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夏日绝句的意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感 环境
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在古诗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劳动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1. 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 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 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 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1. 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 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晚秋三首(之一)
冷夜寒窗老旧文,
残烛无泪化清痕。
月隐星稀云去处,
恰逢梦里不识魂。
当时有位青年诗人看了说:写绝句要通体浑然,不可凑泊,章法上在(原文如此,应是“再”)注意一些,不可有一点漏气之处,要处处经得起推敲才行。
这个意见当然及其正确,不仅是绝句,所有的诗词各类文章,乃至计划、部署,决议等等都应如此。
作者与其他诗友当时都渴望地等着要他具体分析该诗如何“漏气”,他最后却说不是说的这首诗!后来他来过一次,也没提起,然后至今不见踪影。然而,作者及部分诗友却把“漏气”搁在心里,总要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顽童不揣浅陋,斗胆好为人师,以求抛砖引玉也!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绘画与书法中重要的范畴之一,含义广泛,容后专文述之。此处“漏气”指
结构上有漏洞,不合章法。
作诗有没有章法呢?当然有,不过,“文有法而无定法,文成而法立”,“定体则无,大体则有”。别人的诗得好,后人去总结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作借鉴,切不可刻舟求剑。既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框框,桎梏作者的思想,但也不是完全无法可循,“大体”还是有的。创造性强的作者往往有突破,人们又总结出新的“章法”。诗犹文也,不过,更加不拘一格。
诗的章法,元代范椁说:起,承,转,合。起,即开始;承,即承上;转,即转折;合,即收合。
人们认为,无论近体、古风,莫不如是。
元代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弯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又说: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正与反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铺直叙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婉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诗法家数》)。
其实,起承转合,所有的诗文都应该讲究,关键是具体怎么把握。杨载关于绝句的这段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的确非常精彩,后代很多人写绝句奉之为圭臬。绝句的“起承转合”各有多种情况,此处着重说一下“转”,因为“起、承”可平铺直叙,“转”最关键。
“转”大抵有三种类型。
1,内容上的转折,包括意义、情绪、情感上与前句的鲜明对比。
例如: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去游园,敲门很久无人开门,感到很扫兴,正心灰意懒想离开时,“春色满园关不住”突兀而来,看了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这时看到一枝红色的杏花探出墙头,先发议论,后写景补充原因,使全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给人以及其丰富的联想。
2,前两句叙事或写景,后两句转为议论或抒情;或前两句议论或抒情,后两句转为叙事或写景。
前者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起句写景点明时间,当然也景中含情;承句叙明事由;第三句突然一转:把“愁心”给明月干什么?原来是要月亮带着“愁心”随风赶到王昌龄那里去。
景转理,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写景,第三句开始转为议论。
后者如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前两句议论:无论生死,都要做英雄豪杰;第三句不说为什么要做英雄豪杰,却笔锋一转,叙述项羽当年“无颜见江东父老”,宁死也绝不渡江苟活于江东,讽刺南宋统治集团的软弱、妥协、逃跑的政策。
“静”转“动”:
可以看出这一类往往是实(写景、叙事)转虚(情、理),虚转实,静转动(或反过来),等等,多而杂,可自己留心体会。
3,此类从内容上看,实则非转,而是递进,加深、加强前面之“意”。从写法与句意看,“转”亦通。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首句写景,次句点明所写为何物;第三句换个角度,接着夸张描写瀑布,雄奇瑰丽,气势磅礴!与末句语意贯通,一气呵成。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起、承”写景,本已很静;还想表现得更加幽静,怎么办呢?诗人以动显静,“月出”“鸟鸣”,“转、合”实为加倍与进层!从动静关系看,亦可理解为“由静转动”。
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本来已客居并州十年,天天都想回到咸阳(此处代指长安,贾岛曾在长安青龙寺出家,法号无本,故以长安为故乡),现在却渡过桑乾,到了比并州更远之地,回望并州都像是望故乡了,别说回不了咸阳,就连回到离咸阳近一点儿的并州都是奢望!三、四句比起“归心日夜忆咸阳”,其思乡之情、之苦,不是更强、更深了吗?
本诗内容上是递进,加深,说它第三句是“转”有道理吗?当然与第二句相比也是“转”:日日夜夜都想回咸阳,现在却毫无道理地要到比并州离咸阳更远的地去!
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看不出怎么转的也很正常。
读者当然可以“比着箍箍买鸭蛋”,但是作者却不能“比着箍箍生鸭蛋”!唐宋诗人难道能够读了元代杨载的《诗法家数》再去写绝句?
顽童向来不很赞同“起承转合”之说法,尽管有其合理之处。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其各层意思之间符合中国文化的认知方式;可以省略很多,看似连不起,实则意脉相连;看似突兀,令人摸不着头脑,或下一句补充原委,或多想一下,恍然大悟,才知其妙。
唐人金昌绪仅留下一首诗《春怨》,却千古流传: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为什么要打它,关你何事?鸟语花香好啊,为何不要它唱?醒来即闻鸟鸣,该心情舒畅啊,你却恼怒,什么梦那么要紧?哦,原来想梦中到辽西去,还未到就被莺啼惊醒了。辽西就那么要紧吗?梦中到不了辽西你都那么恼怒?【因为我的心上人在那里,苦苦想他却见不到他,就想做梦去见他;刚入梦境,还未到辽西,就被那黄莺惊醒了,你说它可不可恶,该不该打?】
本诗层层设伏,层层设疑,剥茧抽丝,到最后还把答案留给读者。每句都似毫无道理,也是无理而妙的典范。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三、四句皆为童子答语。二、三句之间,寻者当问:“到哪儿去采药?何时回来?”省略,因为读者能想到,或是童子嘴快,一气说完。这不正是我们中国人正常的思维方式吗?日常生活中不正是这样的顺序吗?
故,顽童认为,只要作者是在正常的中国文化语境中长大,表达的是其真情实感,虚构的是其熟悉的情景,结构层次上的毛病反而容易是生怕读者看不懂而太详细而不敢省略!当然,本无真情实感,而去到处摘抄华丽词句,那一类毛病很多而一般读者有看不出来反而迷醉其“文字美”,呜呼!
回到清荷这首,具体分析吧。
冷夜寒窗老旧文,
残烛无泪化清痕。
月隐星稀云去处,
恰逢梦里不识魂。
请设想这样一幅图画:
寒冬夜,一位女子坐在窗前,目光呆滞,手里拿着一叠旧书信;桌上蜡烛即将燃尽;昏暗的烛光下,隐约可见主人公脸上两道泪痕。
前两句就是这样一幅画。后两句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冷夜寒窗”,表明没有暖气;点蜡烛,表明停电了。既冷又停电,应该躲进被窝里吧!可是她却坐在了窗前。“冷夜寒窗”,主人公身冷;她心里冷不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她才拿出“老旧文”来温暖自己的心。“老旧文”应该是多年前她的心上人写给她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那一类的书信;但她与那个人已经多年没有联系了。
这位女子把“老旧文”读了一遍又一遍,重温当时的甜蜜温馨,想起别后这许多酸甜苦辣,不觉泪珠涌出;蜡烛燃烧必有蜡泪,“无泪”表明已经燃尽,主人公也已经流尽了眼泪,只剩下两道的清清的泪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主人公心清,故泪痕亦清!泪眼模糊中,主人公仿佛在一个云块飘动,月亮隐去,星光黯淡的地方,刚巧见到了那个她多年思念的人。尽管岁月使他的外形有所改变,她还是认出来了,是他,真的是他!可是,她很快就看出,这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生气勃勃、豪气干云、思维敏捷,谈吐睿智,幽默风趣,热情洋溢,胸怀博大、知疼着热的那个他了!他的躯壳还有几分像,他的灵魂则完全陌生,已经不敢认他了!她绝望了。
她突然打了个寒噤,原来仍然坐在窗前,刚才只是做了一个梦!蜡烛已经燃尽,即将完全熄灭!脸上泪痕尚未全干!
这,就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故事。
关键词:合作;阅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4-0031-02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单凭教师语言讲述的刺激,小学生的大脑极易产生疲劳,不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采取丰富多彩的辅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参与小竞赛、小游戏等活动,寓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生动活泼,甚至乐而忘返。那么,小竞赛如何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发挥妙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竞赛培养了合作精神
“活动单导学模式”致力于开放课堂,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还给学生以主体地位。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单”内容,通过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反馈练习”的过程来完成活动任务。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3、4个同学围坐在一起,每小组自选组长1名,内部共同商议小组名称,实行小组组员分工:负责召集小组讨论、检查学情、资料提供、记录工作等。这使得每个同学都有他需完成的工作和任务,组与组之间又可以相互比赛、共同促进。
比如在自主学习阶段,对生字词的学习,学生便自觉按要求自读课文,先自学、自查、自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做的题目做上记号。到了“合作学习”阶段,即 “兵教兵环节”, 各合作互助小组分头讨论,在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我要学”的动机和愿望,而组长就是组织者,可以从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对字词进行朗读、理解、记忆或默写。特别是对“学困生”的 辅导和帮助很大。比如说让学生默写《画龙点睛》中的生字词时,先在小组中学习讨论“壁、逼、韵、僧”等字的读音和写法以及在文中的意思,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看看哪个组发言的质量高,再进行默写,看看哪个组的正确率高。这样,小组内会人人动脑,个个活跃,一改过去学习是个人的事,将个人学习与小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得以培养和发挥,同时,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更能体现合作的精神。
合作意识增强,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小组的关系 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因素,这就促使组员间的精诚团结、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实现优势互补,这样既发挥了优生的作用,又带动了差生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整体效能。就说我们班这次的“必背古诗朗诵竞赛”课吧,五年级的必背古诗有《四时田园杂兴》《夏日绝句》《题临安邸》等七首,每小组背两首,通过组长抓阄确定所背内容,然后小组4人上台齐背,看哪一组背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若干名。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兴趣盎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背诵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最后比赛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通过这次古诗词背诵比赛,不仅活跃了班级文化,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开启了他们的审美心智,而且激发了他们阅读课外书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着传统文化的恩泽,同时,小组内团结合作的意识更浓了。
二、竞赛提升了阅读水平
小竞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朗读,可以是默写,可以是随机提问,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资料积累,总之形式不一定是确定不变的。只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愿意花心思准备,那就是成功。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语文教学重点抓语言训练,语言教学的重点在语感,语感的培养关键是朗读。在朗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多次采取小组竞赛法,特别是角色较多、内容活泼的课文,采取小组比赛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比如说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文中有法布尔,还有爸爸、妈妈几个角色,在朗读他们的对话时,利用小组竞赛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读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了回家时说的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句话时,让学生进行换位朗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高兴与兴奋,读出那种激动的心情;在学生读法布尔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捕捉昆虫遭父母的责骂时,再让学生读出父亲的怒气冲冲和母亲责备中带着怜爱的语气。分别进行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小组诵读比赛,不到位时教师示范读,这样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后,再齐读,从朗读竞赛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这样学生积极性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除了朗读竞赛外,在课上笔者还经常组织各组发言比赛、男女生竞赛、背诵比赛、写作速度比赛等,调动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由于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现代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于是就布置预习,自学生字词,并背诵,第二天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背诵情况,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记得最多,哪个小组的人先全部背完为先进小组,结果全班9个小组中有6个组进入先进行列,而且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三、竞赛促进了能力创新
竞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跃跃欲试。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营造竞争氛围,让学生充分准备,赛说、赛写、赛演,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活跃思维,积累运用知识,训练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评选活动,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习古诗时让学生为古诗配画,学生不但能深入理解诗意,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比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学生将诗中雨后秋凉的空山,松间光照的明月,石上的清泉以及竹林中归来的喧笑的浣女,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勾勒成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图,给人一种清新秀丽、丰富新鲜的感受。
关键词:现代女性;易安词;真善美
一、易安词之“真”
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李清照就是中国历史上在词中以女性的身份、女性的口吻、女性的视角抒写自己真情实感的第一人。正如胡云翼在《中国词史大纲》中深切地说:“以前一切男性词人所的闺情, 所的妇人语放在清照面前, 都要黯然失色。”刘勰也曾说过:“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1]。清照时时遵循着“字字如肺肝出”的宗旨,以其自身的真感,写出篇篇令人惊叹不已的佳作,千百年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男性词人拟写女人之态、女人之情,但正如龙榆生所说:“易安伤离之作,大抵皆为明诚而发,所谓‘女子善怀’,充分表其浓挚悲酸情感,非如其他词人之闺情,终有隔靴搔痒之叹。”(《漱玉词叙论》,《李清照集笺注》引)[2]并未真正的将广大女性的“真”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因此李清照的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如《浣溪沙》[3]:“秀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首词李清照善于抓住一瞬间的动作,从侧面描写女子的笑脸和潜藏心底的爱情苞蕾的情态,她大胆的展开半张素笺,挥动一只彤管,把一腔思念、与幽怨一股脑的倾泻给自己深深依恋的意中人,朦朦月光里,憧憧花影下,一对玉人相依相偎,倾诉着相思相爱的情话。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年轻时的真实写照,她没有压抑爱情所带来的快乐,相反,却把爱情和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和幸福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一起分享她的快慰。让读者跟着她的悲而悲,跟着她的喜而喜。展示千百年前的她大胆天真、活泼可爱以及期盼爱情的细腻幽深的情感,把对爱情和生活炽热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清照词能够如此之真的表达自己的真性情,真情致,真的让人忘了这已是相隔千年,完全是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
二、易安词之“善”
鲁迅在谈到“真善美”作为文学批评的美学标准时,曾把“善”置换成“前进”一词,即不仅有利于社会前进或是进步的意思,而且有利于个体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本真性,自由自觉的内本质。[4]在中国宗法社会,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政治道德思想的历史土壤下产生的男尊女卑和三纲五常,深深的禁锢了中国古代女性对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李清照在我国女性文学历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她在《词论》中“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她的诗文骈赋都针砭时弊,表现出超越当时男性的视野与才情。《云韶集.词坛丛话》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直欲与白石老仙相鼓吹。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李清照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深刻的指出了唐朝安史之乱是由唐玄宗的荒无道、臣僚间相互勾结、奸佞大臣导致的。她以高度的政治眼光,借古讽今,直接批判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李清照不是只知道吟风弄月、儿女情长,而是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国家。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婉约中带有豪放,柔弱中带有坚韧。“过江东”三个字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字眼,清照却相当大胆的写在了词中,并很巧妙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可谓是神来之笔。这首诗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在她的诗中所表现的那种爱国热忱和对最高封建统治者极为不满的批判精神。在关键时刻,她作为一位女性以“金刚怒目式”的雄壮崇高之气挺身而出,站在历史的前端,站在了政治的风口浪尖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她以女性的视角,勇敢的在封建社会公开的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将自身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关注社会状况,体现了女性的真正价值,也鲜明的反应了女性价值的觉醒,她强烈的女性意识是末代文明与近代文明接轨的标志。[5]
三、易安词之“美”
缪钺在《诗词散论》中说:“有理想、能超脱,用情而不腻于情,赏物而不至于物,沉挚之中,有轻灵之思,缠绵之内,具超旷之致,言情写景,皆从高一层着笔。”易安词不仅词美,而且意美。谢天振最早提出“文化意象”这个概念名词,文字作为文化意象的载体,是从语言层面上处理文化意象的重点。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传染和沟通读者。李清照的诗词中不乏各种形态多样的意象:花、草、木、酒、风、雨等大量丰富的意象,在她看来“一切景语皆情语”。花是她生命的一种寄托,是她情感的升华,是全部性情的写照。从她娇羞盛开的明艳之花,到“瘦”、悲凉的飘零相思之花,到憔悴孤独的毁灭之花,无一不是流露出了她生活的全过程。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她知花、爱花、赏花,她存留的65首词中,写花得有54首,梅花(青梅、红梅、白梅)、牡丹花、芙蓉花、莲花、桂花、等等。
现在我们以梅花为例,如:《孤雁儿》[6]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这首词词人赏着梅花,听着《梅花三弄》,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内心的孤独寂寞达到了极限,物是人非,下片中词人用典,折一支梅花,天上人间却无处可寄,梅花的意象美贯穿全词,统领全篇,将词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美的审美价值更是溢于言表。梅花清雅而不庸俗,空灵而不板滞。范成大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李清照也是非常喜欢梅花的,常常以梅花自喻,“将自我情感体验和认识自觉化为外界对象的认识形式和表现形式,使自己的个性气质升华为作品悲喜交融的抒情情调和艺术形象的个性气质,从对象自我化进而自我对象化形成了创作的个人风格”。[7]
李清照以其独特的情感把传统的审美情兴发挥到了高超奇妙的浑然天成的意境。她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去感受四时推移,沧桑变迁,物是人非。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中说: “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 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缠绵悱恻, 才能一往情深, 深入万物核心, 所谓‘得其环中’”。[8]不论是写“ 雨疏风骤”后海棠的《如梦令》, 还是写“ 纵爱惜, 不知从此, 留得几多时”的《多丽》, “薄暮、细风吹雨、欲谢恐难禁”梨花的《浣溪沙》, 亦或是“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的《清平乐》, 其它如“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 红稀香少。”《怨王孙》“ 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怨王孙》,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的《武陵春》都有浑然天成的意境。宗白华之“环中”对词而言可能即是况周颐之“词心”,而李词深得其妙, 才能把缠绵的离愁指归到情感的核心, 而获得一往情深的艺术魅力。整个情感发展既变化多姿, 曲折有序, 又层层加深, 步步扩展, 情感力度浓度深度渐次加大, 从而使全词浑融一气, 妙若天曲, 达到情深邈密的境地, 颇有曲径通幽之佳境。
结束语:
李清照深得婉约词的精髓,她的词平易而不俚俗,雅饬而不繁缛,辞淡于水而味浓于酒,不管是抒写爱情生活的真情实感,还是抒写夫妻别离刻骨铭心的相思之痛,亦或是国破家亡、悲欢离合、忧国忧民之情都从根本上反映人类的自身情感,心理的历程与变迁,以及与人密切相关的道德伦理等,她注重表现女性情感世界,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李清照的词作融合了内心情感的“真”和艺术风格的“婉”,并且达到了“真”与“婉”完美统一的境界,真正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从现代女性角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 转引自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唐圭璋.《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版,第14页.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 余爱春,梁迎春.《女性自我的意识与张扬――论李清照、舒婷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
[6] 薄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3页.