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松树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歌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推敲,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真题例析】
1.(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解析】这道题考的是形象与意境,解题时需要先抓住诗中的意象“莓苔”“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再分析诗中景色特点。沿途都是莓苔,脚印还在上面,可知这里人迹罕至,环境幽静。“白云”缭绕山中,与“静渚”相互依偎,也可见环境静幽。门口尽是春草,其门还是“闲门”,可知这里环境非常静谧。
【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对诗中某字进行赏析,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来分析该字在句子中的具体意义。“过雨”,雨后的意思。“看松色”,看松树颜色。一场春雨,可以把松树洗得非常清晰,雨后的松树显露出翠绿的本色。“随山”,顺着山。“到水源”,找到水源。顺着山势找到水源,突出了山是蜿蜒曲折的。人在随山找水的过程中,也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
【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蜿蜒曲折,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2.(2014年湖北卷第14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解析】古代诗歌往往通过意象来表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答案】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将尽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表现“早发”之“早”。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解析】“背”是“背着”,意思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大雁”是古诗中的经典意象。人见大雁成群南飞时,极易引发思乡之情。大雁尚可归乡,而人却背乡而去,这里运用对比,用返乡的雁反衬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3.(2014年四川卷第13题)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3分)
【解析】要知道“常”“偏”两词的妙处,就要清楚两字的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意义,看用了何种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常”有经常的意义,强调频度,写出诗人居住山林很久,突出山色常暮特点。“偏”字赋予新月人性化,好像是“新月”故意这样做。其实这些都是诗人自己的主观感受,诗人借物之形态与行为来表达自己情感。
【答案】“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秋月的落寞心绪。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析】分析诗人的心境要结合全诗的具体诗句,从开始“了不为秋悲”来看,诗人是一个旷达、闲淡的世外隐者,但是诗歌主要是写景,在后面写了很多意象“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这营造了一种清冷、落寞的氛围,而这些景语就是诗人的情语,再结合注解“老一枝”解释为“终老山林”,可以知道诗人内心充满惆怅、忧伤与落寞。
【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归纳思路】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解答分析: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句、上下句甚至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分析该字所运用的手法,最后点出该字的具体效果也就是诗人炼字的目的,这里可以从三个角度回答:为形象服务。如果该字所在的诗句是要刻画某个事物的形象,那该字的作用就应该是可以让该形象更加生动;为意境服务。如果该字所在的诗句是写景的,其目的是为营造某种意境,那该字的运用就可以达到营造某种意境的效果;为情感服务。不管是刻画形象还是营造意境,炼字的一个核心效果就是抒情,因为“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当然,回答具体的效果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切不可以套上答案,更不可给试题贴答案标签。结合上面例题,仔细理解答题思路,就可做好诗歌炼字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把竹子的坚贞不屈描写的淋漓尽致.竹子不管是在哪里,都默默的生长着,不管条件多么恶劣,都会顽强生存下来,茁壮成长!它那种"咬定青山"的坚韧,是多么令人崇拜啊!
一场春雨过后,新笋破土而出,是那么生机盎然;夏天,它伸展长臂,将那浓绿的竹叶尽情的展现出来.不管是炎热的酷暑,还是冷飕飕的严寒,它始终是郁郁葱葱,炯娜多姿.难怪"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啊!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这是同志在1963年时写下的,这表现出了竹子的虚心品格,经起考验的美好品质."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难道这不是对竹子的虚心品质的完美写照?
关键词:粉彩山水 诗情 画意
陶瓷艺术作品不仅以生动的形象给观众以美感,而且以诗的情意,画的境界吸引观众。诗情画意是粉彩山水的艺术特色,通过画家的艺术修养和造型功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精炼地体现出来。
艺术作品,都要表现形象、抒发感情。这种感情是真诚深厚的,能动人心弦,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词、绘画在创作构思中,都要经过形象思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才能生动感人。一个优秀的陶瓷艺术家,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不仅有精湛的画技,而且应该具有诗、书、画、印的综合创造能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也是陶瓷艺术家和书画家的创作题材,可以使画家产生创作灵感,使作品具有深意,李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象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坡描写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以拟人的手法,把西湖写活了。文学创作和绘画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基础,都需要深入生活观察自然。“登山情满于山,欢海则情溢于海。”真诚的感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当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感动了观众时,这种感情就成为画家和观众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使两者之间心心相印。粉彩山水的精美作品,通过构图、色彩、线条、造型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会在观众心中潜移默化,同观赏者产生共鸣。
画的意境往往与诗意联系在一起,中国艺术向来有“诗画同源”之说。一件美妙的粉彩山水作品应该是具有诗意的。画面上的景物、草木、人物、飞鸟,引起观众产生一种画面以外的理解和美的享受。在观赏过程中,“迁想妙得”进入诗的感情。粉彩山水中的诗情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与画的结合,把诗题在画中,互相衬托,表达出作者的感受。我创作的粉彩“松月图”山水瓷板,构图疏朗,画面只有两棵松树,一涧流泉。但是,在画中题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以后,就使画面产生了诗情画意,简炼的画面蕴含了丰富的境界。在构图上,把飞瀑的直线与松树的横线相穿插,广阔天地的“虚”与山谷景物的“实”相衬托,月夜的“静”与流水的“动”相呼应。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融诗意于画中,画面成为诗意的展现,用画来表达诗意,文字描写变成生动的形象。画面虽然只有题款的几个字,却有浓厚的诗意,有一首吟咏庐山仙人洞的名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在“庐山仙人洞”粉彩瓶上就把这首诗的情感融汇在画面。龙首崖上,几位游人翘首远望,仙人洞高耸入云。这件作品,把景物作了巧妙的变化,把仙人洞置于高处,体现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主题,表现了庐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景,云起雾涌,山峰也似乎有了动感。在作品的构图上,体现了“劲松”、“乱云”、“仙人洞”、“险峰”的细节,把细节组合成整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观赏这件作品,立即会使人想起为仙人洞写的诗篇,诗情画意巧妙地融为一体。
诗画贵在含蓄,画中的空白、虚处,“不着一笔,皆成妙境”,诗词中有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作品。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不长,却声情并茂,借景抒情,象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小桥流水人家”也成为山水画的题材。山水瓷画中诗情的产生,需要画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丰富的生活积累。文人画中常出现枯木怪石,水波烟云,这些看似平淡的景物,在画家的作品中,往往有浓郁的诗情,这就是由于画家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们赋予平淡的景物以深刻的内涵,产生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粉彩山水作品的意境,是含蓄深远的,李可染先生指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意境在山水瓷画中的内容较多,作品的主题、构图、形象、细节,往往都在“意”字上下功夫。王维曾有“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论述。意境的形成,与画面的疏密往往成反比。民间青花山水,画面虽然着笔不多却意境深远。几根曲线成为山、空白是水,细点就是山上的树,用笔简炼却意味无穷。粉彩山水常常是“由小见大”、“以少胜多”。画面的艺术处理是可有可无的,每一处空白都是画面的组成部分,有画家的意蕴。
“只有表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新的感情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艺术家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把形象和意蕴结合起来,给观众以感染力。当人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会为其中的意境所吸引,并与画中的情趣、主观思想所交融,为其画外之意、弦外之音所陶冶,这就是诗情画意的作用。
陶瓷艺术创作讲究立意,造型为立意服务。立意为象,意在笔先,都是强调在作品中,必须有意蕴。意蕴是画家认识自然的高度概括表现,是艺术作品的主题。只有在感情,认识基础上提炼概括而产生的“立意”,才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意是精的升华,情是意的基础。我在创作粉彩瓷板“秋山牧趣图”时,把对家乡山水的感情,变成画中的意境。乡村中的菜园、水牛、渔船、瓦房、稻草堆,这些普通的景物,正是山乡的特征,是我感情的寄托。只有在乡村生活过的人,才能对这些普通景物产生出深厚感情这就是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情”。
通过在大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和写生作画,把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从中产生意趣。意境、情趣,是画家思想认识的反映,包含了深厚的思想感情。任何陶瓷艺术作品中,都应该有这种内涵意蕴。否则,画得再精细,没有思想感情,就产生不了动人之处。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不仅能使我看清楚画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内容表达出意境,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内涵,体现出诗情画意。作品构图简洁明快,感情真挚,含意深刻,就具备了成功之作的重要因素。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养神,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鉴赏这首诗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了诗歌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类别等,是解读诗歌重要的切入点。《过香积寺》的标题就揭示了诗歌所写的事件。联系诗题,略读诗句就会发现诗歌主要写了寻访途中所见到的景物,于是可确定它是写景诗,那么鉴赏的关键就是要体会景中之情了。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大家会发现许多诗题都能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类别――送别诗、主要事件及送别对象。进而可推断其思想内容:或为依依不舍之留别,或为情意深长之勉励,或为坦诚忠心的告别。
二、读作者
常言道,“诗言志”、“言为心声”。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往往决定诗人的情感、人生态度和观点立场。因此,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是十分重要的。《过香积寺》的作者王维是大家熟悉的,他出身状元,历经安史之乱,仕途坎坷,受佛道思想影响,向往归隐生活(《山居秋暝》就寄托了这种思想),以山水田园诗见称,作品特点“诗中有画”、“诗中有道”。了解作者这些特点对我们把握《过香积寺》的景物描写及景物的内蕴有很大帮助。本诗的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静深山古寺图,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这正符合作者的归隐思想。再如杜甫,历经安史之乱,一生飘零,居无定所,于是在他的诗歌里经常流露出飘泊的愁苦(如《登高》、《旅夜书怀》)。
三、品语言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而语言又是情感的载体,鉴赏诗歌时,一定要逐字逐句地揣摩语言,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作品的意境。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炼字的意蕴。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考查《过香积寺》的命题点就是炼字。根据题目要求,通过对第三联的逐句揣摩,我们不难发现诗眼为“咽”、“冷”两字,从词性上来讲两字均为动词用作使动。“泉声咽危石”,写山中危石林立,泉流受到阻挡,在危石间缓慢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低沉、喑哑了,仿佛在痛苦地幽咽。“咽”字准确、生动、传神。“日色冷青松”,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水、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之幽咽相互衬托,幽僻冷寂之境界全出。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常活用为动词,一旦活用就鲜活生动了。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空”就是形容词用作使动,鉴赏时要认真揣摩诗句中活用词的妙处。
2.品味诗句中的修辞,领会其艺术效果。
修辞的运用往往会使诗歌语言表意更加生动形象。《过香积寺》“日色冷青松”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
3.细察倒装语序,把握真实意图。
古诗词中常见到语言的倒装现象,如果不弄清其倒装结构就难以准确把握诗句的意思。《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就是一个倒装句,应调整为“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了呜咽的声音。否则就会认为是石头发出了声音。
此外,古诗语言还常常有留下空白的现象,鉴赏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还原诗中的空白,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从而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四、读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包括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写的景或物。赏析诗歌,关键要抓住诗歌的意象,要从“象”入手,赏出“意”来。古诗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过香积寺》中作者选取了“古木”、“云峰”、“山径”、“泉水”、“危石”、“日色”、“青松”等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萧瑟暗淡、幽冷阒寂,很好地扣合了古寺身份,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既揭示了诗歌的思想感情,也突出了孤寂幽静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古诗词中许多常见的意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沉淀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如“流水”喻愁,“梧桐”象征悲伤凄凉,“杨柳”喻离别,“明月”寄相思等,平时要多加积累。
五、读注解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会作相关的注解,这些注解往往是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的关键,应充分加以利用。鉴赏《过香积寺》时,借助注解可知诗的结句“安禅制毒龙”意为用佛家思想排除心中杂念,全诗表达了作者企求进入无烦忧的寂静禅境。如果不借助这一注解,不仅难以把握结句的意思,更难领会整首诗的主旨、意境。
六、审题干
从标题认识对象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古诗的标题隐含许多信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把握诗意的大门。
1.标题揭示了写作对象
古诗写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写人、叙事、绘景、抒情、说理都可以。通常题目就会揭示诗歌所写的题材、所写的对象。如:《大林寺桃花》《咏柳》《早梅》之类揭示了诗中所写之物;《上阳白发人》《山中寡妇》《自叙》之类揭示了诗中所写之人。
2.标题表明了诗歌类别
根据写作内容,古诗通常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边塞诗”“民生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咏史怀古诗”等,诗体中常有提示性的字眼。如:《从军行》《关山月》《出塞》之类,诗题中有与边塞有关的字眼,表明是边塞诗;《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类显然就是送别诗。每类诗都各有特点,如果能判断诗歌类别,掌握各类诗的特点,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3.标题奠定了诗歌基调
“歌咏言,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基本的特点。诗人的浓情也常明示在诗题中,如:《春宫怨》《恨别》《哭李商隐》《落日怅望》《悲陈陶》之类,诗题中的“怨、恨、哭、怅、悲”就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础。扣住这些字眼,便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感情。
从作者了解背景
所谓“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阅读故事必须“知人论世”,必须对人(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个性)和世(作者所处时代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
如:2002年上海春季招生题就岳飞(小重山)词中“欲将心事付瑶琴”设问:“词中说的心事指……”,很明显要对词人岳飞及其所处的南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答出是“希望抗金保国”。
当然,写作的背景还可以通过诗前小序,诗后注释来了解。
比如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后注释:本诗为元稹悼念亡妻之作。如果不借助注释了解写作背景,写作目的,那么对诗后的问题“诗的前两句借‘沧海’‘巫山’比喻什么?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就无从下笔。注释中提到本诗是悼念亡妻之作,自然要表达对亡妻的感情。仔细一琢磨便可知,诗中的“沧海”“巫山”是隐喻夫妻感情犹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与美好是无与伦比的。前两句抒写深切怀念之情,后两句表达忠贞不渝之情。
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语言上看,古代诗歌首先具有文言的特点,包含一些文言现象,这是理解的难点,其次它具备诗歌特定的语言特点,诸如用典、象征等,这是理解的重点。从字面上读出感觉,就是从具体的词句入手,理解诗意,体察诗情。阅读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自觉激活文言知识
中学阶段学了不少的文言文,大家都有一定的累积。在古诗的学习中,要自觉激活所学的文言知识,正确分析诗句的结构和关键字的词性,掌握诗中的倒装、省略、活用等现象,顺利地化解难点。
古诗因为音律等原因,存在一些倒装现象,读时要先理顺,才读得通。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分”是指“有了分别”,过了桥便是色彩斑斓的原野;“移石动云根”是指“云根动了石也好像在移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其实是说“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朱弁的《送春》中“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其实是说“山下初见小桃花,沙头未飞弱柳絮”。再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其实是说“危石咽泉声,青松冷日色”。其中的“咽”和“冷”都是意动用法。把倒装和词类活用的知识用上去,就能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变得细小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出现寒冷的色调。”
诗的语言不像一般文章的语言那样连贯,或省略、或跳跃、或藏头露尾,这些统称为“语句的跳脱”。读诗时必须补出跳脱的部分,才能理解诗意。如: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这两首诗实际上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第一首:一个住在横塘的女子,泛舟时听到邻船男子的话音,疑是他乡遇到同乡于是问:“君家何处住?”并且不待对方回答又急切地说出“妾住在横塘”,这里问话前的叙事都省略了,一开始就单刀直入让女主人公出口发问,只有补出诗中的省略,才能体会女主人的孤寂,没有一个可与共语的人。
词类活用突出地表现在炼字方面。一首诗中诗人所炼之字一般就是诗歌的诗眼,所谓点睛之笔,通常是一字妥帖,全篇生色。在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可以有声有色,细致入微,状难状之景,甚至可以营造出一个意境,化腐朽为神奇。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极富表现力。诗人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着想,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样既写出了春风的精神,也写出了诗人的喜悦。再如:周邦彦的《满庭芳》中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写“莺雏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将莺雏、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一起,并且用叠印的手法清晰地展现出变化前后的异同。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老”“肥”,犹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2.准确理解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运用非常普遍,很能增强诗的形象性。只有准确地理解了所用的修辞手法,才能读懂诗意。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用“绿肥红瘦”摹写初夏绿树苍翠,鲜花凋零之景,柳永的《八声甘州》中用“红衰翠减”绘深秋万物萧瑟之景。两者都以色彩代景物,突出景物的特点。再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的一、二句写她的所见所闻,三、四句从表面上看是写天气,实际是一语双关,写初恋少年的心理:江上唱歌的这个人啊,倒是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出了太阳,可真捉摸不定。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通过这两句形象而朴素的诗,她的惆怅、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与等待都刻画出来了。这里,如果没有对三、四句所用双关手法的准确认识,是没有办法把握诗意的。
3.用心体会诗歌的特定语言
古诗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四种语言需要关注。
(1)意象语言:古诗中所谓“意象”指的是包含了作者情思的形象。这里的形象大部分是景物形象。诸如松、竹、菊、梅一类景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如:黄叶,被赋予了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之类的象征意义;绿叶,被赋予了生命力、希望、活力之类的象征意义;东风,象征春天或美好;西风,象征落寞、惆怅、衰败或游子思归。借景抒情是诗歌最常见的抒情方式,所以了解常见的诗歌意象,可以降低体察作者情感的难度。
(2)情感语言:诗歌中常有一些“悲、孤”等直抒感情的词,如:“长河落日孤城闭”;也有一些见解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不堪、强”写出了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表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首先,有些诗句本身含有象征意义,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再如: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写的是自己不会像随风飘散的柳絮一样,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像“向日倾的葵花”一样对朝廷忠心耿耿。其次,有的诗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许多咏物诗具有这个特点。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中经历今昔荣枯巨变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中的“柳”不正是一个并无实才的得势奸佞忘乎所以的丑恶形象!
(4)用典和化用前人的语言:古诗中用典言简意丰,含蓄深刻。诗人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用“折柳”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用“楼兰”的典故表达爱国之情。其《登金陵凤凰台》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远。
古诗中化用前人诗句的现象不少,读“化用的诗句”要考虑其意趣和情趣与前人诗句的相通之处或出新之处。
从无字处看出关联
读诗读词要从整体入手把意象贯穿起来,提挈意脉,从无字处看出内在的关联和感情的逻辑,使诗词的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写景抒情的诗句,其内在的关联非常明显,谈的就是景和情的关系。有些词的内在关联要用心体会,才能有所发现。
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了一个女子孤独苦闷之情。上片,开头两句写她褪了色走了样的眉晕、额黄和乱发,是隔夜的残妆。三、四句写刚起床时“弄妆”,用“懒”“迟”两字,是由外表进入到内心的描写。下片,开头两句写妆成之后的明艳,极写其人之美。至此,整首词只是写这个女子从起身梳妆到妆成衣着。最后两句写穿衣时忽然看见衣服上有新贴的双双金鹧鸪。作者的寓意点到为止,从“双双”两字可见,女子因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而触景生情,自怜孤独。这也是上片“懒”与“迟”的根源。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从诗题可见诗人是写夜行黄沙道的感受,上片写情,下片写雨,而各有深浅主次之分和心情急缓之变。读词不能“拆碎七宝楼台”,咬文嚼字,见小失大,而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整体上把握词境,体会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