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未来就业前景

未来就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未来就业前景

未来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上海大学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叶志明副校长提出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临门一脚”,前面的“传带球”是关键,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通过一系列举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环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就业工作创新体系。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就业与人才培养“六结合”

1、就业工作与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相结合

学校开创性地将招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就业三项工作专属一名校领导分管,使得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体制机制上的一致,使得社会需求很快能够反馈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招生工作上。

学校制订了“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学校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相关部门核心领导的联席会议,将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放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视角进行讨论和审视,形成各职能机构全面互动无障碍的格局,提高了认识相关就业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这一举措在体制机制上有力的保障了就业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率。

2、教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结合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以就业为突破口,调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通过调研反馈的信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并注重调研视角的客观性和调研方式的科学性。

1)聆听第三方声音,测评人才培养质量。2009年初,学校邀请《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蓝皮书》的编写单位――麦可思公司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

上海大学期望借用麦可思公司第三方的角度,从学校外部更加客观清楚地发现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检验、评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调整教学计划、招生计划和就业工作方式,并从根本上促进人才培养。我校也是上海市首家与麦可思公司进行合作的高校。

目前,通过合作,已对我校2008届、2009届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与能力测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测评,上海大学从第三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分析中发现了教育教学改革各环节反映出的问题,并对异常指标开始逐年重点追踪,拟定对策,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招生、就业工作的改进。

2)通过《就业简报》,建立就业情况信息通报制。为动态了解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招生、教学等职能部门和院系通报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我校还通过《就业简报》的形式建立了每两周一次面向全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通报制,2009年共印发了108期。

3、招生规模与学科建设、就业工作相结合

结合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就业率(学院6月份初次就业率×60%+学院12月份最终就业率×40%)和教育教学质量等反馈信息建立了招生测算模型,以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各院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科学分析与预测,最终确定各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对综合测评差的专业予以减招,去年个别专业减招人数达到100 名之多。

4、院、系教学经费投入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1)经费投入的测算:学校对全校各院(系)的经费投入,全部纳入拨款模型进行测算,从而决定经费投入的规模和力度。拨款模型的测算工作,列入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工作实绩与成效这两个因素,并赋予了较高的权数。换言之,就业状况(临门一脚)好的学院,会得到较大的经费支持,人才培养质量(传带球)高的学院,也得到较多的经费投入。用经费分配的杠杆,提高了学院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了这两项工作的持续推进。

2)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招生质量的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进行改革,从“招生―培养―就业”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和协调。学校长期以来以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构建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来加强基础,配置资源,同时设置了大量的公共选修课,将专业课全部设置为选修课,使学生依据兴趣和专长,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构建了转院系制度,更好地使人才培养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及就业需要。

5、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学校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就业工作、招生宣传、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结合,形成资源共享机制。与各类实践实习基地分层分类进行不同程度和领域的合作,将招生宣传、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科学融入到基地建设中去,全面开发资源。

1)理顺基地建设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实践实习教育要求,分层分类建立了A(全方位合作)、B(产学研合作)、C(学生实习与就业合作)三类实习实践基地。

2)拓展国内就业与实习基地:目前已建立包括参与学校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共同培养、科研、就业与实习等全方面合作的国内外A类实习实践基地25家,其他等实践实习基地合计300多家。其中12家作为职业发展素质教育基地并签约挂牌。2009年寒暑假期间我校还走访了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吉林、广西和福建等13个省市的人事局、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人才交流市场,不断加大扩展外省市乃至全国实习和就业基地的力度。

3)开拓海外实习项目和基地:我校海外实习项目和基地的种类和所涉及的国家逐渐增多,欧美澳等地13个海外实习基地,4年共有500多名学生赴海外实习。目前除已经开展的“迪斯尼项目”、“中外服•美邦国际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爱因斯特海外专业实习项目”以外,还与北京纽哈斯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美洲集团、康派司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上海代表处、英国TASMAC伦敦商学院上海代表处进行了洽谈,达成了初步意向,海外实习项目和基地的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高。

4)搭建校―区―企“三联动”合作服务平台:由政府牵线,学校加强与区县人事局、行业协会、职介中心等社会团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宝山、闸北、虹口、侨知联等建立了就业与实习基地,2009年我校与上海市工商联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上海市工商联的6家会员单位签订了《就业与实习基地协议》;另外,2009年还与宝山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合作框架协议书,在学生实习、实践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

6、院、系教育质量考评与就业实绩相结合

学校建立了长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考评体系,将平时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数据,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就业能力等要素构建了“上海大学院系教学质量白皮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招生规模、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的实绩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之中,每年一次,将所有的院系进行质量排名,并予以公布。《白皮书》系统中将各院系、各专业的就业状况明确的纳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参与形成最终的状态数据单项排名和综合排名,体现了我校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明确的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内容,进一步提升了院系人才培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以“六结合”为基础的“传带球”,为精彩呈现就业工作这一人才培养的“临门一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实现就业工作“三创新”

1、首编《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主体意识

2009年学校本着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宗旨,逐渐将毕业生工作的重点从原来手把手帮扶学生就业、推荐学生就业向通过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和引导学生自我规划人生,让学生由被动向主动方面上转变,本着“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推出了《上海大学学生生涯发展手册》。

该《手册》包括“应知应会篇”和“锦上添花篇”20个项目,手册中开展的活动和内容全部需要学生自己设计、选择、自主参与和完成,学校为学生提供平台和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实现“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工作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

2、始创研究生就业助管员队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意识

2009年我校在已有203名学生助理团队的基础上,始创研究生助管员队伍,践行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理念。学校每年成立由40多名研二学生组成的研究生就业助管员队伍,就业助管员们通过例会、飞信、QQ群、email等方式和手段,将招聘信息等就业相关事宜及时发送给毕业研究生,并定期深入了解学生就业状况,在院系领导、研究生导师和同学们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督促机制。同时这些研究生就业助管员自身的就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研究生就业助管员成立后,开展了“建设家乡”和基层就业的大讨论,并分别致信导师和学院领导,召开了6次工作推进会和7次动态调研。助管员的工作深受学生的欢迎,今年由助管员策划和组织召开的信息会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助管员在工作中领悟、服务就业,锻炼和提高自我。

3、率先成立“职业咨询师沙龙”, 攻克学生就业难关

为提高上海大学职业咨询师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促进我校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水平和效果的提升,我校2009年成立了职业咨询师沙龙。目前有来自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咨询师、就业专职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90多人。

沙龙已开展了10次主题讲座、每一次都围绕主题讲座把教师就业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困难学生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有两家媒体报道了我校咨询师帮助困难学生的案例。我校不断加强咨询师沙龙的建设,定期举办咨询师内部分享会和模拟授课比赛,组织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自身的职业发展教育理论的学习,进行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与职业咨询案例库的建设,他们在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通过沙龙系列活动,就业工作教师的工作水平和指导能力普遍提高,在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上,职业咨询师开设4次就业力突破训练营活动并与678名困难学生进行1对n结对,想尽各种方法为他们指导与推荐,在此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例。目前,90%的困难学生已经落实了就业岗位。

三、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完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1、提高信息利用率,完善信息跟踪体系

2009年,学校共召开大中型招聘会7次,参会单位共1100多家,提供就业信息19000余条。对日常就业信息和招聘会信息,分别通过“收到信息―信息―收集简历―追踪回访―指导学生”和“召开招聘会―学生进场刷卡―用人单位反馈表―电话跟踪―调研报告”的跟踪体系,了解学院和企业的联系情况及学生投递简历、面试等就业中间环节,加强学生签约的落实和学生的后续推荐。

学校还注重信息的硬件建设,与闸北区职介中心开通职业指导视频系统,在线为学生提供远程职业发展教育和指导,受益学生达600多人。同时导师和专业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信息,今年有5位专业教师获得上海大学先进奖项。

2、帮扶困难学生,完善扶手工程体系

07年开始学校创建了“摸底调查―动态跟踪―分类指导―针对性推荐―跟踪落实”的“扶手工程体系”。 今年对困难学生开展了4次就业力突破训练营活动并与678位特别困难学生进行1对n结对,想方设法为他们指导与推荐。目前,90%的困难学生已经落实了就业岗位。同时学校从06年至今一直坚持在暑假对困难学生进行家访。

3、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基层就业工作体系

我校近年来非常注重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三支一扶”和 “村官”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并逐步形成了“报名环节――加强宣传、积极动员;备考环节――密切关注、加强辅导;录取环节――及时协调、注意沟通”的基层就业工作体系,收到良好效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生的认可度增加、报名和录取人数逐年递增,“校-院”联动的基层工作组织体制初步建立。08和09年我校连续获得上海市“三支一扶” 工作先进集体。

4、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完善科学创业指导体系

学校有专门从事过公司经营的教师负责大学生创业相关工作,已形成了“专人负责――创业学生摸底――创业意识培养――分类指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指导”的创业指导体系。

2009年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各种创业指导讲座20次。从2007年始,每年组织2次创业商业挑战赛,组织学生到上大聚丰园路宏基广场和大宁国际商业广场进行创业实践体验活动,参加人数在200-400人不等。06年至今我校获天使基金50家,其中11家企业取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学校目前已有艺术创意园区和苗圃创业园区两个创业实践园区。

四、多年努力终不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通过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举措,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最终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上海大学共有毕业生11504人,截至2009年底,毕业生签约率为76.36%,就业率为97.85%,位居上海市乃至全国高校前列。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大学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主要获得了以下奖项:

1、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共50所,上海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方综合类高校);

2、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3、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颁发的“2006-2007年度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4、由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颁发的“2008年度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先进集体”;

5、由中国对外友好合作中心颁发的“2008年度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优秀合作院校”;

6、由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委等七部门颁发的“2008、2009年度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

7、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颁发的“2007年度航天人才贡献奖”;

8、“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创新学生成才与就业环境”项目获上海大学2008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

未来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西班牙语专业培养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西班牙语专业就业前景

1. 大环境好:世界上有4亿多人说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拉丁美洲和美国南部。近年来,拉美国家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西班牙、拉美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目前,西班牙语人才在中国仍远未饱和,未来就业和发展前景广阔。

2. 就业面广:西班牙可就业的岗位有政府公务员、大学教师、新闻媒体、外国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各省市外办、外贸公司、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文化交流公司、自由职业等等,总有你喜欢的职业

3. 没有太多的竞争:我们会发现,由于西班牙语人才的稀缺,一些比较好的大公司也会降低招聘要求,而西班牙语人才将获得丰厚的报酬。

拓展阅读:西班牙语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贸易、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贸易/进出口;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新能源;

4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 教育/培训/院校;

6 机械/设备/重工;

7 其他行业;

8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西班牙语、外贸、亚马逊运营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外贸业务员;

2 西班牙语翻译;

3 西班牙语外贸业务员;

4 外贸专员;

5 西班牙语业务员;

6 西班牙语销售;

7 西班牙语老师;

未来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总有许多学习成绩不错的考生,顺利通过了考试这一关,但却没有走好志愿填报这一关。志愿填报不妥,导致“高分低就”或“上线落榜”。

笔者研究高考多年,指导数千名考生填报志愿。发现众多“问题志愿”往往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下面将这些“问题志愿”展示给2012年的考生们,希望能给考生以及考生家长起到警示、帮助作用。

考生:从众、侥幸误了事

考生在高考前把全部精力和时间用在应考复习上,没有也不可能花大量时间研究志愿的填报和有关注意事项。他们在填报志愿时最容易产生从众跟风心理,以及犯“望文生义”和“盲目攀高”等错误。

有的考生考前没有精力关注志愿,也没有请自己的父母帮忙搜集相关资料,结果在短短的志愿填报期间就成为没有主意的人。但志愿总要填啊,于是他们就这样想:我没有关注,但别人认真关注了的,大家都说好,肯定错不了,如果我跟着别人报,一定没错。

结果在没有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也不知道专业所学和就业前景就匆匆填报志愿,待到大学才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要么自己不感兴趣,要么所需的学科背景自己的基础并不好,要么近几年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结果只能寄希望于转专业,但往往转专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可不是每个人想转就转得了的。

还有的考生知道要了解大学、专业,但却用错了方法,那就是望文生义。有着此种心态的考生往往把自己对专业名称的了解作为填报依据,以为跟“信息”二字沾边的专业就是新兴的专业,前景看好,以为“生物工程”将来就是从事基因研究,搞什么克隆技术……没有详细查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不看专业学习的课程有哪些,更不去看专业毕业后可以到哪些领域工作,只依照专业名字来填报。结果,进入大学才发现所学与所想大相径庭。

另外有一种考生,根据他们志愿填报的心态,我们可将其称为“胆大包天”型。他们填报志愿时,好高骛远,只考虑自己想读什么大学和专业,并不分析以自己的成绩上该大学和专业是否有把握就填报,结果到录取结果公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分数离所填报的大学和专业距离了“十万八千里”,只能捶胸顿足,叹气连连。

家长:盲目追热

在我国目前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家长往往充当了“做主”的角色,他们以“为孩子好”为旗帜来决定孩子未来要读的大学和专业。填报志愿时,他们的眼睛大都盯着热门地区的热门高校,挑选专业时也是非热门专业不读。结果如何呢?

每年填报志愿时,由于家长的引导和干预,有一些地区的高校成了考生拼杀的主战场。据调查发现,考生家长最想让自己的小孩进入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厦门、天津、广州、重庆、大连、苏州和青岛。由于水涨船高,每年都有不少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学生填报这些地方的高校,结果导致兵败滑铁卢,白白浪费考生宝贵的志愿。

未来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基层就业 调查 思考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12JK0117)。

近年来,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基层医疗单位却是人才匮乏,这也是阻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国务院曾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当成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1]。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陕西省医学本科生到基层就业意愿组织开展了抽样调查,以了解目前医学本科生对基层就业的普遍态度,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选取陕西省属地方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四年级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42份,有效回收率98.2%,采用随机抽样法。442名被调查者中,男生212人,女生230人;城镇生源学生186人,农村生源学生256人。

1.调查内容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等情况;(2)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情况了解程度、基层就业影响因素。

2.质量控制

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员为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由学生填写,统一进行问卷编号和数据录入。调查工作在一个月内完成。调查问卷中的基层就业是指毕业后到县及以下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工作。

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描述采用频数描述,统计推断采用卡方检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专业的认同感

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将来对个人与事业发展前景的判断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调查从两方面考查学生专业认同感:选择学医主要原因、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判断。

调查显示,认为所学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的占11.4%、“自己的兴趣或理想”占47.5%、“父母的意愿”占24.6%、“随便选择的”占7.6%、“其他”占8.9%。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最初主动确定自己学习专业的比例占到58.9%。

当问及“经过几年的学习,你感觉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怎样?”时,认为“很好”、“好”、“一般”、“不好”和“不了解”的比例依次为9.2%、20.5%、55.1%、13.3%和1.9%。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对专业就业前景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占到29.7%,持中立态度的高达55.1%,持负面看法的占15.2%。可见,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偏低。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别与城镇和农村的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发现两者均具有显著差异(P

2.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因素较多,因此调查问卷中某些调查问题可以多项选择。被调查者中有152人愿意到基层就业,主要原因依次是“累计基层锻炼经验”、“就业形势严峻,多一条出路”、“大城市就业压力大”、“基层压力相对较小”、“家庭经济压力”。被调查对象中有290 人不愿意到基层就业,主要原因依次是“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基层就业没前途”、“去基层很没面子”、“家人反对,离家远”。由此可见,出于自身意愿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人员的比例相对较低。

对自愿和不愿意赴基层就业的学生,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与生源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两者均具有显著差异(P

对非自愿到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男生主要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层工作条件差”,而女生则认为“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对于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而言,城镇学生不愿基层就业首选因素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层工作条件差”,人数高达149人,比例高达80.1%,而农村学生则认为“保障不够,再就业难”。

3.基层择业月薪期望

期望收入也是影响学生就业意向的重要因素,它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生活质量高低的基本保障。调查发现,9.5%的学生期望第一年的月薪为1500~2000元,22.7%的学生期望月薪为2000~2500元,28.5%的学生期望月薪为2500~3000元,24.7% 的学生期望月薪为3000~4000元,14.6%的学生期望月薪为4000元以上。但从一类城市毕业生的起薪点来看,本科学历的医疗卫生员工转正后薪水水平大致在2800元左右。这说明,目前学生的期望工资稍微偏高,在就业意向的选择上还不够理性,缺乏对现实清醒的认识。

4.对新医改等政策与基层地区发展状况的了解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新医改的各项政策及地方相关配套措施将对医学生就业产生深远影响,总体来说将促进医学生就业[2]。此外,基层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与医学本科生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对其自身的要求等密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被调查者认为新医改等政策出台后,对未来就业持“充满信心”、“比较有信心”、“迷茫”、“担忧”和“其他”的比例分别是5.1%、24.1%、41.8%、25.9%、3.1%。持“迷茫、担忧”看法的高达67.7%,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新医改相关配套政策并不十分了解。

当问及对基层地区发展情况了解程度时,发现“十分了解”、“比较了解”、“稍微了解”和“不清楚”的比例依次是1.9%、13.9%、48.1%与36.1%。可见,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目前基层地区发展的状况不甚了解。

思考与建议

1.加强专业优势认同教育

数据分析显示,对专业就业前景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占29.7%,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偏低,这对学生正确判断职业生涯发展前景是不利的。因此,医学高校应加强专业优势认同教育,学生只有认同专业,才会热爱专业,才会形成一个正确稳定的专业思想和择业倾向。校友是学生自我未来发展的影子,专业培养的优秀校友多,人才辈出,对新生鼓励作用更大,对优秀校友的认同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强化新生专业认同感的教育,对于创造良好学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多管齐下,使医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数据分析显示,“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基层就业没前途”等成为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政府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展示基层医疗机构的变化和发展前景,加大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提供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待遇[3]。学校方面一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途径,营造出良好舆论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基层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二是安排专门力量,适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困境及发展趋势,明确到基层就业的光明前景。

3.降低就业期望,理性选择就业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对工作后月薪期望值相对较高。当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时,会造成就业意向选择的困惑,影响自己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进一步会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4]。因此,医学高校应引导学生了解国情,虽然目前基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新医改各项政策及地方相关配套措施的陆续出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西医之间将会逐步均衡发展,最终达到卫生发展整体性和均衡性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立足于基层,服务于农村”的择业观念,破除工作高低贵贱的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主动充实到基层,在基层锻炼成才。

4.拓宽渠道,加深对基层发展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对基层地区发展“十分了解、比较了解”的比例仅占15.8%,女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对基层地区的了解程度较低,可见加强对学生的新医改等政策与目前基层地区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宣传十分必要。医学高校一是要积极开展基层就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5]。高校要不断丰富医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创建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相结合,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要拓宽医学生与社会的沟通渠道。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通过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聘请行内的专家作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等方式达到沟通就业渠道的目的,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铺路。

5.加强“群体”特征分析,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在专业认同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对新医改等政策与基层地区发展状况的了解等方面,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认知上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因此,在积极开展并加强上述几个方面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分析,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到对症下药,在解决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问题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进,王海清,董欣欣,陈斌,万学红.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4):28-30.

[2]陈迎红.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53-54.

[3]王云鹏,靳媛,时建伟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0,(7):35-36.

[4]马婷.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45-48.

未来就业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转专业 动机

一、引言

中国的高考体制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一考定终生”的制度,但是一种补救措施也就是转专业制度在高校发展出来的。这些年以来,随着转专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修改,申请转专业的大学生比例呈现出大幅上涨态势。2003年复旦大学244名大学生转专业的事件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为进一步探究大学生转专业动机行为,我成立了调研小组,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227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27份,回收225份,有效问卷225份,共采集有效数据225个。在收集问卷后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二、动机分析

在我接触到的很多学生中很多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他们宁愿放弃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转而学习新的没有接触过的专业,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或许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打算。转专业的动机是多元化的,经过调查研究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选自己的专业首要考虑的就是兴趣,毋庸置疑,他们会直观地根据专业名称填报高考志愿。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还有对要学习的专业及自身的兴趣爱好之间缺乏足够认识,因此专业选择就会带有很强的盲目性。事实上,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根本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兴趣方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学什么样的专业。这就出现了图一上的数据,只有七成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三成的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根本不一致。这就出现了消极的学习状态,学生也会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对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发现只有25%左右的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被第一志愿录取,而高达75%的学生即使是第一志愿入取,也是听从家长和高中老师的建议报考,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被调剂录取的。调剂录取的一部分学生极有可能会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也就慢慢产生对专业的不满情绪。同时,我在和一些同学在沟通的时候也发现,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后,个人的兴趣、爱好偏好、个性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也会产生出与目前所学专业的不匹配性,使他们的特长与个性无法得到较好的发挥。

其次,当前大学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大学生也知道他们读大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谋求更好的职业。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实施的是一种单一而狭窄的“教育模式”,也就形成了目前“专业就等于未来职业”的基本观点。从图二中可以看出,32%的大学生在选择转专业时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就是未来就业,他们会认为目前的专业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很好的帮助。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看,2015年应届毕业生已达到749万人。由于社会职位总量有限,因此,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导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专业就业前景成为大学生选择专业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拿江苏大学来说,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例如江苏大学的车辆专业、机械专业、医学检验专业等成为学生竞相追逐的“热门”专业,而就业前景不怎么好的一些专业,大学生敬而远之。

从图二中也可以看出,从众心态对大学生转专业的影响不小于专业就业方面的影响。从江苏大学学生入学心理测试中我们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过度自卑、焦虑、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缺乏自信、与同学沟通障碍,等等。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新生刚进入大学时,由于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父母和朋友都不在自己身边,一时对高校的学习氛围及集体生活方式还无法适应。在这期间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一定的失落感,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然而这个时候周围同学的做法或者想法就会更加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在大一学期的时候,新生就会不断寻求高年级学生的意见和经验,这样会受到高年级学生或周围朋友的影响,看到高年级学生转专业,心理会有不平衡感,产生一定的“类比效应”。他们会产生自己的专业不是好专业的错觉,随大流提出转专业的申请要求。也有同学在经历了大学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他们提出了转专业要求,为了以后还能够和他们在一起,也就跟着提出了一起转专业的要求。此外,一些大学生也忽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特点,受到新媒体舆论和一些虚假宣传的影响,片面地认为“热门”专业、“品牌”专业就是好专业,适合自己,并且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一哄而上,追逐这些好专业,对目前自己所学的专业就很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在我们学院也是比较突出。

三、当前大学生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大学生转专业的动机后,我们就会发现当前大学生转专业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从图三中可以看到,产生转专业想法的学生大多发生在大学第一学年。此时,大学生还停留在基础课的学习上,很少接触到本专业的相关课程,专业意识还没有形成。就是在这薄弱的专业意识下,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认为本专业“无用”的情绪。在这种影响下,产生专业厌倦情绪并最终有转专业意向。很多同学认为目前书本所学习到的知识太过陈旧,并且很多知识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觉得专业学习很枯燥很无聊。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倾向:首要一点的就是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就是缺乏学习自觉性。很多学生不会将专业学习与兴趣紧密结合在一起,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将专业学习与社会行业发展相结合。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学校对大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做得还是很不够,使得学生尽管意识到要将专业知识同兴趣、社会发展相结合,但缺少必要的平台进行理论结合实践。

大学生入学时在选择专业上存在很大随意性和盲从性。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所转专业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也有很多是迫于家庭的要求或就业的需求,很少花时间冷静地思考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对于所转专业的特点及前景知之甚少,也没有考虑如何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未来,在选择专业时大都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意见与安排,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在问到对所转专业的了解程度时,近80%的同学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自己所转专业(如图四所示)。同学们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所转专业的了解,对专业适合与否认知不足,这就产生转专业之后不适应情况。

四、结语

大学生转专业的动机与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动机主要有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影响因素方面有家庭因素和从众心理影响。本科生转专业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就要求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学生转专业的需求。

我们需要提醒学生,让他们在提出转专业申请前认真考虑未来性,可以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及优势所在。学校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应该首先指导学生提前认知一下所转专业的特色,尊重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和自我特点,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全面发展。

大学生转专业仅是一个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只有真正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墨,朱建华.新生竞相转专业高校应积极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8-10-7.

[2]金顶兵.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9).

[3]胡瑞文.高校毕业生供求形式与高等教育结构高速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2-15.

[4]黄伟达.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

[5]李爱国.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6]李明辉.当前我国大学生转专业行为浅析[J].消费导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