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老师的优美语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才会多,视野才能更开阔,思维才会变得更活跃。
一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已系统地学完拼音,但由于识字还很少,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这时教师可以多为他们读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接触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并由此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配套辅助读物,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规范的表达。
教材的配套辅助读物是一本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同步的优秀书籍,其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诗歌,有结合语文书本上课文编写的拓展性的助读教材,还有很多令孩子喜爱的童话故事,一些虽然简单但却贴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写话训练。
(二)向家长推荐优秀课外书籍,家校结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由于农村低年段的学生家长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许多父母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能够主动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一年级学生虽然比较爱看图书但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学生阅读图书只是看图片,走马观花地翻一遍而已;大部分欢阅读连环画,而对于一些知识较丰富的书不感兴趣;多数家长不明白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为孩子所买书籍中以教辅材料居多,优秀的课外读物数量极少。
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贯彻到写话教学的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对写话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他才会乐于写话,并想方设法把话写好。因此,作为低年段语文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起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使其成为学生写话的内驱力。
(一)鼓励学生大胆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加大,阅读量的增多,语言积累的丰富,他们逐渐会产生书面表达的冲动。低年段孩子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因此,对于低年段的写话教学,教师并不需要为孩子设定太多的框框,应当鼓励学生放开胆子,自由表达。在学生一年级学完汉语拼音后,就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汉语拼音和上学前学过的一些汉字进行写话。当学生能够写好一句话后,教师再鼓励引导学生写两三句话。由于学生们写的内容是它们生活中的事,在写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每天还能够及时地看到老师的充满趣味的评语,就好像每天都能面对着老师进行对话,日子久了,他们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从而自然而然地爱上写话。
(二)评改环节多赏识,激发学生主动写,继续写的兴趣。
低年段的学生由能够说、写一句话到说、写一段话,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一次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非常看重老师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一定要学会寻找学生写话中好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对学生大力肯定,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文章修改得更好。为了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写话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不使用优、良、中、差这些字眼,而是使用一些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进步的赏识性的评语。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多种形式的写话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学习贵在实践,写话教学尤其如此,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动笔的过程。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发掘教材中的写话训练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写话训练,鼓励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动笔过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一)利用语文课本和课外书中的插图资源,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作为课文第二语言的插图,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看图说话写话练习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图画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画面内容,进行口头描述和书面描写的一种作文训练。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坚持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资源,指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插图,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力得到了锻炼,写话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段,开展仿写练习。
关键词:诗歌;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童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三首诗,《乡下孩子》《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这三首儿童诗的内容浅显、文字优美、形式自由,学生读来朗朗上口,能够从中感受到现代诗的优美。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着让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来仿写诗歌。在感受儿童诗的行文格式、优美语言之后,学生仿照范文写诗,就显得容易些了,这也是对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一个提升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小觑的。
城里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
欢畅的小百灵,
曾是爸爸背上
英勇的骑士。
捉几只昆虫,
能做成精美的标本。
玩一次泥巴,
乐坏了贪玩的孩子。
看一次电影,
能让他激动不已。
吃一次必胜客,
乐坏了馋嘴的孩子。
哦,
城里孩子,
生在都市里,
长在蜜罐中。
这是学生的作业,当告诉学生写诗的基本规范时,学生也能够模仿范文的格式和语句,写出自己的小诗。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赅,短短的文字中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小学生的智力还在发展中,他们的文学修养也比较低浅。他们不喜欢过于深奥、过于散漫、过于抒情化、过于冗长的诗;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是朴素明快、平易浅显、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所以,儿童诗的语言,应该是吸收儿童口语、符合语言规范化、艺术加工过的语言。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鲁迅先生说过:“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这段话也大抵符合对儿童诗的语言的要求。
一、让有能力的学生写诗的目的
1.通过写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增强其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每次写诗就是一次练笔的过程,诗的语言是最精练的,写诗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手段和表现形式。实践证明,能写好诗歌的学生,一定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
2.学写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写诗必然会更多关注身边的事物、大千世界,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创造力、想象力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歌的创作过程是一种想象、创造的旅程,学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像李白那样“梦游天姥”,写出富有创造力的语言文字。难怪意大利诗人塔索说:“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和诗人。”
3.写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感情是强烈的,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感情有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心、对动物的爱心。“你爱世界,世界才会爱你,充满爱心是一个人成才的根本。”
同时,学生通过对诗歌的欣赏、创作,可以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写诗的能力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教材,照样子仿写诗歌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尝试引导学生写诗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当教给方法,让学生能够流畅地写出来。
如,阅读课文《一株紫丁香》一课中让学生仿照这首诗,自己写一首送给老师的诗。学生在感知这首诗歌一段四行,一共五段,每行长短没有限制后,便仿照着课文的格式写出了《一株桂花树》:
踮起脚尖儿,
走进美丽的小区,
我们把一株桂花树
栽在老师窗前。
…………
夜深了,月亮早已合上了眼,
老师,快放下手中的工作吧,
让我们走进您的梦里,
和您一起游戏,一起欢笑。
诗的行文格式和原文相同,小作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采用自己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体会,真的让笔者赞叹不已。这样的模仿是学生写诗的起步,它让学生在模仿中潜移默化,自行习得诗歌的创作方法。
2.结合学生实际,量力而行
可以展示的是优秀学生的作品,因此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这样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懂得让学生量力而行,让有能力的学生去写诗。因为写诗的背后不仅是阅读,而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还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3.以生活实际为素材,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资源,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他们感受最深刻、情感最丰富、兴趣最浓烈,最容易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露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点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活纳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并根据难易程度、不同的表达方式等让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写诗,让写诗与生活有机结合。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新鲜事。为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的能力,让学生“有米可炊”,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成诗。
4.由易到难,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梭罗说过:“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成功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对于写诗这样有难度的作业,我不仅只让有能力的学生选做,还引导他们由易到难地去仿写。学生可以模仿一些结构简单,语言直白的小诗,比如前文列举的小诗,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还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与展示,让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的诗歌,我采用“形象符号批改法”:画只眼睛,表示学生观察仔细;画个大拇指,表示学生描写准确、形象;画对翅膀,表示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笔者精心挑选典型、优秀的语段进行展示与评议。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小作者们喜滋滋地在大家的赞美声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5.培养有兴趣的学生坚持写诗的习惯
古语有云:“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许多学生在写诗的新鲜劲过后,就表现出懈怠的情绪,半途而废。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及时表扬激励等方式,来引导那些有能力的学生养成坚持写诗的习惯。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把学生的诗作中的优秀作品制作成了第一本诗集《童年》。学生看着自己的小诗被印成了铅字,自豪感溢于言表。
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的作家、诗人,通过他们的启蒙老师,对诗歌有了朦胧的认识,激起了他们对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强烈兴趣,成就了他们美好的明天。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发现有写诗能力的学生,并及时培养、发展他们的写诗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奠基。
参考文献:
[1]谢文利,曹长青.诗的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即引趣激趣,激发乐听;巧设疑问,激发说话;构建感情,激发读书;变难为易,激发动笔。此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在教学中获益。
【关键词】
听说读写 训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我们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更有效。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在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上始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趣激趣,激发乐听
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但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就要激趣,让他们乐于倾听。
1.故事引趣。在小学高年级教材中安排了32个“听话,说话”训练。教师要根据题目安排,找生动有趣味性的故事引发学生听话的情趣。教师在注重围绕单元专项训练的同时,更应从课文的讲读中培养学生听话的兴趣、能力。如教学《我的战友》,上课伊始,我就设置悬念,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下面老师先要讲一个故事,听仔细,比比谁能先猜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四川铜梁县人, ——同学们,这位伟大的战士是谁呢?”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听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主要内容,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课伊始,趣已浓”,让学生在整堂课本都保持高涨的情绪。
2.故错激趣。在词句教学中,老师可创设情境,巧妙插入“故错”环节,进行“换词”“增词”“删词”等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听辨能力,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同时又能使其体会文章构思之精妙,语文之优美,含义之深刻,形象之生动。如教学《日月潭》第三段,我设置这样的机会,将原文“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像月潭”故意读成“湖的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湖的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有的同学马上发现教师读错,我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分辨,让学生懂得用词的准确生动,更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二、巧设疑问,激发说话
多问和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我们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阅读上应安排复述、质疑、答问、议论等运用口语的教学活动。这是理解课文之必须,也是口语训练的极好时机。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初学第一大段后,同学们都较同情那个既冷又饿的可怜的小女孩。在上第二课时,我将原文课题改换,板书于黑板上:可怜的小女孩。不少学生发觉题目不一样,认为教师写错,我及时设疑:“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题目好吗?‘可怜’一词能不能贯穿全文的线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言。老师并没有下结论,而是因势利导,启发讨论:“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看谁更有道理呢?”这样,再次激起学生未知的浪花,打开思维的闸门。有的学生说:“小女孩不可怜。因为她五次擦然火柴,看到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小女孩跟奶奶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但更多的学生反驳:“那只是小女孩美丽的幻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并没有真的出现。”“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街头,很可怜。”“幻象越美好,越突出了小女孩生活悲惨。要想拥有幸福,小女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课文才讲小女孩‘飞走’了,也是死了——”逐层讨论,学生立场观点明显了,感受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教师继续设疑,面露疑色不解地问:“我们怎样庆祝大年夜?外国这么发达这个小女孩怎么会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呢?“教师这一问,又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在“愤”“悲”中挖掘隐藏在深处的源泉,让学生充分感受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重点,课文教学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三、构建感情,激发读书
以“读”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但单调的朗读方法只能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我们教师就要在营造课堂朗读气氛上下工夫。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多采用表演、配乐、比赛等多样化形式,激趣,让学生愿读、乐读、想读。然而真正要读出感情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技巧上作必要指导,如停顿、语气、轻重——精心选择训练点,克服学生畏惧心理。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啊”的读法,最能流露赞美之情。教师先示范进行音变训练:静啊、清啊、绿啊、奇啊。学生熟练后能享受进入课文情境的乐趣,活跃于优美语文气氛中,自然见到那一幅幅动人图画。在反复品读中就能做到以情传声、声情并茂、情景共存的境界。
四、变难为易,激发动笔
“心记不如笔记。”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科学、新颖、灵巧性的作业。动笔批画、圈点、批注记演练,真正让学生变“难作”为“乐作”。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格培养 中学生 教学活动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的黄金时代,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是否有爱心、责任心,是否会有坚强勇敢的意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而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李镇西在99年“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上指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更是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可见,语文教学要优化与创新,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还包括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在完成其自身教学目标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课文的反复阅读和理解,与课文中的人(或事)同悲、同喜、同笑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责无旁贷。那么,该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培养呢?
一、赏析优秀文章,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载体,呈现给学生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其中大多数是以写人为主体的文章,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 论文 ,抑或是 科学 小品文,尤其是小说戏剧,无不能从中感觉到人格的特点。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又是精心挑选一些反映优秀人格的篇目在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巧妙地把这些潜藏在文章中的人格教育内容挖掘出来,积极发现和努力发掘课文中人格的优美元素,尽量让之成为学生健全人格中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熏陶。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志未酬”的感慨;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这些作家往往作品精彩感人,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无数的作家通过他们的伟大作品,让学生领略到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中学语文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组织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完成人格培养的三位一体的活动,目的的达到都靠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来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格培养也当然离不开师生的双边活动。
1.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活动。这是教师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我们可以用语言评价教材中人物的人格特点,赞美其中的优秀人格,批判其中人格的卑劣成分。我们也可以表述自己的人格取向,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更可以点评学生的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得失,在领略教材的优美语言、感受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接受美好人格的熏染,摒除人格的弱点,为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养料,这是学生接受人格教育的最广泛的语文活动。
2.学生说的活动。包括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朗诵课文或参加朗诵比赛,参加辩论活动,参加话剧表演等等。如果说堂上的听讲是人格内化的过程,说的活动就是一个人格外显的过程,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把自己逐步形成的人格特点表现出来,在与教师的接触和交流中纠正人格中的不足,渐渐形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构建。
3.学生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学生对教材或课外读物的文本的阅读。这个环节的人格培养有两方面,一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有意识地、不间断地进行启发和诱导,完成人格培养的过程;另一个是学生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的明理、觉悟和警醒,形成对自身人格的修复和提升。前者的过程我首先关注教材阅读的指导,课后布置学生进行迁延性的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也定期推荐阅读篇目,写出读书笔记,这些活动都紧紧地扣住人格培养来开展。后者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格 教育 那强调对人本身尊重的特征,我常常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订阅报刊杂志,并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密切注意其中的人格因素,让学生在不断的自省中形成独立人格。这当然需要学生的阅读要有一定的基础,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对文本有越高的理解能力,可能对其中的人格因素就有越高的吸收能力,越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形成的人格特点,越能经受得人生的考验。
4.学生的写作活动。这既是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语文能力的方式,也是通过书面表达自己人格特质的时机。在习作里,学生会很自然 地把自己对人格的理解,自己逐步形成的人格内容流露在其中。教师则可通过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习作等活动来对学生实现人格教育,肯定其人格中美好、优秀的成分,否定并建议去除人格中的弱点或弥补人格中的缺陷,最终达到让学生健全人格的最高目标。
三、贮存自身形象,影响学生美好的人格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显得很关键。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得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有高尚的品格,用自己能让学生信服的行动去教育学生。就是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
(桂平市南木三中广西桂平537200)
【摘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实现“主导”和“主体”关系的平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从交还学生选择权﹑提问权﹑发现权﹑话语权﹑体验权﹑挑战权六个权利的角度,来探索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 阅读教学;归还权利;自主探索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那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问题,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遭到了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来,个性发展受到限制,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数学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化程序。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叶澜教授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还很难享受心旷神怡的阅读,因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真正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交还选择权。让学生对文本自主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式﹑解读角度。内容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博览”的基础上,任意选择文中的某一点进行精读。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主体对象的感知常常是以主体的需要﹑爱好﹑理解为原则进行感知取舍的。通过选择性阅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奋点,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博览精读的基础上,形成倾向性鲜明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吸取信息﹑选择信息的习惯。例如,朱自清的《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在教这篇课文时,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春草图为例,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然后让学生从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从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赏析。在对优美语言的赏析中,学生体会到了即使从不同的画面写春天,都把春天的生意盅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的十分动人。学生阅读时,有的习惯整体感受,有的善于细部推敲,有的喜欢掩券遐想,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方法。许多课文的人物形象﹑精神意蕴带有不确定性,观念不同,角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解读。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同一答案去约束和要求个性各异的阅读主体,应该引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主选择角度去解读课文。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阅读,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交还体验权,任何文本都具有未确定性,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恰恰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性和文本的多解性,普通存在讲有余而读不足,析有余而悟不足的问题,剥夺了学生的体验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审美情趣,对文本进行感知、体验、理想、想象,在头脑中重现形象,对作品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验,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阅读课的独特魅力,体验过程潜藏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个体的感知活动旁人是无法替代的,要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感知体验的机会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真正让他们读有所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要正视学生情感、思想、知识、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理解文本不强求一致,允许作或深或浅的多种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居高临下、越俎代庖地讲解课文,出发点是好的,但费力不讨好,实质上是剥夺了学生的体验权,长此以往,学生的理解能力从何而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阅读能力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体验出来的。
交还挑战权。黄岳洲层痛心疾首地指出:“现在教学有一个不良倾向,即讲授文章只说范文怎么好,而忽视了它的不足,这样对培养下一代很不利……”一针见血指出了当今阅读教学的弊端,教师把现成的定论当作唯一的解读硬塞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的挑战权,我们应注意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老师,挑战课本,挑战传统看法。学生在文本的解读在中固然要了解文本的历史意义和传统解读,但应该允许他们在解读中注入现代意识,不应约束学生的思考、想象、阅读创造的权利。如当代学生对《愚公移山》的解读会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提出让愚公搬家,保护生态环境;或开发旅游,让愚公先富起来。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不唯师、不唯书、不轻信现成结论的求实精神,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深入探讨: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否有某种局限性?作品的内容是否有不够准确处?篇章结构、语言表达是否可以更加严密些?……如此,就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经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能从课文中提出不少问题;找出都德的《最后一课》中,课本插图与原文“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是不符合的;找出丰子恺随笔《山中避雨》第4自然段的插叙没必要保留……这些虽谈不上是“惊天动地”的发现,但确是学生不迷信书本,敢于向名家说“不”的表现,我们应给予学生高度的评价和激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八、九年级(各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