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霜降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感知作者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驶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
二、重视语言特性
古诗的语言特性,在教学中表现为诗的语言跳跃与情感跳跃之间的联系。诗句落笔,境界顿生,大起大落之中,体现出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再加上一些不寻常的语言、修辞方法的使用,作者独具匠心的文采的表现,正是这些与众不同才成就了自古以来绚烂缤纷的古诗语言文化。因此古诗教学中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不能拘于常理,因为这正是“诗眼”所在。如《枫桥夜泊》中“叶落乌啼霜满天”一句,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降着霜。从整首诗来看,这应该是天明的时候,那么上面的解释就欠妥当。“霜降”一词并不是说“霜”也像雪一样从天而“降”。我觉得“霜满天”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是思想染上了情感色彩。诗句正是用简洁的语言在平庸的景色上,披上了迷人的一层纱帘,美妙至极,描绘出了一幅实景的图画,充分体现了诗人奇妙的想象,也可以说是诗人神奇的灵感。这种象征性的思考,能够唤起一种共鸣的情绪,使读者接受诗的思想。这样的意思不可名状,但此诗呈现给读者的则又是清楚活跃的。此刻,诗完全成了作者心理的一种感应,一种与宇宙共有的人类感情的理想,只不过是通过诗人的转化,使其明显化了,使地表下的绿色渐来渐近,直至拱出黄土,露出地表,展现绿色。这里的“霜满天”虽然不太合乎实际,但这是适宜的一种真实,他逼真地写出了当时那刺骨的寒意――那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寒意。从整句诗来看,“日落”是所见,“乌啼”是所闻,而“霜满天”则是所感。全句层次鲜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同时也勾勒出一个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气氛和羁旅者孤独清寥的感受。此刻我们便不难理解诗人的所有用词章法了。
三、赏析写作技巧
诗人在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诗句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出事物的;又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拟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平明寻白羽毛,没在石棱中”(借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等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不论是白描手法还是修辞手法,追求的都是语言艺术。这些诗句若能细细品味,学生定能深深感到世界之可爱,文字之美妙,也必定为作者超凡的观察力、想象力而叹服,自然也就激发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四、积累诗歌语言
在“全国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总决赛”期间,我有幸对音乐界德高望重的作曲家、本次大赛监审组评委王世光老师进行了专访。
这次专访对我而言:“收获极大,感受颇深。”我切身感到: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对待一个事物的态度,是如此平和却又那么旗帜鲜明。看待一个事物的角度,是如此敏锐而又是那么维度深广。现将专访实录呈现给热爱音乐创作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经历。[以下是本刊执行主编李欣(L为提问)对作曲家王世光(W为回答)采访实录。]
L:作为音乐界卓有杰出成就的音乐家和出任本次大赛监审组的评委,您对大赛有何感受?
W:这次大赛以歌曲创作为本体,力求将音乐创作者推到台前,把评比过程变成激发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变成普及推广优秀流行歌曲的平台,力争通过此次大赛推出一批内容健康,旋律优美、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优秀流行歌曲。这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还是第一次,我认为这次活动开展的初衷非常好。另外,这次大赛主要是从流行歌曲源头抓起,良好的创作开端无疑将会提供给演唱者更好的表现机会,同时更能容易在广大群众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音乐工作者创作的重视程度,因此,我相信通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一定会对我国未来流行音乐发展之路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L:您怎么看待音乐创作群众性的这一现象?
W:音乐创作一直都是群众性的。其实,音乐创作的业余队伍非常庞大。我们也都是业余出身吗。《哈哈……》从开始的业余创作,到后来逐渐转变成为以创作为主的音乐工作者。
我做了十三年院长。在此期间,92年,95年,99年3次打报告要求辞去院长职位,回到我作曲的岗位,最后终于在2000年“辞职成功”。所以,我说我一直都是个业余作曲,我的本职工作其实是院长。有几位老前辈都80多岁了,还在坚持交响乐的创作,我想我从60岁开始专业创作也不算晚。
L:您最初的音乐创作是受什么影响?
W:最初,我是因为喜欢唱歌,当时的条件和现在不一样,没有这么发达的传播媒介,没有这么众多的流通方式。今天大家接受音乐的渠道多种多样,广播、电视,网络等等,但当时家里有个收音机那就算是家境很好了,但我连这个也没有。当时主要靠的是音乐课,音乐会和电影里面的插曲来接受音乐,喜欢音乐。高中一年级时,因为非常喜欢语文课本上的古诗19首,于是,心血来潮就给《迢迢牵牛星》这首诗谱写了曲子,这算是我的第一次创作体验吧。
L:1983年,即《长江之歌》之后,您又续写了《话说长江》,《长江交响曲》《再说长江》,再往后又有《话说运河》等系列经典音乐之作,您其它的作品有哪些?
W:由于工作的原因,歌曲写的比较少。在中央歌剧院期间,写了5部歌剧,有独幕歌剧《坐轿》、抒情喜歌剧《第一百个新娘》,音乐剧《结婚奏鸣曲》,独幕歌剧《军民进行曲》(依据冼星海原作改编),四幕歌剧《马可・波罗》。声乐和电视音乐《松花江上》。最近,还在台湾开了2次音乐会,两部清唱剧和《花严诗》,《霜降之歌》,最近又为河南大学写了《大河颂》,目前还没有正式公演。
L:您怎么看待媒体对音乐作品的传播作用?
W:现在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趋向于依赖于网络传播,当然我们也不该忽略网络传播的作用。但我认为,创作者还要注重作品自身的品质这一关键问题。作品的内涵会集中展现作品的品质,如果在内涵上能够反映大众的共识,加上媒体传播这一必要的形式与手段,会更利于大众接受和认可。也就是说:创作者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力放在创作上,使作品本身有内涵,每一首经典之作都无疑具有其独特艺术性与真实性。
时尚,创新这些意识都很好,但所有的前提还是离不开“真情”。我认为作品最重要是表达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人们喜不喜欢你的作品,慑主要是看你的作品能不能打动大家,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如果单方面注重歌曲形式上的讨巧,而缺乏真实的感情,那么这首作品必然是行之不远的,因此,具有深厚的作品内涵再加上有效的传播途径将是一首经典之作不可或缺的行销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L:当年一曲《长江之歌》响彻大江南北,您怎么看待“题材”与“生命力”之间的关系?
W:题材,也离不开真情。《长江之歌》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题材,它是《话说长江》的专题片里面的片头一分钟的音乐。83年首播,82年时,创作组的导演戴维宁找到我,并向我提出音乐时长不得超过一分钟的要求,而且还要达到当年电视剧《姿三四郎》式的万人空巷的效果,熟悉音乐创作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创作难度。导演戴维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就要像这样……。》其实,我很理解导演的要求,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压力很大,一分钟的音乐,我花了大约10天的时间,在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程中,我桌子脚下的小纸篓,堆满了一张张被我一次次否定而扔掉的草稿,每一个创作者都深知,那是一次次在痛苦中反复提炼的过程,直到决定拿出可以播出的这个片头音乐,我的心才真的放下。
播出没几天,音乐编辑李近朱欢喜地打电话跟我说:“行啦,街上的小孩子,吹口琴的,都在学这个调。”随后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剧组接到很多群众来信,很多人都表示这样一首经典的音乐如果只有旋律那就太遗憾了,大家都很希望能把它变成一首歌,一首让每个人都可以抒怀的经典歌曲。剧组行动很快,而且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征集歌词,在将尽5000多首歌词中,选出了这首《长江之歌》。
L:请您谈谈《长江之歌》的创作思路是怎样一个过程?
W:经过一次次的否定之后,我的思路最终还是回到真实的角度上,只有回到感情的真实,才能创作出那样纯粹的音乐来。试想下:长江流域途径那么多民族,从藏族开始,你单纯的用哪个民族的音乐都不能准确的表现它,代表它。再设想下:如果从很具象的方面抓住某一个东西去表现它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创作思路一定要回到感情的“真实”,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从另一个方面讲;作为一个专业作曲的,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他已经把所谓的技巧、专业斗融化在感情里了。由此,我也十分感谢剧组,感谢李近朱。
L:您怎么看待作品的“创新”与“生命力”之间的关系?
W:不是一提到创作,就非要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创作首先要考虑到作品的新意,包括语境,意境。创新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你情感的真实性,恰恰体现了你作品的个性。你的真情表达的价值在哪里?就在于你的表达方式跟别人不同。从不同于别人的表达中
能让别人真实的感受到你。
黄河颂中有句:“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我认为没有任何伴奏都可以抒发心中的情怀。孟子日:吾养吾浩然之气也!你的气质决定了你音乐的深广。例如:李清照的诗词,她的细腻让后来的人无法超越她。我们现在的人读起来还是 那么回味悠长,你不要怀疑一千年的事儿还拿出来说;哪里还有什么创新的意义?试想一下,她对情感、心里的描写是那么细腻,她想事儿的角度,感觉都跟别人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语言的表达再丰富,但跟音乐相比较也是匮乏的,而音乐中的情绪可以直接感染你!情绪不是静止的,是有层次和展开的过程,使你感觉到它的真实。
L:您认为音乐本身和后期制作哪个更重要?
W:我认为,音乐本身和后期制作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同样重要,不可分割。
L:开赛以来,面对参赛歌曲形式的多样化,您对“流行音乐”怎么认识?
W:开赛以来,我注意到了对流行音乐的界定上有两种不同意见,三宝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任何的事情都是在发展中变化,我主张流行歌曲不必急于界定它,因为谁也不能准确与严格的界定它,不如模糊一点。打开思路,拆掉篱笆墙,我们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发展流行音乐,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进来。
我们国家关于流行音乐萌芽的共识是以三四十年代初期的电影歌曲为标志,如:黎锦晖的《毛毛雨》,《何日君再来》,贺绿汀的《天涯歌女》、《四季歌》、《春天里来百花香》。再有就是80年代的邓丽君,也没有把它划出去是因为她成功了,才没有把它划出去。正因为,历史上没有把它划出去,才成为了经典。为什么民歌风格的和一些好听的歌曲要把它划出去呢?
流行音乐要想发展,就得容许其它形式的融入进来,小水池养不了大鱼。有人认为,民歌味儿太浓了,不时尚。我们不去界定它时尚不时尚,时尚某种意义上讲是短暂的,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美国的流行音乐是怎么来的?是从民间音乐以及黑人音乐为基础,融合而发展起来的。
所以说,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它是那么的生动活泼。我们为什么给它划地为牢呢?再说:像《西北风》这样的歌曲,很多外国人都在电视节目里唱我们的中国歌,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划出去呢?这些东西就应该让它在一个大的园地里,去发展交融碰撞,好的东西会自然留下走,说不定中国这个土的东西,也像当年美国的黑人音乐成为美国的主流音乐一样而流传下来。
再比如: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不是也融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吗?而且加上他们能歌善舞的天性,很协调很好听啊!所以,我主张拆掉篱笆墙,用宽广的胸怀接受它对待它。
我认为,评委席上的主张不同,这个现象很好,过去我当团长时常说:“如果一个会开得团结一致,我都不相信,应该是团结不致,不一致也要团结。”我觉得,这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因为现实是这么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