马迁自我情感抒写的地方,如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云“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有云“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从司马迁的字里行间,我们所洞见的一声声沉重的悲叹,正是其抒情批评的魅力所在。

钟嵘的《诗品》本身所融入的强烈的感彩是浓烈的,也是其文学批评抒情性的典型代表,在评论曹植时发出“嗟乎”之叹,在评论赵壹时发出“悲夫”之音,在评论陶渊明时以反诘手法发出“其文亦何能至此?”,在评论范云时发出“如流风回雪,似落花依草”的意象刻画。对于文学创作,抑或是文学批评,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其内容不仅止于创作经验的积累,更是对批评实践的把握和运用。

四、结语

就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而言,不仅包括理论上的批评,也包括实际创作上的批评,以及文体形式的批评等内容,而作为中国文学批评来说,更要从其章节结构、人物形象,以及典型的时代环境等多方面的来进行分析,以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的研究来评述人及其作品。同时,抒情性批评作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需要警惕因为煽情或滥情而坠入文学批评的窠臼。为此,激发想象和激活思维,从作品风格的整体性来把握印象和感受,并回归到作品世界中再度给予印证和修正,方是秉承文学批评的不二法则。

参考文献:

[1]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中国文学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特质;现代化;探讨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世界逐渐处于一个连接的主体,这个主体要求,每个国家都是整体里的部分,缺一不可。在整体里要学会用宏观的视野看待每一个部分的特质。所谓“质”,就是事物本身的规定,也就是事物的隐含意义与表现形式,所谓“特质”就是一个事物的本身性质而显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点。相对的,文学也有其本身的特质,文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描述或者记录现实生活,将鲜明的个性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事物规律塑造一个典型的形象。

1、中国文学的特质

文学不仅是文学家探讨的对象,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产、社会生活、地理因素、文化背景、习惯风俗,并由这一系列的因素决定着它的价值体系。中国文学不仅有自己汉字奇特的辅助,它独特的文学观念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其根源可以说是孔子有关的儒家文化。这种思想深深刻在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上。也正是荀子那种正统的观念深得民心,将修身为国家奋斗的精神为入世核心。在思想上人们偏向于政治主体和道德伦理,尽管这些思想有助于文学位置的提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渐渐的沦为政治的附庸品,失去了文学的纯真性与继承性。但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中国的文学家都秉承记录真是的故事、写自己所感所想。将刻苦的训练和技巧的境界结合起来,强调一种天然浑成的自然的美。在平淡无奇中创造神奇的雕刻。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侧重含蓄温婉、而西方文学则锋芒毕露、直截了当;中国文学在题材上喜欢描写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叙事作为辅,很多诗人都喜欢将游历的事迹借文章抒发出来,文人们都侧重写实,在诗歌中人们善于将多种抒情手法叠加运用,在写自己悲伤情调时,全篇没有一个字提及,但是却将人生的感悟融于文章中,写作的巧妙皆显现其中。文人们还喜欢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将真实情感放入所叹的事物中,宣泄内心所沉积的情感。

2、日本文学的特质

同处亚洲经济强国,日本虽然人少但却有着自身发展的设备特征,其文化也是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在文学特质上它的文化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很多文学在基础上大多借鉴了中国的,受中国文学影响颇大:

每个国家都处于经济链的联系中,作为典型的东方文化的日本,自然而然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对于文学的含义自然有很多种定义,文学是文化发展到最绚烂多彩的历史的融合,是当时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像,随着时间、人物的推移,日本在发展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思潮。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都与它的地理条件、社会背景有关,日本就是这样的,尽管地形窄小,但科技却精良。它的文学形式也继承其地域特征。在形式上大都是短小、结构简介单纯的,也许在很久以前,它的形式就定型了。其中以短小的诗歌形式较为出名,后来发展为较长的连着的诗歌,排比等。到今天仍然很受关注。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形式与语言文字有关,日语的音节单一,迫使诗的形式不用具备押韵的限制,从而导致日本的诗文很容易与它的散文混淆,其形式和散文如出一辙。其中日本的随笔、日记文学很深得人心,在文体上不仅讲究优美,字词上也精挑细选。散文的发展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在十一世纪刚开始是,日本小说结构还不完善,在人物链接时还不是很恰当,叙述过程及其单一。随着人们的慢慢改进,其小说结构短小精湛,这一特点是他最为突出的特征,成为当时写小说的一种传统。作家在短小的结构中追求精炼,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往往就是短短的三两句短歌和俳句,就能准确的表达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随笔和日记也是以短小易记为主。

3、中日文学特质的发展

中国文学历来敢于进取,用于突破自身的封建思想,就拿诗歌的发展来说,有四言诗一直发展到七言诗,这是个喜欢推陈出新的的民族,在散文、诗歌都是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在题材上材料丰富、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像长、短篇小说等等。总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求新。中国文学要想在时代的发展中站住脚跟,就应该学会去伪存真,善于对过去的思想加以升华,学会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现如今中国文坛出现很多自由学派,在平等竞争时,不仅把中国文学贯穿发展始终,应学会豪放派等的百花争鸣,也应该放宽政策,让文人们的思想自由创作,这样才能让文学流远源长。但是创新应以本国文学为基础,而不能总是从洋。摒弃本国文学,贪图索取其他国家的思想,应该采取借鉴的态度,从中吸取我们所需要的。

4、结语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思想也应该跟上世界的步伐。倘若总是以短浅的目光丈量世界,你就会被这个世界淘汰。作为支撑的文学来说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更新理念、不管加强题材的创作,才能让它立于不败之地。文学是作者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简单缩写,是对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的描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如今的文学大多成为迎合某些读者的趣味性作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将我们是思想素养提高到某种高度,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看发展、看文学。而不只局限于目前短浅的写作利益。

文学更多的是精神的东西,是人们理性与感性的碰撞磨合,它属于人类的精神艺术产品,是督促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一个心理活动。文学是对整个时期文学活动的系统把握。它以现实为基础,通过总结和探究超乎现实的东西。好的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不管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我们都应该用理性的态度、用宏观的视阀探究其特质。

参考文献

[1]刘明利.日本传统文化中唐文化的烙印[D].山东大学,2009.

[2]王一川.“全球性”境遇中的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2001(6).

[3]田文文.《中国文学》(英文版)(1951-1966)研究[D].华侨大学,2009.

中国文学家范文第4篇

季羡林,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精通英文、德文、梵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文学家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93-01

摘 要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课堂评价,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对话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目的,形成评价目标多元、手段多样、方式灵活、关注对话过程、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应用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评价融入学习的过程,可以成为优化学习过程的促进剂。评价还可以改进教学,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终结性评价则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些方面都是评价改革创新的亮点。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课堂评价,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对话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目的,形成评价目标多元、手段多样、方式灵活、关注对话过程、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应用的评价体系。

1 坚持评价的民主性、互动性

让语文教学走向民主、平等。教育有着神奇的力量,孩子需要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所谓的“大教无痕”正是如此。试想,一旦成人摆出教育者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要求学生怎样怎样。其时,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我县初中语文教学提倡让孩子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启迪孩子的智慧,点燃他心中的火花,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自己明理,自己懂得该怎样活着。我们允许学生“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允许学生有力的叛逆,有情的错误;允许学生怀着“挑战的精神”进入课堂,带着“不信的神色”进入文本。甚至允许学生给老师的语文教学评价。提倡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法中多一些“不拘一格”;在学法上多一些“融会贯通”;在语言上多一些“百家争鸣”;在态度上多一些“和风细雨”。 看一堂课,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我们甚至提倡学生给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评价和计分。

2 坚持评价的多样性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的一些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别人的意见,往往正是自己忽视的东西,同学的建议,会使自己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应坚持多样性,在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体系中,要做到师生共评,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等,这样更能充分肯定学生个人的优点和进步,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和不足。评议者既为他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加深了对别人作业的理解,更是自己口头的再创作。师生共评,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建构,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了教学评价的民主、公开、平等。

3 坚持鼓励为主

鼓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实施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赞许,可以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持的信念,增强成就动机,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关键是我们做教师的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这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该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而不是挑剔、刻薄地要求学生尽善尽美。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得到一些积极的提示,肯定的赞扬,那么他将会增强信心,在潜意识里肯定自己,从而感受到喜悦和自尊,在现实生活中迈向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是可以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此外也可以通过、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等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只有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才有情有趣、耐人寻味。

4 评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