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折线统计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1篇

优点: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得以应用:

1、医生用折线统计图准确记录病人的体温。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2篇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211131)

数学理解是指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原理、法则时,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深入思考,认识新概念、原理、法则的本质和规律,并逐步将其内化为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恰当的环境,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在理解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下面结合笔者所执教的一堂公开课《折线统计图》,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理解。

一、研究学情,夯实理解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从已有的知识或熟悉的事物出发,去理解和认识与之相接近的新知识和新事物。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前,要站在不同学生的角度,思考教材线索,理解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顺序,选择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减缓学生的思维坡度。

在《折线统计图》-课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数据的描述方法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作出简单的推测和判断。此外,教材的引入安排是从统计表直接过渡到折线统计图。但相对于和统计表,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先出示统计表,再出示条形统计图,然后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动态出示折线统计图。这样,使得内容的过渡更自然,学生的理解更顺畅。

二、融入情境,诱发理解动机

理解是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而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需要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得以进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诱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逐步深入理解。

在《折线统计图》一课中,教材是以“小小气象站”测量气温为情境,以一周气温为素材设计教学的。但学生对“小小气象站”是比较陌生的,而本节课的开课时间恰逢南京青奥会筹备工作的关键时期,此时有关青奥会的宣传家喻户晓,学生对青奥会的关注度极高。因此,笔者将教学情境和素材更换为与南京能否如期举办青奥会有关的空气质量统计问题。这样的情境和素材是学生更加熟悉和感兴趣的,将这样的生活问题上升为数学问题,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数学思考。

三、挖掘联系,引导本质理解

要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呈现数学内容的本质,落实数学精神的实质。这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核心内涵,了解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意义、结构、画法、特点等方面有着很多的相同点。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了南京市2013年9月~2014年3月空气污染天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提问:“如果用一个点表示直条的高度,应点在哪儿?”并且根据学生所指,通过课件出示各点。接着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各个月污染天数依次是增加还是减少,同时把学生的比划过程通过课件转换为折线统计图,动态描述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很好地联系了新旧知识,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四、变式体验,促进深入理解

概念的建立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引导学生在变式体验中学习、探究,可以实现概念的不断精致化。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异同、分析要点、指导操作等活动,不断变换考察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迁移的能力。

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时,笔者让学生比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异同,明确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帮助学生完成了同化和顺应。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时,笔者让学生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点和折线的作用,明确根据点的高度和旁边的数据可以知道数量的多少,根据折线的升降趋势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帮助学生完成了核心知识的建构。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时,笔者让学生尝试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然后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同时提问:你是怎么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通过操作和交流,学生不仅明白了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而且对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有了深刻的体验。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时,笔者选择日常生活中的身高、体温、心跳、人数等方面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理解,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优化板书,完善系统理解

当堂生成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实现思维与教学过程的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和数学知识的体系,从整体上加深理解。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统计;折线统计图;增减变化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 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推测. 4.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三、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四、教材分析

(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二)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

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如:病人的体温记录、学生的成绩统计、中国代表团奥运金牌统计等. 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空间. 同时,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谈论些除课本知识以外的娱乐性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教师身上,然后快速转入课堂正题,以此方式既可以聚集同学们的思想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二)全班交流,探索新知

图一:【课件显示课本信息窗的统计表】

问题一:仔细观察,通过这张统计表你都能获得哪些信息?(观察图一)

图二:【课件显示“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这项指标的数据统计表】

问题二:咱们以“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这项指标为例,看看从1998年到2002年数量是怎样变化的.(观察图二)

(三)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其实折现统计图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需要将搜集到的数据整理成折线统计图,帮助我们作出分析、决策.

(四)总结回顾,深化体验

六、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之后安排的,学生已经会用条形图表示各种数量. 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两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重视迁移规律的运用

在“认识折线统计图”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没有简单、直接地将折线统计图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所以在老师合理的引导下就出现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两种不同的画法,通过对比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统计教学 儿童视角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82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生活中的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数学规律。根据这一目标,如何将统计课程落实到位,将数据分析的观念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是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贴近生活实际,顺应学生的切实需求进行统计教学的引导和渗透。

一、立足数据表征,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新知的获得主要依赖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这里既包括学生的已有经验,也包括学生后天的知识积累。因此,在统计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旧有知识和经验,将静态的数据转变为动态数据图,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新知的学习情境中。

比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设计了游戏活动:先出示两位考生的数学成绩,并将其分别制作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看看哪个小组能够胜出。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回顾了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和比赛,发现折线统计图比统计表能够更加直观快速地反映数据信息;接下来,我分别呈现某一只股票的分时走势图和广州1~10月的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学生在看懂折线中的数据变化之后,领悟到统计图中真正体现的核心价值是“线”,数据信息就蕴藏在这些“线”的变化当中。由此,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旧知被有效激活,能够将注意力放在折线统计图中数量增减变化上,为后续提炼折线统计图的数学本质做好了铺垫。

教师立足数据表征,化静为动,将教材中静态的数据信息通过动态的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来呈现,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重温旧知,正向迁移引出新知,为下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做好了准备。

二、立足数据分析,以需促探,经历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最根本的需求,那就是发现、研究和探索的需求。教师要用枯燥乏味的数据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根本的就是要立足数据分析,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所在,主动探索统计的本质,以需促探,提升统计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没有给学生直接呈现例题,而是立足数据分析,给学生出示了一个班级身高的统计图(这个统计图是不完整的半成品折线统计图)后提问:“如何将这个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图中的点代表什么?线又代表什么?”学生通过猜测和讨论,明确了点和线的作用。我又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出示统计表,让学生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判断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哪一个更能清楚表现身高的变化情况。学生由此深刻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价值,提升了分析数据的能力和经验。

教师立足数据分析,以需促探,层层推进,让学生从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和推测,到与统计表的比较和判断,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以及数据表示的方法和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利用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立足数据应用,以“辨”引“通”,灵活运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统计教学的本质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应用。因此,教师要立足数据应用,加强辨析对比,以辨引通,帮助学生将数据统计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实践,提升数据统计的能力。

比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先让学生亲手制作表现自己身高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再让学生制作一个体现班级学生身高的统计表,并出示2015年“国庆黄金周”6个省份的旅游收入统计表,然后提问:“你认为哪组数据适合制作折线统计图?是不是所有数据都适合做折线统计图?为什么?”由此学生深刻认识到统计图有各自的优势和价值,折线统计图能够直观表现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整体走向和趋势一目了然;统计表则能够表现数据的整体结构,非常清晰;统计图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在运用统计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教师立足数据应用,在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易错处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统计应用的最高境界就是活学活用,从而有效把握统计知识。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统计教学 描述运动过程 数学思维

又到复习时,恰逢学校要求我上一堂数学复习研讨课,以作研讨。一番思考之后,我选择了折线统计图的复习这一内容。如何进行折线统计图的复习设计?如何让复习上出新意?如何让复习课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的形成?在引导学生复习整理了统计图的类别、特点和作用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

例1:小明到6千米远的桃花岛去玩,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和计算下面的问题:

(1)小明在路上休息了()分钟,在桃花岛玩了()分钟。

(2)小明去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休息时间除外)

(3)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休息时间除外)

师: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生1:我看出横轴上表示时间,1时到2时被分成了3小格,每格表示13时,2时到3时被平均分为2小格,每格表示12时。

生2:我发现纵轴表示小明走的路程,每个长度单位表示1千米。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像这种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按“横轴――纵轴――描述运动过程”的顺序来有序的观察。你能描述出小明去桃花岛游玩的过程吗?自己试试看,然后和同桌交流。

师:谁能描述出小明去桃花岛游玩的过程吗?

生3:小明在1时出发,13小时后走了3千米,他在途中休息了13时后继续走,又走了13时,走了3千米,这时到达桃花岛,小明在岛上游玩了12时,然后用了12时,走了6千米回家了。

师:回答得真不错!接下来请大家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

教学片断二:

师:刚才同学们掌握了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折线统计图的观察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尝试解决这样两道题。教师出示练习题,你能读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含义吗?

1.甲、乙两人比赛120米的滑雪,乙让甲先滑10秒钟。他们两人滑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1)在滑雪过程,()滑行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填“甲”或“乙”)

(2)甲滑行全程比乙多用了()秒钟。

(3)甲前15秒,平均每秒滑行()米;后50秒,平均每秒滑行()米;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秒()米。

2.长、宽、高分别为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两管齐开。下图表示水箱中水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这个()统计图。

(2)打开A管()秒钟后两管齐开。

(3)打开A管20秒钟,水箱有水()升。

(4)两管齐开20秒钟,能注入水箱()升水。

(5)你还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为什么?

教学思考:

1.数学复习课上,教师应有怎样的高度与“架构”

笔者以为,复习课的设计,教师首先要对复习内容在理解上要有一定高度以及这个高度下的宏观“架构”,即教师必须深刻地理解复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只有掌握了所复习内容的核心所在,那么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都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具体地讲,在复习“折线统计图”时,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绘制、分析折线统计图吗?还是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果是后者,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关键又是什么?在这一次次的追问中,我们不断地逼近教学问题的实质。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尝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我们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在进行折线统计图的复习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绘制、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然而他们更倾向于绘制与分析一般关于“时间”与“产量”的“静态”的统计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对运动变化的“动态”的折线统计图的无奈与无处着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运动变化着的折线统计图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这个困难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活动的正常开展。基于此,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读懂这类蕴含着运动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成为我设计本课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经历了一番思考之后,我豁然发觉,既然这类折线统计图是运动变化着的,那么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入的唯一方法必然是让学生学会描述物体(或事件)的运动变化过程,在描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时间与数量的变化情况。

2.描述运动过程是将数学模型“翻译”为生活现象的核心过程

当我们对折线统计图的复习目的有了明确指向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让学生描述物体(或事件)的运动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描述是否有其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撑。其实,仔细观察教学片断一中的例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折线统计图将“小明去桃花岛游玩”这一事件中的时间与行程进行了抽象的概括,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所以,要让学生解决问题,首先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翻译”为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而描述运动过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经之路。在描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自我建构,即注重学生自我独立地将数学模型“还原”、“翻译”为生活中的数学,在描述运动过程中充分内化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可以说,描述运动变化的过程,也是教师注重学法指导的表现。只有让学生经历“观察――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才有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学法,优化思维,形成能力。

3.复习课设计在题材的选择上要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相关期刊更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浙江化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电声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