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记叙文作文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一:全命题作文一最受青睐的题型
前几年,随着话题作文等开放式命题形式逐渐增加,全命题作文题在中考作文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2004年仅占6.7%,2005年和2006年分别占6%、8.1%,在几种命题形式中均处于垫底位置。从2007年开始,伴随着话题作文题所占比例的大幅下滑,全命题作文题的比例有所上升,2009年更是首次超过选题作文,位列各类命题之首。2010年,这种势头保持了下来:在112个命题中,有42个全命题作文题,占37.5%,超出选题作文(33.9%)3.6个百分点。全命题作文有助于减少由于题目过于开放而带来的宿构等不良现象,便于统一评卷标准。提高考试的公信力、选拔性和区分度。因此,全命题作文还会继续保持稳居前列的态势,继续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二:选题作文――最值得继续观察的题型
五种作文题型中,有三种题型所占比例和所处位置比较明确:半命题作文题连续四年位居第三;话题作文题和材料作文题则一直处于垫底位置。而选题作文题,从2004年的23%,一下子猛增到2005年的45.2%,并连续四年占居榜首;从2009年起,其所占比例退至第二位。2010年,共有38个考区用了选题作文题,约占33.9%。说选题作文这一题型最值得继续观察,是因为随着命题者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选题作文这类开放式题目,是继续后退,还是自我调整一特别是备选题型的调整―一从而保持原有地位呢?这需要进一步观察。笔者认为,进行自我调整、适当提高题目难度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毕竟,选题作文题有着两个甚至多个备选项,可以并且应该根据形势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关键词三:成长――最热门的话题
中考作文题涉及的内容多为“自我与成长”、“社会与生活”、“情感与素质”、“想象与创新”等几大类。而近年的中考作文题中,“自我与成长”都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2010年,关于“成长”的文题比比皆是,如:广东省佛山市的“智慧伴我成长”、贵州省贵阳市的“成长也需要”、福建省福州市的“在尝试中成长”、浙江省杭州市的“成长路上无捷径”、赤峰市的话题“成长”……都直接点明“成长”,要求考生直面成长中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而湖北省武汉市的材料作文“小橡树的成长烦恼”、云南省昆明市文题二的材料作文“小俊落水自救”和辽亍省大连市文题二的话题“打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文题二“走过”、江苏省南京市的“我作主”、福建省龙岩市文题二“考验”、浙江省绍兴市的“越长大,越一”、山东省聊城市的话题“自视”等,都引导考生回眸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从而把考查的目光投向了考生的成长体验,引导考生展现健康积极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预计“自我与成长”类话题依然会是今后的命题重点,但是,出于回避熟题、避免猜题的考虑,这类题也可能会沉寂一段时间,在两三年后周期性地再次大热;或者会变化形式、组合词语之后出现在来年的中考中。
关键词四:“我”――最值得关注的人物
2010年中考作文题中,虽也有人称代词“你”和“他(她、它)”出现,如山东省烟台市的“总想为你唱苜歌”、广东省湛江市的“别丢了你的钥匙”、福建省漳州市文题一“你让我如此美丽”、湖南省邵阳市文题一“有你真好”等,又如江苏省泰州市的“他(她、它)也很重要”、江苏省镇江市的“叫我如何不想她(他、它)”等,但是这类题目相对较少。题目中出现最多的人称代词是“我”,如山东省济宁市的“我的初中生活”、广东省的“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四川省百色市的“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浙江省义乌市的“我不只是一个角色”、江苏省苏州市的“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以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文题一“请让我 ”、湖北省黄冈市的“我多想一 ”、青海省的“我要 ”、海南省的“我心中的 ”、浙江省金华市的“那一天,我――了”、河南省文题一“我身边的――”等,都含有“我”字。再加上含有“自己”字样的题目,如,广东省广州市的“奖励自己”、云南省昆明市文题一“属于自己的天空”、贵州省安…页市文题二“做一个――的自己”等。这些命题都旨在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感悟自我,思考自我,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这个大方向是一贯的、长期的,因此,来年的中考命题中,“我”依然会频繁出现。
关键词五:听说读写――对语文学习能力最全面的检阅
2010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四川省成都市文题一“听听____的声音”,着眼于听觉,鼓励考生勤于观察、善于倾听;安徽省芜湖市的“心中有话对你说”、吉林省长春市文题――“未曾说出的感谢”、江苏省南通市的“让我轻轻地告诉你”等题目,则鼓励考生大胆说出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文题一“读书声声”、湖北省襄樊市文题――“阅读,让我_____”、江西省的“我读_____”等,倡导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而浙江省嘉兴市的“写给______”则是引导考生运用平时较少使用的写作方式――书信,还有吉林省长春市文题二要求考生根据“富兰克林当编辑时告诉年轻编辑拿不准的词就查词典,并要求年轻编辑每日写千字文”这则材料写作,渗透着荞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教育,也通过写作考试考查考生其他方面的语文能力。
高考语文作文题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出,立刻引发热议。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共和国”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我们真真切切能够触碰到的,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的归属。对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进行叙述和描写,是需要我们进行观察和感悟的;对它进行想象,是以我们内心的期盼和愿望为支撑的。并不是一味地“唱高调”就一定能够获得高分。事实上,我认为评分标准一定会对“假大空”和“真情实感”有所区分。
其次,“我为你拍照”的作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治化。诚然,“共和国”有些大,但“拍照”意味着缩影和典型,意味着个人经验和情感的介入。作文要求中也明确提到“可以写宏大的场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这就给了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小的场景”完全可以是个人生活的描写。同时,作文要求中还明确规定了这篇文章的文体——记叙文,这就很耐人寻味,记叙文文体对事件的描述想要出彩必须以真情实感和细节为基础。笔者在这里大胆地猜测一下,“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在一定程度上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想象与描写,不过需要以自身来反映国家层面的一些要素。
再次,从这篇作文本身的考查点来看,是符合课标和高考的要求的。记叙文中的叙述、描写、想象,以及包含其中的学生的情感表达,都是很重要的写作考查点,值得用这样一个作文题去检验。
从步履维艰的1949年走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7年,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人工智能、共享单车、美食与美景以及享受生活的心情,那么到2049年又会怎样?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学生去想象和期待吗?
一、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抓住个性特征去描写
养成集中注意力细心观察习惯的重要性。如在授课过程中分析人物描写时,我要求学生即兴描写“擦黑板”这样一个片段。结果写出来的整体不太理想,究其原因:虽然擦黑板大家天天可见,但并非人人留心观察。于是立即请几个学生上来擦黑板演示给大家看,然后要求学生再写,结果写出来的片段就较令人满意。现摘录一个片段如下:
上课铃刚响,黑板却还没有擦。只见他冲到讲台边,抓起黑板擦,转过身扬起手臂擦起来,挥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一眨眼的功夫黑板擦好了。他转过身“啪”的一声将黑板擦丢到讲台上,头一甩大踏步地跑回座位。
从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观察得非常细致,并抓住了人物的个性动作进行描写,写出了男生的率直与爽快。
二、要搞好“内部装修”,即充实文章的内容,使之形象、生动、具体
1.描写人物要注意手法的综合运用。
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情等。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描写,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个性。因此,要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在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佳作,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动作描写)。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心理描写)。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对话描写)。文章运用了动作、对话、心理综合描写方法,将父亲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学完文章后,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如有个学生在《我的爸爸》中是这样写他父亲的:
爸爸的爱好是看篮球赛,他的偶像是姚明。
平时,晚上只要有球赛,他都看。看时,不是激动地大喊:“加油!加油!”就生气地说:“臭球。”老是把妈妈和我吵得睡不好觉。
爸爸生日那天,妈妈很大方地对他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就看姚明的球赛吧!随便到几点。”爸爸听了连连点头,像个孩子似地一蹦三尺高。到了深夜,我和妈妈睡得正香,爸爸的一声大喊“好球!”把我们吓了一大跳。我们跑出卧室,妈妈用责备的口气对爸爸说:“你把我吓得心怦怦直跳!”爸爸却淘气地冲着妈妈做了个鬼脸,说:“现在你心里也有姚明了!”这句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这篇习作就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情等方法,把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描写,使事物鲜活、生动地表现出来。
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中,视觉形象最重要,但综合运用效果更佳。这样才能多角度、多侧面、立体感知事物,从而使文章形象而生动。
有个学生写吃早餐,文章如下:
还没起床,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积累习作素材。观察是所有感觉器官对特定事物的感知体验。首先,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观察;围绕目的进行重点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开动所有感觉器官去观察。其次,观察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分类观察和对比观察。要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一要联系生活实际;二要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感悟、体验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习观察不只是学习观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观察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和阅读实践中学习观察,才能逐步形成观察能力。再次,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习惯的影响是无限的。习作训练要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观察兴趣,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和进步,促使他们尽早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切莫用粗暴简单的办法挫伤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观察和习作失去信心。
二、指导学生注意积累,随时收集、整理信息材料
指导学生习作要特别注意积累,要把对活动和见闻的心理感受、感想也一并记录下来。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应该具体从几个方面入手。1.从阅读中进行积累。在阅读教学中,针对优美的文句、精彩的片段、新颖别致的开头和结尾以及观察方法等,都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并加上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要加大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和观看音像、网络资料时,注意收集、整理、记录一些习作材料。2.从观察中积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客观世界丰富多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些随时都可能引发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把观察与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积累。3.定期、定时地交流积累。利用晨会、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交流积累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打开学生写作思路
联想和想象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最重要的方法,思路打开了,灵感就会自然涌现。如:由大海可想到人的胸怀,由安乐想到忧患,由失败想到成功,下面例子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落叶的联想:叶子从树上纷纷落下——叶落花流水归根——外出的游子想回家——台湾的亲人想着祖国的老家——海峡两岸人民盼统一。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像力就不可能创造”。有了想像力,写起文章就不怕无话可说,言之无物了。
同时教师还要抓住课文精髓,为学生创设写作条件,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启发学生想像,使学生一吐为快。因此,丰富想像是迈进创造王国的桥梁。总之,想象力贯穿于整个作文的教学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像力去创造。
四、分析儿童写作心理,融洽师生情感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儿童心理与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儿童作文心理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旧的、比较稳定一面的原有作文心理结构和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是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组成:1.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各种作文心理能力的发展水平:2.语文知识、写作知识的水平,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的水平;3.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习惯等非认知因素的水平;4.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表现;5.注意力、心境、态度等当时的心理状态。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互动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就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在作文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想、敢问、敢说。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让他们感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满怀信心的表达。
五、把写作融入生活,通过作文教育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生活的事物。平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关键词: 记叙文 叙事 写人 故事 人物
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或叙事的文章,把生活中让人或欢笑或落泪的凡人小事,以及想象中的传奇故事演绎为以情动人的精彩华意。
一、写事要是这个事,写人更要像那个人
记人和叙事,人物形象的刻画必须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物实现。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记叙文写的就要是这个事,写人更要写得像那个人,那个人是故事中活生生的那一个。记叙文写作,关键是由故事营造和人物塑造决定的。这是记叙文首要解决的问题。但很多同学没有渗透其中的道理,将记叙文中的事与人写得不完整,文章缺少故事,人物单薄,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一学生习作《我的父亲》原文和修改升格片段。
原文语段:因要出黑板报,所以放学后留下来。我打电话回去,却没有人接。打爸爸的手机,也不接。不过我想爸妈看到我没有回家就知道了我留在了学校,也没有去多在意什么。
当我正努力快速地在黑板上写着的时候,我妈来找我了,她告诉我爸爸工作的时候手受伤了,伤口很深,流了很多血。他不放心我,催促着我妈来找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心里特别难受而又特别温暖,仿佛看见了那个等待我回家的人。
升格语段:因要出黑板报,放学后留下来了。天晚了,下起了雪,当我正努力完成最后的任务时,妈妈来找我了,她说爸爸工作时手受伤了,伤口很深,流了很多血。他不放心我,催促着我妈来找我,这会儿还在家门口等我回去呢。雪正越下越大……雪花纷飞中,路灯的朦胧光下,父亲在家门口不停地徘徊着,他不时看看手腕上的手表,嘴里还好像念念有词,见我们走近,父亲大步跑来说:“总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要去找你们娘俩了。下回不要这么磨蹭,让人等得心焦……”
我静静地端详着父亲,他脸上写满了喜悦,好像已经驱走了伤口的疼痛,融化了正越飘越大的雪花……
技巧:记叙文写的就要是这个“事”。记叙文中怎样记叙好一件事情呢?首先要学会没事找事,选择和主旨有关的、自己熟知的、可以写好的事。生活里总有故事,故事可以平凡,因为平凡孕育伟大。故事也可以不平凡,因为不平凡体现独特,但要注意的是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本段选取父亲担心“我”,让妈妈接“我”并等“我”回家的事,意在凸显“父爱”主题。其次要有所事事,把事写好。不可泛泛而谈,空空而论,以免冲淡记叙文文体特质,更不要根本没事,文体落空,我们要就事写事,写事成事。本片段写了“我”,父亲,母亲三个人,用母亲的言行衬托父亲,写细写活了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再加上环境的烘托、映衬,用环境点染人物的心情,点染人物的形象,点染故事氛围,点染故事的性质,用环境使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爱主题感人深化。
二、让记叙文的人物立体可观,形象可感
写记叙人离不开写人,写人要让人站立起来,鲜活起来,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是“事中人”这个对象的具体行为,是人具体行为的形象呈现。所以要写好事,就要先写好人,怎样写好人呢?首先要描绘人物自身的肖像、神态;其次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人物塑造更立体;最后必须运用修辞来勾勒人物个性。当然还可通过他人、他物衬托,彰显事中人。这样人物才能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立体走向深刻,故事才能符合逻辑,情理亦能变得透彻。
欣赏优秀片段《拒绝平庸》:闲来无事,先生应几个亲友的请求,开了个小小的作文辅导班。本来先生只打算收几个学生的,可不知谁走了风声,这个好友那个亲戚,一来便是一打。先生推辞不得,像退休前一样忙活。我常住先生家,便问先生:“您不累,先生。”先生苦笑:“怎么不累啊,这么多人。”转而又一笑,“罢了,罢了,在为这些孩子燃烧我这老蜡烛吧!”我哈哈大笑,心中感到丝丝温暖,本来可以钓鱼,打麻将的先生,不甘于平庸的生活,用心在准备每一份材料,我脱口而出:“先生好伟大啊!”先生也笑了:“去去去,少拍马屁。”
技巧点拨:想要写好记叙文中的人物,关键在于细化、慢化写人。两个片段都要注意从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情绪等各方面细节化,慢镜头地刻画人物,人物语言贴近生活,幽默风趣。无论是叙述交代先生生活状态,还是与先生的沟通交流,无一不神行毕现,如立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